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原定在1984年3月10日闭幕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却因我国第一部专利法的讨论而延期。
在邓小平“专利法以早通过为好”的指示下后,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专利法》在历经5年讨论、22次改稿后,终于诞生了。
此时,当人们还在计划经济的残冬中谈“私”色变时,《专利法》的诞生无疑具有石破天惊的意义,它以法律这种最权威的形式宣告:国家尊重知识和人才,保护智力劳动成果。
从此以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而就在这时,北大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的研发也正在艰难的进行,一些计划在国内申请的专利也在积极的准备中。
此时,秦振山在王选领导下的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已经工作了7年时间。他当时着手的工作是与四平电子所、长春光机所合作开发的“转镜式激光照排机接口控制”项目,在这期间也目睹了《专利法》颁布前后照排系统最早的几项专利申报的过程。
早在我国的《专利法》颁布之前,作为汉字照排系统研究负责人的王选就已经申请了欧洲专利。
那还是在1981年的下半年,王选《专利法》一直在筹划着如何保护好照排系统的研发成果,可那时申请专利还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一是国内还没有相关的制度,而到国外申请专利,又不具备相当的身份。
为了这件事,国务院副总理方毅、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周培源校长,还有海外的著名华人学者,都十分关心。最后,在1982年5月,还是通过香港星光集团的黄金富先生,利用香港居民可以在欧洲申请专利的条件,申请了照排系统的第一个专利。专利号是EP0095536,发明人为黄金富、张淞芝、王选。
《专利法》颁布第二年,国家专利局和国家科委要通过举办中国首届专利发明博览会的方式总结一年来的专利成果。这一举措,无疑是对实施《专利法》的一个最好的回应。
博览会举办之前,王选的两项发明专利已经递交了申请。为参加博览会,王选告诉秦振山:“这次博览会我们一定要参加,参展手续和具体带什么展览用品,你都要办好,整个展览也就是由你一个人从开始干到结束了。如果有问题,可以找科委成果处的朱丽兰同志联系。”
为了参加好这次博览会,秦振山按照王选的安排,紧锣密鼓地认真准备,编写宣传材料,制做展板和收集样品等。
所谓“展板”,依照当时的条件,就是用一张“大字报”纸手工抄写。好在秦振山的毛笔字还不错,不但介绍了照排系统的功能,还画了详细的系统框图,关键是把王选的两件发明专利的申请号写在展板的正上方。
所谓“展品”,就是秦振山他们收集的已经应用了照排系统的印刷厂印刷的样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这些书既有纯文字内容,也有充满数学、化学公式、表格的内容。所以这些书应该说是国内第一批华光II型照排系统的产物。它印刷精美、文字清秀、内容题材也比较新颖,充分表现了排版系统的功能。
带着这些“展具”,秦振山来到了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布展”。由于当年国内专利申报踊跃,专利数量猛增,报名参加展会的单位也比较多,所以,博览会分配到每一家的“展台”就只有一平方米。
1985年的10月9日,金秋的北京,阳光高照,气候凉爽宜人。在天安门东侧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一个大殿里,第一届专利博览会如期开幕了。
展会期间,每个参展项目都展现了各界科技工作者的最新专利成果,表现了我国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因此,这次展会,参观者络绎不绝。各个“展台”前都特别拥挤,参观人群中,不但有一般的科技人员,也有国家各部委的领导人。大家都仔细地观看和了解每一参展项目。
博览会开始的第四天,已经有一些特约专家开始进行本次博览会专利金奖的评审工作了。
所谓评审,就是专家们分别地在各个“展台”前详细了解专利的内容,然后打个分数,最后再汇总,看哪项专利的分值高,谁就是专利金奖获得者。
可是,这时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还没有普及,加上整个排版系统应用了多学科的知识,一些评委虽然听了秦振山的详细讲解,但对于“高分辨率汉字字形发生器”,“照排机和印字机共享的字形发生器和控制器”这些技术还是搞不明白。
一个评委说,我是搞电学方面的评审的,但对激光技术不了解;另一个评委又说自己是评机械方面专利的,但又不太懂计算机,更不懂印刷。所以两天下来,秦振山从侧面了解,几乎没有评委给排版系统一个好的评价分数。
最后,秦振山眼看着离评审结束只剩下两三个小时了,他终于坐不住了,决定去拜访朱丽兰。
在她听完我对系统的介绍后,便做出了一个特殊的决定:让所有的评委都前来听秦振山的介绍,进行现场评定。
一下子,排版系统的展板前集中了十七八位专家,这时也不得不占据了其他参展单位的地盘了。
秦振山详细系统地介绍了半个小时,还专门留出了答疑的时间。最后,评委中的一位专家终于了解了系统的功能,他惊叹地说:“好悬呀,我们差点把这么一个最好的专利给放过去。”
另一位评委说:“这么好的专利技术,假如王选的专利没有评上金奖,那我们这次博览会就算是白开了。”
经过专家评委讨论,最后在离召开颁奖大会不到一个小时的时候,终于宣布了评奖结果:
王选的两项发明专利被评为中国第一届专利博览会金奖的第一名。
当秦振山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他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可以向老师有个交代了。可又非常着急,因为通信工具很不普及,这时再通知老师领奖已经来不及了。
1985年10月16日13时30分,全体参展人员和获奖者代表排队依次进入人民大会堂接见大厅,等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接见合影时,组委会特地把秦振山安排在最中间。
在隆重举行的发奖仪式上,国家领导人向专利金奖的获奖单位颁发了第一届中国发明博览会的奖励证书和奖品。
1985年12月,王选的“高分辨率汉字字形发生器”与“照排机和印字机共享的字形发生器和控制器”的两项发明专利获得专利授权。
在这之后的第二年,“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正式成立了。
核心技术的积累孕育了一个新的生命。排版系统的推广是方正集团公司初创时的主业,这一系统的推广,不但带来了中国印刷排版领域的技术革命性的变化,也是方正成长必不可少的奠基石。
就这样,以激光照排技术为核心的发明,后来使王选一共获得1项欧洲专利和8项中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