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三章 中国麻将

第一节 博戏是麻将发源的鼻祖

麻将是汉族发明的一种益智游戏,属于牌类娱乐用具,是一个个用竹子、骨头或塑料制成的小长方块,并在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每副共136张。

麻将是一种4人骨牌博戏,流行于华人文化圈中,只是不同地区的游戏规则不同。

麻将与其他骨牌形式相比,玩法最为复杂有趣,它的基本打法简单,容易上手,但其中变化又极多,搭配组合因人而异,因此是我国历史上一种最吸引人的博戏形式。

在唐朝贞观年间,长安城有个父母双亡的少年,他家里非常穷,也没有人给他起名字。人们只知道他姓麻,于是都叫他小麻子。小麻子聪明勤劳,他的好胜心极强。

有一天,在长安城的大街上,一位出征的将军得胜回朝时,将军披红挂彩,骑着高头大马缓缓前行,很是得意。

人们在街道两旁观看,全都露出羡慕的眼神。小麻子也在其中,他望着八面威风的大将军,转过身对同伴们说:“我以后也要做个大将军,好好威风一下!”

同伴们听完,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纷纷讥讽他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家是什么样的人物,凭你一个连饭也吃不上的穷小子,还想跟人家比?真是太不自量力了!”

小麻子听后,一言不发,默默地走开了。从那一天起,他起早摸黑地练起武来。同伴们见他当真想当将军,就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麻将”。后来人们叫顺口了,“小麻子”的外号反而给忘了。

不过没多久,麻将就无法练武了,因为他光练武不干活,他连饭都没得吃了。小麻子没办法,因为他饿得没气力耍弄枪棒了,只得先干活挣钱换饭吃。好在他有一手搓麻绳的独门手艺,他的麻绳搓得又快又好,因此请他干活的人很多。

人们一见到麻将便纷纷喊他道:“喂!麻将,今天到我家搓麻绳。”“麻将,明天到我家去搓麻绳。”就这样,麻将今天给东家搓麻绳,明天又给西家搓麻绳。

因为麻将整天搓麻绳,再没什么空闲时间了,他便干脆放弃了练武。麻将到街市上做起了贩卖麻绳的生意,他心中却暗暗发誓:“做不成将军至少也要做个大富翁!”

以后,麻将身上就常常备着一条条长短不等的细麻绳,他赚了一个铜子儿就用细麻绳把铜子儿串起来。麻将每日口里念叨着:“一铜,两铜,三铜……”

等麻将攒够9个铜子儿后,他就用细麻绳挽作一圈,然后他将那条挂着铜子儿的麻绳挂在腰间称为“一条”。当麻将又攒了9条挂着铜子儿的麻绳后,就合在一起称之为“一万”。

麻将还备了4只白板箱子,打算攒满“九万”后,就将那些铜子儿全部装进4个箱子里,然后他就可以带着钱回家养老了。

麻将历经千辛万苦,走遍了岭北江南,他总算攒满了4大箱子的铜子儿。这时,麻将的好友们就劝他说:“你历经了那么多个春夏秋冬,现在已经是两鬓斑白,你这些年为了赚钱,走遍东南西北,饱受了风霜雨雪之苦。现在就不要一心再想发财,也该保重身体,回家享享清福了。”

麻将听了,觉得有理,就决定打道回府了。于是麻将带着钱回到家乡,他用那些钱盖房娶妻,开始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了。没过两年,妻子就给麻将生了个儿子,麻将给儿子起名叫作“红中”。

由于人们羡慕麻将的晚年生活,又佩服他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为了纪念麻将,也为了激励自己,他们便把麻将一生的经历都刻在了小木板上。

人们在小木板上刻了“筒子”、“万子”、“条子”、“东南西北”、“发财”、“白板”、“红中”,又用麻将的名字为其命名为“麻将牌”,并且“麻将牌”很快就在民间流行开来。

后来人们又加上了各种花牌,整副牌共计144张。人们还用四方桌确定东西南北4个方位,然后4个人围坐一团,根据一个季节共有13个星期,所以每人都有13张牌。

当然,这个故事只是个关于麻将的趣话。其实麻将起源于我国,它原来只属于皇家和王公贵族们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上千年以前,只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才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的。

