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二、军事典故2

舌卷齐城

蒯通说信曰:“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史记·淮阴侯列传》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的这段话意思是说,谋士蒯通对韩信讲,郦食其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就获取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后来,人们就用“舌卷齐城”,或者“掉舌”、“下齐”来形容善于游说,靠游说得胜或取得成功。

郦食其是陈留县高阳乡人,年轻时非常喜好读书,因家境贫困而四处漂泊。由于博览群书,口才出众,非常善辩,为人又很傲气,被时人称为狂人。

刘邦起兵反秦路经高阳,郦食其递上名片求见。刘邦听通报的人说,来求见的人从外貌上看像个儒生,就让人出来转告说:“刘邦敬谢先生,现在是军事时期,不见儒生,先生请回吧。”郦食其听后眼一瞪,按着腰上的剑大声喝道:“去,我不是什么儒生,我是高阳酒徒。”后来高阳酒徒也成了一句成语,用来指狂放不羁的人。

刘邦也不含糊,当时正坐在床上洗脚,便说:“那就让他进来吧。”郦食其进来,只行拱手礼而不跪拜,说:“你是想要灭亡秦朝,还是帮助秦朝呢?”刘邦回答:“当然是灭亡秦朝。”郦食其说:“真要聚集民众组成正义的军队去讨伐无道的秦朝,就不应该用傲慢无礼的态度接见年长的人。”当时郦食其60多岁,刘邦50多岁。刘邦一听这话马上停止洗脚,起身整理衣服,并请郦食其坐在上座,向他道歉。于是郦食其帮刘邦出主意,降服了陈留县令。后来郦食其就成了刘邦的说客,经常乘着马车,出使各个诸侯国。

汉王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03年,刘邦与项羽在荥阳反复争夺,深感兵力不足。郦食其向刘邦献计攻取被称做“粮仓”的敖仓,并自告奋勇,出使齐国,说服齐王田广归顺汉王。当时田广拥有20万军队,占据着幅员千里的齐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的广大地区。如齐国归顺,不仅减轻了刘邦军事上的压力,也无疑增加了项羽防守上的压力。刘邦听从了郦食其的建议。

郦食其到了齐国对齐王直截了当地说:“大王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吗?”齐王说:“不知道。请教先生。”郦食其说:“当然是归向汉王。”随后列举了汉王刘邦的许多得人心的地方,和楚王项羽的失道之处。特别指出:如今汉王已经占有敖仓的粮食,堵塞了成皋的险要,把守着白马渡口,断绝了太行的通道,各路诸侯如不归服就会先被消灭。如果齐王先行归顺汉王,那么齐国的江山就可以保住,否则危亡立即就到了。齐王认为郦食其说得有道理,于是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献给了刘邦。但是他把郦食其留了下来。

后来,韩信发兵攻齐国。齐王田广让郦食其去阻止汉军,郦食其拒绝了。齐王一怒之下杀了他,领兵东逃。

刘邦平定天下后,分封列侯功臣,想到了郦食其。一查,他还有个儿子叫郦疥,多次领兵打仗,但战功尚不足以封侯。念他父亲的缘故,刘邦封郦疥为高梁侯,食邑地为武遂。

投笔从戎

“投笔从戎”这个典故出自《东观汉记·班超传》。说的是班超不愿过为官雇佣抄写的生活,决心要像傅介子、张骞那样,立功异域,以得封侯。后人即以“投笔从戎”、“弃笔从戎”、“投笔从军”、“投笔取封”、“班超投笔”等,来形容一个人弃文就武,发奋建功立业的决心。

说到班超,不能不提到班超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他们都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为史学作出过重大贡献。《汉书》的写作提纲和大部分手稿,都是班固草就的,后又经班昭续写而成。它记述了前汉共229年的历史,是一部断代史。

班固在写《汉书》时,曾被人诬告下狱,班超勇敢地去面见明帝,为兄争辩。明帝十分赞赏班超的勇气和才学,不仅释放了班固,还对班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此,班家从扶风平陵迁到洛阳,班固以校书郎身份修史,班超在家替人抄书挣钱,孝侍寡母。

在班超的心目中,有两个人他一直很敬慕。一个叫傅介子,是前汉北地人,在元帝时奉命出使西域,刺杀楼兰王平定西域,被封为义阳侯;另一个人就是张骞,汉武帝时通西域成功,被封为博望侯。日复一日的抄书工作使得班超心有不甘。有一次,他把笔往笔架上一放,说:“大丈夫怎能总在笔砚之间徘徊,而无志略,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弃文就武,异域建功。”

不久,明帝偶见班固,想起其弟班超,便问:“卿弟现在哪里?”班固如实相告。明帝就召班超当了兰台令史,这是一个掌管文书、劾奏及官印的小官。没干多久,上司觉得班超爱讲西域立功一类的话题,认为他不安心工作,就把班超给辞退了。

永平十六年,也就是公元73年,奉车都尉窦固奉命出击匈奴,觉得班超是个人才,便任他为假司马。班超与匈奴首战伊吾,伊吾就是今天的巴里坤湖,大胜而还。窦固发现班超很有军事才能,便派他带领36人出使西域各国,直到永元十四年,即公元102年,班超才回到京师洛阳,被和帝拜为射声校尉。班超终年71岁。

班超立志投笔从戎,出使西域30多年,使50多国臣服,功勋卓著,确实令人肃然起敬。难怪今天人们常提“投笔从戎”,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为国争光的壮志雄心。不过,“投笔从戎”在我们今天的军营里,有个新的讲法,叫“携笔从戎”。虽然只改了一个字,但意思却大相径庭。一个是投笔,一个是携笔。但就是这一字之差,却道出了能文能武的当代军人素质,使这个典故又有了新的生命力。

拔帜易帜

“拔帜易帜”这个典故最初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是这样的: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韩信和张耳率兵攻打赵国,出奇兵突入赵军军营,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的红色旗帜,使赵军军心大乱,于是大破赵军。

故事说的是公元前204年10月,汉大将韩信与张耳率数万汉军,东下井陉(今河北省井陉),攻打赵国。赵王和赵国大将军陈余在井陉聚集二十万大军,准备抵抗汉军。赵国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韩信、张耳虽来势凶猛,但我军驻地井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军可一面据险坚守,一面派部分奇兵出其不意地袭击汉军粮草辎重,断其后路,可获全胜。”然而陈余并未采用他的计谋。

韩信得知这一消息,心中暗喜,大胆地在距井陉三十里处驻扎下来。当日深夜,韩信选轻骑二千人,人手一面汉军红色旗帜,在夜色掩护下,埋伏在赵军营帐附近的山上。然后,韩信命令这支伏兵等赵军追击汉军离营时,迅速冲入赵营,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红色旗帜。伏兵出发后,韩信又故意派出一支一万人的军队,背水布阵。背水布阵原是兵家之大忌,会自己断掉自己的退路。赵军见此情景,以为汉军必败无疑。

第二天天刚亮,韩信便指挥汉军向井陉攻击,赵军立即打开营门出战。双方刚一交战,韩信、张耳便命令汉军士兵丢下旗鼓仪仗,向水边阵地撤退。赵军见汉军不堪一击,便倾巢出动,争抢汉军弃物,追击汉军。此时,埋伏在赵军营帐附近的那二千汉军,见赵军营帐皆空,立即冲入赵营,将赵军旗帜全部拔掉,换上了汉军的红色旗帜。赵军回头一看自己的营帐全都插上了汉军旗帜,误以为赵王已被抓住,军心顿时大乱。

韩信、张耳退到水边后,汉军因再也没有退路,便拼命死战,越战越勇;而此时赵军已无心恋战,逃的逃、死的死,很快便被汉军全部消灭。

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发起的朝阳集战役与此相仿。当时,国民党调集了十二个旅分二路进攻我淮北解放区。陈毅称保卫淮北解放区是背水一战。他指挥山东野战军十三个团抗击,乘敌立足未稳之时,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第九十二旅,取得了朝阳集战役的胜利。战役结束后,陈毅元帅写下了《淮北初战歼蒋九十二旅》这首诗:

人民怒撼山河动,背水奇功敌尽降。

诗中引用了我们上面讲的韩信背水一战,拔帜易帜的典故。不过这里所说的背水一战,有了更广阔更深刻的内涵。

多多益善

上(刘邦)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史记·淮阴侯列传》

刘邦与韩信的这段对话的中心意思是:韩信统率军队,越多越好。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个典故的由来。

