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生活风俗2

畲族以大米、红薯、面粉和豆类为主食。

高山族以大米、小米、芋头为主食,吃粮通常即吃即脱壳,喜食黏小米饼,其中掺花生和兽肉,用树叶卷起蒸食,嗜烟酒。好嚼食槟榔。

水族以大米为主食,大麦、小麦、玉米等辅之,喜食糯米饭、酸菜、辣椒、腌鱼、腌肉及烧酒、甜酒等。

东乡族以土豆为主食,其次是青稞、糜谷等,常吃青稷、糜谷、大小豆等杂粮面做成的糊状食物——“散饭”。不吃猪、骡、马、驴、狗及其他凶猛禽兽的肉类和动物的血,不吃自死的牛、羊、鸡、鸭等。嗜饮紫阴茶和细毛光茶(绿茶),一日三餐均在炕上进行。媳妇则只在厨房就餐。

纳西族以小麦、大米、玉米为主食,喜食酸辣,吃饭时用木制餐具,吃肉时由父亲掌勺平分,媳妇负责加添饭菜。喜饮酒,吸草烟。

景颇族以大米和玉米为主食,每日三餐,以锅或竹筒煮饭,吃饭时多不用筷,以芭蕉叶包饭而食。据传说,景颇先人以为水稻是狗从“太阳出来的地方”附在尾巴上带来的,故每年吃新米饭时,必先喂狗,以示纪念。喜饮酒,嗜好草烟、芦子、槟榔,男女不论。

柯尔克孜族以米面为主食,饮羊奶,喜吃稷子米,用鲜奶煮食或用酸奶泡食,喜饮茶,老年人喜饮白酒。

达斡尔族以稷子和荞麦为主食。喜食一种米面合制的“饷饷”,肉食以狍子肉和猪肉为主。嗜烟、茶、酒。

仫佬族以大米为主食,兼以其他杂粮,节日喜吃糯米饭,每家都制酸芋头、酸刀豆和咸豆酱,作为下稀饭的菜。不吃动物心脏。男子喜烟、酒。

羌族羌族以大米、青稞、土豆和荞麦为主食,辅以小麦和玉米,主要食品有炒面、面蒸、面汤、金裹银(或银裹金)、锅塌子等。喜食酸菜和腌菜。喜欢“咂酒”,吸兰花烟,吃熏干的“猪膘”。

布朗族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和薯类,喜酸性食品,如酸笋、酸菜、酸肉等,酸菜是其特有食物,风味独特。男子用短烟斗吸辛辣味强的烟。老年妇女用一支很长的长杆烟斗,烟较淡。男女都嚼烟。

毛南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其次有红薯等杂粮,年关、节日喜吃糯米。爱吃腌肉酸、螺蛳酸和醋浸的生鸭血。

仡佬族以玉米、大米为主食,其次是麦子、荞麦、红稗、小麦和高粱等。喜食酸菜及糯米粑粑。

锡伯族以大米面粉为主食,多食胡麻油,喝各种畜奶,嗜茶及酸辣食品。

阿昌族以大米为主食,掺以薯类、玉米,一日三餐,喜食酸味,善做米线。

普米族以玉米为主食,也普遍食用大米、小麦、青稞、荞麦和蚕豆等等,风味食品主要有猪腰肉等,食具多为木制品,如木勺、木碗、木盆等,吃饭时全家围坐火塘边,由家庭主妇分发饭食,家长的第一碗饭须由女子盛给。喜喝茶,吸烟,饮酒,旧俗十三岁以上男子都吸烟。尤喜牛角盛酒,用竹管吸饮。

塔吉克族以大米、面粉为主食,喜喝奶茶、酸奶。喜食奶干、抓肉、牛奶煮米饭、牛奶煮烤饼、栈油面酱和青仁酱等。

怒族主食玉米、荞麦和小米,有“猎禽兽以估食”、“好食虫鼠”的习惯,尤喜食肥山鼠,男女皆好饮酒,饮必醉,醉必歌。

乌兹别克族以羊、牛、马及乳制品为主食,一日三餐多吃干馕与奶茶,专吃“库尔达在”和蜂蜜、糖。

俄罗斯族以面粉制品为主食,喜吃面包、馅饼等。吃饭时多用刀、叉、勺、盆,颇似西餐仪规。一日三餐,早晚简单,午饭为正餐,先喝汤再吃菜,如有两个以上菜,只可吃完一个再吃另一个,不同时吃两个菜。饮料有奶酪、奶茶等。男子尤嗜饮自制啤酒。

崩龙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辅以薯类及荞麦等,喜饮茶。

裕固族面粉是其主食,每日三餐,两茶一饭。早晨喝酥油炒面茶,中午吃奶食或茯茶,晚饭多喜食揪面片。

塔塔尔族以大米为主食,喜食抓饭、烤饼。另外还有用蜂蜜制成的类似啤酒的饮料,广受欢迎。

独龙族以玉米、小米、荞麦为主食,靠采集和渔猎补充食品不足,爱饮水酒,吃肉时喜欢烤食,由主妇均分食物是独龙人习俗,家中如有子女结婚,便赠一个火塘,以示成家,由各火塘轮流做饭。

鄂伦春族善狩猎,故饮食以兽肉为主,一日三餐,早间多吃肉粥,午间和晚上多吃烤肉和煮肉。喜生食兽肝、兽腰,还有肉干。有传食习俗,即大家围坐传吃同一块肉,一人吃一口,反复轮流,直至吃完。

赫哲族以前以鱼、兽肉为主食,现多以小米、面粉为主食。尤其食鱼法最具民族特色,食法多样、奇特,有生食鱼片、生食冻鱼、烤鱼串,还有加工成鱼条子、鱼披子等鱼干制品。尤以用大马哈鱼制成的鳇鱼骨、鳇鱼筋最为名贵。多嗜烟酒。

珞巴族以玉米面或鸡爪谷面为主食,吃时先用木杆舂去谷壳,炒熟后再磨成面,再往开水中边撒边搅拌成糊状,然后用手抓食,气味清香。嗜辣味,喜烟酒,夏季多用酸奶作饮料。

南北饮食

各民族的饮食是由本民族所从事的主要生产门类决定的。同时也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所以自然环境和传统观念也是影响饮食的重要因素。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高粱、土豆等,东北的朝鲜族,宁夏的回族和新疆南疆的维吾尔族也种植水稻,因而北方少数民族农民的主食是小麦、玉米、高粱。朝鲜族主食是大米,维吾尔族在节日或待客时用大米做抓饭。青海的撒拉族、土族和部分藏族农民吃青稞面和土豆。

从事畜牧业的藏、蒙古、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北疆农牧地区的)、塔塔尔、裕固等民族,以牧畜的肉乳为主要食品,而以粮食为辅助食物。如蒙古族牧民,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肉、奶、乳制品。他们可以把鲜奶分别做成奶豆腐、奶皮干、奶油、奶酪、干酪等乳制品。南方的农业民族主食大米。藏族、凉山彝族、羌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等,以玉米、青稞、荞麦等为主食。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赫哲族、京族仍以渔业为主,食物中鱼类和海产占重要地位。但是建国以后由国家供应商品粮,食物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粮食成为主食,鱼肉类是副食。鄂伦春、鄂温克、独龙、基诺等族过去以狩猎和采集为主,食物中总有野味和野生植物。建国后有的民族民生趋向定居,有的逐渐转向农耕生产,因而食物也以粮食为主。南方农业民族虽主食稻米但也有差别。白、哈尼、纳西、壮、苗、布依、土家、畲、黎、高山、拉祜、瑶等族多吃粳米,而傣、侗、水、仫佬、仡佬等族则嗜食糯米。

