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开三面
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
——《吕氏春秋·异用》
《吕氏春秋》中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把捕捉禽兽的网打开三面。后多用来比喻对犯错误或有罪之人宽大处理。这是关于“网开三面”这个典故的最早记载。今天我们常说“网开一面”,其实是由“网开三面”演变而来的,说的是一个意思。那么,这个典故与军事又有什么联系呢?
这得追溯到上古夏朝的末代,当时的天子桀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昏君。他暴虐无道,不理朝政,成天和宠爱的妃子妹喜在倾宫中寻欢作乐,过着极其荒淫糜烂的生活。为博得妹喜的欢心,桀命人在倾宫的花园里挖一个大池子,里面灌满美酒,池边的树上挂满肉脯,叫做“酒池肉林”。每天,他与妹喜在池上泛舟,看宫女们趴在池边饮酒,采摘肉脯;还下令民间每天进贡一百匹帛来,让力气大的宫女撕给妹喜听。
大夫关龙逢看不下去,冒死劝谏。桀勃然大怒,当场就将关龙逢斩首。从此,再也没人敢直言进谏。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当时,在夏的东面有一个诸侯国叫商,商的国君是汤,非常贤明。他极力实行仁政,团结邻近的诸侯,使商的国力日益强盛。
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团结了中原地区的许多诸侯国,积极进行着灭夏的准备。可是,汉水以南还有四十个诸侯国没有归附,使汤不敢贸然兴兵。
一天,汤到郊外散步,看见一位猎人在野地里张网。猎人把四面的网张好以后,拱手对天祷告说:“天上掉下来的,地里跑出来的,四方经过的,统统进入我的网里来!”
汤听了祷告,就说:“嗨,这么一来,所有的飞禽走兽不都一网打尽了吗?除了桀以外,谁会这样做呢?”于是,汤命令猎人把网撤掉三面,只留下一面来捕捉禽兽。
商汤“网开三面”的事,很快传到了汉水以南,感动了所有的诸侯。大家都说汤是一位贤君,连禽兽都不忍心多加伤害,纷纷表示愿意归附。
汤得到了汉南诸侯的拥戴后,立即出兵讨伐夏桀。夏朝的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桀也当了俘虏,后被商汤放逐到南巢,就是现在的安徽巢县西南,后来就死在那里。汤灭了夏以后,建立了商朝。
说到这里,不免让人想起我党的宽大政策。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对俘虏的国民党军队许多高级将领采取的就是网开三面的宽大政策,表现出共产党人海纳百川的气度。
同心同德
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书·泰誓》
这段话就是“同心同德”这个典故的最早出处。它的意思是:商纣王虽然俘虏了很多奴隶,编入军队,但周武王有能够治理国家的良臣,并人心一致,行动统一。“乱臣”在这里指“良臣”。
这个故事源于公元前11世纪,在我国历史上属商朝的末期。当时,商纣王暴虐无道,陕西有个姓周的部族首领叫姬发(周武王),他开始兴兵讨伐纣王。
周武王亲自率领三百辆战车,三千名勇士,还有四万五千名穿着盔甲的士兵出潼关,驻扎在黄河北岸。
周武王知道,对付纣王,光凭自己手中的这点兵力还是不够的。所以,他又联合了西南的八个部族,在距当时的商都——朝歌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誓师大会,声讨纣王的罪行。
周武王在这个誓师大会上宣读的誓词名叫《泰誓》,“同心同德”就出自这里边。
《泰誓》中称,纣王虽然有很多的奴隶,但他们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而我方虽只有治国的能臣十人,但思想统一,信念一致。《泰誓》中接着还有一段话:大家要团结一心,为同一个目标共同战斗,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建立功勋,让天下永远享受太平。
当时所有的将士,听了周武王的誓词后,斗志昂扬,军心大振。此后,在牧野与前来应战的商朝大军展开了血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商朝的将士和奴隶不愿为纣王卖命,在激烈的战斗中纷纷倒戈,发动起义。结果是纣王兵败自焚,商朝从此灭亡了。周武王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
纣王与民众离心离德,最后国破身亡;武王与民众同心同德,取得了胜利。一反一正,两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民族内部团结,同心同德,该是多么重要。
唇亡齿寒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左传·僖公五年》
上面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用之形容利害休戚相关。这是“唇亡齿寒”这个典故的最早文字记载。
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想一举消灭自己周围相对弱小的两个小国——虢国和虞国。晋国的国君晋献公与大臣们商量,大臣们建议:
虢国和虞国相互依存,并而去之,困难太大。最好借口攻打虢国,向虞国的国君虞公借道,这样就可以今日“取虢”而明日“取虞”,一箭双雕。晋献公一听,觉得这个计谋虽然很好,但不知道虞公肯不肯借道!大臣荀息说,虞公这个人很贪财物,如果你送上美玉良马,虞公不会不答应的。这良马和美玉,是晋献公最珍爱的两件宝贝,晋献公很是有点舍不得。荀息又进言道:“等灭了虢国和虞国,这些宝贝还不都是你的。只不过是暂放在他那里罢了。”
荀息终于说服了晋献公,带上良马美玉出使虞国。虞公一见这么好的宝贝,顿时眉开眼笑,答应借道给晋国。
虞国有个大臣,叫宫之奇,赶忙向虞公劝道:“俗话说‘唇亡齿寒’,失去了嘴唇,牙齿也就难保了。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虞国也就跟着完了。借道是万万不行的。”
贪财的虞公根本听不进宫之奇的劝谏,收下了良马、美玉,让晋兵借道攻打虢国。
宫之奇见虞公执迷不悟,仰天长叹,为了避免战乱,只好带着家眷离开了虞国。
晋军通过虞国,直接攻打虢国都城。虢军根本就没想到晋军会从虞国那边打过来,一时措手不及,虢国一下子就被晋军灭亡了。
晋军灭掉了虢国,从原路回师,虞公亲自到城外迎接晋军,庆贺胜利。晋军趁其不备,蜂拥而上,将虞公及其大臣统统捉住,并搜出当初进献的良马、美玉。虞公,懊悔当初不听宫之奇“唇亡齿寒”的劝告,但哪里还来得及呢!
虞国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居然抛弃了虢国这个战略伙伴,最终自食亡国之恨,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1949年,当新中国刚刚从废墟中站起来,百业待兴之时,朝鲜战争爆发,战火迅速烧到了鸭绿江边,我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要不要出兵参战?据说,在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引用了“唇亡齿寒”这个典故,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抉择。
退避三舍
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左传》中的这段文字意思是说,晋国和楚国交战于中原地区,晋军主动退师回避九十里。古汉语中的“辟”同我们今天的“避”,“舍”是春秋时期表示军队行军作战距离的计量单位。一舍相当于三十里。故事呢,要从重耳亡楚开始说起。
春秋时期,由于权位之争,晋献公的两个儿子,申生被杀,重耳为躲避陷害,被迫远走他国。在楚国避难时,楚成王以礼相待,不仅陪着重耳打猎聊天,而且吃、住均享受王侯的待遇,有国不能回的重耳很是感激。在一次招待重耳的宴会上,酒过数巡,楚成王漫不经心地对重耳说:“公子将来如果回到晋国,有朝一日做了国君,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各种宝物你都有,我真不知道用什么东西报答你。”楚成王笑着说:“即使这样,也一定要有所报答呀。”重耳回答:“如果仰仗你的威力,我能够复国,愿与楚国交好,使百姓安居乐业,要是万一发生战争,战场上我愿退避三舍以报答你的大恩。”
公元前636年,晋国内部发生动乱,重耳在秦国穆公的支持下,由秦国的军队护送返回晋国。强大的秦军一连攻克晋国几座城池,朝野震动。人心所向,重耳终于结束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坐上了国君的位置,称为晋文公。以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发展的内外政策,晋国逐渐强大起来。公元前633年,为解救邻国,晋楚两国兵戎相见。
两军刚扎下营垒,晋文公就急于与楚军交战。大臣狐偃提醒他说:“主公当年曾对楚王说过,如果在战场上相见,晋军退兵三舍。现在就与楚军交战,是言而无信。主公不失信于普通人,更不能失信于楚王。”晋文公认为狐偃言之有理,就下令三军退兵九十里,来到城濮,也就是今天的山东鄄城西南。楚军以为晋军怯阵,跟随着追上来挑战。其实,晋军是把楚军引入了对自己有利的战场。
战争开始时,楚军占优势。晋军退却九十里,集中优势兵力,先选择楚军力量薄弱的右翼,给以沉重打击。同时,将主力伪装退却,诱使楚军左翼追击,然后两面夹击,又击溃了楚军的左翼。楚军终于大败而归。主将成得臣自知无颜回国见父老乡亲,但心存侥幸,派儿子成大心代己向楚成王请求免予死罪,楚王不允,成得臣不得不拔剑自刎。
后来,人们就常用“退避三舍”这句成语来表示暂时的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以至最终化被动为主动这样一种状态。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到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时就以晋、楚城濮之战为例来说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情况。
居安思危
在我国历史上,“居安思危”的军事思想一直为历代兵家所推崇和遵循,成为重要的治军之道。“居安思危”最早见于《左传·襄公十一年》,而第一个明确使用这个概念的人,是春秋时期的魏绛。
魏绛是晋国人。曾任中军司马,新军佐将。他治军严格,颇有战略头脑,为使晋国在与南面的楚国争霸斗争中处于优势,周灵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70年,他向晋国国君晋悼公提出了联合诸戎、稳定北方的策略。晋悼公采用了此计。由于对北方的战略更加明确,晋国无后顾之忧,所以能举其全力南向,势力更加强大,一些弱小国家也纷纷倒向晋国。
晋悼公把晋军分成三部分,轮换与楚军作战,并三次联合齐国、鲁国、宋国、吴国的军队,兴师讨伐徘徊于晋国与楚国之间的郑国,从而使得郑国最终请和晋国,晋国确立了中原霸主的地位。郑国在请和晋国时,送给悼公一大批礼物,包括许多乐器、乐师。晋悼公将一半赐给了魏绛。悼公高兴地对魏绛说:“晋国今天取得的胜利,是你的功劳,让我们共同来享受这些美妙的音乐吧!”
