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可以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和生存状态。人们在创富的过程中,自由也不能被创富的艰辛所埋没。现代财商理念认为,在创富过程中要赢得个人理财的自由。
理财自由反映的是你在创富过程中对财富认识的程度,以及对财富的管理水平;反映到操作的具体层面,就是指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方法、策略与技巧,如存钱的办法,家庭投资理财方法等等。
为了金钱而失去自由,是财商理念的弱智与短视。只有赢得个人理财自由的人,才能真正的拥有与享用财富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与其说挣钱,不如说“理”钱,从许许多多的事实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会理财,才能成为有钱人。特别是起步阶段,具有恰当合理的理财意识,基本上决定了一切。
台湾著名理财专家黄培源的观念就很有说服力。
黄培源,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企业管理博士,担任过研究所教授、所长,曾经任职于美国和台湾多家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投资、财务顾问十几年,他的理财名著《理财圣经》,销量超过20万册。
他在大学期间就立志成功,并认为“会赚钱就是成功”,所以开始研究用功读书与赚钱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归纳有钱人的赚钱方法,以找出赚钱途径。他得出一个结论:三分之一的有钱人是天生的,三分之一是靠创业积累财富,另外三分之一是理财致富。诞生富裕之家毕竟是少数,而创业成功的比率只有7%,因此,他认为,理财,应当是普通人致富的主要方式。
在一次演讲会上,他很肯定地说,一年只要存450万美元,用于买股票或房地产,40年以后,便可以成为亿万富翁。
他举了一个诺贝尔奖的例子:1896年创立之初只有980万美元基金,每年5位诺贝尔得主,皆可得100万美元。委员会为了避免基金管理出差错,订立章程规定基金的投资政策应该是安全且有固定收益,例如银行存款与公债。但到了1953年,基金只剩下330万美元;这时,基金会及时作出调整,将基金投资到股票与房地产上,直到1993年,基金的总产值已成长为3个亿。
怎样理财致富呢?黄培源认为,从现在开始,只要每月定期存下1200元,将存下的钱投资股票或房地产;以每年20%的投资报酬率计算,40年后,就是亿万富翁。他还强调理财需要耐心和时间,而且理财是越年轻效果越好。
关于买股票,黄培源有他独到的主张,他的原则是“随便买、随时买、不要卖”,分散投资风险,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靠时间积累财富。由于没有人能预知股票的涨跌,所以“不要研究”、“不要相信分析师或技术分析”、更不要“依靠进出赚差价”,用轻松的心情,惟一例外的是,当投资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出现负增长,银行存款反而是理财的最佳去处。
另外,除了投资理财,还得注意几个良好的理财意识。
一是积少成多的原理。
台湾著名企业家蔡万霖当年的理财做法就很有参考价值。小时候妈妈做饭时,总是从定量的大米中抓出一把米放进小坛子里,日积月累,竟节余下来许多粮食。每当青黄不接的时候,取出来供全家食用,可解燃眉之急。这件事给蔡万霖蔡万春兄弟以深刻的启迪,城里的家庭妇女们假如每天将零用钱存上一点,天长地久就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正是这个启示,使得蔡氏兄弟开创了“十信”一元钱开户的“幸福存款”储蓄运动,正是这个运动,使他们完成了原始积累。
二是寻找既体面又能省钱的花钱方法。
我们有时也有省钱的意识,比如买一台电脑,能少花一点是一点,于是,我们可能就会组装一台,确实省了不少钱,但没有解决问题,因为非品牌机的售后服务几乎没有,所以当电脑出了毛病时,又得自己掏钱修,修来修去,往往总价格比品牌机贵了一两千块。
有省钱意识,并不一定就是省了钱,还得会花钱会省钱。
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花了很多冤枉钱,为的是挣一点面子,从内心里说,实在是一种浪费。但又不能不为之,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我有几个同学在外企工作,有一位在摩托罗拉担任部门经理,有一位在雀巢担任营销主管,他们经常出差,每次出差,他们的老板都要求他们必须住四星级以上的宾馆,否则扣奖金,能省钱也不让省,为的是大公司的派头,也便于与人谈合作。这也许是工作的需要吧。
