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环说:“落到天津来吧,我们接收,天津人民也会接受的。不嫌弃的话,就落在天津。”
万里说:“不简单,这么短的时间完成这么大工程,真不简单。”
王小京说:“请首长放心,保证今年超额完成42%,否则撤我的职!”
1982年1月,铁道兵第八师开到了滦河水系与海河水系的分水岭,承担引滦入津工程9690米长的引水隧洞其中7210米的开掘任务。
铁八师在30年来,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如天,他们来到天津,看上去大家很高兴,他们四顾茫茫的雪野,只看到了拔地而起的景忠山像一座屏风挡住纷纷扬扬的雪花。
大家看到,山那边还有人家,有两缕炊烟贴在白皑皑的山坡上。
大家高兴地说:“这就足够了,比起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已经是天壤之别了,这里离北京只有180多公里,离天津200来公里,离唐山80多公里,是京、津、唐的中心哩。”
还有懂些历史的人说:“400年前,明朝大将戚继光镇守蓟州、卫戍京师的时候,就把他的大本营放在这里,所以这里叫‘三屯营’。”
年轻的战士们扒开积雪,大声吆喝着架起帐篷,还有人正在爬景忠山。
副师长汲乃英喊道:“莫跑,莫跑,赶快安家快开工!要抓紧,再抓紧,这个任务可是了不得!”
大家都说:“放心吧首长,不就是个山洞吗,对咱们老铁那是小菜一碟。”
汲乃英说:“别吹牛!你别小看它,咱可是立了军令状的啊。”
原来,去年中央下决心引滦入津时,铁道兵曾早年在天津参加过抗震救灾,汲乃英刚开始时也想:“不就是个山洞吗?”
可是当汲乃英带领考察组到现场一看,他不由得抽了一口冷气:“好家伙,什么引水洞,实际比铁路的隧道还大呢,长度也超过国内任何引水隧洞。”
汲乃英看到,山洞本身长达10公里,连同穿过横河与黎河的管洞共长13公里,相当于北京的一条地下铁道哩!
当汲乃英听说工期要求两年完成时,他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按目前国际国内隧道施工水平,这么大的长洞子至少得5年,两年根本不行!”
工程指挥部一位领导说:“行,铁道兵行!你们修过成昆线,打过无数山洞,有经验,大家信得过你们。”
这位领导看到汲乃英还在犹豫,他又说:“7天后举行引滦隧洞施工方案审议会,请你带上方案参加……请你们务必考虑周密些,特别是在工期上,可能其他单位也准备了自己的方案。”
送走这位领导后,汲乃英对副总工程师张学施说:“呵,看来还要搞竞赛哪!可能是在考状元吧?”
张学施是天津人,他说:“我们天津人讲实际,友谊归友谊,经济归经济,到最后还是要择优录取。”
汲乃英准备应战了,他下令考察组7天内不许外出,全体关在旅馆里准备答卷。
大家足不出户,如期突击出来了整套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组织、兵力配备、工期、预算、物资、机械等,都一一列出了清单,画出图纸。
等张学施在会议上汇报完他们的答卷时,全场一时鸦雀无声。
主持人问:“各位对铁道兵的方案有何意见?”
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汲乃英回到部队就对大家说:“咱们既然向天津保证了,就要说到做到,这关系到解放军的声誉,也关系到引滦工程全局。天津700多万人民在盼着滦河水啊!”
现在,汲乃英提前赶到工地,他指挥部队进场、安家、选点,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计算工程时间表。
汲乃英看到七连连长带着战士们泡在泥潭里刨冰、铲雪、挖地沟,有道是“三九四九,冻死老狗”,这时正是数九严冬啊。
汲乃英看到战士们一身泥土,一身冰碴,一个个都被冻得脸通红,大家的手也让冰碴子划开了道道血口。汲乃英眼圈不由得红了,泪珠在眼眶里直打转……
到春节的时候,拉沟挖开了,压风站也建起来了,12口斜井陆续打到正洞了。
汲乃英站在高高的景忠山上往下看:北起长城,南到西铺,在一条10多公里长的狭窄地带上,营帐相连,旌旗飘舞,炮声隆隆。汲乃英不由笑道:“这气派,胜过了当年的戚继光大营哩!”
但这时,汲乃英却与副科长发生了争吵,原因是副科长说他们就要脱下军装变成老百姓了。
山下卷起一溜烟尘,开来一辆北京吉普,师长刘敏从车上走下来,他是刚从内蒙古霍林河畔来到引滦工地指挥所的。
汲乃英赶紧走上前去:“师长,你来得正好!你瞧他胡说什么,他说咱们要脱军服,要成老百姓哩!”
刘敏看着副科长说:“你听谁说的?”
