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成立为标志,新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形成。1990年,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36岁,深交所总经理王健40岁。
刚开业时,上交所只有“老八股”,深交所有5只股票:深发展、万科、原野、金田和安达。
在深圳发展银行的发展史上曾有这样一段故事。深圳发展银行成立之后,在全国首次以自由认购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普通股股票。
当时股票发行工作困难,有“中英街上活雷锋”、“当代沙奶奶”美誉的深圳市民间慈善名人陈观玉听说后,认为这是一件支援国家建设的好事,主动取出两万元存款购买深发展股票。
两万股,这在当年可是很少见的大宗股票认购行为啊!
深圳发展银行蛇口支行老员工张正民还记得当时的情形,张正民提醒她,这跟以前的信用社入股不一样,是不保本的。
陈观玉答道:“不保本就不保本。深圳特区好不容易建起了一家自己的银行,大家能帮一下就帮一下,也算是支援特区建设。”
张正民又说:“买了股票钱就不能取出来,到年底也不发利息。”
陈观玉还是一笑,说:“给国家出力,还要什么利息。”他们都没想到,仅仅几年后,这两万股深发展股票会带给陈观玉超过百万元的收益。
一切都是从一张白纸上开始的。据王健后来回忆:
在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试开业前,深圳的证券交易实际上已经到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地步,投资者争相入市,抢购股票,深发展股价从交易柜台上的16元炒到了黑市上的120元。
从1990年5月25日到6月27日的一个月中,深发展涨100%,万科涨380%,原野涨210%,金田涨140%,安达涨380%。
邓小平说: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1992年5月起,因为上交所放开股票交易价格,股票价格一路上扬。但青岛股民没有赶上建国后A股市场的第一波暴涨,因为1992年10月份,岛城第一家证券营业部才在新疆路8号开门纳客。
1993年春节过后,怀揣着家中的一万元现金,30多岁的老钟加入到开户的人群中。
那是3月的一个早晨,青岛的街头春寒料峭,而新疆路8号门前则热火朝天。
距离营业部开门还有半个小时,但门前已经挤满了等待交易或准备开户的股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表情。
大门一开,老钟就抢着往开户窗口跑,5分钟不到,窗口前就排起了长龙。
老钟后来回忆说:
那时候开户还要交一万元的保证金,排队开户的人一般都夹着包,包里都是成沓的现金,争先恐后地朝窗口里递。那股兴奋劲儿,不像是交钱,倒像是领钱一样。
当时沪深两市可供交易的股票只有几十只,因为供求严重失衡,1992年11月底,股票价格暴涨。
很多股民糊里糊涂地闯进股海,莫名其妙地发了大财,证券营业大厅里飘荡着各种一夜暴富的故事。
老钟记忆最深的一个故事是,一位在深交所门口卖饮料的老太太,跟着别人买了若干股“深发展”,很快变成了千万富翁。
“不可思议,但财富神话的示范效应太强了!”老钟回忆说。
不到半年时间,股票就成了包括退休大爷、大妈在内的岛城市民最热门的话题。
当时,居民家里没有电脑,炒股全在营业部操作。营业部红绿闪烁的行情显示屏前挤满了人,里面晃动着众多拎着马扎子的银发老人,还有不少“率先富起来”的个体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