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二、吐纳百川,忍小谋大

1. 明察事理,避免义气用事

有时,我们之所以需要“忍”,倒不在于单单积蓄力量、掌握主动权。为了真正地在某一事件中弄清真相,了解实情,而不莽撞贸然地凭着一时的冲动和义气办事,也需要“忍”。

有这样一位小伙子,干事的确有一股子闯劲。敢说敢做,而且,也敢于承担责任。然而,这样一种本来非常好的性格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一次,他的一位同事在厂外与人打架,衣服撕破了,身上也打出了血。跑到车间上晚班时,简直就不像个样子。这位小伙子一见,也吃了一惊。这位同事本来吃了亏就心里不服气、想报复,捞回面子。见小伙子问起此事,便添油加醋地大大夸张了一番,并且还把这位小伙子也扯了进去,说是对方也要“治他”,叫他“别神气”。这位小伙子不听则罢,一听便火冒三丈,当即便抄起一根木棍,跑去找人算账。结果,不分青红皂白地将那人打了一顿。后来,还为此挨了一顿十分严厉的批评,赔偿了对方的医疗费和营养费。更重要的是,据调查,对方根本就未曾提起他。尽管两人彼此也认识,但与那位同事的打架仅仅是他们俩人之间的私事。事后,这位小伙子懊恼不迭,直埋怨自己太冲动,头脑简单,以至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犯了法。

显然,在自己受到攻击、侮辱、谩骂等等之后,首先“忍”下来,认真地、仔细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作判断,无疑是一种强者的风格和心态。真正有本事回击自己的对手,又何必一朝一夕呢?只有充分相信自己能力的人,才能够处惊不变。先“忍”住,把事情搞清楚,再做决断不迟。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一类事情。它可能是一种平白无故的批评,也可能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指责;它可能来自于同事和朋友们的误解,也可能是出于某些不安好心的人的唆使和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明察事理,则很容易把事情弄坏。甚至是把好事办成坏事。而“忍”则有助于我们推迟判断,获得时间和机会去把事情弄清楚。而一旦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和理由,岂不是更有力量去应付人生的种种挑战,解决存在于生活中扑面而来的困难吗?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强者吗?相反,毛草轻率,感情用事,必然会在无理的情况下落败而逃。尽管威武有力,又怎么能对付得了人世间的扑朔迷离,纷繁复杂呢?

2. 大肚能忍,乐于容纳不同观点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百川入海”去形容那些肚量大、能包容种种不同意见、不同看法、能与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而且也能够经受挫折与打击的人的人生态度。并且,人们总是瞧不起那些鸡肠子、鸭肚子式的小心眼,那些心胸狭隘的小人。而要具备这种“百川入海”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则必须学会“忍”。也只有通过“忍”,才能够有百川入海一般的气量和超然。

我们之所以说具备一种百川入海般的宽宏大量需要“忍”,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具有个性和七情六欲的人来说,尤其是那些血气方刚、嫉恶如仇的人来说,要去接受一些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容纳各种,有时可能是带有攻击和敌意的言论与行为,不能不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在这种场合下,要说在情感上是难以接受的,从理智上看,也常常是十分痛苦的。人们往往一下子不容易拐过弯来,非常乐意地接受这些东西。也正是由于这样,“忍”便是十分必要的。

在某地一个村子里曾出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青年人打算开发本村后山的一大片荒地,种茶树、搞果园。本来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可就有一些人认为这位青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予支持。也有的人觉得这片山地过去也曾经有人动过脑筋,也有过尝试,但都失败了,因而也认为这位青年人的打算是不切合实际的。如何对付这些种种不同的意见呢?这位青年起初是十分恼火的。他想,自己是抱着满腔热情,想为集体做点事,却反遭到如此评说,实在是不公平,不如干脆算了。但事后又一想,别人这么说,也没有办法,我也不能堵住别人的口不让他们说。惟一的办法就是先忍着,等我干出了样子,给你们看看。村子里的老队长得知此事后,找到了这位青年,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这样有决心,是好样的。但是,你也要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哪怕是反对你的人,而且还要争取他们的支持,这样才有希望把事情办成功。”听了老队长的话之后,这位青年也觉得自己势单力薄,而且对这片荒地的情况也不太了解。可最熟悉这块土地的人却又是对此事冷嘲热讽较厉害的一个人。怎么办呢?这位青年人强忍着心中对这个人的反感和厌恶,赔着笑脸上门找他请教,但是,却被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挡了回来,在这种情况下,青年人几乎都灰心了,想就算自己再做一回孙子吧!于是,又一次地登门求教。那个人见这位青年如此诚恳的态度,心里也有了好感。他一改常态,比较热情地接待了这位青年,并详细地介绍这块荒地的情况,包括土质、阳光的照射、野兽的干扰等等。他还告诉这位青年:“每年春季,一逢下雨,必有山洪暴发。那时,随着大水的冲刷,这块荒地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要想开发,必须把山顶上的溢洪道修好,才是长久之计。过去由于该工程工作量较大,队里又没有钱,一直未能改造,所以这块荒地也一直搁在那儿。”听了这番话后,这位青年如获至宝。

