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经火烧制而成的粗陶玩具。如在河姆度文化遗址和山东大汉口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陶制的小猪。
在郑州二里冈出土的文物中,陶制玩具品种更多:陶羊、陶虎、陶龟、陶鱼,还有小陶人。
如果春秋时鲁国人公输般造木鹊而飞之,用以侦察宋城防御情况的记载没错的话,则风筝至少有2500年的历史。
《汉书·礼乐志》中有了对风筝、竹马和假头、假面玩具的明确记载。
李嵩货郎图元宵灯节,亦起于汉代宫廷,汉武帝定《太初历》,将正月十五作为重大节日。汉代就有的“秋节”是后代中秋节的发端。有关元宵节和中秋节的各种娱乐活动也自那个时候开始。
唐代爆竹称“爆竿”,发展到宋代就有了成串的鞭炮。
宋代玩具品种丰富,苏汉臣的《货郎图》中,小小货挑子上,可辨认出来的就不下数十种,其中有巴掌大小的燕子筝,难怪图中孩童趋之若鹜。
毽子、陀螺、不倒翁在此时都已广泛流行。
宋代燕几图是后世七巧板的原形。
明清两代,儿童玩具制作业更加繁荣。
陕西凤翔泥塑便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当时驻守陕西六营的军士中,有不少来自江西瓷都景德镇的,制作起泥塑玩具来相当灵巧。
明太祖定都南京后,将元宵放灯时期延长为十天,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永乐初年,官方在金陵午门外,千灯万盏,叠成“鳌山万岁灯”。南京彩灯便是从那时起开始有名的。
起源于宋代的燕几图到明末清初时发展为七巧板。至十九世纪,七巧板不仅在国内风行,还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国。被称为“唐图”“东方的魔板”,款式也由原来的七巧板发展出“双七巧”、“双方七巧板”、“益智图”、“百巧图”等多种类型。
现存的各地民间玩具基本保持了明清时代的面貌。
泥玩具
泥玩具在制作上简便易成。方法是在粘土中加入纸、麻、棉等纤维,捏制或模制成型后,再施以彩绘而成。
泥制玩具一般不易保存,但追根溯源,在上古神话传说中即可见到它的身影,传说中女娲抟团土造人,不正是这种泥土游戏的写照吗?先民赋与这种平凡而又奇妙的创造活动如此神圣、庄严的价值,用它来解释生命的起源,难道是偶然的吗?
北京双起翔泥玩具
骑师兔儿爷小型泥塑玩具在宋代得到了发展,宋代七夕节人们争买泥娃娃“磨喝乐”,立春时,市上出售泥制小春牛,杭州人在春游时也必买称为“黄胖”的泥偶。
明清以来,苏州虎丘、无锡惠山、潮洲浮洋,北京、天津等地泥塑玩具声望鹊起。清末天津泥人张的作品以其高度写实的技巧驰名海内外。北京老艺人关起翔的“兔儿爷”,则是现代民间泥玩具中的精品。
淮阳泥泥狗
女娲被后世尊为爱情之神、繁衍之神、“送子娘娘”,在怪兽河南人骑瑞兽河南今日民间还普遍受到崇拜,其传统可上溯到汉代以前。儒家思想形成稳定的社会文化结构是在汉代,在此之前,古代春社活动中,男女情侣相约神庙,自成婚配,官方不禁。在河南淮阳地区,人们将女娲与太昊奉为婚姻之神供于太吴陵人祖庙,每年春二月的淮阳人祖庙会则演进为当地人求神祈子活动与各种商业活动相结合的盛大集会。会上出售的各种泥制玩具——泥泥狗是其他地方不多见的,其奇异夸张的造型往往让人联想到上古女娲造人的洪荒时代。
泥咕咕
现存于浚县境内的泥咕咕则另有其源头。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李密曾与隋军会战黎阳,并驻军于今浚县境内,双方战斗激烈,将士们伤亡惨重。义军中有会做泥人的艺人,用泥捏“骑马人”,以悼念阵亡的将士。浚县泥咕咕之乡杨玘屯的能人巧匠们,据说就是那些艺人们的传人。
浚县泥咕咕一兵马人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到二月初五,浚县庙会热闹非凡,大小泥货摊上,各色泥玩具招人眼目,凡赶会的百姓,没有不捎带几个回家给孩子作玩具或是作摆设的。那些斑鸠儿,小燕儿在孩子们口中吹得呜呜直响,此起彼伏。这也正是浚县“泥咕咕”得名的由来。而当地一首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泥咕咕的功用与品种:
咕咕叽叽杨圮屯儿,
小猴八戒骑马人儿。
狮子双响大小燕儿,
能看能玩真有神儿。
凤翔泥塑
凤翔泥塑相传已有600多年历史,在明太祖朱元璋时,驻扎陕西六营(今凤翔县境内)的士兵中,群坐虎有一部分来自于江西著名瓷都景德镇。这些善捏泥人的士兵在六营定居后,这儿的泥货制作业便兴旺发达,传于今世。
虎头挂片凤翔地区有尚虎的习俗,这种习俗与远古虎图腾崇拜有关。乡亲们相信老虎可以避邪消灾、护佑人丁,所以不论是结婚嫁女,生娃做满月,还是给长者祝寿都兴送虎,布虎、纸虎、泥虎都可以,其中又以泥虎居多。在凤翔的庄户人家中,窗上剪的有虎,炕上摆的有泥坐虎,门墙上挂的有泥虎,小娃娃们枕的是布虎枕,戴的是虎头帽,穿的是小虎头鞋,让人觉得仿佛一不小心就掉进了“老虎窝”。
凤翔彩绘泥塑是凤翔民间艺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凤翔的泥塑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挂片,以虎头挂片为代表,挂片有大小之分,最大的可达1米多高,最小的仅有娃娃巴掌大。另一类是圆雕,分人物和动物两个方面,人物有《西游记》人物、古装戏曲人物,麒麟送子、娃娃、娃娃骑虎、娃娃骑牛和娃娃骑象等;动物中走兽有坐虎、卧虎、狮子、牛、马、兔、象等,飞禽有鸡、鸟等,水族有金鱼等。
面花
面粉是北方地区的主食,面花在我国北方地区比较普遍。
作为民间朴素食品的加工工艺,面花不仅具有美化食物、赠进食欲的功能,更贯穿于北方许多省区一年四季各种重要节日及人生礼仪之中,不仅是联络亲族、促进社区情感交流的馈赠佳品,还是丰富生活情趣、寓教于乐的手段。
面花加工工艺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南征孟获,汉军班师回朝时,在沪江岸头“唤行厨宰杀牛马,和面为剂,投入江水以祭猖神”。
唐代新疆吐鲁番墓中出土的面食有各种花式造型。
宋代面花不仅造型多样,而且在多种节庆中都有使用。
清明节人们用柳枝串燕形面花,插于门楣,称之为“子推燕”。
都城开封每年七夕,民间“以油面糖蜜造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其中还有“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其来风流,不知其从,谓之果食将军”。
在重阳节,老百姓也以面蒸糕馈赠亲友,上面剪小旗、果实、如石狮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像,置于糕上,谓之“狮座”。
台北面人明清以来面花艺术更加普遍,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地区、不同习俗、不同节日,面花形制都有差异。更有艺人挑着担子,沿街献艺。
现存的民间面花艺术,以山西北部农村地区流行的寒燕儿、山西阳城一带的焙面娃娃、陕西合阳花馍以及山东的面人最具代表性。
寒燕儿
寒燕儿是山西北部农村对面花的别称,起源于寒食节。
旧俗以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介子推是春秋时期随晋文公流亡国外的有功臣子,晋文公归国即位后遍赏群臣,惟独忘记了不会自我标榜的介子推。介子推携老母归隐绵山(今山西介休),晋文公知道后,派使臣请他出山做官,但介子推坚辞不受。晋文公想用烧山的办法逼他出来,不想母子二人宁愿被焚而死。晋文公追悔莫及,于是规定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用火烧饭,食寒食以示哀悼,并将绵山县改名为介休县,意为介子推永远休息之地。
寒燕儿汉代更把这一天定为“禁烟节”,家家不能烧火。
宋代则演变为清明节民间禁火吃寒食,家家户户制寒燕形面花串于柳枝,挂于门楣纪念先人的习俗。远远观之,各家各户门楣上群燕落柳,五彩缤纷,给乍暖还寒的庄户人家平添融融暖意。