这个典故说的是公元前202年,刘邦消灭了项羽后建立汉王朝,大封功臣。战功卓著的韩信被封在淮北做楚王,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王。

第二年,有人向刘邦上书,密告韩信谋反。刘邦采纳了身边的谋臣陈平的计策,他假称自己准备巡游云梦(云梦是当时著名游猎区),要各地诸侯到陈县(今河南的淮阳)相会。韩信不知是计,亲身前往,当场被刘邦下令逮捕。

韩信被押解到洛阳后,刘邦想起他昔日跟自己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就下令将韩信免罪释放,贬为淮阴侯。后来,刘邦定都长安,韩信就闲居长安,无所事事。他看到过去曾经是自己部下的周勃、灌婴、樊哙等人,一个个都位居列侯,跟自己平起平坐,很是不服。因此,经常称病不上朝。

刘邦知道韩信心怀不满。一天,刘邦派人把韩信召进宫来,闲谈中,刘邦叫韩信评论一下朝中诸将的才能。韩信就毫不客气地将周勃等人一一评说了一番,几乎没有一个人被他看上眼。刘邦听后,就笑着问韩信:“如果我去带兵,你看能带多少人?”刘邦这句话触动了韩信,他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陛下如果带兵,我看最多不过十万人。”刘邦马上又问:“那你能带多少呢?”韩信说:“臣带兵是多多益善。”刘邦一听,不禁放声大笑,说:“你既然带兵多多益善,远胜于我,为什么反而被我擒住呢?”韩信自知失言,忙说:“陛下虽然不善于带兵,但是善于带将,这是臣所以被陛下生擒的原因。”

这次谈话,结果当然是不欢而散。韩信高傲的性格和流露出来的不满情绪,更加深了君臣之间的隔阂。

公元前197年,赵相国阳夏侯陈希起兵谋反,刘邦亲率大军前去讨伐。韩信想乘机在长安发动兵变,谁知还未动手,就被人告发。皇后吕雉和留守后方的丞相萧何用计把韩信骗进宫中,当场逮捕,并在长乐宫密室将其处死。

后人用一句成语概括了韩信的一生,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早年,韩信投奔刘邦,一时不受重用,曾弃刘而走。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并说服刘邦,将韩信封为大将。楚汉相争期间,韩信统率汉军,所向无敌,没想到一世英雄,竟落了个晚节不保。

李广射虎

说起西汉名将李广,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马上就会联想到许多关于李广的典故,如“李广射虎”、“射虎南山”、“李广难封”、“飞将难封”、“李广不侯”,等等。这些典故,多数都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前181—前119),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西南)人。他是秦朝李信将军的后代。由于祖祖辈辈精通骑射,李广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骑马射箭,练就一身的好武艺。

公元前166年的冬天,匈奴十四万骑兵大举进犯边境,李广因作战勇敢升任中郎将,经常随汉文帝护驾。汉景帝即位后,李广出任陇西都尉、骑郎将,曾随周亚夫讨平“吴楚七国之乱”。由于他功高显赫,出任七郡太守(七郡就是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和云中),为守卫西汉边防作出了重要贡献。汉武帝时,李广官至前将军。到公元前119年,他随大将军卫青进军漠北,因为迷路,误了时间而愤愧自杀。

李广一生与匈奴激战七十多次,威震边疆,匈奴畏他如猛虎,给他送了两个外号,一个叫“飞将军”,另一个叫“猿臂将军”。

毛泽东曾在《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词中将英勇杀敌的红军比喻成李广。毛主席在词中这样写道: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词中的“飞将军”指的就是李广。说的是1931年4月,蒋介石不甘心第一次“围剿”失败,重新纠集二十万大军,在江西吉安与福建建宁对我苏区发动第二次大“围剿”,欲置红军于死地。但是我红军随机应变,如神兵天降,歼敌三万多人。毛主席在欣喜之余,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毛主席在这首词中,连用了五个典故,一气呵成。

这五个典故是:“云欲立”、“枯木朽株”、“飞将军”、“自重霄入”、“为营步步”。

今天,我们在这里说起李广,还要顺便给您说说他爱兵如子,深受将士拥戴的事。读过《李将军列传》的朋友,不难发现,李广将军他处处身先士卒,同甘共苦。司马迁在撰写《李将军列传》时,用了很多褒扬之辞。如:

得赏赐辄分其麾下,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事,饮食与士共之。暑不张盖,寒不重衣,险必下步,军井成而后饮,军食熟而后饭,军垒成而后舍,劳逸必以身同之。军中自是服其勇,士以此爱乐为用。

司马迁对李广将军给予了最热情的赞扬。但是今天我们在赞扬李广爱兵如子的同时,又不能不说到李广有的做法也不可取。李广这个人不太讲究以法治军,不严格要求部下将士,也不太重视军容。那么作为一位大将,没有严明的法度,就不可能形成战斗力。孙子说:“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而这才是真正的治军之道。

运筹帷幄

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史记·高祖本纪》

这段文字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是刘邦说的一段话。大意是:若论在军帐中策划和运用克敌制胜的谋略,刘邦认为自己不如张良。这就是“运筹帷幄”这个典故的由来。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的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的统治,从此与楚霸王项羽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战争。

在楚汉相争的最初岁月中,刘邦好几次被项羽打得损兵折将,溃不成军。公元前205年,楚汉两军在彭城(今徐州)交战,汉军全线崩溃,伤亡将士二十多万人,连刘邦的父母和妻子都被楚军俘获了。刘邦自己一直跑到河南荥阳才站住脚跟。

“彭城之战”的惨重失败,使刘邦几乎失去了胜利的信心。他在途中对谋臣张良说:“函谷关以东的地方,我准备不要了。你看送给什么人,可以使他们为我建功立业?”

张良说:“大将韩信善于用兵,屡战屡胜;楚九江王英布和项羽有矛盾;魏相国彭越是一个能征善战的猛将。您就送给这三个人吧!如果他们能够为您出力,项羽就没有了安宁的日子,最后一定会失败。”

刘邦根据张良的谋划,联络彭越,策动英布背叛项羽,同时命韩信与他们相呼应,加紧对项羽后方进行骚扰和进攻。到公元前203年,项羽被迫同刘邦停战讲和,双方确定以鸿沟为界。鸿沟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是沟通黄河与颍水的古运河。

平分天下的和约缔结以后,项羽就踏上了东归之路,刘邦也准备率军返回关中。此时又是张良深谋远虑。他和陈平一起劝说刘邦,不要放虎归山,要穷追猛打,将项羽一举消灭。刘邦觉得张良的意见很有道理,就调回大军开始追击项羽,一直追到阳夏。

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陷入汉军重围。项羽突围无望,兵败自杀。刘邦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统一了天下。

在庆功大会上,刘邦论功行赏。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子房(张良)虽然没有上阵打仗,但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建立了特殊的功勋。”刘邦当即宣布封赏张良齐地三万户,被张良谢绝,最后张良被封为留侯。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河北省西柏坡指挥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分别在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向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战略性进攻,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史称三大战役。当时,国民党军队总兵力为365万人,其中用于一线作战的兵力174万人;人民解放军总兵力为280万人,其中野战军149万人。人民解放军集中优势兵力,先是全歼卫立煌集团47.2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接着挥师平津地区,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继而决战淮海,歼灭杜聿明集团55.5万人。至此,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和精锐师团160多万人全部被人民解放军歼灭,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三大战役的胜利正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佳作。

坚壁清野

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困耳。

——《三国志·魏书·荀敬攸贾诩传》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要加固防御工事,将四野的居民、物资全部转移、收藏,使敌人一无所获,站不住脚。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也是“坚壁清野”这个典故的最早出处。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军后,占据了兖州地区,威震山东。接着曹操准备挥师东进,夺取徐州这个战略要地。

曹操东征,后方空虚。兖州豪强张邈勾结吕布,袭取了兖州大部分地区,并占领了濮阳。这样,整个兖州地区只剩鄄城、东阿、范县三处没有被攻破。当时,守卫这三处城池的是曹操的谋士荀。曹操得到消息后,十分恼怒。因为,丢了兖州根据地,形势变得对曹操十分不利。于是,曹操急忙从徐州撤兵回来,向屯驻濮阳的吕布发起反攻。

然而,吕布是员虎将,他的部下也不弱。曹军怎么攻打,都无法取胜。双方相持了好长时间,最后,各自的粮草都快没有了。无奈之下,双方只好各自收兵。

此后不久,徐州牧陶谦病死了。陶谦临死时,把徐州托让给了刘备。消息传到曹营后,曹操争夺徐州的心情更为急迫。他准备先打下徐州,然后再回过头来消灭吕布。这时,谋士荀忙劝阻曹操说:“以前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据有河内,都是有了牢固的根据地。进可以胜敌,退可以坚守,才能够得天下。如今,将军为什么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呢?”

