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六、民间陶瓷

陶的故事

远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原始母系社会的女性就担当起了制陶的重任。在考古发掘出来的原始陶器上,留下了她们纤细的指纹。制陶是这一时期的原始人类继掌握用火之后的又一重大发明。人们在长期用火的过程中发现:某些粘土经火烧后会改变性质,变得坚硬结实。于是萌生了用手捏制、用泥条盘筑的原始制陶工艺。火的使用改变了人们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陶的出现则改变了人们的食谱内容:各种谷物可通过炊煮而变得更加易于被人体吸收。在某种程度上,原始陶器的出现直接刺激了原始农业的发展,人类古老的文明,源自母系氏族的陶盆。

中国的原始陶器约在10000多年前产生,其残片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有发现。早期原始制陶方式是在露天平地上堆烧,由于火力不集中,原始陶器的烧成温度普遍很低,一般都在700℃以下,烧成后陶器呈红色,陶质粗糙疏松。但值得一提的是河南新郑裴李岗发掘出来的一座横穴窑,它的存在说明距今约7000年前,我国人民已懂得了搭制窑陶,使陶器的烧成温度提高到800~900℃之间。

到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陶窑的使用已相当普及。

彩陶人面鱼纹盆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最初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湖北也均有发现。其中河南、陕西出土的陶器最多,装饰也最为多样。彩陶采用泥条盘筑法制坯,用铁、锰等矿物原料绘饰纹样,烧成的陶器红底黑纹。

早期仰韶文化的彩陶以西安半坡类型为代表,较典型的有圆底钵、圆底盆、小口细颈大腹壶等。陶器的纹饰以鱼和动物居多,在彩陶钵口边沿有原始记事符号出现。人面鱼纹盆是其中的代表作。

中期的彩陶以河南三门峡庙底沟类型为代表,陶器品种增多。除盆、钵、瓶、壶、瓮、罐外,鼎、灶、釜已成为普遍使用的炊具。平底器增多,圆底器显著减少。陶器纹饰以几何纹为主,也有不少鱼、蛙等动物纹样,其装饰部位多在器物的外壁,色彩有红、白、黑三色,对比鲜明。

彩陶叶纹盆晚期的彩陶有相当高的水平,南方北方各具特色。造型浑圆、比例方便人的使用(如盆不超过肩宽),口缘处理精细(仰韶文化中晚期,人们发明了陶轮与“慢轮制陶”技术,开始使用慢慢旋转的陶轮修整器物),是其设计上的特色。其纹饰仍以几何纹样为主,拉手舞蹈盆是其中罕见的珍品。

黑陶蛋壳杯发现于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的山东龙山文化,有黑、灰、红、白等色的多种陶器。在慢轮制陶的基础上,人们又发展了快轮制陶——将一块陶土放在乎置陶轮上,利用快速旋转的陶轮产生的离心力量拉土制坯。快轮制陶技术的成熟是龙山时期制陶的一大进步,不仅陶器产量增多,而且所制器皿厚薄均匀,形态规整。胎壁薄如蛋壳,坯体仅0.1~0.2毫米厚的黑陶代表着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黑陶制作上还出现了刻花、镂孔等装饰技巧。

在新石器时代,人们还制作了不少以人与动物为题材的陶塑。如仰韶文化的陶鹰尊,大汶口文化的红陶兽形器,辽宁红山文化中出土的裸俑等。

百陶几何纹盆商、周时期,手工制陶成为独立的行业,当时的制陶工场多产灰陶。

白陶的创制和使用是当时制陶工艺的又一进步。白陶比灰陶坚硬致密是由于选用了含铁较低的高岭土制坯,它的出现为以后的原始瓷打下了基础。商代白陶为贵族所专用,纹饰繁缛绮丽,与青铜器形似而质异,艺术成就很高。

印纹硬陶罐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成熟于商代,兴盛于西周,春秋战国以后逐渐衰微的印纹硬陶大量出现于我国南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南地区的遗址和墓葬中。其纹饰是用刻有阴纹的印模拍印到陶器上去的。与一般陶器相比,印纹陶质地致密坚硬,被称为硬陶。硬陶的出现归因于在商代时期我国南方就已出现的小型龙窑和带烟囱的室形窑,采用这两种窑型,可获得1200℃左右的高温,这对我国制瓷工艺关系重大,可以说有了印纹硬陶,才有了原始瓷。

