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中国装饰艺术发展源流
探源溯本——原始装饰艺术
原始社会(远古至约4000年前)的装饰艺术,大体分为旧石器时代的装饰艺术和新石器时代的装饰艺术。旧石器时代的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人体装饰上,如文身、绘身和体外装饰等。新石器时代的装饰艺术则表现在玉器、彩陶及各类原始雕塑和岩画的纹饰上。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漫长发展过程中,许多原始艺术多被历史的烟尘所淹没,保存下来的只是凭借坚硬和不易腐烂变质的物质材料为依托的艺术。
一、旧石器时代的装饰艺术
文身是用骨针、竹签、石针等利器,在身体上刺出花纹,然后将青草汁或锅烟等自然染料糅入花纹,使之成为黑蓝色,这是一种永久性的人体装饰。另外也有以穿唇、穿耳、穿鼻、凿齿等进行装饰的。文身一词,最早出现于周代《谷梁传·哀公十三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晋范宁解释为“刻画其身,以为文也。”是在身体上留下永久性的花纹以美化身体。
绘身是用泥土、炭灰、油料等在人体上涂绘出某种花纹,这是人类最早的一种装饰,它可以防止蛇虫的侵害,缺点是在身体上不能长久保存。
体外装饰是指附着于身体某部位的装饰(包括衣着),如在头部、足部、腰部、颈部、腕部等部位悬挂或佩戴各种装饰品。这些装饰品是经人工加工过的自然物。在旧石器石代的各遗址中,装饰品的数量和分布极广且多,是旧石器时代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如河北阳原虎头梁遗址发现的13件包括贝壳、石珠、鸵鸟蛋皮等钻孔圆形饰物,均可系绳悬挂于耳朵或颈上作为佩戴装饰品;山西峙峪遗址中发现一件直径为805mm的石墨装饰品,单面钻孔;北京山顶洞人遗址中也发现2件经过磨制的骨片。另外,宁夏水洞沟、河南小南海、辽宁金牛山和小孤山等古人类遗址中,均发现了装饰品,其质地主要是石、牙、骨、贝(蚌)、蛋壳等。石质装饰品有钻孔的小砾石和石珠,磨制钻孔的石墨制品;牙饰品有用鹿、狐、獾、鼬等齿制成的饰品;骨质装饰品有穿孔的亚腰形骨管,钻有小孔的青鱼骨,鸟骨扁珠;贝(蚌)类有穿孔的海蚶壳,喙部磨孔的贝壳;蛋壳类有用鸵鸟蛋皮穿孔制成的扁珠等物。这些装饰品有单体悬挂的,也有串联在一起悬挂的。
二、新石器时代的装饰艺术
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陶器的发明和使用,人类开始从野蛮状态逐渐进入到文明时代。彩陶上的许多纹饰,已创造有单独和连续等多种构成形式,并能随器形的不同而出现种种变化,达到了器形与装饰的统一、实用与美观的结合。从考古发掘的实物证明,早期彩陶上的纹样,主要受当时编织物的影响,编织物大都织法多样,纹饰规整,表现出一种规律性的、流畅的风格。仰韶文化中的彩陶除了以几何形纹饰为主外,还绘有装饰性极强的鱼、鹿、蛙、羊等纹饰,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半坡型彩陶中的人面鱼纹陶盆。马家窑文化中的彩陶除几何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外,开始出现了以表现原始舞蹈为内容的陶盆,彩陶上的旋纹纹饰这是较早出现的具有情节性的装饰用品。从原始彩陶纹饰的艺术风格看,色泽单纯、运线流畅,表现出一种特有的纯朴、浑厚和爽朗,给人一种单纯、粗犷、质朴的装饰美感。
原始雕塑具有实用性和象征性的特征,材料以石、骨、玉、牙、木、泥为主。石雕有河北武安仰韶文化中的人面石雕,四川巫山大溪文化中的双人面石雕等;牙雕有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的鸟形匕,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中的透雕梳等;骨雕有陕西仰韶文化中的人头像,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中的镂空雕筒等;陶塑有裴李岗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陶塑人头像,仰韶文化出土的人物、动物、房屋和陶祖,马家窑文化的女性陶塑,人形彩陶罐等;玉雕有红山文化的玉鸟、玉龟、玉猪龙;良渚文化的玉斧、玉刀、玉锛、玉琮等。品种有浅浮雕、高浮雕和圆雕等多种形式。
原始岩画是指刻或画在岩石上的图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中国发现数百处岩画遗址,如广西花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甘肃黑山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等。题材有人物、动物、日月星辰、房屋、武器、神祇、符号、手足印、人面、车辆、帐篷等,多方面反映了狩猎、战争、舞蹈、祭祀、生殖崇拜等内容。
崇拜的奥秘——商周时期的装饰艺术
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结束了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进入了人类文明时期,产生了光彩夺目的青铜文化,并完成了由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的转变。
青铜器是奴隶社会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类,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等类型,这些器具上的装饰纹样,内容多样,手法独特,结构严谨,显示出威严、端庄、肃穆、凝重的特色,具有独特而新奇的狞厉之美。殷和西周前期的主要纹饰是饕餮纹、夔纹、龙纹和凤纹,基本为对称形,表现出神秘森严的气氛。青铜礼器多厚重,一件司母戊方鼎重达875kg,是王权集中的体现。造型除注重实用外,还以现实和想像的动物形象为母题,制造出四羊尊、象尊、鸟尊等工艺精湛的艺术品。西周中期以后至春秋,随着“天命”、“神权”的逐渐衰退,纹饰上的神秘色彩也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清新、流畅、纤细玲珑的几何风格。春秋后期至战国初,鸟兽动物纹样逐渐以写实为主,许多描绘人间生活的场面开始出现。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青铜器以日用器皿为主,纹样多为狩猎、习射、采桑、宴乐、攻战等生活场景。在构图上采用分段分格处理的方法,新颖而丰富,对以后秦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起到了先导作用。
商周时期的玉器,以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最负盛名,这些小件饰物,有各种动物形象,如玉凤、玉龙、玉鹦鹉、玉梳、玉鱼、玉龟等。将复杂的形象概括为生动、变化的平面图形,采用透雕的形式,以此获得更生动的情趣。漆器工艺在早期的造型和装饰方面极似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空前。纹样有各式云纹、几何纹、勾连纹、动物纹等,在色彩上喜用暖色调表现。商周时代的丝织工艺,基本与漆器工艺同步发展,纹样有龙凤纹、花卉纹、几何纹、田猎纹等,往往采用蛇形的曲线变化来表现,从而获得气韵生动的效果。在色彩上,追求艳丽的色彩感觉。各种形象穿插相间,气氛极为热烈,例如湖北江陵马山一号东周墓出土的大量丝织品,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御龙图帛画等,纹样生动、构图完整、极富有装饰趣味。
雄大气魄——秦汉时期的装饰艺术
在中国装饰史上,秦汉艺术显出了极大的气魄,从秦兵马俑到万里长城,从宫殿园苑到汉画像,无一不显出“大”的特征。秦代的装饰艺术主要反映在宫殿建筑装饰、漆器装饰、兵马俑以及瓦当和壁画上。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漆盂,绘有一鸟二鱼,造型、色彩、线条简朴粗犷,装饰感极强。画像砖、瓦当和铜镜上表现的奔兽、围猎、子母鸟、鹿、豹、蟠螭等形象,虚实相映,结构严密,生动有力。阿房宫是秦代宫殿建筑的代表,《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像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可惜只能从文献记载中看出它的巨大、壮丽、威风的特色。秦陵南踞骊山、北临渭水,前后费时40年才竣工。其兵马俑大且写实,并且数量多,是一只庞大的守卫秦皇陵的地下御林军。
汉代的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帛画、墓室壁画、漆画及雕绘结合的画像石、画像砖上。帛画主要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三号汉墓,山东临沂金雀山九号汉墓等处,内容以反映西汉封建贵族生前和死后的生活为主,人物均采用侧面造型,线条流畅、色彩浓艳、构图饱满完整。墓室壁画主要出土于内蒙、山东、甘肃、河南、河北、辽宁等地,内容多半反映的是墓主生前的生活情况。最具代表性的有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壁画、河北望都汉墓壁画以及内蒙的林格尔汉墓壁画等。汉代漆器,在传统的彩绘、针刻、浮雕、银扣及铜扣的基础上,新创了“金扣器”和镶嵌工艺。主要以朝鲜平壤乐浪古墓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漆器为代表,构图气势豪迈,针刻运线细如游丝,形象简朴,色彩层次丰富且艳丽,装饰效果强烈。织物以锦的织造更为出色,一般用4~5套色织成,常见的形式是二方和菱形连缀的四方连续,从而奠定了中国为“丝绸王国”的地位。