不论南方或北方农业民族都有食用蔬菜和家畜家禽肉及蛋的习惯。饮食作为一种文化也有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茹毛饮血”,生吃植物和野物的肉、蛋,到火烧水煮食物,再到煎炸烹炖菜肴,进而发展到讲究色香味俱佳的美食盛宴,甚至形成各种特色的菜系食谱。由最初的求生存果腹抗饥的需要,发展到礼仪讲究追求享受口福,明显地表现出经济条件与社会地位的不同。在阶级社会中有所谓“钟鸣鼎食”的“朱门酒肉臭”,也有粗茶淡饭的“糠菜半年粮”。从饮食上基本能看出社会阶级的金字塔构造——处于最底层的是广大劳动人民,高高在上的是剥削阶级统治集团。

一般来讲,各民族在招待亲朋好友及贵客时,在节日、喜庆、新房落成、丧葬等活动中,都要吃好的而且往往带有群众聚餐的特点。尤其是南方的少数民族,一般重大的喜庆活动,都是全村寨联合行动共同宴饮歌舞。这类聚餐活动反映了群众对亲邻乡里关系的重视,也反映了村寨集体对个体家庭的重要性。

许多民族在饮食文化中反映出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与风俗。朝鲜族家庭中,吃饭时要给60岁以上的老人专门设饭桌,给他们的饭菜是既有营养又好咀嚼容易消化的,晚辈一般不许在老人面前吸烟喝酒。逢年过节,席上的鸡心、鸡头、鸡翅、鸡爪敬给老人和贵宾以示尊重。

各民族对于自己生活中的锅灶火塘及水缸的卫生都是比较注意的,不能在灶上和火塘的铁架上蹬足、烤不干净的衣物、或向火塘中吐痰及跨过。究其根源与对火的原始崇拜有关,但是有讲卫生的现实作用。不能在水缸旁放不洁之物,更不能朝水缸处吐痰。

饮食特点

主食系列藏族农牧民都喜欢吃“糌粑”。糌粑可以意译为炒面。它的制作方法是把青稞、豌豆或燕麦粒洗净晾干炒开花,然后磨成粉。一般的吃法是先在碗里倒些酥油茶或清茶,然后加入适量糌粑,左手端碗,右手搅拌糌粑,其干湿程度是既可捏成团,而又不会因水多而粘手。拌好后捏成小块送入口中。生活稍好些的,吃糌粑时拌入酥油奶渣糖,平时多加盐,其味道犹如甜点心,很香而且抗饥,久食可治胃溃疡。维吾尔族和新疆各族人民喜欢吃“帕罗”。“帕罗”通常的汉语叫法是“抓饭”。它是用大米、羊油、羊肉、葱头、胡萝卜、葡萄干等混合做成的饭,其风味有点接近炒菜拌米饭,但是有葡萄干等干果时有甜味,而且它是焗制而成,油量较大,吃时用手抓,故得名。早在唐代的《酉阳杂俎·酒食》中对它就有记叙。新疆少数民族的烤馕也很有特色。一般用白面粉(也有用玉米或高粱面的)和上盐(或糖),做成边沿厚中间薄的圆饼,外面抹些油,粘些洋葱芯渣,贴在专门的烤炉内壁烤熟。

自然饮食这里所指的是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制作食物的饮食习俗。海南省的黎族多居山林之中,山上的山鼠、田里的田鼠和树上的松鼠都是黎家的美食。在野外捕鼠后以篝火燎毛刮净,带回家除去内脏或烤或煮佐以调料食之。黎族腌泡酸菜,其中也要加入畜骨或兽骨。黎族称作“南沙”的这种酸菜,酸味浓烈,开胃消暑,四季都食用。

南方吃竹筒饭的少数民族有好几个。黎族的竹筒饭在家中和野外都可以做:砍一节较粗的嫩竹装入当地特产的香糯米和适量的水,或再抖入些猎获物的瘦肉与盐,架在火堆上熏烤,水沸后以树叶或木塞封口,随时转动竹筒使其受热均匀,待饭香溢出取下稍候,以刀剖筒便可食用。傣族的竹筒饭叫“香竹饭”,香竹的竹节较长,但竹管不粗内壁有层很香的竹膜。先将淘好的糯米装进竹筒里以清水浸泡六七小时,然后用芭蕉叶封口,放进火灰里煨或在火塘上烤。筒口冒出蒸汽十分钟后取出竹筒,用木棒将竹筒捶软,然后撕开竹片,顿时清香四溢。竹筒米饭白软细腻,滑爽可口。

傣族的“剁生”食品也较多,有猪肉、牛肉、鱼肉、黄鳝、青蛙、马鹿肉、麂子肉等数十种。所谓剁生就是生吃,不用烹炒煎炸蒸煮烤烧焗,但要加入葱、蒜、姜、芫荽、野花椒、辣椒面、盐、味精、香油、柠檬汁等调料。剁生的肉都是新鲜的无病菌的。鄂伦春猎人喜欢吃生的狍肝和半生半熟的肉;藏族牧民喜食生牛羊肉干;赫哲族不论冬夏,都有吃生鱼的许多方法;苗族、侗族也有一些吃生鱼的制作方法。生吃食物的习惯可以说是一种原始食风的反映。

鄂伦春人吃的野菜主要是柳蒿芽、山韭菜、山芹菜、小根蒜、黄花菜、蘑菇、猴头菌等,全是采集来的。在锅传入之前鄂伦春人煮肉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大野兽的胃洗净后装水,再把兽肉切成小块塞进胃里,吊在篝火上烧烤,胃里的水沸腾了,肉也熟至七八成了,然后取出蘸盐而食。另一种方法是刳木贮水,放进切好的肉块,把小石头放在篝火中烧热,夹出石头放入水槽中,如此反复数次,水沸肉熟取肉蘸调料可食,味道鲜美。

烧肉是把肉块直接扔进火堆,烧至焦黑取出,用猎刀刮掉表面黑糊部分,切开加作料吃。血肠的做法是把狩、狍、野猪的肠子洗净,把拌有各种作料的兽血灌入肠里,扎口入锅煮。杂花菜又称“肉拌脑浆肺子”,是把野兽的肉、肺、脑浆煮熟后,拌些拆骨肉、动物油、野辣椒、韭菜花和盐来吃。夏饮山泉冬化雪水,春季在森林中找不到水的话,用猎刀划开桦树皮,便可吮吸树汁解渴。游猎中没茶叶时,可采集小黄芪叶、玫瑰与达子香的花和叶,晒干后来代替之。这种带有原始色彩的食风,正反映了鄂伦春人利用自然战胜困难的高度智慧和顽强意志。

石烹食俗也是原始食俗之遗风。除前文提及的鄂伦春猎人刳木贮水,烧石烫肉的方法外,还有一些民族有此遗风。生活在云南横断山怒江大峡谷的怒族,以石板当饼铛烤出来的玉米面与麦面混合饼,又酥又香又脆。高山族布农人以石板烤甘薯,排湾人野炊时用石板烤鱼。排湾人还以椰壳当锅,烧热石头放入“椰锅”里烫水煮肉。云南纳西族在大理石板上和面,石板下火盆加热,以此法和的面,烙出“丽江粑粑”的层次很多,每层很薄,色美味鲜,香脆可口,油而不腻,冷而不硬,驰名远近。西双版纳的傣族吃一种傣语叫做“捣”的青苔,把洗净的“捣”和调料放入大碗中,加清水,再放进烧红的鹅卵石,水沸之后捏糯米饭团蘸碗中汤菜而食。西藏偏僻山村的珞巴族习惯以石锅做饭煮菜,这可能是较高水平的石烹,虽费柴火但粥香味美。

全羊制品从事畜牧业的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以及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吃全羊的食俗。在重大节日或招待贵宾时,哈萨克族以黄头白身的肥羊设全羊宴席,进餐时先把羊头献到客人面前,客人割下羊头右颊面上的一片肉放在自己碗中,再割下一只羊耳给席间年龄最小的人,然后把羊头递给主人,否则失礼。在蒙古族隆重的宴席上,煮熟的全羊被称为“羊背”或“羊五又”,大的有七八十斤重。上席时,将大块羊肉在托盘内摆成整羊形状,主人以随身佩带的直柄蒙古小刀割下羊耳、羊尾敬神明,尔后再敬客人。敬毕,撤去盘中羊头及四肢,插上供客人用的刀,请客人随意割切来吃。蒙古族的烤全羊,在烤制时要反复出炉入炉,观察各部位烤的程度,并加些调料,直至金黄熟透,再放入大漆盘中,围以彩绸,抬至席前向宾客献礼。礼毕之际抬回厨房刀片肢解,端上席蘸调料吃。