而我们自己做事的时候呢,却经常为应酬花费而心疼。
蔡万霖当年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关键是“会”。
出差在外随便扔钱最不值得。可是既要做成生意,又要让客户看得起,乐意和你成交,你就必须有办法有点子。蔡万霖的一个做法是:要投宿大饭店,就住小房间,投宿小饭店,就住大房间。“一大一小”皆因地方不同,而显出“派头”来。若有人找他有公事,到大厅里谈。这样一来,既无小里小气之嫌,又无怠慢之意,有的是大家气派,做起事情来成功率就很高。
三是具有现金意识。
再多的钱,如果只是账面上的,对于年轻的创业者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在财务中,流动性最高的资产就是现金,同时也是最有价值的资产。在现代市场中,各种原料、产品的市场价值,由于流动的原因,价值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现金是进退自如的工具,所以,有人说,在这个市场现状下,能赚就要多赚些现钱,如果万一要赔的时候,也可以东山再起。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倾向于把金钱看成是万恶之源,把对金钱的追求看成是拜金主义,很难相信一个把金钱当做敌人的民族会取得经济上的成功。要提高理财的能力,首先就要确立对金钱的正确观念。如果把获得金钱看成是一种罪恶,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负罪感,这就无法把赚钱的欲望建立在一个合适的心理基础上。因此,我们首先要先闻一闻金钱的味道。
金钱到底什么味道?具有不同等级财商智慧的人会得出全然不同的回答:“金钱有铜臭味害人不浅”或是“金钱美丽芬芳、动人无比”。其实,从人类的历史看,对金钱的合理追求都是高尚的行为。德国的社会学家韦泊在解释为什么资本主义会在西方社会成功时指出,正是在宗教改革后,新的教义告诉人们追求金钱是上帝的合理安排,因此人们开始把通过合理渠道和勤奋工作赚钱看成是上帝赋予的职业时,资本主义才发展起来。金钱对任何社会、任何人都是重要的;金钱是有益处的,它把人们从对权力的追求中解脱出来,营造了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秩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金钱对个人更是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美国社会学家海恩思指出,金钱可以在10个方面使人生活的更美好:①物质财富;②享受更充分的娱乐;③自己和子女的教育;④旅游;⑤良好的医疗,因而使自己活得更久;⑥退休后的经济保障;⑦更加的自信;⑧更自由地表达自我;⑨使自己更有魅力和力量;⑩提供从事公益事业的机会。
金钱的味道非常美好,它可以使我们享受到宽敞的房屋、时髦的衣服、现代化的电器、便利的交通工具,还可以使我们充满男性魅力,因而更容易在情场上获得成功。根据南方的一家权威报纸调查,北京、广州和成都的女性在选择男性朋友的时候,大都把对方的经济地位放在第一位考虑的因素,她们觉得有钱的人更有魅力、更具性感,多年以前女方选择男友的身高因素早已经被甩在最后一位。
金钱的味道之美好,还表现在它能够满足我们贡献社会的欲望。很难相信一个三餐都没有着落的人会对这个社会有什么贡献。而那些有钱的人,在自己享受生活的同时,还通过设立基金,让其他人分享他的快乐。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但也设立了世界第一位的慈善基金,价值20亿美元,可以使很多没有钱学业的人继续上大学,比尔通过智慧赚取金钱,又把它回馈给社会,这不是很高尚的行为吗!
金钱的味道之美好,还在于它能够给人以自信。口袋里有钱,银行里有存款,会使人轻松自在,不必为别人怎样看你而发愁,也不必要为几百块钱的消费而过多忧虑,可以潇洒地出入商品市场和豪华的酒店。想找女朋友吗,如果你没钱,那只能逛一逛不要门票的公园,连一场电影也不敢请。如果你还没有金钱,请正视自己的处境,仔细闻一闻金钱的味道,把金钱的美好当做前进的动力。有人这样说道:“让所有那些有学问的人说他们所能说的吧,是金钱造就了人”。
正是金钱的美好,美国作家爱默生才大声地讴歌金钱,他指出如果不是金钱刺激了人类的创造能力,人类社会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正是因为对金钱的追求,一部分人把对权力的追逐弃之一边,这个社会才没有变那样丑陋。
但是,追求金钱应该成为一个事业,而不是为单纯的享受。我们在列举百万富翁的成功因素时,特地指出他们都是把追求金钱当做一种事业的人。如果你把追求金钱当做一种事业,就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它,因而也就更容易在生意场上取得成功,因为你已经获得了超越。
