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章3

(3)穷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在儿童节都收到了学校赠送的礼物。每一所学校都要对贫困的儿童进行救济,解决他们生存的困难,体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学校常常是在“六一”儿童节前隆重召开大会,请贫困儿童一一上台接受捐赠。学校领导发表讲话,勉励学生发愤图强,贫困学生代表发言,感谢学校的关心,表示一定发愤努力、回报学校的关爱。这种传统活动的价值非但很少受到人们的质疑,反而很多人还推崇备至,以至于我们在电视里还能经常看到贫困学生排着队在主席台上接受富人或领导赠送的现金或礼物。如果我们的做法不是为了“作秀”,那么无意中我们就深深的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没有那一个学生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家里很穷,更没有那一个学生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别人的施舍。穷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但不愿意别人可怜自己。在我们学校,贫困儿童同样能得到学校的关爱,但不同的是,我们的这种关爱是不露痕迹地让学生乐意接受的关爱。“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的贫困儿童都会收到一份礼物,但这不是以学校的名义赠送的,而是以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的名义赠送,赠送的名目不是因为学生穷,而是其他各种各样的理由。如,最近学习比较进步,在有关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生日即将来临,等等。为了防止贫困学生能看穿老师的意图,赠送礼物必须私下悄悄进行,同时还要给部分富人的子女赠送一份,以便孩子接受礼物时能心安理得。这样的细节在我们的学校体现越多越好,它们的出现并不是校长为了细节而细节,而是能设身处地为学生、教师和家长着想的结果。后勤管理是科学,它能从细节中反映出来,后勤管理也是艺术,它需要通过细节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教育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细微之中见品性

到南通市五里树小学参观,看到校门边车棚里教师的自行车、摩托车排放得整整齐齐,不禁眼睛一亮,抬头看车棚前的横幅标牌“园丁车苑”四字,精神更为之一振:好一个“园丁车苑”,把教师摆放车辆之处说得那样有诗意、有文化,难怪教师们如此自觉、如此精心。

在许多学校面对学生车辆好管、教师车辆乱停乱放的现实窘境时,五里树小学管理者一个小小的用心却取得如此好的效果,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索。五里树小学不是一个有多少大师、大楼的学校,但踏进校园,却处处给人舒心的感觉:校园内的花坛,都插着些小指示牌,介绍着里面种植的花草,楼梯间迎面的墙上,醒目地写着“快乐人生三句话:我能行太好了!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正是这些细微处的精心设计,学校的常规管理井然有序,学校的办学特色非常明显,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都说学校管理无小事,教育工作无小节,关键是看你如何思考、如何落实。我们不少学校之所以工作上不去,就因为缺少了那样一种细心与细致。看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要从一些大的方面,如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等方面看,有时则可以从常规管理的细枝末节上去看,因为细微处往往可以见精神。

比如有的学校楼房高大挺拔,但门窗上的灰尘很多;有的学校外表上整整洁洁,但一些旮旯处却纸屑很多。这些就说明学校的管理是不大到位的。有位老教育曾经说过,看一个学校常规管理到不到位,主要是看厕所,如果厕所干干净净,那整个校园肯定让人赏心悦目。这里所表述的,正是要学校管理者从小处、细处着手,从而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如果小的方面都抓不上手,抓不好,那很难保证在大的方面有所建树。细节之于成败,有时往往有决定性的意义。据说日本的企业十分注重细节。当初中国从日本进口缝衣针,大家都感到不理解,拿到手才发现,日本的针是长条孔,是为了照顾那些眼花的老年人设计的,而我们的针则是圆孔。而当日本人知道上海内环高架上不允许1吨以上的小货车上桥,一个月后,09吨的日本小货车就在上海接受订单了。这说明日本人在细节上非常敏感,正因此才成就了企业的辉煌。而1986年,美国著名的“挑战者”号宇宙飞船竟是因为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没有拧紧而被炸得粉身碎骨。所以,我们的学校管理者要多一些“细节”意识,像五里树小学那样,善于从小事做起、从小处着眼,从而使我们的管理上水平、上档次、有品位,使我们的学校真正成为学园、花园、乐园。

开源节流,带着“算盘”上班

学校发展需要资金。“钱”成了许多校长共通的话题,面对困境是埋怨、坐等,让教育忧心忡忡地踟蹰不前,还是主动积极地开源节流,使教育在快车道上疾驶?这无疑是摆在校长面前的一个考验性抉择。陶继新先生在一篇文章中介绍韩珍德校长的经营智慧值得一读。