寒燕儿发展到后世品种繁多,花、鸟、鱼、虫、人物,应有尽有。大者寸许,小者四五分,精巧可人。
风筝
风筝古名“鹞子”,也叫纸鸢。放风筝是一项大人小孩都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
山东潍坊金鱼风筝风筝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人公输般制造木鹊,成而飞之,并用以侦察宋城防御情况。
五代后汉李邺用纸糊扎成鸢,引线乘风为戏,叫做纸鸢。唐代古人在鸢首以竹为弦,风吹其上,发声如筝,所以又称风筝。
此后风筝制作花样翻新,经过不断发展,到明清时期出现了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著名的风筝产地。
民间艺人以细竹、木等材料为骨架,以皮纸、宣纸、棉纸、绢等材料加以裱糊,扎成各色风筝花样,在形式上非常丰富。大到数米长的蜈蚣,龙风筝,小到只有巴掌大的燕子筝,形形色色。有的风筝能旋转,有的风筝还附挂灯笼、响哨。风筝制作南北方略有不同,南方风和,风筝多软翅,北京沙燕风筝模拟飞鸟,蝴蝶,生动逼真:北方风烈,风筝多硬膀扎燕,在扎、糊、绘、放四艺上较讲究。20世纪70年代,发现一部据考为曹雪芹所作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其中记载了各种风筝的扎、糊、绘、放等技法,上有口诀,并配有彩绘图谱。
北京风筝
北京风筝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造型匀称,制工精巧。北京风筝造型有五种基本形式:硬膀、软膀、排子、长串和桶形。工艺则大致分为扎、糊、绘、旋四项。从清末至今,主要有四个著名技艺流派:一是金忠福,他的作品豪放、粗犷,色彩对比强烈,具有很好的远视艺术效果。不仅受到北京的老风筝迷们的喜爱,宫中也多喜欢用金家作品。“火神庙的黑锅底”指的就是金家几代人在地安门大街火神庙前摆的风筝摊上出售的“黑沙燕”;二是人称“风筝哈”的哈姓风筝世家。哈记风筝,最早起于清光绪年间。哈家几辈艺人,技艺全面,所制风筝,全部是高级的绢制品,选材严谨,骨架坚固平整,画工精致。品种有:云龙、五蝠、百蝠、云蝠,哪吒、刘海、蜻蜓、蝴蝶等,其中以“瘦沙燕”最为有名。哈记风筝的另一大特色是吃风力准确,根据风力大小而制作不同的风筝;三是孔祥泽,他制作的风筝仿效曹雪芹的艺术匠意;四是画家马晋,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文人气质。
天津风筝
天津是我国出口风筝的主要产地。天津风筝在艺术风格上,吸取了国画、版画以及天津杨柳青年画的特点,线条简洁,配色明快。制作上精巧别致,风筝骨架全用打眼扣榫,不用线绑。扎制的形象,有人物、花鸟、虫鱼等,其中最丰富多姿的是飞禽,有老鹰、小天津花篮风筝燕、凤凰、大雁、猫头鹰和翠鸟等。天津的风筝,以“魏记风筝”最有名,天津老艺人魏元泰一家三代从事风筝制作,技艺精湛,风格独具,闻名国内外。魏家风筝大的近丈,小不盈尺,特别是其中部分风筝还能拆卸折叠。一个五六尺的风筝,能装在二尺左右的盒子里。在扎制工艺上,他的风格是“穿眼带榫、前后见平”,竹架的纵横交叉点竹条绝不重叠。彩画部分粗细适当,艳色浓重鲜艳,在高空仍然清晰可见。有一种绢制蝴蝶风筝,上有一百六十个活眼,升入空中活眼随风旋转,蝴蝶翅膀的颜色忽明忽暗,变化万千。天津杨柳青风筝,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品种有两百多种,以动物、飞禽为主要形象。近年还新复制了曹雪芹图谱中的比翼燕、肥燕、雏燕等小巧玲珑的礼品风筝,使杨柳青的风筝品种更为丰富。
潍坊风筝