一位在股票投资上获得很大成功的人,讲了很多大户室的秘密。在他所在的大户室中先后有三个有。其中一个是劳改释放分子,一个归国留学人员,他自己是一个辞职专门做证券生意的。他说这三个人对金钱都有不同看法,但都在千方百计地赚钱,而且都取得了成功。那个劳改释放分子是在偶然的机会涉及股市的,原因是释放后,一时生计无着,在朋友的怂恿下,投资股票,从散户做起,现在拥有千万资产。留学归国人员本来学的就是证券专业,回来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也为了为改变自己的生存处境,使自己生活的更好一些。因为出身不同,对金钱也有不同的看法。当问到这三个人中谁的技术最好,他迟疑一下回答说是那位留学人员。有人问:“是不是因为留学人员学的证券专业?”他肯定地回答:“不是。”
他回答说:“那个劳改释放分子在炒股的时候,看到的只是金钱,他把赚到的钱全部用来吃喝玩乐。而那位留学人员则把赚钱当做是证明自己才能的方法,因而更能从金钱之外考虑问题,所以对大盘的走势看的更为清楚,投机的更少一些。从长远的观点看,他的胜算当然要多一些。”
我们常常说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做诗歌,就必须从诗歌之外下工夫。赚钱也是同样道理,如果只是看到金钱,就会目光短浅,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从对许多经济成功人士的采访看,赚钱使他们感到快乐,不在于自己的存款增加了多少,而在于自己通过赚到的钱,证明了自己能够行,这种满足感才真正是快乐的源泉。这种满足感使自己在赚钱的时候感觉自己是在从事一种事业,从而极大地激发自己的创造性。
要想成为一个精明的理财专家,也必须有几分在诗外的功夫,这样才能够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现代财商理念常常驱使我们数一数口袋里的钞票。“请问先生,你清楚自己口袋里有几个钱吗?”“请问小姐,你清楚自己钱包里有几个钱吗?”“请问各位读者朋友,你数过自己到底有多少钱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那么,这将意味着什么呢?你从前想过没有?或者你现在想过没有?如果你的回答仍然是:“不!”那么,我们不得不顾及你的“钱”途而大吼一声:
“数一数你到底有几个钱!”。这是获得理财自由的现代财商理念。
或许有的读者朋友会很不以为然,说:钱就装在我口袋里,数不数有什么关系?或者有的朋友不屑一顾,说:你吃饱撑的,数钱干啥?放着就行!或者有的读者朋友会说:我没几个钱,数不数都不会变得更多些。
诸如此类的言论,只要你留心去观念,随时都能听到。那么,真的像这些读者朋友所说的那样吗?
现代财商理念告诉你:“不!”“绝对不!”
为了你今生今世的一切,你务必要数一数你的钱,如果你已经漫不经心地数过了,请你再郑重其事像虔诚的天主教徒那样再数一次吧。如果你从来都没有数过,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先放下你手中的这本书,数清楚你的钱再读,要不然,即使你花上三个月的时间去研读这本书,对你来说也是枉费眼力徒劳无益的,因为:你对金钱懵然不知!既然你对金钱懵然无知,那怎么可能赢得个人理财自由呢?
在这里我们要说明一下,之所以要反复强调“数一数你的钱”这一点,并非说你一个人,而就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对自己钱财的具体数目绝对是一片混混沌沌或茫茫然的,不信你可以试问你身边的朋友,或者你的邻居:
“请问你手中有几个钱?具体到分币上。”
你的朋友或者邻居能准确说出来吗?
绝对不能?
他肯定会这样回答你:“这个嘛,我也不太清楚,得数一数才能告诉你。”
怎么样?要不要数一数?
当然,如果读者朋友(不管是哪一位,也不管男女老少)仅仅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数一数你口袋里有几个钱”这个命题,那么我们在这里郑重地劝告:千万别再读这本书,千万。拜托你一把火烧了,或者退还给书店老板,拿回你的买书钱去买点别的什么!
为什么?
因为你的理解只能达到这种层次的水平,连理财的边都没有沾上,你费这个血汗钱买它干什么?费那个心神读它干什么?
我们劝你趁早别再浪费时间了。
因为你注定是要当一辈子穷光蛋的!
当然,聪明的读者,悟性极佳的读者不在此例,而是应当用别的态度去读它。那就是:认认真真地读,每有会意处赶紧用红笔勾划出来,然后,赶紧去实践!因为,任何一位理财高手的成功经验都表明:
身体力行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我们回到正题上来。请读者朋友反思一下,你有没有一种“别人情结”呢?也就是说,你对自己的金钱啦,理想啦,奋斗目标计划啦,以及总体意义上的人生计划等等这些关乎自己一生幸福的东西不甚了了,而对别人的一切却十分敏感:
他怎么会那么有钱呢?