管理的经济谋略

韩珍德,山东省胶州市向阳小学校长。这是一所不足9亩地“穷得叮口当响”的“袖形式”镇办学校,却让韩珍德经营得美轮美奂。韩珍德“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用社会的钱办教育的事”,让学校走出了经济困境,实现了教育理想。企业购买设备,学校提供场地,节假日企业经营,平日里师生使用——于是,不花一分钱,一座设施齐全、环境幽雅的健身房亮相向阳小学。“六一节”既是孩子与家长的同乐之日,也是企业赞助和宣传自身的最佳时机。向阳小学“六一节”的每一个活动项目都可由企业冠名。“农行杯”拔河比赛、“人寿保险杯”劳动技能比赛、“供电杯”绘画比赛等等的大型字幅,飘扬在向阳小学的院内。一些企业人员甚至老总,也闻风而至。一边欣赏着有趣的活动,一边看着束在比赛人员身上的红色飘带上的自己企业的名字,高兴之情溢于言表。结果,10多万元的企业赞助就在这高高兴兴的节日中,到了向阳小学的账上。学校没有电视机,韩校长给深圳TCL老总发了封情真意切的书信,7台崭新高档的电视机分文未花地进到向阳小学的教室里。争取资金投入与寻求社会帮助是韩珍德筹资之道,但他更愿在学校内部挖掘“钱”力。他认为:向阳小学的师生不是旧时代的书呆子,而是新世纪的现代人。现代人,就要有经济头脑,就要有为学校发展聚集财力的能力。韩珍德,是首当其冲者。他从杂志上看到一个新型防水涂料的技术转让广告,花1万元转让技术,第一年就从中营利18万。小巧玲珑的低层学生宿舍,成为家长的“放心屋”。向阳小学的餐厅为中午不回家的孩子提供午餐服务,午餐虽只有3元,却是菜香饭足,不少家长赞不绝口之时,也有了“得寸进尺”的要求,建议学校能够锦上添花,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午休的地方。视家长为上帝的韩珍德对此高度重视,但为此挤占教学与办公的房间,又非上上之策。只有另辟蹊径,才能让家长如愿以偿。韩珍德在新建大楼的顶上用7万元,建了一个能容纳480个学生午休的宿舍。小小房间,虽然只有2米之高,可别有情趣的设计,双人小庆的搭建,加上内设中央空调,采光通风俱佳,让你走进之后,顿感温馨异常。每天只需2元钱,即可享受午休的幸福。学生家长看了如此富有情调的午休小屋。使争相将孩子送住其中。开学不到一周,所有床位均已住满,后来申请入住的家长也只能“徒有羡鱼情”了。可韩珍德的脑子里同时也算了笔账,仅此一项,一年就为学校增加了18万的收入。学习之余,孩子们观察植物生长、掌握蔬菜习性、学习现代技术。于是,空中植物园就成了孩子们乐此不疲的最爱。人们大都认为,有机栽培,无土栽培这些高科技的蔬菜栽培技术,只能到专业种植地才能看到。可是,向阳小学的学生却有了掌握这些技术的快乐。向阳小学虽然迄今还是一个“袖珍式学校”,总共不足10亩地。但韩珍德认为孩子不能与植物“对面不相识”,也不能与现代技术相疏离。于是,经由思索与考察,一个空中植物园便在向阳小学诞生了。二楼阳台经过加固、防渗、强化处理,覆以塑料大棚,就有了300平方平的蔬菜大棚。豆芽、芹菜、黄瓜、西红柿等,就在其中郁郁葱葱地成长起来。高达9层的立体种植,形成了2700平方米、相当于4亩地面积的一方空中种植园除了两位聘请的园艺师外,学生个个也都成了栽培者。他们在园艺师的指导下,每人“认养”一盆。学习之余,观察植物生长,掌握蔬菜习性,学习现代技术。于是,空中植物园就成了孩子们乐此不疲的最爱。厨房里有了无公害蔬菜,饭店宾馆也开始到学校订购蔬菜。韩珍德窃喜:这孩子们的乐园也是生钱之地啊!他将植物园另辟50平方的芽菜区,一年竟可以为学校增加10万元收入!

以质量求生存,用服务谋发展

学校“钱”力的挖掘,不似一些企业的唯利是图,而是在老师、学生和家长满意的基础上,从有利于学校发展出发的“经营”行为,是一项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一项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奠基工程。在韩珍德到向阳小学的8年间,除向上争取资金新建大楼外,学校自己投在建设上的钱就300多万元,而教师的福利也在全市遥遥领先。投入不足,并没有影响向阳小学的飞速发展。其实,韩校长可以筹措资金的路子还很多,但他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些有悖于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利益,有悖于教育宗旨的事情,效益再高韩校长也会毫不犹豫地舍弃。这既是韩校长,也应该是我们所有校长经营学校的道德守则。韩校长的学校办出了质量,办出了品牌。许多学区外的家长捧着钱要到那里去上学。教育服务本身又给韩校长开辟了另一块更为广阔的教育经营空间。“以过硬的质量赢得良好的信誉;以良好的信誉吸引充足的生源;以充足的生源保证丰富的财源;以丰富的财源支撑快速的发展。”这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道路,无论它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从管理到经营,在这方面,很多校长已经先行一步,走上了这条“以质量求生存,用服务谋发展”的良性轨道。

节流比开源更重要

学校出效益,当然靠开源。但是,制度的“黑洞”用资金是填不满的。对大多数公办学校来说,节流甚至比开源更重要:

(1)精简机构,定岗核编,消除“人浮于事”的现象,节省人力成本。许多学校教辅人员成了一些“高工资、高职称、老资格”的教师“赋闲”的岗位,造成了人力和财力前巨大浪费。为什么高级职称一到手,许多教师的“血压就高了”“血脂就浓了”“腰椎间盘就突出了”,就要向校长申请二线的岗位?那还不是因为吃“大锅饭”的弊端——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一个样吗?

(2)端正风气,堵塞漏洞,减少非正常消耗。干部勤政廉政不乱花钱,教职工以校为家,不乱扯“集体的草堆”,人人都做学校的主人,坏事有人监督,正气能够抬头,校产人人关心,所以学校的效益也就搞上去了。以“条子生”为例:“条子生”本是“权钱交易”的产物。能搞到“条子”的,也都是付得起费的。真正穷得连孩子的学费都付不起的老百姓,又哪能弄得到“条子”?虽说,接受“条子生”也有很多的无奈——为了学校的生存不得不给各路“神仙”“烧香”,但是,其中也有不少入学机会被学校干部送了人情。杜绝“条子生”,既有利于纯洁政风,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3)转换办事模式,减少浪费出效益。大到建筑工程发包,小到办公用品采购,不同办事模式下的用钱效率相差惊人。过去,办学靠国家拨款,用钱大手大脚,不用白不用;现在,学校要自谋出路,校长必须精打细算,要以最少的投入去赢得最大的效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曾总结过人们花钱办事的模式,和不同办事模式下的办事效果:花自己的钱给自己办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花别人的钱给自己办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花自己的钱给别人办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花别人的钱给别人办事,既不讲节约又不讲效果。校长要学会通过管理创新转换办事模式,把“花别人的钱给别人办事”转变成“花自己的钱给自己办事”,大幅度提高办事的资金利用率。学校的后勤服务可以通过承包、委托经营等社会化的方式,实现办事方式的转换。物资采购,可以采用招标竞价、集团采购的方式降低成本。

工作没有计划性,一切皆无可能性

一位成功的人士曾这样说过:“你应该在一天开始有效的工作流程之前,制定一个计划,仅需20分钟就能制造出几个小时的高效工作流程。有无计划性是衡量一个人工作有无效率的重要标准之一。”工作计划好比一张交通图。它能使工作和项目以最简洁有效的方式完成,即使工作计划没有被列成条条框框,至少也要在脑子里形成一种印象。只不过这种计划比较粗糙和模糊而已。为什么每个工作和项目都需要一份计划呢?

