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内容丰富多样,因而方式也不同。学习语言是一种方式,学习使用大型望远镜就不一样了。这方法就取决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可以断定,有多少可学习的,就有多少种方法。当然,事实上万物总有相似特点,所以要善于归纳总结,以便更快掌握。
相似类分为两种:一是学习素材相似;二是学习素材与人的行为相近。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极为相似,因为它们的本质及学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智力大致相同。然而,拉丁语和汉语性质是不同的,若掌握拉丁语及相似语言的实践,无论如何要多深入研究。同样,你认识某种语言,并能熟读作品是一方面,而口头表达则又是一方面。用国语来翻译方言和比喻,是国语最明显的作用。人虽然在口语表达方面不行,但不影响他的书面表达能力。
当有彼此相近的两个领域时,在获得重要知识且成熟后,才可引荐到另外的区域之中学习。因而,如某个人对西班牙语的掌握,并不能提高速记。这是教育心理学家发现确定学校课程内容后得出的。此刻要尽快传播这种良好的方式。这些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有。这说明一个人可以熟知数学学习艺术,但不能在学习自控艺术上取得进步。还有些人对掌握新学习技巧的速度非常快,然而,在社交上却表现出极幼稚的现象。
生活对我们提出了天壤之别的要求,有许多的事情要我们处理。根据我的总结,“公因子”没有存在于事物之间,也就是说毫无本质上的相同之处。若真是这样,那是一般人用肉眼和大脑所看不到的。事实上,生活可划分许多种艺术,生活不是单一的色彩图画,这就不得不使我们分开来逐个学习。现在要学的是如何以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价值。
婴儿时期,你学会如何使用双腿,掌握走路和跑步的技巧。再进一步,学会用双手,掌握复杂的动作如绘画、使用刀叉和穿衣服。当第一次拿起一本书开始读出声时,你学会了用眼。同时,你也开始学会用大脑。到后来,是否对你的大脑进行锻炼已没有人再督促了。你自觉用它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但是,你虽会用脑,可是没理由说你用大脑会像用腿、用手、用眼、用耳那样熟练。事实证明,你应该加快勤奋学习,使大脑也一样熟练起来,充分发挥全身各个部位的作用。
学知识要靠大脑,学习是大脑的重任。大脑在学习时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保持不断前进,避免懈怠,与他人很好交流,工作效率提高,快乐地享受生活。有一些的人天生就拥有金钱、名誉,他们当然不被这些客观事情所困扰。但是,许多人会为这些目的而努力拼搏、精心谋划。迫使他们必须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并充分发挥所学的,这就是这本书的目的。
还有些幸运者存在着天赋,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我们可以在10岁时就能像音乐家那样达到某种状态。此书对那类人起不到什么作用,那类人是千分之一很少的部分。正常人没有天赋因素,这些人就必须通过努力学习,每一个阶段都要学,像如何走路、如何阅读、如何写作一样。
人类不断的进化,虽学了科目,还是没有掌握它的方法!这也是一种不足之处,未能走上幸福之路。没有经过培训的人肯定迟钝,经常犯错。与他相比,有过高等教育的人思维方式比较强,能从自身成就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你将发现学习这门艺术与往常研究其他艺术有很大区别,与地理、语言或历史等学科都不太一样。而这门艺术的新颖之处或许能增添你学习的吸引力。
谈及学习艺术,可能会想到学习高等数学、荷兰史、政治方面知识的方式和方法。总体来说,这些课程可以通过实质性的图片印刷和演讲传播。或许你看的不是时候,我对艺术的学习思考是从综合性的角度来考虑的。
我认为,学习任何科目的最佳方法是要求完整性的。造一艘飞船、造一架飞机、深海潜水、成为设计师、演唱家、杂技魔术表演家、理解某本书最难的文字、开一家餐馆、娱乐部的老总、医生治疗肿瘤等等,这只不过是从学习到实践的一部分。
人类被忙碌遮住了眼睛,这是被淘汰的最致命的一击。因此,我很期望找到一个共同点,找出所有工作中都具有的共同因素,最终,看出它们各自新的特点。学会汽车保养和学习管理摩托艇,这是两码事。事实证明,操纵两种不同结构的汽车,感觉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学习过程中的控制方法也会有区别。因而,完整的学习艺术如每种艺术一样,包括体力、情绪和智力方面造成的等级、程度、类型、差别的各种成果,它是生活艺术阶段的一部分,但并非是不重要的。
婴儿最初练习的是肌肉运动,来回走动肯定玩弄一些物体。这就是婴儿两种明显的技能:学习身体低层次的自我管理艺术;对客观物体的控制艺术。
孩子成长过程中要靠语言来交流,这是大脑神经系统不断发展的结果。为提高此种能力,就必须完全懂得复杂的抽象关系,也要具有概括总结能力。这是第三种人特有的艺术。从没人能完全熟练操纵它,所以就造成很多难堪的场面。
