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章目光放远,借知识开启命运大门

第一节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倾已所有追求知识,没有人能夺走它;向知识投资,收益最佳。

——富兰克林

周总理从就小有“为中华掘起而读书”的信念,这足见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做到了把自己的目光放远这一点。“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每一个青少年要做到命运的改变,都应该在这一时期要放远自己的目光,不为眼前的利益而动,应勤奋学习,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做好知识储备,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掌握自己的命运与人生。

人的命运不是取决于个人的运气、信仰及出身,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自己本身、取决于自己对知识地掌握。有的青少年甚至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上帝,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上帝只是我们精神上寻找一种寄托,要想自己的生命开出绚丽的花,只有靠自己、靠自己掌握的知识。

牛顿在不断地学习中,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发现了地球的引力,成了后世之人都知道的物理学家;莱特兄弟尽己所能,用知识发明了飞机,成了一代发明家;李嘉成之所以会成为一代企业家,和他不断地求知,不断地学习有着不可分隔的关系。这都在告诉人们——个人的知识决定个人的命运,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走在人生的路上,谁可以决定你的命运?是上帝、父母、还是你自己?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在命运面前没有上帝,父母也决定不了孩子的命运,能决定自己命运的只有自己,而储备充足的知识更是可以更好地改变自己的命运的途径。青少年要想让自己以后的人生路充满阳光,一定要在人生的学习阶段做好知识储备,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21岁的时候,被查出患有肌肉萎缩性硬化病,全身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必须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流沟通。但就是这样他在自己27岁时却成为几乎无人不知的科学家。这样的一个人是靠什么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答案只有一个——知识!

当霍金被查出患有肌肉萎缩性硬化病的那一刻,他什么也没说。霍金知道此时说什么也没有用,没有人可以让他成为一个正常人,上帝不行,医生不行,父母更不行,此时他想的只是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就这样,霍金开始了他的知识储备之途,他下定决心用知识证明自己,用知识武装并改变自己。就这样通过他的努力,在23岁时,他凭借自己的实力到剑桥大学任了研究员,27岁更是靠着自己独特的能力成为该院杰出的科学家。

1985年,不幸又一次在霍金身上上演了,他染上了肺炎。手术后,霍金完全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失去说话的能力,失去与人交流的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个多么大地打击!很多人都在想,霍金一定从此就完了,一个患有肌肉萎缩又不能说话的人还能干什么。可是,事实证明,他还可以干很多事情,并且是常人很少能干的。

可能很多人会问,他还有什么,答案很简单,他有知识。病魔可以夺去他的健康,可以夺走他的语言,却无法夺去他的知识。知识就是他可以继续力足于科学界的武器,就是他可以继续自己事业的源头。针对霍金的特殊情况,电脑专家给他特制了一台电脑语言合成器。凭着一身的知识、靠着这样的语言工具,霍金一步步地走向了更大的成功,成为人们心中的成功楷模。

是什么主宰了霍金的命运,是知识;是谁改变了霍金的命运,是他自己。霍金的事例呈现给广大青少年的是一个很明确的道理:自己的命运自己决定。命运之所以可以由自己决定,就是因为自己可以学习并掌握知识。青少年时期正处在向成功奋进的起点上,不管遇到什么,都不要停滞学习知识的脚步,因为你以后的命运要靠它来改变。

拥有知识,才能把握命运

知识是成功的基石

试想,霍金如果没有知识,他如何一步步地取得成功?如果没有知识,他如何改变自己的恶运?知识是一切能力的来源,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具备能力。在霍金成功的道路上,知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知识是他迈向成功的基石。

青少年正处在一个科技竞争的时代,因此更应该用知识充实自己。科技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知识的竞争,只要拥有知识就可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也就是说,是知识练就了能力,就像摩天大厦离不开坚厚的地基一样,各种机敏的能力离不开渊博的知识。知识有着如此重要的作有,每个青少年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学习、储备呢?

知识是把握命运的保证

霍金对自己命运的把握是靠什么保证的?是机遇?是运气?还是侥幸?都不是,在他的成功之路上不仅没有机遇与运气,还有着很多的不幸,保证他把握命运的是知识。正是有了知识,他才有能力一步步地迈向了成功。从他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是知识给他打下了把握命运的基础,是知识给了他把握命运的保证。

青少年更是应该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为了在以后的社会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都应该毫不迟疑地用知识武装自己。在以后的社会上,有人会是“山”,有人会是“树”,有人会是“小草”,之所以会这样,与其所掌握的知识是息息相关的。青少年如果想在世界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就必须用知识把自己武装到一个自豪的位置上。因为只有知识才能造就你的能力,只有知识才能保证你的成功,只有知识才能让你更好地把握自己。

小提示:

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尽相同,每个人的生命都呈现着不同的色彩。作为青少年,要想让自己的命运走向自己理的方向,应该毫不犹豫地拿起知识的武器。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要说命运不公、运气不佳的话,只要能正确地认识知识的重要性,就可以正好地把握自己,就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充满色彩!

