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来源于《礼记》一书。《礼记》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它集结了战国至汉初儒家论礼、释礼及其他有关文章而成。全书共49篇,其中《大学》、《中庸》、《乐记》、《学记》四篇,与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尤其是《学记》,堪称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篇幅不长,内容却相当丰富。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学过程的本质、学校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等问题。语言精辟,思想深刻,是我国先秦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总结,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不可缺少的极为珍贵的资料。
《学记》在前两节开宗明义,首先提出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是“化民成俗”、“建国君民”。《学记》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把教育看作治理国家的先导,这是儒家教育观的体现。
接着,《学记》论述了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学记》认为,师生双边活动主要是靠各自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学而“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另一方面是教师通过教而“知困”,然后“能自强”,由此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学记》用“教学相长”四个字揭示了教学过程的这一本质。
《学记》接着阐述了学校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的意见。《学记》认为,大学的学制以九年为宜,前七年为“小成”阶段,后两年为“大成”阶段。在学习期间,每隔一年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一次成绩考核。一年考查“离经辨志”,三年考查“敬业乐群”,五年考查“博习亲师”,七年考查“论学取友”,九年考查“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从中可以看到,每次考核的内容都包括了道德修养与学业能力两部分,说明自古以来学校就重视从德与才两方面培养人才。关于学校的管理,《学记》中也提出了一些意见。比如开学时应举行隆重祭礼,以示尊师重道;学习前应让学生诵读《诗经》中的三首诗,使学生牢记入仕从政的学习目的;学生须按鼓声打开书箧,让他们恭敬地对待自己的学业;要备好教鞭和戒尺,以维持严肃的教学秩序;应事先告诉学生每年夏季要考试,以便做好充分的准备;等等。这些措施,目的是要造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从而保证教学有秩序地进行。关于教学安排,《学记》提出了一条原则,那就是“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就是说,要做到上课与自习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比如学《乐》,就有和弦的技能练习。学《诗》,就有声律歌咏的技能练习。只有安排好“居学”,才能辅助“正业”的学习,培养学生“乐学”的兴趣。
《学记》还着重从“教”的角度,阐述了教与学的关系。《学记》认为:“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强调了教师必须要懂得教学规律才能胜任教学。《学记》列举了当时教学工作存在的五大弊端:一是“呻其占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不让学生思考。二是“多其讯言”,烦琐的提问,一味的灌输。三是“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只顾往前赶进度,不管学生能否接受。四是“使人不由其诚”,只从教者的愿望出发,不考虑学生的内心要求。五是“教人不尽其才”,教学一刀切,不照顾学生的个人才能。这五个弊端都是不懂教学规律所造成的。为此,《学记》提出了“豫、时、孙、摩”的教学原则。“豫”就是“禁于未发”,指对教学工作有预见性,预先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时”就是“当其可”,抓住恰当时机及时施教,过早或过迟都达不到预期效果。“孙”就是“不陵节而施”,教学要有计划,不能杂乱和超越学生能力。“摩”就是“相观而善”,学友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学记》认为,这四个因素是促进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不具备这四个因素,就会导致教学的失败。《学记》还提出了“喻”的教学原则,“君子之教,喻也。”“喻”就是启发诱导,不包办代替,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在教学中要引导而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探求知识而不强迫他,注意启发而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和悦容易,乐意探索。
《学记》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它认为尊师是重道的前提,只有重道才能敬学,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治国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学记》还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它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长善救失”,即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出现“失则多,失则寡,失则易,失则止”的偏向。作为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因人制宜地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才能促成教学的成功。所以,《学记》认为:“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教师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高深的政治素质和高超熟练的教学技巧,才能达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教育效果。
《学记》对学生的学也提出了要求,其根本点就是要“善学”。“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所以学生能否“善学”,也是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学记》提出,善学者应从基本功练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断提高,应学会运用“比物丑类”的方法,举一反三,扩大知识面和训练思维能力。
由此看来,《学记》对我国古代教育和教学工作,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它所提出的一些教育与教学的观点,今天还可作为我们重要的借鉴,它是我国古代一份珍贵的教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