曹操认为,陶谦刚死,徐州民心浮动,攻取不难。荀却说:“我看未必。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徐州方面已经组织人力,加紧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分明是对可能发生的战争有所准备。收完了麦子,对方必然还要星夜加固营垒,强化防御工事,以应付万一。四野的居民、物资,也会全部转移、收藏。这样,军队开到那里,势必无法立足,反而让徐州的刘备赢得主动。”说到这里,荀进一步提醒曹操,他说:“对方‘坚壁清野’,固垒以待我军。到那里,将军攻不能克,掠无所得,不出十天,全军就要不战自溃了……为防吕布再次乘虚而入,我方需多留兵力。而这样,攻打徐州的兵力就会不足。但如果少留兵力,又不能保证守住鄄城。如果弄得兖州尽失,徐州又未取,这岂不是一举两失了!”曹操听了荀的话后,十分佩服,决定暂不分兵东进,只与吕布对垒。后来,曹操果然大败吕布,平定了兖州,巩固了后方根据地。为日后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一方面对我根据地加紧疯狂的进攻,另一方面实行残酷的大扫荡和“三光”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我根据地抗日军民对优势之敌实行的就是“坚壁清野”的作战方针,使日寇最终一无所获。

人自为战

信曰:“……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史记·淮阴侯列传》

上面的这段话,可以说是成语“人自为战”的典源。原文的意思是:韩信对众将官说,这是激励全军将士努力作战的一种办法。把军队放置于被称作死地的地方,就会使全军人人为求生存而殊死战斗,从而赢得生的机会。

公元前204年,汉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大将陈余在井陉(今河北省井陉)布置了二十万大军,准备抵抗汉军。由于汉军兵少,韩信决定拨出一万人,背水列阵。韩信的部下十分不解,又不敢多问,只好执行命令。而陈余看后心中暗喜,笑韩信不会用兵。第二天,汉赵两军一交手,韩信就退走,赵军随后追杀过来。汉军退至河边预设的阵地,官兵们见已无退路可走,转过身来,殊死拼杀,真可谓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个个奋勇,一时间顶住了赵军的攻击。赵军虽然兵多,却无法一下子吃掉顽强的汉军,双方你争我夺,处在胶着状态。这时,赵军后方突然大乱,刚才还向前进攻的赵军,开始纷纷后退。原来,韩信早在前一天夜里秘密派出的二千名骑兵,此时从赵军背后发起了袭击。赵军腹背受敌,军心大乱,士兵纷纷败走。尽管赵军统帅当场斩杀了多名士兵,也无法阻止“兵败如山倒”的趋势。在汉军的两面夹击下,赵军土崩瓦解,主将陈余死于乱军之中,赵王也成了汉军的俘虏。

战后,韩信的部下问:“兵法上讲,预设战场要依山傍水。这次,将军却令我们背水布阵,等于把军队置于死地,可结果却打胜了,这是什么道理呢?”韩信回答:“这种战法,兵法上也讲过,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而已。兵法上不是说,军队陷于死地可以后生,置于亡地可以后存吗?我不过是没有拘泥于前人的经验,而是采取了一种新的激励士兵努力作战的方法。”接着,韩信就说出了文中开头所提的那段话。

“人自为战”,原来意思是讲,每个人为求自己的生存,而奋力地去战斗。在以后的实际运用中,逐渐地又赋予了它新的含义。抗日战争时期,广大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自为战,村自为战”,积极开展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终于将日本侵略军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里讲的“人自为战”,与原来的意思相比,就有了一个从自发地求个人生存到自觉地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战斗的转化,从而也使得“人自为战”这句成语,成为我军反侵略战争中一个重要的作战指导思想。

暗渡陈仓

“暗渡陈仓”是人们在军事生活中,使用较多的一句成语,典出《史记·高祖本纪》。常用来形容一边迷惑、麻痹对方,一边偷偷摸摸地暗中活动,出其不意,达到了某种目的。

秦朝末年,项羽和刘邦都有独霸天下的野心。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封地、封王,他知道刘邦不好对付,有意将刘邦封为汉王,领地限制在当时偏僻的巴蜀和汉中一带。刘邦很是不服,但当时自己的实力不足以与项羽抗衡,只好领兵西上,开往汉中的南郑城。在通往南郑的路上,有绵延几百里的栈道。栈道是在险峻的悬崖绝壁上凿孔支架木桩,铺上木板而成的窄小通道。刘邦接受谋士张良的计策,将走过的栈道全部烧毁。这样既有利于自己的防御,又可以迷惑项羽。因为项羽为防刘邦日后与自己争天下,把他东进必经的关中分为三部分,封秦朝的三个降将鄣邯、司马欣、董翳为王,号称三秦,拥重兵把守。烧毁栈道,既向项羽表示刘邦无意东进,又松懈了三秦对刘邦的戒备和防守。

公元前206年8月,刘邦拜韩信为破楚大将军。韩信命大将樊哙带一万人大张旗鼓地去修复栈道。由于山路崎岖,栈道全部焚毁,将士们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樊哙心中暗暗叫苦,如此工程,就是十万人一年也修不完哪!消息传到把守关中第一道关口的老将鄣邯耳朵里,也很是不以为然。

哪知韩信亲率三万精兵,秘密从孤云岭雨脚山后,沿陈仓小路疾行,将士们弃马步行,不顾山道曲折,披荆斩棘,昼夜兼程,仅半个月的时间,突然就出现在了关中。鄣邯听到消息,大惊失色。由于疏于防备,一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而此时,汉军先锋樊哙已经开始攻城了。鄣邯只得仓促披挂上阵,开城迎战。结果连败三阵,丢了三座城池,所带精兵所剩无几。鄣邯恐怕被韩信活捉,有辱一世威名,恼羞成怒,拔剑自刎。

此后,韩信又连破司马欣和董翳,收取关中,直捣咸阳,楚汉相争从此拉开了帷幕。四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02年,刘邦最终击败了项羽,统一了天下,建立了汉朝。

楚汉相争是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开始的。刘邦最终取得胜利的结局,使人们把它作为重要的军事谋略广为传颂。而它的使用也逐渐走出军事领域,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达类似做法的一句成语。这句成语,也有人称作“明修暗渡”,意思是一样的。

胯下之辱

淮阴屠中少年有辱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史记·淮阴侯列传》

“胯下之辱”是说一个人从别人两腿之间处爬过去,这被视为是奇耻大辱。

这是汉朝开国功臣韩信早年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韩信是今江苏淮阴人,当他还是一个贫民百姓时,家境贫寒,本人由于既不能为官,又不会经商,经常吃不饱饭,时不时地要靠别人接济饭食,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为当地人所瞧不起。

一天,城中杀猪卖肉的几个人围住韩信。其中,一人用手指着韩信的鼻子说:“看你虽然长得身材高大,还背着刀剑,其实,你却是一个胆小鬼。”据史书上讲,韩信身长八尺五寸,当然那是旧尺寸。因是韩王的后代,所以经常带着佩剑出没于市井之中。在那些围住韩信的市井无赖中,有一高个子,扯着嗓门喊叫:“你小子要是不怕死,就来刺我一刀;你小子要是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说着他叉开两条腿,用手指指自己的胯下。周围的那帮人在一旁起哄:“爬过去,爬过去。”韩信听了,一声不响,他仔细地看了看那个高个子无赖,又看了看其他几个人,便伏下身子,从那高个子的胯下慢慢地爬了过去。看热闹的人围了一圈,大家都哈哈大笑,讥笑韩信是一个十足的胆小鬼。韩信仍然是面无表情,默不作声,心里却牢牢地记下了这一奇耻大辱。

后来,各地起兵反秦。韩信先是投靠西楚霸王项羽。项羽只给了韩信一个微不足道的官职——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由于在心里看不起他,都没有采纳。于是韩信转而投奔汉王刘邦。刘邦开始也对韩信不以为然,常拿韩信“胯下之辱”的历史来搪塞举荐韩信的人,意思是说,这种人还能成大器吗?

