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刘縯率领子弟宾客七八千人,在舂陵举起了反莽的大旗,自称柱天都部,即自喻为擎天之柱。刘秀作为裨将,负责军中粮草供应,这一年,刘秀二十八岁。
这次舂陵起义为首的除了刘氏三兄弟外,还有他们家的奴仆刘稷。刘稷虽然是仆人,但是勇猛过人,因此被封“刘四将军”,成了刘家的兄弟。刘秀兄弟起事的事情,传到民间,被演绎成了神话传说。相传,当年刘秀在京城比武,因马武闯祸,被王莽通令捉拿,好不容易逃出京城后,星夜赶回家中,因是皇上悬赏捉拿的要犯,无处藏身,只好四处奔跑,打听马武下落。
那天马武逃出京城后,等了好久不见刘秀出城,想是他性命难保,便投奔金牛山刘玄手下,刘玄封马武为大将。马武和刘玄计议,一旦兵马粮草齐备,就起事讨伐王莽,为刘秀报仇。
这天,刘秀打听到马武的下落,来到金牛山,经马武引见,刘秀和刘玄相会。言谈中,刘玄见刘秀足智多谋,文武双全,今后必有大用,便叫刘秀统领兵马,马武为先行官。三人共商大计,加紧训练兵马,四处筹集粮草,聚各路文士武将八万余人。
枣阳吴店镇南二十余里,有一山葱茏而起,山顶上有座寺庙叫“朝王庙”。为什么叫“朝王庙”?相传当年为了顺应民心,广召天下,各部将劝说刘秀,同穿锦衣绣袍,在庙内试行“朝王见驾”仪礼,取个吉利。后来刘秀果然创建东汉大业,“朝王庙”也就流传至今。
王莽在京城得知刘秀起事,便派重兵围困。刘秀借高山陡崖,放下滚木礌石,打得莽军大败而逃。从此,刘秀军威大振,聚集朝王庙,于农历四月初八点兵起事。
枣阳平林东九里地有座山,叫八万山,据说就是当年刘秀在此屯兵起事之处。八万山还有刘秀起事的点将台呢!
还有传说将刘縯也拉了进来。传说西汉末年,枣阳一带有一位无恶不作的歹徒叫韩虎。一日,他到刘秀家抢谷子,不但未抢到,反而被突如其来的一个女子打伤,心头窝火,一心想出一口怨气。因此,回去以后,他找了七八十个不明真相的村民,又请来了两个南阳一带赫赫有名“黑白双雄”,即白熊、黑虎,连夜找上刘秀家去报仇。
说起那黑白双雄,人人痛恨,这两个大强盗,平日里专干坏事,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这次,他们听韩虎说起那白衣女子貌若天仙,便起了淫心,今天是专门到这里来索人的。韩虎指着黑白双雄对刘秀道:“你知道他们是谁吗?说出来不怕吓着你,他们是南阳赫赫有名的‘黑白双雄’,此番前来,就是要带走你那个帮手白衣女子,如果胆敢不交,定将你们杀个鸡犬不留。”
刘秀见状心想:来者不善啊,看来今天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心中不免有些心怵,于是他随即吩咐仆人刘稷去请大哥刘縯。不巧的是,正逢刘縯大喜之日,刘稷道:“三少爷,今日是大少爷的大喜之日,你看……”
刘秀道:“是啊,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不请大哥,今天的场面难以对付。”
却说那时刘縯和新娘子正含情脉脉,准备熄灯就寝,忽听见院内人声嘈杂,不知何故,起身出门,迎面碰上了刘稷,问清了缘由,气愤地说:“真是岂有此理,欺人太甚,抢掠别人财物,又打伤了人,竟反咬一口,抢上门来,是何道理?今天如不教训教训他们,不知道我刘縯的厉害。”刘縯边说边走到院中。
那黑白双雄虎视眈眈,根本不把刘縯放在眼里。白熊满脸横肉,杀气腾腾地说道:“你就是刘家公子刘縯刘伯升吗?”
刘縯道:“在下正是,不知二位英雄为何深夜到此?”
黑虎抢着说:“你家三弟刘秀的帮手,打伤了我们的好朋友韩虎,我们今天是来报仇的,请你们交出那白衣女子,大家相安无事,否则将你们全家杀得一个不留。”
刘縯闻之不卑不亢地解释道:“韩虎对我们刘家一向不满,在当地为非作歹,无恶不作,那日他带人抢我家谷子,并打伤我三弟和仆人刘稷,是一过路侠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才避免了我家谷子被抢,你们怎么不问青红皂白,就出口伤人呢?”
