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现在?”李铁钢一脸莫名其妙,这刚打完仗,满地鬼子尸体,首长怎么突然想起来摔跤了?
“别废话,快来!”马先宇摆开了架势。
李铁钢是出了名的力大如牛,以前队伍里掰手腕、摔跤没人是他对手。他见马先宇坚持,也就嘿嘿一笑,上前抓住马先宇的肩膀就想像以前一样把他撂倒。
然而,一发力之下,他发现马先宇竟然纹丝不动!
“咦?”李铁钢惊讶地加大了力气,脸都憋红了,但马先宇的双脚就像钉在地上一样。
马先宇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议,他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顺势一个反扣、扭腰、发力!
“噗通!”一声闷响,身高体壮的李铁钢竟然被他一个过肩摔,结结实实地摔在了地上!
全场瞬间安静了。
所有看到这一幕的战士都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
李铁钢躺在地上,也是一脸懵,半天没反应过来。
“哈哈哈!好!”
“首长厉害!”
片刻之后,战士们爆发出热烈的叫好声和掌声。
李铁钢爬起来,挠着脑袋,围着马先宇转了两圈,上下打量:“邪门了!首长,你…你吃仙丹了?力气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大?”
马先宇看着自己的双手,也是一脸茫然和惊喜:“我也不知道……就是突然感觉浑身是劲。”
这时,许强满脸兴奋地跑过来汇报战果:“首长!大捷!大捷啊!初步清点,歼灭鬼子至少230人!缴获完好步枪70多支,轻机枪3挺,还有不少弹药!咱们就几个战士轻伤!”
战士们脸上都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欣喜和自豪。
然而,马先宇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收敛,变得凝重起来。他环视着遍地狼藉的战场,沉声道:“这一仗是胜了,打得很漂亮。但接下来,我们面临的问题更严峻了。”
兴奋的众人安静下来,看向他。
“第一,”马先宇伸出两根手指,“这次我们来的是县城鬼子一个中队。大家别忘了,县城里驻扎的是鬼子一个完整的大队!他们是有铁王八(坦克)和重炮!”
“我们全歼了他们一个中队,鬼子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的报复很快就会到来,而且必然是雷霆万钧!到时候,鬼子的坦克开过来,我们这些枪炮,能挡得住吗?”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头上,让大家从胜利的喜悦中清醒过来,意识到了潜在的巨大危机。
“第二。”
马先宇的声音更加沉重。
“我们闹出这么大动静,镇子里的鬼子肯定会加强戒备。赵兰同志还在他们手里!我们在外面打得越狠,她在里面就越危险!救人的事,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想办法!”
杨靖宇提到“坦克”二字,如同在刚刚燃起的胜利篝火上泼了一盆冰水。
赵老山脸上的皱纹瞬间挤成了一团,许强下意识地摸了摸手中崭新的毛瑟步枪,眼神凝重。
就连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李铁钢,黝黑的脸上也露出了明显的忌惮。
“他娘的,那铁王八浑身铁疙瘩,刀枪不入,咱们这枪打上去就跟挠痒痒似的!它那一炮下来,咱们这几十号人,还不够它一锅端的!”
赵老山连连点头,声音带着颤抖:“是啊,首长!那东西不是人力能抗衡的!以前国军一个营,就是被鬼子两辆铁王八给冲垮的!咱们……咱们还是想想怎么转移吧!”
恐惧的气氛开始蔓延,战士们刚刚因为大胜而挺直的腰杆,似乎又被无形的重压弯了下去。
就在这片压抑的沉默中,陈锋却突然笑了,那笑声在此时显得格外突兀。
“你笑什么?!”赵老山立刻将矛头对准了他,语气尖锐,“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笑得出来?!”
陈锋收起笑容,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笃定:“我在笑,鬼子的铁王八,来了正好!咱们给它来个一网打尽,连壳给它敲碎!”
“胡闹!简直是胡闹!”赵老山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陈锋!你知不知道坦克有多厉害?你这不仅是拿咱们这些人的命开玩笑,更是要把全村的老百姓都害死!你以为那是纸糊的吗?”
陈锋不慌不忙,迎着众人惊疑不定的目光,清晰而准确地报出一连串数据:“鬼子的坦克,主要是九五式轻战车和九七式中战车。九五式,装甲最厚处不过12毫米,它主要武器是37毫米炮,射速慢,精度一般。九七式稍微厚点,顶天了也就25毫米装甲,有一门57毫米短管炮,看着吓人,穿甲能力弱得很!它们共同的弱点,是顶部、后部装甲薄弱,视野差,机动性在复杂地形就是活靶子!”
这一连串精准到毫米的参数和性能分析,直接把杨靖宇、许强等人都听呆了!他们和鬼子交手多次,只知道那铁疙瘩难打,何曾如此清晰地了解过它的“五脏六腑”?
“你……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许强忍不住问道,眼神里充满了惊诧。
陈锋没法解释情报来源,只能含糊道:“以前……听一些懂行的人说过。对付这铁王八,有两种精妙又实用的打法!”
他伸出两根手指:“第一,挖反坦克壕!不用多宽多深,就选在它必经之路的关键地段,挖出深沟,让它掉下去爬不上来,或者至少能大幅度限制它的行动!它炮管俯角小,掉进沟里就是睁眼瞎!”
“第二,”陈锋眼中闪过一道亮光,“就是燃烧瓶!”
“燃烧瓶?”众人面面相觑,这个词对他们来说十分陌生。
“对!”陈锋肯定道,“就是用玻璃瓶,装上汽油,瓶口用浸满汽油的布条塞住密封。使用时点燃布条,扔出去,瓶子碎裂,汽油溅开燃烧,瞬间就能产生上千度的高温!这玩意儿专克坦克!坦克发动机需要散热,有通风口,汽油燃烧消耗氧气,能让里面的鬼子窒息,就算烧不穿装甲,也能把里面的鬼子闷熟、烤焦!而且,橡胶履带、观察窗,都怕火!”
燃烧瓶对付坦克的战术是1936年西班牙内战时被发明出来的,但真正将其发扬光大的是芬兰人,芬兰士兵用其对付毛熊坦克,还起了一个名字。
莫洛托夫鸡尾酒。
不过现在,这个战术改名字了。
陈锋意气风发的说道。
“我叫这个战术为—红星二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