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主要分布于山东、四川、河南、安徽、江苏、浙江、陕西等地,其数量多、题材广,从现实的人间万象到幻想的神话世界、从历史故事到百姓辛勤劳作,无不纳入表现之中。基本纹饰有车骑狩猎、宴乐百戏、神仙羽人、飞禽、鸿雁、虎豹马鹿、四灵四神、吉祥文字、亭台楼阁、植物花草等。构图饱满充实、灵活自由,多采用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直线分割经营画面。形象多以影像为主,简洁明确,细节刻画不多,以粗犷洗练取胜。画像石、画像砖生动朴素的特色,为后世的装饰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汉代的雕刻以霍去病墓石雕为代表,现存17件,分别为马踏匈奴、跃马、卧马、牯牛、伏虎、野猪、蟾、石鱼、卧象、蛙、怪兽吃羊、猿与熊、石人等。基本是以意选石、因石立意、循石造型,其神态生动异常。另外,洛阳出土的石辟邪,咸阳出土的类似狮虎混合的石兽,四川的陶说书俑,汉中勉县的陶独角兽,甘肃武威出土的青铜奔马,江苏铜山出土的双舞俑等,基本代表了汉代雕刻的风格。
万千风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装饰艺术
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逐渐兴起,已形成了独立的画科,并出现了一批专业画家。同时,由于佛教的兴起,莲花、忍冬、飞天、缠枝花等成为这一时期的基本纹饰,尤其南北朝时期更加风行,在石刻、陶瓷、铜镜、织锦上到处可见。飞天又名“香音神”、“凌空之神”,持乐器者称“伎乐天”、“音乐天”、“乐神”,是佛教中欢乐的象征。另外,石窟中除佛像、壁画以外,还有藻井、壁带、龛沿、枋沿、佛像背光处等的装饰。纹饰有弧线型的忍冬纹、曲线型的云气纹、直线型的几何纹等。
甘肃敦煌莫高窟,位于敦煌东南约20km的断崖上,自秦至元代均有建造,有50000m2的壁画和2000多尊彩塑,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其中有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的壁画等,题材以佛、菩萨为主,也有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画面构图打破了现实时空,色彩浓重、层次分明、具有现代感,线条简洁。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主要表现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等,色彩以土红、粉绿为主,并以彩墨烘染。甘肃麦积山石窟壁画,题材以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为主,色彩主要采用施朱、点绿的手法。除此之外,甘肃嘉峪关魏晋墓、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墓、江苏镇江东晋墓、河南邓县南朝墓、南京西善桥南朝墓中出土一批彩色画像砖,题材内容丰富多样,表现手法也颇具装饰性。
人本回归——隋唐时期的装饰艺术
隋代历时37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极为短暂,虽然遗留的文物不多,但在装饰上却表现出了特有的时代特征。现存甘肃敦煌莫高窟中的隋代壁画,题材内容除沿袭以往的佛、菩萨、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外,开始出现了经变画,如法华经变和维摩经变等。隋代的装饰,上承魏晋南北朝、下启盛唐,它是波澜壮阔、灿烂辉煌的唐代装饰艺术的前奏。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所谓国家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唐代的装饰艺术,突出地表现在石窟壁画和墓室壁画以及丝织、金银器、工艺雕刻、陶瓷器等方面。尤其盛唐时期,品种更多,纹饰更加绚烂。
唐代的壁画有宫殿、寺观、石窟、墓室等数种。宫殿、寺观壁画从诸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超出以往时代,但随着建筑物的毁灭,许多早已渺然无存,今天所能见到的,只有石窟和墓室里的壁画。在敦煌莫高窟中,唐代壁画发展为全盛时期,占据了整个壁画总数的一半以上,可谓壮观。题材由南北朝以来表现的忍耐、牺牲精神等内容,逐渐转变为宣扬西方极乐世界的欢乐享受,把极乐世界描绘得一派生平,如《法华经变相》、《报恩经变相》、《维摩诘变相》等。在构图上气势宏大,用线和用色也更加丰富,人物形象世俗化,并充满着人间的温情,人物体态婀娜多姿,有着更为强烈的装饰效果。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刺千佛洞、伯孜克里克千佛洞等石窟中的壁画,从题材和艺术表现上看,既有西域的艺术特色,又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体现出单纯而富丽的装饰美感。
唐代的墓室壁画,都出土于皇室宗族的墓葬中,如初唐的李寿墓,盛唐的章怀太子李贤墓、懿德太子李重润墓、永泰公主李仙蕙墓等。李仙蕙墓壁画中的宫女人物造型丰满、生动,线条圆润挺拔,设色明净,画面装饰效果好。李贤墓壁画中的出行图、客侠图、仪仗图、马球图等,表现了宫廷贵族的奢侈豪华、享乐的场面。李寿墓壁画中的农耕、放牧、杂役等,则表现了初唐的农牧手工业生产情况。
唐代的织锦由于发展了纬线提花,锦纹更加丰富,织造方法有本色、妆花和织金等。题材以鸟兽、花草为主,其中鸟兽通常是成双成对,左右对称;花草则花中有花,叶中藏花,花中寓叶等新颖别致。金银器上的珍禽异兽纹样,风格独具。唐代的青瓷以越窑为代表,白瓷以邢窑为新兴的代表,因此有“南青北白”的描述。铜镜的造型除圆形外,还有方形镜、亚字形镜、菱花形镜、葵花形镜等。主题纹饰以动物为主,有四神纹和十二生肖纹,也有似狮、似虎、似麒麟的瑞兽。瑞兽又常与葡萄、禽鸟相组合。以花卉为主题的装饰多取宝相花、莲荷及牡丹等。
总之,唐代的装饰纹样主要有成双的花鸟、运线从容的缠枝纹、富于变化的联珠团花、明丽的宝相花以及小簇花等,所表现的是和谐的韵味和旺盛的活力,以至形成了气势宏伟的一代“唐风”。
理性的优雅——宋代的装饰艺术
两宋经历3个多世纪,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在装饰方面,逐渐摆脱宗教影响,花鸟题材成为最常见的装饰内容,并注重写实,纹样简洁、典雅。小幅装饰画是宋代的一个较特别的门类,具有装饰与实用双重作用,如扇面装饰、屏风上的装饰等等。内容多以花鸟、山水为主,构思巧妙、形象刻画生动、色彩典雅和谐,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在陶瓷方面,宋代名窑林立,瓷器的烧造技术达到了高峰,装饰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北方的耀州窑、临妆窑和南方的龙泉窑生产的青瓷,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磁州窑系统的突出成就是在白釉上用铁釉画花(又称铁绣花),运用国画用笔的顿挫、粗细、转折、浓淡以及笔与笔的重叠等技法一气呵成,既有国画的特点,又富有装饰效果。另外还创造了刻画兼绘画、剔刻、刻填和珍珠地划花等多种新技艺,其中以所绘黑花最为精美。吉州窑创造的木叶纹和剪纸贴花的形式,生动新颖。
宋锦的纹饰吸收了国画花鸟的风格,以写生花、八达晕、灯笼锦和球路锦为典型。写生花也叫生色花或散花,具有自然、完整的特点。八达晕是应用规矩的方、圆几何纹和自然形组织起来的纹样,具有配色调和优美的特点。灯笼锦又名庆丰收、天下乐,是以灯笼作主要纹饰,以谷穗、蜜蜂等寓意“五谷丰登”。球路锦是以一大圆为中心,上下左右和四角配有8个小圆、圆圆相套或连接,并向四周循环扩展以组成四方连续纹。
宋代墓室壁画主要出土于河南禹县、郑州、洛阳,河北井陉,甘肃陇西,湖北荆门和江苏淮安等地,特点是以写实为主,用线质朴,色彩平涂无晕染。石窟壁画仍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代表,装饰特点是整齐、严谨,注重整体色调。另外,由于宋代雕版印刷的兴盛,促进了木刻插图的发展。取材于民间风俗活动的风俗画(包括节令画)有《婴戏图》、《五瑞图》、《百子嬉春图》、《村童闹学图》、《大傩图》等色彩艳丽,富有情趣。每逢年节,市场上均有门神、桃符、钟馗、虎头一类的画出售。
铁骑雄风——辽金元时期的装饰艺术
辽、金、元都是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政权,虽然没有正式的图画院,却有类似机构组织画家创作以为宫廷服务,如辽的“翰林院”,金的“秘书监”下属“书画局”、“少府监”下属“图画署”,元的“祗应司”下属“画局”等。其装饰艺术,主要反映在壁画、陶瓷、织物、石刻等方面。