而魏绛在胜利面前头脑却十分清醒,不居功自傲,还说这功劳应归于各位卿大夫。他告诫悼公在享受幸福的生活时,一定要想到它的最终结果。魏绛很有见地地指出:“别看我们晋国现在国泰民安,繁荣昌盛,但是,在安定太平的时期,您要想到战争的危险。不要因胜利而骄傲,要思则有备,常备不懈,这样才能免遭祸患,长治久安。”
悼公听后,深感言之有理,虚心地表示接受。他按照魏绛的“居安思危”思想,安不忘危,保持戒备,使晋国的中原霸主地位一度得到了巩固。自从魏绛明确使用这个成语典故后,它也成了后人应付战争和其他不测之事的常用语,而且作为国防建设方针和治军原则,一直为历代兵家所继承。
深谙辩证法,并且将之运用得炉火纯青的毛泽东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的事情总是这样的,你准备不好,敌人来了;准备好了,敌人反而不敢来……”
如火如荼
这个典故最初是用来形容军队的阵容强大,比喻气势旺盛。其中的这个“荼”字,在古代指的是茅草的白花。
故事源于春秋的后期,公元前506年。当时,吴国在大破楚国后,又战胜了越国。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又打败了齐国,接着,夫差分别会见鲁国、卫国的国君,打算建立一个诸侯联盟,跟晋国争夺中原的霸权。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约鲁国的国君鲁哀公、卫国的国君卫出公一起到卫国去开会。夫差还请晋国的国君晋定公也一起前往。但晋定公并不想去,可是他又怕得罪了夫差,因为这个时候,吴国的国力比较强盛。于是,晋定公只得带了大队的人马护驾。
会盟开始后,快要订盟约时,各国为了前后的排列次序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主要的焦点集中在吴国和晋国之间。晋国向来是诸侯的领袖,不肯排在吴国的后边。吴王夫差就翻出“老黄历”,说吴国的祖先比晋国的祖先长三辈。
吴、晋两国谁也不肯让步。这个时候,吴王夫差接到密报,说越王勾践率大军攻打吴国报仇来了。夫差大为震惊,一怒之下,竟然把报信的人都杀了。
夫差怕各国诸侯,尤其是晋国,知道这个消息后瞧不起自己,只能假装镇定,继续开会。可是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先是说太子战死了,又说京城也被攻占了。夫差气得一口气连杀了七个报信的人。他急忙找身边的谋臣王孙雒商量。王孙雒说:“我们现在是只可进而不可退。必须结了盟后,取得盟主的地位,才能回去。不然的话,会让各路诸侯看不起,说不定有的人还想趁机从背后袭击我们,那不就完了。只有取得盟主的地位以后,才可以借天子之名,联合各诸侯,讨伐越国。现在,取得盟主之事主要是晋国从中作梗,只要晋国服了,其他诸侯哪个还敢说不呢!不如把我们现在手头的军队集合起来,向晋定公带来的军队挑战,逼他让我们来当盟主。”
夫差觉得也只好这样了。在当天半夜的时候,他下令全军分左、中、右三路,每一路一百行,每行一百人,列成方阵,共一万人,三路方阵加起来总共是三万人马。大军悄悄地开到距晋军一里远的地方停下来,摆开阵势。
吴国中军全体将士,一律白衣白甲,打着白色的旗帜,背着白色羽毛的箭,看上去就像是遍野盛开的白色茶花。
而左军一律穿红色的衣裳,红色的盔甲,打着红色的旗帜,带着红色羽毛的箭,远远望去,如同是一片熊熊的烈火。
右军呢,则全都是黑色,看起来就好像一大片乌云。
天刚亮,吴王夫差亲自击鼓鸣金,三万人马一齐呐喊,就像是天崩地裂一般。
晋定公他哪见过这阵势,当时就吓得魂飞魄散。他身旁的军师献计说:“咱们还是先答应夫差,让他早点走吧。定公你放心,只要他一回国,保准被越王勾践灭了。那时,我们不就又是老大了吗?”
很可惜,夫差“如火如荼”的盛大军容仅是昙花一现。此后没几年,吴国被越王勾践所灭。但是“如火如荼”这个典故,却传了下来,而且作为褒义形容词一直沿用到今天。
百步穿杨
万人齐看翻金勒,百步穿杨逐箭空。
——李涉《看射柳枝》
这个典故的典源有二。一个是在《战国策·西周》中,原文是:
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却柳叶都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另一处的记载是在《史记·周本纪》中,说的是养由基站在离杨树叶百步远的地方,用箭射飘落在空中的杨树叶子,每次都能射中。它的本意是说射箭的技艺高超,泛指本领高明、技艺好。今天我们常用它比喻能够达到预期目的,不会落空。
春秋时期有个楚国人,叫养由基,又叫养叔。他年轻的时候,勇力过人,射得一手好箭。
有一天,邻里的很多年轻人都聚集在一块空场地上练习射箭,周围还有很多人围着看热闹。这些年轻人在五十步开外的地方,设了一个靶子,比谁射箭射得最准。其中有个射手,开弓连射三箭,箭箭都命中靶心,博得满场喝彩。
养由基看到大家都赞扬那位射手的射法,就站出来说:“射中五十步远的靶子,没啥稀奇的,咱们来个百步穿杨吧!”他让人在一百步以外的一棵杨树上选定一片叶子,涂上红色的记号,然后对大家说:“能够射穿那片杨叶,才是真正的好汉!”