商周陶器多为炊器,如罐、甑、鬲等,并常用几何纹、弦纹、兽面纹和回纹等纹样对其进行装饰。

灰陶将军俑彩绘陶击鼓说唱俑春秋时期,除大量日常生活所需陶器外,陶俑和建筑用陶制品都很常见。印纹硬陶以夔纹和席纹为主,朱绘彩陶则多模拟礼器。坯的刻划、镂孔、磨光、贴塑,以及施挂各式色釉和绘画多种色料等装饰技法也相继出现。

秦代大规模的兴建土木,使建筑用陶得到大规模的生产。浅浮雕式的秦汉瓦当应用相当广泛,艺术价值也很高。秦始皇兵马俑向世人显示出当时我国制陶技艺的高度成就。复杂的制陶工艺模、塑兼用。先把陶俑的头、四肢、身躯分开翻模制作,组装成粗胎,然后在面部、头部等处进行细部加工塑造,最后将其烧制成型。整个制作过程需大量工序。而这么大的陶制品不开裂、不变形、不崩脱,不能不说是个惊人的奇迹。窑烧之后,还要施加彩绘,工作量之大不知又要耗费多少熟练工匠。这批数量多,规模宏大,尺寸与真人大小相同的陶俑在中国乃至在世界古代陶瓷、雕塑史上都罕见,其艺术造诣可与同一时期的古代希腊雕塑相媲美,被列为世界一大奇迹。

两汉时期陶业兴盛,仍以实用品为主流,同时为适应当时厚葬风气的种种陶制明器也大量涌现。在众多的出土汉墓中,人们发现了楼阁、城堡、谷仓、家畜等陶制模型,以及大量表现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俑。这些人物俑从农夫、厨师、猎人到各种说唱、歌三彩骆驼舞、奏乐和杂技艺人,无不神态生动、栩栩如生,体现出汉代陶艺极高的工艺水准。作为殉葬明器的汉代彩绘陶在前代的基础上又有发展,不仅色彩更丰富,纹饰安排上也有特色。不同内容的纹饰之间,用彩线相隔成带状,动物纹与几何二方连续纹相配合的方式为后世陶瓷工艺普遍沿用。当时的陶艺工人还发明了烧制以铜、铁为着色剂的低温铅釉陶器,使之出现了绿、褚黄,棕红等色泽。铅釉陶也为随葬用品。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陶器,仍以生活用陶和各式明器为主。北魏的彩绘陶俑多为少数民族装束。北齐的褐黄釉乐舞纹瓶也颇具特色。

紫砂提梁壶隋代施青白釉的白陶增多。

陶艺制作在唐代达到了高峰,在汉代黄、绿低温铅釉的基础上,唐代艺人们对多种金属氧化物的呈色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创造出采用白色粘土作胎,集黄、赭、绿、蓝、白中的几色于一体的多色低温釉陶唐三彩。唐三彩盛行于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主要是作为陪葬用品。品种有人物俑、动物俑,以及壶、罐、盘、钵等。三彩人物俑的施釉,一般仅限于衣饰,而头面手足留素胎,在烧成之后成以彩绘,艺人们巧妙地利用了三彩釉厚度大,在烧制过程中因流动而会形成垂滴、混合、晕开的现象,将二种以上釉料混合使用,烧成后呈出现互相浸润,淋漓如凝脂的效果。有的更刻意追求染缬的图案效果,着意涂点形,使之成各种参差错落、变幻无穷、华丽夺目的花纹。唐三彩的主要成就不仅在于多彩釉的运用,更大于它广泛而生动的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人物、动物的雕塑,生动传神、多彩多姿,在我国雕塑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五代时期的陶器,基本上是延续了唐代陶器的风格。

辽代契丹族的陶器以模仿唐三彩的“辽三彩”为主,较为典型的有各式遍壶。

宋、金、元时期的制瓷业日趋兴旺,而陶器发展处于低潮阶段。

始于宋,而明清时期名声鹊起的宜兴紫砂陶是中国陶文化的一枝奇葩,江苏宜兴也因大量紫砂陶的生产被后人称为“陶都”。质地细腻,色泽柔润的紫砂陶是用当地特有紫砂泥作原料制作的。紫砂泥泥质独特,可塑性极好,可重复加工,是茶具制造的首选材料。紫砂陶茶具泡茶性能上佳,用它沏茶,茶的本色香味更加馥郁,而且即便在盛夏泡茶茶叶也不易馊;用它贮茶,茶叶经久不变质;紫沙陶茶具因此为各国茶人所喜爱。