制订计划的意义

(1)通过制订计划,能够了解自身工作和项目的有关事项形成一种通畅的工作流程,避免做完一些任务就盲目得不知所措。工作计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进程的速度。

(2)通过计划,可以使一些支配性工作及并行工作得到及对的安排,避免因工作计划不周全,造成各子流程之间的相互牵制。工作计划不必弄得那么复杂和繁琐,只要自己能明白就行,关键是要具有可操作性。你可以把所要做的事情要排出一个顺序,拟定一个程序表,尽力按着程序表去做。如果你的工作只需一小时做完,便在一小时之内完成它。其余的时间去玩乐放松。本来只要一小时的事,而拖延到一天才做完,实在是愚蠢。如果你的事太多,而时间不够,则选择最重要的做好,把不重要的删去。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一个注重计划的人。他总是把他所要做的事都记下来,然后拟定一个计划表,规定自己在某时间内做某事。如此,他便按时做各项事。通过他的办公日程表可以看出。从上午9点钟与夫人在白宫草坪上散步起,至晚上招待客人吃饭等为止,整整一天他总是有事做的。当该睡觉的时候,因为该做的事都做了,所以他能完全丢弃心中的一切忧虑和思考,放心地去睡觉。细心计划自己的工作,这是罗斯福之所以办事有效率的秘诀。每当一项工作来临时,他便先计划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安插在他的日程表里。因为能够把重要的事很早地安插在他的办事程序表里,所以他才能把许多事在预定的时间之内做完。订计划同样也是学校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起始环节。

校长在新学期伊始,都要向全体教职工宣讲工作计划,教师从计划中看到新的目标,感到新的要求。并且和学校领导从思想上趋同,受到激励,感到振奋,准备按照计划中提出的目标,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实现。我们先来看一位校长是如何制订计划的。我1989年到光明小学,十几年间写了30多份工作计划。这些计划实实在在地记录了学校走过的路程,其中有的计划曾被领导在全区讲评过,被认为制订得很有特色,我觉得要写好工作计划需要做到“五讲五有”。

第一,讲思路,有连续性。学校的学期工作计划最忌一个学期一个调,互不联系,使学校教师感到校长心中无数。计划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紧扣学校的总体办学思路,如果有3年或5年规划,一定要体现规划提出的整体思路。“九五”期间,我校的总体办学思路是“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基础,以优异的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为重点,促进全面育人”。因此,每个学期的工作计划都紧紧扣住这一思路。其中一个学期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是这样写的:“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各级教委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关意见,继续按照我校的办学思路。以教育科研为载体,以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为中心,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为推进素质教育做出新的成绩。”这里强调了“继续按照我校的办学思路”。在具体内容上,也是按学校的思路制订的。计划中四大项内容的标题分别是:“一是继续造就一支新型的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二是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途径。三是为学生创设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四是优化各项工作整体推进素质教育。”这样,使学校的办学思路得以落实,并步步深入探索。我校的工作计划在格式上也有一定的“连续性”,就是每项都是10条,每学期共40条。

第二,讲一致性,有特色。学校工作必须贯彻上级的有关精神,计划中要体现上级部门的中心工作及有关要求,以保持一致性,但是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成为上级工作计划的翻版,也不能条条对应上级的要求去制订。“推进素质教育”是上级的要求,前面所列举的学校工作计划的内容,在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四项内容的大标题中都突出了“素质教育”,这样使学校的计划从精神上和上级教育部门的中心工作保持了一致性。但是,具体到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则是提出从“培养新型的教师队伍”、“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创设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自信心,相信我能行”来探索,这就体现了自己学校的特色。

第三,讲全面,有重点。学校工作计划要顾全到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思想教育、体育卫生、后勤基建等方面,这是学校整体工作的纲。但是计划决不是各项工作简单的罗列,一定要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在各方面的工作中,主要解决什么,要一目了然,这样的计划才有力度,才会在工作中见实效。前面提到的学期计划的指导思想中,突出了“以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为中心”。在“教师队伍”部分,突出了树立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科研意识”、“服务意识”及“质量意识”。在“课堂教学”部分,强调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教学充满青春的活力”。

第四,讲重复,有新意。计划中有些内容属于传统的活动和常规要求,虽然年年重复,但要力争有新意。

例如。“师德”是计划中要提的“老问题”,但是在我校的计划中年年有新要求,新提法。有的提出“在社会上树立一代光明教师的良好形象”,有的提出“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位家长,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努力干好每一件工作”,有的提出“为百分之百的家长和孩子服务”,有的提出“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体验,给予平等的发展机遇”,使这项工作年年有新意,有发展。在制订计划时,校长要有超前意识,学生评价工作也是年年要搞的“常规工作”。我们在1998年的计划里提出,在评价时要做到“你的优点大家说,我的缺点自己说”,引导学生从小就“学会合作”,把工作推到了新的境界。第五,讲要求,有措施。学校工作计划不能只停留在对某项工作提出要求,还要有具体措施。例如,计划提出“全体教师从提高自身做起,求实求效,力争一流工作”。接着列出“有计划地抓好三级骨干教师的管理与培养”,“落实抽签做接待课”,“行政集中听课”等制度;“落实青年教师学历达标计划,提高教师的文化层次”,“抓好中青年教师参加区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全员执行新的‘教师工作综合评价’方案”等具体措施,使教师感到“提高自身素质”不是空的,而是有具体内容的,这样计划才能得以实施落实。计划做出来之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计划不能被固定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变通,这点在实施过程中尤为值得注意。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让计划能赶得上“变化”才行。由环境变化引起计划的变更时,我们一定要保留旧的计划表。在总结的时候,需要阅读旧的计划表分析自身工作的完成情况。计划可分为长期、短期和每日计划。长期计划是指超过一个星期、在三个月内必须完成的事。短期计划以周为单位,列出未来一周要完成的工作,以及如何完成这些工作的行动细节。每日计划是工作计划的最高境界,每天需要花10至15分钟计划一下当天要做的事,这样做便不难发现每天的时间宽裕而高效,制定每日计划是一件成本低而获利高的时间投资。如果有时间还可以把每天要做的工作列出一份计划单,排定其优先顺序,每当完成其中一项时,就把它从计划单上划掉。如果发生临时状况,要先评估计划中事情的重要性再依序处理。每一天工作结束之后,检查一下计划单的完成情况,看有哪些尚待处理或者变更了的事情,如果重要就继续把它们列到工作计划单上,明天继续执行。如果你有拖延时间的毛病,就要把完成工作的期限定得死一点儿,让自己没有机会去拖延和耽误。提高办公时间中的效率,克服因为拖延带来的弊端,要经常提醒自己必须按时完成工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尽量把后果想得严重些。如果自己能按时完成工作计划,也要给自己来点小奖励:比如看个电影、吃顿丰盛的晚餐……以此提高完成工作计划的乐趣。这样会使自己清醒而坚定地去执行以后的工作计划,不再沉溺于毫无意义的琐事之中,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制订计划的注意事项

工作计划的制订,要切忌以下三点:

