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下)
林之满,萧枫 |
本书由德泉科创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
民间织锦的历史
行走在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西等省偏僻寂寥的山路上,心情常为那一闪而过、五色斑驳的民间织锦所照亮。年轻人织锦那是勤劳、巧手的山区妇女们用自己亲手染制的丝线,就着晚间昏黄的光线,千梭万梭编就的。她们将自己的爱与自己的青春一起,无怨无悔的织入了那一段又一段彩霞般炫丽夺目的织锦里。她们用织锦将娃崽的背带装饰,将自己的衣裙点缀,或是制成亲人保暖的盖被。如有余下的,她们就拿到集市上出售,换回生活必需的酱醋油盐。这些老人织锦平凡而聪慧的女子用自己的辛劳,默默撑起家中大半边天,将山区平静庸常的日子,装点得有声有色,五彩纷呈。
商代彩色织物商代彩色织物她们常令人想起亚洲神话、传说中那些优美、善良的女性形象:在天上织彩霞,下嫁放牛郎的织女;用自己身上拔出的羽毛纺布报恩的白鹤姑娘;唧唧复唧唧,当户而织,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孔雀东南飞中为爱殉情外表柔弱而内心刚烈的焦仲卿府史妇……
时光在这里凝滞如琥珀,黝亮乌光的织机上保存着延继了几千年的古老传统,一切都将人带到几千午前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
从各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木制、陶制、石制纺缚与其他纺织器具和各种麻葛毛、绢、丝制品残片来看,五六千年前的古代先民早已能够纺织布匹。
战国人物动物纹织锦商代殷墟出土的铜器上,有菱纹、回纹织物残迹,这表明商代已有提花技术。
商代甲骨文中有“桑”、“蚕”、“丝”、“帛”等象形字,还有“表”等缫丝技术的象形文字。
战国菱形纹织锦东汉—万世如意锦商代丝织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罗、绫、纨、纱、绉、绮、绣,男耕女织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丝织物已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
春秋战国以来,锦出陈留(今河南),薄质罗纨和精美刺绣出白齐鲁。
湖北江陵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江陵楚墓出土了大量的精美丝织品,其中就有锦帽、锦鞋和锦衾。在湖南长沙左家塘战国楚墓中也出土了大量战国织锦残片,其中既有方格纹、矩纹等几何纹样,也有龙、对凤、朗麒麟、燕、歌舞人物等具象纹样,表明早在2300年前,楚国的工匠已熟练掌握了繁杂的动物纹提花技术。汉代“登高明望四海”锦汉代“长乐光明”锦因锦的织造工艺难度大,要求高,生产颇费功力,为古人所贵,所以有“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的说法。先秦文献中常有以锦作为国与国之间聘礼的记载。“衣作绣锦为缘”是当时的时尚,因为相对绮、罗、绢、纱等薄质衣料而言,织锦较为厚重耐磨,作衣物边缘不仅美观耐用,还能起到硬衬作用。西汉长安设有东西织室,兼造高级丝绸生产,“一岁费五千万”说明当时官营纺织业规模相当可观。当时西汉边疆常受“不重珠玉,欢喜锦绣”的匈奴人侵犯,为安汉代“韩仁”锦抚匈奴,汉王室每年将几千匹锦绣运出关外,赐与匈奴酋长。西汉以前,流行二色或三色轮流显花的经锦,经锦以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线同一组纬线相交,纬密较低,只用一把梭子编织,生产效率较高。后来织锦色彩渐多,到东汉时期,已有由降、白、降紫、淡蓝、油绿五种颜色织成通幅十二个色条的“万年如意”经锦。汉锦纹彩华丽而配色沉着,常用吉祥文字镶缀于花纹之间。