刚才射中靶心的那位射手,毫不示弱地站了出来,瞄准杨树叶连射三箭。没想到,三箭连个杨树叶边都没擦着。其他的人一看这情景,都愣住了,谁也不敢再站出来比试。
这时,养由基向人群环视了一下,从容不迫地抽出箭搭上弦,只听“嗖”的一声,那支箭把涂了记号的杨树叶射了个正着。周围的人群爆发出一片叫好声。
养由基性致大增,叫射手们把所有的箭都集中到自己的面前,他一箭一箭地朝着随意看中的杨叶射去,一口气射出一百箭,箭无虚发,把周围的人都看呆了。从此以后,养由基百步穿杨的威名很快就传遍了楚国。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战时,晋国的大将魏奇射中了楚王的眼睛。楚王让养由基回射,他一箭就射死了魏奇。后来,他连射连中,才阻止了晋军的追击。由于作战有功,养由基后被拜为楚国大夫。
养由基“百步穿杨”的典故,在今天的军营已被另外一个鲜活的词语取而代之,这个词语有过当兵经历的朋友都知道,那就是“百发百中”。
同仇敌忾
“同仇敌忾”这个典故,最早见于《诗经》,意思是指共同一致地对敌人抱着仇恨和愤怒的情绪。由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专著,所以这个典故本身并没有故事。它是春秋时秦军中非常流行的一首从军歌,歌名叫《无衣》。公元前623年,卫国的亚卿宁俞出使鲁国时说过“敌王所忾,而献其功”。这句话是“同仇敌忾”的典源,但把“同仇”与“敌忾”合为成语则是在公元前506年。
当时,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率吴国的军队攻破楚国的都城后,掘开楚平王的墓,刨出尸首,用钢鞭把楚平王的尸首打得稀烂,这就是“伍员鞭尸”的典故。伍子胥还不解恨,又要找楚平王的儿子楚昭王讨还血债。
伍子胥有个好友叫申包胥,他给伍子胥捎信说:“物极必反,你适可而止吧!”伍子胥不听,回信说,为报杀父之仇,就顾不得楚国了。申包胥长叹说:“子胥要灭楚,我岂能坐视不救!”
申包胥知道楚平王夫人是秦哀公的女儿,秦、楚两国有甥舅之亲,所以决定到秦国求救。
申包胥到秦国后,对秦哀公说:“吴若灭楚,便会进一步攻秦,请赶快派兵解救楚国。”秦哀公任凭申包胥怎么说,就是不表态。
秦哀公让申包胥先住下再慢慢计议。谁知这申包胥就站在宫廷之中,日夜号哭,他不脱衣,不睡觉,不吃不喝,哭了七天七夜。
秦哀公大为感动,就亲自前去安慰申包胥,并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
申包胥知道这是当时秦军中的流行歌曲,是一首从军歌,其歌词大意是说:有衣同穿,有仇同报,整修武器,准备打仗。他知道秦哀公唱这首歌的意思是同意发兵,便三叩九拜,恢复了饮食。
申包胥终于请得秦兵,挽救了楚国。自从申包胥号哭秦廷后,“与子同仇”便被当时的人们称道。后人用“同仇敌忾”表达共同一致对敌斗争的决心。
干戈化玉帛
穆姬闻晋侯将至,以太子莹,弘与女简壁登台而履薪焉。……告曰:“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若晋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惟君裁之。”
——《左传·僖公十五年》
干、戈,是古代的两种兵器。干是盾,戈是一种不带锐角的平头戟,干、戈,在这里表示战争。玉帛中的玉,是指玉器;帛是丝织品,又称束帛,古代诸侯会盟时常以这两种物品作为礼物相赠,这里表示友好。“干戈化玉帛”,意思是指从战争转化为友好。这句成语典出《左传·僖公十五年》。
春秋时期,秦国的秦穆公对晋国的晋惠公很友好,不仅帮他做了国君,而且当晋国发生饥荒时,还支援了大批粮食,帮助晋国渡过难关。可是有一年,秦国遭受灾害,向晋国借粮食,晋惠公却不答应。这下得罪了秦国,秦穆公亲率大军攻打晋国。
两军在龙门山摆下战场。一交手,晋国的军队就败下阵来,慌乱之中,晋惠公的战车陷在泥坑中,结果被秦军俘虏。
如何处置晋惠公,秦国的大臣意见不一。有的说,这种忘恩负义的小人该杀;有的说,念秦、晋两国历史上就有的婚姻关系,还是放了为好。秦穆公一时拿不定主意,就想把晋惠公带回国都。他的夫人穆姬听说这一消息,心里非常悲伤。原来,穆姬是晋国人,与晋惠公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她本来就反对秦、晋两国交兵,现在晋惠公作为阶下囚被带回秦国,更是她的极大耻辱。为此,穆姬领着太子莹、儿子弘和女儿简壁,穿着丧服,一齐登上后花园的一座高台,台下堆积柴草。然后派人去通知秦穆公说:“秦国和晋国本来是友好邻邦,但却不能用玉帛相见,而是兴师动众,大起兵戈,厮杀不断。虽然,这是上天降下来的灾祸,不是我所能决定的,但我决意不见作为俘虏的晋惠公。如果你执意带晋惠公回秦国,早晨你们进入国都,那么晚上我就自焚而死;如果你们晚上进入国都,那么我早晨就自焚而死。究竟怎么办,你自己拿主意吧。”
秦穆公一听,一时没了主意。而晋惠公听说穆姬为自己求情,更是羞愧得无地自容,当即表示悔过,愿与秦国修好。秦穆公决定放晋惠公回国。他先是以宾客相待,派人送上玉帛等礼物;随后,遣大将公孙枝护送晋惠公回国。晋惠公回到晋国后,也回赠玉帛,托公孙枝带给秦穆王。以后,秦、晋两国之间维持了一段时期的和平。
此后,凡是表达一种从战争转化为友好相处的状态,或是一种希冀和平的愿望,人们往往使用“干戈化玉帛”这句成语。与它相对的,就是成语“兵戎相见”,典出同源,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止戈为武
“……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我功。”楚子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左传·宣公十二年》
“止戈为武”,作为成语,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并不多,但它却包含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武功呢?不是打过多少胜仗,而是止息兵戈。
这个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楚庄王用武力降伏了郑国后,就打算撤兵回国。援助郑国的晋国军队赶到时,战争已基本平息,晋军统帅荀林父认为,没有必要与楚军再交战,也准备撤军。可两人的部将十分好战,结果双方终于打了起来。
楚军袭击了晋军的中军,荀林父思想准备不足,防御也有漏洞,在楚军的攻击下,造成自己一片混乱。荀林父看楚军来势凶猛,一时难以抵抗,就下令说:“快上船过河,先过河的有重赏。”结果军中士卒争先恐后登船。先上船的人用战刀砍断正在攀舷的士兵手指,一时弄得哀声震天,士气大减。驾驭战车的军土从陆路慌忙退却,而马车又陷在泥坑里,结果当了楚军的俘虏,晋军损失惨重,尸横遍野,剩下的残兵败将趁着天黑渡河,才逃了出来。
楚军获得全胜,将士异常自豪。一位将军建议楚庄王说:“我听说战胜了敌人要建筑一个纪念物,将来给子孙看,使他们不要忘了先人的武功。我看您也应该这样做。就把晋军尸首堆积起来,封土为丘,来纪念这次对晋国的胜利吧。”
楚庄王摇摇头说:“你哪里知道啊?你认识‘武’字吗?在甲骨文里,‘武’字是由‘止’和‘戈’两字组成的,‘止戈’才是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啊!武功应该具备七种德行,这就是禁止强暴,消除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基业,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增多财富。现在晋楚两国交兵,士卒的尸骨暴露在野外,百姓生活不能安宁,这七种德行我一样也没有,拿什么留给子孙,我是没有武功的。我看,咱们还是回国吧。”
楚庄王没有修筑纪念物以表彰这次战功,很快就班师回国了。
成语“止戈为武”就是由此而来。后人用它表示通过正义的战争平息战祸,最后求得和平。而“武”字的创立正是凝聚了我们的祖先非凡的智慧和对军事或战争行为目的的深刻理解。
一鼓作气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左传·庄公十年》
成语“一鼓作气”,最早就记载于《左传》。文中的原意是,鲁国的军队打败了来犯的齐国军队,鲁庄公问谋士曹刿是什么缘故,曹刿回答:“打仗全凭一股气势,击鼓就是叫人打起精神来。第一次的鼓,气势最盛;第二次的鼓就差了;到了第三次,鼓敲得再响,也不能带动兵马的劲头了。趁着对方不备的时候,咱们一鼓作气打过去,怎么会不赢呢?”这就是著名的“曹刿论战”。
春秋时期,鲁国与齐国在长勺发生战争。当时,强大的齐国出兵攻打鲁国。鲁庄公决心御敌,苦于没有谋士,经人推荐,名不见经传的平民百姓曹刿,被带到了鲁庄公面前。鲁庄公问他有什么办法可以击退齐国军队,曹刿回答:“这很难说,打仗全凭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可以遵循。”鲁庄公听后觉得有道理,就带着曹刿和大军直驱长勺。
鲁国的军队到了长勺,摆好阵势,与齐军遥遥相对。严阵以待的齐军即刻下令击鼓进兵,全军潮水般地涌来。鲁庄公一听对方鼓声震天,就想叫鲁军也擂鼓对敌。曹刿马上制止他说:“等一等,别跟他们交手。”鲁庄公就下令:“不准喧嚷,不准开打。”齐国军队在鼓声催促下冲了过来,却遇到鲁军不为所动的严整阵容,只好退了回去。过了一会儿,齐军又擂鼓冲锋,鲁军仍然不动声色,未见一人杀出来。齐军找不到交锋的对手,只能再次退回。这时,齐军将士以为鲁军怯阵,只守不战,不敢与自己交锋。当第三次战鼓擂响时,就有些懈怠,兴趣索然地跑向鲁军。哪知此时,鲁军阵中忽然鼓声大作,鲁国将士霍地喊杀而出,刀砍箭射,毫无准备的齐军顿时被打得七零八落,狼狈逃窜。鲁军乘胜追出齐军三十多里,缴获了大量的辎重和兵器。
战后,鲁庄公虚心地向曹刿请教。曹刿就说了文首的那段话。鲁庄公钦佩地翘起大拇指说:“你真可以说是一个精通军事的将军啊!”