清代宫廷的“全羊席”不仅有元代的气魄,而且烹制技术更为精巧。袁枚在《随国食单》中有“全羊法七十二种”的记叙。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较讲究菜名的典雅形象。清代宫廷中把羊眼睛做的菜叫“玉珠顶”;羊脑做的菜叫“烩白云”;羊肚做的菜叫“素花”;蹄筋骨髓合做的菜叫“蜜汁髓筋”等等。由此可见满族贵族吃全羊的一些食俗。塔吉克族在接待贵客时,先把肥羊牵来请客人过目后才宰杀。维吾尔族在上烤全羊时,羊角上扎红绣球,红绸带交叉胸前,羊昂首趴在大食盘中,口衔生菜叶的生动形象十分喜人。

吃酸特点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饮食中吃酸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南方民族中。食不离酸的典型代表当数侗族。侗族酸味食品种类繁多,有荤酸、素酸、煮酸、腌酸之分。家家火塘旁放着一个能装六七斤水的陶罐,每天把干净的淘米水倒进罐里,保持一定温度,三五天即可酿成带有糯米香味的酸水。用酸水煮新鲜鱼虾、笋子蕨菜,加上紫苏叶和薄荷叶,开胃降血压,喝了全身轻爽。荤酸指的是用陶坛或木桶腌制的猪肉、鸭肉和鱼虾。最讲究的腌酸鱼,是酸食中的上品。有些草酸鱼能腌二三十年而不变鲜味。素酸指的是腌酸辣椒、姜、青菜、豆角、白菜梗、嫩笋、黄瓜、萝卜等。侗家一年四季都腌酸,三月腌青菜,八月腌鱼,夏收后腌鸭,过年时腌猪肉,平时有什么就腌什么,不腌酸了,吃起来没味。礼仪社交活动中,没有酸食品,就显得寒酸和无礼。苗族、傣族、黎族的腌酸泡菜也很有名。彝族的干酸菜制作简单,保存方便,酸味纯正。北方吃酸泡菜的,以朝鲜族名气最大。泡菜的花色品种很多,以酸甜辣脆鲜为特色,目前在许多城市都有摊贩出售,不用吆喝,生意很好。蒙古族、藏族的酸奶以及酸奶渣,也属于酸食品类,健胃助消化,营养价值很高。

饮酒风俗

我国各民族都有饮酒的习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无酒不成礼的文化传统,其影响也非常深远广泛。关于酒的起源,传说和古籍记载较多。名气大的酿酒创始人,一个是仪狄,一个是杜康。《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中都认为仪狄是夏禹的臣属。《史记·六国年表》说:“禹兴于西羌。”炎帝神农氏姓姜,姜是羌人中最早转向农业生产的一支,以粮食酿酒。仪秋与羌人肯定有关。因此说,酿酒技术的产生与古代羌人不无关系。今陕西渭南地区白水县是杜康的故里。《白水县志》载:“杜康,字仲宁,相传为县康家卫人,善造酒。”

杜康即传说中夏国王少康。《说文解字·巾部》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林酒。”是说杜康乃以高粱为原料酿酒的“初作”者。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说:“仪狄造酒,杜康润色之。”以上记载说明了仪秋与杜康在酿酒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但不能由此断言仪狄就是最早的酿酒者。因为《黄帝内经》中记有黄帝与医家歧伯讨论造酒的话,旧题为孔子八世孙孔鲍撰的《孔丛子》中说,帝尧、帝舜都是酒量很大的君王。黄帝、尧、舜都早于夏禹,禹的臣属仪狄不可能为他们酿酒。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第一册中说:“相传禹臣仪狄开始造酒,这是指比原始社会时代的酒更甘美浓烈的美酒。”这种论断较为实际。正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一样,仪秋和杜康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完善了酿酒工艺。

用酒曲酿酒的技术,最早产生于我国。相传为孔子编定的《尚书》中,记有商王武丁和他的大臣的谈话,其中提到“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曲蘖就是指酒曲。武丁王约为公元前十二三世纪在位。法国人利用酒曲生产酒精,已是19世纪末的事情了。他们过去造酒,是利用麦芽淀粉糖化的方法。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酒文化,而且相当丰富多彩。藏族除僧人忌酒外,其余的人都喜欢饮青稞酒。青稞酒分啤酒和白酒两种,平常家酿的多是啤酒,最高20度没有气和泡沫。客人接受敬酒时,接过酒杯后,先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身后上方弹三次表示敬上苍神灵,然后分三口饮尽。蒙古族的马奶酒,是把马奶倒进皮囊中,以特制的木棒搅拌,使其变酸发酵提出奶油后制成的。一般敬酒都用酒碗,不喝干是不礼貌的。

四川凉山的彝族认为,“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他们以荞麦、玉米酿酒。饮酒的方式经常是“喝转转酒”,即几个人围着一个大酒碗蹲成一圈,一人一口轮流喝,没有下酒菜,喝寡酒。节日期间,尤其是每逢火把节,姑娘们便在家门口设“敬酒台”,放一坛酒,插几根麦秸吸管,请过往的行人喝,在斗牛、赛马和摔跤中大显身手、赢得荣誉的小伙子更受热情款待。

围着酒坛以吸管喝“咂酒”的兄弟民族有好几个,其中以羌族最著名。佤族用细竹管吸饮小红米酿的水酒;布依族用芭茅草或细竹做吸管,称之谓喝“扎马酒”。怒族有种佳肴叫“肉酒”,是把鸡肉用油煎炒至脆香,再倒酒入锅文火煮。因肉中有酒,酒中有肉,所以吃的时候肉香酒香油香集于一口,补气强身健体,很受群众喜爱。

鄂温克族在客人光临时,先安放好毛皮坐垫,请客人就座,互相敬烟。尔后,女主人托银盘献上野果酿的酒和煮鹿肉、烤面饼等食物。敬酒时,主人先高举斟满酒的杯子,往火堆上倾洒少许,表示对火神的崇敬,再自己抿一口,表示酒中无毒,尔后捧给客人。西藏墨脱县的门巴族,当客人进门后,主人便用钢勺舀一勺酒敬客,客人若推辞,主人先倒点酒在自己手心里喝掉,言外之意也是请放心。许多民族在说亲、婚礼、丧礼、建房、节庆、庆丰收等活动中都离不开酒,而且很讲究喝酒时的友好融洽气氛,以及热情周到的礼仪。总之一定要表现出真诚、热烈,使大家都尽情尽兴,尽欢尽乐。为此不少民族都有敬酒的歌舞,用来劝酒。藏族、蒙古族、苗族、侗族等的敬酒歌舞,总是让客人感到盛情难却,非喝不可。苗族有迎客酒、送客酒、拦门酒等,一进门得喝两杯,说是“双脚走来的”需得成双;牛角酒是以牛角制成的酒杯敬酒,由敬酒的姑娘递饮,客人接过牛角就得喝尽,因为这种“杯”是立不起来的,不喝完无法放下。

侗族饮酒有两种交杯酒,一种是两个人并肩而坐,相互用一手搂住对方肩膀,另一手举杯递到对方唇边,同时干杯饮尽,表示亲密无间。另一种是全席的人围一圈,按同一方向把酒杯递到旁边人的唇边,在欢呼声中同时干杯。如此三轮方开始自由敬酒。高山族新婚夫妇要喝连杯酒或叫连欢酒,其酒具像—副担子,木雕彩绘,“担子”两端各雕有一酒杯,只能同时举起同时喝。亲朋好友亦可喝连杯酒,表示情同手足。