第二节时刻在学习中提升自我

埃里克·霍弗将军说:“没有哪个人可以永远独占鳌头,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头,惟有虚心学习知识的人才能够掌握自己的未来。”古人也有:“活到老,学到老”之说。古今中外,都提倡学习的人生。学习能够使人获得巨大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力量,可以使人的生活充满阳光,帮人走出困境,通向成功。

学习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更是一条无止境的道,中学时代正好是学习行万里路的好时机,也是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摆正学习的心态和把目光放远对于未来的人生有着很大的作用与影响力。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是每个青少年都应有的态度。

不断用知识提升自我

一次的成绩不等于永久的成绩,一次的成功并不等于永久的成功。在人生这个漫长的路上,要想取得一个个的成功就应该不断用知识提升自我。成功的人需要如,没有成功的人更是要提没有成功的人更是需要如此。要在不断学习中寻求提高,善于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这样才会不断完善自我,更多地获得成功。

陈宏刚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了。1987年陈宏刚赴美留学,之后获得获得华盛顿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这在当时这样的一个学位可以说是已经取得了人生的一大成功。但是在找工作时,他才发现,知识真的是无止境的,他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在选择工作时,陈宏刚下决心要进微软。但当他去微软面试的时候,因为专业不对口,陈宏刚两次遭到拒绝。虽然后来进了微软,也是从最基础的软件测试开始做,而做这个工作的还有不少是大学本科生。但是陈宏刚没有因为自己是博士而感到委屈,而是不断地学习相关知识,不断地提升自我的能力,干得非常认真。在他看来,并不是取得了博士知识就够用了,自己两次应聘拒绝就说明了问题。

就这样,陈宏刚平时工作,一有时间就学习相关知识,时刻在学习中提升着自己。在他的努力下,其优势也很快开始显现,也不断获得了晋升的机会。他先后任微软总部软件工程师、测试组长及经理,参与了微软主流产品——Windows95、ExchangeServer4.0和4.5、InternetExplorer4.0和5.0、SQLServer2000的研发过程。尽管如此,陈宏刚还是一有时间就学习,时刻提醒自己提升自我。在他看来,要想继续保持自己的成功,就必须不断地充电、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用知识武装自己。

陈宏刚之所以会取得一个个的成功,之所以地不断地晋升与其时刻在学习中提升自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博士生还如此,更何况是青少年?因此,青少年更应该认识到提升自我的重要性,不要因为一次的成绩好就自满,以为什么都可以、什么都会了,要知道在知识面前永远没有什么都会之说。

不断学习可以提升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需要在实践中体现,而要想在实践中不断地实现自我价值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反过来说,不断地学习也就是在不断地提升自我价值。每个青少年都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才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加有力、更加辉煌。

不断学习可以让自己保持发展的趋势

生命就要不断地发展,青少年也更是需要发展自我。如果一个人在学习,他就可以保持一种发展的趋势,就可以让自己更具有生命力。相反,如果停止学习,不仅得不到发展,还会倒退,所谓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

陈宏刚中不断地学习中让自己保证了很好地发展趋势,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而这些一个个的成功也正是他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陈宏刚就认识并做到了这一点。青少年应从这个事例中认识到不断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时刻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决心。

不断学习可以用知识更好地证明自己

不断地学习,就是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而不断积累的知识可以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能力,从而也可以更好地让自己决定并把握自己的命运,让命运之门为自己畅开。青少年时期如果可以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在的学习路上做到尽可能多地学习知识,那么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就可以走出自己的风采,就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陈宏刚之所以可以让自己不断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意识,知道怎样做才能主宰命,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证明自己。就在他取得一个个的成功之后,他还是继续着自己的学习,这样的一个人,他怎么可能不得到人生的光环?怎么可能不取得一个个的辉煌?青少年要想让自己也像陈宏刚一样,就一定要学习他时刻在学习中提升自我的精神,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升自我的能力,更好地证明自己。

小提示:

青少年现在所处的一个变革的时代,因此,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有要危机意识与竞争意识。在整个世界都在变革的大环境下,主动应变胜于被迫改变,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提高自我价值才能提高生活质量与人生的价值,而学习知识永远是提升自己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你停止了对知识的学习,停止了为自己充电,你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一定要时刻学习,时刻提醒自己学习,这样时刻提高,才能步步为“赢”,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第三节不断从别的地方汲取知识

高尔基说过:“钢笔的生命在于不断从别处汲取,就像人需要从别的地方汲取知识的泉水一样。”众所周知,世界上任何一项新的创作都是建立在不断从别的地方汲取的,如果不及时从别的地方汲取知识或是看到他人的不足而审视自身,那么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产生。青少年作为21世纪的新型人才,不单单要汲取教科书上的知识,还要不断地汲取课外知识的养分、仔细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事物。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潜在的能力,才能不断进步。

学会在借鉴中汲取知识

在如今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借鉴他人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可以让自己更好地进步与创新。在像他人学习的过程,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汲取知识的方式。青少年更是要学会这种汲取知识的方法,在弥补自身的不足的同时,用智慧的思想开启自己的头脑。汲取他人精华的良方,才能使受到启发的头脑自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使自己更好地把握命运,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来看这样一个在借鉴中汲取知识的事例:

施乐公司,相信每个人都知道,它就是一直垄断着世界复印机市场的企业。在20世纪70年代前期,其市场占有份额为82%,但是在70年代后期,施乐遇到了全方位的巨大挑战:佳能,NEC等公司以施乐的成本价销售产品且能够获利,产品开发周期、开发人员也分别比施乐短或少50%,施乐的市场份额一下子从82%直线下降到了35%。我对施乐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面对巨大的竞争威胁,施乐公司经过研究决定向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借鉴他们的长处,从借鉴中汲取知识,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之后,施乐公司提出了在借鉴中求发展的方针,发起了向其他企业学习的运动,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标杆管理。这样,通过全方位的集中分析、比较借鉴,施乐弄清了这些公司的运作机理,找出了自身的不足之处。

发现不足就要改进,施乐公司全面调整了经营战略、战术,在向对手借鉴的过程中更好地汲取自身所需要的“知识”。之后开辟了后来被他们命名为标杆管理的管理方式:将产品、服务和实践与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或是行业领导者相比较的长期持续流程,并以此来让自己得到持续的改进。

这项管理方式的核心就是以行业最高标准或是以最大竞争对手的标准作为目标来改进自己的产品(包括服务)和工艺流程。这种向竞争对手借鉴、学习的做法,让施乐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快把失去的市场份额重新夺了回来。

当今市场经济的时代,竞争无处不在,大家也都在竞争中不断的改变着各自的策略。在到企业小到个人都需要不断地从别的地方,从借鉴中汲取知识: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的方法不仅能让自己得到了切实的好处,还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

重视课本以外的知识

青少年学习课本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重视课本以外的知识。课外知识不仅可以开拓青少年的视野,还可以让青少年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新时代需要的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贤书”的书呆子型人才,需要的是有着全面知识的综合型人才。

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

施乐在一个个竞争对手出现的时候,不是盲目的发展而是留心他人之长处。这样的做法让他很快发现了自身的缺点,找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而很快地得到了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施乐公司很好地做到了“处处留心皆学问”,也正是这样的做法让它得到了更快地发展。

青少年在学习时期也要更好地做到这一点,这样自己才可以更好地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要错误地认为只有课本上的知识才是知识,生活中同样有着很多青少年应该学习的知识。这就需要青少年擦亮自己的眼睛,能在生活中找到可以让自己获得知识的地方。课本上的知识靠传授,生活中的知识只能靠自己发现。生活中没有贴着标签的知识,因此青少年一定要做到“处处留心”,这样才能更多地获得课本以外的知识。

社会中有大学问

课本能告诉人的只是一小部分内容,更好地还要在社会中学习。施乐公司从课本上肯定学不到如何让自己的商品卖的更好,它之所以能够一步步地走到更好,就是在社会的“大学问”中找到了方法。当然,也可以看出,这个学问真真正正地为施乐公司解决了难题。

从某种意义上看,成功者无不是通过社会这个大学问取得成功的。青少年如果从这一时期开始就走入社会,从社会中获取知识,那么就可以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从社会中获得学问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发展,让青少年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加稳重,同样也可以让青少年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小提示:

青少年时期如果就停滞不前,不参与社会实践与竞争,那么就会失去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就会在青少年时期与其他人拉开距离,而明天也会很快成为一个失败者。这样看来,在青少年时期就应该多借鉴生活、多参与社会实践,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不断激发动力、增强活力,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个人进步与突破,成为一个跟得上时代脚步的新世纪青少年。

