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9章 少爷,读书了!王家震动

一时半会吃饱睡足。

王朗也睡不下去了,没了刚才那恋恋不舍的困意。

很快一个上午过去,午饭照样是在这书房之内解决的。

只是午膳过后,两人于书房外的庭院散步行走,在王家之内也好好地游玩了那么一小会。

然后是午睡。

睡醒了,江砚白端正着身子,拿起手中的书籍,再次沉浸进去,对眼前的王朗少爷做任何事都置之不理,放任不管。

“喂!”

王朗不乐意了。

他撑着身子,略带小胖的身形压在面前的几案上,不善的目光看着江砚白,“真不打算管我?你这书童一点儿也不称职。”

王朗还以为江砚白还不搭理他,甚至心里面已然做好了向爹娘打小报告的准备。

可此时江砚白一心二用,目不斜视,看着手中书卷却对他的话予以回应:“不是少爷让我这书童一人读书不来打扰吗?只是照着少爷的话去做罢了。”

江砚白淡淡一语。

对待这些熊孩子,尤其是被家里面宠惯了的熊孩子,江砚白的法子多的是。

只要气势够足,拿捏着主动权,剩下的就容易得多。

王家聘请他来当书童。

每月还有银钱可拿,就算他拥有着神童之才、过目不忘之能,王家乐意投资,在这微末之时,可江砚白又岂能真的拿钱不做事儿?

王家投之以桃,江砚白还之以礼,何乐而不为?

左右不过也就是顺带手的事情罢了。

“那本少爷,现在想读书了。”

王朗轻哼一声,气鼓鼓地坐在案几前,目光直视着江砚白,一脸不服气地说道。

他倒要看看。

这过目不忘的神童作为书童,和其他人又有什么区别。

也不是想看江砚白出丑,只是小孩子之间置气罢了。

江砚白自然不会和小孩子计较。

轻笑点了点头,随手从旁边书架上取出一本书,丢在了面前的案几上,用长辈般敷衍的口吻说道:“读吧!”

“就这?”

王朗一脸难以置信,小胖的脸都快扭曲了。

江砚白听后,眉头轻皱,走到案几后,靠近王朗身旁:“少爷,跟我读,这个字念……”

江砚白摆出教导的姿态。

王朗露出鄙视的目光,没好气地一把从江砚白手上抢过书,说:“去,少爷我可不傻,还是认得字的。”

江砚白一脸怀疑地看去,那质疑的目光让王朗心中憋着一团火。

他把书卷板板正正地摆好,指着上面的字眼就开始一个一个大声地往下读。

王朗暗自下定决心,要让面前这神童书童好好看看,他虽然不是特别优秀,但也没对方想象中那么差。

读书声朗朗地传出书房之外。

从早到晚一直守在外面,都快蹲了一天的管家傅老,都快打着哈欠昏昏欲睡了。

可忽然听到少爷王朗那熟悉的读书声徐徐传来,听了半晌都没停下。

傅老眉毛扬起,面色更是露出一阵阵的惊愕。

“这神童还真有办法,不行,让老夫再好好听听。”

“少爷读的,这是昨日学的《中庸》。”

越听,管家傅老越是欣慰,颇有几分“吾儿初长成”的感慨。

……

王家后宅阁楼。

当家夫人陈淑华正在盘算着王家今年递上来的账簿,一笔一笔地核算,这才是王家休养生息的经营之道。

王青山也不是那种只知道钻在书堆里的迂腐之人。

陈淑华在算账的时候,他一边对着下面庄子里的这些管事嘘寒问暖,一边也悄无声息地打探着庄子里农户和田亩的大致情况。

随着管事们一一离去。

陈淑华算着家里面的银钱,嘴角微微上扬,脸上浮现出一丝丝的笑意:“去年收成不错,县城内的铺子也得了不少盈利,家内大约得了近千两纹银。”

对于这些银钱之事,王青山心里清楚得很,面上却是把夫人陈淑华哄得浓情蜜意:“都说了多少遍了。

这些当家主母该做的事,交给夫人一人操办即可。”

“唉。”

王青山目光惆怅地看向大顺国都盛京城的方向,轻声道:“也不知你家夫君我,有生之年能否到那金銮殿之上一观究竟。”

想去金銮殿,唯有在科举中一甲榜上有名,得了进士出身,才能被当今大顺天子召见入殿。

随后,会从进士之中选出状元、榜眼、探花这三甲之名。

王青山有着举人功名,参加过几次会试。

虽有不少收获,但和那些各地府衙上京赶考的众多学子相比,差距还是不小的。

这些年。

他早已经认清了现实。

但金銮殿作为文人心中的殿堂,每过一段时间,王青山似乎都会再念叨一回。

得了进士,那便十有八九会有官职。

朝中有人,王家才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王青山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了独苗王朗的身上,可近些年,他这儿子在读书方面,实在是让人头疼。

族学夫子说“此子不可教”,已经算是客气的了。

王青山教导训斥时,更是破口大骂“朽木不可雕也”。

见夫君面露痛心之色,陈淑华大致能猜到王青山心中在忧虑什么,便将沏好的香茶递过去,柔声道:“老爷,眼下身旁有了一个神童陪读,过几日更即将前往陈夫子门下私塾。陈夫子乃当代大儒,教学方面的本领非凡,或许便能让朗儿开了窍。”

事已至此,陈淑华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希望会有转机。

“希望如此。”

王青山大叹了口气,却对此并没抱太多希望。

只是为人父母,总要尽力而为。

“夫人,方才管家傅老说了,少爷今日心情不错,从方才到此刻,已经有了一盏茶的功夫,这读书声可从未停下,读的是《中庸》的第三章节。”

陈淑华身边的贴身丫鬟莲步轻移,连忙禀报这等喜事。

王青山怀疑地看向夫人,陈淑华白了他一眼:“老爷,我还不至于做出此等事来蒙骗您。”

闻言,王青山老脸不由得一红。

如今他们还未将儿子送入那大儒陈夫子的私塾之内,这往日的小兔崽子怎么突然改了性子开始读书了?

难不成……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