(1)忌计划不是来自群众。在制订计划前没有广泛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对教师关注和发现的问题,在新学期的工作计划中没有体现;或是计划中所列内容脱离教师实际。这样的计划得不到教师的认同,成为“纸上谈兵”。

(2)忌校长不亲自动手写计划,或是让副手去做,或是将各部门的计划汇总了事。这样制订出的计划往往不能把握学校的总体思路,不能反映校长的办学思想,在学校的发展中起不到指导作用。有的校长为了培养青年干部,有时也可以在广泛征求意见、集体定出思路的基础上由几位青年干部制订计划,然后集体讨论,最后由一人撰稿。但是,校长必须最后定稿,对计划认真予以修改,以保证体现学校的总体思路和内容的一贯性。

(3)忌计划中只有目标,而无具体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在实践中不好实施,目标不能落实,使计划流于形式。学校工作需要好的计划,校长制定一份切合实际、有改革新意的工作计划,能激起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使学校工作有新的突破,新的进展。

第二节领导艺术的运用

1.一定要把好质量关

办学要讲效益,要讲质量,校长要有比教师更有质量意识,要有正确的质量观。

有位校长这样说过:有一天,我到一年级办公室参加教研活动。这时,一位老师对我说:“这届学生质量不如以前,真让人着急!您说怎么办?”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全组老师说说这个年级的学生,比以前教的学生有哪些长处。有的说:“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宽,懂得多,脑子灵活。”也有的说:“比以前的学生爱上学了,在学习中没有精神压力。”还有的说:“和老师的关系融洽,挺可爱的。”然后我又问:“差在哪儿?”有的教师说:“口算好像没有过去的学生快。”有的说:“听写生字的正确率不如过去的学生高。”我又问:“为什么呢?”教师们一致说:“作业量少了,练得少了。”我接过话茬儿说:“抓双基是对的,这是学生质量的一部分,什么时候都不能丢。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提高质量。但是,要明确什么是质量,我们一定要全面地看质量。现在的一年级学生爱学习、爱说、敢说,知识面宽,学得灵活,和老师又有感情,正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后出现的可喜现象。他们从一入学就爱学习,充满了自信心,而且学得主动,学得灵活,这正是教育质量比过去提高的地方,说明这届学生是强的。我们还要明确加强‘双基’不能沿用过去加大作业量的方法,这正促使我们教师进一步领悟新的质量理念,要研究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不加重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加强‘双基’,就需要教师真正去掉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训练能力,在课堂上使学生有更多的自己的时间。至于口算能力,和听写的正确率,只要认真去抓,会提高的。”

事后,我反复思考“质量”这一问题。我觉得作为校长,没有正确的质量观,是不可能带领老师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校长必须把握正确的质量观。以我校为例,学校始终认为学生的学业成绩是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时候都没有丢,但远不是学校质量的全部,除此之外,学校落实体育锻炼的要求,被评为北京市先进校;学校坚持学雷锋,几年来涌现出两千多名“十佳少年”,学校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单位”;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标都优于标准值;学生在市区“科技月”活动中大量获奖成为科技示范校;学生自主报名参加区“艺术节”占全区参赛总人数的1/5;学生的英语水平、写作能力、演讲能力、操作计算能力普遍较强;课堂上勤奋思考、好质疑,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社会上一封封对学生的表扬信和中学教师满意的话语,这些才是一所学校全面质量的反映。

“应试教育”的弊病之一就是以分数论“英雄”。谁分数高,谁就是当然的优秀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考试中去取得优异的成绩,说明他在这方面付出了努力,是优胜者。但是,如果以分数作为惟一标准来衡量学生则是错误的观念。殊不知,考试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不尽科学;殊不知,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不是标准件,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并不合理;殊不知,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接班人,素质是要全面发展的,单用书本知识衡量并不全面。

因此,对学生一定不能以学习成绩优劣论“英雄”,一定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衡量评价每一个孩子,在学校工作中,不要以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排名次会给许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产生负面效应。要想使教师真正转变观念,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校长还必须做到不以班级分数评价教师。那种以班平均分多少来发“效益奖”的做法,坚决不可取。应该清楚地看到,这样做的结果是激励教师去片面追求分数。为了提高一分,教师要付出很多很多,而学生也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和家长发生矛盾,教师急躁,学生厌学。这区区一分常常是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换取的,其代价太大。

校长把握正确的质量观,还要抓好学科教学质量的监控。坚持全面的办学质量,也包括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正是要学生主动学习,学得更活,学得更好。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校长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抓好教研、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测查、质量分析等环节。校长还要加强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通过家长到校听课,期末家长意见调查以及定期听家长委员会意见等方式听取反馈意见,形成社会对学校质量的监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2.量化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量化管理办法是中小学学校管理的现实手段之一。成功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建立在学生学习水平整体提高、教师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主动发展能力普遍增强的基础之上。量化管理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从管理的角度看,量化是考核评判的基础,不能量化就无以区分优劣,因此,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如何量化教学质量,是管理的难点和关键。江浙地区作为我国教育发达地区,在学校教学质量量化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也走在前列,很有借鉴意义。

下面,我们以江苏省青云中学教学质量量化管理为研究范例。江苏省有“北学洋思、南学青云桃源”之说,苏南的青云中学是名校的典范。青云中学面向全体学生学业成绩价值取向的教学绩效评估办法,值得我们借鉴。

教师个人教学绩效考核项目

每学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成绩的“三率”,即优秀率、良好率、低分率。“三率”界定及计算。实考学生总人数的前30%,中60%,后10%分别为优生率、良好率、低分率。“三率”的计算办法(略)。“三率”的赋分办法。把全校各学科的“三率”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按表赋分。其界定为全校各科的“三率”与第一名的差距超过某设定值(历史差距表),则该班该科的赋分由行政会议讨论确定。比如及格率,政治、语文、历史、地理与第一名在1个百分点内,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在15个百分点之内,视为同一个名次;超过若干个百分点,则视为严重的教学事故,需要对班级教学和管理进行针对性研究并采取措施。教师得分。学科教师每期满分100分。按照上面的赋分,其中期中、期末的权重为40%、60%。评价说明:由于初三按A、B、C三种程度分班,考核时按同程度班级之间进行比较。但不同程度的各科分数差距应在指标数范围以内,如果差距太大或太小,则降级考核。C类班级的合格率超过90%,此时A、B类班级中若有不合格学生,则降级考核。其他具体情况由教务处和校长室研究决定。