成语“一鼓作气”流传了下来,但它的寓意,已经由原来战斗开始时,击一次战鼓以鼓舞士气,转变为用以形容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勇往直前。
图穷匕见
此典故最早记载在《战国策·燕策三》中。
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和一个叫秦舞阳的助手,去刺杀秦王,秦王就是秦始皇。荆轲、秦舞阳两人为取得秦王的信任,保证刺杀成功,还带了秦国叛将樊於期的人头和藏着匕首的地图,来到秦国。
秦王在咸阳宫接见了燕国的两位使者。于是荆轲捧着装人头的盒子,秦舞阳捧着地图上殿。由于秦王一向怕人行刺,所以规定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上殿都不准带武器。他的卫士虽然允许带武器,但只能站在殿外。
荆轲的助手秦舞阳年纪小,没见过这种警卫森严的情景,顿时吓得直哆嗦,连脸色都变了。幸亏荆轲沉着,才没让群臣看出来。
荆轲献上督亢地图,秦王喜上眉梢,因为这督亢之地是当时燕国最富的地方。燕国把这么富裕的地方割让给秦国,他能不高兴吗?秦王让荆轲把地图打开。
荆轲慢慢地把地图展开,图展尽时,露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秦王顿时大惊失色。荆轲趁机一下子扑上去,左手一把抓住秦王的袖子,右手紧握匕首向秦王刺去。谁知秦王力大惊人,挣脱开了,荆轲只撕下了秦王的半只袖子。
秦王想拔剑自卫,但宝剑太长,越急越是拔不出来,只得绕着殿上的柱子来回躲闪,殿前的卫士因为没有命令,谁也不敢上殿。荆轲不顾一切地追着秦王,眼看就要刺着了。正在这时,秦王的御医急中生智,将药箱砸向荆轲,荆轲一愣,秦王趁机拔出宝剑,一剑就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忍着剧痛,用力将匕首投向秦王,秦王一闪,匕首刺中了铜柱。
秦王又惊又恨,举剑向手中已无寸铁的荆轲连砍八剑,最后荆轲被一拥而上的卫士乱刀砍死。
太子丹指使荆轲刺杀秦王的事件,引发了秦王提前灭掉燕国的军事行动。第二年,燕国就被秦灭亡了。
这个典故,在最早的时候,是属褒义;后来经过演变,成了贬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形迹败露,真相和本意就完全暴露出来。
陈毅将军曾在《为苏南摩擦答某君》一诗中,精辟地引用了该典故:
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充分揭露了国民党不断制造摩擦的反共用心。
完璧归赵
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蔺相如对赵国的国君表示,自己愿意带着和氏璧去秦国换十五座城池。如果秦国不给城,他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
战国时,秦国的秦昭王听说赵国得了个稀世之宝——和氏璧。此物呈平圆形,中间有个孔,是稀有的玉。秦昭王非常稀罕这个宝物,就派人送信给赵国的赵王,表示秦国愿意以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
当时,秦国非常强大,赵国比较弱小。赵王怕得罪秦国,找来大臣们商量,想找一个合适的人出使秦国。这时,赵国宫中太监总管缪贤向赵王推荐蔺相如。说这个人胆大心细,足智多谋,由他来作为使者肯定能胜任。赵王正急得没有办法,就同意了,让人请来了蔺相如。
赵王见了蔺相如后就问他:“你说,秦国的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来跟我换和氏璧,是跟他换呢,还是不跟他换?”蔺相如想了想,说:“秦国那么强大,不能不给。”其实赵王也知道不给不行。于是他又问蔺相如:“如果秦王得了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国主动提出来以城换璧,如果赵国不给璧,那是我国理亏;如果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城,那就是秦国理亏。权衡一下得失,宁可答应秦国,让它去负不讲理的责任。”
赵王想了想,觉得蔺相如说得有理。那么谁来当这个使者呢?蔺相如拍着胸脯说:“如果没有合适的人的话,我就去走一趟吧。秦国如果给我们城,我就把璧留在秦国;秦国如果只想要璧不给城,那我把完整的璧带回赵国。”于是赵王应允了他的办法。
蔺相如到了秦国后,见到了秦王。秦王一看这和氏璧洁白无瑕、烁烁闪光,真是爱不释手。他的大臣也纷纷争相传看,大臣们看完了,又送到后宫让姬妾传看,却压根儿不提交城的事。
蔺相如见秦王根本就没有交换的诚意,就心生一计,等和氏璧送回到秦王手中时,他走上前去说:“这璧上有个小斑点,请允许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便命令侍臣将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顿时声色俱厉地说:“赵王斋戒五天,亲手将国宝交给我,我这才奉璧来到秦国。而大王却傲慢无礼,坐而受璧,只顾君臣观赏,却始终不提交城的事,可见以城换璧是骗人的托辞。所以,我要将璧收回,大王如果要逼我,我情愿和璧一起撞个粉碎。”说着,蔺相如装出真就要撞的样子。秦王怕和氏璧撞碎,那就太可惜了!忙赔不是。他让大臣拿出地图,装模作样地把要割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池指给蔺相如看。
蔺相如已经看透了秦王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便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秦王也必须斋戒五天,然后以最高的礼节接受它。”秦王一看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答应了。
蔺相如料定秦王不可能给赵国十五座城池。当天夜里,他便派手下化装成老百姓,带着和氏璧回到赵国,实现了“完璧归赵”的诺言。
吴宫教阵
这个典故最初出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它的大意是:孙武教练宫女排演阵法,三令五申,宫女们还是嘻嘻哈哈,直到孙武斩了吴王的爱妃,才镇住了宫女。后来人们用“吴宫教阵”这个典故描写娇艳纷呈,用“三令五申”比喻再三告诫。
春秋末年,诸侯争霸,新崛起的吴国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吴王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王,他准备对楚国作战,但缺乏谋勇兼备的将才。大臣伍子胥趁机推荐了孙武。
孙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军事家。本来是齐国人,后为躲避战乱到吴国隐居,钻研兵法。我们今天读到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就是孙武写的。
当伍子胥向吴王推荐了孙武后,吴王当即就召孙武进宫,对他说:“你写的兵书我看过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实践一下。”孙武说:“当然可以。”吴王又说:“那女人可以吗?”孙武干脆地说:“我的兵法,不分男女都可以。”吴王就从宫中挑选了180名宫女交给孙武,让他操练。其实,吴王多少有点故意为难孙武,想试试孙武是不是真有本事。
孙武没想到吴王用这一招来试他。开始心里一惊,但很快就镇静下来了。他把180名宫女分成两队,让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分别担任队长。孙武为每个宫女发一把戟,排好队后,为强调军令如山倒,孙武又让军吏扛来一把大斧,立在练兵场边。他指着大斧说:“不管是谁,只要不听指挥,就地军法处斩!”