品茶习俗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在我国汉族民间传说中,茶是被炎帝神农氏尝百草发现的。我国茶的主要产地在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以四川省和云贵高原为早。在云南澜沧县发现有树龄在数千年以上的茶树。汉代就有以茶作地名的,《汉书·地理志》中记有湖南东部的茶陵县,以位于茶山之阴而得名。该县至今仍盛产茶。我国开始种植茶树,并逐渐摸索总结出制茶工艺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多年。武都是今四川绵竹县北的一座山名,当时产茶。至唐代,饮茶之风更甚。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茶叶,饮茶的方法和礼仪随之传入吐蕃王国。唐代陆羽居江西茶山植茶,号“茶山御史”,正是在当时的茶文化背景下,他才得以总结种茶、制茶和饮茶的经验,写出《茶经》一书,被后世祀为茶神。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德昂族被誉为“古老的茶农”。他们以善于种茶和喜饮浓茶而闻名。在云南盈江县德昂族聚居地,有千年以上的老茶树。

茶在社交和礼仪活动中自古以来占有重要地位。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待客和婚俗中。在古代议婚行聘和举行婚礼时都有受茶之礼。今天的甘肃东乡族,女方家答应男方家提亲后,男方要送给女方衣料和几包好茶,算是定了亲,俗称“订茶”,表示以后不能反悔。甘肃宁夏地区的回族,女家只要接受了男家媒人送去的茶砖或茶叶,即表示允婚。

浙江南部的畲族,娶亲日里,新娘到婆家后,要接受一位父母都健在的姑娘献上的一碗甜蛋茶,新娘要低头饮甜茶,但不能吃蛋。甘肃裕固族新婚第二天,新娘要下厨房“生新火”,“烧新茶”,烧好茶,由新郎请全家到堂屋,向新娘—一介绍,新娘则向全家老少一一献茶。云南拉祜族在男女双方确定婚期后,男方要送聘礼给女家,其中茶必不可少。

茶在社交与礼仪中的重要作用,是与茶在人们饮食生活中的功能相联系的。南方气候暑热需茶来消暑解渴,提神醒脑;牧业民族多食肉和乳品,需要茶帮助消化;伊斯兰民族吃热量大的牛羊肉,主食又多为烙烤的饼子等,茶能消食解热。茶还有健身美容防病甚至治病等许多功能,因此很受我国各族人民喜好。

各民族的饮茶、吃茶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基诺族的“凉拌茶”是以茶为菜的典型。他们将刚采来的鲜嫩茶叶揉软、搓细,放在大碗里,再加上黄果汁、酸笋、酸蚂蚁及各种调料,即做成“凉拌茶”待客。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他们喜欢喝的是酥油茶。先将砖茶揉碎在锅里或壶里煮沸,呈咖啡色时滤出茶渣,滗出茶水,再将茶水倒进打制酥油茶的茶桶里,加入核桃仁、少许盐、酥油及烧开的牛奶,拉动茶桶中的“活塞杆”,使水、乳、油交融,尔后斟入茶碗饮用,营养价值极高,又有茶饭合一的妙处。

蒙古族有喝奶茶的历史。奶茶的制法是先将茶煮酽,再在茶水中加牛奶烧开,装入茶壶中斟用。要喝咸的加盐;要喝甜的加糖。在给客人献茶的同时,桌上摆着炒米、奶皮子、肉食等,可作点心吃。喝奶茶时可抓些炒米(稷子米)泡进茶碗,若肚子饿了还可在茶中添些奶油。

我国西北的回族很讲究喝茶,较有名的是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三炮台”茶,青海一般叫盖碗茶,茶具是三件一套的细瓷,即茶碗、茶碗盖、底托碟三件得名。茶碗中放云南沱茶、冰糖、桂圆、杏干等,注入沸水稍焖一会儿便可饮用。不断续水,味淡再换新茶碗。当地的保安、东乡、撒拉等族亦有此茶道。

云南喝烤茶的少数民族有好几个,其中以白族和拉祜族最讲究。白族的三道茶很有情趣。客人进门主人先烧开水,同时将一小砂罐预热,适时将茶叶加进砂罐中快速抖动颠簸,茶叶色呈微黄,冒出清香时注少量沸水入砂罐,随着一声脆响,清绿色的茶泡沫涌向罐口,茶香四溢满屋芬芳。泡沫沉落,再加沸水于罐中斟入茶杯献客。每盅只有少许色如琥珀的“茶精”,再兑些开水方可饮用。砂罐中再添开水煨,煨一次,斟一轮。如此三番,称三道茶。三道茶“头苦二甜三回味”。有些地方在二道茶里放入核桃仁红糖或蜂蜜与几粒花椒。

还有一些地方甚至加入乳扇(一种薄如红的羊乳制食品)。第三道茶的茶水中有肉桂和姜片。

滇西北的纳西族有种叫“龙虎斗”的饮茶方式。先将茶叶放在小陶罐中烤至焦黄,再冲入开水稍煮,尔后将茶水倒进盛有半杯白酒的茶杯,杯中发出悦耳的响声之后,由少女捧杯献客。这种茶道是茶酒合一,据说可发汗解热,防治感冒。滇西南的布朗族在野外劳作休息时常饮“青竹茶”。砍一节粗壮的鲜竹装入泉水和干茶叶,架在火堆上煮沸,再倒进稍细些的鲜竹杯中饮用。茶香竹香沁人心脾,纯真的自然兴味乃城市难觅。傣族的“竹筒茶”与此相类。布朗族民间还有吃酸茶的习惯,即把鲜茶叶采来后,依腌酸菜的方法制作加工而嚼食,生津止渴。畲族的“惠明茶”、“宝塔茶”,哈尼族的“土锅茶”,彝族撒尼人的“铜壶茶”,佤族的“烧茶”,傈僳族的“油盐茶”,基诺族的“煮茶”,蒙古族新近生产的“奶茶粉”等等都为少数民族茶文化添色增彩。

饮食名目的由来

涮羊肉相传忽必烈率领大军南征,一天,经过一场激战,人饥马乏。忽必烈下令宰羊烧水,准备吃饭。就在此时,忽然探马来报,敌军大队人马冲上来了!忽必烈饥饿难忍,一面命令部队迎战,一面大喊“羊肉、羊肉!”这时候做清炖羊肉已经来不及了,厨子急中生智,飞快地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开水锅里搅拌几下,等肉的颜色一变,就捞在碗里,撒上盐、葱花、姜末。忽必烈一尝,觉得味道不错,于是大口吃起来,直吃得遍体冒汗,浑身热乎乎的。吃饭后,忽必烈精神抖擞上马迎敌,旗开得胜。到了清代,清宫膳食单上已有“羊肉片火锅”,名列众肴之首。

烤全羊烤全羊(蒙语“晤本”)是蒙古族接待贵客的一道名菜。色、香、味、形俱全,别有风味。烤全羊源于蒙古族。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很远。《元史》记载12世纪时期蒙古人“掘地为坎以燎肉”。到了13世纪即元朝时期,肉食方法和饮膳都已有了极大改进。《朴通事·柳蒸羊》,对烤羊肉作了较详细的记载:“元代有柳蒸羊,于地作炉三尺,周围以火烧,令全通赤,用铁箅盛羊,上用柳子盖覆土封,以熟为度。”不但制作复杂讲究,而且用了专门的烤炉。至清代各地蒙古族王府几乎都以烤全羊待上宾,其名贵列入礼节。康熙、乾隆年间,北京的“罗王府”(罗卜藏多尔济)中的烤全羊,遐迩京师,名气很大,甚至连厨师嗄如迪(蒙古族)也很出名。清末民初直至解放初,各地王府中还有烤全羊。解放后,不但恢复了这道名菜,而且有了许多改进。