副科长说:“我听北京的战友说的,我刚从北京开会回来,那里党政军机关正在精简机构,改革体制……据说铁道兵弄不好要离开军队序列,编到地方去。”
刘敏说:“军队的精简和改革看来势在必行,也有可能改到咱们头上,要有这个准备,牺牲小我,服从大局。”
汲乃英听到这里,两行热泪忍不住夺眶而出。刘敏捅捅他说:“哎,注意点,那边有部队。”
这个消息一时间在队伍中传开,弄得人心不稳,工程进度也在不断下降。
汲乃英急了:“不行,得赶紧抓!”师里赶紧召开党委会,会上大家情绪都很低落。
这时,外面炮声和喇叭声却破窗而入,是河那边的步兵师在挑灯夜战,广播里还有一个女声在呐喊助威:“同志们,向前进,再接再厉,开创引滦工程新局面!打出解放军的军威……”
有人说:“瞧人家多么气派,多么威风。”
另有人说:“他怎么早不赛,晚不赛,偏偏赶在这时候来竞赛啊。”
刘敏说:“是啊,不是时候。大家是不是让我们报告总指挥,咱们师已经不行了,自甘服输,请求免战了?”
正在这时,值班参谋进来报告说:“总指挥已经到了工地,明天在现场召开工程会议,请刘师长、汲副师长准时参加。”
李瑞环虽然没有带过兵,但却办事果断,雷厉风行,颇有军人作风。他熟悉基本建设规律,领导内行。
早在指挥部第一次会议上,李瑞环要求机器及早运来,可主管的副局长说:“不行啊,这个我说了不算,我负不起这个责任……”
李瑞环当即脸一沉说:“那好,你请回,换一位能负责的局长来。”
刘敏和汲乃英进入会场后,他们跟谁也不打招呼,找了个角落就坐下了,想离李瑞环远一些。
可李瑞环早就发现了,他说:“哎,老刘、老汲,你们坐近点,看来你们气色可不大好啊。”
汲乃英说:“嗯,是有点不大来劲。”
李瑞环开笑说:“是吗?这好办回头给你们来一服‘兴奋剂’。”
接着,会议上副总指挥提出要提前一年完工。大家都议论纷纷。
汲乃英说:“现在任务已经够重了,我满打满算,到1984年通水还差着一大截呢。”
水泵站主任也说:“我们那儿也够呛。”
水库领导在质问:“干吗搞得这么紧张啊?”
还有人说:“光图快也不行,要讲效益。”
李瑞环一下站了起来:“当然要讲效益。在引滦工程上,时间就是效益,提前引滦入津就是提高经济效益。”
李瑞环接着讲了水对天津的重要,水能创造多大的价值。
大家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了:“我们水库一定努力,争取明年‘十一’送水!”“我们电站一定跟上,力争明年‘十一’以前完工。”“我们明渠决不落后,保证今冬明春挖通。”“我们步兵打隧洞是新兵,但为了引滦全局,我们有决心向铁道兵老大哥学习,全力以赴,保证我师管区明年‘十一’以前洞成水通,决不挡道!”……
副总指挥大声说:“好!现在就看铁道兵了,刘师长,你们是主角,该摊牌了。”
李瑞环却说:“不要逼他,咱们刘师长心里有数,只是不说,大家以后等他的捷报吧!现在散会。”
散会后,李瑞环让刘敏和汲乃英说说心里的想法。
汲乃英说:“我们这支部队不像野战军,是一年到头到处转的游击队,部队分布在三省二市,如果改编了,都没个落脚的地……”
李瑞环不容置疑地说:“落到天津来吧!把师部搬到天津来,干体所也修在天津,干部愿意转到天津的,我们接收,天津人民也会接受的。一支为人民游击一辈子的部队,起码要有个落脚点,不嫌弃的话,就落在天津。”
李瑞环接着说:“抬起头来,我虽然没带过兵,但我知道,部队打仗靠一股士气。尤其现在,要振作精神,坚信党中央,坚决执行中央调整改革的方针,在前进中改革,在改革中前进!”
刘敏回答说:“这没问题,我们铁道兵有这个传统,只要是中央决定,不讲二话,坚决执行。”
李瑞环说:“这次改革决不意味着否定铁道兵的历史功绩。志愿军撤销了,但志愿军的功绩是永存的。叶帅对铁道兵有公正的评价: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我再说一遍,抬起头来,不被困难吓倒,待到引滦入津的那一天,我们在天津搭个凯旋门,欢迎英雄的铁道兵!”
刘敏和汲乃英回到部队后,连夜召开师党委紧急会议,从师到团、连,大家一致表示:眼前别无退路,只有背水一战。
团长解少文把几千人集合在山坡上,召开了动员大会,他大声说:“现在咱们还是军队,就要有军队的作风,军队的气派,为了四化,为了天津,也为了写好铁道兵历史的最后一页,快拿出老铁的劲头来,使劲打,打倒困难,打通隧洞,打出军威!”
解少文接着说:“七连长,你挺起胸来,咱七连是有点小名气的,打通驿马岭,铁道兵授予‘逢开路先锋连’称号;唐山抗震救灾,军委授予‘唐山抗震抢修先锋连’称号;这回到了引滦工程,你要给我拿一个‘引滦入津先锋连’的称号来,有没有这个决心啊!”
全连一齐站起来,大声吼道:“有!”