瓷的历史

3000多年前,中国率先进入了瓷器时代。

商周时代的印纹硬陶和白陶为中国原始瓷的出现设下了伏笔。用来烧制印纹硬陶的龙窑和室窑已使窑温提高到了1200℃,白陶的陶泥成份与高岭土基本上一致,为瓷器的出现创造了必备的条件。(瓷器的出现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以高岭土或瓷土作胎,②经过1200℃以上高温锻烧,③器表施有高温烧成的釉,这样烧成的成品,胎体致密,器表不吸水、不渗水,叩之发出金属般清脆的声音)。从3000多年前殷商遗青瓷四系带盖双鸟盂址中发现带釉的原始青瓷越窑鸡首执壶白瓷兽首水壶瓷器残片来看,商代有了窑温1100℃的原始青瓷出现。西周时期的原始瓷胎质更为细腻,釉层增厚,施釉均匀。到战国时,原始瓷不仅产量增多,器形也更为丰富,至此陶器与瓷器形成了两个平行系统各自独立发展。

西汉时期原始瓷器还多仿铜制礼器,到东汉以后,日常生活用的瓷器就急剧增加。东汉匠人所发明的青瓷更是一开始就以生产日常生活用瓷为主。

东汉时期,浙江地区的越窑采用瓷石原料制胎,窑炉的烧成温度提高,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青瓷,这可说是中国陶瓷艺术里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在南方发展速度很快,产量也迅速增多,尤以两晋青瓷的水平为高。浙江永嘉一带所产的“东瓯缥瓷”即青瓷。瓷器在南方不仅代替了陶器,而且逐步代替了金银器和漆器。

北齐时期白瓷首先在北方出现,白瓷的诞生为日后彩瓷的出现提供了先决条件。而北朝釉中挂彩的白瓷是汉代以来配釉工艺的新发展。我国制瓷业从这时起形成的南北两大瓷系,互为影响、齐头并进的向前发展。官窑青瓷瓶钧窑青釉红斑纹瓶隋代的青瓷已非常大众化,而白瓷也进一步得到提高,有的瓷器烧成温度已超过1300℃。

唐代瓷窑遍及南北,以青瓷、白瓷和彩瓷为主要代表的制瓷工艺全面发展。技术、规模、艺术价值大超越前代,唐诗人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对似碧玉般美丽的青瓷的由衷赞美。唐代李肇《国史补》记载“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则是对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广为人用的记录。唐代茶人陆羽《茶经》中用“类玉”、“类冰”来称赞越窑瓷器的美丽,用“类银”“类雪”来比喻邢窑瓷器釉色之莹润洁白。长沙窑出现的模印贴花别具一格,其手绘人物、动物和花卉装饰的各类器物的工艺,则是我国釉下彩绘工艺的先锋。

宋代瓷器取得空前辉煌成就,各大名窑无一不以颜色釉瓷、彩绘瓷或雕塑陶瓷而闻名。驰名中外的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及久负盛名的磁州窑、耀州窑和景德镇等地的产品千姿百态、争奇斗艳。

浙江杭州官窑与龙泉哥窑以黑胎青釉著称,胎薄而釉厚,整件瓷器只在足底露胎和口沿薄釉处呈出胎的黑色,“有紫口铁足”的雅称。以冰裂纹见长的“金丝铁线”“银丝铁线”是其釉色一大特点。浙江龙泉弟窑胎薄如纸的“梅子青”“粉青”是青瓷中的佼佼者。

河北宝丰汝窟釉色美似天青,钧窑釉色瑰丽有如朝霞,均显示出宋代中国制瓷技术的极高水准。

河北曲阳定窑的刻划、印花白瓷、陕西铜川耀州窖的刻划、剔花、镂花、印花青瓷以其纹饰的秀美精细而著称。而河北邯郸磁州窑白釉黑花的装饰,采用在化妆土上剔划、刻花等技法,以简练奔放的线条、清新活泼的纹样表现出浓郁的民间风格。

建窑黑釉兔毫斑碗景德镇窑创新的“影青”仿玉器的白中闪青、青中透白的青白瓷名噪天下,个中精品“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福建建窑的兔毫釉是经过反复析晶而形成的,不同烧制条件下形成金兔毫、银兔毫等各种色调。其中的精品从不同角度观看,毫纹可显出全部可见光谱中的7种颜色相互变异的效果。流传到日本的毫色变异盏,被称为“曜变天目”,视为国宝。