辽墓壁画发现有多处,如辽宁白塔子之北的庆陵,内蒙库伦旗一号辽墓、法库叶茂台辽墓及北京永定门外西马场辽墓等。其中庆陵壁画最突出的是主室四壁所画的《四季山水图》,表现手法以墨线为主,略施晕染,较多地保留了唐代的画风。
兀代壁画主要有敦煌莫高窟现存的佛教密宗壁画,山西永乐宫的道教壁画以及稷县兴化寺壁画、洪洞县广胜寺壁画等。敦煌莫高窟元代壁画保存较完整的是第3号窟和第465号窟。第3窟的题材为《千手千眼观音图》,画面采用白描淡彩的形式,用线流畅,用色活泼。第465窟属密宗曼荼罗画,中心画有“欢喜佛”,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山西永乐宫壁画是元代道教壁画,三清殿中的《朝元图》壁画,描绘了规模宏大的神仙行列,以8个主神为中心,各种神祇286个,画面极为壮观,形象十分生动,用线流畅遒劲,设色浓丽。人物采用重彩勾填法,并用堆金沥粉突出衣袖、缨络和花钿,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极富装饰性。
元代的瓷器纹饰极其繁密精细,有的一件器物上画有8~9层纹饰,有的多达12层。在织物上则大量加金,“织金锦”成为元代的名锦,纹样有狮子、宝相花、团花、龟背及如意纹等。
成熟与程式化——明清时期的装饰艺术
一、明代的装饰艺术
明代的装饰艺术除北京、山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的一些寺庙壁画外,民间版画也占有突出的位置。
明代自从长篇小说问世后,木刻版画插图逐渐发展起来,以陈老莲为代表的木刻插图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在造型、线条、构图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所创作的《九歌图》、《西厢记》、《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都是木刻装饰插图的精品。作者将故事画成白描线稿,再请刻工雕成木板,然后用水印方法复印。在人物造型上,注重心理刻画和环境对人物的烘托,线条遒劲流畅,疏密、虚实、黑白关系组织极好,具有极强的装饰韵味。另外,还有许多著名画家参与为书籍作插图,如唐寅的《西厢记》、仇英的《列女传》以及郑重、刘原起、丁云鹏、汪耕、顾正谊、刘素明等的作品,为版画艺术带来了空前的繁荣。
明代的寺庙壁画以北京法海寺壁画为代表,采用了民间的“沥粉贴金”手法,对增强装饰效果起了重要作用。丝织品的装饰内容以花鸟为主,也有人物、山水、器物和天象等,并善于把写生和装饰效果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写生式散花和各式缠枝花最具特色。在瓷器方面,各地皆有窑址,其中江西景德镇是当时最大的制瓷中心,在造型、釉色和装饰方面都有新创造,以宣德的青花,成化的五彩和嘉靖的青花、五彩较为突出。
二、清代的装饰艺术
如果说版画辉煌于明代,那么年画则盛行繁荣于清代。其他的如艺术仿古、仿旧和仿真等成风,装饰纹样工巧有余而生气不足,以至形成一种繁冗巧密的风格。清代装饰纹样的主要特点是吉祥图案的盛行,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另外,运用国画作装饰也比较常见,一般多将名家的手迹应用于工艺装饰之中。
年画的造型简练而夸张,构图丰满朴实,布局对称、均衡、呼应,色彩鲜艳明快,大红大绿占显眼位置,其他色彩多为亮色,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年画的集中产地有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广东佛山、四川绵竹、河北武强、江苏南京和无锡、河南朱仙镇、福建漳州、湖南邵阳、江西九江、浙江绍兴以及山西、陕西、甘肃等,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在题材方面有赐福避邪的神像、美女娃娃、吉庆花鸟、小说戏曲故事等。
清代的制漆业,在制作规模上超过了明代,尤其是在描金、螺钿、款彩、镶嵌等方面技艺精湛,乾隆时期号称盛世。料讲究精,工讲究细,谨严细致令人惊叹。但也有些设计在雕琢方面过于造作,甚至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在陶瓷方面,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中国陶瓷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以景德镇为例,所产瓷器胎质细腻、釉光莹润、色彩绚丽、镂雕精工。康熙时期的青花、五彩,雍正、乾隆时期的粉彩、珐琅彩等,在艺术成就上都超过了明代。
此外,清代民间的刺绣装饰画,西藏的唐卡(卷轴画)、壁画、丝织方面的大串枝朵花织锦、仿制油画的刺绣、瓷器上的“洋画”以及宫廷的装饰等,也具有浓郁的装饰特色。
第二节岩画装饰艺术
作为早期信息载体的岩画艺术
中国的岩画,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实属罕见。早在《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篇中就有记载,“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刻疏人迹(即赤脚印一编者注)其上,广三尺,长五尺,而勒之曰,‘主父常游于此’。”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记录了他所看到的岩画情况。《水经注》是一部有关河流的著作,不仅叙述了河流的发源和流向,还兼及有关历史遗迹和传说以及包括全国的20多个岩画点的情况,是中国有关岩画记载最早的文献之一。
关于岩画的故事,最为详细的要算福建华安的仙字潭摩崖石刻。早在唐代张读公元9世纪撰写的《宣室志》就记载过这样的故事:泉州的南面有一座高峻的山崖,崖下有潭,潭水很深,深得都测量不出来。潭中蛟龙常为人患,如果人们误入其地,或牛马到潭边去饮水,就立刻会被那蛟龙所吞食。因此,居住在山崖附近的老百姓,都带着妻儿跑到很远的地方避难。传说,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的一夜,只听得山南有暴雷,轰鸣数百里,好像山崩地裂,人和牛马都被震倒在地。屋瓦互相撞击,树木连根拔起,经过3个时辰,到后半夜雷电才平息下来。第二天早晨起来,只见那山崖摧坠,掉下来的石头填满了水潭,潭水溢流,遍地是那蛟龙的血。这时,石壁上出现凿刻的19个字。原先外出逃难的人们也都回来了,又在这里盖屋结庐。当地的官员因为那石刻的字,就给这地方取了“石铭里”这个名字,来记载那段奇怪的故事。后来有人把山崖上凿刻的字的拓本带到了洛阳。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当时以尚书郎的身份任河南的地方官。据说他认出了那些字,说是上帝谴责蛟龙,命令将它杀掉除害。这些在仙字潭上凿刻的“仙字”,现在看来,其实是岩画的图形。
岩画的制作,主要为岩刻和颜绘。岩刻是最早制作岩画的方法之一,即用石锤或质地比较坚硬的工具在岩石表面凿刻图形,有的还进行磨光处理。颜绘是用颜料绘画而成,主要用于岩面大且粗糙的山地。岩画所描绘的图形,大都省略细节,只表现物象的基本形,有些则表现为抽象化和符号化。在画面的安排上,运用概括夸张、均衡对称、主次对比等手法,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与艺术上的粗犷手法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岩画所表现的题材,大都是先民们比较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如或描绘狩猎场面、或描绘舞蹈及祭祷仪式、或描绘动物的形体、或描绘人与动物或自然的关系等等,有时寥寥几“笔”,就能描绘或凿刻出所要表现的形象来。这些形象,记录了中华民族由原始狩猎走向文明历程的历史,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各民族,尤其是边疆各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除原始氏族部落外,尚有匈奴、突厥、回鹘、渤海、女真、吐蕃、党项、蒙古、佤族、闽越、骆越、东夷等民族的作品。
岩画的主要遗存址及特点
一、岩画的分布
中国岩画的分布,主要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边缘地带,东起大海之滨、西达昆仑山、南到左江沿岸、北至黑龙江畔,大都集中于人迹罕至的古代少数民族地区。贺兰山岩画大约从3万年前直至近代均有制作。就岩画分布地点看,涉及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云南、广西、贵州、广东、四川、福建、江苏、黑龙江、山西、香港、台湾、澳门等省区。有些地点的岩画还与外国的岩画带相连接。关于中国岩画的分布,学术界大体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见解。