叫化鸡叫化鸡又名“煨鸡”,其名虽不雅,却是蜚声海内外的一道名菜。

相传明末清初,在常熟虞山底下有一个叫化子。这天,这个叫化子偶然得到一只鸡,但他没有炊具和调料,他苦思良久,忽然灵机一动,便将鸡宰了,除去内脏,连毛一起裹上泥巴。他又找了一些枯树枝,点成一个火堆,将鸡放进火中煨烤,等到泥烧得干裂了,敲去泥壳,鸡毛也随着泥壳脱落下来。鸡是又香又烂,叫化子大喜,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正在这个时候,削职隐居在虞山的明朝大学士钱牧斋,正好散步路过这里,闻到奇异的香味,从树隙中看到叫化子正在大吃鸡肉,便命家人上前询问鸡的做法,并取了块鸡肉品尝,发觉味道的确独特。回到家后,大学士命家人稍加调料,如法炮制了一番。

过了几日,江南名妓柳如是从松江专程来钱府相亲。钱牧斋设宴款待,其中就有一道叫化鸡,酥烂脱骨,香气四溢,宾客赞许不止。钱牧斋满面春风地问柳如是:“虞山的风味怎么样?”柳氏用象牙筷指着叫化鸡说:“宁食终身虞山鸡,不吃一日松江鱼。”问明缘由,当场命名“叫化鸡”。

糊涂烤鸡糊涂烤鸡,在北京花市快餐厅的西式菜谱上确有这么一道菜。据说,这道菜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呢。“糊涂烤鸡”的“发明者”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厨师。他年轻时在北京一家外国人办的饭店里干活。在那儿,他从一个意大利人那里学会了一道菜,叫烤燕,即烤野味。老厨师退休后被花市快餐厅请去。一天,他想来想去要做一道特殊的菜。于是,他就用烤燕的方法烤了一只鸡,请经理们品尝。经理们吃后顿觉妙不可言,颇为欣喜,马上要为烤鸡取个响亮的名字。起什么好?经理问:“这鸡是如何烤出来的?”老厨师挠挠头道:“谁知道呢?好像就这么糊里糊涂地做了出来。”经理灵机一动:“郑板桥有‘难得糊涂’一说,干脆,就叫它‘糊涂烤鸡’吧!”

纸包鸡纸包鸡是广西梧州的一道名菜,至今已有近八十年的历史,系梧州“同园酒家”厨师崔树根首创。此菜式以嘴黄、脚黄、毛黄的“三黄鸡”为原料,尤以广西贺县信都鸡最为上乘。所用的调味有生抽、胡椒粉、桂末、双蒸酒、姜汁、葱、白糖。一只光鸡去其头、颈、脚之后,用调料将鸡腌好,分成12份,再用福建长汀或广东南雄所产玉扣纸包好(玉扣纸包鸡前要过油镬,使其变硬变腻,不易溶烂),用上等花生油起镬,文火适度,炸至纸皮膨胀,色泽呈焦黄色后上碟,再用筷子把纸慢慢扒开,此时鸡香扑鼻,入口确是鲜美异常。

相传,有一年,因西江河水上涨,时值六月炎夏,原定运往广东的两船鸡受阻,有发生鸡瘟的可能。货主为免受损失,请厨师设法帮忙,才制作出纸包鸡。

武昌鱼武昌鱼并不产于武昌,而产于鄂城。鄂城古称武昌。武昌鱼之得名,据说是三国时,吴主孙皓从建业迁都武昌,百姓怨声载道。有人引当时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上疏谏阻。于是武昌鱼始有其名。在此以前,则叫“缩顶鳊”。到宋朝,更是闻名天下。当代则因毛泽东同志的诗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更使武昌鱼声名远播。

鱼丸据说秦始皇每餐必有鱼。但这位性情急躁、暴戾的皇帝十分讨厌鱼刺,好几个厨师为此丧生。有一次轮到三楚名厨做菜,他洗好鱼后,想到自己的小命可能就要完了,就狠狠地用刀背向鱼砸去,鱼砸烂了,鱼刺露了出来。这时,太监来请膳,厨师急中生智,顺手将鱼肉在汤里汆成丸子。秦始皇吃了丸子后,十分高兴,便给它取了个美妙的名称:“皇统无疆风珠余”,即现在所说的鱼丸。

北京烤鸭北京烤鸭是风味独特的中国传统菜,其特点是外焦里嫩,肥而不腻,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现已被公认为国际名菜。关于烤鸭的由来有三种说法:

一、北京烤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辽代,当时辽国贵族游猎时,常把捕获的白色鸭子带回放养,视为吉祥之物,这就是北京鸭的祖先。北京鸭喜冷怕热,北京地区春秋冬三季较冷,夏秋的溪流河渠中水食丰富。当地人民创造了人工填鸭法,终于培养出了肉质肥嫩的北京填鸭。北京烤鸭,就是以这种肉质肥嫩的北京填鸭烤制的。

二、烤鸭最早创始于南京。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都南京。宫廷御厨用鸭烹制菜肴,采用炭火烘烤,使鸭子酥香味美,肥而不腻,被皇府取名为“烤鸭”。朱元璋死后,他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夺取了帝位,并迁都北京,这样,烤鸭技术也随着带到北京。

三、北京烤鸭始于便宜坊。据清代《都门琐记》所述,当时北京城宴会“席中必以全鸭为主菜,著名为便宜坊。”便宜坊开业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最初,在宣武门外米市胡同。清末京城有七八家烤鸭店,并都以便宜坊为名。最初的烤鸭来自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那时称烧鸭或炙鸭,从业人员也是江南人。后来烤鸭传到北京后,才臻于完善。

南京板鸭相传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在位,建都城于建康(即今南京)。公元548年,大将侯景起兵叛乱,围困台城(今南京鸡鸣山南)。战斗十分激烈,梁朝士兵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当时,正值中秋,肥鸭上市,妇女们便将鸭子洗刷干净,加上佐料煮熟,用荷叶包好送上战场。有时干脆将几十只鸭子捆扎在一起,抬上阵地。士兵们打开成捆的干鸭,用水一煮,咸淡适宜,香气扑鼻。都夸奖板鸭好吃。

后来,台城百姓为了纪念那次战斗,便把挤压成板状的鸭子称为“板鸭”。制作的一套方法也沿袭了下来,而且越做越好。

烤羊肉串烤羊肉串是一种美味。能够做烤肉串的不只限于牛肉与羊肉。汉代墓葬中出土的记载葬品的《遗策》上,就常常有牛炙、犬炙、豕炙、鹿炙和鸡炙等字样。山东诸城凉台东汉孙琼墓曾出土一块画像,刻有杀牲、劈柴、烧火、汲水、酿造等图形。最引人注目的是,画面右上部还有一副生动烤肉串图。画中刻有四个男子,一个串肉,一个烤肉,另二人在旁边等待取食肉串。烤肉者跪在炭槽前,左手翻动肉串,右手扇动扇子。现在我国新疆的烤羊肉串最为有名。

烤乳猪烤乳猪是粤系名菜之一,其特点是皮脆而薄,瘦肉多,又鲜又嫩,入口奇香。烤乳猪的方法早在公元前成书的《礼记》中便有记载。周朝,烤猪(炮豚)是“八珍”(八种珍贵食物)之一。因烤乳猪较名贵,故民间所食甚少,现有文献记载亦不多。直至清朝灭亡前,烤全猪还是筵席中的“上上品”。烤乳猪的发明还有一个传说:一次,一户人家失火,几头小猪活活被火烧死,主人在收拾现场时,无意中接触到了被烤熟的小猪,手上沾上了小猪的皮和肉,这些油腻妨碍他劳动,他便伸出舌头打算将这些东西舔去,一舔使他尝到了从未尝过的奇香,他高兴得几乎忘了遭受火灾的事,因为他无意中创造了一道名菜——烤乳猪。

