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原草同志有一篇短篇小说《姑嫂“谜”》,其中有一段写嫂子桂蓉因为在民校课堂上被当老师的小姑春芍给了个难堪,有点恨小姑。放了学回到家,调皮的小姑又来给嫂子陪不是。作者写道:“春芍也跟着进来了,桂蓉原不想理她,可春芍直撩火,她滑稽地给嫂子作了个揖——陪不是,接着说什么怨自己年轻呀,叫桂蓉千万别生气呀,又说什么‘老鼠上灯台’,回答的很生动呀,把桂蓉逗笑了。”
作揖(拱手)表示“陪不是”或“问候”,如果是在旧时代,那是一种符合社会规范的交际礼节。例如:
①揖巫马期而进之。(《论语·述而》)
②君乘车,我带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古歌《赵谣歌》)
③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郭璞《游仙诗》)
④马上相逢揖马鞭,客中相见客中怜。(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
⑤(王进)进得殿帅府前,参见太尉,拜了四拜,躬身唱个喏,起来立在一边。(施耐庵《水浒》第2回)——一面拱揖,一面口中作喏声,叫唱喏。躬身特别弯曲,声音特别响亮的叫唱肥喏、大喏。是宋时的一种礼俗。宋以后还有些地区把拱揖叫唱喏,但只有动作,并不发声。
⑥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过来打千儿请宝玉的安。(曹雪芹《红楼梦》第8回)——打千儿,是旧时满族男子的请安礼,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前俯,右手下垂是介乎作揖、下跪之间的礼节。
时过境迁,这种体态语言现已失去其社会功能,所以这篇小说的作者在写到这一段时,加上了“滑稽”二字,以示其“老古董”色彩。
诚然,许多体态语言植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某一时代的生活风貌、文化习俗、语言习惯和政治背景等(这些都是有时代烙印的)也会对一些体态语言的形成和改变产生影响,这样,就可能使这些体态语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例如: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即《希腊波斯战争史》一书中,曾描述了古代波斯人接吻的习惯:“如果是身份相等的人,则他们并不讲话,而是互相吻对方的嘴唇。如果其中的一人比另一人身份稍低,则是吻面颊;如果二人的身份相差很大,则一方就要俯拜在另一方的面前。”现在这些体态语言都已成“历史”了。
中国古称“礼义之邦”,礼仪甚多。随着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日益森严,礼仪体态语言也日益繁杂化、规范化和经典化,仅跪拜礼一节,就有“稽着”、“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膜拜”等样式。《周礼·春官·大祝》中有:“辨九首(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即以“顿首”而言,这是古代地位相等者或平辈相交的最普通的跪拜礼——拜跪在地,引头至地,只作短暂接触,即行抬起。辛亥革命以后,便正式废除了跪拜礼(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刚一成立,孙中山先生即宣布取消跪拜礼)。现在,“顿首”礼已像残留在臀部的青记一样,逐渐被人们遗忘了,只是“顿首”一词还没有走完它最后的道路,时而仍被一些“老夫子”用作书信中的礼貌用语。
在旧时代,中国女人的见面礼是拜万福。唐宋时妇女相见施礼,是双手襟前合拜,口称“万福”,表示对对方的祝颂;后来便用来指妇女所行的敬礼。如施耐庵《水浒》第3回有:“看妇人……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有:“沈琼枝看见两人气概不同,连忙接着,拜了万福。”现在只能在古装剧舞台上才能见到这一体态语言。
脱帽礼源自中世纪欧洲。据说当时武士作战时要戴头盔。来者如果要表示是“自己人”,就要首先把自己的头盔掀开,露出面容。另一种说法是,武士与妇女说话时,必须把头盔举起。辛亥革命以后,脱帽礼曾流行中国。现在人们已不以为然,脱帽成了在灵堂、陵园向死者致哀的一种表示。
老作家姚雪垠在谈到根据他的长篇小说《李自成》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李信与红娘子》时,曾指出该剧有“很多细节不符合历史制度、习惯。譬如……红娘子玩狮子、唱大戏,而且围观的农民竟然鼓掌喝彩,这很荒谬。在明末是没有鼓掌这一礼仪的。”这里,姚雪垠正是在体态语言的时代特点上针砭了该剧艺术上的失真。
中国古代服装袖子很长,人们生气时,一甩袖子便忿然离去。《世说新语·方正》中有:“王子敬数岁时……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景德传灯录》卷12《汝州宝应和尚》中有:“师曰:‘汝从许州来,什么处得江西剃刀?’明把师手掐一下。师曰:‘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现代服装已无长袖,所以“拂袖而去”也便成了一个“旧瓶装新酒”的成语,和许多成语一样,它也是旧时代体态语言的一种“化石”。
封建时代的中国,信奉“男女授受不亲”,恪守“男女之大防”,异性交往的“近体度”极大,有的甚至“隔离”得离奇。大家知道,中医历来讲究“望、闻、问、切”四诊,然而皇后、皇妃罹病求治,太医非但不能观察病容,就是搭脉也要依赖一根长丝线来传递。现在,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异性之间的频繁接触,异性交往的“近体度”已经大大地缩小了。
现在中小学生上课时要求回答问题的举手手势与五、六十年代明显不同。以前,一般是手掌自然蜷曲,举过头顶;而现在,手掌常伸直,并且只是肘部微微接触桌面,手势“低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