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古代陶瓷工艺
先秦陶瓷工艺
陶器的发展和原始瓷的创烧
奴隶社会的重点工艺品种为青铜工艺,但青铜制品用料贵、产量少,主要供社会上层少数人享用且多作祭祀中的礼器。生活日用品的使用上,从全社会看,陶器的生产仍占有很大比重,制陶工艺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在偃师二里头遗址中铸造铜器的作坊附近有制陶和制作骨器的作坊同时存在。早商晚期,今河南商城城垣遗址外也同时发现有制陶和铸铜作坊,仅其中一处制陶作坊遗址,分布面达1万多平方米,有窑炉14座,窑址堆积着大量陶坯和陶器残片,大多为盆、瓮、尊、豆等泥质灰陶。在郑州商代遗址发现有专烧陶盆和陶甑的窑场,同期的邢台遗址发现有专烧陶鬲的窑场,这说明当时不仅各手工艺行业之间有了分工,在制陶业内部也已有了分工。
在陶器品种上除原有的灰陶、黑陶、红陶及南方的印纹陶外,在商代,创烧成功刻纹白陶和釉陶,并使釉陶发展成原始瓷器,这在陶瓷工艺史上是个很大的贡献。
这一时期制陶主要有轮制和模制,对少量不规则器形或足、鼻、銎等附件也仍用手制。青铜的冶炼得益于制陶和窑炉的发展,但青铜工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反过来促进制陶业和窑炉的发展。商周时期的窑炉多为馒头型窑,已由窑室、窑箅、火膛、支柱和火门等几部分组成,窑室底径为1至2米,这种窑炉最早在郑州洛达庙遗址就有发现,时间相当于夏代,至商周不断完善发展。春秋时期在山西侯马遗址发现的几座陶窑不仅火膛加高,火道加长,且烟道设置在窑身的后方,已看出向战国时期陶窑发展的趋势。
陶瓷工艺的品种与艺术特点
灰陶灰陶由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发展而来,在从偃师二里头到春秋时期遗址发现的陶器中灰陶约占90%以上,灰陶主要有用于日用器的泥质陶和用于炊煮器的夹砂陶,灰陶在还原气氛中烧成,胎质较硬,经久耐用。很长时间内,日用灰陶器在造型上除细节外没有很大的变化,形制的增加和消失也不明显,多从实用功能考虑没有出现青铜礼器那种浓厚的神秘气氛,主要器形有鼎、鬲、罐、甑、忥、尊、盂、豆和觚等。早期鼎较多,后期鬲多鼎少。灰陶的装饰从二里头文化和早商出土看,绝大部分饰有篮纹,方格纹和绳纹,同时有部分陶器在磨光的器面上拍印上一些叶脉纹、云雷纹、涡纹、圆圈纹、花瓣纹等,而在少量精制的簋、盆、豆等器物上装饰有饕餮纹、夔纹、人字纹、石雷纹、涡纹、乳丁纹等与青铜器相同的纹样,可能是由于青铜器不多而用,陶器代替作祭祀之用。到殷商和西周时大部分灰陶器的装饰为粗略的绳纹,前面提到的制作较精并饰有饕餮,云雷纹样的陶器极少见,这和当时青铜产量增多以及白陶的创烧成功有关,到春秋时期灰陶器的装饰更趋简单,多为粗绳纹和瓦纹。
白陶一种胎质呈白色的陶器,最早在二里头早期文化层中就有发现,早商时期在黄河中下游很多遗址中也有发现,到殷商时制作工艺已经成熟并以安阳殷墟出土最为精致,但在同时期出土的陶器中仍占极小的比重,白陶表里都呈白色,经科学鉴定胎土成分已非常接近瓷土,烧成温度在千度左右,由于白陶洁白晶莹且产量少所以主要为上层阶级所占用。器形主要有罍、觯、簋、卣、碗、盆等。装饰华丽,器形和装饰都明显与青铜礼器相似,白陶到西周后少见。
釉陶和原始瓷器釉陶是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创烧于早商晚期。瓷区别于陶最主要的是要使用不同于普通粘土的瓷土,瓷土主要成分为高岭土,其二要保证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这样才能保证瓷土中各类化学成分充分瓷化,其三要施釉。商周时期由釉陶发展成的原始瓷器已基本具备了瓷器的形成条件,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找到了这种含铁量很低,含杂质很少的原始瓷土,同时发明了用石灰石粘土配制而成的石灰釉涂抹在坯上,烧成具有光泽的薄壳,由于石灰石粘土中也含有铁质,故烧成后釉色多呈黄绿色和青灰色。商周时期原始瓷器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内都有发现,尤以长江以南地区的发现为多,发展也较快。原始瓷器的形制主要有尊、罍、钵、罐、盆、簋、瓮、豆、瓿等。装饰除少数素面外,多饰有方格纹、叶脉纹、锯齿纹、篮纹、弦纹、云雷纹、乳丁纹、网纹、圆点纹等。