佛手点心佛手点心是一种形状似手的糕点食品。据宋人野史记载,北宋太后被金兵放归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后,宋高宗赵构与秦桧来大内拜见。太后因在北方体察了民间疾苦,已能辨别忠奸,开口便问:“如雷贯耳的‘大小眼将军’怎么没有来?”大小眼将军即名将岳飞,是太后对他的爱称。赵构一听,连忙遮掩:“岳鹏举两眼大小不一,面目粗俗,不足以代表我大宋天朝之威仪!”话音未落,太后变色道:“吾囚北国之时,常听北国将士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鹏举乃国家之栋梁,岂能以相貌取舍?”赵构只好说:“岳飞父子妄图谋反篡位,朕已令秦桧诛之矣。”太后勃然大怒:“昏君!奸贼!你们杀害忠良,误国害民,将来以何面目见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她越说越气,便随手抓起碗中的豆沙包,狠狠地砸了过去,秦桧眼尖,向旁边一闪,包子打在红漆柱子上,弹回来,又落在赵构的手背上。善于吹牛拍马的秦桧连忙打圆场:“这是龙手得食,佛手!佛手!”恰于此刻,一位湖北武昌籍的宫廷厨师送菜入内闻之,后归故里,在漕园光华堂附近开一“佛手馆”,将豆沙包改称“佛手”。后经演变,便成了今天的“佛手”形糕点。

皮蛋皮蛋也叫松花蛋、胡彩蛋。

相传几百年前,在鸭群云集的太湖之滨,有一家李姓夫妻开了个小茶馆,兼营一些小菜、卤蛋之类。夫妻俩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名唤秀娟。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游湖人陡然增多,茶馆也宾客盈门,把一家人忙得手脚不停。忙乱中,秀娟没看到手头有两个鸭蛋滚到了灶灰里。

一个月后,被一位前来借灰种菜的邻居发现了,唤来东家嗑破一瞧,蛋白不仅不流,而且还凝结在一起,露出一种透明的光彩,丢进嘴一尝,又香又绵,有种说不出的味道。每人尝了一块,无不啧啧称赞。

蛋好吃,取个啥名好呀?秀娟高兴地说:“你们看蛋上这么多花纹,就图个吉利,叫彩蛋吧!”从此,李家茶馆做起了彩蛋,远近顾客慕名而来。后因彩蛋出自太湖,又叫成了太湖彩蛋。

传到北京,通县张辛庄一位姓陈的商人,改生包为浸泡,做成的皮蛋色彩鲜艳,蛋黄的中心部分像饴糖,叫做京彩蛋或精心皮蛋。

无锡排骨无锡排骨是无锡的名特产品。亦称“无锡肉骨头”,素以肉质酥烂、香味浓郁、油而不腻、便于携带而闻名。无锡排骨源于传说。在八百年前的宋朝,有个叫花子,身穿破道衣,手摇破蒲扇,在雪花纷飞的大年夜,一瘸一拐地来到无锡城。他走到一家熟肉店门口,向店老板陆阿福讨钱。老板给了叫花子一块肉,说道:“没有钱,给你点肉吃吧。”谁知,那叫花子吃完后,还伸手要肉吃。老板说:“肉都给你吃完,我明天卖什么呀?”叫花子说:“卖骨头”。说着,他随手撕下几根蒲扇上的筋,叫老板把扇筋和肉骨头一起烧,并说一定好吃。第二天清早,老板陆阿福想起叫花子的话,觉得他来得蹊跷,说不定是个有道之人。于是,老板便按照那个叫花子说的方法煮肉骨头了。肉刚开锅,就飘起一股奇香。揭开锅盖一看,肉骨头已经烂了,扑鼻的香味随风飘去。邻居们闻着香气都跑到阿福的肉店来。阿福把肉骨头分给大家尝,啊!香喷喷,嫩生生,脆酥酥,甜津津,十分可口。消息传开,很快轰动了无锡城。人们纷纷跑来买陆阿福的肉骨头,从早到晚顾客不断,生意越来越兴隆。人们说,陆阿福遇到的是济公活佛。于是,“无锡肉骨头”由此出名,并一直流传至今。

豆腐豆腐被誉为“国菜”。豆腐的起源,《天禄识余》及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均有记载。相传为汉淮南王刘安所造,名为“黎祁”,也称“犁祁”。宋代大诗人陆游在《山庖》中有诗句:“施压犁祁软胜酥。”苏东坡也曾有诗句:“煮豆为乳脂为酥。”

淮南王刘安系汉高祖的孙子,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他的遗事。此人不问政事,信道教,好修炼,企求长生不老,召来一批术士,欲炼灵丹妙药,不料炼丹不成,反得豆腐。于是乎后世人也就将豆腐的专利权挂到他的身上去了。

后来“黎祁”改名为“豆腐”,它与生活更贴近了。但明代文人孙大雅认为“豆腐”不雅太俗,曾改名为“寂乳”。他还为此赋诗一首,诗中关于豆腐制作的艰辛倒十分精彩:“戌寂来南山,清漪院浮埃。转身一旋磨,流膏入盆缶。”结果“寂乳”一名被人遗忘,诗句倒传下来了。

王致和臭豆腐王致和是安徽仙源人。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进京赶考落第后,因手头拮据,在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的安徽会馆寄居。为下次再考,他一边读书,一边拿出在乡里磨豆腐的小技,维持生活,有一次,王致和做出的豆腐没卖完,时值盛夏,怕坏,便将豆腐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放在缸里腌上。过后,他把这事丢在脑后,到秋天才想起来,打开缸盖,豆腐成了绿色,臭气扑鼻。他尝尝,别具风味,分送会馆的邻居,尝后无不称奇。

王致和屡试不中,便死了当官之心,尽心经营起臭豆腐来。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他在延寿寺街开办作坊,挂起“王致和酱园”的招牌,一时名扬京城。

臭豆腐起初只是贫苦劳动者的佐餐佳品,窝头贴饼子就臭豆腐吃,别有风味。到了光绪年间,臭豆腐不但入了大宅门,而且上了宫廷的菜谱。臭豆腐的“上用”,使其身价百倍。一些名流雅士也写诗称赞。清末状元孙家鼎写对联称道:“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酱配龙幡调芍药,园开鸡跃钟芙蓉”。

今天,王致和的臭豆腐远销国外,外国人称之为中国的起司(乳酪)。

麻婆豆腐“麻婆豆腐”鲜辣适口,营养丰富,深得顾客赞誉。据史料记载:清代乾隆年间,成都附近有个昭觉寺,寺庙附近有家菜馆,由姓麻的母女二人经营。这家菜馆专卖豆腐,女店主手艺高超,顾客很多。一天,小店来了几位游览昭觉寺的秀才,他们吃了麻婆做的豆腐以后,都赞美麻婆的手艺。其中有一个秀才说:这豆腐就叫“麻婆豆腐”,名称就不胫而走,一直流传至今。

虎皮毛豆腐到过旅游胜地黄山的游客,都想品尝一下鲜美可口的素食佳肴——虎皮毛豆腐。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幼年曾给财主做苦工,白天放牛,半夜起来与长工们一起磨做豆腐。长工们同情他年纪小,照顾他不让他干重活,不料触怒了财主,将他辞退回家。朱元璋只得和破庙里的小乞丐们一起过着乞丐生活。长工们可怜他,每天从财主家偷得一些饭菜和鲜豆腐,藏在草垛里,朱元璋到时候便悄悄取走与伙伴们分食。一次到十里外的庙会乞讨,回来后发现豆腐上长了一层白毛。他很饥饿,只得将长满白毛的豆腐拿回庙,用乞讨来的油煎而食之,不料香气四溢,味鲜无比。

元朝至正年间,朱元璋已是反元义军领袖,时为吴王。1357年,一次他率领十万大军由宁国到徽州府——歙县,途中特命随军炊厨利用溪水做毛豆腐,犒赏三军,油煎毛豆腐在古老的歙州府流传下来。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便命御厨做油煎毛豆腐,为御膳房必备佳肴。

