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四卷 合力实现经济复苏

第19章胡锦涛在联大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强调说:“我们应该采取负责任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举措,坚定反对保护主义,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

胡锦涛强调说:“我们应该落实伦敦峰会确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着力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不断推动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李晓超说:“未来中国将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并将与各国积极合作,共渡此次全球金融危机难关。”

2009年9月23日,第六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

会前,中国外交部官员介绍,胡锦涛在讲话中将全面阐述中国对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全球问题的看法,并就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互利共赢、实现和谐共处提出中方主张。

一般性辩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会厅举行。在这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与会领导人主要就国际形势、联合国作用和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阐述看法。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胡锦涛说: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深入人心,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国与国相互依存更加紧密。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前景还不明朗,全球失业和贫困人口数量上升,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显现,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跨国有组织犯罪、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一些热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地区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胡锦涛认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该继续携手并进,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懈努力。为此,胡锦涛提出三点意见:

第一,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第二,用更全面的观点看待发展,促进共同繁荣。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发展息息相关。没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发展和平等参与,就没有世界共同繁荣,就无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发展中国家外部发展环境恶化,经济增长普遍减速,发展遇到严重困难。

第三,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推动互利共赢。

胡锦涛指出:我们应该把促进共同发展作为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联合国应该加大对发展问题的投入,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国际环境。国际金融机构应该把新增资源首先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脱困,以更加灵活多样、更加便利快捷的方式提供贷款支持。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着力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胡锦涛强调说:

我们应该采取负责任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举措,坚定反对保护主义,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发达国家应该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减免关税,兑现官方发展援助和减债承诺,特别是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重点解决其面临的饥饿、医疗、教育等问题。

胡锦涛的讲话,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第20章中国成为二十国峰会的焦点

2009年9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美国东部城市匹兹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

匹兹堡位于美国东海岸的西南部,人口约33万。它坐落在阿勒格尼河、莫加西河与俄亥俄河的交汇处,是美国最大的内河港口之一,因此全市桥梁众多,共有446座桥。

匹兹堡是美国著名的钢铁之都,也曾经是北美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钢铁业在美国成为夕阳产业之后,匹兹堡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从传统老工业城市到新兴绿色产业基地的成功转变。

匹兹堡已经成为信息技术等众多高科技领域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在2008年的美国经济衰退中,匹兹堡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失业率没有大幅上升,是全美少有几个在经济衰退时仍能保持财政盈余的城市。

胡锦涛是在纽约出席了联合国系列会议后乘专机抵达匹兹堡的。胡锦涛21日抵达纽约后,先后出席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六十四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

这是胡锦涛继2008年11月出席华盛顿峰会和2009年4月出席伦敦峰会后,第三次出席这样的会议。会议将重点讨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发展问题等议题。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9月15日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说,前两次峰会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达成很多共识。

何亚非希望此次峰会在四个方面取得积极成果:

第一,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复苏;

第二,按照伦敦峰会制定的时间表,积极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改革,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第三,促进共同发展,关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

第四,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全面、平衡的成果。

尽管峰会还未开始,但美国总统奥巴马已在会前抛出了平衡全球经济的提议,他认为包括中国、德国和日本在内的出口国应降低对出口的依赖,从而解决全球失衡问题。舆论认为,发展国家峰会上,中美或在贸易保护问题上展开尖峰对决。而最新的数据则显示,2009年前8个月,美国国外对华贸易调查涉案金额已超过百亿美元。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已明显抬头,2008年上半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的反倾销案突然增加了39%。

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8年中国遭遇到的反倾销调查达73起、反补贴调查达10起,分别占全球同类案件总数的35%和71%,是全球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成员。2009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更多达58起,涉案金额超过80亿美元。

特别是当年6月中旬时,美国在10天里针对中国钢铁产品采取了3起的反倾销案件,欧盟也对中国的鞋和鸡肉等等提出了反倾销诉讼。

2009年8月份以来,美国轮胎特保案更是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的轮胎特保案做出最终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之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轮胎产品关税税率增加10倍,由3.4%直接飙升到35%。

美国的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立即使其他国家跟风效仿,巴西在9月10日公布了两项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措施,阿根廷也立即在9月11日跟风表示,将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不排除对中国生产的小汽车用轮胎征收反倾销税。毫无疑问,这些反倾销案的频繁出现,将给中国出口形势造成负面影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遭遇到的反倾销调查有什么样的趋势变化?未来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案件是否还会增多呢?自从1998年中国制造开始崛起以后,中国就成为全球反倾销的一个重灾区,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2001年到2008年,中国受到的反倾销案有463起。