在麻将界,普遍都认为麻将牌的雏形是明末盛行的马吊牌和纸牌,并通过不断发展和演变,这才形成后来的麻将牌。但是马吊牌和纸牌等娱乐游戏,又都和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博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后来流行的围棋、象棋、麻将牌等博弈游戏,都是在古代博戏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而来的。

古博戏到底开始于什么时候,其准确的年代我们已经很难说清。但是根据《史记》和其他有关文字的记载,博戏的产生至少在商朝以前。

我国最早的博戏叫“六博”,有6支箸和12个棋子,箸是一种长形的竹制品,相当于后来打麻将牌时所用的骰子。

博戏的玩法是:两人相对坐着,棋盘为12道,两头当中为水。人们把长方形的黑白各6个棋子放在棋盘上,又用两条鱼置于水中。比赛双方轮流掷骰子,人们根据掷骰子的大小,决定棋子前进的步数。

当棋子到达终点,人们便将棋子竖起来,成为骁棋。若棋子成为骁棋,便可入水“牵鱼”获得一筹。最后获得6筹的人就是胜者,没有成为“骁”的棋子,就称为“散”棋。“骁”棋可以攻击对方的棋子,也可以放弃行走的机会,“散”棋就不可以。

在汉魏以后,博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博戏中的棋子脱离了骰子,开始独立起来并向象棋的方向发展,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游戏。

而博戏中的骰子则变为5个木制的骰子,这种玩法也独立成为一种新的博戏用具,称为“樗蒲”。樗蒲以掷点分胜负。

相传三国时期大枭雄曹操的儿子曹植所造的骰子是用玉制成的,后来又改用骨头制作,将5个骰子改为两个,又规定骰子必须是立方体,骰子的6个面刻上点数,点数从1至6,所以当时人们又称骰子叫作“双六”。

博戏到了唐代时,骰子也成为一种独立的博具,并且由两个骰子变为6个骰子。

据传,唐明皇与杨贵妃曾经掷骰子当作娱乐。那时唐明皇掷骰子的战况不佳,他只有让6个骰子中的两个骰子同时出现点数“四”才能转败为胜。

于是唐明皇一面举着骰子投掷,一面连呼:“重四,重四。”结果当骰子停定后,正好是两个4点。唐明皇极为高兴,便命令高力士将骰子上的4点和对面的一点都涂为红色,从此以后,骰子的1点和4点就是红色了,而其余四面却都是黑色。

自唐代后,用6个骰子做成的游戏方法,在当时称为“骰子格”。在“骰子格”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游戏用具便是宋徽宗宣和年间所产生的骨牌。

骨牌是用象牙或象骨制成的,人们将骰子的立方体变成长方体,将骰子的六面镂点改成一面镂点。骨牌共有21种花色,每色都是由两个骰子的点数组合而成,因此骨牌中最大点数为12点,最小为两点。每色有两张或一张,总共32张。

唐代中期,早“骰子格”出现后,又有一种叫作“叶子戏”的游戏出现。

关于“叶子戏”的由来,说法不一。古人都传“叶子戏”是妇人用叶子青做成的。

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牵强附会。其实,当时所称的“叶子戏”,并非是一种成形的游戏。只不过是人们玩“骰子格”时记录输赢数值的纸片。这个观点从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著的《归田录》中得到证明:

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其后有叶子,如今之手折,凡文字有备检查者以叶子写之。骰子格本备检用,故亦以叶子写之,因以为名尔。

“叶子戏”是一种盛行于我国唐朝的树叶形纸牌游戏。其实“叶子戏”就是纸片,它只是记录数值的纸片,我们却可以把它看成是麻将牌的鼻祖。

在唐代时,又有一种被称作“游祥和”的纸牌游戏,大致跟“叶子戏”大同小异,也被人们认为是麻将的鼻祖。它流传于我国民间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因为玩的人聚在农村一隅而鲜为人知。

“游祥和”的牌上只有点数,点有红黑两种颜色,每副52张,4个人一组,一人坐庄,各自出牌。但是“游祥和”的打法又与后来的麻将牌很不一样,它的玩法颇为复杂。

“游祥和”这种纸牌大概是唐朝初期才出现在我国民间的,后来它随着黄河流域的达官贵人一起迁移到荆楚吴越等地的,而它的出现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种“游祥和”纸牌游戏是利用点数不同组合,使博技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玩法更加多样化。据初步考证,它有可能是现代麻将的雏形。

