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辩是人们常用的、最正当而且最有效的武器。武器的种类很多,使用的方法当然各有不同,它的利钝也因武器而异。语言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对它的用法昏然不知,再好的武器也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用。
我们的话语,有时候也像剃刀那样快利无比,有时候也像长矛那样,足可穿人胸脯。说到武器锋利的情况,可真是各具异趣。
有的是可以广为通用,其利如小刀;有的是足以把一个人斩成两截,其利如武士刀;有的是可以把巨木两断,其利如锯;有的是可以穿坚砍固,其利如斧。
事实上,操剃刀,顶多只能裁纸、削笔或是刮刮胡子而已。
要切、割、砍、断巨大或是坚硬的东西,使用其小如剃刀的玩意,必不能遂愿。拿武士刀来说,即使挥斩有术,面对参天巨木,怕也嘎嘎乎称难。
砍巨木,就必须有锯、斧那种锋利,但,若拿锯、斧来刮胡子,那就不对劲到了极点。
语言也是一样,锋利的情况参差不一,有的是利如剃刀,有的是利如武士刀,有的是利如斧头,各有相异,就如人类的面貌,迥然各异。
至于哪一样锋利才好,因各人的立场和工作场所的不同,而大有变化,不能一概而论。
有一点倒是不能不知的,那就是:小不能兼大,大可以兼小。
也就是说,剃刀不能砍巨木,斧头却可以裁纸、削笔(虽然使用起来格格不入,但是,终可达到裁、削的目的)。如此推论,当知语言的锋利,与其是剃刀,不如是菜刀;与其是菜刀,不如是武士刀;与其是武士刀,不如是斧头。
因为,使用斧头可以完成较大的事,使用剃刀就无法完成较大的事。这也就是大可兼小,小不能兼大的道理。话是这么说,如果用法得当,剃刀小则小矣,却超过武士刀的效用。
总而言之,武士刀也好,剃刀也好,要是不锋利就百无一用,完全失去了它们本来的价值。说到这儿,就有必要先解释:“什么才是锋利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