江西吉州窑的黑釉瓷工艺独特,先在胎上施一层黑釉再以洒釉、喷釉、滴釉、剪纸贴花、贴木叶等技法在其上施以白釉,烧成后形成各种赏心悦目的纹彩。

青花罐五代开始烧制瓷器的景德镇发展到宋代已成为我国最大窑场之一,烧制的青白釉瓷产量大,质量上乘。南宋以后随着瓷石原料枯竭,景德镇瓷业开始面临原料危机。但元代景德镇瓷工适时找到了一种新的优质制瓷原料——高岭土,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制胎法。这是世界制瓷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扩大了制瓷原料的来源,更提高了瓷胎的耐火度,使之可在摄氏1330度的高温下仍不变型,烧成的瓷器胎色也更加洁白。景德镇安然度过了原料危机,更加发展迅速。元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釉里红、釉下彩瓷是这一时期瓷器中的精品。以氧化钻作为绘料的青花,蓝白相间的色调朴素清新。以氧化铜为绘料的釉里红,呈一种美丽的暗红色,富丽典雅,其制作技术是制瓷工艺中又一大革新。青花、釉里红以及二者相结合的青花釉里红,开创了多彩高温釉下彩先例,它们与黄釉瓷、蓝釉瓷、黑釉瓷互相搭配,形成了景德镇五光十色的颜色釉瓷。部分瓷器雕绘结合的装饰手法也是景德镇瓷器一大特色。

康熙五彩明代中期,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自元代开始兴起的彩绘瓷到明代形成一种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斗彩”,成化斗彩色泽鲜艳丰富,釉面光洁莹润,纹饰生动而制工精细,古今中外珍同拱壁。嘉靖、万历五彩则以大气磅礴、色彩艳丽闻名于世。青花瓷此时无论是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大有发展,成为当时瓷器主流。

明清以来,各大名窑逐渐衰退,只有景德镇还在大量生产各种颜色釉瓷和彩绘瓷,而且不断有新品种涌现。清康熙年间以全低温釉上彩绘的康熙五彩是清代景德镇瓷器中又一精品,使用釉上蓝彩代替釉下青花彩,并大胆使用黑彩,成为纯粹使用釉上彩料绘制的彩色瓷器,色彩更加丰富。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粉彩和珐琅彩画工精细色彩柔和淡雅。始于康熙的粉彩利用玻璃白釉调和各种色彩,用时先将玻璃白釉打底,然后以各种彩色渲染,使色彩变得粉淡、娇艳、层次丰富。雍正时期粉彩盛行,取代康熙五彩成为釉上彩的主流。珐琅彩使用进口釉料,色彩更丰富、控制准确,为“内廷秘玩”。五彩、粉彩、珐琅彩的出现,玲珑器、脱胎器、仿金、仿漆、仿木的像生器以及综合运用各种装饰手法的器物以及体现高超手工技术的镂空、套烧、转动的器物的接连问世,使古代景德镇的制瓷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成为举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的彩绘瓷与湖南醴陵的釉下彩、广州的广彩一起形成了清代瓷器多彩多姿的局面。

民间陶瓷“至唐而始有窑名”,而宋代以前,窑场皆为民窑性质。到了北宋和南宋,宫廷所需瓷器由官办瓷窑进行生产,严格按照宫廷要求制造。工艺上精益求精的官窑产品属于非商品性质,严禁民用。虽然工匠都一样来自民间,但官窑经济实力雄厚往往聚集了各地最好的匠人,制作技术先进规范,造型与装饰一般都有特定要求,迎合上层社会的审美心理与审美趣味。民窑则不同,其服务对象都是平民百姓,做工虽不如官窑讲究,但无论器物造型还是其上的装饰都较少拘束,往往在固定的题材与要求范围内,体现出作者独到的匠心。全国各地民窑中有不少精品,铜官窑(长沙窑)、磁洲窑、吉洲窑、龙泉窑、宜兴窑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民窑,产品各具特色,颇具地方民间风格。

铜官窑(长沙窑)

位于湖南长沙铜官镇的铜官窑是唐代起即盛名远播的民窑,产品远销东南亚和西亚等地。首创釉下彩瓷器:先在坯上青花罐进行彩绘装饰,后施以透明青釉,入窑烧成。这样烧成的美丽多彩的飞禽、走兽、人物、花鸟、山水花纹在透明薄釉的保护下不易磨损。此外铜官窑还常用模塑贴花、印花、刻花等装饰。釉色有青、黄、黑、白等色。造型有壶、瓶、杯、盘、碗、灯和生动可爱的鸟、狮、猪、鱼、青蛙等玩具。图为唐代铜官典型陶壶,壶身上有以写意画法绘制的褐色飞燕,下饰莲叶。笔法飘逸灵动,富有生气。