他的钱来路正不正呢?
他的老婆那么漂亮!
那个漂亮的姑娘怎么就会嫁他呢?
他上哪儿弄这么多钱,买这么豪华的房子、车子、家具、电器……
敏感之后,再回过头来反观自己:事事不如意,处处不如人,于是怨言骤起,牢骚顿生,甚至破口而出:
“他娘的,狗屎运全让他个小子撞上了!”
于是光看到了别人漂亮的老婆,豪华的房子,崭新的车子和厚实的票子,而没有反思自己为什么总不如人。
于是便自欺欺人,幻想了一连串假设:
假如当初我用功点,我便会考上了!
假如我身高一米八的话,我绝对可以追到那个漂亮妞儿!
假如我再年轻10岁的话,我肯定会重新选择,从头来过!
假如我有一百万,我肯定会……
于是又找到了足够的理由自我安慰,成为了阿Q的徒子徒孙。
事实上,你之所以事事不如意,乃是因为你没有钱!你之所以处处不顺心,也正因为你手中没有钱!不管你目前正从事着什么职业,当官也好,经商也好,目的都最终归结到一个: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而这一切,又最终为了什么呢?
想想看,你终日奔波忙碌,为的是什么?不用我告诉你,只要你一想便明白了!
但到头来的结果却是;你付出的太多,而属于你的却少之又少,这又为的什么?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大多数人清楚地了解别人,而对自己却不甚了了,甚至连一知半解的程度都达不到!
可悲啊!太可悲了!
不过,叹息抱怨、牢骚满腹是于事无补的,你现在最需要做的是:马上放下你手中的一切,什么也别干,先数一数你自己,尤其是你现在口袋里的钱!
如果你不想一辈子都像现在这样,请你马上就行动!
当然,别忘了把你数出来的结果记下来,以志不忘。
数完之后,你的内心体验是什么呢?请你写信告诉我,让我们做个朋友,共同分享你的体验吧?行不?
做完这一切之后,你再往下研读本书,比照看一看你自己需要汲取点什么。
请你首先记住——
数别人口袋里的钱,对自己是没有用处的。这是赢得个人理财自由的第一法则。
随着家庭投资领域的不断拓展,对家庭财富的管理也成了一门学问。许多家庭的经验表明,设立财富档案好处多,它能够帮助你有效地减少投资风险,选择更好的投资机会。
家庭财富档案没有固定模式,可繁可简,可大可小,完全视个人的投资规模和兴趣而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着手:
这是家庭理财的首要一环。在收支表内,“收入”栏记载你每月各种形式的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支出”栏则反映你该月的正常开支和预算外开支的情况。收入减去支出,即可发现该月的节余水平或赤字状况。
很多家庭不习惯于建立这样一个收支表,认为其于家庭理财毫无干系。其实不然,对于现在很多年轻夫妇的小家庭而言,每月各种形式的收入往往是不确定的,尤其是对那些工作在福利待遇较好单位的员工家庭来说,收入的不确定性更是明显。同样,家庭支出也是多样的,除了常规的日常开支外,还有随意的消费支出,以及突然的接待支出或预算外支出。因此,很多账不列表是难以明记于心的。
将家庭收支详细登记在册,首要的目的在于匡算每月甚至全年的可能盈余水平或赤字状况,总结出预算外收支的平均规模与发生概率,从而动态地了解家庭收入结构的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并消除消费误区,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有意识地逐月比较收支表,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理财观念,增加收入,节省开支,克服大手大脚花钱的坏习惯,以便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富余的钱投资理财以积累更大的财富。
家庭理财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算清自家究竟拥有多少净资产。正如企业年报每年都有一张资产负债表一样,从个人、家庭理财的角度讲,个人家庭也应当有资产负债的统计。这样,计算你的资产净值,也就是你实际上已“拥有”,而不是仅仅“控制”的资产。
资产统计项目根据各家家庭实际可简可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贵重财产。如房屋、车辆、金银首饰、高档电器设备等,价值在500元以上的都要明细列出,可按购买价计算,也可按重置价或扣除折旧后的净值统计。如一台彩电买价5000元,准备五年淘汰,已使用两年,净值就为3000元。