丞相萧何慧眼识人,认为韩信是个奇才,极力向刘邦推荐,还不顾年迈,月下追回怀才不遇,又想出走的韩信。刘邦无奈,怀着试试看的心理,拜韩信为破楚大将军。拜将后,刘邦认真地与韩信作了一番对话,这才对韩信有了新的认识。韩信果然不辱使命,帮助刘邦最终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

刘邦统一天下后,封韩信为楚王,淮阴是他的属地。韩信回到家乡,把当年那些曾侮辱过他的人吓得半死,特别是那个高个子,自认为必死无疑。没想到韩信却把他召来封了个军职——中尉,韩信对众将说:“当年他侮辱我时,我所以没有杀他,是因为杀了他并不会带来好处。现在也是如此,而我正是忍了,才有了今天。”

此后,人们就用“胯下之辱”比喻有才能的人,能暂时忍受耻辱,并终成大器。

匹夫之勇

汉文祖刘邦为韩信登坛拜将事毕,刘邦问韩信:“丞相萧何等人在我面前多次称赞将军,说你雄才大略,经天纬地,是旷世奇才,将军对我有何指教呢?”韩信说:“现在能与大王争夺天下的,只有项羽。大王估计自己的勇猛强悍,比项羽又如何呢?”

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那我远远不如他。”韩信听后躬身下拜,恭恭敬敬地说:“大王真有自知之明,我也认为大王不如项羽。但是,我在项羽手下做过事,我对他的性格、作风、才能、品行,知道得清清楚楚。项羽可以说是叱咤风云,他的一声大喝,就能吓退千军。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人他不能也不会用人。贤臣良将,在他的手下,一筹莫展,毫无用武之地。所以说,项羽虽勇,只是匹夫之勇。项羽待人也是恭敬和仁义的,他关爱部属,遇到将士患有疾病,他能问暖问寒,关注饮食起居。但是,当部属有功该分封行赏时,他却常常舍不得,这种仁其实只是妇人之仁。”接着,韩信又指出项羽背信和滥杀无辜的不义。最后总结说项羽的勇,只是匹夫之勇,项羽的仁只是妇人之仁,所过之处,烧杀抢掳,村庐尽墟,尽失人心。如果汉王能反其道而行之,揽天下贤才,任武功强将,以天下城邑,封有功之臣,让人心悦服,得到天下并非难事。刘邦听后大喜,自认为与韩信相见恨晚,对韩信是言听计从。

后来,刘邦打败项羽,做了皇帝,在洛阳宫大宴群臣时说:“我所以能成功,取得天下,是我能知人也能用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筹划粮草,整理财政,我不如萧何;上阵打仗,攻城拔寨,率百万之师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中之杰,我能用,此三杰。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用,天下怎么能不属于我呢!”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一下项羽。项羽可以说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他24岁在江东起兵反秦,26岁夺得秦朝政权。接着楚汉战争,他与刘邦交手四年,最后败在刘邦手下。死时也不过30岁出头。遗憾的是,究竟为何失败,他临死尚不觉悟,仰天高呼:“天之亡我,非用兵之罪。”司马迁批评他,说他最大的错误是自矜功伐,不肯纳谏,欲以武力经营天下。所以,今天人们称那些没有深谋远虑,又听不进别人意见,只凭武力用事的人为匹夫之勇。

大树将军

典故“大树将军”,讲述的是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将领冯异的故事。

冯异,字公孙,生年不详,死于公元34年。他出生在颍川父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宝丰市东。他自幼好读书,通晓《左氏春秋》、《孙子兵法》等。东汉初年,冯异出任过王莽政权的郡掾,郡掾是一个职位不高的官衔;后来转投刘秀,受到重用。先是拜为偏将军,后因战功卓著,屡献定国安邦方略,被封为应侯。

冯异为人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他乘车行驶在路上,遇到别的将军,总是马上叫随从把车让到一边。行军作战休息的时候,将军们坐在一起谈论战功,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冯异却常常躲在一边,坐在树下,不声不响,从来不参与这些争论,久而久之呢,军中的将士就都称他为“大树将军”。

刘秀率军消灭了王郎割据势力,打下邯郸以后,决定要整顿军制,重新分配将士的隶属,结果全军将士都表示愿意归于冯异手下,这很是让刘秀感慨。将士信服和拥戴冯异,不仅是因为他精通兵略,军纪严明,更是仰慕他为人谦逊,体恤士卒。冯异领军在外作战,每有战功,上报时总是尽数部下的成绩,从不贪功。有一年,由于道路被阻,冯异的部队被困在一个极度缺粮的地区。当地粮价飞涨,一斤黄金才能换取五升黄豆,百姓饥饿,甚至出现了吃人肉的现象。冯异严格要求部下不许扰民,自己带头吃野果、野菜,全军将士同心协力,坚持渡过了难关。冯异的为人也为他的对手所叹服,在与冯异的作战中,曾多次出现敌对方慑于其威力和仰慕其人格而投降的事例。公元25年,作为敌对方的更始军一次投降就达十余万人。

刘秀也很赏识和信任冯异。众人劝说刘秀称帝,刘秀拿不定主意,特意从前方紧急召回冯异,诚心诚意地征询意见。看到冯异点头了,刘秀才像吃了一剂定心丸。公元25年,刘秀即帝位,称汉光武帝,冯异被封为阳夏侯。冯异长期在外领兵作战,不免威权益重,百姓归心,有人密告刘秀说冯异有“反心”,朝中大臣也对冯异兵权过重有所担心,刘秀却坚信冯异不疑。冯异也不负刘秀的信任,南征北战,最后病死军中,马革裹尸,被后人奉为军人的楷模。

骄兵必败

“骄兵必败”,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句成语。“骄兵”,是指恃强凌弱的军队。这句成语的意思是:认为自己强大而轻敌的骄横军队必定要打败仗。

公元前68年,汉宣帝刘询派侍郎郑吉率军西征车师国。车师国求救于匈奴,但匈奴没有及时派兵支援,因此车师国投降了汉朝。不久,匈奴大军突然袭击车师,把郑吉率领的七千人马团团围住。郑吉派人突围,给汉宣帝报信请求派兵支援。

汉宣帝召集群臣商议此事。大将军赵充国主张趁机攻打匈奴的大本营。而丞相魏相却不同意派大军出战。上书进谏说:“国家出兵作战一般是在五种情况下,结果却是不同的。救乱诛暴,谓之义兵,兵义者王;敌加于己,不得已而起者,谓之应兵,兵应者胜;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利人土地货宝者,谓之贪兵,兵贪者破;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在魏相看来,第一种情况解救危难,平暴安良,是为正义,因此称为“义兵”,战必无往而不胜。第二种情况敌人侵犯,迫不得已奋起自卫,也可称作“应兵”,师出有名,必然打胜仗。而后三种情况,忿兵、贪兵、骄兵都是不可取的。因一时气愤铤而走险,置国家安危于不顾,或是贪恋他人资源财物,强取豪夺,大动干戈,甚至凭借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动不动就给别国发号施令,大施淫威,以战争相威胁,都是不义的,最终必然导致失败的结果。在忿兵、贪兵和骄兵中,尤以骄兵的后果最严重。魏相认为,骄兵“出兵虽胜,犹有后忧”。也就是说,骄兵短时期内可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但从长远观点看,却是忧患重重,弊大于利。所以,他对汉宣帝讲,骄兵的结局,不仅仅是失败,而可能是灭亡。

说到这儿,魏相把话锋一转,说:“近年来,匈奴没有侵犯我们边境。现在为了车师,就要去攻打匈奴,这是没有道理的。出兵作战要有名义,我不知道这次出兵攻打匈奴有何名义?”

