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章装饰艺术4

养蚕和纺织丝绸是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技术,殷商时期,人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一技术,织出了许多精美的丝绸,为制作服装打下了基础。从出土文物看,中国冠服制度在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了周代才已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帝王、百姓的服饰有了一定的区别。根据《周礼》记载,凡有祭祀之礼,帝王百官皆穿礼服。礼服由冕冠、玄衣及纁裳等组成。冕冠是帝王祭祀时戴的最贵重的礼冠。商周服饰的主要形式是上衣下裳制,上衣袖小、衣的长度大多在膝盖处,衣领、衣袖、衣褶等处多绘有精美图案。衣用正色(青、赤、黄、白、黑等)、裳用间色(正色相调配而成的多次色)。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上下连在一起的服装,叫“深衣”,人们以穿着深衣而为时尚。另外,由于赵武灵王大力推行胡服,从而使服饰产生了巨大变化,他推行的胡服骑射,适应了战争的需要,促使赵国趋于强盛。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出土不少,仅湖北江陵马山砖厂一号楚墓出土的绣、罗、绢、纱、绦等衣物就有10余件,十分珍贵。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从而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并创立了衣冠服饰制,主要体现在冠帽及佩绶上。秦初,三品以上着绿袍、深衣,庶人着白袍。袍服在汉代被当作礼服,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则做得很小,以袒领为主,领呈鸡心式。领和袖一般有花边,纹样有菱纹、方格纹等。只在朝会、礼仪时穿着,官员平时多穿单衣。汉代男子服饰有两种形式,即曲裾和直裾。曲裾即战国时期的深衣,到了东汉时期,男子一般不再着深衣,而以穿直裾为主。汉代妇女仍以深衣为主,与以往不同的是衣襟的绕转层数增多,衣服下摆增大,腰身大多裹得很紧,并用一根绸带系扎在腰间。另外,汉代有一种叫“袿衣”的服装,也是常见的服饰,其样式与深衣基本相似,只是在底部由衣襟曲转盘绕而形成两个尖角装饰。汉代妇女还喜欢穿无缘裙,这种裙子大多以四幅素绢连接拼合而成,上窄下宽,不施边缘。裙腰的两端缝有绢条,以便系结。

汉代服饰中还有佩绶制度。绶是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通常打成回环,使其自然下垂。从皇帝到各级官员所佩之绶在尺寸、颜色及织法上都有明显区别,如皇帝用黄赤,诸侯王用赤,公、侯、将军用紫,以下用青、黑等。另外,“冠”也是区分等级地位的标志之一。冠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术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等16种以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大体上承袭秦汉旧制,服装样式由上长下短变为“上俭下丰”,宽带褒衣变成紧身适体,各种轻巧便利的服饰开始流行。隋朝服装以朴素为主,但随着隋炀帝在民间大选宫女,几千宫女上身珠光映鬓,下身彩锦绕身,专事妆饰,争奇斗艳,服饰日趋华丽,民间妇女纷纷效仿,直到唐代依然如此。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提倡竞争,人们思想开放,富于创新精神,善于标新立异,服饰有较大改革,加之融合外域服饰特点,因而产生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唐服。唐代服饰概括起来可分两种类型:一是隋至盛唐阶段,男子主要以新兴的裤褶服式为时髦,头戴软脚幞头,身穿圆领袍衫,腰束革带,穿宽口裤,足着长靴或软皮靴。妇女则高髻浓妆、袒胸小襦,长仅至腰,瘦长裙,高头云履,甚至女穿男服。二是后唐至五代阶段,服饰类型又恢复秦汉时的宽袍大袖、长裙高履。

唐代帝王官吏的服饰主要分朝服和常服两类。朝服主要在受朝贺拜与典祭社稷、百神、海岳时穿着。常服又名从省服,一般表现为头戴乌纱帽折上巾,赭黄金龙袍,腰带饰有十三环与钅宅诧尾,六合靴。隋唐时最典型的冠制为进贤冠,据《开元二十年开元礼成定冠服之制》载,“进贤冠: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两梁,九品以上一梁,为三师,三公,太子,尚书省,秘书省,诸寺监,太子詹事及教官亲王;诸州、县、关亲津岳渎等流内九品以上服之。”进贤冠在唐代一至九品的各职文官、亲王皆可服用。其他还有乌纱帽制,为文官的常服。服式特点是头戴乌纱帽,身穿白裙襦或裤褶,盘领、窄袖的袍衫,束革带,足着乌皮履。唐代武官、将军的服饰表现为头束红巾帻,以红丝布作为肩巾,系结于胸前,身穿战袍,白练裆,大口裤,有时披以膝甲,腿束吊腿,足着战靴。另外,唐代仕女服饰极为丰富多彩,有礼服、常服、胡装、时装、盛装、女扮男装,特别是袒胸为历代仕女所不及,加上抹胸或短襦,小窄罗衫与瘦长裙成为唐服的主要象征。

宋代帝服宋代的服饰,基本上承继晚唐,也分朝服和公服(常服)二种。朝服也叫具服,是继承秦汉的帝冕制与冠服制,上衣广身大袖,下裳长裙蔽膝,束带佩绶、玉璲、高履。公服也叫从省服,因袭唐制,只是幞头成方顶硬脚,盘领袍衫,饰以补子以分官品,袍比唐制身宽袖大,足多穿软靴或履。劳动人民多着短衣缚裤、麻履皂巾。妇女服装上衣有襦、袄、衫、大袖、背子、半臂、背心等多种形制,下裳多穿裙。贵族妇女的裙子有用郁金香草浸染的,浸过的裙子穿在身上会发出阵阵香味。北宋以后,裙子的裙幅多在6幅以上,中间施以细裥,并扎绸带,有绶环垂下。在用色上一般上衣比较清淡,色彩有淡绿、粉紫、银灰、葱白等色,下裙颜色有青、绿、碧、蓝、白及杏黄等色。图案以写生折枝花为主。如苏轼诗有“青裙缟袂于潜女”(缟为素白色),陆游诗有“白襦女儿系青裙”之句,宋诗也有“轻衫浅粉红”等描述,这种浅淡柔和的仕女服色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宋代服饰图案以写生折枝花为主。

辽、金、元时期,除汉族服饰外,少数民族的装束尤显突出。辽代契丹族服装以长袍为主,形制一般为左衽、圆领、窄袖。袍带系结胸前,后下垂至膝。长袍色彩有灰绿、灰蓝、赭黄、黑绿等,其色较为灰暗,纹样出现了龙、凤等汉族传统纹样。男子服饰在袍内衬有衫袄,其领露外。下身穿套裤,裤腿塞在靴筒之内,上系带子于腰际。妇女穿裙多在长袍里面,脚穿长靴。辽代的巾帽,除皇帝和大臣可戴冠帽及裹巾之外,其他中下级官员及百姓一律不许私戴。契丹族男子的发式一般将顶发剃光,仅在两鬓或前额部分留少量余发作为装饰。有的将左右两绺头发修剪整理成特殊形状,然后下垂;有的在额前蓄留一排短发,有的在耳边披散着鬓发,极有特点。金代服饰基本上保留了女真族的传统形制。女真族男子的常服,通常是头裹皂罗巾,身穿盘领衣,腰系吐骼带,脚着乌皮靴,色彩喜用环境色,衣服的质料除织物以外,多采用皮毛,以抵挡风雪寒流的侵袭。妇女服饰主要沿袭辽制,年轻妇女上穿黑色、紫色或绀色的直领、左衽团衫,下穿黑紫色檐裙,裙上绣全枝花纹,并施以数道折裥。腰系红黄色巾带,双垂于足下。

元代服饰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两种类型:其一为蒙族的质孙服式;其二为汉族服饰。据《元史·礼仪典舆服志》记载,“质孙即汉言一色服也。”又记载,“质孙,汉言一色服也,凡有十一等级,内庭大宴则服之,天子质孙冬之服,冠金锦暖帽,服大红、桃红、紫、蓝、绿。”其形式为袍袄式,多是左衽,窄袖,袖长过手,袍长过膝,腰束软带,下穿瘦窄小口裤,足着靴,袍里的套裤多不用裤腰,也不缝裤裆,两只裤腿单独分开。汉族服饰仍保留着唐、宋遗制,表现为宽衣大袖,宽口裤。官员仍以汉制冠服为礼服,以宋制幞头袍衫为常服。文人隐居游士甚多,服式多披长巾,宽衣大袖,以示古雅,或袒胸露臂,无拘无束。妇女则以蒙制的姑姑冠与大衽袍为特点,其色彩比较灰暗。

元代天子服饰据《元史·舆服志》记载,“天子冕服,衮服制:以漆纱上覆,曰延,青表朱里,延之四周匝以云龙,冠之口围系以珍珠,延之前后各以十二珍珠为之,延之左右系黄主纩二,簪以玉为之,贯于冠。”

元代百官服饰据《元史·舆服志》载,“助奠以下诸执事官,冠服貂蝉冠,獬豸冠,进贤冠,有七梁冠、六梁冠、五梁冠、四梁冠、三梁冠、二梁冠、服式仍以宽身大袖衣,长裙,蔽膝,佩绶,佩玉,束带,著履等宋式服饰,称为法服,即朝服。”这种服饰只在祭拜大典时穿用,平时很少用。

明代的男装大多沿袭宋元风格。平民常穿窄袖杂色盘领衣,头戴六片拼缝的疙瘩帽。一般文人服为衤禹衫,头戴瓦式布巾。仕官贵族服饰仍以宽衣大袖为主。衙门皂隶杂役,戴漆布冠,冠上插孔雀翎,身穿青色布衣,下截打密褶,腰间还束有红布织带。地位更低的捕快,则头戴小帽,身穿青衣,外罩红布背甲,腰系青丝织带。至于市井富民,虽穿纱纟由绫罗,但颜色只有青、黑二色,只在领上用白绫或白绢护之,以示与仆隶有别。妇女的服装主要有窄袖短衫、比甲、长裙、袄、背子及霞帔等。贵族妇女戴饰满金银珠翠的高冠,上着大袖衫,对襟合领衫,长至膝下;下着长裙,一般绣有缠枝花纹。普通妇女的礼服按规定只能穿紫色粗布,不许用金绣;袍衫只能用紫、绿、桃红等浅色,不许用大红、鸦青及黄色。至于鞋履,官员穿朝鞋或靴儒士生员多穿黑色双脸鞋;士庶百姓以穿鞋者为多,尤其是江南地区,春夏秋三季多穿蒲鞋。北方地区寒冷,一般多穿牛皮直缝靴。妇女大多缠足,鞋子弯曲尖小,俗渭“弓鞋”。