②日常用品。凡价格在500元以下的物品皆归此类,如电灯、电话、餐具、炊具等。这些低值易耗品多而杂,难以逐一罗列,可大致估算,不需太具体精确。
③现金和有价证券。包括现金、储蓄存款、股票、债券等,每天有市价可以进行计算,市值是资产,减去借贷即净值。
④古玩字画。家庭收藏的古董字画等,这些需请有关的专家为你估值。
⑤生意资产。计算一家公司或者是小店铺的净值会比较复杂,但其原理和前面计算方法一样,例如产业、工具、存货是资产,借贷及应付款是负债。
类似这样的统计,最好是每月和每季统计一次,一般来说每半年或一年必须结算一次,因为这样的统计可以告诉你,万一有需要时,你可能筹集到多少资金,这对增强投资理念,加强今后资产管理,挖掘盘活家庭资产会有所帮助。此外,当保险公司需财产清单时你可随时提供。同时,通过与上年统计表对比分析,一年家政管理业绩一目了然,对今后当家理财有借鉴作用。
为防止定期存款和债券到期、借贷往来遗忘,可建立家庭财产备忘、提示档案。
①储蓄存款备忘档案。将个人存款按时间顺序逐笔登记存入日、存款金额、账号、存款期限、存款银行等5个要素。哪笔存款到期,一查登记,一目了然。每到期一笔,就划掉一笔,并在后面记录结清日期和所获利息。这样既能有助于挂失,又能明确每笔存款的支取与否,避免记忆差错。
②债券、股票提示档案。因国债、企业债券到期后,就不再计息,因此设立债券档案时应着重将到期日专门设为“特别提醒”。股票的买卖应及时以交割单作为记账凭证,登记股票买卖明细表,这样既便于自己随时查询股票和资金状况,又可为日后结算盈亏情况提供依据。
③个人经济往来档案。生活中,谁都可能借钱给别人,成为债权人,也有可能向别人借钱,成为债务人。借也好,贷也好,不管钱多钱少,除写好借据外,最好是自己用笔记本记载清楚,以便到时索回或归还。
磨刀不误砍柴工。投资成功的人士一般都比较注重对投资对象资料的收集,如财务报表、人事变动信息、价格行情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和细致分析,从而才能准确了解和把握投资对象的发展脉络,以提高投资决策的可靠性和正确性。例如,你如果投资一家公司的股票,除了要从正常渠道获得该公司的经营状况等文字、数字资料外,还应当注意收集该公司所处行业和所在地区的有关资料。通过分析这些资料,你就能够判断出该公司的内在价值到底有多大,该公司的股票市价是高还是低,该公司在所在行业的地位,该公司所在行业是优还是劣等,从而帮助您作出正确的投资决断。
在对投资对象资料收集上还应努力做到二次加工。因为现在金融市场上的各种资料相当多,如果见了资料就一股脑儿收集下来而不对其再次加工,要不了多久,你的居室就可能变成杂乱无章的资料库,使你眼花缭乱,反而不知道哪些资料有用,哪些用处不大,哪些无用。因此,收集资料要有取舍,要有比较,要有分类,这样才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死资料变成活情报,帮助您作出正确的判断。
要实现理财自由,必须借助现代化的科学理财手段与条件。
打理财富从来都不应是一件潦草的事。每天的进项出项,每一笔投资、回报,有时候并不像你想象得那样眉清目楚。因此如果你手有一本随时刷新的个人账单、一组不同角度的分析图表,你就不会对你经济生活的杂乱无章大吃一惊。
科学理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会计不仅仅是企业的语言,对于个人来说,同样起着促进资金良性循环的作用。当理财范围扩大到一个家庭的时候,使用科学的方法梳理账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借助电脑,理财软件会把你和金钱的关系表达得淋漓尽致。
理财软件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20年前,一位名叫斯科特的美国人从妻子整理账目中发现了创业机会,决定开发家用理财软件,为此他动用了所有的储蓄和父母的养老金。这就是目前在世界软件业中仅次于微软的intuit(灵感)公司。产品一经问世,即风靡全美。该公司成立20年以来,收入已超过16亿美元。
在美国,家庭理财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家庭理财事务所的作用,即可以为单个家庭提供理财指导、咨询及代办服务,使有限的家庭收入保值升值。事实上,在投资建议功能的设置上,灵感公司确有出众之处,因而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当灵感公司开发的理财软件“QUICKEN”被数以千万计的家庭采纳时,微软开始意识到这一市场需求是多么的可观。于是着手开发了名为“MONEY”的理财软件。但在数年的竞争之后,微软并未影响到灵感的风光,于是微软打算卖掉自己的软件,将灵感公司买下来。这一念头立即被认为是垄断意图,迅速被处处伸手的反垄断法打了回去,但理财软件的魅力可见一斑。