磁州窑

位于河北邯郸市的磁州窑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民间瓷窑。磁州窑大量使用在胎上用笔画釉的方法,烧成白釉黑花器。这种方法较刻、堆和印花更为自由活泼,为后来绘瓷工艺由纯图案过渡到半绘画和纯国画形式开辟了新途径。另外还有半刻半画,多彩剔花、刻花填色、戳印珍珠地等。胎质坚细,呈灰白。

磁州窑梅瓶磁州窑梅瓶

色;釉色白中微带黄,产品风格朴实健美。器形以盘、罐、瓶为主,还有瓷枕和玩具。当时河北、河南、山东和陕西等地民窑,都广泛烧造这种类型的瓷器,因而泛称为“磁州窑系”。磁州窑至元代仍继续烧造。磁州窑曾对朝鲜、越南、泰国、日本等国的陶瓷产生过较大影响,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如两款北宋磁州窑梅瓶,手绘瓶花纹秀丽流畅;剔花瓶饱满的花纹设计与黑色色釉相配使梅瓶显得沉稳端庄。

吉州窑

宋代南方著名民间瓷窑。窑址在江西吉安永和镇。隋至宋,吉安称吉州,故名。又因烧造地点在永和镇,也称“永和窑”。始于五代盛于宋代,至元代衰落。有青釉、绿宋代吉州窑褐釉剪纸纹碗釉、白釉、黑釉和彩绘等。黑釉花色较多,有滴珠、鹧鸪斑、玳瑁斑,有绘有凤纹的。创新的木叶贴花和剪纸贴印手法,风格独特,是吉州窑的代表产品。如吉州窑褐釉剪纸纹碗与木叶纹碗。

耀州窑

位于陕西铜川市的耀州窑唐代已开始烧造白、黑釉瓷,北宋开始烧造青瓷后成为北方民间青瓷的主要产地之一。器形以碗、盘、碟、罐、盒、瓶为主,胎质灰白而薄,釉色匀净,有的青如橄榄,也有的微微闪黄。刻、印花纹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纹样以牡丹、菊花、莲花、鱼为主。河南临汝窑、宜阳窑、宝丰窑、耀州窑圆锥碗新安城关窑、禹县钧台窑都有仿烧耀州窑青瓷,从而形成一个与越窑风格有别的北方青瓷窑系。如宋代耀州窑缠枝绿牡丹圆锥碗,碗中刻花笔触生动有力,风格健美秀丽。

哥窑与龙泉窑

相传南宋浙江龙泉县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皆在龙泉开设窑场,章生一所烧的窑名“哥窑”,又名“琉田窑”。哥窑利用胎坯和釉料膨胀系数的不同,以釉质“开片”的疏密和粗细,形成“百圾碎”和“鱼子纹”等花纹,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相仿。传世哥窑瓷器胎厚,釉的乳浊性较好,色调多为淡雅的米色或粉青色,纹片用人工着色,有哥窑穿带瓶龙泉青瓷盆“金丝铁线”之称。如清代仿哥窑穿带瓶。章生二所烧的窑称“龙泉窑”,又名“弟窑”。龙泉窑点是胎薄如纸,釉色以翠青、梅子青和粉青最佳,莹润如玉。龙泉窑器形复杂,除一般日用器皿外,还烧制各种文具和仿古瓶、鼎、炉等。以堆塑和贴花的技法装饰器物,风格独特。除在龙泉县境内以外,在相邻的庆元、遂昌、云和等县有众多窑场仿造龙泉窑产品,形成继越窑之后的一个新的青瓷窑系。元代,瓷窑范围扩大至丽水和永嘉等地,瓷器大量运销海外。明代龙泉窑继续烧造,清中期逐渐衰落。如龙泉青瓷盆,盆内贴饰两尾小鱼,似于碧波中游玩嬉戏,情趣盎然,别出心裁。

宜兴窑

紫砂竹节形壶江苏宜兴烧造陶瓷历史悠久,秦汉时宜兴地区陶窑密布;两晋时在均山烧青瓷,唐初在归径等地大量烧制,至晚唐、五代成为南方民间著名青瓷窑;宋、元时期,丁蜀与西渚一带大规模烧造日用陶和早期紫砂。明清时成为当时的烧陶中心。始于宋盛于明清的宜兴紫砂陶以当地特有的紫砂泥为原料,产品有多种颜色。造型讲究,有模拟各种瓜果植物的,简洁的几何形状也多见。如清代紫砂竹节型壶,小巧玲珑,意趣天成。