明代服式有几次定制,洪武年代,朱元璋重视服式定制,在位时的几次服式定制如下。

洪武三年评定冠服之制洪武三年定帝服为乌纱折上巾,盘领窄袖龙袍,又定皇后冠服,皇妃冠服,文武官冠服,文士巾服,公差皂隶冠服,士庶冠服及教坊司、艺人等冠服。

洪武五年定命妇及士庶妻冠服之制洪武五年定凡命妇团衫以红罗为之,绣重雉为之等,定士庶妻惟用紫,绝不用金绣。定女子在室作三小髻,金钗珠头巾。

洪武十四年定史员土庶巾服之制洪武14年更定吏员服色,由黑色改为青色,更定农民可穿纟由纱绢布,更定商贾只许穿绢布,更定校尉用金鹅帽,又定僧衣道服。

洪武22年定将军力士及士庶巾服之制洪武22年令将军、力士、校尉、旗军要戴头巾或脑,令官下、舍人并儒士、史员氏人戴头巾,农夫戴笠等规定。

洪武23年又定文武官常服及士庶巾服之制洪武23年定凡常服,令官员衣服宽窄以身为度,不像过去有统一尺寸,如文职官衣长离地一寸,武官衣长离地五寸,庶民衣离地五寸,令军人衣长离地七寸等。

洪武24年定命妇员生冠服之制洪武24年定命妇用霞帔褙子,褙用深青缎匹,按命妇受册的品级饰以各种纹饰,生员定巾服襕衫,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黑缘边。黑丝绦带,头戴软巾并垂两带。

洪武26年更定皇帝冕服及太子、亲王、义武官服之制洪武26年又更定帝为衮冕服,按汉制戴冕,衣裳十二章。文武官员以梁冠,品级按梁数区分,服饰以补子纹饰区分品级,这是一次较大的服式定制。

满族建立的清王朝统治中国后,强迫汉人遵照其习俗,改着满族服饰。旗装、旗袍、长衫、马褂、凉帽、六合一统帽等,成为男子主要服饰。女人则以垂髻、亦称疙瘩鬏、发际束以遮眉勒、大襟衫、百褶短裙、大口裤及旗袍等为主要服饰。虽然与传统的汉、唐、明三大式样截然不同,但仍具有中华民族的服饰特点。

清代的几次服式定制,据《大清会典》记载,主要有如下几次。

崇德元年定冠服制规定亲王冠服,镇国公冠服,辅国公冠服,镇国将军冠服,辅国将军冠服,固伦公主冠服,和硕公主冠服及内大臣冠服等。

顺治二年定官员士庶冠服制制定有侯、伯等的服制,一品官至九品官的服制,举人、官生、贡生、监生、生员等的服制。

顺治十八年准戴翎制顺治十八年议准,即贝子、公戴翎,俱照旧。规定内大臣一等、二等、三等、前锋统领、护军统领、诸王府长史一等,戴一眼孔雀翎,根缀蓝翎。公府护卫及护军校具戴染蓝翎。

康熙元年题准服饰制康熙元年题准公、侯、伯、郡主、额驸用四爪蟒补,文官一品用仙鹤补,武官一品用麒麟补,虽加级不得过本等,补服军民不许用。

康熙三年题准补子制康熙三年准文官四品以上用蟒服,挂数珠,马击踢胸,五品以下不准用,武官三品改用豹补,四品改为虎补。

1帝王官吏服饰

皇帝冠服头戴皇冠,有凉帽、暖帽之分,皆顶饰东珠大宝石。服饰为黄锦袍,饰为五爪龙补子,革带以金镶玉,版嵌东珠。胸前挂以念珠,足着软靴。

亲王冠服冠顶三层,上衔宝石,中嵌东珠八颗,前舍林嵌东珠四颗,后金花嵌东珠三颗,带用镶玉版四片,嵌东珠四颗。

镇国公冠服冠顶二层,上衔红宝石,中嵌东珠四颗,前舍林嵌东珠一颗,后金花嵌绿松石一颗,带用金镶玉版4片,嵌蓝宝石4颗。

辅国公冠服冠顶2层,上衔红宝石,中嵌东珠3颗,前舍林嵌绿松石一颗,后金花嵌宝石一颗,带与镇国公同。

内大臣、大学士、副都统、护军统、领前锋等,冠顶衔蓝宝石,带用金圆版4片。

龙袍只有皇帝穿12章龙袍,为圆领右衽大襟、窄袖加综袖、马蹄袖端,四开裾式长袍,明黄色,用缂丝和妆花、刺绣做金龙九条,列12章,间以五色云蝠纹,下幅是八宝立水。领前后饰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饰行龙各一,马蹄袖端饰正龙各一,领、袖均用石青色镶织金缎、绸边。棉纱、夹、裘随季节变换。

蟒袍又称花衣。皇太子蟒袍杏黄色,皇子金黄色,领袖石青色织锦缎镶边,绣九条蟒,前后左右开裾。亲王、亲王世子、郡王与皇子同制。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通饰四爪蟒9条,不得用金黄色,余色随所用。民公、侯、伯蟒袍用蓝色或石青色,通饰四爪蟒9条,以下至文、武三品、郡君额驸、奉国将军以上及一等侍卫相同。

2武职将帅服饰

清代武职官员为了作战与骑射的方便,多戴暖帽,身穿行服行褂,缚衣束带,窄袖束腕,下穿裤,足着靴。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为头戴起花金顶帽,顶饰红或蓝宝石,也可饰孔雀翎。褂为合领右衽,窄袖束口。腰束带,带用金镶圆版。胸前饰有狮补,常服多省略补子以团花为饰。其二为头戴暖帽,金项无饰,服式为行衫或缚衫,对领窄袖,无补子为饰。腰束革带,饰以圆铁版二片。下穿裤,足着靴,佩刀。兵丁则以巾裹头,穿衫,右衽窄袖,束臂鞲,腰束带,有时在衫外套以背子,有“兵”、“勇”为号。下穿长裤,腿缚行腾及浅底鞋等。

3文人学士服饰

一般表现为头梳长辫,置于脑后,或前剃落,后梳长辫,也有头戴六合一统帽的。身穿长衫,合领右衽,两胯开衩,长至足。外罩马褂,其制合领对襟,袖长至腕,套有蹄袖,外披至腰短马褂。多为锦缎所制,饰有同色暗团花。下穿裤,足着平底鞋。

4后妃仕女服饰

旗袍表现为合领右衽,袖长至腕,袍长至足,两胯开衩,领、袖、裾皆饰有宽缘花边,清代后妃仕女皆以着旗袍为主,贵夫人及名流仕女也有喜穿大襟长褂的,后妃、官太太的服饰皆以锦缎精绣,所绣纹样据《御香缥缈录》记载,“在冬季用黄色腊梅花,春季用牡丹花,夏季用荷花,秋季用菊花。所有宫内宫外的朝臣妻子服饰皆要绣花,若不合季式,还得领个抗旨罪名。”因此,季花成为清代仕女服饰的重要特点。

据《大清会典》、《清史稿·舆服志》记载,皇后冠服定为“凡庆贺大典,冠用东珠镶顶,服用黄色、秋色,五爪龙缎,妆缎,凤凰、翟鸟等缎,随时酌量服御。”贵妃服饰为“冠顶东珠十二颗,妃冠东珠十一颗,礼服用凤凰翟鸟等缎,五爪龙缎,八团龙缎,俱随时酌量服用,黄色、秋色不许服用(秋色为金黄色)。”嫔妃服饰为“冠用东珠十颗,礼服用翟鸟缎,五爪龙缎,四团龙缎等,黄色、秋色不许服用。”这些服饰都是以满制的旗服与妆饰为典型服制。

清代广大妇女时髦的服饰还有“大襟长褂”,特点是合领右衽,高领,大襟缘边,袖长至腕,袖口宽大,并在袖的中部饰以宽缘的花边,身宽而长,长至膝或膝下。上面多饰有妆花,下围短百褶花裙,多有纹绣,裙长至踝,露出绣花大裤,足着绣花丝鞋。

5庶民服饰

庶民服饰,历代都没有定制,只有一些禁例,为了劳动的方便,大都变化很少。布衣庶民可分为工人、农人、工农、农奴、商贾、士人等几种。男子头饰多以巾、帻、帢帽或笠。女子则挽髻,多以荆簪铜钗插之,或束褐巾,包发裹髻,常簪戴野花为饰。男子衣饰多以布衣、短葛、短衫、大衫、缚裤、扎等为主,大都为粗麻葛布制成。女子多穿短衣、短衫、短襦,下穿粗裙,外束短围裙或穿大口裤、窄背子等,皆以粗麻葛布所制。在色彩方面,历代布衣多用黑、白、青、灰等色,或间以浅色的淡红、淡赭、淡绿等。古代布衣庶民的服饰主要有下列几种。

(1)头饰有包首、葛巾、白帻、草笠、蒲笠、葛撮(束顶髻之小巾),庶女多饰刘海与发臀,发束结巾、勒巾、头巾、髻巾、多荆簪野花为饰,髻梳平椎,平鬟,双丫鬟、双挂鬟等。

(2)衣式有小衫、短背、背子、小袄、小襦、无袖、窄袖等,形制多是交领、敞领与直领,衣料多为葛与麻制,俗称布衣。劳作时多开襟敞胸、挽袖露臂。

(3)巾式有披巾、肩巾、结巾、缚巾、头巾等式,多用布帛制成,用以擦汗。

(4)裙式有小裙、瘦窄裙、围裙、缚裙、开衩裙等,特别以围裙、缚裙更为常见。

(5)裤式有大口裤、长裤、膝裤、短裤、牛鼻裤、缚裤、开裆裤等。

(6)束腿有布子、膝袜、行腾、绷带、短袜、布袜等等。

(7)鞋式有草鞋、布鞋、木屐、麻鞋、赤足等形式。

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民国成立以后,280多年的辫发之习终于被废除,同时还废弃了千百年以来以衣冠“昭名分、辨等威”的传统观念及规章制度。这一时期的中冠帽有瓜皮小帽、草帽、风帽、罗宋帽、鸭舌便帽、毡帽及笠帽等。有用獭皮制作的,也有用丝绒、直贡呢、纱缎、棕等制作的,花样、质料都很讲究。男子的服装,除长衫马褂外,还有开始穿西装的。妇女的发式除将头发梳成各种髻鬟之外,还在额上留下一绺头发,俗称“前刘海”。在穿着上青年妇女往往喜穿窄而长的衫袄,领子较高,下穿黑色长裙。另外,旗袍仍然是广大妇女普遍喜爱的服装之一,发展到30年代,已经完全脱离了原来的形式,而变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妇女服装样式。

