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卢怀慎清正廉洁之风

公元713年,卢怀慎奉命去东都洛阳主持选才授官,随身用具只有一个布袋。不认识他的人,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大官。卢怀慎,经历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三朝,一向注重官德,受到了时人的称赞。

卢怀慎清廉谨慎,生活节俭朴素,从不经营资产。他虽然贵为卿相,常常将所得的俸禄和赏赐随手周济亲朋好友。而他的妻子儿女的生活不免于饥寒,他们住的房子因年久失修而不蔽风雨,便拿着帘子遮挡。每天吃饭,不过蒸豆两碗、蔬菜数盘而已。

卢怀慎在担任黄门监兼吏部尚书期间,薛王李业的舅舅王仙童侵害百姓,御史台调查掌握了他的罪行,已经申报立案,这时李业出面为之请求赦免,于是诏命紫徽省、黄门省进一步核实。

薛王舅舅王仙童暴虐百姓,卢怀慎与姚崇上奏说:“王仙童罪状十分明白,如果御史都可以怀疑,那么其他人怎么还能够相信呢?”于是结案。

这件事影响很大,对全国上下那些违法乱纪的人起到了极大的震慑和教育作用,尤其使一些嚣张的贵戚收敛了许多。

卢怀慎在黄门监任上,曾经病了很长时间。他躺在一张薄薄的破竹席上,门上连个门帘也没有,遇到刮风下雨,只好用席子遮挡。

宋璟和卢从愿经常去探望他。卢怀慎平素很器重宋璟和卢从愿,看到他们俩来了,心里非常高兴,留他们待了很长时间,并叫家里人准备饭菜。结果端上来的只有两瓦盆蒸豆和几根青菜,此外什么也没有。

卢怀慎握着宋璟和卢从愿两个人的手说:“你们两个人一定会当官治理国家,皇帝寻求人才和治理国家的策略很急迫。但是管理国家的时间长了,皇帝身边的大臣就会有所懈怠,这时就会有小人乘机接近讨好皇帝,你们两个人一定要记住。”

宋璟和卢从愿走后,卢怀慎又抱病写了一个报告,向皇帝推荐了宋璟、卢从愿、李杰和李朝隐几个优秀人才,希望皇帝重用他们。后来,这几个人都在为官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卢怀慎去世时,家人在安葬他的时候,因为他平时没有积蓄,所以只好叫一个老仆人做了一锅粥给帮助办理丧事的人吃。

四门博士张星看到这种情况,就上书给唐玄宗李隆基说:“卢怀慎忠诚清廉,始终以正直之道处世,对他不给予优厚的赏赐,就不能劝人从善。”

唐玄宗当时将要前往东都洛阳,看了张星报告,很受感动,立即颁发诏书,予以褒扬。

诏书中说:

已故检校黄门监卢怀慎乃国家之宝,朝廷的济世之才,善于出谋划策,学问德行堪称楷模。和公孙弘辅佐汉室齐等,与季文子弼相鲁国相同。节操与古人相傍,勤俭诚实可以作为榜样。他冰清玉洁,家里没有金银宝物,清贫度日。

我顾念以往岁月,更感深切哀悼。应该像抚恤凌统的遗孤一样抚恤他的遗孤,像表扬晏婴的德行一样表扬他的德行。应该赏赐物品一百段,粮食二百石。

唐玄宗回京师后,有一次打猎,来到一片破旧的房舍之间,发现有一户人家简陋的院子里,似乎正在举行什么仪式,便派人骑马快去询问。

派去人回来报告说:“那里在举行卢怀慎的周年祭礼,正在吃斋饭。”

唐玄宗决定赏赐给卢家细绢帛,并因此停止了打猎。在回来的路上经过卢怀慎的墓时,石碑尚未树立,唐玄宗停马注视,潸然泪下。

唐玄宗回到皇宫,看了卢怀慎在病中写给他的报告,对他更加惋惜。诏命中书舍人苏颋为其撰碑文,并在碑上亲笔御书。不久,又追赠卢怀慎为荆州大都督,谥号为“文成”。

卢怀慎以清正廉洁精神自律,由此带来的唐代百业昌盛、文化繁荣,开元盛世的大唐成为屹立于世界的中华强国就不足为怪了。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