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那些浪迹江湖的剑客,到底抱着怎样的心境去出生入死?在日本,妇孺皆知的剑圣——宫本武藏,之所以练到剑心合一,不曾落败,完全是倾注全副精神,修炼“克敌之前,先克己”的秘技所致。他把“克己”看得比如何用剑更为重要。所谓克己就是“战胜自己”,也就是“莫输给自己”,拿现代心理学的说法,输给自己的状态就叫做“心理的内攻”。
以一般的说法,“内攻”就是丧失镇静,或者说“胆怯”——站在人前就浑身不对劲,譬如,冷汗直流,语无伦次,全身哆嗦,满脸通红之类——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
有些人在宴席上致词,突然挤不出半句话来,或是心一慌,说得支支吾吾,冷汗直冒;有些人在情人面前就脸红耳热……这就是心理上奇妙的风暴现象。
这种心理的风暴,到底原因何在?
心理上的内攻,是怎样一个状态?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我们常常说:“唉,心一慌两眼就发黑,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这个“心一慌(胆怯)”,就是心理上遭到内攻时候的状态之一。
那些被选为奥运选手的运动骁将,往往也因怯场而无法发挥较好的水平。
脑神经愈发达的人,内攻的程度就愈甚。我们常说,某某人神经太粗,某某人神经太细,这不是说神经真有粗细之分,而是指它的迟钝(神经粗)、敏锐(神经细)而言。
迟钝表示脑神经的传达速度缓慢,锐敏则表示脑神经的传达速度快捷。
神经敏锐而又具有足堪匹配的大脑,那就最为理想。问题就在,一般人的情况,是神经敏锐,但是大脑的作用无法与之并称,因而惹起神经质、过敏症之类的精神障碍。
运动选手之所以必须具备敏锐的神经,以及清醒的头脑,道理就在这里。
即使体格很棒,若缺少敏锐的脑神经,这个人充其量只能从事劳力为主的工作,不可能成为拔尖出众的运动选手。
敏锐的神经,具有促使肌肉快捷因应的好处,同时,更具有压倒大脑的负面——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心理上的内攻”,亦即前面提起的“心会慌”、“人会怯场”。
平时,我们即使无所感觉,无所思考,不,甚至沉沉而睡之时,大脑也在“不随意”地活动。这种意识活动,只有撒手而亡的时候才会停止,也许,你会反问:
“睡觉时意识不是消失了?”
错了,即使入睡,大脑还是自顾自地做梦,不断活动着呢。或者你又要辩说:
“我并不做梦,这不就表示睡觉时意识暂失吗?”
你又错了,“不做梦”的事实上只是“不记得做过梦”罢了。
即使做了一火车的梦,要是清醒之后不复记忆,论结果实在很像未曾做梦,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觉。也就是说,你“睡得很沉,没做过梦”,追根究底,绝非“未曾做梦”,你只是对做过的梦,“不复记忆”而已。
由于某种冲击而昏厥,或因麻醉而昏睡时,情况亦如出一辙。简单地说,睡眠就是指截断了你身心之间的关系这种状态而言。你的心灵由于不再受神经和大脑的支配,得以鼓翼翱翔于意识这个无边无际的世界。这就是道道地地的“梦”。
当你将醒未醒,心灵又受到了大脑的支配,那一部分的梦就此烙印在大脑。当你完全清醒,事后,你就把它当做“梦”来回忆。如此说来,你认为“我做了什么梦”的那个“梦”,说穿了,只是所有梦境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对这一番说明,想必你不会遽而置信。
你一定辩说,“哪有这等事?这么说,睡眠云云,不就毫无效用了?累极而睡,却整晚还在做梦,脑筋哪有歇息的时间?”
这一点,你倒可以放一百个心。梦,是大脑最小限度而且是不随意地活动的状态,性质上,跟由生到死从不休息的肺脏、心脏的作用,毫无两样。
所谓“头脑感到疲累”,不是由于它在肆意活动,而是由于人的心逼使它活动过度所致。
有一种检查头脑机能的仪器叫做“脑波检验器”,用它测验头脑机能的强度,您将发现即使是熟睡的时候,每秒钟仍会出现两三次有规则的脑波。把受测的人唤醒之后,您将发现脑波会突然增为每秒钟多达十到十五次。
要是让受测的人参与讨论,使之思考,脑波就呈现每秒钟约莫起伏三十次的小波状。
这件事证明:人,不管睡得有多沉,大脑还是活动如故,也就是说,大脑任何时刻都有所意识。
睡眠时候的脑波,跟思考时候的脑波,两者相差十倍以上,这表示睡眠中的头脑,把机能降低为十分之一,这个用意并非趁此消除疲劳,而是趁此贮存精力。
人,一旦死亡,脑波就不复出现。这就是说,头脑的机能即使在昏厥或昏睡、熟睡之时,还能保持平时十分之一的作用。
情感被激,跟“心慌”到底有什么关系?答案是大有关系。
刑警问案时使用一种工具,叫做测谎器。这实际上是一种脑波检验器。
在嫌疑犯身上安装这种器具后,向他发出一连串的问题。要是据实而答,头脑就无须太思考(可以顺口一一回答),所以,脑波也徐徐地、有规则地出现,要是稍动脑筋打算说些有违事实的话,或是因犹豫而脑筋一片混乱,或是急于逃出那种困境而心慌意乱,脑波就突然呈现凌乱不已的小波状。
刑警就根据脑波的走势,判断所言是真是假。对胆大而且厚颜无耻的人使用测谎器,并不管用。因为,他会从容撒谎,脑波也测不出真假。心慌意乱的时候,也会产生与此雷同的现象。心慌或怯场,是指抑制对方的心理状态而言。
人的意识很复杂,它包括了缘自性格的众多情感、欲望、思想,它们不断交织,片刻不得安宁。这种不随意地活动的头脑机能,一旦受到某种震荡或刺激而突然剧烈高涨时,要想抑制,已是回天无术了。这时候的脑波,就很可能高达30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