二、服饰的特征

1冠类

冠,即古代头上装饰的总称,用以表示官职、身份与礼仪之用。冠类在历代的演变中从形式上可分为冠冕、巾帻、幞头、帽、盔、笠等。

(1)冠与冕古代冠名常以寓意或职别而命名,常用的冠式有小冠(也称束髻冠)、獬豸冠(也称法冠)、进贤冠(也称儒冠)、鹖冠(又称武冠)、高山冠、委貌冠(又称元冠)、远游冠、梁冠、皇冠、凤冠、帝冕、貂蝉冠等。另外还行缁市冠、毋迫冠、章甫冠、巧士冠、却非冠、樊哙冠、建华冠、术士冠等。

(2)巾与帻古代按礼仪规定,20岁成人,士戴冠,庶人则束巾。秦以前的巾多被庶民、仆役、卑贱人所用,汉末以戴巾为稚尚,巾的形式到唐代发展为四脚,即两脚系脑后,两脚系颌下,以后逐步过渡到幞头制。巾与帻的形式很多,主要有缁撮(也称束髻小巾),幅巾、结巾、雷巾、儒巾、纯阳巾、东坡巾、纶巾、结发巾、巾帼(小套巾)、黑介帻、平上帻。另外还有治五巾、方巾、云巾、老人巾、史巾、皂隶巾、汉巾,唐巾等。

(3)幞头与帽幞头是由头巾与包首兑变而成,始创于后周武帝,分为软裹与硬裹两类。帽是由冠兑变而成,秦汉时期已有。幞头与帽的式样主要有平式幞头、结式幞头,软脚幞头、女巾幞头、圆顶直顶幞头,方顶硬壳幞头,乌纱帽、大檐帽,桶式帽、帷帽等。

(4)胄与盔古代殷周时的战冠称为“胄”,多为铜制。盔多围在前额以护脑,用薄铁、铜片为饰。胄与盔皆是武将习武出征时的头冠。式样主要有胄、兜鍪、胄帧、凤翅盔、武弁、双雉盔、金绍盔、首铠、女式武盔、女式双雉盔、紫金小盔等。

2服饰

古代服饰分上衣、下衣两大类,上衣又分外衣、中衣、内衣三种,其中以外衣形式最多,有服、袍、衫、襦、半臂、背子、袄、战袄、战袍、铠甲、外帔、帔肩、胡服及仙释道衣等。下衣分为裳(氏裙)、裙(短裙、围裙)、蔽膝、袴(裤),行藤、胫衣(膝胯)、衤蔑(袜)、履、舄鞋、靴等。上衣变化以领、襟、袖为主,下衣变化以裙、裤、履为主。

(1)服与袍秦以前称为服,秦以后常称为袍,服与袍多是上衣下裳相连。服有朝服、公服、女服、胡服等;袍分官袍、澜袍、女袍等。

(2)衫与襦衫始创于秦,多是交领。襦是一种短衫,据传为禹所作。衫有襕衫、皂衫、罗衫、缺骨夸胯衫、中衣、内衣等;襦有袒胸襦、圆领襦、对领半袖襦、交领窄袖襦等。

(3)半臂与背子半臂的形式似衫去其长袖,成为宽口短袖的掖衣,据记载始创于秦。背子的特点为“状如单襦袷袄,特其裾加长,直垂至足。”半臂与背子的形式有半臂、长褙子、绣等。

(4)袄、战袄与战袍袄的形制长不过腰,短袖,用厚棉絮套之,主要用来御寒冷。战袄无袖,便于作战。战袍为武官的朝服或帅将出征时穿用,多为右衽开襟,并袒出右臂。

(5)裙与蔽膝裙古称为“裳”,是古代人物下衣的主要形式。蔽膝形似短裙,有表有里,多以厚锦制成,并有纹饰。常见的裙与蔽膝有长裙、短裙、百褶裙、羊肠裙、旋裙、蔽膝、女蔽膝等。

(6)裤、袜、履裤由裙兑变而成,初为裙式,前后开胯,后缝制二股,称为“胫衣”,皆无裆。袜也称“胫衣”,有革制也有厚锦制的,有里有表其形如圆筒,常套扎在腿上。履即鞋,古代对履的装饰很讲究,饰足作为礼,因此在革履,丝皆有绘彩与绣纹作为装饰。

三、服饰的装饰纹样

帝王服饰最具代表性的是“衮冕服”。帝服一般为上玄衣(黑色),下纟熏裳(深红色),其中玄衣的纹饰有六章,即用彩绘成日、月、星辰(取其照)、山(取其镇)、龙(取其变)、华虫(即雉,取其文)。纟熏裳也装饰六章,即用针绣其纹,有宗彝(虎即宗庙,取其孝)、藻(水草,取其洁)、火(取其明)、粉米(取其养)、黼(若斧形,取其断)黻(为两已相背,取其辨)。唐、宋、明、清各代的帝王服饰主要为龙袍,胸前大都饰有坐龙,龙爪的五爪要伸开,取其坐镇江山之意。

朝臣官吏的服饰,其职位品级要按胸前的“补子”纹饰而定。据记载文官朝服的“补子”纹饰定为九品制,即一品与二品的“补子”以仙鹤、锦鸡为饰,三品以孔雀为纹饰,四品以云雁为纹饰,五品以白鹇为纹饰,六品以鹭鸶为纹饰,七品以溪鸟鶒为纹饰,八品以黄鹂为纹饰,九品以鹌鹑为纹饰。在色彩上一般一品至四品为紫或绯(红)袍,五品至七品为青袍,八品、九品为绿袍。文官公服也是以胸前的“补子”来区分品级,一品“补子”用大独科花为饰,花径定为五寸。二品用小科花为饰,花径定为三寸。三品用散拾花为饰,无枝,花径定为二寸。四品、五品用小散花为饰,花径定为一寸五分。六品、七品用小杂花为饰,花径定为一寸。八品、九品无饰。

武官朝服也以胸前的“补子”定品级职别。据记载,一品、二品以狮作纹饰,三品以虎作纹饰,四品以豺作纹饰,五品以熊罴作纹饰,六品、七品以彪作纹饰,八品、九品以犀牛、海马作纹饰。

古代服饰多在领、袖、裾等部位加襕边,并缀绣纹饰,一般以二方连续形式出现。男式襕边的纹样主要有雷纹、重环纹、勾曲纹、夔纹、连云纹、盘纹、几何纹等。女式襕边的纹样主要有连云纹、卷草纹、几何纹、团花纹、独花纹、串花纹等。其中团花纹饰最为普遍,都是以圆形作团,分饰于胸前、两肩侧、后背、胯膝等处,古代的团花纹样多有象征与寓意,最常见的团花纹有云蝠团花纹、富贵牡丹纹、连云寿纹、坐龙纹、团凤纹、山河飞鹤纹、团鹤纹、蝠寿纹、荣花纹、鱼跃水苍纹、山河纹及团花纹(宝相花、缠枝花、独科花)等。

簪织花是在纺织时同时织成的花纹,是一种有规律的四方连续纹饰。织花的形式有提花(在素色底上提花)、本色花(与底色相同的暗花)、妆花(与底色不同的装饰花)、织金(加织金银线)等。秦汉时期多以黼纹及几何纹为主,也有吉祥文字,藻井与云纹为饰,唐代则以龟背纹、串枝花、牡丹纹为主,宋代则以满地小锦花为主,元、明两代继唐、宋并发展折枝花、独科花等,清代又发展以写实的花、枝、叶等折枝花纹为主。织花纹饰主要包括几何纹、盘绦纹、龟背纹、连云纹、缠枝花纹及小花纹等。由于织布时同时织成,从而减少很多绣工,为各阶层人物所好。

古代人物的佩饰,分佩与带两个类型,多作为礼仪及约束品德的装饰,也常用于区分品级、贵贱与职能等。佩饰主要包括玉佩、佩印、佩刀、佩笏、印符、香囊及腰带、绶、方心曲领、假带、彩缕等带饰。

首饰是古代妇女的重要妆饰,其中发饰有簪、钗、珠花、胜、步摇等。项饰有项圈、长命锁、项链、璎珞等。耳饰有耳瑱、耳环、耳坠。首饰有手镯、玉镯、指环等。

古代人物面妆,男人蓄须,主要有5绺须(人中左右口角须、左右两腮须及地阁下颏须)、连鬓须(从鬓下连两腮至下颏连接的大须)及剃落须(两侧剃落只留中须)等。女子面妆主要是施脂、傅粉及贴花子等,包括桃花妆(用粉着脸,并擦红脂,其色艳如桃花)、花子花钿花黄(用金泊、银泊剪成花样,贴在额上或两颊作为妆饰)、梅花妆(用梅花贴额或其他小花贴额)、晓霞妆、三白妆(以红脂擦眼眶、颊及腮、并以白粉把额、鼻、下颏三处提白)、素妆(略施粉面,修眉点唇)、啼妆(画八字眉,两腮不施粉,以墨膏涂唇)及美人痣(两眉之间点一红痣)等。

第八节瓷器装饰艺术

瓷器的产生及发展

一、原始瓷器

中国的瓷器萌芽于商代。在商代的遗址和墓葬中先后出土的青釉拍印花纹原始瓷,是中国最早的瓷器,它已基本上具备了瓷器的各种条件,但制作原始、粗糙,处于陶器向瓷器的过渡时期。商代原始青瓷常见的器形有尊、罐、罍、瓮、钵、簋和豆等。有的釉下拍印方格纹、锯齿纹、网纹、云雷纹及弦纹等几何形图案纹饰。