一切准备妥当后,孙武一声令下,击鼓列阵,开始操练。吴王则在一旁观看。那些宫女哪见过这些,只觉得好玩,一个个嘻嘻哈哈笑得前仰后合的,哪会听指挥!孙武忙让击鼓的士兵停下,再次强调训练场上的纪律后,亲自击鼓操练。此时,宫女们越发喧闹,根本就不听指挥。孙武顿时大怒,严肃地说:“我再三强调军法严明,你们还不听,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为肃军纪,他当场下令要处死两个队长。
吴王在一旁看得正开心,突然看到孙武要处死自己的两个宠妃,忙向孙武求情。谁知孙武却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处斩了两个队长后,他又任命另外两个妃子当队长。这下,整个练兵场上顿时严肃起来,宫女们再也不敢胡闹了。全队动作整齐统一,有条不紊。
后来吴王拜孙武为将。吴国的军队在孙武的严格训练下,很快成为一支军纪严明、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吴楚交战,孙武五战五捷。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吴国的霸业时写道:“孙子与有力焉。”
纸上谈兵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面这段文字,说的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将军赵括,很小的时候就习读兵书,喜欢夸夸其谈。有时,就连他的父亲——身为赵国大将的赵奢都很难驳倒他。但赵奢坚持认为赵括并无真才实学。
赵奢,通晓兵法,英勇善战,当时很受赵国国君赵惠王的器重,被赵惠王封为马服君,地位与廉颇、蔺相如并列。
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喜欢读兵书,有的兵书,他能大段大段地倒背如流,就连他的父亲赵奢也说不过他。日子长了,赵括便以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了。
赵括的母亲看到儿子这样,认为很有出息,不免常常在丈夫面前夸耀。谁知赵奢却不以为然地说:“用兵事关国家安危,他却说得那么简单容易,实际上他只会纸上谈兵。将来如果赵王让他领兵,必败无疑。”
公元前260年,秦国发兵侵略赵国,赵国的新君赵孝成王派老将廉颇迎战。
廉颇一看秦军太强大了,就在长平,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高平县北固守,一守就是三年。
秦军远道而来,本想速战速决。现在,廉颇坚守不出,一时无法取胜,就派人到赵国去散布谣言,说廉颇老了,胆也小了。如果派赵括担任主将,秦军必败。
赵国的国王果然中了计,准备起用赵括做主将。大臣蔺相如和赵括的父亲都劝赵王,说赵括没有实践经验,只会纸上谈兵,万万不能作为主将。但赵王是死活也听不进去,不仅任命赵括为主将,还赏了好多的黄金、丝绸给赵括。
赵括到了长平后,接过了帅印,立即改变了廉颇的兵力部署,一切按兵书上写的去做。这时,秦国也换了主帅,任命白起为上将军。白起这个人物可不一般,他曾带领秦军转战韩国、魏国、楚国,屡战屡胜。不讲实际的赵括,此时却改坚守为速战,主动出城与白起硬拼,白起对脱离有利阵地的赵军予以分割包围。
四十多天后,赵军粮尽援绝,军心涣散。赵括率领一支精兵突围,还没冲出多远,就被秦兵乱箭射死了,这主将一死,群龙无首。赵国四十万大军随后全部投降了秦军,白起一看这么多的俘虏,怕看押不住,就把赵国的四十万将士全部都活埋了。
长平之战,由于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从实际出发,最终导致了赵军惨败。
这里要提一下1933年9月在红军中实际掌握了军事领导权的李德。这位只知道纸上谈兵的洋教官,不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出发,坚持所谓的御敌于苏区之外的战略方针,指挥弱小的红军与强大的敌军硬打、硬拼,不仅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且在长征路上几乎葬送了红军,仅湘江一战,八万红军就损失了五万。
毛泽东不止一次地说过:“教条主义害死人哪!”一切从实际出发,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这是我军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
因势利导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此话大意说的是: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公元前342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把大臣们都召集起来,商量对策。大臣们都到齐了以后,齐威王就问:“韩国派使者来向我求救,我们是早去救好,还是晚去救好?”齐威王这一问,他手下的大臣们马上就议论开了,成侯的意见是不救,田忌的意见相反。他认为,韩国被打败了,必然依附魏国,还是早点去救为上策。
正当双方意见相持不下时,孙膑站出来说:“现在韩、魏尚未正式交战,如果早去援救,我国将代替韩国与魏国作战,势必蒙受极大的损失;不如等他们双方的实力都消耗得差不多时,我们再出兵相救,这时可以名利双收。”齐威王认为这个意见很好,就答应韩国的使者,请他回去转告韩王,齐国会出兵相救。
韩国有了齐国作后盾,就拼命地抵御魏国大军的进攻。双方交战五次,但韩国五次都遭到失败,只好再派人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一看是时候了,就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韩。孙膑仍用十三年前围魏救赵的老办法,他不去与魏国的大部队正面交锋,而是避实就虚,挥师直逼魏国的都城大梁。
魏军的主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把军队从韩国回撤,没想到,这时的齐国大军已经越过边界,进入魏国境内。
孙膑早料到庞涓势必回撤,就对田忌献策说:“魏军向来强悍勇敢,轻视齐国,以为我军不敢和他们作战。会用兵的人,就要因势利导,引诱他们中计。现在我军进入魏国国境,可用减灶之计来蒙骗他们。”他接着说:“第一天扎营时,要架造供十万人煮饭的灶,第二天架造供五万人煮饭的灶,第三天只架造供三万人煮饭的灶,让敌人以为我们的军队惧战,天天有士兵在逃跑。”
果然不出孙膑所料。庞涓一路追踪齐军,看到齐军炉灶天天减少,庞涓中计。于是,他只带了一部分骑兵轻装前进,追赶齐军。
孙膑算好了魏军在天黑时会赶到马陵,马陵在河北省大名东南面。这里两面是山,道路狭窄,地势险要。孙膑就将大军埋伏好,静静地等待魏军进入伏击圈。
夜里,魏军进了马陵道。一时间,齐军万箭齐发,魏军纷纷倒毙,溃不成军。庞涓一看败局已定,就拔剑自杀了。齐军乘胜追杀,彻底打垮了魏国大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以魏军惨败、主帅庞涓自杀而宣告结束。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在佩服孙膑的战略战术精妙的同时,又不免让人回忆起湘鄂赣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那是1930年12月至1931年1月的一段艰难困苦的日子。国民党在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的同时,调集6个师又一个团的兵力,围剿湘鄂赣苏区。我苏区的红16军决定“因势利导”,同国民党军队兜圈子,以“避其锋芒,打其虚弱”的战术,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这个典故最早记载在《通典》一书中,它的意思是用假象来迷惑敌方,造成敌方的错觉,给敌方以出奇不意的攻击。