第一种分布体系的提出者,以陈兆复为代表。他主张根据岩画的分布地点、作品的内容与风格的不同,将全国各地的岩画分为北方、西南、东南三个系统六个地区:(1)东北、内蒙地区(包括牡丹江崖画、大兴安岭崖画、白岔河岩刻、乌兰察布岩刻、苏尼特岩刻、阴山岩刻、阿拉善岩刻、渤海湾岩刻)。(2)宁夏、甘肃、青海地区(石嘴山岩刻、贺兰山岩刻、青铜峡岩刻、黑山岩刻、祁连山岩刻、青海岩刻)。(3)新疆地区(包括北疆岩刻、阿尔泰岩画、呼图壁岩刻、哈密岩刻、托克逊岩刻、米泉岩刻、库鲁克塔格岩刻、昆秘山岩刻、和田岩刻、克孜尔石窟岩刻)。(4)西藏地区(鲁日朗卡岩刻、任姆栋岩刻、恰克桑岩画)。(5)西南地区(包括珙县崖画、关岭花江崖画、开阳画马崖岩画、沧源崖画、耿马崖画、元江它克崖画、麻栗坡崖画、左江崖壁画)。(6)东南沿海地区(包括华安岩刻、连云港岩刻、香港岩刻、澳门岩刻、珠海岩刻和台湾万山岩雕群)。
第二种分布体系的提出者,以高礼双为代表。他提出了岩画的分布与旧石器遗址的分布相一致的原则,并根据这个原则把散布全国各地岩画分为南北两个群体:(1)以云南省元谋人和若干旧石器遗址为核心的南方岩画群体,包括南部的路南,西部的沧源、耿马、麻栗坡,东部的宁明、崇左,北部的贵州、四川等地的岩画。(2)以河套地区周围众多旧石器遗址(山西省西侯度旧石器文化遗址、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文化遗址、陕西省蓝田人文化遗址、山西省丁村人、许家窑人以及峙峪、虎头梁、大窑、萨拉乌苏等旧石器中晚期文化遗址)为核心的北方岩画群体,包括青海、甘肃、山西、河套地区等黄河流域的岩画;此外,其辐射的更大范围,东至连云港、台湾、香港,西至西藏和新疆,北至黑龙江以及前苏联的东北亚、蒙古,一直到美洲的岩画。
二、岩画的主要遗存址简述
1西藏岩画
西藏高原共发现岩画地点近60处,几乎遍及整个高原,主要出现在露天崖壁、旷野大石、崖荫及洞穴等处。制作方法主要有凿刻岩画和涂绘岩画。凿刻岩画主要是使用坚硬的工具在岩石上面凿、刻、琢、磨而产生各种图形。涂绘岩画是一种采用单色颜料绘制的岩画,比较常见的是红色,也有采用黑色的。涂绘方法有平涂和线绘两种。西藏岩画的造型特征表现为拙朴与简练,无论是凿刻岩画、涂绘岩画或以线造型、以面造型,一般只表现对象的外轮廓的基本体态,不注意细部(如眼、耳、鼻、嘴等)的刻画,体现了高原先民们对形象的高度概括能力。
西藏岩画的内容题材主要表现狩猎、畜牧、争战、神灵崇拜、舞蹈等。狩猎岩画以藏北和藏西地区最为多见,主要表现的是人物(或骑马追猎、或手执弓箭、或徒步围猎、或徒手擒猎、或腰挎长刀、或身着长袍)、狩猎工具(弓箭、长矛、长刀、套索)及猎物(包括牦牛、野驴、鹿、岩羊、羚羊、野山羊)等。畜牧岩画主要表现人们留养剩余猎物的过程,如藏东八宿拉鲁卡岩画中就出现骑鹿人的形象,日土那布龙岩画中也有徒步牧人在牛群后“赶牧”的场面。争战和演武岩画中的人物多为武士,演武时常常两两相对,或徒步而立、或执盾举刀、或骑马相峙、或持弩以对。神灵崇拜岩画主要表现高原先民对日月的崇拜,对生殖器的崇拜,对自然物的崇拜等几种形式。舞蹈岩画的形式有单人独舞、双人对舞、多人齐舞等形式,舞姿十分生动。
2内蒙古阴山岩画
阴山山脉东西横亘于内蒙古高原的南缘,河套平原之北,由互不相连的大青山、乌拉山、色尔腾山和狼山组成。阴山岩画实际上指狼山岩画,是原始先民们用石器(晚期用铁器)在山崖或石块上凿刻或磨刻出来的图画。“一般早期岩画,敲凿的点小、均、精、密、点上落点,不显敲痕;而晚期岩画的凿刻点大、稀、不均,制作草率,给人以粗糙之感。有些大点,落入图形之外,即使刻痕之处的敲凿点,点与点往往也连不起来,图像仅粗具形貌而已。有的小点一片,而未成形,显系失败而弃去的半成品。到了文明历史时期,才出现了一种线刻画,是用金属工具的锐锋用力划刻成的。到了晚期,蒙古喇嘛则用石灰和素油调拌成染料,然后用毛刷之类的工具去作画。”阴山岩画表现最多的是野生动物形象,因为他们对动物的形体和习性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表现起来得心应手。动物形象有单个的,也有成群的,不同种类的动物同在一个画面上。狩猎图一般表现一人射猎、双人射猎及多人围猎等。人物图形包括战争、人面、舞蹈、祭祀等。另外还有日月星辰、穹庐毡帐、狩猎工具、车辆,圈养、手印足印蹄印及原始符号等图形。
3青海岩画
青海岩画主要分布在海北州的舍布齐沟、哈龙沟,海西州的野牛沟、卢丝沟、巴哈毛力沟、卢山、巴力河滩,海南州的切吉、中布滩、和里木以及玉树州的勒巴沟等。制作方法主要为磨刻和平凿。表现内容以动物为主,包括山羊、骆驼、鹿、马、牛、象、獐等。另外还有太阳等图形。
4甘肃岩画
甘肃岩画包括嘉峪关黑山岩画、祁连山岩画、吴家川岩画、双井子岩画等,其中以黑山岩画和祁连山岩画最有特点。黑山是嘉峪关的天然屏障,岩画即刻在黑山的沟壑崖石之上,刻制方法为磨刻及敲凿,也有用线刻法(以阴线勾出画面轮廓)制作的。表现题材主要为狩猎(包括徒步射猎、骑马射猎等,使用武器主要是弓箭,射猎对象为鹿、羊、驼、雁等)、舞蹈(单人舞、双人舞、群舞)、动物(野牛、鹿、羊、马、鸟、驼、虎、狗等),另外还有车轮纹、殿堂纹、佛像纹、佛塔纹等。祁连山岩画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大黑沟、野羊沟和灰湾子沟,大部分描绘的是狩猎场面。
5新疆岩画
新疆岩画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及其支脉的山崖、石块上,以岩刻为主,也有用赭红色染料绘制的。阿尔泰山岩画的图像以动物形象为主,有牛、马、鹿、驼、羊、狼、狗、狐狸等。射猎场面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骑猎画面,表现得生动传神。另外,还有舞蹈场面及生殖崇拜等内容。除此之外,巴尔达库尔岩画、呼图壁岩画等,许多内容是表现生殖崇拜,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男性在人类生殖繁衍中所占的地位,其中不少男性形象,将生殖器官表现得十分突出。
6连云港将军崖岩画
将军崖位于江苏连云港市郊西南9km锦屏山马耳峰南麓,岩画处在海拔高度为20m缓坡状基岩上,制作技法为磨刻法。主要表现人面(有类猿人面形、方形及无轮廓形等三种符式),还有太阳、同心圆、小圆凹等符号。
7云南沧源岩画
沧源岩画位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境内,已发现10个岩画点,所有图像均用红色染料(牛血混合当地的赤铁矿粉末)涂绘而成,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沧源岩画以人物为主体,成年男子占绝大多数。人物形象有头饰羽毛的,有头饰兽角或兽牙的,也有身饰羽毛或披羽衣的,其中有持工具的、有持武器的、也有持用具的。与人物形象相关的画面有狩猎、放牧、战争、舞蹈、神话人物、村落等。动物形象有牛、马、猪、狗、象、猿猴、虎、豹、鹿、野猪、蟒蛇、鸟等。
8广西左江岩画
左江岩画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左江流域,其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布满大量岩画,目前已发现79个岩画点,共178处,形成一条长达200km的画廊。左江岩画是用赭红色染料,采用剪影式的色块平涂法在灰黄色、灰白色的峭壁上绘制的,染料是用动物的血或皮胶与当地出产的赤铁矿粉末调和而成。图像主要有正、侧身舞者,其中正身人像基本形态为两手向两侧屈肘上举,双脚平蹲,屈膝向下。侧身人像手脚向一侧伸展,双手多屈肘上举,也有平直斜伸向上的。器物形象有铜鼓、钟、剑、环首刀等。动物形象大都是侧面,包括犬、鸟等。岩画中还有一种圆形图像,有单环形、双环形、三环形、实心形、空心芒线形等。
9宁夏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全长250km,南北走向,岩画以人面为主,主要有类圆形与冠饰形人面,也有少量的太阳形与方形人面。制作方法主要采用磨刻法,系石器工具所为,也有少量采用敲磨法。除人面岩画外,还有羊、虎、鹿等动物形象,其中虎的形象最多,也最精美。
除以上介绍的岩画遗址外,还有福建华安仙字潭岩画、台湾万山岩画、广东珠海高栏岛岩画、香港大浪湾、蒲台岩画等。其制作方法,或磨刻或敲凿等,内容大都与宗教祭祀有关,有天体崇拜、神灵崇拜、生殖崇拜、祭祀活动等。主要表现为人面像、舞蹈、脚印、蹄印、女阴、祭祀、太阳、天体、圆圈、螺纹、船及抽象化的符号等。
岩画的装饰艺术特色
纵观中国的岩画形象,千姿百态,显示出了原始先民们独特的创造或构形能力,有时同一岩画上出现的几个或者几十个的人物或动物,竟无一类同。这些以狩猎、舞蹈、争战、祭祀、交媾、生育、动物为主的画面,所表达的思想或单纯、古朴、粗犷等,在构图上呈现出随意性的状态。
岩画的表现题材主要有动物、狩猎、祭祀、生殖、脚印、人面、车船、符号等。
一、动物岩画
岩画中的动物形象,有两个共同的基本特征,全部是写实的摹仿性造型,基本上是狩猎民族的捕获对象。以内蒙古阴山岩画中的动物为例,有岩羊、盘羊、北山羊、羚羊、藏羚、绵羊、黄羊、马、驴、狼、狐、豹、黑熊、犬、梅花鹿、马鹿、麋鹿、驼鹿、驯鹿、大角鹿、野猪、狍、野兔、单峰驼、双峰驼、鸵鸟、龟、鹰等。
羊以内蒙古阴山岩画中的羊为例,羚羊有一对中等长度且向后弯曲的角,其弯曲度大约为60°~70°;黄羊的角很短,体形也较小,画中作奔跑状;北山羊的角十分发达,向后弯曲很大,状如镰刀;岩羊的角粗大,基部粗壮,顶端尖细,两角构成八字形;盘羊的角特别大,呈螺旋状扭曲,扭曲的方向是顺时针的。羚羊和黄羊都是雄性有角而雌性无角,在画面上同一群体中可清楚地加以区别。有趣的是北山羊的雌、雄都有角,细心的作者还在雄性北山羊的颏下加上长须,以示性别之不同。
大角鹿即“旱达犴”。内蒙古磴口县阿贵沟有一幅大角鹿岩画,鹿角肥大并刻画仔细体魄健壮,其显示出鹿中之王的气势。
鸵鸟岩画中鸵鸟的特点是两腿较长,头颈前伸弯曲,弓背,或静观或啼鸣,形象刻画得十分逼真。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新疆库鲁克塔格、甘肃黑山等地的岩画上都有鸵鸟的形象出现。