毛豆腐经少量的油煎后,黄色中带虎皮斑因而得名,菜品的特点是,鲜醇爽口,香味诱人,并有开胃增加食欲作用,是安徽歙县的特殊风味佳肴。

爆米花爆米花是一种古已有之的膨化食品,起源可上溯到宋朝。当时的诗人范成大在他的《石湖集》中曾提到上元节吴中各地爆谷的风俗,并解释说:炒糯谷以卜,谷名李娄,北人号糯米花。为什么把爆米花叫做“李娄”呢?想是横拟爆谷时的响声,因为当地的方言把打雷的声音叫做“勃辘”。清代学者赵翼在他著的《檐曝杂记》记收有一首《爆勃娄诗》:“东人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来妆饰诸儿子,数片梅花插鬓斜。”诗人笔下的爆米花不仅写得很美,而且洋溢着生活的情趣。

杜康酒关于酒的来源,有两个传说,一说始于夏初大禹时代的仪狄,有4000年历史。一说始于周朝的杜康,也有3000年历史了。

朱翼中的《酒历》说:上古造酒,用桑叶包饭的发酵方法制作。那是指夏初年,仪狄用此方法造酒献给大禹,邀功请赏。大禹是个水利“工程师”,和一般帝王不同。《国策》说:禹喝了酒,感到味道甘美,就说:“后代必有为了饮酒而亡国的。”于是下令,断绝造酒。仪狄的谄媚并没有得到封赏。他的发明也只限于宫内暗中流传。

据《说文解字·巾部》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秫,一称黏小米,实为黏高粱。传说杜康生于周朝,不做官,是个牧羊人。有一天,他把小米粥装进竹筒里,带着去牧羊。竹筒放在一棵树下,忘在那里就走了。过了半个月,他赶着羊回来,又在那棵树下找到了他的遗失物。打开一看,竹筒里的小米粥已经发酵,变成酒了。村里人喝了,都夸奖这东西好喝。无意中的发明,使他成为地方名人。于是,他不再牧羊,改行酿酒,办起杜康酒店来了。

米酒不少西方人都以为米酒是日本人的创造,其实,它是中国人首先酿造的含酒精的饮料。而日本酿造清酒的技术是从中国引进的。早在公元前1500年,中国的甲骨文中就提到用酒祭礼之事,公元前8世纪,中国古代诗人也曾作诗描绘人喝醉酒的情景。至迟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国就发明了发酵酿酒的技术,使酿出的酒中酒精浓度比普通啤酒至少高三倍。中国优越的造酒技术,在于最早使用酒曲来酿酒,并且还发现要提高酒中的酒精浓度,只要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加进熟的并经过浸泡的谷物即可。这是世界第一流的酿酒技术,它酿出了高浓度的饮料。这种技术只是在数世纪前才流传到日本以及世界各国。因此,可以讲最早发明米酒的是中国。

桂花酒桂花酒是采用桂林山上的桂花酿成的。你知道桂花酒由来的传说吗?

传说很久以前,桂林山上有个年轻人,整天在山上种菜,有时也到漓江去捕鱼。这个青年叫象棋,他从小喜欢桂花,于是,就在菜地里种了一棵桂花树,每天给它浇水、施肥。桂花树在象棋的培植下长大了,象棋经常跟它说话,倾诉自己心中之苦。

有一天,正是八月十五,人们都摆上月饼等供品赏月,象棋又对桂花树说起话来。忽然,象棋说一句,桂花树说一句,一会儿从桂花树上下来一位美女。她凑近象棋说:“象棋,你别怕,我是桂花仙女,你一直陪我好几年,我该报答你了。如果你不嫌弃,我就作你的妻。”象棋家中贫穷,不敢答应。桂花仙女又说:“你不要多虑,我不嫌你穷。”象棋看姑娘一片真心,就答应了,随后两人对月参拜天地,成了恩爱夫妻。

到了捕鱼季节,他们一家去漓江捕鱼,结果被漓江龟王知道了,非要抢走桂花女,这次因龟王兵少没能抢走。又有一次,桂花仙女和象棋正在种菜,龟王带着龟兵虾将来到菜地,抢走了桂花仙女。桂花仙女念念不忘象棋和老乡亲,每年采摘好多桂花,撒在漓江之滨,让乡亲们用桂花造出香甜可口的桂花酒。

茅台酒名甲天下、誉满全球的茅台酒,是以其产地茅台村命名的。茅台村现为茅台镇,位于贵州省怀县城西北近十五公里的赤水河畔。三四百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因为到处长满莽莽苍苍的茅草,人们就叫它茅草村,简称茅村。公元1745年(乾隆十年),清政府组织开修河道,舟楫取道茅村。茅村成为贩盐人黔水陆交接的要冲,日趋繁盛,一度成为拥有六条大街的集镇,茅草也随之消失,只有寒婆岭下的一个土台上,尚长着茅草,于是人们又改称茅村为茅台村。从清朝末年起,因茅台酒声名日震,人口大增,遂改茅台村为茅台镇,一直沿用至今。

五粮液饮誉中外的名酒“五粮液”,产于四川省宜宾市,有着悠久的历史。

明初,位于宜宾城北且最负盛名的“温德丰”酿酒糟坊有一位陈师傅,他在总结唐、宋时期名酒“荔枝绿”和“姚子雪曲”的酿造方法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用大米、糯米、荞麦、高粱和发米等五种粮食为原料,以小麦制成的曲药为糖化发酵剂、采用老窖发酵、天锅蒸馏等工艺的“陈氏秘方”,酿造出了醇和甘香的“杂粮酒”。经过几代相传,秘方传到了一个名叫邓子均的手里。邓子均富有革新精神,不满足现状,他将“杂粮酒”的配方作了调整,几经摸索,才在1928年将“杂粮酒”的配方确定下来,酿出了更加理想的玉液琼浆。

1929年,邓子均在宜宾名人的一次聚会上,将自己用新配方酿制的“杂粮酒”请众人品尝,博得了众口称赞。晚清举人杨惠泉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凡俗。此酒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干脆叫‘五粮液’吧。”邓子均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建议,从此,“五粮液”之名始见于世。

西凤酒西凤酒为我国八大名酒之一。其特点是:酒液清澈透明,香气清芬、馥郁;酒味醇厚、清冽、甘润。西凤酒原产于陕西省的凤翔、宝鸡、岐山、眉县一带,而以凤翔城西柳林镇所产最出名。凤翔古名雏城,是春秋时代(公元前770~476年)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建都之地。这一带地方从周初以来是民间传说出产凤凰的地区。如“凤鸣岐山”和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吹箫引凤的故事都出自这儿。自唐朝以来,是“西府”台所在地,人们称为“西府凤翔”。西凤酒即由它的产地而得名。

唐时,西凤酒就以“甘泉佳酿,清冽醇馥”被列为当时珍品而闻名于世。北宋时,大文学家苏东坡任职凤翔,喜爱此酒,他在词中曾写道:“柳林酒,东湖柳,妇人手。”这里“妇人手”系指妇女精巧的手工艺,柳林酒即是赞誉柳林出产的西凤美酒了。明代文献记载,万历年间柳林酒发展到县城以及凤翔附近的各县。从此,西凤酒泛指凤翔地区所产的酒,但酒质仍以柳林酒为最佳。清朝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西凤酒参加南洋赛会,获二等奖,遂蜚声于海外。据考证:西凤酒的前身是柳林酒,柳林酒的前身是秦酒。秦酒始于殷代晚期。殷王在征服“并方”时获秦酒,成为王室御酒。因此,西凤酒的历史也就很自然地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晚期。