在同一阶段,孩子学习如何与他人交流,从而改变自身言行等高素质形象。当自己因额外的事情所困扰而放弃目标,这就不能为所欲为了。如果严厉的法则起不到效果时,他会重新振作起来,励精图治;或是采取柔软的手段获取成功。这就是社会工程艺术的很好运用。但是却没有人能完全掌握它。对于这门艺术运用,有些人只不过是“小儿科”。艺术也可称为“社会智力”,这一说法也不见得合理。在此探讨的是人们的人际关系和实际理解的合理运用。这些与我们举的学习艺术的事例差别非常大。
下面是抽象的学习艺术,比如数学中出现的抽象关系,以及工程学中的方式方法。如果再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摸索,就会遇事时进行科学思考和艺术的学习,比如对物质进行实质性的近期观察、分析计算等一些测试。说到最后一种,也就是对固定艺术的学习,如雕刻、诗歌、绘画、音乐等等。如果对这艺术有所掌握时,所获得的知识就会形成专业性的。若再继续深化,已没有多大的提高了。
你想学习所有的艺术吗?似乎是不大可能的!但避免为自己带来失望痛苦,还是只学几种吧。哪一种艺术最重量?不同文化基础和年龄的人,他们的看法也是不相同的。因而,从达尔文出现的那个时代,他们所学的东西都受到约束,也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人们只有懂得礼教和一些哲学,那才是具有学问的人。这是真实性的历史见证。作为专为历史修饰的辞令,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事实上,今天的社会仍有许多人在传播这些修饰词。有些心态比较正的教育者认为:只要年轻人对古希腊史和古罗马史有了深刻的了解,就能为20世纪的文化做出贡献。威斯康里大学的枚柯尔·约翰的人生计划就是个很好的实例。
你不妨往前看,就是现代企业家眼中的汽车、收音机、高尔夫球场、口香糖、巧克力,他们都普遍认为,新文化的基础肯定会与新的工厂制度相适应。人们必须先学会先进技术,学会从生产角度思考问题。我们来看一看亨利·福特的计划:他将为一些学校和单位投入多达1亿美元的资金。
你怎么花钱?这并不是讨论生活哲学的问题。这些例子只为证明,人需要学习的东西和学习中的重要部分,都需要有很好的文化基础。这些基础会影响人的意志,是时代留在人们血液中的财产。
据我所知,在10个美国人当中,就有9个不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主要是因为美国文化存在着混乱。外国的和本国的,新知识和旧文化,腐朽的和新颖的,这些都混杂在未来的文化中。想摸清什么在诞生和什么在灭亡有一些难度!10年后的发展变化,使当今受欢迎的文化,被像扫除恶魔一样烟消云散。美国也许会改变这种混乱的社会秩序,管理方面也是同样的被改变,那么我们的商业性制度也不会存在了。这样的变化,只是把过去的一些忘掉,重新接受新思想的熏陶。
每个人都必须经过的两种途径:第一,直接经验来源,是通过听、看、闻、摸、用和思,学会事实、规则和实践。这就是经验来源的最直接方法。都说最好的老师就是经验,偶然会遇到严厉的老师。第二,间接从了解自己开始学习一些。如母亲给他讲故事,对他进行教育。兄弟姐妹他给他提供意见。大孩子向他透露性和社会的秘密。老师教他课本上的内容,让他更多了解世界,在书上画上一些波浪线,这种已退化、而又被数字代替的方法,如今还积淀在知识的海洋中。
有趣的是,由于学校活动的开展而错误地认为:人若通过间接渠道来学习知识,才称得上“有教养”,若只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就被称为“没文化”。我猜测这样的观点会引起“文凭”热和对学问的炫耀。这样的影响,会使人对学习产生偏见。人们对书本的知识看得过重,又忽略了经验的重要性,自学和在校受教育之间越发冲突激烈。
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最好呢?答案也很简单,首先是要学哪一科目,其次看你的兴趣、爱好及态度,是否培训过。这些都是学生和老师要处理的。教育心理学家必然将矛头指向孩子和孩子的需求方面。书本知识对成年人和训练有素的人是需要接受学习的新领域。教育最佳方法从幼儿园到小学,或是在低年级学生中摸索出来。高中各大学课本所涉及的内容更复杂,而且想学好有些难度,况且他们的内容更新。
这种说法,目的为了学习者不要轻信类似的假设:学习复杂的新知识,也像学法语法一样轻松。学会新科目很容易,而新科目需判断、实验分析和创新性的思维,也就是说,要从科学的角度来思考。在已有的知识学习中,需要逻辑性思维和记忆,在进行新的试验时则要具备创新、好奇心及观察力,若异想天开,则更适宜探索前人未走过的路。研究古人留下的文化,肯定比研究新鲜的未知数容易多了。这如同每种优秀的科目,本书也是从最简单易懂的角度出发,再慢慢深入。因而,初步学习时一定要把握技巧。
知识的海洋广阔无边,且深不可测,但它是增长真理的港湾。存在真理的知识海洋有多大?报纸说道:芝加哥城市给成年人提供的新科目,若见什么就学什么那就需要一辈子时间,会导致过高期望却达不到,会有种失落感,不是吗?特别是当你所选的科目只是知识海洋中的一部分时,那更会让人伤心。
下面我们介绍的是真理的知识,它会带着人们走向成功,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