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元始三年初秋,南顿。闷热的空气笼罩着汝南郡治所南顿的街头巷尾,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南顿县衙署尽管宽敞,但却非常安静,只有后衙的庭院中传出阵阵刀枪碰击声。后衙演武场上,南顿令刘钦的长子刘縯、次子刘仲、族侄刘嘉正舞刀弄戈打在一起。
刘縯,字伯升,生于西汉永始元年,是刘秀的长兄。他锋芒外露,性格刚毅,慷慨有大节,平日以汉高祖自许,好侠养士。
刘嘉,字孝孙,南阳郡舂陵县人。刘嘉的父亲叫刘宪,是舂陵侯刘敞的胞弟。刘嘉很小的时候,刘宪就去世了,刘秀的父亲刘钦把他收养在身边,就像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
体格魁梧的刘縯手使长矛,刘仲、刘嘉一个操戈一个持刀,合力攻击刘縯。然而,刘仲、刘嘉两个使出浑身的本领也难占上风,刘縯一条长矛出神入化般左拨右挡,上刺下挑,不但挡住敌方的攻势,还时不时攻上一矛,慌得刘仲、刘嘉一阵手忙脚乱。
几个人正打得起劲,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接着电闪雷鸣,一道道闪电像火蛇在天空飞舞,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响雷,震得窗户“啪啪”直响。转眼之间,雨水已哗哗地下了起来,弟兄三人只好收起兵器。南顿县衙的侧房内,夫人樊娴都正在跟大女儿刘黄读解《诗》。七岁的小女儿伯姬小手托腮,依偎在母亲膝前,静静地听着母亲的讲解,似懂非懂。“娘,外面下雨啦!”小伯姬突然说道。
樊夫人放下书简,向身边的侍女道:“绮儿,去演武场看看几个少爷回来没有。”“是,夫人!”侍女绮儿答应着,正要出去,忽见刘縯几个人戴着斗笠,正走进门来,忙止住脚步。
刘縯兄弟摘下斗笠,给樊夫人施了礼。樊夫人点点头,说:“你们也累了半天了,去换换衣服,给你们的父亲请过安,就休息去吧!哎,怎么没见你们的三弟,秀儿没跟你们一起去习武吗?”
兄弟几个本来准备出去了,忽然听到樊夫人问起刘秀,都愣住了。刘縯忽然气恼地说:“三弟肯定又去菜园子了。娘,我去找他。”说完,抓起斗笠转身就往外走。府衙后院外有一块肥沃的田地,南顿令刘钦公务之余便常来侍弄它,在田里种上谷物,四周种上青菜瓜果。秋天到了,庄稼熟了,青菜瓜果也都丰收,田里一片谷香瓜甜,南顿令心中油然升起一种归隐田园的怡然自得之情,仕宦的烦恼此刻便一扫而光。
刘秀从小受到父亲的特别宠爱,因此经常跟在他的身后到后院玩。看到父亲侍弄田地,他也跟着学得有模有样,还立志说将来要以种地为生,因此经常受到哥哥们的嘲笑。这时刘秀已经九岁了,他不仅喜欢种地,还喜欢帮助人。
弟兄两个人一边斗着嘴一边往回走,刚进家门,忽然一个家人从里面冲了出来,他一边跑一边喊:“大公子!大公子!大事不好……”
看到刘縯兄弟,家人喘着粗气,一下子扑倒在地:“大公子!老爷……老爷怕是不行了……”刘縯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大叫一声,眼前金星直冒,顾不得弟弟,跌跌撞撞就向父亲的卧室冲去。
此时的刘钦,已经病了很久了,他的病其实主要是心病。西汉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成风,社会动荡不安。汉哀帝上台后,曾经意气风发,给皇族刘钦带来了许多希望,然而,当时的汉朝已经走向穷途末路。