山东潍坊凤筝起飞平稳、色彩鲜明、艺术风格独特,是著名的民间工艺品。早在清代乾隆年间,潍坊已有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当时的清明时节,百姓们就有了放风筝游春的习俗。清末,王福斋艺人制作的“仙鹤童子”和“雷震子背文王”风筝,已很有潍坊中国龙名。潍坊风筝,以“龙头蜈蚣”、“苍鹰”为最好。结构分平面、浮雕式、立体三种。八卦、七星、鱼等属平面式结构,放飞时飞行平稳,飘带摇曳生姿。浮雕式做工较细,多为飞禽之类。立体最繁杂,又分串式和筒式两种。风筝的彩绘风格,与当地木版年画相近,有的直接使用印有单色线稿的画纸画纸,糊贴后再上色涂彩。自1984年起,潍坊每年四月都会举办“潍坊国际风筝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风筝爱好者参加。现潍坊风筝已发展到几百个品种,产品畅销国内外。
“龙头蜈蚣”风筝为山东潍坊风筝的代表作。全长一百多尺,由龙首、躯干(数十节)和龙尾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可相对独立,而又联为一体。放飞时,先起尾部,后起躯干,最后数十节立体部件所产生的提升力,把几斤重的头部慢慢拉起,整条蜈蚣便起飞登天。进入苍穹之后,象巨蟒在凌空御风,气势非几,蔚为壮观。另一种微型龙头蜈蚣风筝,仅有红枣大,可装入火柴盒中。
活眼金鱼风筝为一种单片硬翅风筝。头部结构绑扎较复杂,用平片活动鱼眼,下身鱼尾为软边(不加横联条),骨架用劈权直立托条。色彩用大红色画出头、嘴、鳞片、鳍筋、尾筋。鳍和尾的筋条,以红色条加晕染,鳞片为白色边白色鳞心,或绘贴金鳞心、银鳞心。眼眶边涂红色或金色。
南通风筝
江苏南通的风筝,工艺精巧,造型优美,音响独特。分“活鹞”和“板鹞”两种。活鹞形象逼真,结构精巧。传统形式有《老鹰板鹞磨云》、《双燕觅食》、《二龙戏珠》等几十种。板鹞是南通风筝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基本形由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组成,外露六角,俗称“六角鹞子”。后发展有七连星、九连星至九十六连星。小者三尺以下,大者高达一二丈。竹架棚土布,彩绘,鹞尾拴粗草绳长二三丈,风筝上布满用大小葫芦、竹管、白果壳、栗子壳、鸽蛋壳、花生壳等材料做的哨子。大葫芦音响低沉如大提琴。蛋壳哨则发声清脆。有的大板鹞上可装二三十排哨子,计约200多组,分高、中、低三个声部,构成较完整的音程体系,因体积庞大,故需十余人同心协力才能将它送上天空。其声有如千马齐鸣,回荡苍穹。如大型板鹞风筝,背面布满大小不等的哨子。
陶制玩具
相对其他玩具而言,陶制玩具要求更高的专业加工。随着传统制陶作坊的消失,现代民间陶制玩具已较青釉褐绿彩骑狮俑为少见,只在部分传统产陶地区还有少量传统民间玩具的仿制品的生产,例如,湖南铜官地区的长沙窑所产陶器在唐代就极为有名,所产的大量陶瓷儿童玩具品种之多为其他陶瓷产区所罕见,至今仍有部分的民窑在复制。长沙窑生产的这些陶制玩具绝大部分是随手捏制而成,种类包括人物、禽、兽、鱼、龟等动物,有的腹中掏空,外通三个小孔,可以吹响;有的附有环形细钮,可以穿绳玩耍。
布制玩具
民间布制玩具,除实用、装饰居室目的外,往往还是祈福避邪的吉祥用品,在各种民俗场合中广泛运用。例如避邪用的瓜子娃娃和祈福用的抓鸡娃娃等。现存的民间布制玩具以陕西千阳地区最具特色,姑娘从10多岁起就开始学刺绣,用来制作各种童帽、童鞋、布枕之类。布枕花样繁多有虎枕、猪枕、鸡枕、鱼枕、龟枕、娃枕,还有桃枕、石榴枕等等,小孩满月、周岁时,外婆及亲人以布枕为礼品,每一种枕头都有吉祥用意,祝福孩子平安成长。在这些玩具和用品中虎头帽、虎头鞋和虎头枕是古代陕西地区的虎图腾崇拜的遗风。而蛙枕是民间婚姻繁衍之神女娲的象征,绣有五毒(蜈蚣、蝎子、蜘蛛、蛇、蟾蜍)的布枕或镜饰则取“五毒”与“无毒”的谐音,借五毒消灾灭祸保平安吉利。
戏剧玩偶
西汉时期就有的木偶,发展到唐宋时期形式已相当丰富,有悬丝傀儡(木偶)和仗头傀儡(木偶),布袋木偶则起源于清代中叶,体积小,操纵灵活,演武打戏时,动作比真人还要快捷逼真,很受儿童欢迎,是寓教于乐的一种娱乐方式。旧时艺人往往于街头设小型戏台,全部吹拉弹唱以及玩偶操作由一至三人承担,极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