野牛甘肃黑山岩画上的野牛形象,充满生命力,在狩猎者的追逐下,正奋力疾驰。宁夏贺兰山回回沟在约40m高的山顶上有一幅野牛巨画,牛的轮廓用3条复线画出,在牛的身躯上还画有4只小羊,线条准确流畅,生动优美。额勒斯台沟也有一幅巨牛图,牛身上凿刻一匹身躯瘦长的马驹,牛的周围还凿刻许多其他小动物。该牛高110m,宽096m,形象十分突出。
马阴山岩画有一幅大型野马图,野马的近旁有羊形,马的身体上有花纹和一只小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推喇嘛庙附近的马群,笔触粗放并大胆地省略了物象的复杂细节,极具震撼力。内蒙古磴口县莫勒赫图沟的马图,只用简单的几条粗线表现,以少胜多,所表现的画面也是很完整的。
另外,鹰的形象多为正面,双翅展开,头部偏向一侧,尾部呈正三角形。牦牛的形象为弯角、拱背、大尾、长毛,将体形姿态生动描绘出来。骆驼的形象有单峰和双峰两种,注重表现头部及驼峰。
二、狩猎岩画
狩猎是岩画中常见的题材,从时代上看,狩猎题材岩画出现较早,并且延续时间长。原始狩猎者往往集体行动,或设置陷阱、或投掷石索、或发射箭镞,利用种种方法进行围猎。狩猎岩画中的猎人,形象都比较生动,他们或头戴尖顶帽、或腰挎长刀、或身着长袍、或手持弓箭、或骑马追猎、或徒步围猎、或徒手擒获猎物等;有的还伪装狩猎,将狩猎者的英姿风采表现得极为成功。西藏的日土县鲁日朗卡地点的狩猎岩画中,描绘了数只猎犬守围在一近方形的陷坑外准备捕获猎物的情景。该地点的另一幅岩画则表现了3名骑马的猎人围猎2头野牦牛的场面,在牦牛的上方有数只猎鹰盘旋飞舞,意在阻止猎物逃走。在藏北纳木湖西岸的许多山洞穴岩画中,画有一头背部中箭的野牦牛,箭矢已深达牦牛的体内,这个画面充分表现了狩猎者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对动物特性的了解。对于富有经验的猎手来说,只要能射中动物的背部,使其脊椎受伤,动物很快就会丧失奔跑能力。内蒙古磴口县阿贵沟有一组猎羊图,表现的是一个猎人的箭镞触到了羚羊的臀部,表示他已射中了这只羚羊。乌拉特中旗几公海勒斯太沟的狩猎岩画,表现的是2个一前一后的猎人正在射猎一只巨大的公鹿,鹿身上被射中9箭,猎人恐其逃脱,所以右边的猎人继续张弓搭箭,左边的猎人骑马紧迫,表现得栩栩如生。
三、祈祷和祭祀岩画
这类岩画主要表现为对日月的崇拜、自然的崇拜、天神的崇拜及动物的崇拜等,它所反映的是原始先民们的信仰和生活,以及对于自身及客观世界的认识境界。阴山岩画中有一幅是反映巫者膜拜太阳神的,画面上一人双手举一物,向着太阳跪拜。另有一幅是用人牲祭祀神灵的舞蹈图,表现的是一舞者手中操牛尾,上部是被杀者的尸体。对自然崇拜的岩画,很多表现的是植物的生长成熟与天象气候的相互联系。
四、舞蹈岩画
舞蹈岩画的形式主要有单人独舞、双人对舞、多人齐舞等,舞姿十分生动。新疆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有一组群舞岩画,表现的是排成一列的形态优美的女性,两臂上下舞动,当右臂平伸上举时,左臂则平伸向下,给人以轻柔飘逸的动感。阿尔泰山岩画的舞蹈场面也很多,其中一幅双人舞蹈图,一男一女,男的有明显的生殖器,两人手拉手,双腿迈开,正欢乐起舞。在西藏日土塔康巴岩画中,双人对舞的画面最为常见,男性人物体形高大,女性体态纤细小巧,以手相牵,面对而舞。纳木湖扎西岛岩画中有6位舞者围着篝火踏歌起舞的场面,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沧源岩画的舞蹈图,有模拟狩猎舞、模拟战争舞、盾牌舞及娱乐性舞蹈等。
五、人面岩画
人面岩画数量很多,形态和风格多样,主要分布于连云港将军崖,内蒙古的克什克腾旗白岔河下游、东升庙、大坝沟、托林沟、乌斯台沟、桌子山,宁夏贺兰山,闽南仙字潭及台湾万山等地。种类主要有圆形人面、太阳形人面、方形人面、冠饰形人面及无轮廓形人面等。图3—15是位于贺兰山贺兰口的呈现装饰化的圆形和方形人面岩画,具有抽象意义,它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最大想像能力。左侧的三条竖线和右侧的四条竖线,代表了人的头发,眼睛、嘴呈半圆形,整个脸廓则为方形,让人联想起古神话中“刑天”的形象。纵观整个人面,最大的特征是简洁明了,仅以一个类方形的图像概括一切,人面神情也慈祥和蔼。在史前,人们对圆形的理解是源于高悬在天的太阳,由于对太阳的崇拜进而对圆的形式形成一种特殊认识。因此,在表现人面的神圣时,采用了这种单纯的圆的形式来体现眼睛和嘴巴。其制作之精、刻画之深入,神圣之至,堪称一流。连云港将军崖的人面岩画中有一幅方形人面像,在方形内等距离呈倒三角形地排列3个圆圈,上两个圆成一排,中间磨凹为圆心。方形上方的一条边线上画有6条短竖线,既像头发,又如太阳光芒。这种形式的人面岩画,在阴山的托林沟、桌子山、乌斯台沟等地都有表现。仙字潭人面岩画中的类圆形人面,脸上似有黥纹线。无轮廓形人面都突出双目,用两个较大的圆作眼睛;鼻子与嘴有用圆点表现的,也有用线条勾勒的。
第三节陶器装饰艺术
从彩陶说起
一、彩陶艺术
彩陶是指新石器时代绘有红色、黑色和白色等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品。这一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又因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所以也称“仰韶文化”。彩陶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河流域的晋南、豫西、豫北和陕西渭河、甘肃的洮河流域一带,其中以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为代表。
1仰韶文化陶器
仰韶文化的陶器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其类型主要有半坡型彩陶、庙底沟型彩陶及后岗型彩陶等。
半坡型彩陶分布在渭河流域一带,以陕西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西达甘肃陇东的天水、平凉地区。半坡型陶器最早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种类有水器、饮食器、储盛器、炊器等。典型器皿有圜底钵、小口细颈大腹壶、直口尖底瓶和葫芦形器等。陶器为手制,主要用泥条盘筑法,小型器物直接用手捏制,也有使用慢轮加工的痕迹。陶器的装饰方法有彩绘、捺印、划纹、堆饰等,纹饰多用黑色彩绘,装饰花纹以宽带纹为主。动物形象以鱼纹最普遍,多饰于卷唇折腹圜底盆的肩部或卷唇圜底盆的内壁,有单体鱼纹和复式鱼纹两类。几何纹以直线、网纹,波纹、斜纹等几种基本线形组成,人面形花纹多装饰在翻唇浅腹盆的内壁。半坡装饰手法的另一特点是同一种类的花纹,几乎都装饰于同一类型器物的特定部位。
庙底沟型陶器是在半坡型陶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以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为代表,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分布仍以陕西关中为中心,后发展到山西南部、河南西部、甘肃的陇东、陇西、陇南及青海东部等地区。主要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口沿部分一般都经过慢轮修整。造型有曲腹小平底碗、卷唇曲腹盆、双唇小口尖底瓶、圆底罐及瓮、鼎、釜、灶等。彩陶装饰以黑彩为主,红色少见,两色兼用的更少。有的器物上用了白色陶衣,这是庙底沟型彩陶的重要特点。彩绘主要在器腹,也有绘在折沿盆口沿上的,装饰纹样有鸟纹、蛙纹、垂弧纹、花瓣纹、花叶几何纹、网格纹、圆点纹及回旋钩连纹等,最富代表性的是花卉纹饰。
后岗型陶器发现于河南安阳后岗,主要有红顶碗、敛口深腹圆底钵、小口长颈壶、鼎等,装饰纹样以各种线形为主,多用红彩,黑色少见。
2马家窑文化陶器
马家窑型彩陶,最早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是由庙底沟型发展和分化出来的。最有代表性的类型有马家窑型彩陶、半山型彩陶、马厂型彩陶等。
马家窑彩陶壶马家窑型陶器晚于半坡、庙底沟型陶器,在造型上同庙底沟型大体相同,主要有壶、罐、盆、钵等,以小口壶、双耳罐最具特色。陶器为手制,采用泥条盘筑法,常绘黑彩,也有黑白两色和黑彩中加绘红彩的。常用的纹饰有波纹线、弧线、圆点纹、宽带纹、条纹、格纹、人面纹、蛙纹等。其中,在点的外面围以螺旋纹,有动的感觉,结构巧妙,流利生动,成为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满”是马家窑型彩陶的另一装饰特点,从器物的口沿到接近底部,几乎都饰满了纹样。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的马家窑型墓葬中,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首次发现,它对装饰艺术史和舞蹈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也是原始社会陶器的优秀作品。该彩陶盆高14cm,口径29cm,底径10cm,卷唇平底,内壁绘有4道平行带纹,最上一道较粗,口沿处也有一圈带纹,上下2组纹饰间有舞蹈人3组,每组两边用内向弧线分割,两组弧线间还有一条斜向的柳叶形宽线。彩陶盆的外壁用3条线装饰,即模拟3条绳圈将陶盆捆扎,这是一件具有极高艺术水平的彩陶盆。