因为“游祥和”纸牌游戏的不同组合与排列设计体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演绎,同时又为麻将牌的排列和组合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第二节 郑和在航海中发明麻将

明朝永乐年间,大航海家郑和率领数万将士,乘着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前后7次前往东南亚、印度等地。

话说那是郑和第一次出海一个月后,由于他们离开大陆在海上漂泊太久,在长期的航海过程中,许多将士因为海上生活的枯燥,止不住地思念家乡,于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副愁苦表情,全都萎靡不振。

郑和看了非常着急,他担心长此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郑和为了给将士们解闷,也为了振作他们的士气,他便开始寻找解决的方案。

郑和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他终于想到了切合现实的解决办法。郑和下令让将士利用船上现有的毛竹做成竹牌,再令艺师在竹牌上雕刻了文字图案,最后制定了游戏规则。就这样,制作好的竹牌放在吃饭的方桌上就能供4个人同时娱乐了。

郑和在文字图案的确定上,最开始以红色的“中”字代表中原大地,这又符合中国红的原则。而他在竹牌刻上“发”字,暗合他率领军士们航海经商。

而“经商发财”的数量则是从“一万”到“九万”,郑和按照我国“过满则溢”的习俗,没有刻更多的万。

等万字牌定下来之后,其他的文字图案就照样推出来了。因为船上粮食主要是大饼。于是,“一饼”到“九饼”就出来了。

但是天天“大饼”吃得腻了,在海上也没别的食物,只能吃海鱼了,这样,“一条”到“九条”也出来了。而在海上行船要依靠风向,这便有了“东”、“南”、“西”、“北”风。最后,郑和又用“白板”代表了白茫茫的大海。

郑和发明的游戏一经推出,在他的船队中盛况空前。一时间海上浩荡的船队响起了一片“哗啦哗啦”搓竹牌的声音。

在将士中,有一个姓麻的将军,他玩竹牌很厉害,屡战屡胜,而且他胜了之后就会大声唱歌,这样极大地鼓舞了船队上下的士气,后来,郑和发明的这种竹牌便正式取名为“麻将”牌了。

就这样,郑和的船队下南洋回来后,也带回了一个风靡我国大地六百余年生生不息的麻将游戏,并衍生出几乎可以代表我国文化的麻将文化。

马吊牌是一种纸制的牌,最开始只是作为筹码使用的。整副牌共有40张,总共分为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4种花色。

其中,万贯、索子两种花色都是从1至9各一张。十万贯则是从20万贯至90万贯,以及百万贯、千万贯、万万贯各一张。与十万贯类似的是,文钱也是从1至9,以及半文、没文各一张的。

十万贯、万贯的牌面上画有明代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人像,万万贯派给了“及时雨”宋江,索子、文钱的牌面上画索、钱图形。

马吊牌的玩法是由4人对坐一起打,每人先取8张牌,剩余8张放在桌子中间。4个人轮流出牌、取牌,出牌是以大击小。

但是与纸牌不同的是,打马吊牌有庄家和闲家之分。庄无定主,可以4个人轮流坐。所以3个闲家可以合力攻击庄家,使他尽快下庄,让其他人当庄家。

至于马吊牌名称的由来,历来说法不一。

据说此牌是从筹码也就是码子演变而来,而牌面上所画的图案又都与钱有关。例如,文钱是钱,一贯是一千文钱,索是穿钱的绳子,也就是钱串。

而古代一千文钱也叫一吊钱,从这里似乎可以看到“马”与“吊”的影子。马吊牌的涵义便不言自明了,翻译过来就是“一种关于钱的牌”。

后来,人们在玩马吊牌时,常常感到纸牌的数量太少了,玩起来根本不能尽兴,于是人们开始把几副牌放在一起合成一副来玩,从此马吊牌就变成120张。

牌合在了一起,在玩法上也发生了变化。首先,除了3张连在一起的牌可以成为一副以外,3张相同的牌也可以成为一副了。

也就是说,上家出的牌,下家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吃和碰。这时牌的组合就有了“坎”、“碰”、“开杠”等说法,而此时的纸牌也叫作“碰和牌”。