一个人一定要善于忍,这样才能得到各个方面的帮助,吸收各个方面的营养。有时甚至你很不乐意,也必须克制自己。这样,往往有百利而无一害。

3. 克制心猿,集中精力成就大事业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小不忍则乱大谋”。说的是大凡干大事者,都不可计较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小麻烦和细节,在这些方面都要善于克制自己,以便于集中精力,朝自己认定的大事上奔。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帮助自己成大事。这话实在是非常有道理的。

例如,对于一个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以最佳的状态,最优异的成绩去参加高考,以期获得成功,无疑是其人生中一大事。因此,他们必须摈弃一切杂念和诱惑,全力地投入复习。可是,作为年轻人来说,本来就处于好动的年龄,加上极其精彩的外面世界,要让他们安心地、规规矩矩地呆在书桌旁,的确是一件难事。于是,许多人便受不了各种新鲜事的引诱,忍不了复习的寂寞,而心猿意马,身在书房心在外,有些学生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边又想要复习,那边还不愿耽误玩。这样,许多人在复习效果上便不得不大大地打了折扣。而有许多学生则不是这样,他们心中想着高考这个大事,能够有节制地忍着,放弃一些平时的业余爱好,抵挡住外面的诱惑,而专心致志地准备高考。当然,他们也并非不能玩,但这种玩应是适当的、有分寸的,起一种调剂作用的。这样,自然可以带来一种高效率的复习,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又如,一个体育团体要想在某一次国际大赛中夺取好的成绩,为了养精蓄锐,保存力量,就应该放弃一些不太重要的比赛,哪怕能够在这些小型比赛中获得冠军。中国足球队曾经在这方面犯过一个大错。有一年眼看着下一届世界杯的预选赛就要来临,却还去参加那些层次不高的小型比赛,而不是在家里好好地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休整,治疗身上的伤病等。结果,几场比赛下来,几个主力队员都受了伤。这样,势必影响了大赛的成绩。

总之,为了成大谋,必须在小事上、小利上“忍”。这样,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首先,它可以节省精力,避免在一些小事上浪费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以更充足的更良好的状态去成就自己心中的大事;其次,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阻力和麻烦,尽可能多地团结一切对自己有帮助的人,调动起各种积极力量。因为如果我们在一些小事上,在枝节问题上斤斤计较、事事不让,这样,很容易得罪人,也不会获得人们的同情。相反,你在小事上让别人获益,使他人感到有欠于你的情,这样,将来也往往会倾向于你的成功;再次,在小事上多忍让,还可以为自己成就大功业铺平道路、准备经验、积蓄力量。通过一次次的小忍,可以更熟悉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学会如何更好地处理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当然,这种“忍”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但这种在小事上付出的代价绝不是无偿的,它总是可以在将来得到补偿的。试想想,这样的人难道还不是强者吗?通过这样的“忍”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难实现呢?

4. 卧薪尝胆,在忍苦中积蓄强大力量

成就大业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要付出心血和代价,所以做事要谨慎小心,不可疏忽大意,也不能自视强大欺凌弱小,那样的话,早晚有一天,你也会落到被别人欺压的地步。所以不能以强凌弱,不能恃勇欺人,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也没有绝对的弱,强与弱都是相对而言的。强时要自持,要考虑到自己也会有被取而代之的那一天,所以要忍强。

在建立自己事业的时候,应该广泛地团结人,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心明眼亮,知道如何去做,也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千万不能不听人言,刚愎自用,那样会产生骄傲之情,危机也随之而来。

在成就大业的时候,最好的武器,仍然是一个“忍”字。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人所周知。

当越国战败被吴军围困在会稽时,眼看就要亡国,勾践接受了范蠡的建议,忍着屈辱去吴国讲和,为了讨好吴王夫差,勾践带着夫人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的一间石屋里,勾践给夫差喂马、牵马,夫人给吴王充当侍女,夫妇俩毕恭毕敬地伺候吴王,忍受奇耻大辱。对于勾践来说,由一国之君沦为另一国之君的马夫,无疑是由天堂掉进地狱。特别是还要自己的爱妻同他一道忍受奴隶般的侮辱,这需要怎样的忍耐力?但为了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他咬牙忍了足足三年时光,终于使吴王放松了警惕,以为他真心归顺了吴国,将他放回越国。回越后,为了报仇雪耻,勾践再度施行忍功,为了避免被安逸的生活消磨意志,他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餐必尝一尝苦胆,还要自问:“勾践,你忘了会稽之耻了吗?”睡觉时他将席子撤掉,拿柴草当褥子。勾践一面自己“卧薪尝胆”。一面不断地给吴王夫差送美女,赠珠宝,消磨吴王的意志,当然,他也不忘抓军训,搞生产,经过9年时间的精心策划和准备,勾践终于忍到时机成熟的那一天,一举打败吴军,灭了吴国,逼得夫差自杀,自己做了春秋时期的新霸主。

“卧薪尝胆”说的虽是古代帝王争霸的故事,但它却无可辩驳地说明“忍小”是“谋大”的策略和手段。有人或许会说,勾践所受的羞辱够大的了,牺牲未免太大。但就一国对一人而言,个人的羞辱再大也是小耻,丧权辱国才是大耻。以个人的受辱,忍一时的苦难,而兴国定邦,这就是“以小谋大”。儒家的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这个意思。以忍住个人的私欲,克制自我去恢复和重建一国之“礼”,损失再大也是值得的。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