在地下隧洞中,大家又进入了紧张的施工,一时间,风枪开动,马达齐鸣,立刻山摇地动,石头飞,形成一场紧张的400米接力赛。
解少文多少年都是在山洞里度过的。他高烧39度,医生叫他休息,他却跑到了隧洞里“休息”。
师政委张景喜和团政委孔庆云也蹲在隧洞里,年纪虽然大了,但甘愿当个小工来推车。
不过推小车也不轻,他们忙得来回不停跑。孔庆云观张景喜说:“少推两车吧,您有高血压。”张景喜笑笑说:“没事,这是降压灵。”
刘敏和汲乃英也来到施工隧洞里。刘敏一把拽住汲乃英说:“小心你的腰。”他知道汲乃英在成昆线上叫石头砸坏过腰脊骨,落了个二等残废。
但汲乃英却不服,他也来当小工,还对刘敏笑着说:“活动活动,腰板硬。”
有一天,技术股长对解少文说:“现在隧道施工技术已经有了新的发展,不少单位都在推广大断面开挖呢。”
解少文说:“知道,那玩艺不及小导坑快。”
刘敏听说后就笑了:“我就知道解少文舍不得他那一套。”
参谋长说:“我看这得您亲自下命令。”
刘敏说:“不,我说他也不一定服,还是派一名总工程师出马吧。”
刘敏对3位总工程师中的景春阳说:“老景,我看还是你去吧,你去帮解少文先行一步。”
景春阳说:“我?不行,我哪能镇住那只虎。”
刘敏鼓励说:“别怕,你在前面,我做后台。”
另一位总工程师王成也鼓励景春阳说:“我们也想办法配合你。”
后来,景春阳说服了解少文,他们大力推广隧道施工新技术,不仅实行大断面,还有光面爆破、喷锚支护、非电起爆、乳化油炸药、混凝土输送泵、风压机自动控制等许多隧道施工的先进技术。
大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连续3个月每口井百余米掘进的优异成绩,3个月拿下了隧洞1000米。
有一天,景春阳和刘敏在12号井,刚一口气奔下517级石阶,来到大山深处,他们却突然听到“轰!”地一声从掌子面传过来。
景春阳大喊:“不好,又塌方啦!”
刘敏和景春阳是刚从9号井跑出又进入12号井的,他实在累得跑不动了,这三个井一上一下两千级石阶,相当于5座18层高的北京饭店。刘敏大喊一声:“危险,命令部队赶快往外撤!”
景春阳上前传话说:“快,师长叫你们赶快撤下来。”
大家纷纷撤离危险区,三营长陈正金却把最后的两名风枪手拦住了:“站住!”
两个战士正要问陈正金干什么,却听陈正金大喝一声:“还愣什么啊,快跟我上!”说着,陈正金就先抱起一根短轨上去顶住拱架。
刘敏和景春阳也赶紧上前帮着递钢轨,陈正金把钢轨打进那摇摇欲坠的洞拱。
终于,陈正金把钢轨打进正要形成巨大塌方的石头里,他长出了一口气,斧头“当”的一声落在地上,人也随之垮在地上。
300个日夜,上百次塌方,隧洞掘进如同是在枪林弹雨里前进。
这天,刘敏从工地上刚回来,值班参谋送给他一份电话记录:
刘师长,张政委:
《解放军报》发的消息和评论,正确地反映了你师的工作。“勇挑重担拼搏向前”的评语,既是对你们工作的高度赞扬,也是对每个引滦战士的要求。你师所承担的任务是整个工程最艰苦、最关键的部位,从一定意义上讲,明年国庆能否通水取决于你们的工作。望你们借这次东风,把工作认真总结一下,胜利地度过难关。恭候你们的佳音。
这是总指挥部来的电话,刘敏读罢,心里感到莫大的欣慰。
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视察引滦工地,听取了两个师的汇报,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
1983年春节,万里来到引滦工地,看望施工部队,和大家一起过年。万里在工程总指挥和铁道兵指挥部指挥的陪同下视察了隧洞工程。
他们走下斜井,来到正洞,看到隧洞主体工程已经接近完成,隧洞高大、宏伟、坚实,特别是衬砌的质量很好,从墙到拱,一溜方格,平直、整齐、光滑,灯光一照,看上去好像地下宫殿一样。
万里看了之后,他说:
不简单,这么短的时间完成这么大工程,真不简单,应当在每口井边树一块碑,上面刻上某某部队于某年某月完成此项工程,让后人知道创业的艰难。
万里和刘敏、汲乃英一一握手,他说:“你们辛苦了,这些日子的的确确辛苦了。”
汲乃英说:“没啥,写好铁道历史最后一页嘛。”
万里说:“不是最后一页,是新的一页。铁道兵是支好部队,这个我们了解。前年我和耀邦同志去西藏,回来经过格尔木,就住在铁道兵部队,亲身体验了铁道兵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个作风是四个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既是内陆国家,也是海洋国家,更主要的是内陆国家,交通运输主要靠铁路。体制改革后,你们的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今后要修的铁路还很多、很长,这一点要有充分的准备。”
1983年3月28日,隧洞全线贯通。一股湿润的、强劲的、带着硝烟味的暖风横贯十里地下长廊。
两支部队在12号井胜利会师,大家热烈拥抱、欢呼,宣告引滦入津工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