印纹硬陶新石器时代起源于长江以南地区的印纹陶在进入商周后发展很快,印纹硬陶胎质比一般泥质和夹砂陶细腻,烧成温度又高,成器后胎质坚硬,扣之有声,由于其含铁量较高,烧成后表里多呈紫褐色或灰褐色。在江西清江吴城早商晚期遗址中出土的印纹硬陶器,品种增多,烧成温度和质量比以前均有很大提高。印纹硬陶至西周后更为兴盛,形制多为瓮、坛、瓿等,纹饰有云雷纹、方格纹、折线纹、叶脉纹等。印纹硬陶仍主要在长江以南烧制,并常和原始瓷器同时出土,在春秋时甚至发现有同窑烧制的。
建筑用陶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商周遗址中出现了很多用于建筑的陶器,大多为泥质灰陶器,最早在偃师二里头晚期早商遗址中,在当时宫殿夯土基址内就发现埋有互相套接着的供排水用的陶水管,每根长约42厘米,口径约14厘米,壁厚1厘米左右,两端有粗细,可供套接。商代晚期还出现分叉的陶管,可使纵横两条水管作丁字形相交,到西周时期除陶管外又增加了宫殿顶部使用的板瓦、筒瓦和瓦当等建筑物构件,春秋时期更发现有少量长方形的薄砖。板瓦和瓦当除素面外还有较粗的绳纹、双钩纹、方格纹等。
除以上日用与建筑陶器外,奴隶社会各代都发现有或多或少的陶器雕塑,其中以早商的发现为多,造型有龟、蛙、羊、鸟,稍后又增加虎、猪、人像等。殷商至西周这类动物陶塑相对减少,可能与这时大量使用玉雕有关。
春秋晚期制陶工艺有新的突破,创烧了暗纹陶和彩绘陶并在战国、秦汉时形成高潮。
战国、秦汉陶瓷工艺
战国、秦汉的陶瓷工艺有很大的提高和创新,陶器的日益精美和瓷器日趋成熟是其特点,这使陶瓷用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继陶器与漆器在战国、西汉时取代部分铜器之后,在东汉晚期出现陶瓷器取代昂贵的漆器的趋势,为以后进入瓷器时代谱写了前奏。
这一时期,在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浙江、陕西、四川等地均发现密度高、规模大的战国和汉代窑址,在浙江绍兴甚至发现在同一地点上互相叠压了5座战国时期的窑址,说明陶瓷业的繁荣。春秋时窑炉已由传统的圆形馒头窑发展成长形的蛇窑,战国时从山西候马、河南洛阳、河北武安等地的窑址看,窑炉规模比春秋有很大提高,秦代比战国又有提高,从咸阳秦陵兵马俑坑遗址看,秦代窑体比发现的战国窑体大四、五倍,且窑床倾斜,前高后低,目的使受热均匀,烧成后不至于前倾变形,解决了烧制大型兵马俑的一系列技术问题。汉代更出现类似近代的大型龙窑,容积增加到10米2左右,烟道增加为三个,使炉温高,受热均衡,为瓷器的烧制成熟创造了条件。
陶瓷的生产管理上,官营工场,私营作坊,及个体窑场同时并兴,陶器上普遍流行铭文戮记,如战国官营工场的陶器上刻有“相邦”、“守相”、“左陶户”等字铭,私营作坊的陶器上刻有“文牛陶”、“陶午”、“栗疾已”等人名,秦代陶器刻有“咸亭”、“蒲里”、“咸阳”、“新安”等表示产地和工匠姓名的字铭,汉代的陶瓷器有“宫疆”、“宫屯”、“宗正”、“都司空”、“邯亭”、“陕亭”等,还增加了吉祥用语作字铭。
陶瓷品种,日用器仍以灰陶为主,新创烧的有暗纹陶及主要用作明器的彩绘陶和铅釉陶。南方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在战国得到发展,而在东汉晚期使青瓷的烧制趋干成熟。在陶瓷品种增多的同时,装饰方法也丰富多彩起来,日用器有印纹、划纹、堆贴等,明器有堆贴、彩绘、雕镂等。总的看来,日用器简朴,明器华丽。这时期取得突出成就的还有陶塑和建筑用陶,建筑陶器属于陶瓷工艺,但它在艺术上的成就和建筑工艺关系也相当密切。
灰陶