商代原始青瓷的问世,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深受人们的普遍欢迎。到了西周时,胎质更为细腻,施釉较为均匀,釉层显著增厚。发展到春秋战国时,除产量和质量提高之外,器形也逐渐增多,除了一般的碗、盘、钵、盂等,还模仿青铜礼器的钟、鼎等造型及纹饰,尤为精致。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是战国的青瓷龙首鼎(现藏上海博物馆)。鼎口一面饰一长颈龙首,一面为一兽形尾,旁有长方形立耳,下为三矮兽足,鼎身四周刻有弦纹、斜线纹及涡纹,釉色青黄。

二、汉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

到了西汉时期,青铜工艺日趋衰落,因其漆器的价格昂贵,不能普及使用,而饮茶风尚业已形成,青釉器物便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从浙江上虞小仙坛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瓷片标本看,当时的瓷质已达到了现代瓷标准,从而结束了原始瓷阶段。东汉的窑址,在浙江慈溪、宁波和永嘉等地均有发现,普遍采用依山坡地形而筑的较大的龙窑,窑温可提高到1300℃左右。同时,这一地区还发现了黑釉瓷,从而开辟了瓷器的新品种,改变了单一青色的局面。湖南长沙及安徽合肥等地的东汉墓中还发现白釉瓷器,尽管处于萌芽状态,但说明中国在公元3世纪前已开始烧制白瓷,为后来的瓷业新发展奠定了基础。汉初的瓷器造型,基本上仿青铜鼎、敦、盘、匜等类的礼器,尚未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东汉以后,原始瓷鼎已经消失,罐、碗、盘等日常生活用器的烧造量增加。在装饰风格上,主要为水波纹、弦纹和贴印铺首等。罐、罍等器物的外壁往往拍印麻布纹、网纹、三角纹、方格纹等。另外,云气和狩猎纹也是装饰的基本纹样,浙江义乌发现一批西汉中期的原始瓷器,其中一件瓿的腹部有对称的两个半身人像,耳上印贴一手举剑、一手持盾的武士形象,神态威武凶猛。盖钮堆成躯体蜷曲、长舌前伸的蟠蛇形,具有浓厚的装饰意趣。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制瓷业从浙江诸地发展到江苏、江西、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及福建等地区并得到迅速发展。随着新器型的不断出现,还在中国文字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瓷”字,如晋人潘岳在《笙赋》中写道,“倾缥瓷以酌酃”,晋人杜毓的《荈赋》中解释“器择陶拣,出自东瓯。”据考古调查,缥瓷的窑址在今浙南温州地区,称为瓯窑。三国时青瓷的主要器形有盘、碗、盆、碟、钵、耳杯、罐、鸡头壶、香熏、虎子、水注、羊形器及雕塑的谷仓、鸡笼、狗圈、灶等。纹样有水波纹、弦纹等。西晋时常见的器形有鸡头、羊头或虎头双耳罐、鹰形盘口壶、方形或圆形扁壶,人形、熊形、兔形水注、水盂、盥盆和瓷俑等。在装饰手法上,表现为日用器形等普遍采用印、划或堆贴等各式花纹。器物上的朱雀、白虎、人物等纹样,常与斜方格纹、联珠纹结合在一起,以使造型显得更加新奇别致,变化无穷。东晋时的青瓷生产除上述器形外,又出现了如牛形灯及莲花尊等器形,碗、碟大小配套,多达数十种。装饰纹样除弦纹外,还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出现了忍冬纹等。南北朝时期的瓷器中常以莲瓣或荷花作为装饰,在碗、盏的外壁常有形似盛开的荷花的纹样。北齐时不仅有青釉和黑釉,还创烧出白釉、黄釉和带彩瓷等。在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首次发现了北齐白瓷,在碗、杯、缸、长颈瓶等,釉层薄而滋润且呈乳白色。自北齐以后,中国的瓷器开始分为青、白两大瓷系。

三、唐宋时期的瓷器

唐宋时期,大江南北名窑四起。南方青瓷出现了名传久远的浙江越窑“秘色瓷”和色彩及装饰都很精巧的湖南长沙窑釉下彩瓷等。北方白瓷有河北类银类雪的邢窑等,形成“南青北白”的制瓷新局面。

隋代青瓷的瓷质一类为胎质细腻且瓷化程度良好;另一类为颗粒较粗且瓷化程度较差。常见的器物有碗、盘、杯、壶、盂、坛、罐、尊、钵、灯、烛台等日常生活用具;还有形式美观的盘口四系瓶及高足盘等。隋代白瓷胎质较白,胎釉摆脱了白中闪黄或白中泛青的初始时的釉色,釉面光润。在装饰技法上主要有划花和印花。划花是用尖利的工具在胚胎上刻画出各种花纹,然后上釉入窑烧造,纹样有卷叶纹,波浪纹、莲瓣纹等。印花是用瓷质的印模在坯胎上压印出深浅不同的各种花纹。然后上釉入窑烧制,纹样有草叶纹、花朵纹、几何纹等。

唐代的制瓷技术非常精湛,注重外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创造出如凤首、多嘴、瓜楞这种带有异国情调的优美器型。唐代的青瓷以越窑为代表,越窑的主要产地在浙江上虞、余姚、慈溪一带,器形主要有碗、盘、杯、瓶、罐、瓜体壶、执壶、盆、盒、灯、烛台、鸟、狗等。在装饰上以素面为主,有小部分采用划花、印,花、刻花、镂雕和堆贴等装饰手法,纹样有鹤、龙、花草虫鸟等,线条流畅生动。唐代的白瓷以邢窑为代表,邢窑在河北省内丘县。邢窑的白瓷胎质细洁,色纯白而坚硬,釉色白润,有的微微闪黄。胎与釉之间有一层护胎釉(化妆士),器内施满釉,器外釉不到足,前人以“皎洁如玉”比喻邢窑之白。邢窑白瓷有精粗之分,粗白瓷有碗、杯、壶、罐、钵等,有的施化妆土,釉色银灰,积釉处泛青或泛黄;细白瓷有碗、盘、壶、盏、盒、杯、凤头壶、皮囊壶等,胎质洁白细腻,胎体坚实,釉色极白。唐代的彩绘瓷以长沙窑为主,长沙窑在湖南省长沙铜官镇,烧制的瓷器以青釉为主,还有白釉、绿釉等。器形主要有碗、盘、壶、洗、枕、盏、文房用具及玩具等,线条柔和圆润,端庄丰满。其彩绘装饰有釉上彩或釉中彩,主要以褐色、绿色和蓝色进行彩绘。纹样有人物、动物、花鸟及连珠纹等,构思简洁,意境优美。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期,不仅产量高,而且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几乎代替了全部的金属、漆器等制品。举世闻名的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也产生于这一时期,产品各具特色。耀州青瓷、磁州彩瓷、吉州黑瓷及龙泉青瓷等,风格独特,显示出宋代瓷业一派繁荣的新局面。定窑以盛产白瓷著称,还兼烧黑釉、酱釉、绿釉等品种。白瓷的特点是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黄,呈现出象牙白的质感。产品有碗、盘、碟、盆、瓶、罐、枕、玩具等。装饰技法有刻花、划花和印花三种。装饰纹样有莲花、缠枝牡丹、萱草、游鱼、鸳鸯、龙、凤、水波、塘荷等。构图严谨,主次分明,工艺精细。汝窑的瓷器除青瓷外,兼烧黑瓷、酱色釉瓷和钧釉瓷等,北宋时创设。其特点是胎土细润,体有厚薄,以淡青为主,也有豆青、虾青、天青和茶叶末等色。在装饰技法上一般以釉下印花为多,刻花较少。图案内容以花鸟、缠枝花为主,构图完美,布局严谨。官窑专烧宫廷用瓷,器物有碗、瓶、洗等,青釉釉色较淡,器身开纵横交错的大块纹片。哥窑在中国陶瓷史上一向享有盛名,其特征是黑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大小纹片,哥窑的开片是制瓷工匠掌握了开片原理后有意识地制作的。器形有炉、瓶、碗、洗等,以贯耳、弦纹等装饰器物,造型古朴,制作精巧。钧窑的主要产品是铜红釉瓷器,釉呈乳浊状,主要品种有天青、月白、海裳红和玫瑰紫四种。有绿中微显蓝色光泽的,也有显紫红色彩的,如有的斑斑点点,青蓝与紫红相间,非常艳丽。钧窑的器形有洗、碗、盘、瓶、尊、炉等。

辽代的瓷器以白瓷为主,兼烧白釉黑花和黑釉瓷器。在造型上除杯、碗、盘等日用杂器外,还有契丹民族传统独特风格的器物,如鸡冠壶。方碟、三角形碟、长颈瓶和穿带壶等。有少量的划花、刻花、印花和贴花制品,花纹简洁淡雅。金代的瓷器绝大多数为日用粗瓷,瓶、罐一类器物往往附有双系、三系和四系(器耳)。装饰纹样有花鸟纹、水波纹、八卦纹及缠枝牡丹纹等。

四、元明清时期的瓷器

元明清时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以江西景德镇为中心,各地都有一定规模的制作。元代的青花瓷器和釉里红瓷器的烧制成功,使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结合更臻成熟。青花瓷器的造型风格是胎厚、体重、形大,器物主要有罐、梅瓶、执壶、高足杯、四系小口扁壶、盘、碗、匜等。装饰特点是画画满,层次多,繁而不乱。纹饰图案有龙凤、人物、花鸟、瓜果、游鱼、异兽、松竹梅、云肩、变形莲瓣以及杂宝等。釉里红是以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画纹饰后,施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使釉下呈现红彩。装饰题材比青花少,纹饰也比较简单。另外,元代出现的多种颜色釉如红釉、蓝釉的创烧成功,是我国制瓷业熟练掌握各种呈色剂的标志,为明清两代瓷器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明代景德镇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其中青花、白瓷、彩瓷及单色釉瓷等品种五彩缤纷,成就卓著。另外,浙江龙泉窑的青瓷,福建德化窑的白瓷,云南玉溪、建水窑的青花瓷等,也都很盛名。明景德镇最早的官窑为洪武窑,釉质匀净,有青、黑二色,以纯素为佳。纹样以云龙为最多,龙五爪,云脚粗短。永乐窑也是景德镇的官窑,瓷器胎质细腻润滑、色洁白,以脱胎素白器名传于世。器物特点为厚薄适度,俊秀优美。著名的典型器物有压手杯、僧帽壶等。《博物要览》载,“永乐年造压手杯,中心画双狮滚球,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次。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在造型上除日用器皿外,创新器形有八角烛台、卧壶、花浇、抱月瓶等。装饰手法有刻花、印花、划花、青花、青花加金彩、里印外刻及彩锥拱样等。装饰纹样有缠枝牡丹、缠枝菊花、石榴、仙桃、团龙鱼藻、琴棋书画、松竹梅、枇杷绶带鸟及人物风景等。成化窑所制彩瓷胎质纯洁,白釉如脂,造型秀美,表里精致如一。品种有斗彩、青花加彩、青花五彩、青花点彩、五彩及三彩等。斗彩的制法是先以青花色料在胎上绘出纹样的轮廓线,施釉烧成后,再于轮廓线内填以红、黄、绿、紫等多种色彩,再经低温两次烧成,画面呈现出釉下青花与釉上色彩相媲美的奇妙效果,显得清雅、柔和、富丽,斗彩的烧制成功是成化瓷器最重要的成就。另外,成化窑著名的器物有鸡缸杯、高士杯、小盏、小罐和小碟等。明嘉靖时期,造型流行葫芦瓶、取多子之意;或瓶体上圆下方,取天圆地方之意。纹样多为云藻纹、八仙、云鹤、璎珞纹等,莲瓣逐渐图案化,还常用婴戏作题材。