半山型马家窑文化出土的陶器,最早发现于甘肃宁定县半山地区,陶器多为手制。器型有罐、壶、瓮、盆、杯、钵等,以短颈广肩鼓腹罐、高颈鼓腹双耳壶及侈口矮颈鼓腹双耳瓮最常见。彩陶色彩红黑相间,表面纹饰有旋纹、菱纹、圈纹、葫芦纹、三角纹、编织纹、网纹等,严谨规整,表现出繁杂的特点。另外,锯齿纹的应用,是这时期新的特色,四方连续纹样也是半山型特殊的一种装饰手法。
马厂型马家窑文化陶器,是由半山型发展而来的,虽有的创新,但总的趋势是衰落。早期彩陶流行双耳罐,多用锯齿纹装饰;中期以壶体瘦、颈部长的陶壶为主,流行四大圆圈纹;晚期则流行波折纹,彩绘以黑、红两色为主,但不常用黑红相间的画法。这一时期的彩陶盛行陶衣,即在陶器表面涂一层泥浆,再绘以黑色图案,以形成装饰色彩的对比效果。马厂型彩陶纹饰主要有直线纹、回纹、旋纹、网纹、人形纹(蛙纹)等,其中人形纹表现为早期有头身、双手和双足,手、足还有五指,中期头部消失,只留躯干,并增加了肢节;晚期仅留爪指或变成三角折线纹,表现的是从繁到简的过程。这一时期的锯齿纹逐渐消失。
3大汶口文化陶器
大汶口文化分布于山东和苏北,年代约为公元前4040~公元前2240年。1959年首次发现于山东宁阳堡头村,因遗址分布在堡头村西及泰安大汶口一带,故名。典型器物有陶背壶、杯、大镂孔豆等。装饰技法有彩绘、刻划、镂空、压点和附加堆纹等,其中以彩绘和镂孔最具特色。彩陶多施红色陶衣,且在运用上注重色彩的对比,如底彩有原地,原地施红衣,红衣上铺黑色宽带;其中着色有原地绘黑彩或红彩,红衣上铺施黑色宽带以后绘白彩和红衣上兼画黑白二彩等形式。这种色与色之间的和谐统一,使陶器的色彩更加鲜艳明快。在装饰方面,先民们已经从基本的事物中抽象出多种图案用于装饰,如从植物的叶、花中抽象出来4瓣花、5瓣花和6瓣花等;并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构成三角形、菱形和圆形等,如现藏山东省博物馆的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网纹彩背壶,泥质红陶,为盛水或汲水器。器表磨光,施红陶衣,高303cm,口径104cm,底径62cm。侈口,短颈,椭圆腹,平底。腹部一侧装宽带式竖鼻一对,另一侧有一突纽。双鼻一纽可系绳索,腹一侧扁平,使用方便。腹部绘上下交错的黑色连三角形网纹,两竖鼻间绘菱形网纹。彩绘纹饰随同陶器烧制而成,色泽鲜艳,不易脱落,为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典型器物。在造型上,把实用陶器与造型艺术结合起来,创造出既仿生又抽象的陶器造型,如现藏山东省博物馆的红陶兽形壶,为盛器、夹砂红陶、手工制作。高216cm,长22cm,宽14cm。通体施红陶衣,打磨光滑。器呈兽形,体肥壮。圆面耸耳,拱鼻,张口,双耳穿孔,四肢粗短有力。短尾上翘,尾根处有筒形口,可盛储水,嘴可注水。背安提手,造型稳重,形态生动。1979年山东胶州北三里河村出土的红陶龟形鬶,为盛水器。陶土夹杂有云母作搀和料,手工塑成。通高105cm,长205cm,宽19cm。通体施红陶衣,磨光。前有流,流下有龟头。腹呈圆筒形,腹上安提梁,腹下安四足。尾部有肛门,其下塑有两个小圆球,以象征雄性龟。另外,大汶口文化陶器上还发现图像文字,最早见于山东泰安大汶口墓地,发现最多的是山东泰沂山系迤南偏东一侧的诸城前寨、莒县陵阳河及大朱村遗址出土的陶尊,颈部(极个别在近底部)多刻有图像文字。自1957年以来,这一带共发现此类陶尊及陶尊残片18件,多为一件一个字或一个符号,两字或两个符号者仅两例。有的在其刻画范围内涂有朱彩。陶尊文字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及文字的起源提供了物证。
总之,大汶口文化彩陶多施红色陶衣。早期用色主要是黑彩,中期常见红赭和白色等,晚期黑白兼用。早期的纹饰运线较粗,布局不甚严格协调;晚期线条匀称,工艺精细。以几何形纹为主,还有花瓣纹、勾连回旋纹与庙底沟型纹等。
另外,还有齐家文化、青莲岗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中的彩陶等。其中江苏地区青莲岗文化的彩陶,多用红、白、紫、褐、黑色等表现带纹、植物纹、编织纹、八角星纹。这类彩陶中色彩的多种运用是其特征。齐家文化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彩陶发现不多,陶质较粗,器型多属罐类。彩绘以黑色为主,红色较少。纹饰以三角纹、菱形纹和方格纹为主,图案组织规整,有的表面涂以白色陶衣。
4彩陶的装饰特点
彩陶的纹饰丰富多样,从简单的篮纹、席纹、布纹、绳纹、线纹到复杂情节的图画,组成了一个原始纹饰艺术的宝库。根据现有的材料,可将陶器纹饰归纳为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和人物纹等,其中几何纹最普遍、最有代表意义。
(1)几何纹指用直线、斜线、三角形、圆点及波折状的线条有规律地排列而成的纹样。常见的几何纹饰有方格纹、网纹、波纹、三角形纹、圆圈纹、指纹、锯齿纹、螺纹、席纹、连珠纹、宽带纹、绳纹、篮纹、雷纹、山纹等。这些纹样大都从生活实践中摹拟而来,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
篮纹是指形似竹篮的编织印痕,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出土的尖底陶器、带流陶罐上多见这种纹饰。席纹是席子的印痕,是陶坯未干时放在席子上而印出的痕迹,多见于器物底部。典型的席纹有半坡遗址出土陶器上的扁平人字形席纹、圆条和扁条垂直交错的席纹等。绳纹是绳子的印痕,在陶坯上用缠有绳子的工具拍印,陶器上便留有密排的绳纹,多在陶器的腹部。线纹是用缠绕细线的拍子拍印陶坯表面而留下的纹饰,表现为线纹的规律性排列,排列方向或横或竖或斜。仰韶文化的平唇直口凹腰尖底陶器上多见线纹。另有一些几何纹,是由自然界中的物象,经高度概括并进行抽象化,从而构成各种几何纹,如半坡型彩陶的鱼形变化,从单体鱼纹和复体鱼纹开始,逐渐演变为横式的直边三角形和线纹组成的图形。马家窑型彩陶的蛙纹,也演化为拟蛙纹或拟人纹,以几根弯折的平行线来表示,充分几何形化。经过演化的青蛙的眼睛也常用圆点或圆圈来强调,起着画龙点睛和赋予生命的作用。
(2)动物纹指摹拟动物形态的纹样。常见的动物纹有鱼纹、鹿纹、鸟纹、蛙纹、羊纹和壁虎纹等。用动物纹作彩陶装饰的以半坡类型的陶器最具特点。
鱼纹是最常见的动物形象纹饰之一,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上的鱼纹装饰,不仅数量多,变化大,而且生动逼真。鱼纹多饰于卷唇折腹圜底盆的肩部或卷唇圜底盆的内壁,少量饰于斜颈罐和圆底直口钵上,分单体鱼纹和复体鱼纹两种。单体鱼纹的头、尾、鳍、身等俱全,有的口微张,鼻尖翘起,作游水状;有的牙齿显露;有的嘴作尖状,闭目觅食。复体鱼纹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鱼纹组成的图形,有的两鱼相叠,看不见鱼头,有的两鱼平行叠压,鱼身与鱼头合在一起;有的两鱼相叠,只有一个鱼头等。虽只寥寥数笔,鱼的形体及细节便被生动地描绘出来。此外,半坡遗址出土了7例鱼纹与人面组合在一起的“人面鱼纹”,多被装饰于翻唇浅口盆的内壁。人面作圆形,眼睛与耳梢以上涂黑彩,眉作空白的弯曲或涂彩,眼用两直线表示,嘴呈“Z”形,耳或嘴的两边有的各饰一条鱼纹,头顶绘有三角形的发髻。充分反映了原始人祈求渔猎收获的愿望和绘画创作的丰富想像力。
半坡型彩陶上的鹿纹,有作奔跑状、有作行走状、有作停立昵视状等,各具特点。宝鸡北首岭出土的彩陶细颈壶上,其壶肩上绘有一幅水鸟衔鱼图,情节紧张而生动。陕西华县柳子镇泉护村、华阴西关堡、河南陕县庙底沟和山西芮城大禹渡等处出土的陶片上都有鸟纹装饰。蛙纹多装饰在彩陶盆内的一侧,最早的见于陕西临潼姜寨半坡的陶盆里。
(3)植物纹指摹拟植物形态的纹样。主要有叶纹、瓣纹、树纹、谷物纹等。河姆渡文化出土的陶器上,装饰有四叶形和枝叶形纹,都比较写实,说明先民们对植物形象的熟悉。半坡型彩陶上的植物纹比较少,仅见到残片上的类似于麦穗或树枝的两例,作植物的自然生长状。庙底沟型彩陶上的植物纹有类似卷瓣花朵纹样的旋花纹,通常以二方连续的形式环绕器身,也有叶状纹。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植物纹,有些像叶子,有些像稻谷,有些又像花瓣。
(4)人物纹这类纹样多以人的面部(也有结合鱼纹的)出现,全身描绘较少,出土数量虽然不多,但其意义深远。1973年在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发掘的马家窑型彩陶盆上的舞蹈纹,半坡彩陶盆上的人面鱼形纹,陕西临潼县姜寨陶瓶上的人面纹等,都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
二、黑陶艺术
黑陶为表里、胎质均呈黑色的陶器,特征是黑、光、薄,器形规矩整齐,以平底、圈足、三足器为最多。黑陶的制作,普遍使使用轮制技术,器壁厚薄均匀、造型匀称。制陶工艺从手工的泥条盘筑法到轮制,是一次极大的技术革新。品种除了尖底瓶、罐、盆、盉等彩陶工艺的造型外,还出现了鬲、豆、斝、簋、杯、甑等品种,常见于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以龙山文化中的黑陶成就最大。