汉宣帝采纳了魏相的意见,决定暂不出兵攻打匈奴,而是派了一支部队,驰援郑吉,把他和他的军队接应回了渠犁,也就是现在的新疆轮台、尉犁之间。

魏相的“五兵”说,其实是阐述了中国古代军事哲学中关于战争正义与非正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这一观点对后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影响很大。“骄兵必败”,作为这一思想的载体也以成语的形式在民间流传至今。不过,如今它的运用已走出军事领域,成为人们在表达骄傲的人做事不会成功这层意思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比喻。

斗酒彘肩

成语“斗酒彘肩”源自“鸿门宴”的故事。在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起舞,欲杀刘邦,项伯暗中尽力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但项庄咄咄逼人,形势万分危急。刘邦的谋士张良见势不妙,赶紧走出帐外,把消息告诉了负责刘邦安全的猛将樊哙。

樊哙与刘邦是同乡,早年以杀狗卖肉为生,后来跟随刘邦起兵,出生入死,战功卓著,很受刘邦器重。樊哙与刘邦还有一层关系,樊哙的妻子吕须与刘邦的夫人吕雉是亲戚。所以,在刘邦的诸多将领中,樊哙被认为是最亲近的。

樊哙听张良一说,顿时急了,立即持剑握盾闯入项羽的军帐。两侧持戟的卫士制止樊哙,不让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过去,两侧的卫士纷纷倒地。樊哙闯入军帐内,靠着帷帐向西站着,愤怒地瞪起眼睛,怒视项羽,头发都竖了起来,眼角也张裂流着鲜血。项羽按剑问道:“这个大汉是什么人?”张良回答:“他是刘邦的武士,名叫樊哙。”项羽说:“真是一个壮土,快给他拿酒。”手下人立即给樊哙送来一斗酒,樊哙谢了项羽,一饮而尽。项羽又说:“送给他猪肩。”手下人立即送上一只生猪肩,樊哙把盾牌扣到地上,把生猪肩放在盾上,拔剑切肉,大口吃起来。项羽说:“壮士,还能再喝酒吗?”樊哙回答:“我连死都不怕,喝几斗酒算什么!”樊哙的言行震慑了项羽及手下的武将们,项庄等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刘邦借机上厕所,走出项羽的军帐,连来时坐的车都不要了,独自骑马逃离了鸿门。樊哙呢,也不辞而别,匆忙离开,抄小路返回了自己的营地。

“斗酒彘肩”就源于这个典故。“彘”,是指猪。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形容某人言行豪壮,英勇无畏。

披坚执锐

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派大将军章邯进攻赵国。章邯派部将王离领二十万军队,把赵王紧紧地包围在巨鹿,自己亲率二十万大军屯兵城外,以逸待劳,准备打击来救援的军队。赵地危急,赵王多次求救于楚国。楚怀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楚军五万人北上救赵。另派刘邦率一支军队攻打咸阳,以策应宋义和项羽。宋义带领人马故意缓缓而行,好容易到了安阳境内(今山东曹县一带),宋义竟然命令军队休整46天。年轻气盛的项羽多次劝说宋义:“秦军把赵王围困在巨鹿,我们应该赶快进军,如果我们在外面攻击秦军,赵军必然会作内应,这样秦军必为我们所破。”欲收渔人之利的宋义却说:“现在秦军攻赵,如果秦军得胜,他的军队一定十分疲困,我们就趁秦军疲困之时进攻;如果秦军不能取胜,我们就大张旗鼓地向西进军,也一定能打败秦军。”说到这儿,宋义斜视着项羽又说:“身穿铁甲,手拿锐利武器去打仗,我不如你;坐下来讲用兵之策,你就不如我宋义了。”项羽心里着急,又向宋义建议道:“现在将士都希望我们进兵,协力攻秦,而且今年灾荒严重,百姓饥饿,军队缺粮,久留是不行的。如今秦军强大,大有一举吃掉赵国之势,哪有什么疲困的机会可以利用。楚王把一国之事交付于你,国家安危在此一举,望你以国家利益为重。”宋义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无论项羽怎样劝说,就是不为所动。项羽无奈,就把宋义杀掉了。

项羽杀了宋义,夺了兵权之后,楚怀王封他为上将军,接替宋义的职位。项羽派英布、蒲将军率两万人,去断秦军的粮道,自己亲率主力跟进,渡过漳水后,破釜沉舟,令士卒只带三天的干粮,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当时燕、齐、魏国等救赵的军队都已到达巨鹿郊外,却慑于秦军威势,不敢交锋。项羽身先土卒、带领楚军杀进重围。楚军已绝后路,个个奋勇争先,以一当十,结果所向披靡,勇不可挡。燕、齐、魏军在楚军的鼓舞下,也一齐杀向秦军。秦军大败,王离在阵前被俘,章邯边战边退,在今天河南安阳附近走投无路,投降了项羽。至此,不仅巨鹿之围被解,而且秦军主力全部覆灭。

与此同时,由于秦军主力是在赵地作战,原来作为偏师的刘邦,借此机会绕路从秦军防守的薄弱之处攻到了咸阳,屯兵灞上(今陕西西安东南),秦王子婴被迫投降。后来项羽率军来到灞上,随后就发生了“鸿门宴”、“火烧阿房宫”以及后来的“楚汉相争”。用“披坚执锐”来比喻项羽的骁勇善战,是再恰当不过的。这句成语也被人们用来表示投入战斗。

斩将刈旗

歼灭了秦军主力的项羽与刘邦会师在灞上。后来双方为争夺天下又打了四年的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刘邦最终把项羽包围在垓下,四面楚歌,逼得虞姬拔剑自刎,而项羽乘夜率领八百多名士兵向南突围,到了天明,汉军发觉项羽逃走,将军灌婴立刻带领五千骑兵追击。

项羽突围后渡过淮河,由于走错了路,不得不原路返回,结果被汉军追上。这时,项羽的手下只有二十八骑,而汉军却是漫山遍野。项羽长叹一口气,对手下人说:“我自起兵反秦到现在,已经八年了,身经七十余战,所向无敌,今天看来是难以脱身了。”说着,他怒目圆睁,大声喝道:“今天就是决战,我在临死前,给你们痛痛快快地打一仗瞧瞧,杀它个三进三出,斩掉敌人的大将,砍倒敌人的大旗,让你们知道,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并不是我无能而战败。”这就是成语“斩将刈旗”的由来,它的意思是斩杀对方的将领,砍倒对方的旗帜。

项羽说完,把手下人分成四队,向四方突围,并约定在山的东面会合。接着,项羽身先士卒,大喝一声,催马奔向汉军。只见他冲到一汉将前,手起刀落,已经将那个汉将的头颅斩落马下。然后,项羽是左右驰骋,所过之处,汉军纷纷退后,无人敢抵挡。项羽杀得性起,一会儿,就毙伤一百多名汉军,在汉军中真可以说是如过无人之境。汉军由于惧怕项羽,纷纷避让,但里外三层,把项羽团团围住。项羽拚杀了一阵,回头一看,只损失了两名骑兵。他笑着对身后跟随的手下人说:“这一仗打得怎么样?”士兵都跪在地上说:“大王说的一点儿都不假。”项羽听后是仰天大笑。

最后,项羽只身一人赶到了乌江渡口。他拒绝了乌江亭长劝其返回江东,东山再起的建议。他认为,当初带领八千江东子弟起兵,如今一人返回,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将自己的坐骑乌骓托付给亭长,自己返身徒步与追赶上来的汉军继续拼杀,又斩杀数百人,自己也身受十余处创伤,最后拔剑自刎。

项羽至死认为,失败是上天的意志,而并非自己在军事上无能,这是他的悲剧。但是他作为军人,血战沙场,视死如归,又往往为人们所称道,所以他又被人们称为“失败的英雄”。

“斩将刈旗”,后来也被人们用来比喻将士勇猛杀敌。

短兵相接

“短兵相接”今天常用来比喻敌我双方,面对面地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作为典故,它最早的出处应该追溯到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所著的《九歌》。他在《楚辞·九歌·国殇》中描写古代战争场面时,就使用了“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的诗句。汉朝的司马迁是最早把“短兵接”作为成语来运用的。

作为成语,它最早出自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故事说的是,秦末楚汉相争的初期,汉王刘邦乘楚王项羽大军在山东一带作战的有利时机,亲率五十六万大军一举攻占了楚都彭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徐州。项羽见自己的后方告急,立即领精兵三万从山东挥师南下,迅速包围了彭城,打得刘邦措手不及。汉军仓促迎战,被驱入谷水、泗水,死伤二十余万人。项羽的部将丁公率军穷追不舍,他是项羽手下猛将季布的舅舅,是一个很有心计,也很会带兵打仗的将军。追到彭城以西,穷途末路的刘邦不得不回头迎战,两军在战场上开始了你死我活的拼杀。古代作战使用的兵器,弓箭称为“长兵”,刀剑称为“短兵”。近身作战,弓箭无法展开,必须使用短兵器,所以叫做“短兵相接”。在生死攸关的战场上,双方自然是奋力搏击。汉军人少,又连日征战,人困马乏,形势非常危急。刘邦自知很难脱身,便勒马回头对追上来的丁公说:“你我都是英雄,何必苦苦相逼呢?”丁公听了先是一愣,随后想了想,便卖了个情面,引兵退去。刘邦这才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带着仅存的数十名残兵败将,脱身而去。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短兵相接”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刘邦、季布和丁公的结局。刘邦最终战胜了项羽,做了汉朝的开国皇帝。曾多次与刘邦交战,让刘邦颇为忿恨的季布先是被通缉,刘邦为其人头悬赏千金;后来,刘邦听取了谋士建议,为收买人心,赦免了季布,还拜他为中郎将。而丁公呢?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兵败后,他自恃救过刘邦一命,主动前来投靠。没想到刘邦不仅不感激他,反而说:“你作为项羽的部属,是不忠的。使项羽最终丢失天下的人,就是你丁公。”随后,刘邦下令将丁公推出斩首,告示三军,做人做事不要学丁公!

