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惧怕贫穷是一种病态,应该及早防治”。
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不是一个饿死穷人的社会,即使是叫花子也不至于一贫如洗。所谓的“贫穷”,实际上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即使真的是穷得揭不开锅了,也不至于感到可耻,从一定意义上说,惧怕贫穷是一种严重的缺陷。
如果“条件不错”指的是某个人的经济条件,那么,我们也不用纳闷为什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看起来比实际富有了;如果人们总是喜欢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人,认为有钱人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那么我们也就不必奇怪穷人为什么觉得可耻了。但是,对年轻人来说,如果小小年纪就有金钱至上的思想,是非常危险的,已经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毁在了金钱手上。
在人们既不会吹嘘自己富有,也不会掩饰自己贫穷的共和社会中,是非常令人感到亲切的。虽然人们也常谈论贫与富的问题,但是不管你是大富豪还是穷光蛋,大家都不会看不起你。可是,有些国家就是谁有钱谁就能登上政治高位,人们也是选有钱人来管理这个国家和社会。
有一种以露穷为耻的人总是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贫穷,于是他们就打肿脸充胖子,在什么场合都讲究一时的排场。这种人是撑不了多久的,最后更会成为赤贫阶层。这一切恶果都是因为他们惧怕贫穷和虚荣心。观察一下你周围的人,看看是不是我说的这样。
任何一个家庭都会担心这个问题,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一个和谐勤俭的家庭是不会因为担心贫穷而解散的。所以,担心贫穷的人首先要摒弃这种虚荣的观念。当你不再觉得贫穷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时,那种令你痛苦不堪的感觉也就没有了。
其实,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难处,但为了表面上的排场,只能一直硬撑着。他们也觉得这种局面令自己痛苦不堪,但是,如果要劝他们放弃这种虚荣的做法是很困难的,就像你劝一个财迷不要攒钱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
比起其他行业的人,从事劳动的人比较容易达到衣食不忧的目标。他们的家和邻居隔得比较远,有什么变化也不会察觉,他们可以卖掉那些好看但值钱的东西来换那些结实的用具。但是,对于医生、法官、技工和商人来说,这样做就很困难,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有人注意。
好多人都以家里有没有烈性酒来判断其生活水平。在我看来,一个家庭首先要戒除烈性酒,还有就是奢侈品,做到与自己的实际财富相匹配。
酒为何物?我认为酒是万恶之源。酒不仅多花钱而且伤身体,所以必须要戒掉。每种酒都含有酒精,只是多少的问题,虽然它的毒性没有其他毒品高,但足可以让酗酒者百病缠身。茶和咖啡也同样危险。其实最为荒唐严重的是,有些人本身不喜欢这些东西,而且知道它们的坏处,只是怕别人说他们古板、吝啬而勉强为之。现在,很少家庭每天都喝很多茶、咖啡或酒,因为他们怕整天喝水会被别人说成是穷酸,这不仅浪费了大量钱财,而且也使自己的健康受损。
其实更多时候,贫穷是由于自身的恶习、愚蠢或轻率导致钱财耗尽所造成的。《圣经》上说,上帝和穷人一样一贫如洗,所以不要看不起他们。反过来说就是说,就算上帝不是一贫如洗,我们也不能恭维和奉承富人。我们要根据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来仔细分析这个人的品性,然后才能根据这个人的品性来确定我们的态度。
每个国家都有很多人因为忍受不了生活的困苦和别人的讥讽而走上绝路,就是因为不能正确看待贫困的境遇并且把这个问题看得太严重才走上绝路的。对于他们这种行为,有很多人觉得是一种过于愚蠢的表现。他们之所以会走上这条路不是真的因为不能忍受生活的困苦,而是怕别人鄙夷的眼光。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要下定决心自杀呢?他们自杀时候的状态和平常没什么变化。如果他们能预见以后的生活衣食无忧,那么他们还会选择自杀吗?他们不懂得,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能吃饱穿暖吗?
可能会有很多读者误会为我在强调大多数自杀行为是当事人轻生的结果。也许是我把大家的思想引入歧途,我表示非常的抱歉。其实我认为,造成他们自杀的直接原因是纵欲过度,这种恶习在我们周围害苦了很多人。自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吃喝玩乐赌,人们都非常痛恨它,但却不知道,纵欲过度,才是自杀的真凶。
我们要保管好自己的财富,花钱的时候也要有个度。现金交易是做到这一点的好办法。而且在现金交易这一点上,我也做过详细的说明,不过我还是想再强调一下圣·保罗的那句至理名言:“不要欠任何人的账”。就算所有人都与你立场不同,你也要坚持按照这句话的意思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