民间青花瓷

陶瓷产品中最富民间色彩的莫过于明、清两代各地民窑都普遍生产的青花瓷器。青花瓷起源于唐、宋,这一时期的青花瓷纹饰简单,技术还不成熟,现存实物也极少。从元代起,以江西景德镇为中心的地区,青花瓷烧制技术已渐至成熟,烧制出来的青花青花三娘教子图盖罐宣德青花山水纹盖罐瓷器器形高大,胎色洁白,色泽鲜艳,图饰层次繁多,布局丰满。

“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以景德镇为核心,各种民间手工制瓷作坊兴盛发达。明代永乐、宣德时期,进口的大量“苏麻离”钴料在青花瓷绘中广为使用,烧出了如同蓝宝石一般透明夺目的“宝石蓝”。由于这种钴料含铁量高,瓷器蓝色纹饰中往往出现黑色金属光斑,散缀在蓝色的纹饰当中,独有一种趣味。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发展到了高潮阶段,不仅烧制技术成熟稳定,装饰水平也达到空前高度,纹饰多用写意手法,由繁缛转为简洁,用笔自由奔放,独具艺术魅力。

东方朔偷桃园纹盘人物故事纹盖罐明代中期以后,青花用料多为国产。到清代康熙年间,钴料从选矿到提纯都精工细作,所用上好浙江钴料烧制出了“宝石蓝”“翠毛蓝”青翠娇艳。明代即开始用“分水法”的绘画技法至此时已非常成熟。用此法画成的青花瓷烧成以后,层次分明,虽只有一色,却呈现出丰富色泽变化,类似于国画的墨分五色。嘉庆以后,青花在官窑中渐为衰退,到咸丰年间则基本停烧,民窑却一直还有生产。因当时各种婚嫁喜庆的送礼之风的兴盛,民间青花吸收了当时民间木版画、印花布、剪纸、木雕中的各种吉祥喜庆题材,内容更加丰富。

民国期间南北各地都常见的大量鱼盘,品种繁多,各异其趣,以其吉祥喜庆(有鱼——有余)的寓意和赏心悦目的纹样,深得大众喜爱。

青花红彩金鱼碟青花水草鱼纹盘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在我国南北各地仍有作为日用瓷的青花瓷的生产,消费对象都是普通乡镇百姓。这一时期的青花瓷虽质地粗朴,仍不掩其美。纹样虽基本上沿袭明清旧式,却也深得青花之妙趣。陕西省铜川市群众艺术馆藏的一件1955年产的娃娃抱鱼青花缸就是其中一例。此缸正面画有鱼娃娃抱鱼的吉祥纹样,娃娃按“短胳膊短腿大脑壳,大鼻子大眼没有脖”的传统造型观念塑造,形象古拙,神情端庄的娃娃四周还配以花草,整体构图取舍大胆,疏密有致。青花釉红鱼纹盘陕西青花桃花纹边鱼纹盘同馆所藏另一件50年代初产的青花瓷盘,以山水为背景,以大写意手法在一片和煦的田园风光中刻画出渔、樵、耕、读四个人物形象,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悠闲而轻松的气氛。

陕西娃娃抱鱼青花缸

陕西青花山水人物盘20世纪80年代以后,民间青花瓷产品以仿制品居多,大多数作为礼品、纪念品出售,也有不少作坊将产品以种种方式做旧,制成仿古青花瓷在古董市场出售。

20世纪90年代陕西生产的青花大碗大得有意思:碗的直径有一尺来长,壁厚,胎重,以豪放的爽朗笔触,绘制简单的花草纹样,显得非常大气。是在陕西“高把老碗”(高13cm,直径21cm)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高把老碗在北方尤其在关中一带很受农人喜爱。青花荷花纹鱼盘关中农村人在吃饭时,喜欢端着大碗到院外和邻居聚在一起,边吃边聊,当地人戏称“老碗会”。这样的碗一碗够吃一顿,不用中途回家添饭菜,充分体现了北方农民淳朴的生活情趣。

另有一件陕西鱼纹盘,盘中以娴熟大胆的笔法画一尾蜷身鱼,鱼头浓色平涂,用网状线来表现鱼鳞、鱼身,鱼尾则只用廖廖几笔长线表示,不失传统青花的潇洒随意。盘沿饰以荷纹,使整个画面构图显得饱满灵动而充满生气。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