古今关于“声东击西”的战例很多。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恐怕要算《战国策》中讲的一个故事。
故事说的是齐威王四年,就是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成侯依仗坚固的城池,与魏军展开了势均力敌的攻防战。由于赵军孤军奋战,伤亡很大,而且粮食短缺,赵成侯便派人去齐国求救。齐国考虑到,如果赵国被魏国吞并,就等于扩大了魏国的势力,将来势必对齐国构成威胁。齐王决定出兵救赵。
齐国先是以少量兵力南攻襄陵,以牵制、拖住魏国,坚定赵国抗魏的决心。而齐军主力则按兵不动,静观事态发展,准备待时机成熟时再大举进兵。这个“声东击西”的战略方针是:先让魏、赵两败俱伤,就算邯郸被攻克,却不会导致亡国;而匆忙回援的魏军也将会被齐军击败,从而达到同时削弱赵、魏两国的目的。齐王命令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率大军,日夜兼程,驰援赵国。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同魏军主力交战。孙膑提出了“批亢捣虚”、“疾走大梁”的策略。他说:“要解开乱成一团的丝线,不能握拳去打;而要排解别人打架,自己不能帮助去打。派兵解围的道理也一样,不能以硬碰硬,而应该避实击虚、避强击弱,击中要害,使敌人感到困难,有后顾之忧,自然就会解围了。现在魏、赵两国相攻,魏国的精锐部队都在赵国,留在国内的都是一些老弱残兵。如果我们迅速向魏都大梁挺进,魏军必然回兵自救,我们就可以一举解救赵国之围,同时又让魏军疲于奔命,我们就很容易打败他们。”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迅速率主力直奔魏国都城大梁。魏将庞涓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只好以少量兵力留守历尽艰难刚刚攻下的邯郸,主力急忙回救大梁。这时,齐军已在地势险要的桂陵设伏,将长途跋涉已疲惫不堪的魏军打了个措手不及,魏军大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也是“声东击西”的经典战例。
解放战争时期,我东北解放军以一部分兵力围困长春,造成打长春的假象。就在国民党军举棋未定的时候(是退出还是坚守东北地区),我军突然遣主力南下北宁线,一举攻占锦州,造成对东北境内国民党部队的“关门打狗”之势。随后在运动中歼灭驰援锦州的国民党军主力廖耀湘兵团五个军十二个师共十万多人。接着长春和平解放,沈阳国民党守军几乎是不战而降,东北解放。这就是著名的辽沈战役,也是我军“声东击西”的经典战例之一。
伤弓之鸟
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晋书·苻生载记》
《晋书·苻生载记》中的典故,叫“伤弓之鸟”。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关于伤弓之鸟典故的最早记载。其实《晋书》中记载的并不是典源,而是引用《战国策·楚策四》中的故事。原文是这样的:
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这段文字就是“伤弓之鸟”典故的由来。意思是指受过伤的鸟,比喻经过祸患,遇事犹有余悸的人。
战国后期,秦国为了兼并天下,频繁地向东方各国发起进攻。强大的秦国把各国的军队打得丧魂落魄,就连兵多将广的楚国也接连战败,楚国的临武君等人也都成了败军之将。
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五国,为遏制秦国,决定再一次合纵抗秦。这五国中,由于楚国的军事实力最强,便一致推举楚王为合纵长。
联军组建后,赵孝成王认为,如果没有智勇双全的大将来统一指挥,还是不可能战胜秦军。于是,赵孝成王就特意派魏加出使楚国,试探楚国准备让谁来担任联军的统帅。
当时,春申君黄歇执掌着楚国的军政大权。魏加见到春申君后,就坦率地问楚国有没有能当联军统帅的大将?春申君说他准备让临武君来领兵。魏加听后,很不以为然。他说:“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射箭,我跟你讲个射箭的故事吧。”春申君说:“当然可以。”魏加说:“有一天,魏国有个叫更羸的人,陪魏王在主宫一处高台上游玩,天空不时有群群飞鸟掠过。更羸对魏王说:‘臣可以只拉弓,不发箭,就射落天上的飞鸟。’魏王以为更羸是在说笑。过了一会儿,有只大雁从东方飞来。”这只雁飞得很慢,叫声凄厉。更羸便把弓拉满弦,手一松,只听“崩”的一声,那只大雁就掉了下来。魏王惊叹不已,忙问其中的奥妙。更羸不慌不忙地说:‘实不相瞒,这是一只受了伤的大雁。我见它飞得很慢,是因为它的旧箭伤还在作痛;它的鸣叫声凄厉,那是因为它久已失群;它的旧伤还没有痊愈,心里还有余悸。所以,一听到弓弦的声音,就急忙高飞,结果引发了旧伤迸裂,支持不住,就掉了下来。’”
讲完“伤弓之鸟”的故事后,魏加这才言归正传,对春申君说:“临武君曾被秦国军队打败,这不就像是一只受了伤的大雁吗?他至今还心有余悸,慑于秦兵的威力,又怎么能领兵抗秦呢?”春申君这才恍然大悟。
后来,春申君听取了魏加的建议,但合纵抗秦之事,却以失败而告终。当秦国大军出函谷关后,屡战屡败的五国军队便惶恐不安,纷纷溃退,恰似一群“伤弓之鸟”。
今天,我们把这个典故通作“惊弓之鸟”,正是依据伤弓之鸟典故而来的。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者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战国策·齐策二》
典故“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意思是画好了蛇却给添上脚,比喻多此一举,白费功夫;或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坏事。
楚怀王六年,也就是公元前323年,楚王派大将昭阳率军进攻魏国。昭阳大败魏军,并夺取了魏国八座城池。昭阳打败魏军后,踌躇满志,又移兵东进,准备攻打齐国。齐宣王得到了这个消息后,急得团团转,一时不知该怎样来应付这一突发事件。
这时,一位大臣禀告齐宣王说,秦国的使者陈轸正在齐国,据说陈轸很有口才,不如请他去游说昭阳退兵。
陈轸也不愿看到楚国的势力过于强大,便答应了齐宣王的要求,去楚营见楚将昭阳。
昭阳久闻陈轸大名,连忙热情接待。陈轸先对昭阳取得的胜利表示祝贺,然后话锋一转,问道:“将军立下如此之大的功劳,不知回国能封什么官职?”昭阳得意洋洋地说:“楚王答应封我为上卿。”陈轸又问:“贵国还有什么官位比上卿更高的吗?”昭阳回答说:“那只有令尹这个位置了。”当时,楚国宰相的官位称令尹。陈轸叹了口气说:“可楚王不会设两个令尹呀!”
昭阳听出陈轸话中有弦外之音,一时又琢磨不透,便请陈轸指点。
陈轸说:“我给将军讲个‘画蛇添足’的故事吧,或许将军能从中悟出道理。楚国有个富翁,一天在祭祀仪式结束后,赏给几个仆人一壶美酒,这几个人仆人商量起来:‘几个人喝一壶酒,不过瘾;要是一个人喝,那才痛快!我们不妨比赛画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于是,他们每人折了一根树枝,开始在地上画了起来。其中有个人很快就画完了,拿过酒来准备喝。可他还想卖弄一下自己的本领,说:‘我还能给蛇添上脚。’于是,左手拿杯,右手继续画蛇脚。这时,另一个仆人也画完了蛇,就一把抢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画蛇脚的仆人自知理亏,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把酒喝光了。”
陈轸讲完这个故事,单刀直入地对昭阳说:“将军大败魏军,夺得八座城池,功不可没,可以官至上卿。但将军自恃实力雄厚,又要攻打齐国,我看这就是‘画蛇添足’了。因为,就算你打胜了,回国后仍然是上卿,楚王不会设两个令尹的职位;而如果你打败了,功名利禄会随之荡然无存,说不定楚王还会处死你。这不是‘画蛇添足’了吗?”