魏晋以来,蜀锦勃兴,本为中原特色产物的织锦,随着东汉末年大量逃避战乱的中原民众的南迁而带进蜀地,大大促进了当地织锦的繁荣。四川成都成为全国丝绸织造业的中心,此后统领风骚近2000年。
唐代“花树对鹿纹”锦
蜀锦的繁荣,与三国鼎立时期,蜀地丞相诸葛亮对织锦业的重视有关。诸葛亮鼓励养蚕,并率先在住宅旁广植桑树。在《诸葛亮集》中更有“今民贫国虚,决战之资,唯仰锦耳”的感叹。军需开支全靠锦缎贸易,则当年蜀锦产量之大,行销之广,可见一斑。当时的魏文帝曹丕表面上批评“蜀锦下恶”,暗地里却不得不赞赏所见到的蜀锦花色品种繁多,“前后蜀锦殊不相似”。
早期蜀锦以汉代中原传入纹样为主。晋人陆翙《邺中记》中提起的“大小登高”“大小光明”皆为汉代典型织锦纹样。
唐代吴越地区花纹绫锦章彩绚丽,为巴蜀织工所仿效。许多著名锦样,创自于唐太宗时在益州做行台官的窦师纶。他吸收外来波斯纹样的优点,突破传统装饰风格,设计出以花木对羊、花树对鹿、对雉、斗羊、翔凤、天马麒麟、游鳞等以对称构成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纹样,百余午后到中唐还很流行。因窦师纶封爵“陵阳公”,蜀人称这些纹样为“陵阳公样”。更多蜀锦纹样为历代蜀工所创。蜀锦至今仍保留了传统经锦质地紧密厚实,色泽亮丽丰富的工艺特点。
除彩锦外,蜀锦中还有加金锦的生产。三国时,马钧改良锦机,简化了提花手续,晋代以后生产因之得到进一步提高。
隋唐尤其是宋代以后,纬锦大量出现。纬锦以二组或二组以上纬线同一组经线交织,用织物正面纬浮点显花,突破了经锦花型单元较小的局限,可以织出大块面甚至独幅的花纹图案。纬锦可以使用两把以上的梭子,织造比较费时,但色彩层次变幻丰富。
元代缠枝宝相花织金锦宋锦是唐代织锦的继承和发展。如著名的“十样锦”——“长安竹”、“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搭韵”、“铁梗蘘荷”纹样便是后蜀孟昶的投降后与熟练蜀锦织工一起流传至江南的。蜀地的“樗蒲”绫,到宋代发展为“樗薄”锦。莲花灯笼锦也随蜀锦进贡,传入北宋宫廷,为宋代织锦效仿。直到明清还在生产。江南吴越一带,自古即是丝织业发达之地。至宋代以后江南逐渐成为宋锦主要出产地。
宋代丝织物发展了缂丝技术,将名画家黄筌、崔白等作的写生花鸟,一丝不苟反映到丝织物上。宋锦也吸收了当时成熟的花鸟写生画的特点,将摘枝花卉变成织绵纹样,并发展了遍地锦纹图案,形成宋锦设色典雅、纹样繁复,倾向于宫廷贵族和文人审美趣味的特点。
宋代政府制度,每年必按品级分赐“臣僚袄子锦”,翠毛、宜男百子、云雁细锦狮子、练雀、宝照大花锦,多发展于这一时期。
元代织金锦达到鼎盛。织金锦,元代称“纳石失”,是加金的丝织物。一般以片金线或圆金线为纬线织花。中国古代丝织物加金大约始于战国,汉代以后进一步发展,到唐宋时期织金技术已臻成熟。但其真正流行,则在女真族统治中国北部地区以后。北方少数民族对织金锦的偏爱在元代达到高潮,《马可·波罗行记明代云锦》中记叙了元代统治者用织金织物作军中营帐,绵延数里的奢华。
明清时期,织锦多以经斜纹织底,纬斜纹显花,并流行由两组经纬分别交织,互相重叠的双层锦。宋人提过大约百种宋锦名目,大部分在明代还继续生产。明锦中还有部分为唐代纹样,明清两代锦在前代基础上不断翻新,以康熙仿宋“青绿簟纹锦”为例,即不下百种变体,球路连线小花锦变体也不下20种。18世纪时还有小花锦及西洋大草花串枝锦流行。