汉哀帝即位伊始,极力打压王氏外戚专权,可是,汉哀帝在削夺王氏权力的同时,还是没能从分封外戚的怪圈走出来,而是把自己的外戚丁、傅两家都封了官。而且,王莽在新野隐居一段时间后,也东山再起。在尽力从外戚手里收回权力的同时,汉哀帝还曾经试图缓和阶级矛盾,对贵族豪富占田及奴婢的数量加以限制,使汉家摆脱厄运。限田、限奴婢之令,首先遭到丁、傅两家外戚的反对。
而且,汉哀帝对这一诏令也没有支持下去,后来他竟一次赏赐董贤两千顷土地,是限田最高额的近七十倍,于是,限田、限奴婢令成了一纸空文。除了限田、限奴婢令之外,汉哀帝还下达了一系列诏令,然而,这些最终全都不了了之。切中时弊的建议无法实施,荒诞、迷信的理论蔓延起来。许多人认为汉朝的气数已尽,汉德已衰,人们希望有贤德的人取代刘家的帝位,这是古代历史条件下民心向背的一种反映。
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怪异现象,被说成是西汉王朝将要灭亡的征兆。皇帝被这些凶兆吓坏了,希望有人在保全西汉王朝的前提下,顺应天命,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化凶为吉,延续西汉王朝的国祚。有个叫夏贺良的人对汉哀帝说:“成帝不应天命,所以绝嗣。现陛下久病不起,灾异屡现,正是上天对世人的警告。为了延年益寿,生育子女,杜绝洪水灾异,应当更改年号。”
内外交困的汉哀帝,在黄门侍郎李寻、司隶校尉解光等人的怂恿下,将这些当成救命的稻草,宣布再受命,主要内容包括: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改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
所谓“再受命”,就是汉王朝继汉高祖得到天命代替秦王朝后,又再次得到天命,以继续统治,但这套把戏不仅欺骗不了多少人,而且还给人一种汉朝气数已尽的感觉。一个多月以后,汉哀帝的病情没有好转,却发现夏贺良与李寻、解光等人串通勾结,企图罢退丞相、御史,以李寻、解光辅政,进而控制政权,于是将夏贺良下狱处死,李寻、解光也被流徙到边郡。这场“再受命”的闹剧也寿终正寝。
成帝建始三年秋天,关内一带下了四十几天大雨,有个十几岁的女孩被倾盆大雨吓坏了,喊了声:“要发大水啦!”
霎时间,惊惶失措的长安民众呼喊奔跑,街市上人挤人,人踩人,到处是被踩倒的老弱者的悲惨呼声,长安城大乱。
汉成帝急忙召集公卿大臣商量对策,大将军王凤献计说:“太皇、皇上和后官快上御船逃命,让官吏、百姓上长安城墙避难。”后来,鼎沸的人声逐渐平静,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场虚惊。
汉哀帝建平四年春天,关东发生旱灾,老百姓手拿麻秆或禾秆,像接力赛似的我传给你,你传给他,说这是西王母巡行天下的筹策。
道路上,传送西王母筹策的人多至数千,他们披着散乱的头发,赤着双脚,半夜里冲向城门,城门关闭,就逾墙而入。有的人驾车骑马奔驰而来,日夜不停地通过一个又一个驿站,经全国二十六个郡国,再返回京城长安。官府见状大惊,下令禁止通行,可是谁也制止不住这股疯狂的人流。
老百姓在里巷阡陌间设置赌博游戏,疯狂地唱歌跳舞,焚香点烛,祭祀谁都讲不清来历的西王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秋天,才渐渐平息下来。社会的不安定,扰乱了惶恐之中人民的思想情绪,疯狂的行为、苦难的生活、混乱的思想反映,是社会大动乱的前兆。