团队总分奖励

团队总分奖励设班级总数的二分之一为奖励总数,共设三等。奖金分配,由班主任与科任教师设分配权重(年级不同权重不同)。奖励办法。按个人的考核分数,根据学校的实际财力和支付能力,由学校行政会议集体讨论确定发放金额。制度建设的目标是促使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这是青云中学教学绩效评估方案的一大特征。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目标主要看后进生,这是江苏学校的共性特征。青云中学初三最后一学期有分层教学,但都有层级目标要求,并且各层级之间有“制度捆绑”。往往是后进班给优生班施加压力。在教师安排上,后进班同样安排骨干教师、知名教师,常常还会出现后进班的成绩考在优生班前面的现象。真正实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理想”。“学校不允许任何一个学生休学,更不让他们辍学。学校给每一个班级定目标,目标能不能实现主要看后进生。因此,每一位班主任和教师都把后进生看作自己的‘宝贝’,在他们身上投入更多精力和关爱。每年高考之后,通过声讯台查分,班主任一般只查平时最后的几名。”“说到高考成绩,因为是一个整体力量显示,所以我们几十个班考下来,班级和班级之间,学科和学科之间都是比较平均的,基本没有什么差距,这就是团队力量最好的体现。”有学者认为,我国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借鉴原苏联习惯行政管理为主的经验管理模式和工业化社会后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即制度化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方式的缺陷在于:(1)制度多是对教师的约束;(2)突出教师的个人学科成绩,忽视团队意识的培养,强调“拉开差距”,肯定拔尖教师,忽视大多数教师对教育资源的共享,缺乏教师共同发展的理念;(3)过分突出了学生考试分数对教师的评价管理功能。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以“三率”代替平均分等指标,更能表明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布状况。

设定控制范围数,从制度上促使班级之间的均衡发展。教育的最大公平在于学生共享学校的教学资源。当差距超过某设定值时,“则视为严重的教学事故,需要对班级教学和管理进行针对性研究并采取措施。”“C类班级的合格率超过90%,此时A、B类班级中若有不合格学生,则降级考核。”这种以成绩最低的班去捆绑优班的最大好处是对差生的不放弃。在现代学校制度的前提下,学校教学质量应当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

3.采用新型的开放式教育

何谓开放式学校教育

开放式学校教育是指打开学校自身教育教学之间的壁垒,以及学校跟大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壁垒,使教育教学走出传统的“围墙”。它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以育人、课程和管理的开放为前提,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管理模式。

与传统教学相比,开放式学校教育是通过教育环境的改变,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观念,实质上就是由学校“教”的观念向“学”的观念转变的问题。

开放式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同时,在促进人的发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开放式学校教育研究的问题,就集中在通过教育教学系统发展变化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案例:当你走进我国第一所开放式小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小时,你不禁会为这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所震惊,因为开放式学校教育管理在这里无处不在。教室与走廊之间的墙壁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打开,宽敞的大走廊里有小书架、小棋盘和用彩色泡沫板搭建的小舞台,音乐、美术、科学、品德与社会学科都设有专业教室。为了实现开放式教育,东北师大附小不仅对教学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更对传统的课程结构提出挑战,并大胆实施改革,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开放。在传统课程模式中,各学科的教学往往“各自为政”,各科教师之间更是少有交流与合作。而在这里,数学课、品德课却共同讨论“节约用水”的问题。“滴答……滴答……”在数学课上,数学教师赵艳辉以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不断滴水的录像开始了这堂课,并让学生想像:“水龙头这样一直滴下去,一个小时能滴多少水?”“没拧紧的水龙头一天要浪费多少水?”

针对这些问题,赵艳辉带领学生进行漏水纸杯的实验,以此收集数据,让学生计算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将浪费多少水。在接下来的品德与社会课上,杨梅老师则就“节约用水”这一主题带领同学们深入挖掘。她先与同学们做了一个“荒岛逃生”的游戏,从而使学生明白水对于每个人生存的重要性,然后,杨梅又展示了一组来自南海湖与石头口门水库的数字,让学生了解目前水资源的匮乏与长春市的缺水状况。“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哪些浪费水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这些数学课上无法点透的问题,就在这节品德与社会课上自然地完成了。教师杨梅感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把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主题分割成不同学科的问题,容易造成知识的重复与认识的肤浅。”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教学,是我们把两个相近的学科单元进行整合的结果。数学老师侧重培养学生的测算能力,但在保护水资源的责任与义务等问题上很难深入探讨;而在品德与社会课上,老师就可以利用数学课上得出的数据,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环保教育和责任教育。

“为了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两个学科的教师会一起备课,对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安排,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教学中,师大附小的教育管理者打开了学校的“围墙”,把课堂搬出了教室,搬进了大自然,搬进了社会,让学生走出校门,使学生不但是一个初学者,还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师大附小以“南湖的学习”为主题,把6个年级3000多名孩子的课堂从学校“搬”进了南湖公园,让学生们尽情地观察、感受大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自己想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这次学习中,学校并没有安排固定的题目或问题,而是针对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提供了不同的研究情境:一、二年级的学生以体验自然景色为主;三、四年级的学生观察动植物为主;五、六年级的学生以了解南湖的人文景观及其历史、现状为主。当日,学生们自愿组成小组,带着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采访,将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了下来。“树干为什么都是圆的?”“南湖的水为什么是绿色的?”“湖心岛的规划合不合理?”……在自然这个“大课堂”中,孩子们发现了许多以前从未注意过、未留心过的问题。考察回来后,学生们纷纷上网、去图书馆、请教老师和家长,想尽各种办法来解开自己心中的种种疑问。学校也专门请来了园林专家给学生进行讲座、答疑。作为师大附小的校长,也是开放式学校的实施者的熊梅,是长春市中小学校长中的惟一的“海归派”,也是我国惟一一位拥有博士学位、做过博士后研究的小学校长。她告诉参观者:“开放式学校就是要打开学科之间的墙壁,实现综合性学习;打开教室和走廊之间的墙壁,强调空间的开放性;打开时间的‘墙壁’,实现时间的弹性化管理;打开教师之间的‘墙壁’,强调教师的协同性指导;打开班级之间的墙壁’,强调学生的合作性学习;打开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墙壁’,创建社区化学校。我们关注的不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并力图将这种教育融入到每天的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开放式学校教育把“灌输式”的学习变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课堂上,讲课也由教师一个人的思维变成了多个人的思维,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思想,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著名校长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到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笼中的鸟儿只会用空洞的想像描绘天空,它的语言也只是从主人那里听来的华丽辞藻。只有那些飞翔在空中的鸟儿,才能感受天空的广大,才能知道规避空中危险的诀窍,才能把世界描绘得栩栩如生。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应该让教师们打开“鸟笼”,带领课堂上的雏鹰飞翔在知识的天空中。