目前看来,理财软件业在中国露出的尖尖小角尚显幼稚,但创业者们却雄心勃勃。他们密切跟踪着普通家庭财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以提供相应的服务。1999年8月,价格在100多元的国内第一张家庭理财软件面世不久,销量即以万为单位。
然而目前国内只有“管前婆”、“财富大家”、“居家理财小财神”、“财智”等屈指可数的软件面世。由于市场能力较小,有些软件还采用了与炒股软件搭售形式,旨在培养股民的理财习惯。“将予取之,固必与之”的销售法则在这一市场也被认为是必须的。他们看中的商机也正是网络的迅速普及。随着网上银行的开业,网上购物、拍卖、炒股等局面的打开,现实消费被虚拟空间替代,理财软件有了越来越多的舞台。它可以直接对家庭的电子商务活动进行记录、管理。北京财富软件的总裁张立波曾称,不到5年内,所有的个人电脑上都会预装一套家庭理财软件,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市场,想想都让人兴奋。事实上,北京财富软件公司就是借助这一构想赢得了太平洋风险投资基金的赞赏,轻松得到了150万美元风险投资。
有什么样的工具,就有什么样的生活。这毫不夸张。理财软件导入的是一种节奏感很强的生活方式,一种精打细算的日子。它不仅影响这代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更重要的是影响下一代人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到如何建造合理理财、有效投资的生活氛围。
目前推出的家用理财软件,几乎都是从人们的简单需求出发到未来欲望,设计了理财的步骤、规则、项目、目标及理财的进度等系列模块,几乎可以达到全鼠标操作。有些几乎完全是“QUICKEN”的中文版,除了分期付款、外汇买卖、股票现值的一些计算功能外,理财软件还具备一系列分析功能。如自动生成月度收入支出表、净增值图等,用直观的柱状或饼状图提醒你的经济状况。事实上,国外的理财软件往往还都具备相应的建议功能,根据不断变化的现金流,提供一些投资消费组合建议。
中国一些软件公司针对国内市场情况开发的通用型软件,在产品的研制开发及功能设计等各个方面,对家庭理财过程、理财习惯都加以考虑,并且与银行、保险公司进行深入的合作,在软件中加入了银行电子钱包的功能,使电子货币的应用特别是在网上购物过程中的应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此外,相应的网站建设和软件的网络功能同步进行,一些炒股理财二合一的软件还可以直接进行在线炒股,并提供了技术分析和持仑管理等功能,使家庭财务管理的计划性和易管理性大大加强。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改善新型网络购物环境的重要步骤。
最基本的理财规则不外是财务记账、财务分析、资金组合、制定消费规划、设定生活目标(这包括未来保障设置、合理避税、分期付款等愈来愈迫切的内容)。理财软件的重要功能和基本工作方式就是把简单记账的方式,过渡到全面的收支记录、投资管理、理财计划、统计分析的方方面面。
①总账管理。总账共分八类:现金、信用卡、储蓄、支票、货币交易、负债、资产、投资。用户按类选择建账,每大类中可建无数个账本。
②科目管理。根据中国家庭经常发生的现金收入与支出项目进行分类,每个科目下可进行具体分类,如保险类下可分:医疗保险、人寿保险等。
③账目报表。主要有:现金流量报表、使用资金报表、货币投资报表、资产累计报表、净资产报表等。
④自定义报表和自定义图表。可根据用户的意愿生成报表或图形。
⑤轻松图表分析。用饼形图和柱形图显示月收入支出情况、月支出对照情况、净资产累积状况等。
⑥投资分析和证券明细。用户如想对投资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按自己的操作方式查看买入、卖出记录及趋势图。
⑦投资账本。选择投资方式或项目,设定投资期限,记录投资金额、数量、预期收益,软件将自动计算佣金/酬金。
⑧分期付款。对用户的借贷消费实施计划性管理,如:买房、购车、保险、教育等,根据贷款数额、初始偿还期限、付款频率、当前利率等,用户的付款进度将一目了然。