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列传》。原文的意思是:大丈夫应当战死沙场,用马的皮革包裹尸首,还葬故乡。

马援是后汉时期的一个重要将领。他生在前汉末年,12岁时父母双亡。哥哥马况让他学诗,学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起色,马援便要求到边疆去放马。哥哥怕弟弟灰心,就鼓励他说:“汝大才,当晚成。”意思是你的才能很大,可能成熟得晚些。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大器晚成”。

马援果然应验了哥哥的话——“大器晚成”。王莽末年,他被任命为新城大尹,就是汉中的太守。王莽败后,隗嚣拜他为绥德将军,后来,马援与隗嚣反目成仇。刘秀大军西征时,马援受到重用。刘秀让马援与群臣共商讨伐隗嚣之计。马援顺手将一袋米倒在席上,按地形堆成山川河谷,这大概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沙盘模型。当时,刘秀高兴地大叫,敌军全在我眼中了!随后,刘秀大军便进占第一(今宁夏固原县),隗嚣军大败。建武九年,马援被拜为太中大夫,建武十一年拜为陇西太守,是刘秀帐下有名的常胜将军。

光武帝刘秀基本统一中国后,为了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极力避免战争。

建武二十年,马援班师回京后,刘秀赏赐给他一辆兵车,职务仅安排在九卿之后,封为新息侯。许多朋友都前来祝贺,其中有一个人叫孟冀,他跟马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言谈中不免有些溢美之词。谁知马援却说:“男子汉就是应该在战场上逞雄,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醉卧床上,缠绵于儿女之情!”言辞之间表明了自己立志战死疆场的雄心壮志。孟冀敬佩地连连称道,说:“将军真是壮烈之士,男子汉就应当如此!”

虽然马援在花甲之年请战出征,为国尽忠,最后病逝军中,但他的“马革裹尸”的精神却一直为人传颂,在历朝历代的将士中影响深远。

毛主席也曾在大悲大痛的时候,引用过这个典故。抗美援朝期间,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敌机的一次空袭中光荣牺牲,金日成希望能将毛岸英烈士的遗体安葬在朝鲜。毛岸英烈士的遗体是留在朝鲜还是运回国内,当时毛主席没有立即答复,等到第二天早上,秘书发现主席的桌子上有两句诗,写的是: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主席的批示就在诗中。毛岸英烈土被安葬在了朝鲜的国土上。

兵不厌诈

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

——《后汉书·虞诩传》

《后汉书·虞诩传》中的这段文字,就是“兵不厌诈”这个成语的由来。意思是说用兵打仗,要尽可能地多采用一些迷惑敌人的办法。不过,关于这个成语的最早文字记载,还有一处是在《韩非子·难一》中:

战阵之间在,不厌诈伪。

这两处的文字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兵不厌诈”。

东汉安帝年间,由于天灾不断,兵火连年,加上贪官污吏的不法行为,内忧外患迭起,各地农民起义不时发生,少数民族问题一直困扰着开始颓败的后汉王朝。永初四年,活跃在青海一带的一支羌族反叛,切断了陇道,割断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当时临朝听政的是邓太后,她使用了镇压和安抚相结合的策略,但未能奏效;几次征讨又都不胜而还,益州、汉中太守先后被羌族所杀。不久,这支羌族部队又进攻武都,邓太后得到这个消息后,想到了当时担任朝歌长的虞诩。邓太后召虞诩进宫,改任他去当武都太守,即日从洛阳到武都赴任。羌军得到虞诩就任武都太守的消息后,便派一支精兵到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面),羌人准备在半路上拦截。虞诩当时只带了几千人马,见羌军是有备而来,当即下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他故意让将士们散布说羌军兵多,我们打不过。太守已向太后奏请援兵,等大军到来后,再继续进发。羌军探听到这一消息后认为,虞诩一两天内不能进军,也不可能向他们发起攻击,就分兵进攻邻县去了。虞诩见羌军中计,急忙命令军队不分昼夜火速前进,并且下令部队每天都要增加行军用的土灶数量。这时,他的部下中有人不解地问:“从前孙膑打仗时,每天减灶,为什么你倒要增灶呢?兵法上规定行军每天不过三十里,为的是要防止意外,为什么我们每天要走一百多里的路呢?”虞诩说:“敌军人数多,我们人数少,走得慢了,会被敌人追上;走得快,每天又增加灶数,敌人以为我们部队多,就不敢追了。”他又说:“从前孙膑减灶是‘见弱’,我增灶是‘示强’,彼此情况不同,对付的办法当然就不能一样了。”

这一说,大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当虞诩不过三千人的部队和羌军一万多人对阵时,虞诩下令不准使用射得很远的强驽,只用射得近的弱弓。羌军认为虞诩的部队战斗力很弱,就下令猛攻。虞诩等到羌军逼近时,下令集中强驽射击,把羌军打得大败。虞诩又派出人马,埋伏在羌军的退路上,进行袭击,最后终于打败了羌军。之后,他在辖区修筑了一百八十座营垒,赈济贫民,武都郡从此得到了安定。

虞诩带兵打仗灵活机动,“通权达变”,不为前人兵法所束缚,值得学习,但他镇压羌人起义却是应该给予批判的。虞诩一生多次沉浮。最终,他在永和初年,就是公元136年升为尚书令,不久就去世了。临死之时,他对自己镇压农民起义,杀害无辜进行了反省,受到了良心的谴责。

今天,我们讲的“兵不厌诈”这个成语,最初叫“兵不厌权”。“权”,就是权宜、权变,因时因事而变通办法,“兵不厌诈”这个成语是“从兵不厌权”演变而来的,其军事思想就是为了迷惑敌人。

投鞭断流

“投鞭断流”这个典故,最早记载在《晋书·苻坚载记下》中。原文是这样的:

前秦苻坚将攻晋,太子左卫率石越以为晋有长江之险,不可伐。坚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险之足恃?

苻坚的大意是说,我兵马众多,就算是把马鞭扔到长江里,也能把江水挡住,使之不再流动,(他们)还有什么天险可守的呢?

那么,苻坚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呢?

十六国时期,苻坚灭了前燕国,降服成汉国。太元元年,也就是公元376年又灭了前凉,并且出兵攻晋,占据襄阳,统一了北方大部,海东诸国六十二王纷纷派出使臣前来朝拜。苻坚此时飘飘然起来。他经常大宴群臣,极尽歌舞,朝廷上下渐渐兴起豪华奢侈之风。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苻坚决心兴师讨伐东晋。

一天早朝的时候,苻坚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谁知文武百官顿时鸦雀无声。

秘书监朱彤是个见风使舵的人,忙上前奏道:“陛下威震四方,今御驾亲征,是应天顺时之举,大军所到之处,高山低头,河水让路,必然是有征无战……此举定能统一天下,建万古不朽功业!”

朱彤话音刚落,百官中走出一个人,高声奏道:“臣以为现在不能伐晋!”众人一看,原来是尚书左仆射权翼。苻坚很不高兴,就说:“你讲吧!”权翼正了正朝服,说:“臣听说,国王无道,诸侯才共同来讨伐。如今晋国虽弱,却君臣和睦,上下同心,并且朝中还有谢安、桓冲等杰出人才,因此出兵伐晋还不是时候。”

苻坚听了这番言论,心中更是不高兴,沉默了一会儿才说:“诸卿都说说自己的想法。”

话音未落,太子左卫率石越应声奏道:“臣以为,权翼之言讲得有理。晋国不但君臣一心,而且据有长江天险,百姓也乐意为朝廷出力。出师伐晋必然凶多吉少。愿陛下保境安民,等待时机,再作打算。”

苻坚早就不耐烦了,听了太子这番话,便驳斥道:“全是庸人之谈!从前吴王夫差,吴主孙皓,他们虽有长江天堑,也未能逃脱覆灭的命运。今我带兵百万,若将马鞭投入江中,即可断其流水,(他们)还有什么天险可守?”