泸州老窖四川古城泸州酿造大曲酒,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据“舒聚源”酒坊在清朝嘉庆十一年(公元1870年)重修“龙泉井”碑文记载,明朝末年,泸州有一个姓舒的武举,任职驻陕西洛阳,喜饮酒,对当地所产洛阳大曲,十分欣赏,多方探求酿制大曲酒的技术。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舒解甲返泸时,把当地的酒母、曲药、泥样,同酿造技师一起带回四川。泸州南城中云沟一带,土质柔软,黄泥有少量夹沙。附近有“龙泉井”,井水清澈见底,清冽甘甜,适宜酿酒,他就在这里创办了第一个曲酒坊,取名“舒聚源”。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又开建四个窖,这时酒已驰誉川境。清咸丰末年(约公元1860年),舒姓因人力所限,乃将所创办的“舒聚源”酒坊让给杜天生经营。后来杜天生又转让与温姓,招牌名“温永胜”。从光绪五年(公元1878年)起,泸州大曲即远销省外,成为我国名酒之一。

剑南春四川省绵竹县早在2400多年前就已经能酿造好酒了。绵竹所产“剑南之烧春”,在唐朝已被列为皇室专享的贡品。到清康熙年间,绵竹人借鉴各地酿酒的良方秘诀,在原有白酒的传统工艺基础上,通过新的改革,酿制出了“剑南春”的前身——绵竹大曲。到20世纪初,绵竹大曲就已经名扬重庆、南京、上海等地。

到了50年代,执教于四川大学的蜀中名诗人庞石帚先生,有一次在宅第留几位忘年交朋友饮酒,主人拿出一瓶绵竹大典,请客人们品尝。那状若清露、味醇香馨的佳酿,赢得众口称赞。这些人酣饮之余觉得美中不足的是美酒应该换个更富诗意的名字。庞先生闻言虽未启口,但此事已打动了诗人心。不多天,绵竹酒厂恰巧来请庞先生为该厂生产的第一好酒题名,庞先生挥笔写下了“剑南春”三个字。

“剑南春”三字,点出美酒产自剑门雄关之南的绵竹,令人联想起活水畅流、沃野阡陌的天府平原;一个“春”字,更是古为今用(苏东坡曾说过“唐人酒多以春名”),催人领略美酒的魅力,给人以春天的启示。

铁观音茶“铁观音”既是茶的名称,又是茶树品种的名称,“铁”象征着它的重量;“观音”象征着它的美观。从这几个字看,你就可以琢磨到“铁观音”的外观。

传说,很早以前,福建安溪县松村头有一个佛教信徒,叫魏饮。他每天清早,捧一杯清茶必献观音像前。有一天,他上山砍柴,路过观音庙,在山岩一沟间,忽然发现一株茶树。这树长得奇异,叶面反光,色泽褐绿,就带回家中,种在自己的庭院里。由于他的精心护理,茶树长得很快,经过采摘加工,茶味极香,疑是观音所赐,加上树叶肥厚沉重,叶色暗绿如铁,就取名“铁观音”。还有一种说法,“铁观音”是安溪尧阳南岸山的王士琅发现的。他在一个山崖岩间发现了一棵新品种的茶树,便把它移到自己院中,经过精心照料,后采摘制茶,芬香超众。地方官吏就将此茶作贡品,献给乾隆皇帝。皇帝饮后,身体强健,体重增加,身骨重似铁,即赐名为“铁观音”。

“铁观音”的冲茶方法有讲究。铁观音茶入口微苦,冲茶时要用较小的紫砂壶,水最好是用山岩泉水,把水煮开,先把壶烫热,装上占壶容积十分之七的茶叶,冲入沸水,盖上盖少停片刻,即可循环斟入茶杯。饮时,先闻香味,再喝茶水。

中华民族居住民俗文化

居住的门户样式

堂屋中华民间古代的宫室以及民居大致上一般向南,主体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分为堂、室、房。前面正中一间为堂,堂后为室,室的两侧为房,分东房和西房。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办红白喜事的地方,一般不住人,江南一带亦称之为“香火房”;城镇之地也称之为厅。厅本是官署听事之所,而官署的厅原来也称堂,故古时官员审案时称之为“升堂”。因此厅堂时常相连称,此外堂有时还作为讲学之处,别称“讲堂”,民间俗称学校为学堂。先秦时候堂前有阶,堂上东西有两根楹柱,堂东西两壁的墙叫序,堂内靠近序的地方叫东序西序,堂后有墙与室房隔开,室与房各有户(即门)和堂相通,古书上所说的户,一般是指室的户,室户偏东。户西相应的位置有一窗口叫“牖”;室还有一个朝北的窗口叫“向”。东房后部有侧阶,通往后庭。古人席地而坐,故堂上的座位以朝南的方向为尊。室内的座位则以朝东的方向为尊。室和房都是住人的。

楼楼也就是重屋。《说文解字》里讲楼重屋也。先秦习俗里面重屋是不能住人的,此俗至今在一些农村还盛行。楼下住人,楼上堆放粮食杂物。因此先秦典籍中很少有“楼”字。而楼房的出现也较晚,大约在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盛行起来。中国古代的楼房一般多为二层,形成传统的固定形式,南方有些地方的竹楼也是二层。

阁阁原为阁板之意,为厨房贮藏食物的地方,汉代又指堂序外的两个夹室,即东夹西夹。但随着楼房的兴起,阁遂演变成供游息、远眺,供佛或藏书之用的建筑物,阁的平面为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一般四周设木扇。《淮南子·主术训》:“高台层榭,接屋连阁”,至今仍著名的有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大同善化寺的普贤阁等佛阁、宁波天一阁、故宫文渊阁等藏书阁。此外古代俗称女子的卧房为“阁”,出嫁则为“出阁”。

厢在汉代厢本指房屋东夹西夹前面的空间,阁与厢之间有门相通。后来泛指正房两边的房子,叫厢房,如东厢西厢。中华名著《西厢记》中秀才张生住的地方就是西厢房。

轩轩是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陶潜《饮酒》诗:“啸做东轩下。”杜甫《夏夜叹》诗:“开轩纳微凉。”又殿堂前檐下的平台亦称轩。古时皇帝不坐正殿而在殿前平台上接见臣属,称“临轩”。

舍舍即房屋。古人谦称自己的家为“寒舍”、“敝舍”、“舍间”。

斋斋一般指书房和学舍。古人喜在厅堂之旁,另辟一小室,作读书养心之居,故书房俗称“书斋”,此种习俗汉代还不多见,至晋代以后兴起。

寝古代总称堂室为“寝”。《广雅》里有道“寝,堂室也。”周代又有大寝、小寝之分。大寝即堂,又称“正寝”;小寝为室,又称“内寝”。古俗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故古人称妻为“内人”,即源于此。与此相应的丧家讣文中,称男为寿终正寝,女为寿终内寝。现代寝一般指卧室。

室中国古人把房屋的后半部分以及人员满聚的空间叫作室。《左传》里又叫做“窟室”。

房《释名》里面讲:房有“防”的意思,房可以间隔里外,可以作卧室用。

馆古人把临时居寄的地方叫做“馆”,但馆又与“别居”的意义完全不尽相同。

卷古人称厅堂前面被拓展的空间是“卷”。

厂中国古人把靠人依筑的房子称作是厂。

居住的地理环境

任何一种文化都处于一定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之中,并与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环境也给不同的文化带来了各自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人类征服自然的文化创造归根到底是对特定的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使自己适于在周围的自然环境中生存。

住所的产生是由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人们为了避免风霜雨雪的侵袭,防止水患兽害,保护火种御寒保暖,因而需要有住所。人类最早的住所是自然界中的山洞、树洞以及灌木丛等天然掩蔽处。我国距今60至25万年间的周口店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的遗址,就是早期穴居的典型例子。远古先民对自然条件的简单利用,决定了后来我国传统的建筑风格。

天然洞穴又叫窑洞,天井等。由利用天然洞穴到开凿人工洞穴,这就是直到今天在河南、山西和西北一些地区仍然可以普遍看到的窑洞建筑。这种窑洞建筑主要是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在山坡上向水平纵深掏一个半圆形的洞穴。由于抗战时陕甘宁边区成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故而当地的窑洞也闻名于世。人称这种情形,上山不见人,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