明代福建的德化窑以生产风格独特的白瓷为主,特点是釉光莹润,在光照下釉色隐现出粉红或牙黄的色调,被称为“象牙白”、“葱根白”、“猪油白”、“中国白”等。产品以人物塑像最为突出,如观音、达摩等。其他还有梅花杯、八仙杯、仿青铜香炉、花瓶、文具等,都是德化白瓷的代表作品。龙泉窑青瓷的特点是胎体厚重,胎色白中带灰,釉层透明度高。器形种类主要有瓶、壶、炉、高足碗、大盘及大花瓶等。装饰手法主要是刻花、划花和印花等几种。装饰纹样有二十四孝等历史故事、山水人物及“福”、“寿”等吉祥语。

清代是封建社会瓷器发展的最后时期,制瓷业进入了黄金时代,特别是乾隆时期,大量的瓷器珍品相继出现,品种相当齐全,制作上也非常精良。各种单色釉如天蓝、粉青、窑变、霁蓝、霁红、郎窑红、豇豆红、胭脂红、乌金釉、鳝鱼黄、蟹甲青、茄皮紫和茶叶末等,可谓五光十色、变化万千。自乾隆以后,我国瓷器由兴盛走向衰落。“臧窑”代表了康熙前期景德镇瓷器的制作水平,《景德镇陶录》记载,“康熙年臧窑,厂器也,为督理官臧应选所造。土埴腻,质莹薄,诸色兼备;有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尤佳。其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青者亦美。”康熙时期的瓷器造型多样,品种丰富,表现题材广泛,如红艳夺目的铜红釉,绚丽多姿的五彩,鲜艳纯净的青花,崭露头角的粉彩,以及创烧成功的珐琅彩瓷等,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雍正皇帝十分喜爱瓷器,《清史档案》中曾记载,“雍正七年八月初七日郎中海望持出菊花瓣式茶壶一件,奉旨:作木样交年希尧,照此款式作祭红、祭青釉色烧造。”雍正时期瓷器的特点是瓷质莹洁,工艺精细,器型隽秀,优美典雅,品类繁多,釉色齐备。乾隆嗜古成癖,精于古物鉴赏,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制瓷技术的发展。“唐窑”代表了乾隆时期的制瓷水平,《景德镇陶录》卷五记载,“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又新制洋紫、法青、抹银、彩水墨、洋乌金、珐琅画法洋彩;乌金:黑地白花、黑地描金;天蓝、窑变等釉色器皿。土则白壤而埴,体则厚薄惟腻,厂窑至此,集大成矣。”另外,乾隆时期的“象生瓷”,在制作上几乎与原物难以分辨,令人爱不释手。例如仿花生、胡桃、藕、莲子、石榴、蟹、海螺等,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仿木纹釉的水桶和碗等色泽十分接近木材本色,如果没有很高的制瓷工艺技巧是很难达到这种程度的。

五、近现代的瓷器

近现代的瓷器,日用品仍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而且保证了产品质量,从而使日用瓷的制作更加繁荣。江西景德镇,山东淄博,湖南醴陵,江苏宜兴,河北唐山、邯郸,广东石湾、枫溪等地成为著名的陶瓷产区。景德镇的薄胎瓷器、粉彩、釉上古彩、釉里红及釉下青花等制作精巧,风格典雅。醴陵的釉下五彩、釉下贴花印花喷花等,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枫溪的广彩,在白瓷胎上用釉上彩和金色描绘,对比强烈,极为辉煌艳丽。淄博的宝石瓷,质地坚硬,保留原料自身的米黄偏灰色,产品以餐具、茶具、咖啡具为主。另外的鲁玉瓷、鲁青瓷、滑石瓷等,造型新颖,装饰别致,成就均很大。唐山的细白瓷、骨灰瓷等,釉色温润,造型细长秀丽,在装饰上以满地喷彩为主要特色。

瓷器的造型及装饰纹样

中国的瓷器,分南北两大体系。南方瓷系是指自三国至南朝期间,由浙江上虞一带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青瓷烧造体系。产品的特点是造型秀美,胎色瓦灰,胎质颗粒较细,釉层青绿,颜色略呈红色或黄色。南方瓷系在隋以前的主要窑址有浙江上虞窑、宜兴均山窑、成都青羊馆窑、福建天山马岭窑等。北方瓷系当在北魏至北齐时期出现,隋以前的窑址发现得不多,仅河南安阳窑、河北贾壁窑、山东淄博等数处。产品特点是器物造型新颖,粗犷雄伟;胎体比较厚重,胎色浅灰。釉层较薄,颜色灰中泛黄。

一、瓷器的造型

瓷器的造型内容主要有鼎炉类、罐类、壶类、瓶类、碗类、杯类、盘碟类、砚类、豆类、枕类、瓷俑类及捏塑类等。

1鼎炉类

鼎为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为三足两耳及圆腹。原始社会用作炊具,后世多作陈设之用。炉是一种造型复杂而多样的生活用品,分熏炉、香炉等多种。

(1)兽首鼎为东周时期仿铜礼器的一种瓷冥器。造型为口的边缘一面为一怪兽头,眼珠外突、无鼻,蛙形嘴,额上立火焰形冠;另一面边缘有短尾,尾上饰有一突脊;耳为长方形;足为兽蹄形。

(2)盘形鼎战国时的一种鼎式,敞口折唇,上部为盘形,盘内有螺旋纹;下部为扁平高足,足端微曲并带两翼。

(3)罐形鼎西汉常见的鼎式,造型为敞口、圆腹、小平底或圜底,足为矮马蹄形,两侧有对称的耳;上有球状盖,以子母口与器身吻合,器的最大径位于接口处。

(4)博山炉三国、两晋时仿铜器造型的一种瓷熏炉,炉盖高而尖,为山峰形,上面镂雕人物、动物、云及峰峦等;炉身由一柱体支撑,立在圆盘中,使用时,燃香料于炉中,香烟从盖上镂孔处冒出,有如云雾缭绕。博山炉的造型圆浑、饱满,镂雕纹饰较有规律,以适应烧造工艺的特点。

(5)鼎式炉初见于宋,多仿商周铜鼎的样式,造型为立耳,直腹,柱足。元代青花鼎炉,纹饰及造型均新颖华美,比例适度。至明嘉靖时,炉耳有小孔,腹部饰以火焰纹。

(6)龙爪炉宋代的瓷器精品。炉的托盘中央竖一粗柱,柱上塑以相互追逐的游龙;二龙各举一爪,以共同托起炉身;炉的周壁饰以莲花形浮雕。其造型新颖,制作精致。

2罐类

罐为圆筒形的盛物器。瓷罐最早见于商代中期的原始瓷中,汉代早期的青瓷五联罐可称为瓷器珍品。

(1)四系罐魏晋至唐代青瓷中常见的一种器型。特点是直口、丰肩、鼓腹、平底,肩部有耳,耳由两根泥条捏成或削成桥形。四系罐的演变规律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器体的不断增高,上腹收小,下腹和底相应扩大,重心向下,越变越实用。

(2)八系罐隋代罐式。造型为上腹鼓,下腹曲线收缩;肩有八系;上腹饰莲瓣纹,中下腹间隔两道双线弦纹。

(3)堆塑谷仓罐三国、两晋墓葬中的随葬品,亦称“魂瓶”。罐的上部塑有楼台廊庑、飞鸟、粮瓮以及武士、女婢等,布局严谨生动,制作十分精致。

(4)蟋蟀罐明代早期开始烧制的玩耍器。宣德时盛行鼓状造型,盖下凹,开贯钱形气孔。万历时有青花、五彩,造型有方、圆、扇面、梅花、瓜棱、葵瓣等形式,并绘有人物、花卉、龙凤、团龙等纹饰。

(5)将军罐始于清代顺治时期,以其盖似古代武将的军盔而得名,既实用又美观。器形高大,通体圆形,多为青花、五彩器。

(6)青花山水盖罐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在洁白的胎体上以纯净青料绘出花草、树木、山石、原野及野鹿等,从而构成一幅层次清晰,主次分明的山水画。

3壶类

壶为一种有把有嘴的容器,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自汉代以来,瓷壶一直是各地生产的大宗产品,唐以前的壶无把,只在肩部安系或在颈部饰双耳,从唐代开始,带把的壶开始流行。

(1)鸡头壶亦称“天鸡壶”。是在盘口壶的肩部一面加饰一个鸡头,另一面安置把手,前后对称。西晋时的鸡头壶短小无颈,肩部有系,鼓腹小底。东晋鸡头壶鸡头有颈,圆口,并出现鸡尾形壶柄。南朝时壶身增高,颈细长。隋代时腹部变为修长,上圆下瘦,鸡头作昂首曲脖打鸣状,柄与肩部基本垂直,柄上有龙形之类塑贴。

(2)双系鱼形壶晚唐至五代流行的一种器形。瓶体为连体双鱼形,鱼嘴为壶口,鱼脊为双系,鱼尾为圈足。模仿自然,造型优美精巧。

盘口壶(3)盘口壶汉至唐流行的一种器形。西汉时有的喇叭口壶已在口颈交接处做出一条棱线;东汉时棱线更加突出,口颈外斜,初具盘口的样子,后来即变成盘口壶。盘口壶的演变趋势是通体由矮变高,盘口逐渐高起,颈由短到长;腹部由圆发展为椭圆;系由环形演变到桥形,后又变成条状。