尽管包括阳平公苻融在内的群臣们极力反对,但苻坚还是决心伐晋,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了!

闻鸡起舞

“闻鸡起舞”最早的文字记载于《晋阳秋》。原文是这样的:

(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以豪雄著名,年二十四与琨同僻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恶声也。”每语世事,则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

这段古文的大意是:祖逖和刘琨少有壮怀,立志为国尽力,半夜听到鸡叫,便起身操练武艺。此典故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

祖逖是东晋南朝时期第一个举兵北伐,决意恢复中原的著名将领,曾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祖逖出生于公元265年,卒于321年,是今天的河北涞水人。二十四岁那年,他乔居阳平(今河北大名县东北),认识了一个叫刘琨的人,并一起被官府任命为司州主簿,就是掌管文书簿籍的小官。说到刘琨这个人呀,也非等闲之辈。我们今天常说的“枕戈待旦”一词,就出自刘琨之口。

祖逖和刘琨两人均胸怀壮志,意气相投。他们经常住在一起,作彻夜长谈,相互勉励。他们深知,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必须做到文武双全、才华超群。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祖逖在博览群书的同时,十分重视习武。

有一天深夜,祖逖在梦中突然被鸡叫声惊醒,他展望未来,浮想联翩,再也睡不着了。于是,他叫醒刘琨说:“此非恶声也。”意思就是说,鸡叫正是对我们的提醒,为报效国家,应勤学苦练武艺。于是他俩便披衣下床,仗剑相对而舞。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闻鸡起舞”典故的起源。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轻时的勤习苦练,终于使祖逖成为一名精通兵法、善用韬略的将才。后人常以“闻鸡起舞”以作自勉。如谭嗣同在《和仙槎除夕感怀》诗中写道:

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又如辛弃疾在《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词中写道: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还有很多古今名人引用这个典故,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今天的军营中也流行着一句话:“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说的就是要爱军习武,立志报国,与闻鸡起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流击楫

祖逖统兵北伐苻秦,“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晋书·祖逖传》

这段文字说的是祖逖率兵讨伐苻秦,当船行到江中时,祖逖敲打着船桨发誓道:“我祖逖不收复中原决不罢休!”后来人们往往以“中流击楫”这个典故赞扬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烈壮怀和慷慨志节。

当晋室南渡偏安江东一隅后,祖逖听说朝廷有意北伐,便毅然入朝,向元帝进言说:“藩王自相残杀,胡人乘虚而入,中原生灵涂炭。陛下如果能发布一道圣旨,让臣带领兵马前去剿虏,北方的豪杰就会望风归附,四方百姓也会群起响应。中原一定能光复,国家的耻辱也就可以雪洗了。”元帝见他态度诚恳,义正词严,不便推辞,便采取了敷衍的态度,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拨了一千个人的粮食和三千匹布,至于人马和武器,让他自己想办法。祖逖领了圣命也不再要求别的,连夜赶回了京口。

京口百姓听说祖逖要招募义兵,北伐中原,都纷纷赶来报名。祖逖从南渡的乡邻中挑选了一百多家,组成部属,又购置了十条大船,择日渡江北上。

渡江那天,秋风轻拂,祖逖依舷而立。船到江心时,有位随征的壮士唱起了《易水歌》,就是当年荆轲在易水边的千古绝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祖逖听罢,敲打着船桨发誓说:“父老乡亲们,祖逖若不能平定中原,再来南渡,当葬身于大江之底!”这壮怀激烈的誓言,令部众无不感慨激奋。

祖逖渡江后,驻扎在淮阴。他很快便招募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经过一番训练和准备,便开始了慷慨壮烈的北伐战争,并最终用自己的生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晋书》中称:“祖生烈烈,夙怀奇节,扣楫中流,誓请匈孽,邻丑景附,遗萌载说。”对祖逖的宏大志向与不朽功业给予了恰如其分的概括和评价。

我们今天常说的“中流鼓楫”、“击楫中流”、“中流楫”、“中流誓”、“击楫誓”、“祖楫”、“击楫”等,引用的都是这一典故。

1925年,毛泽东曾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词——《沁园春·长沙》,词的结尾有这样的句子: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在词中用了“中流击水”这个词,与“中流击楫”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金城汤池

“金城汤池”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用金属铸造的城廓,滚烫的护城河。形容城防坚固,极难攻克。

这个典故说的是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打下陈县(今河南淮阳),派武臣为将军,带领三千士兵,从白马津渡过黄河,攻打河北各地。

武臣过黄河后,传檄文到各地,痛陈秦王朝的残酷统治,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河北地区的广大民众,纷纷揭竿而起,痛杀贪官污吏。不久,便有数万人参加了这支农民起义军,武臣被拥为武信君。

义军占领了十多座城池后,仍有部分秦军在负隅顽抗。东郡范阳(今山东梁山县西北),是义军进攻的下一个目标。范阳令徐公胆寒心惊之余,下令日夜提防,加强守备。

当时范阳有个辩士叫蒯通,前去拜见徐公。还没等徐公发话,蒯通就没头没脑地说:“你快要死了,我来为你吊丧;但又祝贺你,你能见到我就能获生。”范阳令很不高兴,面带怒容问蒯通:“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蒯通一脸严肃地说:“你做了十几年范阳令,断人手足,杀人父子,积怨太深!过去老百姓害怕秦法,不敢杀你,而今天下大乱,秦法已废,百姓争着拿刀要挖你的心,剖你的腹,难道你还能逃脱不死吗?”

这一席话,击中了徐公的要害,他忙请教蒯通,怎样才能免去一死。蒯通说:“现在武信君的大兵已临近范阳,年轻人都要杀你,迎接武信君。你赶快派我去见武将军,早日投降,方可转祸为福。”

徐公言听计从,立即派蒯通去见武信君。蒯通见了武信君后说:“将军不是要占领河北吗?你现在每得到一块土地,夺取一座城池,都要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叫你不必苦战,就可以大功告成。”

一番话说得武信君心动起来,忙让蒯通快讲。蒯通说:“你知道吗?范阳令所以不肯投降,是因为怕像前十几座城池的守官那样被你杀掉。”蒯通进一步指出:“如果范阳令投降被杀,其他城池守将就会说,战是死,投降也是死,还不如据城死守。这样一来,就好像金城汤池一样难以攻下了。如果你能善待范阳令,其他城池的守将自然就会投降。”

武信君接受了这个建议,给范阳令送去了官印,还带了很多礼物相赠。其他城池的守将见此情景,纷纷仿效。于是武臣没伤一兵一卒,就得到了三十多座城池。后人往往用“金城汤池”、“固若金汤”、“金汤之固”、“金汤”、“汤池铁城”来形容防守之坚固。

七擒七纵

“七擒七纵”的典故,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公元225年,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决定计收孟获。因为孟获不仅是位少数民族首领,而且作战勇敢,善于用兵,还待人忠厚,很得人心。为把孟获争取过来,诸葛亮第一次活捉孟获后,就把他放了。诸葛亮料定当晚孟获会来偷袭,再次设下埋伏,将他捉住。孟获不服,认为自己不是被打败的。诸葛亮二话不说,又将孟获放了。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他带领所有人马到泸水南岸,只守不攻。他判定蜀兵没有船,过不了河,当时天气炎热,蜀军不习水土,必然不战而退。没想到诸葛亮将大部队兵分两路,从上、下游渡河,出其不意地包围了孟获据守的土城。

孟获这次被捉住后,又一次被放回去了。这时,蜀军中有的将领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诸葛亮也太宽厚仁慈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要彻底平定南方,就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如果让孟获心悦诚服,逐鹿中原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先后七次捉住孟获,又七次放回。最后一次孟获感动地说:“作战中七擒七纵,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就这样,孟获从此归顺了蜀汉。

后来,人们用“七擒七纵”这个典故来表示正确运用策略,使对方口服心服。

兵贵神速

“兵贵神速”这个典故,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原文是这样的: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

那么,郭嘉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呢?这还得从袁绍说起。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出身名门望族的袁绍,凭借自己的声望和实力,在战争中逐渐发展壮大,后来被朝廷任命为冀州牧,占有冀、青、幽、并四州,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区,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当时,袁绍辖区北面的辽东、辽西、右北平(今河北省东部广大地区)散居着少数民族乌丸的许多部落联盟,其中以辽西单于蹋顿的势力最强。袁绍用和亲政策加以笼络,使三郡乌丸成为自己的有力后盾。