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中,贾母、薛姨妈、王熙凤等斗的就是碰和牌。书中这样写道:

鸳鸯见贾母的牌已十成,只等一张二饼,便递了暗号与凤姐儿。凤姐正该发牌,便故意踌躇了半晌,笑道:“我这一张牌是在薛姨妈手里扣着呢,我若不发这一张牌,再顶不下来的。”

上文中的“二饼”也就是“二文”,“文”这个字在马吊牌中已经被画成圆饼状,这段小说中的记载正是一个马吊牌中顶牌的例子。与此同时,骨牌中也出现了一种“碰和”,也就是将21种牌色每种五张合成一副。并且也有了“开杠”、“自摸加倍”、“相公陪打”、“诈和受罚”等规定。

骨牌的这些打法和术语也由马吊牌接受和继承下来了。

马吊牌与其他棋牌活动最大的不同在于,马吊牌是一种四方参加的游戏。它不像围棋、象棋、六博棋等都是双人对战,而桥牌虽然是4个人对战,但实际上是分成两边配合的。

双方参与的互动再复杂也会有限,而马吊牌的四方作战就更显得错综复杂了,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马吊牌反而是一种虚拟现实得更加真实的高智商游戏。

第三节 清代麻将的发展和定型

在清代初期,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在顺治年间,江苏省太仓地区曾经是皇家的大粮仓,仓内常年囤积江南地区的稻谷,用来进行“南粮北运”,以缓解北方粮食的不足。

因为粮仓处囤积的稻谷多了,这样里面的粮食很容易发霉变质,于是人们时常将仓里的稻谷腾出来,进行露天晒晾。这样一来,露天晒晾的稻谷场引来了四面八方的麻雀前来享用美食,每天因为麻雀偷食,太仓就要损失很多粮食。管理粮仓的粮草官为了奖励捕雀护粮的人,他们便以竹制的筹牌记录人们捕雀的数目,并根据这些筹牌来发放酬金。为了防止有人弄虚作假,于是粮草官就在这些筹牌上刻上各种符号和数字,作为太仓地区专有的“护粮牌”,也叫作“麻雀牌”。

麻雀牌上三种基础花色的名字叫作“万”、“束”、“筒”。“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索”即“束”,是人们将捕捉到的麻雀用细束绳一只只串起来,所以“一索”的图案以一个“麻雀”来代表的,“几索”就代表了几束麻雀。

而护粮的奖金则是按捕捉“麻雀”的数量的多少计算的。最后的“万”便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

此外,麻雀牌中的“东南西北”指的是当地的风向。三元牌中的“发”则是发放的赏金,也就是人们捕捉到麻雀后,他们可以去找太仓粮草官去拿赏金发财了。

而“麻将”牌术语中也有捕捉麻雀、保护粮食的太仓“麻雀牌”有关。比如“成牌”叫做“和”,“和”与“鹘”同音,而“鹘”则是一种专门捕雀的大鹰。

后来,太仓地区不用再囤积稻谷了,当地人手中还未换成酬金的麻雀牌也就没了用处,但他们为了纪念这些曾经起到保护粮食作用的“麻雀牌”,便通过制定一些游戏规则,逐渐地将这些麻雀牌改进成了一种游戏。当然这只是清代民间流传的麻将起源故事,但根据各种文献记载,麻将的雏形还是明代的马吊牌和纸牌。

那时人们最常用的桌子是方桌,也叫八仙桌。八仙桌用于打牌时总是面向一方,这也就限制在一方不能同时坐两个人。因此,打麻将是四个人各坐一方,人们还从四方中得到启发,便在麻将中增加了“东”、“南”、“西”、“北”这四种风牌。

至于“中”、“发”、“白”的增加,很可能是清代人们对升官发财的一种向往。

“中”就是中了举人当了大官,“发”就是发财,“白板”就是“清白”的意思。清代人认为,只有中了举人做了大官,还发了大财,同时又能保证自己做官后能保持清白的本色,才不招惹祸患。人们普遍认为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因为这个缘故,麻将牌中便有了三元牌。

清代中叶,人们发现在玩麻将时常常把牌拿完了,也没有人做成牌,他们感到很扫兴。为了弥补这个缺憾,于是他们又增加了“听用”。最初的“听用”只是增加两张,后来才逐渐发展增加为更多的张数,直到发展为有“绘”的麻将牌。