龙山文化东起山东半岛,西到河南、陕西,北至辽东半岛,南至杭州湾地区以及江西樟树镇和台湾省等,分布极其广阔。龙山文化大体分为四种类型,即早期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及典型龙山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晋南、关中一带,以泥条盘筑法为主,多为粗灰陶,纹饰多为篮纹,也有划纹和堆贴装饰,器形主要有鼎、斝等生活用品。河南龙山文化分布于河南、山西和河北南部,器形主要有甑、甗、盉、罐、杯、鬲、斝等,出现了较典型的蛋壳黑陶器。纹饰以绳纹为主,篮纹次之。陕西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西、豫西、晋南地区,器形以鬲、斝、罐为代表。纹饰有篮纹、绳纹及方格纹等。典型龙山文化以山东为中心,北到辽东半岛,南达江苏北部,出现了大量黑陶器,制作以轮制为最多,器面装饰较少,主要以划纹、弦纹及镂孔等工艺为主。器形有碗、盆、瓮、豆、杯、鼎、鬶等,其中鬼脸足鼎极其别致。
龙山时代的先民们,将陶土经过无数次的陶洗之后,用沉淀的细泥粉作坯,经过快速旋转的轮制和手工分块制作程序,然后分块衔接而成器皿。接缝处以细泥抹光,待半干时再加工修整磨光,后装进窑里焙烧,这类陶器的火候高达摄氏几百度甚至到千度左右,所以质地坚硬。在烧制后期封窑严密,用烟熏法进行渗透、碳化,烧成的陶器呈漆黑色。1973~1981年,山东临沂相公镇大范庄遗址先后出土一批龙山文化典型器物,器形有杯、鬶、甗等。其中5件蛋壳黑陶镂孔高柄杯,为饮酒器,均为泥质黑陶、轮制而成。器表漆黑光亮,器壁薄如蛋壳。其一,高145cm,口径101cm,宽沿侈口,杯柄间束腰稍粗,台阶形圈足,柄镂四排锥刺状孔,重692g;其二,高188cm,口径94cm,宽沿侈口,颈腹间突出棱纹一周,腹下部和柄部均遍布阴线纹,柄部镂五横排竖长孔,每排7孔,细束腰,喇叭形圈足,重80g;其三,高168cm,口径9cm,宽沿侈口,直腹折角,细束腰,柄镂四横排竖长孔,台阶形圈足,重976g;其四,高148cm,口径99cm,宽沿侈口,直腹圈足。高柄呈筒状,上镂三竖排三角形孔,重715g;其五,高153cm,口径109cm,宽沿侈口,直腹,台阶形圈足,柄部镂三横排锥刺状孔,重975g。
1960年山东潍坊姚官庄的遗址中发现并修复的三件蛋壳黑陶杯,是第一次见到的完整的蛋壳黑陶器。这种陶器,陶质细腻,器壁均匀,造型优美,漆黑光亮,薄而竖实,器壁厚仅为05~1mm,薄的程度类似蛋壳,故称为“蛋壳陶”。其中一件是高17cm,口径119cm,大宽沿外折,与杯口近平,边沿微向上略高于杯口,下部杯柄作圆筒形,下收成圜底。杯身套在一个敞口、圈足的杯形器座上,饰凹弦纹数道。另一件蛋壳黑陶杯高124cm,口径113cm,宽平沿,筒形腹,下接豆形杯座,座上有透雕组成的宽带纹饰。还有一件蛋壳黑陶杯也是高124cm,口径142cm,陶杯有两部分组成,杯身宽平沿,圜底,套入杯座中,杯座类似豆状,并有透雕及刻画纹饰。这种蛋壳黑陶的发现,充分反映了龙山时代的先民们制陶手工业的发达和陶工们的丰富经验和精湛的技巧。
三、印纹陶、红陶、灰陶及其他
1印纹陶器
印纹陶是指表面压印几何纹作装饰的陶器,也称几何印纹陶器。胎质比一般陶器坚硬、细腻,陶器表里、胎质多呈紫褐色、红褐色、灰褐色和黄褐色。成型基本为泥条盘筑法。印纹陶器主要分布于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尤以沿海最为盛行。器形有罐、瓿、尊、豆、簋、盘、杯、盂、釜、碗等。纹样有米字纹、水波纹、方格纹、回纹、编织纹、绳纹等,因其可以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较有规律的节奏感。
2红陶器
红陶是中国原始社会出现的陶器品种,呈土红、砖红或褐红色的陶器一般都统称“红陶”。红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及河北武安磁山文化中有重要表现,出土的实物多为素面,也有装饰划纹、篦点纹、指甲纹及乳钉纹、三角纹、篮纹、麦粒纹、平行纹。器形主要有钵、碗、盘、罐、壶、豆、盂、鼎等。另外,在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大溪文化等都有大量出土。
3灰陶器
陶器中呈灰色或灰黑色的一般都称为“灰陶”,分泥质、夹砂陶两种。它最初出现在陕、晋、豫交界一带,后发展到新石器时代各种不同的文化中。器形有杯、盘、碗、盆、罐、鼎、甑、斝、盉、鬲等。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等。
4白陶器
白陶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土质基本接近瓷土,制作基本为手制,后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大溪文化中已能制作白陶,其烧制温度已达1000℃左右。器形主要有鬶、盉、爵、豆、钵、罍、壶、卣、觯等。器表多刻有饕餮纹、夔纹、云雷纹和曲折纹等。
陶器的装饰特点
陶器的造型及装饰,是古代装饰艺术领域中的典范,它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及形式,而且表现出很高的艺术价值。
一、商至战国陶器的装饰特点
商代的陶器以生产灰陶、白陶为主,其中以白陶最为精美。商代灰陶以二里头文化为中心,器形以圆足、圈足和袋状足为主要特征,品种有烹煮器(鼎、鬲、釜等)、食器(簋、豆、碗、盆等)、盛器(壶、尊、罍、瓮)等。其中鬲多为敛口卷沿、鼓腹袋状足。尊为敞口,颈内收,凹圆肩深腹平底。纹样有绳纹、篮纹、云纹、雷纹、圆圈纹、凹弦纹等,最盛行的是绳纹和弦纹。白陶的制作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西及山东一带,早期的器形除鬶、盉外,爵也开始出现,爵为敞口,深腹细腰,三锥状足,纹样以拍印绳纹为主。中期的器形有鬶、盏、爵、豆、罐、钵等,纹样以绳纹为主,也有素面或磨光等形式。晚期的器形有罍(小口短颈、圆肩、深腹、平底)、壶(小口长颈、鼓腹、圈足)、觯(小口长颈、鼓腹、平底)、卣、盂、簋、罐、豆等。纹样有饕餮纹、夔纹、回纹、云雷纹、曲折纹、绳纹等。商代以后,白陶制作开始减少并逐渐走向尾声。
西周的陶器以实用器皿为主,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最常见,印纹硬陶开始兴盛。器形承袭了商代的特点,没有太多创新。西周时的印纹硬陶,胎质比一般陶器坚硬,烧制温度也较高,有的已经烧结,基本接近原始青瓷,在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都有制作。由于含铁成分高,因此胎色较深(如紫褐、红褐、黄褐及灰褐等),主要器形有瓮、坛、瓿、罐、钵等,其中瓮、坛器形高大,制作工整。装饰纹样有云雷纹、方格纹、菱形纹、曲折纹、波浪纹、回纹及夔纹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仍以灰陶为主,也有暗纹陶、铅釉陶、印纹陶及具有特色的彩绘陶等。另外,建筑用陶大量出现瓦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大成就。建筑用瓦有板瓦和筒瓦两种,其制法是先用泥条盘筑成类似陶水管的圆筒形坯,再切割成两半,成为两个半圆形筒瓦,如果切割成三等分,则成为板瓦。战国时期,砖瓦的制作水平有所提高,并饰有回纹、方格纹、太阳纹、山字纹、龙纹及凤纹等。暗纹陶始于春秋时期,是用尖端圆滑的工具,在半干的陶坯器壁上轻轻刻、压花纹,使陶器烧成后在适当的光线下纹样隐约可见。洛阳烧沟出土的战国陶豆、壶、鼎、盆上,大多施有暗纹装饰。纹样有弦纹、锯齿纹、山形纹、螺旋纹及S纹等,彩绘陶不同于原始社会的彩陶,区别在于彩绘陶则在烧成了的陶坯上画花,色料附着性差,易于脱落。彩绘陶的造型,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生活器皿,纹样有几何纹(弦纹、三角纹、菱形纹、圆圈纹、方格纹、锯齿纹、三角纹等)、云纹、花瓣纹(柿蒂纹、卷草纹等)、鸟兽纹(凤、龙、铺首等)等。春秋时期的印纹陶器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一带,常见的有瓮、坛、釜、瓿等,纹样有云雷纹、方格纹、叶脉纹、席纹、回纹等。战国时期的印纹陶已成为日常生活之用的陶器,浙江萧山县、绍兴富盛两地生产规模最大。基本器形有坛、瓿、瓮、罐、钵、盂、壶等,大都胎质坚硬,呈紫色或紫黑色,用泥条圈叠法成型,器体外面拍饰各种几何形花纹。常见的有米字纹、方格纹、麻布纹、回纹、米筛纹、田字纹、水波纹、弦纹、圆珠纹、篦纹等。上海金山县戚家墩战国时期村落遗址、江西清江牛头山战国墓等都有印纹陶器出土。
二、秦汉陶器的装饰特点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得到了广泛交流,对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到了汉代,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尤为显著,这时期的釉陶、彩绘陶、砖瓦、陶塑等都有出色的成就,无论生产规模、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秦代的陶器制作,有官营制,也有私营制,其多印有文字,以表示产地及工匠的籍贯姓名。陶器品种有鼎、簋、豆、盆、盂、罐、瓮、釜、灶及蒜头壶等。其中壶的双耳特别夸张,茧形壶则是秦代具有特殊风格的品种。秦代砖瓦质地坚硬,大多数砖面上饰有米格纹、太阳纹、小方格纹、回纹、S形纹、圆璧纹、绳纹等,秦瓦则以卷云纹为主。另外,秦代的陶塑十分发达,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空前绝后的,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而且为研究秦代烧陶技术和雕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秦俑坑主要是由陶制人俑和马组成,这些陶俑模拟秦兵形象,身披铠甲或穿战袍,手持兵器,组成了秦代军队的森严阵容。俑体平均高度在18m左右,造型准确、形象各异,有的着铠甲、有的着战袍、有的手持长矛、有的腰佩刀剑、有的持弓狭弩、有的头戴长冠或软帽等,英姿勃勃、威武雄壮。此外,还有驾着战车的雄骏陶马,昂颈竖耳,分鬃上翘,神骏欲驰。陶俑为泥质灰陶,头、躯干、手臂中空,脚、腿和手为实心。所饰色彩,以武士俑为例,有的身穿绿色短袍,外披黑甲,下穿深蓝色裤,足登黑履,面、手、足均为粉红色,白晴黑珠、黑色须发;有的身穿红色短袍,外披黑褐色铠甲,下穿绿色裤,黑履,面、手、足等为粉红色。马身的颜色则有黑、红、褐等色,白蹄甲、白牙齿,耳、嘴、鼻孔内均为红色。武士俑和陶马的色彩对比强烈而又十分和谐,整个军阵威武雄壮。