昭阳听后恍然大悟,立即停止进兵伐齐,返回楚国。
田光伏剑
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见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颈而死。
——《战国策·燕策三》
上面的这段文字,就是“田光伏剑”的典源。这个典故与荆轲刺秦王有关。
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在秦国作人质,后来找了个机会逃回了燕国。他目睹了秦国的强大和企图吞灭其他六国的野心,非常忧虑。他找到太傅鞠武商议对策。鞠武说,我听说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他智谋深远,勇敢沉着,是个有胆有识、行侠仗义之士,可以同他商量一下。鞠武叫人把田光请来,太子丹跪在门口迎接,还退着为田光引路;走进内室,又跪在地上,为田光拂拭座席。田光深受感动,得知太子丹要讨教抗秦保燕之策,感到自己已经年迈力衰,难以承担重任,又恐怕耽误了国家大事,就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
太子丹说:“我希望通过您同荆轲结交,可以吗?”田光说:“遵命。”说着立即站了起来,快步走向门外准备去请荆轲。太子丹追到门口,不放心地嘱咐道:“我同先生讲的话,事关国家的盛衰兴亡,希望先生不要泄漏出去。”田光恭敬地弯腰笑着说:“好吧。”
田光礼貌地去见荆轲,对他说:“我同您关系好,燕国可以说是人尽皆知。如今,太子丹要找我替国家出力,但他只知道我年轻时的情况,不知道我现在的身体已经力不从心了。我认为您不是外人,就向太子丹推荐了您,希望您能入宫拜见太子。”荆轲回答:“我听从您的教诲。”田光接着说:“我听说品德高尚的人的行为,不应该让别人产生怀疑。临来时,太子告诫我,我们所谈的一切,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漏出去。看来太子还是有些怀疑我。一个人的行为让别人产生疑虑,这个人就不配做有节操的侠义之士。”田光决定用死来激励荆轲,坚定他的意志。接着刚才的话题说:“希望您快去拜见太子,就说我已经死了,他可以放心,我不会泄密了。”说完,就拔出宝剑,自刎而死。
这以后,就有了荆轲刺秦王,也就是曾经介绍过的典故“图穷匕见”。可以说,荆轲刺秦王,是由一系列的侠士以死来实践的一次悲壮行动,这也是后人感叹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一个重要原因。田光伏剑,今天人们多用它来表示一个人信守诺言,即使牺牲生命也不负重托。
人微权轻
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上面这段文字就是成语“人微权轻”的典源。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一段故事。
齐景公执政时,齐国遭受到晋、燕两国的攻击。齐军连吃败仗,丢失了大片土地。齐景公毫无办法,赶紧找相国晏婴商量。晏婴说:“齐军所以连遭败绩,是因为缺少一位得力的将领。”齐景公深有同感,连问朝中哪位将军能够领兵退敌?晏婴想了想说:“我看田穰苴文能服众,武能威敌,可以担此重任。”当时,田穰苴不过是一名下级军吏,齐景公并不知道他。于是立即派人把田穰苴找来,齐景公当面问了他一些作战知识,用兵谋略,田穰苴回答得头头是道。齐景公十分高兴,立即命他为将军,领兵开赴前线迎击晋、燕两国军队。
田穰苴拜谢了齐景公,但提出了一个请求。说:“我一向地位卑微,您把我从卒伍之间一下子提拔到大夫之上,恐怕士卒不听我的,百官不信我的,这是因为人微权轻。因此,我请求君王派一位您所信赖的,地位又很尊贵的大臣,做我的监军,才好率军出征。”
“好啊,那容易啊。就派我的爱臣庄贾去一趟吧!”齐景公当即批准了田穰苴的请求。
穰苴辞别齐景公,又与庄贾商议,决定第二天午时在军门会合出发。
第二天清早,穰苴带领军队来到军门,整齐列队,等候庄贾。他命令侍从官在地上立下计算时间的“表”和“漏”。庄贾是齐景公的宠臣,一向狂妄骄横,平时把谁都不放在眼里。这次随军出征,亲朋好友摆酒送行,他得意忘形,喝到日头眼看就要偏西了,还没有离开家门。穰苴全身披挂,站在全军前头,看看时辰已过,命令侍从官放倒“表”,倒掉“漏”中的水,宣布说庄贾大人失约了。
一直到傍晚时分,庄贾才大模大样地来到军门。他刚从车上迈下来,穰苴便迎上去,问道:“庄大人为何来迟?”
“哈哈,亲朋饯行,挽留些时候……”
“做将军的,从受命之日起,就应忘掉家庭,军人到了军营就应忘掉亲朋,战士听见战鼓就应忘掉自己。眼下敌军入侵,国内动荡,士兵战死在边疆,君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的性命都系在我和你的身上,你怎么能为酒宴而违犯军法。”
庄贾毫不在意地说:“别危言耸听了,你才当了几天统帅呀!”
穰苴正言厉色地喝道:“军正,约定时间而迟到者,按军法该如何处置?”
负责执行军法的军正响亮地回答:“当斩!”
两名武士立即上来把庄贾捆绑了。庄贾的随从看到情况不妙,骑马赶回宫廷报信。可还没等报信人回来,穰苴已经下令把庄贾斩首了。
一会儿,齐景公派廷卫官,带着“赦贾”的命令飞马赶来,直接闯入军中。可还没等廷卫官开口,穰苴又问:“军正,纵马驰人军营,该受什么处罚?”
“当斩!”
当时把廷卫官吓了个半死。穰苴说:“你是齐王的使者,不可以杀。我看就把你车上左边的马杀了,代替你伏法吧。”
这样一来,真可以说是三军为之震动。将士们个个奋勇杀敌,不久就击退了晋、燕两国的军队,收回了失地。穰苴凯旋时,齐景公亲率百官到郊外迎接,并提升他为掌管全国军队的大司马。也许是这段典故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久而久之,人们把穰苴的田姓忘记了,直接用司马官衔称谓他,这样,田穰苴就演变成了司马穰苴。
成语“人微权轻”就是由此而来,后人常用它来说明资历名望浅、权威不足以服众。这句成语后来又演变成“人微言轻”。意思也就转变为地位低的人,言论、主张不受人重视。
困兽犹斗
公曰:“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左传·宣公十二年》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处在困境中的野兽,还要拼死挣扎一番,何况一个国家的执政者呢!
这句成语的典源与我们曾经讲过的“退避三舍”、“止戈为武”的典源有一定的联系。由于晋国的几位将军不听从元帅荀林父的命令,一意孤行非要与楚国军队交战,结果大败而归。荀林父引咎自责,请求判死罪。晋景公已经准备答应了,大夫士贞子却连说不可以,并劝阻说:“从前城濮之战时,先是退避三舍,后来打胜了的晋国军队缴获了楚国军队大批辎重,接连三天吃了楚军来不及搬走的粮食,而你的父亲晋文公的脸上还带着愁容。左右的人不理解,问道:‘打胜仗应该欢喜您反而忧愁,难道打了败仗应该忧愁的时候反而欢喜吗?’晋文公回答:‘得臣还在,不能就此放心啊!一头野兽被困住了,还要挣扎一番,何况像得臣这样的猛将呢’。”晋文公在这里提到的得臣,是指楚国的宰相,城濮之战楚军的统帅成得臣。成得臣有勇有谋,当年晋文公在楚国避难时,两人有所接触,彼此了解对方。酒宴上,晋文公答应楚成王,日后晋楚如果交兵,晋国将退避三舍以报楚王收留之恩。宴席散后,成得臣就劝楚成王杀掉晋文公,断言今后与楚国争天下者必是此人。楚成王却没有听从成得臣,这才有了以后的城濮之战。战后,楚成王一怒之下,逼迫成得臣自杀。这一消息传到晋国,晋文公方才露出了笑容,长出了一口气说:“现在算是晋国又胜了一次,而楚国呢,又打了一次败仗。从此楚国两代都兴不起来。”
话说到这里,士贞子话锋一转,对晋景公说:“荀林父是国家的重臣,可以说是敌方畏惧,惟恐他存在的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一仗虽然打败了,但事出有因,责任不全在他,怎么就可以杀死他,做那种让敌国高兴的事呢!”晋景公这才恍然大悟,于是免了荀林父的战败死罪,仍让他领兵戴罪立功,也使得晋国较好地度过了战败的危机。
后来,人们就把晋文公所说的比喻,引申为“困兽犹斗”一句成语,用来形容即使处在最困难的情况下,虽然已经是精疲力竭,也还是要尽力挣扎,起来抵抗。不过,在今天的实际使用中,这句成语常常是贬意,形容那些坏人或坏的集团,在被压制得将要溃灭时,还要作无谓的顽抗。
先发制人
这个典故,说的是秦朝末年,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县西南)有个人叫项梁。项梁的祖先,世代都是楚国的将领。他的父亲,也就是项羽的祖父,是战国末年楚国的名将项燕。项羽又名项籍,他从小丧父,一直跟着叔父项梁生活。这叔侄二人,为了躲避仇家,就逃到了吴中。他们本来就出身名门豪族,加上又喜欢交结朋友,不久就成为当地士大夫中的领袖人物。尤其是项羽,小小年纪便立志雪洗国耻、家仇。叔父项梁让他习文练武,他却说要学“万人敌”。这“万人敌”的意思就是一个人能战胜很多人。于是,项梁便教侄儿学习黄公韬略、孙武兵法,项羽很快便学会了“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山天地阵”、“五虎群羊阵”、“刘环金锁阵”、“七星阵”、“八卦阵”、“九宫绝户阵”、“十面埋伏阵”等等阵法,并能运用自如。
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时,路过吴中,道路两旁的人都屏声静气,惟独项羽毫无惧色,他脱口而出说:“哼!我看可取而代之!”