公元199年,袁绍和曹操的军队在官渡发生大战。曹操用计袭击袁军的粮道,把几千车粮草烧了个精光。袁绍被打得狼狈不堪,军心涣散,不久就发病吐血而死了。

袁绍共有三个儿子,小儿子袁尚最受宠爱,一直跟在袁绍的身边。袁绍死后,袁尚乘机自立为冀州牧。长子袁谭由于受排挤,和袁尚发生矛盾,两兄弟之间磨擦时有发生。

公元203年,曹操出兵讨伐袁谭、袁尚,准备统一北方地区。袁氏兄弟在曹操的进攻面前,曾经多次联合对敌,但是等到曹操大军一走,兄弟俩又自相残杀起来。

公元204年秋天,袁谭夺取了河北的安平、勃海、河间等郡,袁尚被迫投奔二哥袁熙。曹操就乘机出兵,攻打袁谭。

公元205年,曹操大军攻陷渤海南皮,杀死袁谭。袁熙的部将焦角、张南等人也起兵反叛袁氏兄弟,袁氏兄弟只好远走北方投奔乌丸的蹋顿。

蹋顿想到从前袁绍待自己不薄,决心支持和扶持袁氏兄弟。他经常派兵入塞,骚扰边境地区,使曹操深感忧虑。公元207年,曹操决定亲自率大军远征三郡乌丸,以彻底消除北方的边患。

由于曹操的人马和粮草辎重太多,行军速度很慢,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河间的易城。这时,曹操身边的谋士郭嘉就对曹操说:“兵贵神速。我们应当把大量辎重留下来,派出轻兵兼程前进,深入敌境,才能出其不意地取得胜利。”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亲自率领几千精兵日夜兼程北上。他们越过险峻的卢龙要塞,穿过五百多里的田间小道,直奔蹋顿的大本营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西南)。曹操的军队在离开柳城一百多里的白狼山,同前来迎战的几万名乌丸骑兵展开了遭遇战。虽然双方兵力悬殊,但曹操不慌不忙。他站在高处,看到敌军队形不整,就立即命令先锋张辽带领全军猛打猛冲过去。

曹军将士知道成败在此一举,因此无不斗志昂扬,以一当十,英勇杀敌。乌丸军在曹军凌厉的攻势下,被打得丢盔弃甲,尸横遍野,蹋顿和部下许多将领都死在了乱军之中。

袁氏兄弟又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后来被公孙康所杀。郭嘉的“兵贵神速”,使袁氏家族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言过其实

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

上面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说话夸张失实,不可相信,不可委以重任,一定要慎重。”这就是“言过其实”典故的由来。

马谡是三国时襄阳宜城人,与他的哥哥马良同在蜀中做官。马良被刘备任为侍中,马谡由于喜欢谈论军事,很受丞相诸葛亮的看重。但刘备对他并无好感。

公元222年,刘备为报孙权袭取荆州、杀死关羽的大仇,不顾诸葛亮等人的劝阻,亲率大军伐吴。吴将陆逊用计火烧连营,大破刘备,马良也死在乱军之中。刘备遭此失败,忧郁成疾,临终前召诸葛亮嘱咐后事。当时,马谡经诸葛亮推荐,做了成都令,得知刘备病危,也赶到白帝城。

马谡在场,刘备没说什么。等到只剩诸葛亮一人时,刘备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丞相您要留意呀!”诸葛亮虽然当面点头称是,可心里有不同的看法。

刘备死后,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出师伐魏。他屯兵汉中,西出祁山,第二年接连攻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魏明帝曹睿发兵五万,派右将军张邰西御蜀军,并调司马懿从东路会师,共同对付诸葛亮。

诸葛亮料定张邰必定争夺汉中要地街亭(今甘肃清水东北)。当时,不少人建议让魏延、吴壹两位名将作先锋,诸葛亮却看中了马谡。他交给马谡两万人马,去守街亭。诸葛亮再三叮嘱马谡要在山下设营寨,多架栅栏,加强壁垒,还另派行事谨慎的王平为偏将军做马谡的助手;派魏延驻阳平关,遥应马谡。

马谡到街亭后,决定在山上扎营。王平劝阻不过,请马谡让他带一部分人马在山下另立营寨,与大军互为犄角,以便彼此接应。马谡只拨给王平一千人马。

王平在离山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当即画了地图,连夜派人送到大营,交诸葛亮验看。

诸葛亮接到布阵图后,大惊失色,正要设法补救,街亭失守的消息随之传来。

原来,就在当天晚上,张邰、司马懿两军会合后,立即把马谡所驻扎的山头团团围住,切断水源,导致蜀军不战自乱。由于王平只有一千人马,被张邰挡住,只能死守营寨,却无法前来救援。无奈,马谡只好孤军突围,两万人马突围后已所剩无几。幸亏王平沉着撤退,魏延及时接应,才杀退追兵,救下马谡。

街亭失守,全军退到阳平关。诸葛亮按军法挥泪将马谡治罪。马谡留给诸葛亮一封绝命书后就自杀了,死时39岁。诸葛亮也请求后主刘禅免去其丞相职务,降级三等,后主准奏。诸葛亮流着泪说:“孙武所以战无不胜,在于纪律严明。如今四海分裂,北伐才开始,要是废了纪律,如何治军?先帝临终时曾叮嘱我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在用人方面,我确实不如先帝英明啊!”看来,智者千虑,总有一失,在识人、用人方面,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典例。

饮醇自醉

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裴松之注引《三国志》

《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引的这段话,原意是指喝着醇厚的美酒,自己不知不觉醉了。比喻同淳朴忠厚的朋友相交,会使自己的品德受到良好的影响和熏陶。这就是“饮醇自醉”这个成语的由来。表面看来这个成语跟军事没有多大的联系,其实不仅有联系,说的还是历史上的一位重要的将领,这个人就是一代名将周瑜。

周瑜生于公元175年,死于公元210年。他仪表不凡,才华出众,24岁时就辅佐孙策东征西讨,对于孙氏政权在江东的建立和巩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孙策对周瑜非常依赖和器重,任命周瑜为建威中郎将。安徽潜山名士乔公有两个聪明美丽的女儿大乔和小乔,孙策自己娶了大乔,让周瑜娶了小乔,由此可见孙策对周瑜的宠信。

公元200年,孙策中箭身亡,周瑜尽心竭力地辅佐孙策的弟弟孙权,巩固东吴政权,在朝臣中获得了很高的声望。

除了军事和政治上的才能以外,周瑜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胸襟开阔,气量很大,无论谁冒犯了他,他从不计较。这种宽厚谦和的品德,使他深得人心。演义和野史中,传说周瑜气量小,并不是史实。

当时,周瑜在东吴威望极高,只有老将程普对他不满。程普是当时东吴的一位功勋卓著的勇将,在朝臣中年纪最大,资历最深,同僚们都尊称他为程公。程普看到周瑜年轻得势,地位在自己之上,心里很不服气,想找个机会煞煞周瑜的威风,以提高自己的身价。这很有点像战国时期的廉颇老将军。

周瑜看在眼里,便处处注意谦让程普,避免将帅失和。有一次,周瑜乘车外出,迎面碰上程普的车子,周瑜忙让车夫把车闪到一边,让程普的车子过去,程普很是得意。

赤壁之战中,周瑜和程普分别担任左右都督,但东吴对敌斗争的策略主要是周瑜制订的。战后,程普经常夸耀自己,贬低周瑜。周瑜知道后,不但不生气,反而说:“我那时还年轻,没有程公的帮助,是打不了胜仗的。”

周瑜谦逊忍让的态度,传到程普耳中,对程普有所触动。为消除隔阂,周瑜又多次到程普府上探望老将军,程普深受感动。他终于抛开积怨,和周瑜结成了至交。后来,程普逢人便深有感触地说:“与周公瑾相交,真是如饮醇醪,不觉自醉。”“饮醇自醉”这个典故,就是由此而来的。

这里还要提到一个周总理与许世友将军喝酒的故事。许世友将军平时好喝点酒,偶尔难免误事。许多老战友劝他,但他却不以为然。一次,周总理特意邀许世友将军喝酒,一人一瓶。结果,许世友将军喝醉了,周总理仍十分清醒。至此,许世友将军才知道,周总理的酒量也很大,但平时又很难见到周总理喝酒,他明白了周总理的用意,并为周总理的人格所深深折服。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