面对积难重重的统治局面,汉哀帝刘欣“心比天高”,无奈西汉王朝已经是“命比纸薄”。当时汉家王朝根基已动,无论何人都无力回天。面对失败和挫折,年轻的汉哀帝很快便气馁了同,即位之初的锐气很快荡然无存,代之而来的是在声色犬马之中求刺激。汉哀帝刘欣不爱美女爱须眉,专好男宠,他有个男宠名叫董贤,董贤字圣卿,冯翊云阳人。父亲董恭担任御史时,起用董贤担任太子舍人。
绥和二年,汉哀帝刘欣即位,董贤随之升任为郎官。建平二年,董贤在殿下传奏时,汉哀帝望见后,对他的容貌很是喜欢,记住而后问他:“是舍人董贤吗?”于是招他上前与他谈话,升任黄门郎,由此开始受到宠幸。
汉哀帝得知董贤的父亲是云中侯董恭时,当日就征召其担任霸陵县令,升为光禄大夫。董贤受宠,可自己是个男人,无法“嫁”到宫中,刘欣就不断升他的官,官高位重,和皇帝见面也就不是难题了。董贤得宠日甚,担任驸马都尉、侍中,汉哀帝出则陪同乘车,入则随侍左右,甚至经常和哀帝一起睡觉,一月之内所得赏赐总共达一万万钱,其富贵震动朝廷。
据说,一天哀帝早晨醒来,见董贤还在睡着,哀帝欲将衣袖掣回,却又不忍惊动董贤,无奈衣袖被董贤的身体压住,不能取出。但要仍然睡下,自己又有事,不能待他醒来,情急之下,哀帝竟从床头拔出佩刀,将衣袖割断,然后悄悄出去,所以后人把宠爱男色,称作“断袖癖”,当时宫女都加以效仿而割断一只衣袖。
待董贤醒来,见身下压着哀帝的断袖,也感到哀帝的深情,从此越发柔媚,须臾不离帝侧。后人将同性恋雅称为“断袖之癖”,便是源出于此。
汉哀帝刘欣也算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特点的一个皇帝了,通常扰乱朝纲的,不是外戚就是宦官,可这汉哀帝的朝纲,偏偏乱在一个男宠手里。
汉哀帝所以宠幸董贤,也算是有难言的苦衷。当时,西汉王朝已陷入严重的统治危机,他虽然竭尽全力来挽救,甚至天真地“再受命”,结果全都失败,严重打击了他统治全国的自信心,想要从女色上找点安慰,自己却体弱多病,所以只好从董贤这个男宠身上寻求些许安慰。
况且,朝中派系林立,党争频繁,刘欣对哪派都不放心,也只有董贤这样一个无帮无派、对他又柔媚体贴的男宠使他最为放心。同时他通过尊崇董贤,不仅可以压制朝中各派势力,而且可以更加强调皇帝生杀予夺的权力。故此,他对董贤的宠幸也就愈演愈烈,然而,依靠一个男宠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也太过悲哀了。就是在这样的内外交困之中,元寿二年六月初三日,汉哀帝刘欣无子而亡,享年二十六岁。
太皇太后王政君闻哀帝死讯后,迅速移驾未央宫,部署王氏子弟控制中枢。哀帝临终前将玉玺交给他的男宠大司马董贤,王政君于是派人威胁董贤交出玉玺。王政君召见董贤,问他国丧该如何调度,董贤不能应对,脱下帽子谢罪,王政君说:“新都侯王莽曾以大司马身份参与过成帝葬礼,知道该怎么办,我让王莽来帮帮你吧!”董贤叩头以示自己受到很大宠幸。
王政君派遣使者召见王莽。王莽到达后,借助太皇太后指使尚书弹劾董贤在汉哀帝卧病时不亲侍医药,下令董贤不得出入殿中司马府大门。董贤不知为何,到殿庭摘帽赤脚,步行谢罪。
六月二十七日,王莽派谒者以太皇太后诏书的名义在宫殿下给董贤下诏说:“自从董贤入宫以来,阴阳不调,灾害并至,平民遭罪。三公,是皇上最重要的辅臣,高安侯董贤不懂得事物道理,担任大司马不能令众人满意,不能用来击败敌人安抚边远地方。收回大司马印绶,令董贤罢官回家。”
当日董贤与他的妻子都自杀了,家里人因为害怕,不敢声张,当晚就将董贤夫妻埋葬了。王莽怀疑他装死,有司奏请打开董贤的棺材,前去验看。