⑨外币管理。用户输入外币现金或外币存款后,选定操作形式,软件根据您的货币类型及汇率金额,自动计算总金额和交易额。
⑩到期提示。将日历上的全部事务(包括已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项)列出,给用户一个回忆或提示。
⑪日历计划。自行设定日期,安排日常事项,对日常财务支出实施期限性预算。
密藏不露的金钱永远不会增值,资本的生命在于投资,而长久的使用重在理财,赚钱的年限,由年轻赚到老。从你第一笔的收入开始,假如已经懂得精打细算的话,距离致富之道也就不是太远了。这也正是现代财商的题中之义。
人生可以分为单身期、成家立室期、中年期、家庭成熟期和退休期五个阶段。与此相适应,人们对理财方式也有与之相吻合的理财台阶。
①重点在于计划未来。每个人的第一笔收入,相信大部分都来自踏出校园以后的第一份工作。学校教育已经发展了个人的心智,已经为进入社会工作打下基础。此时需要为自己一生设定目标,详细规划后半生的计划。例如四十岁前要创业、三十岁前要成家立室等。有了目标,做人做事就不会浑浑噩噩,漫无目的。
②储蓄作为实现理想的手段。独身期间也是储蓄的重要时刻。独身时期的储蓄对于长远的资本积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若每年都在银行积存薪金的话,已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如果自己想转换工作环境、日后进修或者创业,手中有一笔钱是相当重要的。
③埋头工作增加收入。由于独身期间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刻,最没有后顾之忧,而精神和体力也是最巅峰时期,所以应该珍惜追求高薪的机会,或者从事兼职副业,以求增加收入。
④最宜参与高风险投资。后生可畏,一把刀子可以锯大树。年轻人玩高风险投资如果失败,此时仍然承受得起,任何挫折失败也可以承受和从头来过。所以,独身期是适合利用杠杆投资,玩本小利大金钱游戏的良机。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大部分人也会在二十五至三十岁之间步入喜宴,披上婚纱,结束独身生涯。婚后的支出会较多,理财的重点就略有不同。
①功不可没的预算之道。人生进入成家立室的时期,不同的开销用度都会增加。如果还要买楼的话,支出大部分用在买楼,只余下小额生活费用,生活的负担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在婚后的用钱更应善加预算,否则在独身期间所立下的理想将无法实现。
②房地产不可小视。现代人流行小家庭,传统的大家庭共住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两口子结婚搬离原来的大家庭,那么居住的需要是肯定的。假如单位有房分或父母有房留下来都是极不容易的事,否则就是借住,买房或租用。若不选择租借,就可以自置物业来进行投资(当然目前并非随便谁就能买得起楼房)。一来免却租金,二来在期满以后可以有自己的物业。
③节约是理财的开始。应花则花,应省则省。例如同一件东西有标价四千元,也有标价六千元。如果质量和功能大同小异,价钱较相宜的会是家庭的首选。省下金钱就可以用来作出很多不同的用途。
④夫妇同心治家。从前男主外、女主内的年代,妇女大都依靠丈夫而生活。但现代的妇女外出工作已经十分普遍,婚后公一份、婆一份,夫妇双薪的情况下,工作赚钱收入的增加,可以解决不少经济的问题。
⑤适度考虑投资。如果生活的开支用度已经解决得差不多,自己有一份储备作为急需之用以外,预算中尚有游闲资金的话,就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下投资,以免白白使资金投闲置散。股票、债券等投资项目,进可攻、退又可以守,是这阶段最适宜的投资热点。如果自己的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进行银财投资,可以完全信赖单位信托基金,任由基金经理代你去入市投资。
⑥事业发展壮大期。婚后不久,中年的威胁迫在眉睫。在三十五岁以后,人在少年时代所订立理想大多脱离现在的实际环境,可能理想早已超额提早完成,也可能连边也未沾得上,理想和目标都需稍加修订,重新订位。这段期间,家庭的负担较为集中在孩子身上。而此时又有一定的事业和经济的基础,要发展自己的事业就应把握这个时期。