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环境

教育教学环境是教师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载体。它对教育管理起着制约作用,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教学环境,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了。学校的教育管理者要打破教育教学环境的壁垒,必先打破学校内部的传统教学机制。当然,像东北师大附小那样具备雄厚资金实力,进行校国整体开放式的建设改革的学校,在我国毕竟是少数。但是每一所小学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尽量为学生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如背靠大山的学校可以把山当作一本活教材。

消除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壁垒

在传统教学中,学校的教育管理者非常看重的是学生们的共同点,实施一视同仁的灌输式教育,导致一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被忽视。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这些优秀的个性和特长就会被打磨掉。开放式的学校教育要求学校的管理者要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们发展自己的特长提供机会。因此,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把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机会。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教育空间开放化

无论大中小学生,他们走进学校的目的都是学习文化知识,在不久的将来走入社会,服务社会。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了解社会。这就需要学生首先了解自己周围生存的环境,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祖国的历史和现状,了解世界的发展。为此,学校的管理者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现代化的工厂,本市内的博物馆。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写参观报告。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引导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不感兴趣的知识,使用强迫教学法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时,教师不如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讨,当学生情绪高涨时,再用相关的话题引入正题;或是在给学生们教授生僻的课程时,可以组织学生做相关的游戏,或从浅显易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探讨,之后进入正题。

总之,期待学校的管理者有一种开放的态度,一种引进来、走出去的态度。从自身实际出发,从打破观念的壁垒开始,有效实施开放式教育。

4.引导教师用真心关爱学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前副部长韦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说:“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疯’了!”她说,搞教育的人竟然不重视科学,不研究孩子成长的规律。不仅不重视,反而变本加厉地给中小学生施压,使孩子的身心遭受极大的摧残。她还指出,现在是到了修正空洞说教、对教育观念进行彻底转变的时候了。我们必须用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地正视基础教育存在的误区,找出教育失误的症结所在。“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疯’了!”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我们需要冷静地思考:究竟什么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究竟应该打什么基础?

早在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指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的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它的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贡献力量。”

审视我们的基础教育,我们用很功利的思想指导着我们的教育行为,我们有很多行为忘却了我们应该进行的是人的教育,是个性差异的孩子的教育,是发展中的孩子的教育。我们仅仅是在为学生升学考试打基础,把基础教育简化成了几门学科的教育,变成了死背教科书,滥做习题的教育。我们面对活生生的个体生命,给予了冷冰冰的书本知识的灌输。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成功的教育并不在于能够培养出多少个天才,而在于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人格健全、品质优良、意志坚强的人。每每看到教师伤害学生的报道。我们总会痛心不已。我们的教育在干什么?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但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却往往是看不见学生。反思我们自己。我们忙于备课、教学,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教给我们的学生,但没有真正关心他们的感受,没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其实,学生在想什么这个问题是动态的。这个问题本身很重要,是在提醒我们:理论上的学生是一个概念,而我们所要面对的学生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是一个个独具特点的生命!面对学生,我们是否该反思:我们是否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并对学生充分发展他们自己的潜能充满信心?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并时刻关心着他们?我们有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知道。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各的个性特征,我们能不能以宽容的胸怀对待每个学生,既欣赏他的优点,又容忍发展中存在的缺点,并以一种阳光的心态予以引导?我们的课堂是否以人为本?是否努力形成一种具有真实、接受和理解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在这种气氛中能够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并且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存在?我们在课堂上是力图表演教师的才华还是发展学生的才华?有没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澄清学生所考虑的问题和希望做的事情?我们愿不愿平等地与孩子们进行交流?有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反省和总结自己的学习,说明自己的感想和价值观及其各种情绪体验?我们是否较多地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在孩子们欢笑的时候和孩子们同乐,在孩子们疑惑的时候体现教师的智慧?有没有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对千差万别的学生以更多的区别对待?是否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境和心理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啊!这些学生在紧张的劳动中显示他们那积极活动的精神,他们变得跟以前完全两样了,因为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作业上。”教育不是把每个孩子变成钢,而是把每个人的长处发展到极至。

记得有个寓言故事:有个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爱不释手。然而,珍珠上面有一个小黑点。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于是,它就用刀子把黑点刮掉。可是,刮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刮一层,黑点还在,刮到最后,黑点没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我们承认人无完人,但我们总在用我们成人的思维、用过高的标准苛求我们的学生。在我们过于关注学生短处的时候,也忽略了学生长处的发挥。长期以来,我们较少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这种教育往往只能孕育平庸。传统的教育目标有三个层次:知识、实用技术、态度和能力。这种将知识放在第一级层次目标上的出发点是把考试作为评价知识数量的重要依据。

然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两位学者S.拉塞克和G.维迪努认为,这个教育目标应作适当的调整,将传统的三级层次的顺序颠倒过来,成为新的三级层次目标,即态度和能力、实用技术、知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本身就是一本书,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也在感受着教师的人格、能力、知识。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涵养教师的资质,丰满教师的职业素养,用教师人格的魅力,能力和知识底蕴,让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教育成功的法宝!

有位校长曾这样说过:我曾经听过一节小学主题班会课——“让我们来谈谈理想”。教师以亲切的口吻鼓励学生大胆地谈自己的理想,很多学生都充满自信地表述着自己做科学家、军事家、艺术家、总裁等的远大理想,但有几个同学显得局促、不安、吞吞吐吐,教师“耐心”启发后,就自己给这些学生做主了,很冷静地给学生规划未来:“李华看你体育还行,做个运动员不错;王丹你不太适合做交际性工作,但可以做个艺术家;张路你爸爸是厂长,你将来可以做个经济学家……”有时,我们急切地用自己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去安排孩子,希望他们成为“钢”;有时,我们用带有歧视的眼睛让孩子“就那样去吧”。这不禁让我想起在澳大利亚访问时,我们的一位校长问两位高中生,你们毕业以后想做什么?一位学生的回答开拖拉机,另一位女同学则说是开一家面包店。这样的回答让我们这些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的中国校长大跌眼镜。倘若我们在国内也作这样的询问,我想几乎没有学生会作这样的回答。