日用器以灰陶为主,除灰陶外、红陶、黑陶、夹砂陶也有一定比重。炊具有釜、甑、鼎、忥等,饮食器有杯、碗、钵、盘、豆常成套出现,如河北石家庄市郊出土了战国时代的成套饮食器具,陕西出土了釜甑等夹砂陶炊具,四川出土的陶壶,呈喇叭口椭圆腹平底,肩部斜出有直流,造型别致优美。秦汉时灰陶应用更广,类型变化多样,形成不同特色。秦代制陶业以关中最盛,造型庄重,出现一些具有特殊风格的品种,如蒜头壶、茧壶等。汉代有豆、筒杯、钵、盘二勺、小壶、扁壶、缸、釜、甑等,制作精良,造型优美。日用灰陶器的装饰风格多趋于简朴,主要为刻划纹,有篦纹、网纹、绳纹、弦纹等。
暗纹陶
暗纹陶也称砑花陶,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兴盛,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制作时在陶坯未干时用圆纯光滑的工具在器壁上轻力砑画成各种纹样,利用砑画部位密度增大形成一定肌理效果的暗纹,烧成后,暗纹仅在光线成一定角度时才隐约可见。暗纹陶多用细泥制成,胎质偏黑,装饰纹样主要有弦纹、斜格纹、齿纹、栉齿纹、波纹等。
暗纹陶益(河北平山出土)形饰新颖,堆塑有小鸟、小兽和人物,并有盖钮、环耳、器足等。郑州二里冈、洛阳烧沟、山西侯马、山东临淄等地的战国墓均有大量暗纹陶出土。
几何印纹硬陶
几何印纹陶在我国南方的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战国时,由于胎土含有氧化铝,烧成温度更高,达1200℃左右,烧成后胎骨坚硬,多呈紫褐色。战国时的几何印纹硬陶仍以泥条盘筑成型,多为容器。罐、坛、钵、杯等多见于江苏、浙江;瓿、壶、缸、瓮等多见于两广。拍印出的纹饰主要有米字纹,方格纹、回纹、栉齿纹、圆珠纹、篦纹、波纹、编织纹、布纹、筛孔纹等,在器物的肩部常划出细密的波浪纹。总的看,小件细密,大件粗犷。
彩绘陶
彩绘陶主要作明器用,虽最早见于春秋,实际流传于战国、秦汉时期,彩绘陶的兴起与当时的厚葬风气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新制度的建立,社会处于上升阶段,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高,尤其上层统治阶层,对生活充满信心,生前寻求长生不死之方,死后依然要保持生前的一切。所以,这时的明器大都仿造生活中的日用器型,彩绘陶除仿自日用陶瓷器外,也有仿造当时的铜器、漆器造型。战国时彩绘陶的造型有鼎、敦、豆、壶、簋、篮、碗、盘、杯、釭、盒、罐等,汉代有壶、盒、盆、盘、杯、奁、炉等,其中以壶最多。
彩绘陶虽仿自生活日用器,但作为明器,毕竟只为看而不为用,所以它的烧成温度很低,烧成后一般要施一层黑色陶衣,再刷一层白底,然后进行彩绘,彩绘后不能再经水和拿用。彩绘陶的装饰华丽,多用色鲜艳,绘制精美,战国时主要用黑线红绘,个别也有用金银勾线的,汉代色彩较丰富,除红、黑、白、金外,还辅以绿、灰、黄、橙、青、褐等多种色彩。
彩绘陶在纹样的构成与绘制上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尤其是那变化丰富的形式和熟练流畅的线描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研究。战国时,纹样以几何纹为主,有涡纹、三角纹、矩形纹、方连纹、水波纹、之字纹等,其他有云纹、龙凤纹、鸟兽纹。汉代以几何纹、云气纹、动物纹及人物纹为主,多组成二方连续的带状纹样或适合纹样,注意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在器盖多用有规律的适合纹样,在器腹部多由几何纹组成的带状纹样作有节奏的分割,中间穿插富有动感的云气纹或动物纹。纹样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绚丽流畅,气势奔放。
彩绘陶的实物在河南洛阳、湖南长沙、陕西西安、河北邯郸、山西长治、山东文登、甘肃张掖以及广东、辽宁等地均有大量出土,其中仅洛阳烧沟一地就出土彩绘陶近800件。典型作品如“彩绘陶壶”(洛阳烧沟出土),整器由几何纹装饰带分隔构成,腹部主纹区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相追逐于云气纹中。“彩绘鹭鱼陶盆”(河北满城出土),中心画有白鹭捉鱼,红色弦线组成圈带,外部五鱼追逐,纹样生动别致。