①投资流动性。中年期间手中有多余钱投资的话,要先行重视投资的流动性或变化性。因为自己投资的黄金机会正是这一段时间,不去搏斗的话,此生也可能再无机会。故此,为求多次尝试适合自己的个性和认识的投资,在选择投资工具之时就不妨注意到投资的流动性,以求较易脱手变成现钱,寻找另一些发财机会赚钱投资。
②预算子女支出。如果自己望子成龙,要自己的子女入读私立的贵族学校,花费和支出就会相当大,而且,小孩身体变化很大,衣服会随变胖变高变得不合身。学习用具,食品,开发“智力”的用品,或用来学习的体育用品,音乐器械,电脑等等也是不小的开支。故此,若在此时期为子女做一个教育计划基金,每月定时定刻为子女的未来攒积一笔钱,就可以免却日后的雪上加霜。
③寻找新机会和新事业。中年人的目标是发展自己的事业,积极寻求机会,开阔自己的眼界,重新订立自己今后几年的发展方向,对于自己的未来会有一定的帮助。
④合理避税理财。收入增加,资产丰厚。税务支出会在此时令人困扰,但是如果懂得巧妙安排的话,税务支出可以省却不少。这在少年时候不会有问题,那时年轻,挣钱不多,交税不多,没有什么好理由要去避税。但中年事业发展之时,税务反而成了要留意的理财的重点。
人到了将近五十五岁,临近退休时期,子女也都已经日渐成长,房产、地产、公司按说该有的也许都有了,可以说是达到无求少欲的境界。如果年轻时候精于理财的话,现时的社会经验和早年的投资,收入和资产应该会是人生中的最高峰。而理财的策略又有所不同:
①用钱挣钱。年轻时的资金不足,家庭开销又大,社会经验又不足,所以赚钱仍然以劳力赚钱为主力,要汗流浃背才可以糊口。由于已临近退休年龄,已经没有了年轻人的行动和体力,但是有的却是资产。此时的理财策略已经转换为由钱挣钱,来代替人力挣钱,以逸待劳,继续建立和扩大自己的资产。
②囤积退休金。子女完成教育,家庭已经走向成熟的阶段。固定的开销已经减少。人生至此,已经不会再如青年时期的胡乱花费,此时就应有较多的钱用来储蓄。为防止年老时无钱用,在家庭成熟的时期最宜为自己晚年的退休做好准备。现时子女的经济能力并不一定可以代养父母,养儿防老已经是落后的理财观念。因此,你就要求自己,做一个经济独立的人。
③投资安全取向。人临近退休年龄,才来一次性赌博或在投资市场露脸,一旦赔掉,就没有回转的余地。因此,投资的方式就需要以安全性为主要考虑。例如债券、物业收租投资等等,都可以稳健地为自己带来固定收入,也属稳健的投资项目。原来投资之事,也要看年龄的。先查考一下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才去决定投资的取向。
④寻找适时机会。在年轻时家庭支出大时,没有心情去进行风险大的投资活动。因为一子错,满盘皆错。但子女已经长大成人,家庭责任已经减轻不少。既然手中有多余的钱,信贷能力也是一生中最高点,此时就可以再度尝试高风险的投资,专家指出,大本小注的情况是最容易赢钱的。如果资金不足的话,根本没有钱去平均价位或守下去。资金若是自己钱财的大部分,就更加没有止蚀的勇气,因为止蚀就等于认输投降。不过人值壮年,资金最多,小注投资只占资产净值中很少的比例,大本小注会为你带来不少提早退休的机会。
六十五岁的人,人生的路程已经走了一大半,已经是安享晚年之时。没有收入的话,一般人认为就没有理财的需要。不过,正是在退休后没有收入,只有支出的情况下,才更需要理财。如果在年轻时积存有大约十年的生活费用,已足够安享晚年。如果子女教育基金尚有结余,子女没有动用这一笔钱用来进修的话,这笔钱的用途就可以稍为改变,用于养老。
①合家享受人生。对很多公务员来说,晚年才是真正享受人生的时间。此时可以把手中的钱用在不同的享受之上,比如社会交谊或者一些做手工、养宠物用来打发时间、无需拼命节俭,不懂享受,赢得吝啬之名。因为赚钱的乐趣,始终不如花钱那般开心和过瘾。
②保持收支平衡。没有工作,利息是主要靠资产所带来的固定收入,例如租金收入、利息股息收入等。由于这些收入有限,并不如工作的收入,故在个人消费上要力求节省,以达到收支平衡,使退休金可以慢慢用。
③正确对待遗产安排。任何人都要为自己撒手人世做准备,将自己的钱留给自己的亲友。预早考虑遗产分配的问题,做好计划,自然心安理得。如果明知自己的大限将至,趁早把资产转让,就可以完全或部分免却遗产税。更可以让子女亲友安心,免去不必要的猜忌和不睦。
人生如此,谁也脱离不了钱财瓜葛。理财的主要任务,不外乎是控制储蓄和消费及借贷,没有储蓄,则没有资本的累积,老来要靠救济金生活或生活上有求于人,什么尊严面子都没有。借钱投资可以为你带来更大的财富,但也可以令你损失钱财。年轻时尚且输得起,但老年时就要懂得收敛。按照不同年龄的理财要义,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稳步登攀,就会步入致富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