此后,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掌丞相事,王政君依然被尊为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诏,贬皇太后为孝成皇后,徙居北宫。不久,王政君所深恶痛绝的赵飞燕和哀帝傅皇后被逼死,已故傅昭仪和丁姬的陵墓也被扒开,哀帝所拔擢的傅、丁两家被王氏迅速铲除。
同年七月,王政君派车骑将军王舜、大鸿胪左咸使持节迎立中山王刘衎。这个刘衎的母亲,是中山孝王的姬妾,姓卫。卫姬的姑姑,是汉宣帝的婕妤,生了楚孝王。卫姬的姐姐,又是汉元帝的婕妤,为元帝生了平阳公主。成帝时,中山孝王无子,成帝将卫姬的妹妹赐给他,生子刘衎。刘衎两岁时,其父孝王崩,继为中山王。
九月初一日,刘衎即皇帝位,是为汉平帝,晋谒高祖庙,大赦天下。汉平帝继位时,年仅九岁,太皇太后王政君垂帘听政,大司马王莽操持国政,百官聚于朝廷东厅以听取王莽的指示。
王莽相当懂得讨好王政君,先是上言、尊王政君姊妹王君侠为广恩君、王君力为广惠君、王君弟为广施君,并且都领汤沐邑,姊妹们日夜赞誉王莽的美德。
王莽知道王政君虽是妇人,却也讨厌待在深宫中,便举办许多可以让王政君外出的活动。就连王政君的侍女之子生病,王莽也前去亲自侍候。王莽掌权后,很快收罗、组织起一个得心应手的班底:王舜、王邑为心腹谋士,甄丰、甄邯负责决策,平晏掌管机密,刘歆撰写文告制造舆论等。
汉哀帝的去世和王氏集团的重新掌权,对刘氏皇族当然是极大的冲击。南顿县令刘钦虽然距离政治中心非常遥远,但是作为皇族后裔,他不得不为刘氏汉朝基业忧心。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刚刚九岁的汉平帝,无异只能是个傀儡,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作为一个小小南顿县令,刘钦也只能看着朝政日非,无可奈何。
元始三年春天,王莽想依照霍光以女配帝的旧例,将女儿王氏嫁给汉平帝为皇后,太皇太后不愿意。王莽故设变诈,令王氏一定要入宫,以此来加强自己的地位。
太皇太后不得已而同意,派遣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少府宗伯王凤、尚书令平晏到王府下聘礼。太师孔光、大司徒马宫、大司空甄丰、左将军孙建、执金吾尹赏、行太常事大中大夫刘歆以及太卜、太史令等四十九人赐皮冠素裳,行礼问卜,祭庙告祖,等待吉日让王氏与汉平帝成婚。
王莽的日益得势,使刘钦最终忧虑成疾,猝死县衙。刘钦病逝,樊娴都悲伤过度也一下子病倒了。这个时候,作为长子的刘縯仿佛一下子长大了,成了家庭的主心骨。
刘縯遵从母亲的吩咐,指派吏属,封闭库府,接待宾客,安排父亲的丧事。内务女眷,则交由妹妹刘黄掌管。刘嘉、刘仲、刘秀前后帮衬着,府中上下,虽被悲哀的气氛笼罩着,却忙而不乱,井井有条。
吏属宾客见了,私下议论,南顿令诸子侄果然不是等闲之辈。樊娴都看到孩子们真的长大成人了,欣喜不已,丧夫的痛苦减轻了许多,病情也好转了。
南顿县令病逝,刘縯弟兄又无一官半职,刘家在南顿再也无事可做。刘钦死前,曾跟樊夫人说过,让他们回南阳舂陵的老家,老家尚有一部分田产,尚且可以经营度日,况且还有弟弟刘良等族人相助,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樊娴都便把孩子们召到跟前,讲了丈夫生前的嘱咐,决定举家返回南阳舂陵老家。
就这样,在一个秋日的早晨,樊娴都夫人带着儿女以及家佣仆役,扶着刘钦的灵柩,踏上了回南阳老家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