金融危机以来的这一段时间里,全球的反倾销案里,有一半是针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的种类从最初的初级商品比如打火机、服装等,现在已进入到汽车零配件、机械装备等中高端商品。

另外,反倾销的手段也在日益增加,从最早的反倾销条款到现在的“特别保障”的措施,甚至在7月底,在俄罗斯对莫斯科附近的商品市场进行关闭,使数百中国商人无法继续他们的生意。

这些景象表明,中国面对的对外贸易现状是比较紧张的,需要政府和企业采取积极应对。

当时,有些专家认为,未来三四年内,如果欧美经济持续处在一个比较萧条的状况,受到他们国内企业和工会的压力,针对国际商品特别是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案件可能还会持续增多,这是我们需要非常警惕的现象。

奥巴马在发展中国家匹兹堡峰会前向中国的要价以及媒体对中美分歧的关注,让中国人感受到此次发展中国家峰会与2009年4月的伦敦峰会迥异的气氛。不过在23日,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媒体上,他们的领导人与中国领导人的会晤都被突出报道。

在法国电视2台和3台的整点新闻中,萨科齐下车进酒店之后的第二个镜头,就给了他与中国领导人的双人会面,并称此次两人的会面,与几个月前意大利拉奎拉峰会气氛截然不同,当时,两位领导人仅仅是握握手,点点头,而这次,两位首脑是肩并肩站在一起,微笑合影。

法国《费加罗》23日评论称,“这也是法中两国之间一次‘非常物质化’的会晤,法中关系回到正轨后,将重新推进中法高铁项目的进展”,“看到终于结束了与北京之间进行了一年多的争吵,爱丽舍宫毫不掩饰它松了一口气”。

“如果当地官员对中国代表团表现出格外的热情,请不要惊奇。”《匹兹堡邮报》22日的文章这样写道。文章还说,中国微观经济条件的改善已成为匹兹堡当地企业的福音。

另外,奥巴马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也是美国之音等媒体的重要新闻。

9月23日的香港《明报》对解读说,外界原认为,规管金融机构薪酬等会是主要议题,但美国却将视线转向西方所强调的“全球经济不平衡”问题,矛头指向中国。路透社则估计,“中国将礼貌地抵制美国的提议”。

文章称,在过去一年里,世界的焦点是寻找把世界带出金融危机的途径,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贸易顺差被放到一边,但美国准备把压力转移到北京身上的意图在本月变得非常清晰:中国首次遭遇美国的“特保”条款。

文章分析说,作为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充满自信的中国将会伸出“合作之手”,但是将会拒绝被称为“罪魁祸首”。

清华大学的孙哲研究员指出:

奥巴马的说法显示美国在发展中国家峰会议程设置上想主导话语权,但中美之间的分歧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相互交流的机制,而且中美之间的分歧不能被夸大,这就好比坐飞机,虽然是平稳飞行期,也要系好安全带。

孙哲同时表示:“中国要对矛盾提前有所准备。”

第21章胡锦涛就金融改革提出建议

2009年9月24日下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齐聚美国昔日的“钢铁之城”匹兹堡,举行一年之内的第三次金融峰会。这次峰会的主要议题包括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菲普斯温室植物园门口迎接陆续抵达的二十国集团其他领导人。随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将在此举行工作晚宴。

根据日程安排,为期两天的金融峰会将于25日下午在劳伦斯会议中心落下帷幕。

9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在会上,胡锦涛发表题为题为《全力促进增长 推动平衡发展》的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说:

尊敬的奥巴马总统,各位同事:

很高兴来到匹兹堡参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首先,我对奥巴马总统为本次峰会所作的精心准备和周到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过华盛顿和伦敦两次金融峰会,国际社会信心增强,金融市场趋于稳定,世界经济出现积极变化。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世界经济形势好转的基础并不牢固,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实现全面复苏将是缓慢和曲折的过程。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同时要坚定不移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进程中实现世界经济全面持续平衡发展。

接着,胡锦涛就国际金融体制改革提出3点建议,胡锦涛说:

第一,坚定不移刺激经济增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二十国集团这一平台,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保持政策导向总体一致性、时效性、前瞻性……

第二,坚定不移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前两次金融峰会上达成了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政治共识,这是我们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

第三,坚定不移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各国应该保持经济刺激方案力度,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上多下功夫。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要平衡和兼顾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影响,切实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要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维护公正自由开放的全球贸易和投资体系,继续承诺不对商品、投资、服务设置新的限制措施,在锁定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成功。

胡锦涛强调说:

我们应该落实伦敦峰会确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着力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不断推动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应该完善国际金融机构现行决策程序和机制,推动各方更加广泛有效参与。我们应该推进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改革应该触及最根本的监管原则和目标,未来金融监管体系要简单易行、便于问责。我们应该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扩大金融监管覆盖面,尽快制订普遍接受的金融监管标准,高质量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胡锦涛还阐述了中国在抗御金融风暴时做出的努力,他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坚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基本立足点,积极调整内外需结构和投资消费结构,在经济发展中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推出一系列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促进增长、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

胡锦涛最后说:

各位同事!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举行了3次峰会,取得了积极成效。我相信,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最终战胜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迎来世界经济更加繁荣的明天。

谢谢各位。

胡锦涛的讲话受到与会者的赞同。

第22章二十国峰会发表领导人声明

2009年9月25日下午,二十国集团第三次金融峰会在美国匹兹堡闭幕,会议发表《领导人声明》,强调全球经济需要“持久的复苏”,以创造出“民众需要的、良好的就业机会”。

声明说,经济复苏的进程尚未完成,许多国家的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私人消费仍未完全恢复。因此,各方承诺将继续刺激计划,以确保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

声明指定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承诺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提高至少5%以上。将注资超过5000亿美元,用于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的“新借款安排”机制。

声明承诺,世界银行应通过一项强有力的方案,体现新兴国家的地位和世行发展问题的重要性,把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处于转型阶段国家的表决权提高至少3%以上,从而照顾未能充分享受表决权国家的利益。

声明承诺在2010年年底前制定为各国所能接受的规章制度,改善银行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将在2012年年底前将其全部付诸实施。

声明承诺,各方将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致力于在2010年成功完成多哈回合谈判。

声明承诺将竭尽全力,争取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相关谈判达成协议。

领导人决定,下两次领导人峰会将于2010年6月和11月分别在加拿大和韩国举行。各方期望峰会今后每年举行一次。2011年将在法国举行。

当时,参加二十国金融峰会的中国代表团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司长吴海龙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支持二十国集团峰会继续办下去。

吴海龙表示,二十国集团峰会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开展经济金融合作,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有效机制,现在不少国家希望二十国集团峰会能继续办下去。一些国家甚至主动提出,明年要承办二十国集团峰会。

吴海龙说:

我们认为无论是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角度,还是从加强全球经济治理,规范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角度,我们希望本次峰会能够就二十国集团的机制化以及今后的安排达成共识。

吴海龙接着指出:当然从长远看,我们希望今后能够根据透明、民主、公正、公平的原则,确定二十国集团峰会的机制安排。他说,我们希望机制的安排能体现三方面的原则:

其一,代表性,因为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涉及各方利益,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发达国家,也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参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在将来的全球经济治理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其二、平等性,在机制运作的过程中,将来应平衡反映各方关切和意见,体现民主,包括会议议程的设置,文件起草,议事决策方面,都要体现民主。

其三,实效性,避免空谈。机制运转的好不好,不仅仅在于讨论什么,关键还在于讨论的问题要落实在行动上,要兑现承诺。

9月26日,出席匹兹堡峰会的二十国首脑发表公报,确定各国的经济振兴政策已经取得成果。二十国集团定下时间表,实施更严厉的银行监管条例,并且决定给予新兴经济体更大的经济发言权、建立更平衡的经济体系。

公报指出,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尚未完成,好些国家的失业率仍然处在高水平,各国决定设立机制,共同采取行动使经济增长回复正常,各国也承诺继续推行振兴计划,以确保经济和就业增加,直到复苏的步伐稳定为止。

英国首相布朗说:“代表全球三分之二人口的领袖们同意采取一项全球性的计划,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使经济取得能持续的复苏。”

各国定下的目标是:到了2010年,各国将就改善银行资本体制的“质与量”达成协议,以抑制冒险的投资活动。

各国希望20国集团的金融稳定署能在2010年3月就此递交报告。各国决定从2012年开始落实他们所达成的协议。但联合公报并未说明各国要如何落实这些措施。

各国也同意定下金融机构高层人员薪金与奖金的新标准,例如,撤消保障给予多年花红的条例以及要求金融机构公布薪金与奖金数额等。

这一次的峰会是二十国集团2009年召开的第三次峰会,重点之一是检讨经济振兴政策的成效。联合公报确定,振兴政策取得了效果。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主持的主要峰会得以在积极的气氛中落幕。

奥巴马说:“我们不能容许经济再处于过去那样的盛衰循环之中,我们不能等到危机出现才来合作。因此,我们的新机制将让我们得知其他成员的经济政策,能就改革进行协商,以确保全球的需求能使全部国家取得增长。”

公报宣布,20国将设立一个相互检讨的体制,让各成员的经济学者评估他国的经济政策,并提出建议。

第23章中国控制金融危机成效显著

2008年10月中旬,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通过一系列重要数据说明,尽管“困难和挑战多年少见”,但中国经济总体运行良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中国有抵御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能力、基础和空间。