第四节发挥眼睛的作用——学会观察

观察,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更是创新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之一。观察能力是指对事物有正确、深入和全面的认识,能很好地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外界事物进入大脑的最重要关口就是观察。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培养自己独特的观察方法

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感知事物的过程。在生活中,青少年只要留心,就会有许多新发现。苹果落地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定律,开创了科学的新纪元;观察开水沸腾,让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只要青少年们留心身边的日常事物,它就能使你从中获得知识,实现创新。

观察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程序,青少年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培养青少年的观察力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培养自己观察的兴趣。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只有用充满爱的眼光去观察,才会有观而有所得,正如日本松下幸之助所说的那样:“我们如果能虚心地接受并观察呈现在眼前的所有事物,必定可以掌握时机,获得灵感。”

其次,同学们观察周围的事物时,要有明确的目的。

瓦斯基说:“观察并不是漫不经心的扫描,而是一种受观念支配的寻找证据的活动。”目标明确,才能产生激情,并积极主动地去行动。郑板桥喜欢画竹,所以他在院子里栽种了很多竹子,以便每天观察,这使得他后来画出的竹子逼真至极。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能画出绝色的作品,这与他专注的观察是分不开的。

接着,去抓住事物的特点,然后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去开发它,研究它。

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也是属于每个事物的个性所在。只有抓住事物专一的特点,才能对它有一个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把事物真正地表达出来。同时要学会对比。观察事物既要了解此物与他物的共同之处和联系性,也要清楚此物与他物有所区别的特性。比较多个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差异性,进而更准确和全面地了解事物。如对比观察有利于掌握现象的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类似现象的区别。

最后,要用仔细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它。

在观察事物时一定要专注,只有这样才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正如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有时靠一次的观察结果,即使非常认真和细心,也未必能够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全面认识和了解。因为有些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长而复杂的,必须经过多次观察才能了解。如太阳,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是不一样的,如果仅凭一次的观察印象就孤立地认为太阳就是这个样子的,则往往会出现错误。只有通过反复的操练,才能提高观察能力。

有位名人曾说过:“观察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要有一双好眼睛。”究竟怎样的眼睛才称得上是好眼睛呢?事实上这里的好眼睛并非单纯的是指人的眼睛,而是指对事特的观察要有一种辩证的眼光。只有辩证的眼光,才能对事物有一个全面而锐利的视角。要知道,片面而孤立的观点都有违辩证法。

由外到里的观察。观察时许多学生都只停留在表面,这是不正确的。观察是一种现象,应考虑得深入一些,要学会透过事物的表象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如动物间的殴斗残杀是优胜劣汰的必然现象,或许从表面上看不容易理解,但当你明白了整个大自然中的生物链时就很清楚了。

另外,看问题要全面。不要局限在某个问题的一个方面来看,应全面地纵观全局来进行思考,这是观察事物的关键环节。看问题的起点要高。有时候,在刚开始的阶段或许是不理想的,但青少年不能用固定的眼光去观察,而应放眼未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才不至于半途而废。

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比拥有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有了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就会随时留意身边的一切,随时随地有所发现。

注意角度的变换。同一个事物,角度不同,它所呈现出的特征就不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察事物,要有前后左面,远近里外都要认真仔细的精神,这样观察出的事物才能更真实、更生动。

如一位学生描写花朵,远远看上去像绿草丛中一点红,走近来看,如同一个可爱的孩子,再近看,花朵里面像一座房子。这样的观察很生动,给人以很深地层次感,也较为贴合现实。

要有自觉意识。要有意识地养成随时随地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随时做个有心人,这样才不至于错失某些精彩画面的出现,影响观察的效率。

善于思考。李四光曾说过:“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的步骤。”在观察中,必须要经常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到所观察到事物的内在本质,不会置观察于“过眼云烟”之地步。

观察后要写笔记。

观察笔记可以粗细概括也可具体描写,可抒情也可议论,篇幅可长也可短。但写笔记时应注意几点:随时写。当观察有所感悟时应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就不会出现过了一段时间就忘记的现象;坚持写。笔记想要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须在坚持不懈的书写前提下,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样做的结局最终还是一无所成。

小提示:

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在他实验室的墙上,写着醒目的六个大字:“观察,观察,观察!”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中人之上。”一个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过眼睛和耳朵吸收进来的。因此,有人说:观察是一切活动的门户。青少年要想在创新中有所突破,就一定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眼睛的功能,用它去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