清代“加金灯笼”锦纹样云锦是明清时期又一特色织锦,初为宫廷织品,有多处官办织造局生产,用于宫廷服饰、赏赐等。晚清以来始有商品生产,以其富丽华贵,灿如云霞而得名。妆花织物是云锦中的代表品种,图案布局严谨庄重,纹样造型简练概括,多为大型饱满花纹作四方连续排列,亦有通幅单一适合纹样的大型妆花织物(如龙袍、炕祷毯垫等),用色浓艳,常以金线勾边或银线装饰花纹,使织品显得富丽华贵。
少数民族民间织锦
锦本中原地区产物。
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中原部族南迁的祝融部落的后裔,夹在汉族与“三苗”之间,时常以“蛮夷”自居的楚人,掌握了相当发达的织锦工艺。长沙左家塘战国楚墓出土的“对龙对凤纹锦”表明早在2300年前,楚人已掌握了较复杂的动物纹提花技术。战国菱形纹织锦湖南民间侗族织锦当今湖南民间织锦,从织造方法上与湖北江陵楚墓出土的大量彩色纬显纹绦、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纬显花菱纹绦几无二致。而其纹样则可与商周时代回纹、菱纹、雷纹、矩形纹、汉代的云气纹、动物纹、北朝的树纹、菱花纹、散花、明代的折枝缠枝几何纹及清代的五点梅、吉祥图案中得到对应。
但历史上,对我国西南部各族民间织锦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东汉末年兴起的蜀锦。
诸葛亮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西蜀丞相诸葛亮积极备战:在内地,他大力发展生产,在边疆,针对西南部夷族的骚扰,他制定了以怀柔为主的“南中政策”。在亲自带兵征讨的过程中,对孟获是七擒七纵,对湘西久攻不下土家锦—八角香的“铜仁蛮”亦恩典有加,以德服之。相传当时“蛮儿女患痘多有殇,求之武侯,教织此锦为卧具立活”。故事虽然夸张,但可生动的反映出织锦改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收到治病去疾的神奇效果。此后他又实行“移民实边”的政策,鼓励“无蚕桑,少文学”的夷族从山区移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等省保存的民间织锦,就基本上于这个时期定型。
民间织锦是汉唐以前抽象几何纹样的发展与丰富。唐宋以后华丽的曲线造型、写实风格的折枝花卉,在民间织锦中较为少见。这固然与原始手工挑经数纱过纬工艺本身的限制有关,更是与民间织锦的服务对象——普通民众的朴素审美情趣有关。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民间织锦有选择的吸收汉族织锦纹样,按照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需要加以发展和利用,逐渐形成各自鲜明的织锦风格。
今天的民间织锦如同一块蕴藏丰富的岩床,既保留了各族文化形成期的最古老的记忆,又保留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上的碰撞与融合的印记,是图案化了的史诗。这种文化上的丰富层次不仅仅是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交流的结果,更是各少数民族之间文化融合的见证。这种文化交融现象体现在民间织锦纹样里是同图异说的普遍现象。例如八角芒、麦戈丁、万字纹等在各族中都通用,但名称不一。有的专家认为这是由于工艺限制导致。原始织造工具虽简陋,但可形成的几何纹样的变化却是千变万化,没有限制。同图异说的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上古各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以及各族文化间的交流、碰撞。其中最明显的例子为土家锦中的“苗花”,明指由苗家织锦借鉴。近代苗家织锦中,汉字与汉族纹样出现频繁也是一个例证。