(4)执壶中唐时出现的一种酒器,亦称“注子”。其形状为喇叭口、短嘴,嘴外削成六角形;腹部肥大,把手宽扁。晚唐时的执壶形状为颈部加高,嘴延长,孔加大,椭圆形腹上有四条内凹的直线,美观而实用。五代时壶底由平底改成圈足,容量增大。宋代的执壶,壶身多呈瓜棱形,流、口及柄等高,柄较长,更为实用。元代执壶以玉壶春瓶为壶身,流贴于腹上,较宋代为长,高度一般与壶口平行,并向外倾斜;在流与颈之间连以S形饰物。柄与流对称,下端贴附腹部,高度与流平行或稍低。这种执壶以景德镇青花器为多,浙江龙泉窑也有烧制。明永乐朝执壶形制和元代相仿,较为清秀。

(5)提梁壶宋耀州窑新创的壶式。小口、球腹、三兽足;肩一侧有龙首流,肩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明隆庆提梁壶,器型浑圆,提梁式柄。万历间提梁壶,造型考究,柄作窗门形、柄一侧内面有一突孔,便于穿系壶上的兽纽盖;壶嘴弯曲度大,壶身作一瓜棱形。

另外,还有瓜棱壶、小口壶、人首鱼龙注壶、长颈注壶、龟形壶、葫芦壶、僧帽壶、凤首扁壶、梨壶、扁平大壶、莲瓣壶、卤壶、竹节柄壶、松竹梅壶、鼎式壶、鼻烟壶及供春壶等。大都造型古雅,制作精美,既实用又美观。

4瓶类

瓶为口小腹大的器皿,通常用于盛液体,是瓷器造型中最丰富的产品之一。最早的瓷瓶样式可能是南朝时仿壶状的鸭蛋口瓶,唐代以后,瓷瓶的种类很多,以至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

(1)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瓷瓶,因其瓶口小能插梅枝而得名。宋代称“经瓶”,用以盛酒。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其中宋代的梅瓶以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造型多为高而瘦,肩部向下斜,足部长而接近于直线,底部比较小,器体的最小直径在肩部之上至口下部,常有棱角分明的转折。元代梅瓶还有带座的,座身为镂空花窗,边沿为六棱花边形,底部为六棱形圈足,瓶身和瓶座可自由拆卸。明代的梅瓶造型口部浑圆厚实,没有明显的线角转折;肩部向上抬起,线条饱满而有力;腹部之下,呈垂直状,也有略往里收的;足部的结束部分稍向外撇。有的白釉梅瓶的肩部有青花楷书“内府”二字,说明属宫内用器。

(2)胆式瓶此瓶因形如吊挂的苦胆而得名,初见于北朝。初始瓶口呈小喇叭状,颈部较短。宋代口稍广,颈部细长,至肩部渐宽,以下渐收敛,底部略宽。明代时分两种造型,其一为口和颈呈八字形斜至肩部,腹鼓;另一种为器身上部呈圆筒状,腹稍鼓,圈足较高。清康熙时瓶形为悬胆状,器身上部细小垂直,腹微鼓。

(3)多管瓶多管瓶流行于五代。北宋时期造型为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多棱形管;直口,上有花形钮盖,瓶身有圆筒式及多级塔式,以龙泉窑制品为多。北方磁州窑烧制的多管瓶,瓶体短肥,圆腹,肩部有六管直立,管短且粗。

(4)葫芦瓶南宋后期龙泉窑创制的瓶式。瓶身由两截粘合而成,形如上小下大的束腰葫芦形,传世较小。元代时呈八棱形,明代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多棱形等。品种有青花、五彩、五彩描金、白釉、蓝釉、黄釉等。纹饰大多带有道教色彩,也有书写吉祥文字的。清代出现的大吉瓶,也呈葫芦形,瓶耳弯曲,器型似“吉”字,以示吉祥。

(5)竹节小瓶明宣德时产品。据《历代名瓷图谱》记载,“瓶高一寸七分,款作竹节之式。根鬃节目皆具,填以回鹘大青,灿烂夺目。纯绿以上,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细如蚊脚,且甚端楷,真奇品也。”

另外,还有龙耳双身瓶、五管人物瓶、象首扁平、琮式瓶、罐式瓶、橄榄瓶、宝月瓶、双耳瓶、卷口瓶、凤尾瓶、连座瓶、玉壶春瓶、天球瓶、壁瓶、铲形瓶、柳叶瓶、方瓶、筒式瓶、烛台瓶、小灯笼瓶、美人肩大瓶、双联瓶、转颈瓶及转心瓶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5碗类

碗为盛饮食的器皿,多为圈足或平底,是瓷器中产量高且出现早的制品。早在原始青瓷中就有发现,流行于魏晋,唐以后大量生产,以至成为古代瓷业生产的大宗产品。

(1)平底碗东汉时的造型为口缘细薄,深腹平底,碗壁弧圆,为半球形;还有一种为口缘微内敛,上腹微鼓起,下腹弧向内收,平底。西晋时多为平底、大口、浅腹。东晋时的碗底出现底足并宽大,拙重厚实。隋碗有的直口有的敛口,均为平底深腹。

(2)葵瓣口碗器口为六瓣葵花式,腹略有弧度,浅圈足,均为白釉印花。创烧于宋代,明永乐时常见,清代康熙、雍正时常有仿制。

(3)雍正粉彩团花蝴蝶纹碗清雍正年间粉彩瓷的代表作品。造型为直口圆唇,腹缓收成小平底,圈足。白釉,釉质细润。饰团花五组,每组画不同姿态的一对彩蝶,衬以花卉纹,其中蝶翼上的脉络清晰可辨。色彩绚丽,层次分明。

另外,还有盖碗、翻口碗、金扣边碗、四出碗、八出碗、孔明碗、斗笠碗、扇形碗、莲蓬碗、折腰碗、鸡心碗、卧足碗、素碗、脱胎碗及宫碗等。大都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纹饰简洁。

6杯类

杯为盛酒、水、茶等的器皿,始见于东周原始青瓷器中,尔后历代均大量烧制。

(1)耳杯造型为器口元宝形,小耳,浅腹,平底,往往以盘承托。西晋时在矩形盘中放两个耳杯;东晋时在平底盘中置一杯,南朝时为一杯一盘。耳杯有方形和圆形两种。

(2)高足杯流行于元明瓷器中。元代的高足杯杯口微撇,近底处丰满,承以上小下大的竹节或高足。明代的高足杯有竹节高足杯,无地高足杯、八方高足杯等。元代有一种釉里红高足转杯,杯腹下部堆塑一蟠龙,盘绕至竹形足上,杯底心有一圆锥状“公榫”,嵌入足端的“母榫”中,杯体可左右转动。1973年辽宁凌源县出土了一件影青镂雕人物高足杯,为元代瓷器精品。造型为喇叭形高足,侈口,深腹,口沿和内壁为五个并列的莲花瓣形,边饰联珠纹。杯身分内外两层,外层雕塑手持荷叶的童子,杯中心贴六瓣花朵。内外满施影青釉,胎质细白。

(3)压手杯《陶雅》载,“宋代均窑压手大杯,细腹半跌,亭亭玉立,并有蚯蚓走泥印,内青而外紫,鲜妍罕匹。”压手杯的特点是坦口,折腰,滑底,砂足,顺口沿而下胎骨渐厚,近底处尤厚,握在手中有凝重之感。以明永乐青花压手杯为最佳。

另外,还有直筒杯、提杯、曲把杯、短把杯、单耳杯、鸟形杯、树根杯、马蹄杯、方斗杯、吸杯、公道杯及爵杯等。造型大都轻巧精美,美观而实用。

7盘碟类

盘为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造型常见的有圆、方两种,也有海棠形等特殊种类。碟的造型与盘类似,但比盘小。

(1)盅盘南朝至隋代的一种轻巧实用的茶具或酒器,多在浅腹平底的盘内环置5个小盅,盘作子口,似有盖。

(2)高足盘隋瓷中的典型器物。造型为口沿微向外撇,盘心平坦,常有阴圈纹;盘下有喇叭状高足;盘内有3~7个不等的支烧痕迹。

(3)三角形碟造型为等边三角形,曲线口,斜立壁,平底。器内有凸起花纹,施白釉,外底刻有“官”字款,为辽代所制。

(4)方碟造型为方形,侈口,曲边,平底。碟里满印凸起花纹,有全施白釉的,也有施黄、绿、白三色釉的。据文献记载,“汉食贮以金器,蕃食贮以木器。”方碟及三角形碟是渊源于木制的同式器皿。

8其他类

(1)尊商周时为酒器,北宋后期为宫廷陈设用瓷,元以后,尊便失去了实用器皿的作用。南北朝时有一种莲花尊,侈口、长颈、圆鼓腹、高底座、器高一般为50~70cm。莲花尊的颈部以粗弦纹间隔,上下各贴四组龙纹;肩部出六个粗壮的复式耳;自肩部经腹部至底座,刻画或堆贴俯仰呼应的莲花。造型极为华丽,是古代瓷尊的优秀典范。另外,还有大口尊、双耳尊、神兽尊、人形尊、鱼篓尊、石榴尊、观音尊、牛头尊及凤尾尊等,各具特色。

(2)盂古代盛水的器皿,最早见于西周,仿青铜器造型,器形多圆腹大口圈足。隋代的唾盂,是较有特色的作品。

(3)砚青瓷砚始于三国,盛行于晋唐,为古代的文房用具。一般砚的面平坦无釉,以利研磨墨。三国至晋初的砚,砚心平坦,砚上有盖,砚盘下以三熊足支撑。东晋时的砚足除保留三足外,四足已开始出现。南北朝时期,砚面向上凸起,无盖,砚足多为六蹄足。隋代时,砚面更加上凸,珠足已取代蹄足而兴起,足多外撇。唐代的砚面有的甚至超出了口沿,砚足发展为圈足。后来,由于石砚兴起,瓷砚被逐步淘汰,唐以后瓷砚少见。

(4)枕类瓷枕清凉沁肤,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的记载,说明瓷枕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它始创于隋代,流行于唐、宋、元各代。五代时的瓷枕,多为长方形,枕面凹下,两端翘起。宋代有一种童子荷叶枕,全器为一童子侧卧榻上,双手持一荷叶,荷叶边沿向上翻卷形成枕面,设计巧妙,造型优美,堪称精品。