教育不仅在传授着知识、技能与能力,更在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形成,陶冶着孩子的心理发展,形成孩子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在传统教育的长期影响下,我们孩子的思维和行为都出现了与教育宗旨背离的现象,语言变得浮华,行为不再朴素、真实,他们可以高谈责任感,但缺少对自我行为的约束;他们常常有远大理想,但又往往忽略今天的平凡起点。作为校长,我们有责任去引导教师用“真实”的眼睛看孩子,用宽容、博大、充满阳光的心境去影响和感染孩子。让孩子在一种充满美好“前景”的氛围中满怀激情地成长。在学校工作中,我们常常见到两种老师:一种老师特别兢兢业业,对学生特别认真,特别负责任,常常上课提前,下课拖堂,成绩也不错,但是学生越学越累,越学负担越重。另一种老师,看起来不是特别“敬业”,但他们与学生关系特别好,他们的成绩也不会差,特别是遇到大的考试的时候,学生发挥得会更好,而且,学生能够享受到教育的喜悦。教师的情感、态度,教师在校园里的幸福感,对实现我们新的课程目标就显得至关重要。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润物细无声”。

在学校生活中,教师的人格修养、教师的专业修养、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产生着很强的感染力。一旦学生们公认我们的教师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博学的人、一个可亲近的人,教师的威信就自然产生了,教师的人格也就成为无形的教科书,将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长期的甚至一辈子的影响。

5.关注“小班化”教育

在近十年来,“小班化教育”的实验一直被我国教育学家们所关注。小班化教育,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有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小学班额平均人数为:美国24人、加拿大20人、日本30人、德国23人、法国23人、荷兰25人等,由此可见,小班化教育是发达国家都十分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世界最大的独立测试机构“美国教育测验服务中心”的一位研究人员发现,小班化教育确实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随着我国的小学教育从过去的数量扩张型转为质量提高型,小班化教育也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趋势。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落实,我国人口出生率大大降低,小学新生的入学率也步入了低谷状态,从客观上讲,为了使小学教育质量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匹配,从现在开始,我国也应该着手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因为这种教育管理模式,有利于发挥班级授课的优势,又能兼顾个别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学生人均受教育的机会更为均等,从而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班型缩小了,有利于教师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与成人相比,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弱,而好奇心较强,课堂上的纪律一直是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人数减少了,课堂上教师管理纪律的频率降下来了,留下充裕的时间可以更多地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

另外,这样还有利于学生的德育方面的提高,学生的数量减少便于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变化,从而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最为重要的事,这样有利于教师抽出更多的时间,关心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使这部分学生重拾信心,使他们也能得到有利的发展。小班化教育减少了教师的作业批改量和家访的总量,使教师有更为充足的时间进行教研活动,也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增进师生了解,改善师生关系,使教师更容易带着积极的情绪进行教学,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下面这个案例就较好地说明了实施小班化的积极意义。上海著名小学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是我国最早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实验学校之一。这所具有94年建校史的老校,到2005年为止,全校700多名学生,每班的人数为24人。全校教工有82人,为小班化教育奠定了充足的师资基础。该校的教学环境的硬件环境也为小班化教育做了充分的准备,学校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75平方米,拥有一幢七层教学楼,27间教室,每间教室面积为46平方米。学校设有计算机房(1994年初建一间、2000年扩建一间)、音乐室、图书室、自然常识实验室、会议室、演播室和多功能厅等多间辅助教室。在第一中心小学,教室里的课桌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整整齐齐的列队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把课桌摆成茶馆方桌的形式。这样的摆设有利于学生课堂上各小组的讨论,也有利于教师观察每个小组的学习状况,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班型缩小了,班级的面积相应地增大了,在第一中心小学,在学校管理者的指导下,教师带领学生充分利用这些空间,除了设计了传统的壁报外,还设计了室内的绿化角,大型的格式储物柜,还可以在上面展示学生的作品。小班化教育也改变了教师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第一中心小学三年级中的版画授课中,按常规教法是“模仿——创造”,教师在导入上摆些噱头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讲授如何制版、如何拓印,再请同学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新画面。而这种“创造性”只是停留在很低的层次,其实质还离不开模仿。而美术教师杜希贤,在教学中改变了常规教法,从“版画是怎么产生的,它有哪些种类,它们是怎么制作的”作为课题出发。这节课的开始是从几个手印、几片叶子印所产生的美感开始的。让学生发现,通过平面的凹凸变化,可以拓印成一幅美妙的画面,由此有了一个新的绘画种类——版画。同时,他还为学生展示几种类型的版画作品,告诉学生:版画有许多种类,版面的制作可以凸、凹两面,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杜老师还鼓励学生:看谁能“发明”一些制作凹版的方法或凸版的方法?可以用哪些与众不同的材料?经过激烈的争论,热烈的讨论之后,教师对学生们的“发现”的手法进行归纳,并引导各种版画作品的欣赏:如木刻、铜板、吹塑纸板和纸板等。这样新知识在学生能动积极的参与下迅速内化,虽然条件限制不能使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和设想使用材料进行制版,但由于学生对版面原理已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在制版过程中,也对“自己的发明”也做了创造性的运用,并能自行解决问题,完全不用教师来“包教包会”。这样,学生不再是浅尝辄止的尝试性的简单操作,而是在高涨的创作激情驱使下对制版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小班化教育不但在美术课上,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参与进来,而且在别的课堂上也会让学生体会到课本中的乐趣。例如,在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应剑虹老师为学生们讲解的不单单是语文知识,还传授学生人生的哲理。在应老师讲《猴子挖井》一课时,她采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动态的画面,演示出井的横截面,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让学生形象地看到小猴挖井的全过程:第一天、第二天都没有挖到水,第三天还是没有挖到水,心想可不能停下来啊!于是小猴咬咬牙,用足力气再往下挖。此时屏幕突现小猴咬牙的特写,让学生展开讨论,理解“咬咬牙”这一词的特点。“清凉的水从地底下冒出来”、“小猴高兴得跳起来”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依次在屏幕上出现,并配以动听的乐曲,强烈地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不但感知了整个故事,还懂得做事应该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能成功的道理。而形象的教学方法,使低年级的学生更能理解像“冒”这样的抽象动词。小班化教育把学生的数量减少了,教师修改作业的时间也相应减少了,让他们有更为充足的时间为学生们准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思考教学方法。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的教育管理者应用小班化教育管理,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得到了更多的知识,增强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小班化教育管理开始改变了教育上单一的班型状态,也改变了教室中的“秧田式”的桌椅摆放的形式,更多的是改变了教学中的主体——由教师在课堂上的唱“独角戏”,变成了师生共同导演和演绎的多幕剧。案例中,上海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班这种形式的改变,志在当好学生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他们自己利用学生数量少的优势,多倾听学生思考问题时的讨论,多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错误倾向,予以及时的改正,看到学生自我创新的成果也可以加以推广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善于树立起尊重每个学生的教育理念,因为在他们的眼中,每一个学生不单是事事懵懂的小孩子,更是有血、有肉、有感性、有理性、有独立人格、独特价值和无限潜能的人。虽然他们将来未必人人都是科学家或是政治家,但却都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正如高尔基所说:“世界上最好的职位是做一个人。”