四神兽瓦当汉代的瓦当纹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鸟兽、昆虫等,更多的则是文字瓦当,如“千秋万岁”、“万寿无疆”等,字体有小篆、鸟虫书、真书等,布局多样、疏密相间。铅釉陶是汉代的一种创造,即在釉料中加入铅,不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能使釉面增加亮度。代表器物有釉陶壶、罐及陶俑、井灶、楼阁、动物等。由于汉代的厚葬之风盛行,因而彩绘陶主要作为冥器出现。常见的器形有壶、盒、盆、碗、炉、奁等。装饰纹样有几何纹、人物纹、动物纹等。色彩除红、黄、黑、白等,还有橙、绿、青、灰、褐等色彩。汉代的陶俑虽不及秦俑形制高大,却富有生活情趣。1969年山东济南无影山出土的彩绘乐舞、杂技、宴饮陶俑,其一长方形陶盘,共21人。其中有7人在表演杂技。有乐队7人,使用的乐器有钟、鼓、瑟、笙等。陶盘左右两端有7人,作观赏状。其形象生动,是一组不可多得的具有汉代特色的艺术陶塑。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东汉墓出土的俳优坐俑,表现的是一身材矮胖老者。上身袒裸,赤足,左臂抱有小鼓,右手握鼓槌,左足曲蹲,右足翘举,正在表演幽默风趣的节目。整个造型动作夸张,突出击鼓的动态及眉飞色舞的神气,形象塑造得极为成功。
三、三国至南北朝陶器的装饰特点
这一时期的制陶业,总的趋势是呈现衰落局面,新兴的制瓷手工业迅速成长,陶器已逐渐不被人们所重视。日用陶器的种类主要有缸、钵、罐、碗、耳杯等,大都制作粗糙。陶塑的造型也大同小异,表情呆板,其水平较低。1963年广东连县西晋永嘉纪年墓出土的黑陶犁田耙田模型,长19cm,宽165cm,水田周围筑有拦水的田埂,四角各有一漏斗状设施。田中间有一梗将耕地分为两段,一段有人在使牛犁田,另一段有人在使牛耙田,形象塑造得极为简练生动。西晋俑仍以陶质为主,洛阳地区的西晋墓中出土的陶俑,有着甲胄的武士俑、牛状镇墓兽、男女婢仆俑及牛车和鞍马模型等。北魏以后,随葬陶俑的组合日趋固定,有镇墓兽、出行仪仗及家内奴仆等。北朝陶塑中颇具特色的是骆驼,一般为双峰,昂首屹立,峰间设鞍,上披长毯,毯上横置货袋,仿佛正在远行。
四、隋唐陶器的装饰特点
隋代的陶俑以人物俑较为出色。人物俑的特点是武士俑多为张口怒眉,握拳持剑(或盾);女俑多为宽袖长裙,裙腰高至胸口,身躯修长,面目秀美。动物俑则多以马和骆驼为主。
唐三彩是唐代陶瓷艺术的典范,也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珍品。它是在陶器和陶俑上施的一种多色釉,釉色以黄、绿、褐为代表,其他还有白、赭等多种色彩。三彩是表示多色,并不是在一件器物上只限用三种釉色。唐三彩的制作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称东窑,这种陶器主要用作冥器。《旧唐书·舆服志》载,“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徒以炫耀路人……风俗流行,下兼士庶。”除冥器外,也有作为生活用品的。唐三彩的生活器皿有瓶、壶、罐、钵、杯、盘、盂、枕、砚、灯、凤头壶等。冥器以各种舞俑和三彩马俑更为生动,包括亭台楼阁、假山水榭、箱柜、马、驴、骆驼、猪、牛、羊、狗、鸡、鸭、妇人、侍俑、文官、武士、胡俑、天王及乐舞等,式样新颖、色彩绚丽。有一种丸壶,也叫万年壶,是装骨灰用的,壶身浑圆饱满,近于球体,体现了唐代崇尚丰满健硕的审美特色。人物俑的造型,大体是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征,如西安出土的唐三彩女俑,身披蓝色宽衣,内着窄袖绿衣,下着黄色长裙,袒胸,肌肤丰腴,神态安详,是盛唐宫廷妇女的典型形象。另外,武士多英俊勇猛,胡俑高鼻深目,文官彬彬有礼,天王则怒目凶狠。除此之外,还塑造了黑人陶俑,如西安南郊裴氏墓中出土的黑人陶俑,形象十分真实,卷曲的头发成细螺旋状,肤色黝黑,红红的嘴唇,低鼻梁宽鼻翼,这些特征都是典型的非洲黑人的形象。马是唐三彩中常见的雕塑题材之一,唐人爱马,在绘画和诗文中常能见到。造型多为扬足飞奔,徘徊伫立,引颈嘶鸣,俯首舔足。特点是头小颈长,膘肥体壮,比例准确,体现了大唐的时代风貌。骆驼是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工具,因此,唐三彩骆驼有中亚种的双峰驼,阿拉伯种的单峰驼等,或驮载乐队、或仰首嘶鸣、或跪卧在地、或满载丝绸,反映了丝绸之路的真实情景。
五、宋元明清陶器的装饰特点
这一时期瓷器的生产发展很快,陶器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只有宋、辽三彩及紫砂陶等特殊品种仍受人们的青睐。
宋三彩是仿唐三彩工艺制造的陶器,它是在白釉的碗、碟等加以红绿色的彩绘,再低温烧制而成的。生产区域主要在河南省的登峰、鲁山、禹县、密县、修武、内乡、鹤壁集、宝丰等地。釉色以黄、绿、褐三色为主,还有白釉和酱釉。器型以盒、枕、灯为主,其中枕的造型有腰圆、卧狮和长方形等多种。另外还有盘、碗、洗、盂、盆、瓶等日用器物及猪、狗、马等玩具。器物装饰有印花和划花两种,纹饰有花卉、动物、人物及波浪纹等,寥寥数笔,表现自然流畅,富有民间艺术特色。宋代的陶俑出土不多,主要有四川宋墓中出土的陶俑,其造型与传说故事的有关的人物形象相似,如蒿里老公(作老翁状)、镇殿将军(着甲胄)、仪鱼(人首鱼身)、墓龙(蛇体双人首)等。
辽三彩是辽代生产的一种低温釉陶,主要产地在辽宁省的阿鲁科沁旗、赤峰及辽阳等地。有壶、瓶、奁、罐和盘等,釉色以黄、白、绿色居多。精品器挂釉至底足,粗器则器底足无釉。
元代的琉璃产地以山西最为著名,被广泛应用于寺庙和宫殿的建筑上,从脊兽、瓦当、滴水及须弥座等构件看,釉色和制作都相当精美。除用于建筑装饰,还大量制作寺庙的各种器皿,如琉璃香炉、琉璃牌位、琉璃狮、琉璃神像等。1963年河南焦作元代墓出土的杂剧陶俑,形象生动逼真,是元代陶塑的代表作品。塑造的是说唱舞蹈形态,一为穿戴蒙古式袍帽和毡靴者,头略右倾,一手向上,一手向下,腰作扭动状,神情专注地作踏步舞蹈动作。另一陶俑头戴便帽,左手执乐器,右手两指放在口中作呼哨状,似口技表演。
紫砂陶是用紫砂泥、红泥或绿泥等制成的质地较坚硬的陶制品,陶制品外部一般不施釉,颜色有栗、米黄、朱砂紫、墨绿色等。江苏宜兴是紫砂陶的主要产地。明代紫砂陶器制作精巧,种类繁多,其中以茶壶为代表,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称赞道,“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其良师名将有董翰、赵梁、元畅和时朋等。清代紫砂壶仍以茶具为主,康熙时期著名的艺人有陈鸣远,被称为“壶隐”,嘉庆年间以杨彭年、杨凤年兄妹为代表;道光时期则以邵大亨为代表,所制鱼化龙、凤卷葵等名壶,浑朴简练、精美绝伦,达到了紫砂工艺的高峰。明、清两代的紫砂器除壶以外,还有各式杯、盘、盒、碟、花盆、文房用具及各种仿生品,如花生、核桃、荸荠等,无不惟妙惟肖。
石湾窑位于广东佛山市石湾镇,以制陶业闻名于世,特点是胎厚体重,釉汁厚润,釉色丰富多彩。明、清时期,善仿善创。制品以陶塑为主,主要有鸟兽、虫鱼、人物神仙、山石盆景、建筑及仿古器物等。
第四节金属器皿装饰艺术
青铜器装饰艺术
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指用红铜加锡合金制作的器物,因颜色灰青,故名青铜。青铜器包括炊器、食器、酒器、乐器、水器、兵器、车马饰、带钩、铜镜、工具和度量衡器等。青铜器的造型及纹饰都很精美,有些青铜器还有铭文,它与中国历史、冶金、文字和装饰艺术等都有联系,为世界工艺史上所罕见。
青铜器的制作,大体经过炼矿、制范、熔铸及装饰等几个过程。炼矿是将天然矿石经过高温炼为纯铜,然后与锡混合熔化,熔化时,锡的一部分气化并形成黄白之气,铜熔化时出现青的焰色,当有青白之气时,铜、锡已达到完全溶合的状态。制范是根据制作器形的要求,先用泥土等材料塑出“模”。有装饰纹样的,应先在模壁上雕刻出来。待模干后,再用细泥制成泥片附在胎的外面制成外范。在外范中心还要制一个内范,内范与外范的空间距离就是器壁的厚度。在内外范之间一般要用钉或子母榫相扣以免错位,外范之外用绳或厚泥等物固定后即可浇铸铜液。熔铸是将炼好的青铜液浇铸在制好的模范中,待青铜冷却后取下模范即成青铜器。古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基本上在制模过程中即已完成,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有些纹样是通过刻画、镶嵌、金银错、鎏金等技术而完成的,这些装饰方法的使用,使青铜器更加华丽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