(5)模型瓷俑这是一种古人专为死者在“阴间”享用而烧制的冥器。内容包括死者生前的住室、炊事用具、出行用具、农作物用具、栏舍、粮仓以及男仆女婢、侍从武士和五禽六畜等。这种殉葬之风,盛行于宋代以前。

(6)捏塑瓷雕塑品,首见于晋代冥器中青瓷谷仓上堆塑的人物禽兽,后来出现了专供观赏的瓷玩,大都造型优美,胎质细腻,施釉均匀,典雅可爱。造型有人像、仙佛、动物及器物等。

二、瓷器的装饰手法

瓷器的装饰方法是随着不同时代、不同器型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元以前主要运用刻、划、印的方法,也有釉下彩绘的。明及明代以后,彩绘成为装饰的主要方式。中国古代瓷器装饰手法主要包括刻花、贴花、剔花、压印、堆贴、镂雕、釉彩、画花及绣花等。

1压印手法

压印即用刻有花纹的印模在未干的瓷坯上压印出各种纹样,是带有普遍性的传统装饰工艺之一,早期的作品多将花纹压制在瓷器的肩部,有的还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纹。宋代定窑印花瓷器最具代表性。

2刻花手法

刻花即用刀具或较硬的工具在瓷坯上刻出装饰纹样,其特点是着力较大,线条深而宽。历代瓷器上都有应用,其中以北方耀州窑刻花器物最为著名。

3划花手法

划花即用篦状工具在瓷坯表面划出花纹,多以垂线纹出现,可使光素瓷面产生节奏感,宋代盛行。宋瓷中的“竹丝刷纹”线条整齐自然,是划花瓷器中的精品。

4剔花手法

所谓剔花,就是在已经绘好纹饰的瓷坯上,将花纹以外的部分用刀剔除,露出素胎,使花纹凸起,有如浮雕的感觉。此种装饰方法最早见于磁州窑,以褐地白花最具特色。金元时期山西地区的瓷窑也流行此种方法,黑釉剔花独具一格。

5贴花手法

贴花是以胎泥为原料,采用模印或捏塑等方法制作成各种花纹,然后用泥浆粘贴在已做好的瓷坯外表上,如湖南长沙窑的青釉褐斑贴花器物以及河南巩县窑唐三彩贴花装饰均闻名一时。

6珍珠地划花

珍珠地划花即在划花瓷坯上,于空隙处填刻又细又密的珍珠纹,如宋元时期在瓷坯刻画莲花或牡丹花时,往往于空隙处填刻珍珠纹。

7剪纸贴花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将其移植到瓷器装饰上,是宋代吉州窑的独创。用两种含铁量不同的釉料,先后两次施于同一坯体,烧成后底色浅淡,花纹深褐,剪纸效果显著,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其装饰题材有鸾凤、蛱蝶、梅花、木叶等,形象生动质朴。

8绣花

绣花是用针状等工具在瓷面上刺出花纹的方法,它开创于宋瓷中,是较有特色的瓷器装饰。

9镂雕

镂雕是按设计好的花纹,将瓷胎镂空雕透,然后再进行烧制的方法,早期的作品主要以瓷炉为主,后期的作品除实用外,还具有较高的审美性。

10绘画

用绘画装饰瓷器,开始于唐代的长沙窑,宋元时期的磁州窑、吉州窑又有进一步发展。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及虫鱼等。从元代起用山水装饰陶瓷极为盛行。明清两代盛行彩瓷,大量采用国画的画法,以粉彩和珐琅彩的山水画最为精美,并出现仿西洋画法。题材包括花鸟人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仙山楼阁及外国人物等。

11多层次装饰

多层次装饰是在同一器物上的不同部位绘制不同的花纹图案,从而形成多层次装饰方法,其疏密有致、结构清晰、特征鲜明,如元青花琢器,上下多饰莲瓣纹,器肩画垂云纹,中间填以纹饰繁密的各种花卉,往往在一件器物上绘八层左右的花纹,有的甚至达10层之多。

12釉彩

釉彩是用各种釉色来作装饰的方法,装饰方式很多,其中包括釉下彩、釉上彩等。

13暗花边饰

暗花边饰即在坯体的口部、肩部或足部,用较细的工具刻画一周花纹,上釉烧制后形成暗花纹。这种刻画法流行于唐、宋时期,明以后则成为一种辅助装饰方法。

三、瓷器的装饰纹样

瓷器的装饰纹样,不仅美化了瓷器本身,而且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它在中国的古代传统纹样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体包括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形纹、山水画、吉祥寓意纹、诗句文字纹以及釉彩自然纹等。

1人物类装饰纹样

以人物为题材的装饰纹样,在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瓷器中都有一定的表现,特别是到了唐代已进入成熟期。其题材主要有胡人舞乐纹、婴戏纹、竹林七贤、八仙祝寿、四妃十六子、悟空战天将、吹箫引凤、西王母、钟馗、仕女、耕织、女娲补天及行乐图等。

《胡人舞乐图》始见于北齐范粹墓出土的扁壶上的浮雕装饰,明永乐时期青花扁壶上也有表现,胡人或吹箫奏乐,或婆娑起舞,构成了一幅载歌载舞的生动画面。始见于唐代长沙窑的《婴戏纹》,描绘的婴孩肌体丰满,体态活泼,惹人喜爱,他们或钓鱼玩鸟、或蹴球抽陀螺、或赶鸭放鹌鹑、或攀树折花等,着墨不多但情趣盎然。宋代的耀州窑、定窑、景德镇窑、磁州窑等烧制的瓶、罐、盘碗、枕等器物中也常表现这一题材。描写婴戏的还有宋定窑印花器中的《婴戏三果图》,表现的是三婴及三果(桃、石榴、枇杷),三婴手拽树枝,一立于枝上,一骑于枝上,一坐于枝上,赤身露体,活泼天真。1963年在北京顺义县南关辽代塔基出土了一件白釉童子诵经壶,壶体作一个神态安详的稚童静坐捧读经书状。其童子双目紧闭,全神贯注地诵读经书,头顶上有莲花形发束,中间有圆孔作壶口用以注水,经卷上端有长方孔作壶嘴,身背中央有把手用以提携倒水。构思巧妙,造型别致,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1956年湖南常德出土的青花《蒙恬将军图》玉壶春瓶,是一件难得的元代瓷绘珍品。主题纹饰为蒙恬将军,全图由5人组成,端坐旗下的是蒙恬将军,高冠甲胄,满脸髭须,目视前方。身后站一挎剑小卒,双手举旗,旗上书写“蒙恬将军”四字,前一持弓武士,武士之后有一短衣右衽之人正抓住一个匍匐在地的文官。画面背景有怪石、苍松;人物之间有篱笆、坡石、芭蕉、竹叶、花草等点缀衬托。整个画面主次分明,线条流利。口缘内面绘九朵如意状云纹,圈足外周绘卷草纹。明嘉靖后的瓷器画面上盛行八仙图,常见的有《八仙过海》、《八仙捧寿》等图案。八仙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他们的名字或持物分别为铁拐李(葫芦)、汉钟离(扇子)、张果老(鱼鼓)、何仙姑(笊篱)、蓝采和(横笛)、吕洞宾(宝剑)、韩湘子(花笼)、曹国舅(阴阳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成为人们常使用的富有积极意义的俗语和典故。清康熙年间的瓷器曾一度流行《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是根据虞舜、汉文帝、曾参、闵损、仲由、董永、郯子、姜诗、丁兰、郭巨、蔡顺、陆绩、江革、黄香、孟宗、王裒、杨香、王祥、崔南山、庚黔娄、黄庭坚、吴猛、朱寿昌、老莱子等人的孝行故事而编绘的。

仕女图在清代的五彩瓷器上大量出现,有执扇的、游园的、乘凉的、戏婴的;还有大乔二乔、红娘、美人图等,形象秀美、画笔传神。顺治时淡描美人,飘飘然有凌云之气;康熙时则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绘瓷匠师的高超绘瓷技术。明宣德瓷器上的《吹箫引凤图》,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人物形态与自然景致都极生动。清康熙时期的瓷器上有《太白醉酒图》,画面表现了唐代最著名诗人李白的豪饮与醉态。

2动物类装饰纹样

动物类的装饰纹样,以象征吉祥、喜庆题材为最多。主要内容包括龙、凤、象、鹿、狮、麒麟、飞雁、鹦鹉、鸳鸯、翠鸟、白鹤、水鸭、喜鹊、双鱼、蝴蝶、蝙蝠、海马及瑞兽等。其中多以松鹤象征长寿、以喜鹊象征喜庆、以鸳鸯象征婚姻美满、以鹿象征禄位、以蝙蝠象征幸福、以鹌鹑象征平安、以双鱼象征富余等,充分体现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龙是封建权威的象征,因此在瓷器上多有表现。五代越窑的四系龙纹壶,宋代磁州窑的白地黑花龙纹瓶,元代的蓝釉白龙梅瓶、明代的洪武白釉红彩云龙纹盘,清代的雍正青釉印花云龙大缸等都是难得的表现龙的佳品。战国至唐代的龙纹一般装饰在器物的流、提梁、把、颈、肩等部位,采用堆贴、捏塑、合模等方法制作立体形象龙。唐以后的龙纹多装饰在器物的主要部位,表现方法为刻画、印模、绘画等。五代的龙纹基本上呈兽形,龙首有角,无双鬓,上颚唇部微微突起,龙爪一般为三趾,有些还饰以云纹或波涛纹及缠枝蔓草等。宋元时期龙的造型多为蛇形体,5形尾渐细,爪有三、四、五趾不等,宝珠的火焰由一端往外喷出,大部应用于宫廷及佛教用器。明清时的龙纹呈蛇形,双鬓、双角,爪以五趾为主。