李晓超说:

未来中国将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并将与各国积极合作,共渡此次全球金融危机难关。

作为对外开放度日益扩大、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中国,是否能抵御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也是大家所关注的话题。

对此,李晓超认为,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未来经济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它对吸引外资、出口增长以及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的影响。但他指出,中国有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也有抵御这一影响的基础和空间:

首先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财富和奠定的基础;

二是有国内较高的储蓄率,资金来源稳定、丰富、充裕;

三是内需潜力较大,扩大内需的空间较为广阔;

四是出口结构仍有拓展的余地;

五是政策操作空间还有较多的余地。

李晓超表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将积极密切地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合作,共同努力渡过此次国际金融危机难关。下一阶段,中国将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持国内经济金融稳定,努力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李晓超在回顾中国经济当年以来所走过的“十分不寻常”、“十分不容易”的历程时,百感交集:

此时我们不禁会想起为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做出的艰苦努力,也不禁让我们想起,付出努力总会有收获的道理。

的确,回望过往,困难和挑战面前,中国政府从容地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2009年4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姚刚在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上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影响有限,风险处于可控的程度。

姚刚说,中国大陆的证券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子公司仅投资了美国国债和在美国上市的中资企业股票以及很小一部分股指期货,损失非常有限。而中国的期货公司当前没有自营的业务,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子公司也没有投资美国证券和衍生产品。总体来看,中国证券、期货金融机构受到的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比较小。

姚刚还表示,中国证监会自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控制风险措施,对维护市场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早在2008年3月14日,美联储宣布,对陷入困境的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提供紧急贷款。

3月19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内一片忙碌景象。当日,纽约股市宽幅震荡,三大股指终盘跌幅均超2%,其中道琼斯指数下挫近300点。

4月,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后,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一度迎来短暂的平静期,甚至很多权威机构预测次贷危机即将结束。

然而短短几个月,形势又急转直下,美国两大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美国政府宣布出资2000亿美元接管“两房”。在随后不到一个月内,美国多家金融机构陷入困境。

紧接着,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政府对陷入困境的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提供高达8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美联储宣布批准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和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美国监管机构接手美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银行。

这场在华尔街生成的“金融海啸”迅速向世界波及,世界金融市场继续急剧动荡,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和严峻。

这期间,英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巴西、韩国等国纷纷采取多种措施实施金融救援。各国政府以及银行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避免国际金融秩序陷入混乱。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救市、稳定物价。

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资本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对此也做出了比较合理的反映。姚刚表示:

此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当前欧美经济已经进入衰退,而且衰退程度可能进一步加深,国内经济也正面临着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处于关键时期。但总体来看,金融危机对国内证券市场、资本市场的影响是短期的、有限度的,长期的影响估计不大。

姚刚同时谈到了亚洲地区资本市场合作的问题。他介绍,到2009年2月底,亚洲上市公司数量为20788家,占全球上市公司总数的45%左右;总市值9万多亿美元,占全球总市值31.48%。当前亚洲主要市场之间联系正在增加,合作也日益密切。

“金融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传导大大加强,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机,包括加强亚洲证券监管部门和资本市场的合作来共克时艰。”姚刚表示,中国证监会一贯重视与亚洲地区的联系与合作,当前已经与新加坡、日本等签订了14个证券市场备忘录。

姚刚指出,本次危机对亚洲资本市场带来显著负面影响,相关国家和地区也都采取了稳定市场的一系列积极措施,中国证监会愿意继续加强中国市场与其他市场的联系,加强区域监管合作,共同维护亚洲资本市场的稳定。

到2009年8月份,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较大的增速。从李晓超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尽管困难重重,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仍达到9.9%,略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8%的年平均增速,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而且这个增速是在经济规模较大的基础上实现的,显得更为可贵。

资料显示,当年5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分别为7.7%、7.3%、6.3%、4.9%、4.6%,呈逐月降低之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何能继续回落?

李晓超分析认为,这是中国政府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实施的结果,同时也与国际价格涨幅回落有关:一是随着中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实施,货币供应量增速明显放缓,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缓解,有利于控制价格上涨。二是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控制价格的措施,针对生猪价格的较快上涨,加大了对生猪生产和供应的支持力度、补贴标准;针对粮食价格的较快上涨,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强了对粮食生产的调控。三是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

但李晓超同时也提醒说,当前经济运行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影响价格上涨的不确定因素:比如上游产品价格仍处于高位,再比如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涨幅虽有所回落,但涨幅仍比较高,未来的走势还取决于国际金融市场向什么方向变化等等。因此,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还不能掉以轻心。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