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而小班学生少的好处就是教师能经常做换位思考,即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想到每个学生都有追求成功的心理倾向,而且只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就可以获得成功。在小班化教育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极大地帮助了每一个学生去发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个性。

众所周知,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让爱充满小班教室,充满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感,更是小班化教学的一大特色。小班化教育管理,不但使教师更为尊重学生,而且也带来了他们对学生个体的关注。这更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心灵,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小班化教学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也使学生有了更多表现自己需求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培养他们交际的信心和胆量的很好契机。教师应该鼓励他们敢说、会说、乐说、善说,这样才可以从学生差异出发,对教学所设计的各种因素、各种环节进行重新组织和调整,从而有利于教师对每一个学生学习内容的多少,深浅,难易进行有选择性地指导。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多的学生也会使他们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细致入微。而对学生来讲,如果老师不能做到对学生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跟踪记录和发展的评价,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就很可能造成“一刀切”。而个别化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机会均等,小班化教育管理机制是达成学校教育管理者所构想的针对学生个体特点,为他们将来成为社会所需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的必要保障。值得提醒的是,小班化教育管理机制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教育管理模式,学校的教育管理者们在注重小班化教育管理的成果时,也应该注重学校自身的实际状况。那么,如何正确实施小班化教育呢?下面一些建议供参考:

(1)小学教育可以实行“语、数包班制”。小班化教育的学生数量基本应保持到普通班的一半,这样学生的作业减少了,老师批改的总量也减少了,教师面对学生的各种任务的总量也减少了,这就促进了教师有时间身兼两科的可能性,而且小学课程的专业性并不是很强,只要教师本身素质过硬,身兼两科应该不成问题。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师身兼两科教学,可以尽可能多地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尽量避免学生出现偏科状况。因此,学校管理者在实行“语、数包班制”时,一定聘请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

(2)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状况对课程的设置有所改变。学校的管理者除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课程计划开设外,在不增加周课时总量的基础上,应适当调整学校课程,比如每周开设一节计算机游戏课、一节英语口语课,从小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英语的兴趣,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另外,调整活动课程,每周开设一节“伙伴交往”活动课。这样,通过教育资源、环境、课程的重新配置、整合,就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良的人文教育环境与个性化学习环境。

(3)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教学所用的多媒体设施。传统的单靠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工具已经显得陈旧落伍了,教学的多途径,多向比较和多流派化将有利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性的提高。而小班化教育管理既然给予了教师充足的时间,教师就应该利用这些时间改进教学方法,配合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针对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设计备课讲课。因此,课堂上的教学手段应不断地得以提升,教师应该使用现代化的科技为学生们设计有针对性的电子课件。为此,有条件的学校教育管理者应该积极地为教师的讲课提供现代化的设施。

(4)学校的管理者应建议教师在课上课下多组织师生互动活动。“亲其师,信其道”,小班化教育给予了学生更多地亲近教师的机会,也给予了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时间,所以师生应该共同地充分利用,而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自觉性比较差,因此,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多加引导。比如,教师可以从容地走下讲台,面带微笑,来到学生们中间,向他们发出第一个邀请,和学生面对面地交谈,手拉手地游戏,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快乐的教学气氛,使学习融洽而富有吸引力,使教室成为学生喜爱的学习乐园,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自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这样,一个安全的、多项型的交流活动因此而产生了,在这样的氛围里,师生、学生之间的交往之门就很容易地打开了,这样的课堂就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合作交流的多边活动的场所。总之,小班化教育是对现代教育管理体制的一次有意义的创新,通过小班化教育管理,学校将不再是一个仅仅教会学生知识的地方,还是一个培养学生面向未来,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地方,校长们应尽力去推动。

6.不能忽略卫生工作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吉林市万方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在未办理吉林省学生豆奶产品准入证的情况下,超出国家工商部门的经营许可范围,利用自行设计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擅自生产、销售万方牌学生豆奶。2001年9月4日,该公司在没有取得化验结果的情况下,将生产的17万余袋学生豆奶销售到吉化公司中小学总校所属的12所中小学校,致使6362人在饮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源性疾患。经法医鉴定,中毒学生中构成轻微伤的近600人。类似的案例几乎年年都在发生。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告诉我们,作为一校之长,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学校卫生工作。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卫生工作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作用,以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地说,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工作组织

卫生室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机构,要由专职的保健医生负责具体工作。建立健全卫生室是做好学校卫生工作,保障在校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卫生室主要应承担以下职责:起到学校卫生工作的骨干作用,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制定各项卫生制度;对学生进行保健卫生教育,实施体格检查;及时做好预防疾病的宣传,采取必要措施预防传染病,对卫生方面突发事故紧急处置;组织卫生检查、评比;建立、保管学生健康档案。

确保卫生知识教育

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自觉性。在卫生知识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季节而有所不同。小学应侧重基本知识教育,保护视力,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卧等日常生活卫生习惯,了解基本的营养知识、简单的防病常识和安全知识等。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要进行青春期的卫生知识教育,对女学生要进行妇女卫生知识教育。同时在学校卫生知识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季节和学习的需要,组织其他有关卫生知识教育的专题讲座活动。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还可以通过板报、广播、展览或组织学生观看科教影片等形式来完成。而这些工作的实现必须进行严密的组织,这其中不仅仅是学校卫生工作人员的职责问题,还应争取家庭、社会对学校卫生工作的一致配合。

制定学校卫生制度

为使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就要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作息制度学校应建立科学的作息制度,在设计上要注意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保证师生身心健康发展。一般来说,每个学生一天应有1个小时锻炼时间,保证8~9小时的睡眠。还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学习负担,小学每节课不超过40分钟,课间要有必要的休息时间。

(2)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学校卫生室每年要对全体师生进行1~2次全面体检,并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和解决。建立师生健康档案制度,对师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尤其要对小学生的视力和用牙卫生情况作跟踪调查。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