凤纹在唐宋时期的定窑、景德镇窑的盘、碗、盆等器物上已有表现,多为凤穿牡丹的纹饰,如单凤衔牡丹,双风戏牡丹,双风比翼穿云,双风口衔彩带等。凤的特征为鹦鹉的嘴,锦鸡的头,鸳鸯的身,仙鹤的足,大鹏的翅膀和孔雀的羽毛等,显得绚丽多彩。首都博物馆收藏的白地黑花凤纹罐,是磁州窑釉下彩绘瓷器的典型作品。该罐的釉色白中闪黄,内壁施酱色釉。肩部绘一周菊花纹,近底处施弦纹三道,腹部为展翅飞翔的二黑凤,凤头、嘴、尾、羽毛均用锐器刻画出细部,二凤之间飘以祥云。黑凤刻画逼真,形象生动。另外,明万历五彩凤纹镂空瓶中的云凤纹,清康熙五彩百鸟朝凤盘中的凤纹等,笔画工整细腻,画面刻画入微,都是瓷中精品。

瓷器上的鹤纹始见于唐代,宋耀州窑青釉碗有双鹤展翅、群鹤飞舞等画面。明清瓷器上多画丹顶鹤,体形优美,潇洒秀丽。凡绘有鹤纹的瓷器,多用作祝寿的礼品。鸳鸯纹自隋唐以来便在瓷绘中大量出现,宋以后普遍流行鸳鸯戏莲纹。《莲池游鸭》、《竹林双鸭》、《珍珠地莲鸭》、《鹰逐鸭》等纹饰,是磁州窑瓷枕的精彩之作,构图简洁,笔意生动,极富装饰趣味。其中《鹰逐鸭》表现的是在白色枕面上,一黑鹰从天空扑下,一鸭仓皇而逃,一鸭入水,鸭尾犹露水面;水花四起,芦苇颤动,场面惊险紧张,极富生活情趣。苍鹰在唐代瓷枕上表现为两翅展开,其形象栩栩如生,十分精致。明代嘉靖青花碗内心绘的鹰为两翅并合,兀立于木桩上,这种姿态的造型,人们常称为“英雄独立”。

鹿为“仁”兽,象征太平。《符瑞志》载,“鹿为纯善禄兽,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磁州窑瓷枕上描绘的鹿纹,或立、或卧、或奔跑于山间、或漫步于林莽等,极其生动。吉州窑表现的小鹿啣灵芝纹,风格则古朴典雅。狮子滚绣球是汉族的一种民间舞蹈,清康熙时,瓷绘匠师们将它移植于瓷器装饰上,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画。

双数鱼构图的瓷器鱼为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几乎为各朝代所使用,其中宋代则更为普遍。双数鱼的构图,表现形式多为两两相对;若在器心,则两鱼并排而游。单数鱼的构图,多是顺向追逐游动。元代磁州窑已有鱼藻纹。明清时彩瓷中的鱼纹更为繁多,在瓶、缸、盘或碗的四面各画一条鲭、鲌、鲤、鲫鱼,空间衬以浮萍、水草、莲花之类花草。明宣德时的青花红彩海兽鱼涛纹高足碗,在碗和足上满饰青花海涛纹,以及蓝白相间的上下翻滚的波涛,其红艳的海兽及游鱼随波涛起伏遨游,形成极强的动感。

3植物类装饰纹样

植物类瓷器纹样,是在南北朝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特定的艺术风格,发展到清朝时已达到了无所不有的程度。主要内容有莲花纹、忍冬纹、莲瓣纹、葵瓣纹、团花纹、宝相花纹、梅花纹、牡丹纹、海棠纹、萱草纹、竹纹、松竹纹、缠枝花纹、树石纹及树叶纹等。

莲花纹是最早用来装饰瓷器的花纹之一,具有强烈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南朝至清代一直盛行不衰,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生活的热爱。1956年湖北武昌出土的青釉莲花尊,高358cm,口径11cm,足径119cm,是南朝青瓷中的代表作品。盖四周装饰有双覆莲纹,莲瓣尖端微微上卷。颈分上下两部分,中间由两道弦纹相隔,上部为单瓣仰莲纹,下部为蔓草纹。肩与上腹之间用两条弦纹隔为两半,其中下半部为两层覆莲纹,莲瓣尖端上卷呈半浮雕状,给人以强烈的立体之感。腹部为蔓草纹,下腹为两层单瓣仰莲纹。全器制作精美新颖,纹饰明快多样。南朝至唐的青瓷多在碗、盏、缶本的外壁和盘面划重线仰莲。隋代莲瓣作圆状或尖状,常装饰在器物的肩部和腹部。元明清时的莲花纹多和缠枝结合,莲心突出,莲瓣细窄,瓣心下凹呈鸡心状。元青花有荷莲和缠枝莲两种。荷莲有莲池水禽、莲池鱼藻花,花瓣尖俏饱满,颜色上深下浅。缠枝莲属边脚纹,多装饰在坛、瓶肩部和大盘之内外壁,其花心呈石榴形,叶似葫芦形,为元青花所独有。莲瓣纹是以莲花瓣为装饰纹样,南北朝时出现,宋以后盛行,有浮雕、刻花、划花、印花和绘画等技法。把莲纹是将莲花、莲蓬、荷叶以带系成一束以组成画面。北宋晚期的印花把莲纹多出现在小碗的碗里,多饰以三束把莲纹,还印有“三把莲”三字。明代宣德时景德镇窑多烧制青花把莲纹瓷盘。

忍冬纹也是较重要的传统装饰纹样,南北朝时多为瘦形,一般以二方连续的形式出现,多呈三个叶片或一个叶片相对排列。发展到唐代则成为繁杂的卷草纹,后人称为香草。卷草纹是以柔和的波曲状线组成连续的草叶纹样装饰带,在唐代时就已流行。不论卷草、卷枝或卷叶,它的茎干部长短适度,圆浑有力,为宋吉州窑、耀州窑、磁州窑、窑县窑和扒村窑广泛采用,宋元明清时代十分盛行。缠枝纹是以植物的蔓藤或枝干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这种装饰纹样秀丽流畅,具有清新、典雅的艺术风格,如宋代缠枝莲、缠枝牡丹等纹样是较为典型的。牡丹花在宋代称为富贵花,被人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多装饰在瓶、罐、盘、盒、缸、枕等器物上。或茎蔓缠绕、花叶连绵,或花朵环抱、一枝独放、花叶纷披、俯仰有致等。工匠们因器施画,千姿百态,极尽其华丽妖娆之美。宋代缠枝莲花图案也很多,定窑划花梅瓶的缠枝莲纹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瓶体上茎蔓缠绕,莲花迎风开放,布局疏密得当,秀美无比。装饰在盘壁上的缠枝莲纹,多以环带形式缠绕于器壁,莲花两朵相对,盘心则盛开一枝莲花,构图简练、主次分明。二方连续形式的缠枝花,在景德镇陶瓷纹样中占有很大比例,它的循环往复、变化无穷、婉转流动、节奏鲜明的特点,表现出顽强的民族精神。

团菊纹始见于隋代临汝窑,一种团菊中心无花蕊;一种团菊中心为一圆圈,内印作坊主或工匠姓氏。桃花纹常见于明清瓷绘,常用来衬托少女之美,也有配以水波纹的,称为“落花流水”纹。皮球花在清代叫绣球花,是以大小不等的花头作圆形或椭圆形的适合构成,疏密均匀地适合在器物的装饰带中,一般纹样以外的空间大于纹样的比例,对器型适应性强。折枝花纹是在器物的显著部位装饰一枝折下的花卉,与周围纹样无连接关系,多为均衡的形式出现。自元代以来应用很广,如折枝牡丹、折枝梅、折枝桃等纹样。《岁寒三友图》指的是松、竹、梅三种植物,是国画中常见的题材,宋以后常被装饰在器物上。清代的瓷杯等器物上常用每月中的代表性花卉指代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并作为此花的花神,如正月为梅花花神寿公主;二月为杏花花神杨玉环;三月为桃花花神息夫人;四月为牡丹花神丽娟;五月为石榴花神卫氏;六月为荷花花神西施;七月为葵花花神李夫人;八月为桂花花神徐贤妃;九月为菊花花神左贵嫔;十月为芙蓉花神花蕊夫人;十一月为茶花花神王昭君;十二月为水仙花花神洛神。

蕉叶纹是以芭蕉叶组成带状纹样,是瓷器的一种辅助装饰,宋代定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常用此种纹饰。定窑刻花梅瓶的颈部饰单层蕉叶纹,青白釉碗外壁刻划双线蕉叶纹;龙泉窑刻花碗内壁则饰短而粗的蕉叶纹。元代釉里红瓷瓶、明代五彩缶覃、清代瓷瓶等多装饰在器物的肩部。木叶纹是用经过特殊处理的天然树叶作纹样,直接贴在瓷坯上敷釉烧制而成,具有形象逼真,别具一格酌特点,是吉州窑的独创。有半叶、一叶的,也有二、三叶相叠成纹的。兴于乾隆时的满花纹,俗称“万花”,是在器物的装饰面上满画花朵,形状不一,繁密堆叠,有如万花汇集。

4几何纹装饰纹样

几何形纹饰是瓷器早期流行的一种装饰图案。主要内容有回纹、弦纹、波纹、绳纹、双圈纹、联珠纹、网纹、菱格纹、卷线纹及鱼鳞纹等,是在几何纹陶器装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瓷器上的几何纹多饰于器物的上部,以带状二方连续的形式出现。南北朝时期的联珠纹、网纹等制作精细,格凋高雅。后期几何纹逐渐发展为以地纹形式出现,其中回纹,鱼鳞纹有一定的代表性。

回纹因纹样如“回”字而故名,最早用作原始瓷器的主体纹饰,宋以后定窑、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则用于瓶、罐、盘、碗、洗、炉、枕等器物的边饰。回纹有单体的,一正一反相连成对的和连续不断的带状形等。弦纹为单一的或若干道平行的线条,排列在器物的颈、肩、腹、胫等部位,也可用它来为罐、壶的系、耳和波浪等花纹定位,使之高低一致,起伏均衡。钱纹是宋瓷常用的装饰题材之一,多作盘、碗的边饰;作为主题纹饰时,则多绘于器物的腹部。联珠纹是宋元时期边饰纹样之一,它的特点是大圆珠里套小圆珠,或大珠纹里套3~5个小圆珠。缀珠纹是一种如串缀的珍珠形,它是用一细泥条在瓷坯上按规定的轮廓线盘旋粘贴,再在泥条上刻划横向线段而成。锦纹多呈二方连续形,是以各种几何图形连续构成,其中有菱形锦纹、龟背锦纹、十字锦、八迭锦、桂花锦、古钱锦等,多装饰在瓶、罐的肩部或碗、盘的口沿,结构严谨,华缛富丽。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