土家锦
被土家人称为“西兰卡普”的土家锦,与一则哀美的传说有关。一位聪明美丽的土家姑娘,名叫西兰,她能在锦上织出许多种美丽的花。只有“寅时开花卯时谢”的白果花,西兰还没见到过。学织锦为了织出这种花纹,西兰夜夜去白果树下观察,却被误听谗言的兄长所杀。人们为纪念她,奉她为织造女神,并从此以她的名字为土锦命名。
历史上土家族人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土家族织锦历史可以上溯到夏朝。史书《华阳国志·巴志》中记有“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与焉”。又记武王即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其地土植五谷,牲具六畜,蚕桑、宁麻……”说明巴人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原始织造工艺。
土家嫁妆
此后巴人纺织业随同巴蜀、楚文化的繁荣而演进,历代方志都有“土人织兰干细布,织成纹章如绫锦”“布与布不殊。亦染成五色,织为斑布”。(汉《后汉书·南蛮传》)“土人喜五色斑布(明)”“土人以一手织纬,或间纬以锦,纹陆离有古致”“机床低小,布绢幅阔不渝尺(清)”等记载。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田间考察表明,土家织锦基本沿袭汉代以来的纺织工艺。这与中西南各族织锦受汉末蜀锦影响较大的传说相吻合。
现存土家织机,沿袭汉代腰机式斜织机,与成都汉画像石所刻织机相似。这种轻巧简单的斜织机虽然比较原始,却易于妇女在家中独立操作,适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所以不仅在土家族中,在其他各族中也普遍受到采用。
土家锦四十八勾纹土家织锦以土红、靛蓝棉线为经线和底纬,以五彩丝、棉为花纬,通经断色纬挖花挑织而成。主要工序分;纺线:用纺车手捻将棉花纺成线,现已少见;染线:将洗练脱脂的棉纱丝线按传统工艺浸染上色。黑色用马桑树叶,红色用土红,黄色用黄桅子,蓝色用竹叶莱;倒线:牵纱、装扣、上机扎综;纺织等几个部分。
现存土家织锦纹样丰富,有百余种之多。
土家锦在民间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被面及小孩用的窝窝被、脚被……裙上,这些都是姑娘陪嫁必有之物,各种民俗活动中青年男女以之为衣饰,亦用它作定情物。土家姑娘九到十岁起即随母学织,到成年时,各种常用纹样已默识于胸,编织起来无需蓝本。
四十八勾纹是土锦中最常见的抽象纹样,呈多层扩散状,由此引申变化出系列勾纹,民俗学家认为这是土家族先祖崇拜太阳的反映。土家族视太阳为女性,月亮为男性,是母系社会母性崇拜的遗风。四十八勾在当地民歌中则还有一层喻意表达得率真风趣:四十八勾勾小姑,土家被……巧工夫,郎若看得新式样,陪装嫁奁中意不?
土家锦“台台花”台台花土家族先祖巴人以白虎为图腾,其戈、剑、矛、印章等器物上饰有大量虎纹,今天土家族织锦中仍可以看到各种变形虎纹。“台台花”是最为典型的一种抽象化的虎头纹。这种造型威严而又不失天真之趣的虎头纹锦专用于孩童“窝窝被”,取其避邪除凶,保佑儿童健康成长之意。此外与虎有关的还有“实必纹”,即小虎纹。
