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到老,学习到老!”这是一句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经典格言。不过,它后面还可以加一句同样经典的名言:“终生学习,始终不渝!”
从某个意义上讲,人生由经验和行动组成。经验是靠漫长的生活积累和不断地学习得来的,它像打喷嚏一样并不复杂。以知识经验来完成自己的目标,这就是学习带给人们的收获。
一个人有三种必备素质:习惯、心态和现实。首先要学习现实,如果不了解世界,那它的原则,世态的一些变化,任何人就都无法准确判断哪种习惯和态度最佳。历史记载,学校的责任一直在讲解现实事物上,这是很好的!因为人类只有对世界有了深刻的了解,适应世界,才能更好地形成自己的习惯。
也如苏格拉底所认为的那样,知识与美德不可混为一谈;但是知识是心灵高尚的基石,这是人类追求快乐的方式。那态度是什么,该如何树立良好的态度,还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因而,学习艺术可从新的角度来分析,既存在学习事实,又存在学习习惯和态度这三方面个艺术,每个艺术都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此方法是途经的特殊性、分析的独特性、实践的独特性。在学习前,必须清晰看透事物的本质。
如此详细介绍知识和态度,是因为大多数读者对学习艺术喜爱。这样也不是忽略学习习惯!并非如此!学习习惯的重视,不过比知识和态度稍微低些。
人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内心丰富起来。人生存的意义,主要取决于他的价值取向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总的来说,要使自己生活得更精彩,他就必须要进行选择。别人是无法为你选择的,最聪明的人也不能,除非他很了解你。别人的选择,无非是将他的性格、思想等元素运用到你的身上。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应该不断为自己“充电”,并用他的经验为世界创造更多的奇迹,为世界增光添彩。
以经验和行动的丰富与深度来衡量,人生是多彩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方式,也是多姿多彩的。
你希望好好地活着吗?那就吸取知识吧!
你想活得非常有价值吗?那就用智慧创造美好未来!
学习是世上最明智的选择,它是创造奇迹的前提,是前进的力量。不学习就会落后,落后就会被社会淘汰。只有喜欢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才能永远向前。
学习是靠一点一点地积累,在无形中丰富起来的。把以前断开的神经网络重新接上后,新的信息就会通过这条网络传来,就会有新的答案。有了新答案,就能创造出更多的业绩。这种业绩又会慢慢影响到外部世界。将老鼠放进迷宫,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它总能找到往返的道路,找到它需要的食物。食物被消灭掉后,看得见的食品的供应的量就会减少。托马斯·爱迪生经过长期不分昼夜地工作,最终成功地制造出灯泡及灯丝。它的出现点亮了黑暗的夜路,从此改变了人的生活习惯,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就是通过学习创造的奇迹。
不管是低级动物的老鼠还是高级动物的人类,学习的法则在无限向上延伸,但是,到现在为止,它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事实上,人类并没有在海边留下可供所有人生存的盐碱地。如果从天文学家的角度分析,人类虽属被称为高级动物,但实质上与鱼没有什么区别,其对自身的改变非常缓慢。人类一直顽固地遵循着他们的祖先早已形成的各种思想和习惯。对于古代的祖先来讲,这种思想和习惯是一种进步和创造,而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它是神圣不可改变的传统和真理,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看,所有的这些习惯和思想,都如同老鼠在迷宫觅食时畏缩不前地摸索前行一样。
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习者,很少意识到现代的危机,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过去的两代人的学习效率远远超过现代人的速度,至今他们的那种能力,还一直影响着现代人,而且它的速度比现代人改变自我以适应新环境的速度还要快。现在,我们能了解这一新天地吗?若了解了这些,能很快适应新的知识吗?
无人揭晓答案。但每个思想家宁愿把现状看成独一无二的。为了不被淘汰,必须学习更多、更新、更强的东西。而对于那些愚钝的人,都在起着负面作用;对眼光长远的智者来说,不断探索神秘未来,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学习必须讲求效率,这个问题在现代社会显得非常迫切。因为现在高效学习没有获得丰厚的回报,正规大学的学习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滞后于前辈科学工作者学习的速度。
这种落后给学习者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现代人除了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外,还必须懂得忘记的技巧,以前学到的大量知识早已过时,甚至还非常陈旧。这些知识被近期的发现冲击得一无是处,其重要性大打折扣。有的知识已经不被现代人所用,例如希腊语和拉丁文以前曾是几个学科不可缺少的工具,有的知识则处于次要的位置,失去了主导作用。
“生活到老,学习到老”,这句话寓意深刻,让我增加了新的思想观念。“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谚语深刻地在人们心中留下印记。也就如同学习语言为了思考问题,学习为了更好地生活一样。
从某个角度看,一切都是学习,区别自然会存在学习速度和质量。我们当然不能盲目否定不学习就不能活下去,事实上,要想活得精彩,有意义,就得学习。充实的人会不断地学习,贫乏的人胸中没有一点墨水。邪恶的人时刻都在学如何做坏事,善良的人专注于学习知识与技能。虽然在智力的提高方面肯定不受道德的约束,但是只要接受知识熏陶,就应有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很可悲的是,大家都经历过童年的时光,也都有同样的感慨,那学习什么啊?这是某种东西硬往脑子装所表现出来的痛苦感。不管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是获得了其他方面的一些行为,这其中有一些消极的思想存在。当人因成绩名列前茅而高兴万分,那算得上“良好教育”吗?然而,我们又嘲笑那些年轻的毕业生,还认为在毕业后走向社会后再多学习新知识吗?嘲笑他们似乎有些矛盾,但这其中包含着真理的存在。只因受过教育,而不能说他们经过了学校磨炼就已成熟,因为他们还没有达到完美。
他到底缺少了哪些?我们对这门艺术最重要的部分做一下研究。
有的学生在中学或大学被强制灌输那些毫无实用价值的课程,导致许多精力没有放在有用的专业上。他们渴望在商界及社会阶层学到更多的知识,但却被落后的习惯缠绕,不能全身心投入他们感兴趣的学科。以前在学校养成的不细心钻研,遇难就躲的坏习惯,使他们此后受到极大的困扰。正如他们常说的那句话:“路上有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