黑虎仗着自己有一身蛮力,怎么听得进去刘縯的解释呢?不由分说拔刀向刘縯砍来。刘縯胸有成竹,连连避让,边让边解释。那黑虎不但不听,反而使出狠招,一心要置刘縯于死地。
刘縯忍无可忍,接过刘稷递过来的大刀,使出他那绝顶功夫的第一招“横刀夺爱”,只轻轻一舞就把黑虎的头给砍下来。
白熊一看黑虎被杀,心想这刘縯的功夫果然了得,随即拔出长剑,既不吭声也不通报,冷不防地向刘縯刺来。刘縯早有防备,耳闻风声,也不避让,转身使出一招“一刀两断”刀法,将白熊斩为两截。
刘縯连杀两人面不红、心不跳、手不软,惊呆了前来给韩虎助阵的那些村夫,个个破门而出,慌忙逃命。
韩虎见状,也想溜之大吉,这时刘縯飞身站到韩虎跟前,拦住了退路,韩虎慌忙跪地求饶,哆哆嗦嗦地哀求道:“刘大公子,我韩虎有眼无珠,求你饶我一命,你要我做牛做马都行。”刘縯怒目圆瞪,喝道:“韩虎,留你在世,只会祸害百姓,今日我要为民除害。”说时迟那时快,刘縯手起刀落,罪恶的韩虎眨眼间身首两处。
刘縯杀了黑白双雄,又杀了韩虎,被逃回去的村夫告诉了韩虎的妹妹。韩虎的妹妹也像韩虎一样,在当地臭名昭著,尽干些男盗女娼之事。她一听哥哥被刘縯杀了,连夜跑到新野县衙告状。新野县令一听说刘縯在舂陵连杀三人,顿时心惊肉跳,口中嘀咕道:“早闻舂陵刘縯有不轨之举,果真如此。”于是派三班衙差前往舂陵缉拿刘縯。
时有宛城大捕头李通和李轶兄弟在新野办案,听说县令要派人到舂陵去抓刘縯,就向新野县令童义卖了个人情,揽过了这桩案子。那李通平时对当今朝廷不满,又闻舂陵刘縯行侠仗义,广结天下豪杰,难得一见,心想何不趁此机会去见一见,也好见机行事。
李通、李轶兄弟俩接过状子,马不停蹄赶到舂陵,与刘縯兄弟见过面,互相问安。一阵寒暄,大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感。一会儿,刘縯道:“敢问二位大捕头,亲临寒舍,有何见教,不妨直说。可是为昨日之事么?”
李通沉吟片刻,轻言道:“大公子、三公子,我兄弟二人是衙内公差宛城大捕头,久仰公子大名,刚直为人,只是无缘相见,今日有幸与二位公子相会,三生有幸。我二人也是直来直去之人,不妨直说了吧,在新野县城听说大公子犯了事,心中很不安,生怕大公子落入新野那帮胡作非为的差役手里,而毁了远大前程。所以和兄弟揽过此案,一来想助大公子度过此劫,二来也是想一睹大公子风采,和二位公子交个朋友。不但了却一桩夙愿,还意外地目睹了三公子的风采,真乃我二人之大幸也。”
李通这么一说,刘縯心中的石头才算落了地。说道:“二位大捕头如此这般看得起我刘縯,我这里先行谢了。”接着又说道:“幸亏今日是二位大捕头前来,要是新野县令来此,说不定是什么结局呢。”
刘秀也由衷地道:“谢过二位捕头知遇之恩。”刘縯又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李通指着李轶笑道:“兄弟你看,这大公子和三公子都不是等闲之辈啊!他们终将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刘縯于是备薄酒便饭,款待二位公差,酒过三巡,李通问刘縯、刘秀道:“二位平时可相信占卜之事?”
刘秀笑道:“大捕头既有兴致,不妨一试。”
李通应声“好”,随即从身上摸出一些占卜用具来,煞有其事地摆弄起来。刘秀根本不信什么占卜之术,但因李通十分郑重,所以也就任其为之了。只见李通微合双目,口中念念有词,眉宇荡波。说来也怪,在李通念动咒语时,刘秀手中紧握的一块白绢上隐隐约约地有了文字,只是字迹太模糊,难以辨认,李通扫眼望见顿时兴奋起来:“三公子速将此绢放入水中。”
家人很快送来一盆清水,刘秀把素娟放入水中,旋即素娟上呈现出:“刘氏当起,李氏为辅”。八个大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刘秀惊讶道:“大捕头,这绢上何来文字,又是何意?”
李通哈哈大笑道:“三公子,这绢上文字何意,你乃读书之人,还不明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刘秀慌忙道:“大捕头,怎敢开这等玩笑,这是掉脑袋的事情啊,岂能儿戏。”
李通神秘地说:“三公子,这哪是什么玩笑,分明是天意嘛。”
刘縯在一旁看得清楚,听得明白,顿时兴致勃勃,一向冷漠的脸上出现丝丝红润,说道:“这几年,我一直都在秘密地联络,到目前为止,舂陵一带我已联络组织了几千人,只要我大刀一举,壮士们都会跟着我干的,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李通道:“早闻大公子有鲲鹏展翅之志,今日又逢天意,我们何不就此起事。我在宛城也联络几千余人,我们一起干吧。”
李通这么一说,刘縯郑重其事地说:“既是上天点化,我们明天就正式起事。”第二天,起义军在张家湾前的万善寨聚集,加上李通在宛城的千余人,共计万把人,号称“舂陵军”。刘縯封自己为“柱天都部”又封李通、李轶、刘秀、吴汉、冯毅、刘稷为大将军,打出旗帜是:“复高祖大业,定万事之秋。”据传这一天,正是公元二十二年农历的四月初八日。
不过,史实并不如传说那样有趣。事实上,刘秀兄弟刚刚起兵,准备去宛城与李通会师,就遇到了问题。原来,李通做事不密,搞兵变的计划被官府察觉了。王莽大怒,首先剿灭了在长安做官的李守一家老小六十四口,又派人去宛城抓捕李通。李通闻讯脱逃,宛城的行动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