土家锦“阳雀花”阳雀花雀鸟在各族织锦中都有,土家锦中“凤鸟纹”、“燕子”、“阳雀纹”比较常见。“阳雀纹”是土家锦中独特的造型,其起源与古人以季节性候鸟来观测气候变更,进行耕种的习俗有关。传说中的西兰死后也化为阳雀,年复一年为族人报春。族人为感激、同情西兰,不仅将织锦称为西兰卡普,也将阳雀织入锦中世代相传。
土家锦蛇花蛇纹土语称窝兹纹(大蛇纹)、窝毕纹(小蛇纹)。古代巴人中有一支以蛇为图腾,因此在土家锦中蛇纹也可见到不少。反映出民族、文化融合期留下的多元崇拜的文化特征。
土家织锦中,植物纹样也很丰富。常见的有岩墙花、大刺花、藤花、南瓜把、牡丹花、九朵梅、韭菜花、莲花等,其中以岩墙花最具代表性,有“美不过岩墙花”的说法。
苗族织锦
苗族来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禹时期的“三苗”,商周时期的“荆蛮”与今天的苗族也有共同的血源关系。今天的苗族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湖南、广西等省。现存苗锦苗锦—龙凤纹样腰带湘西苗锦—织花带织造基本上沿袭汉末蜀锦工艺。传说中被诸葛亮收服的“铜仁蛮”,即今贵州与湘西交界地铜仁县苗族先民。
湘西苗锦—女腰带苗族织锦以贵州东南部的围腰,湘西的“牛肚被”最具特色。
苗族姑娘在编织围腰时,大都采用通经断纬的手法。经线一般用单一的白线或蓝线。黑色纬线则用彩色丝线棉线。动手编织时,先用竹片拔起或压住一部分经线,再用梭子将彩线按纹样数纱穿出,反复编低而成,这种苗锦正面有花,背面无花,纹样主次分明,绚丽夺目。这种织法速度缓慢,一件七十公分的围腰,往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有的以龙、鱼为中心纹样的围腰。以菱形为框架,外层饰以骑马小人、凤鸟。龙是苗族织锦中的常见纹样,一般为牛角龙。有的以牛角龙与小鸟、小人为中心纹样,显得活泼可爱。菱形框架外层饰以凤鸟,下摆饰以鱼、骑马小人。有的构图大胆打破常规,以大牛角龙和小蛇配以各种大小不一的禽鸟,下摆饰以对鱼、对狮。有的以双龙、双凤为中心纹样,菱形框架外层有对狮、骑凤小人。
湘西苗锦,苗语称“芭排”,即打花之意,因织物断色纬挖花织造,在锦的背面形成密集的短线头,形似牛肚,故俗称“牛肚被”。
此外各地苗族花带的编织也很盛行,主要用作巴裙带(腰带)、背裙带、孩童花帽、妇女衣裙的装饰。
侗族织锦
侗锦在民间应用广泛,被面、背带、小孩花帽、头帕、肚兜、花带、绑腿、枕巾上都用,经侗族—鱼凤纹被面侗族—月亮花背带常是织绣并用。
侗锦整体上素雅明丽,除了少量为彩色外,多数采用蓝线或黑线为经线,白线为纬线,经纬交织而呈现出正反不同效果的几何图案。假如它的正面是以白花为主的浅色调,那么其反面就是以蓝花或黑花为主的深色调。这种两面起花的编织品为侗锦所独有。虽然只用黑与白或蓝与白两种对比色,但因为运用了长短粗细不同的经线与纬线的交织变化形成单纯而又富于变化的各种色阶,对比明快而和谐。
侗锦图案近百种,主要有竹根花、竹叶纹、杉树纹、黄瓜子、麦子花、动物纹、鱼骨纹、鱼梁纹、龙凤飞鸟纹、拉手人形、战马纹、蛇纹、蜘蛛、蝴蝶、龟背、狗瓜、凤尾、猪脚花、蚱蜢腿、鸡肠花、抽象纹。
侗锦在日常民俗应用广泛,除服装与家居装饰、实用等目的外,在侗家姑娘出嫁时,女方要送婆家一幅本人织制侗锦,表示出嫁后夫妻至老相爱。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侗家的“围野节”,姑娘们展示侗锦手艺博得众人尤其是小伙子们的称赞,传统祭祖仪式中,男女老少肩披“纶织”以示不忘祖宗。最为精美的是侗家女子为幼童制作的背带,集各种纹饰于一体,倾注了母亲无限的爱恋和祝愿。一般绝少出售。
其他各少数民族织锦还有傣锦、北锦、黎锦、高山锦、瑶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