清代中期,麻将牌基本形成以后,上至朝廷,下至平民,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很喜爱它。平民百姓们也从打麻将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清代有一个牌运特别好的知县曾经写过一首诗,诗云:

今日赢钱局,排排对子招。三元兼四喜,满贯遇全幺。花自杠头发,月从海底捞。散场要远避,竹杠怕人敲。

当清代后期麻将真正成型以后,人们在长期的麻将游戏中领会到了无尽的快乐和丰富的内涵。清代有个秀才总结这些内涵,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入局斗牌,必先炼品,品宜镇静,不宜躁率,得牌勿骄,失牌勿吝,顺时勿喜,逆时勿愁,不形于色,不动乎声,浑涵宽大,品格为贵,尔雅温文,斯为上乘。

一切游戏活动都有它的游戏规则,麻将游戏也不例外。遵守游戏规则,体现一种教养、一种学问、一种智慧、一种德行和一种秩序。也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对自我的尊重、对礼仪的尊重和对公正的尊重。这些话就是麻将游戏的旨意与精神。

所以有人说,“麻将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一种典型象征,表现出了强调自我、善于独立生存的文化特征。

麻将更是我国古代娱乐活动中的一个传统节目,娱乐者在打麻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眼观四方耳顾八面”,同时还要采用“守己顾彼”,“灵活机动”的战术。

打麻将牌的确是乐趣无穷,曾经有人这样形容打麻将:

若有数人相聚而行方城之戏,其间欢言笑语,尔碰我吃,其乐融融;胜负难料,却总有希望,让人心系未来。不分男女老弱,无论贵贱贤愚,规则划一,地位平等。

日出三竿,兴致正浓;月上柳梢,流连忘返。于排遣孤独,消磨时日,效果甚为彰显。因此流传甚广,经久不衰。

由此可见,麻将流行范围涉及清代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它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所以说麻将是我国玩耍普及率最高的文娱活动之一。

麻将不仅深受市井百姓青睐,就是文化名人、达官显贵,也是对麻将乐此不疲。四人围坐大摆方城之情景随处可见,八手忙碌吃碰洗牌之声不绝于耳。清朝晚期,麻将在我国各个地区流传打法不尽相同,也带有很多不同地方的社会特色。

甚至各阶层制作和使用的麻将牌也很有讲究。从商的人常爱用花牌图案中有财神、聚宝盆的麻将牌。当官的爱用花牌图案中有升官发财、富贵长在的麻将牌。皇帝御用的麻将牌,麻将花牌图案中有江山万年、国泰民安或万寿无疆等文字图案。

还有人说,清代中叶麻将的游戏规则定型,它集中折射出我国的优秀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麻将虽然只有100余张,可它打起来却是丰富多彩,既要斗智又要斗勇。

打麻将所用的方桌,是要4个人两两相对而坐,人们按照掷骰子顺序取牌,麻将是以单人为单位。

从文化角度而言,清代麻将规则的建立,可以折射出国人的处事风格与理念。在吃牌时,上家先于下家发牌,这体现了我国礼法中先后有序的社会规则。

但是下家也可碰吃上家,则体现了“弱势亦可战胜强势”的变化莫测的处事轮回。在麻将众多技法中,还讲究“看上家”、“盯下家”、“防对家”等。

人们除了在牌桌上斟酌自己牌的去留之外,还要估计另外3人牌技打法以此来决定是否跟牌、出牌等。是否能够及时预见和推测出牌情的演变,以及判断出形势的利弊,都是能否在牌桌上得胜的关键。

麻将真正体现出了国人注重人际关系的特点,比如“上下沟通”、“左右逢源”、“瞻前顾后”的处事行为特点。

麻将思维讲究既要单打独行,又要相互利用,这体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理念。

小小的麻将看似简单易学,似乎只要认清牌点花色就可上阵博弈一番。但是如果要打出智慧,决定何时吃和碰,玩好麻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麻将集中体现出了“先保自己生存,再谋发展,而不可给对手机遇”的思维特点,它的学问之深,若非牌中高人不能参透。

因此,麻将不仅体现了人们对预见能力的检验,还体现对自己判断力的考核,加上对牌具形、色等感觉,因而对玩家极具吸引力。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