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一些地方官吏也纷纷起兵反抗暴秦。这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忽然派人来请项梁、项羽叔侄俩到府中议事,其实就是商量起兵反秦。项梁见了殷通后,就直言不讳地说:“现在江西好多地方都起兵反秦,这是灭亡秦朝的大好时机。先下手,应有利于控制别人;后下手,就不免受别人控制。”他主张赶快起兵,先发制人。
殷通觉得项梁说得非常有道理,便同意起兵。他希望项梁、项羽叔侄俩和桓楚共同领兵。桓楚是昔日楚国的大将,当时正负罪逃亡。项梁便对殷通说,他的侄儿项羽知道桓楚的下落,可让项羽去走一趟。殷通答应了。但项梁觉得殷通这个人生性多疑,在他手下难成大事,于是就如此这般地对项羽嘱咐了一番,叔侄二人暗自定下了计谋。
等到再次见殷通时,项梁使了个眼色,项羽飞快地拔剑砍下了殷通的人头。官府中的衙役见项羽勇猛过人,谁也不敢反抗。接着,项梁便召集文武官吏,对他们说:“秦朝暴虐,郡守贪横,所以用计除奸,改图大事!”众人本来就敬畏项氏叔侄,谁还敢说个不字?项羽顿时精神抖擞,他左手按着腰间的佩剑,右手一挥,大声问道:“众位可愿跟我揭竿反秦?”众人异口同声道:“愿意!”就这样,项氏叔侄在吴中举兵,并收编了郡下属县的壮丁,得到了精兵八千人,打起反秦大旗。从此,项氏叔侄领着江东八千子弟兵,开始了争霸天下的浴血生涯。
尽管项氏叔侄“先发制人”,最后却没有把握住胜机,结果还是让刘邦夺取了天下。不过这是题外的话了。
项庄舞剑
“项庄舞剑”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这样的: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它比喻一个人说话或行动表面装作平和无事,实则想乘机害人。
这个典故说的是公元前206年,刘邦灭亡了秦国后,派兵进驻函谷关。不久,项羽统率四十万大军到达,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边)。这时,刘邦手下有个官吏,偷偷地向项羽报告,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
项羽这个人是名武将,一听顿时大怒。马上下令全军,准备攻打刘邦。这天晚上,项羽的叔父项伯又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刘邦。刘邦当时只有十万人马,自知打不过项羽,便趁机拉拢项伯,攀做儿女亲家。项伯一听很高兴,他主动献计,让刘邦第二天一早去鸿门,到项羽军中谢罪,以消除双方的误会。
第二天,刘邦依计而行。他带着很有名的谋臣张良和武将樊哙,还有一百多名骑兵,来到鸿门。刘邦一见项羽就说:“我和将军同心协力攻打秦国,今天又在这里见到将军,真是不胜荣幸。但是,由于有小人从中挑拨我和将军的关系,使将军对我产生了误会。我是特地来请罪的。”
刘邦这番话,使项羽觉得他这个人很真诚。有勇无谋的项羽竟然说:“那些话都是你手下的曹无伤说的。我哪能怀疑你呢?”于是,项羽设宴招待刘邦,席间有项伯、范增作陪。
范增是项羽的谋士,他早就看穿了刘邦的野心,决意要杀掉刘邦。在酒席上,他多次暗示项羽动手。但项羽这时已不打算杀刘邦了。
范增再也忍不住了,就走出帐外,把项羽的堂弟项庄找来,让项庄进去敬一杯酒,然后就要求舞剑,趁舞剑时杀掉刘邦。
项庄依计而行,敬完酒后就舞起剑来。项伯一看来者不善,也拔出剑来跟项庄对舞,处处保护着刘邦。
张良见情势不妙,找了个借口到营帐外,找到武将樊哙说:“现在情况危急。项庄表面上是在舞剑,其真正的用意却是要害沛公刘邦。”樊哙一听急了,就独自闯进了帐中,连门卫都被撞倒了。
樊哙进去后,满脸怒容。他责备项羽不该听信谗言,加害于有功之人。说得项羽无言以对,就赐了酒肉,让樊哙共同进宴。而狡猾的刘邦则假称要上厕所,趁机溜回到自己的营中。
约法三章
关于“约法三章”这个典故,来源于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秦二世三年,就是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大军顺利进入关中,驻扎在离咸阳不远的灞上。秦王子婴一看战不成,守也使不得,只好向刘邦投降。秦始皇建立的强大的秦朝帝国就这样灭亡了。
于是,刘邦大军进入咸阳城,将士们开始抢夺金银财物。刘邦也深入宫中,但见各种珍奇古玩、金银珠宝琳琅满目,又见美女如云,刘邦顿时神魂颠倒,飘飘欲仙。他没多想,就往胡亥的龙床上一躺,闭目养起神来。
这时,刘邦手下的爱将樊哙突然闯了进来。樊哙一进门就直言不讳地说:“沛公是想取得天下呢,还是想当个富翁?这些奢华之物,正是秦朝灭亡的祸根。请速还军灞上,切莫迷恋于此!”
刘邦一听,觉得樊哙之言不无道理,但他又确实舍不得离开。这时正好张良走了进来,劝道:“秦如此无道,为天下人所痛恨,所以我们才起兵攻灭他。沛公刚入秦都,便想在宫中寻欢求乐,这岂不是重蹈秦辙吗?我劝沛公切莫因为图一时快活而毁了大业!古人有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请沛公依从樊哙之言,从速离开这里!”张良一席话,令刘邦幡然省悟。刘邦当即下令兵士查封皇宫府库,然后带领众将士返回灞上军营中。
为了安民,刘邦遍召当地父老乡亲,公开宣布说:“现与诸位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时苛法全部废除!凡官吏民众,均不必惊慌。”随后,刘邦派出使者,协同各地原来的秦吏,将这著名的“约法三章”通告各地,受到秦地民众的欢迎,他们奔走相告。这一正确决策,对日后刘邦称王并建立汉王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耶律楚材曾在《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诗中赞叹道:“约法三章日,恩垂四百基。”
刘邦因“约法三章”受到民众的拥护,为他后来夺得天下打下了基础。看来,这“法”大可治军治国,小可规范个人行为。健全的法制,是国富兵强的重要保证。今天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这个典故最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这样的:“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这个故事说的是秦朝末年,即公元前207年,各地反对秦王朝的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秦将章邯带领30万大军,将位于巨鹿的一支起义军包围起来;章邯本人亲自带领一支精兵驻扎在巨鹿城南,并扬言,谁救巨鹿他就打谁。
起义军为解巨鹿之围,派上将军宋义和副将项羽带领一支部队前去救援。由于宋义惧战,起义军到达安阳后,46天按兵不动,加上寒雨绵绵,士兵纷纷抱怨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项羽杀了宋义,自代上将军进军解救巨鹿。
项羽先派英布带着3万人马渡过漳河。英布过河后,很快肃清了巨鹿外围的秦军,占领了漳河对岸。接着,项羽指挥大队人马渡过漳河。等部队全部到了对岸,项羽命令把渡河的船只统统凿沉。不但如此,项羽还让士兵只带三天干粮。然后,将做饭的锅、罐统统砸碎,表示誓死一战的决心。
秦将王离听说项羽破釜沉舟,暗笑他不懂兵法,连退路都不留一条,于是带着一支秦兵来应战。他们哪里想到,项羽正是下定了决心,带领起义军拼死一战。
秦军与起义军刚一交手,秦军就败下阵来。秦将王离一看不妙,掉转马头逃回章邯营中。章邯立即把秦军分为九路,将项羽团团围拢起来。一时,战鼓雷鸣,杀声震天。起义军以一当十,将秦军打得落花流水,王离被活捉当了俘虏。章邯一看大势已去,只好收拾残兵败将逃跑了。
起义军大胜。
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决定派陈赓兵团南渡黄河,以策应西北野战军作战和协助刘邓大军逐鹿中原。毛泽东召来陈赓,对挺进豫、西、陕、鄂的行动作进一步的交待。毛泽东对陈赓说:“你知道‘破釜沉舟’的故事吧?项羽跟秦国打仗,过河以后就把锅砸了,把船沉了,激励将士们不打胜仗决不生还!说来很巧,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你们将要渡河的地方。”陈赓说:“主席,那我更要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打到豫西去!”毛泽东幽默地说:“只是锅别砸了,船也别沉了。”引得在场的人都会心地大笑起来。
后来,陈赓挺进豫西,3个月歼敌5万,解放了十余座县城,成功地配合了刘邓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我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实践证明了毛主席战略决策的英明正确,同时,也证明了陈赓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