铅釉陶
铅釉陶也是主要作明器用的陶器,在西汉时创烧成功,汉宣帝以后兴盛,开始主要流行于北方的关中和关东地区,东汉后普及到湖南、江西及西北、东北等广大地区。这里一种以铅化合物为助熔剂的低温釉陶,在800度左右的氧化气氛中烧成,含铜呈翠绿色,含铁则呈黄褐色或棕红色。多为翡翠般的绿色釉层,清澈透明,薄薄地覆盖在器面上,釉面平滑光亮。有时由于长期埋在地下,出土后釉面泛出银色光泽,故又称其为银釉陶,汉代南方烧制的铅釉陶,火度比北方高,釉层较硬,所以又称北方为软釉,南方为硬釉。
铅釉陶实物较多,由于作陪葬用,有做成奁、盒、炉等日用器型,也有做成灶井、磨盘、圈仑、作坊、楼阁及各种动物造型的。如“绿釉陶壶”(山东高唐出土),“五层陶塑楼阁”(甘肃武威出土)等。
原始瓷与青瓷
早在商代就已烧成了釉陶和原始瓷,这是两个不同的品种,但两者的发展又是紧密相关的,其共同点是都着釉。釉陶是泥质胎骨,烧成温度不超过1000℃,原始瓷则已采用高岭土做胎骨,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之所以要冠以原始二字,是因为它还处于瓷器的萌芽阶段,还不能称其为成熟的瓷器。原始瓷发展到战国,产量与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其用料精细,器型规整,通体施釉,由于烧成温度接近,常与几何印纹硬陶同窑烧制。
原始瓷的主要生产地仍在浙江、江苏一带,同时也延及江西、湖南等地,但烧成质量不及浙江、江苏。浙江绍兴、肖山等地出土不少战国时期的原始瓷,品种有碗、钵、杯、盘、罐、匝、盂等,江苏吴县战国墓也出土盘、罐、盂、尊等器物,吴县的原始瓷,釉只施于上部,釉层中有凝聚的芝麻点晶体,釉色黄褐、黄绿,以铁为呈色剂。原始瓷的装饰风格与日用灰陶器一样,极为简朴,器物或素面或饰以简单的篦纹、波纹、齿纹等。
原始瓷发展到汉代,取得很大成就,到东汉中晚期已达到完全瓷器的阶段,由于以铁为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被称为青瓷。
青瓷在东汉时期的烧造遍及各地,浙江、江苏、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四川、贵州等地都有出土,浙江是青瓷造烧的中心,在上虞、余姚、宁波、绍兴等地,发现大量窑址,使用规模很大的龙窑,烧成温度达到1300℃左右。汉代青瓷器多胎质灰白,釉薄而匀,施釉常不到底,由于烧成温度高,瓷化程度好,扣之清脆悦耳,有金石之声。品种有瓿、罐、盂、钵、碗、壶、洗、杯、炉、灯等。釉色多为灰绿或绿中泛黄,纹饰依然简朴,有弦纹、小波纹、圆珠纹等。
除青瓷外,1972年在浙江上虞,宁波等地的东汉窑址发现早期黑瓷,其他在江苏、安徽等地也有发现。胎色深灰,釉层中因含铁量高,烧成时由深褐而到漆黑。品种有罐、壶、瓿、等大件,也有碗、洗,造形纹饰与同期青瓷相似。这一发现之前,最早的黑瓷是在东晋时才有出现。
陶塑
陶塑是陪葬用的明器。前已述及,战国、秦汉盛行厚葬,在陪葬的明器中,一部分是生前享用的日用器,如铜器、漆器、陶瓷器、丝织品,衣服等,这些都可以直接放入墓室中。而在奴隶社会结束后,用活人、活畜殉葬的习俗已被废除,生前享用的建筑、奴婢、家畜、车马等改为制成模型来进行陪葬,人物模型称为俑,俑主要做成陶塑,也有用木雕的,这就使战国、秦汉,尤其是汉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陶塑。这些陶塑,一方面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作为独立的雕塑艺术品,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秦汉的厚葬之风,波及朝野上下,上至皇帝及官僚贵族们的大型陵墓,下到中小地主及平民百姓的小型墓葬,从中出土的大量陶塑,为我们展示了一批丰富多彩的雕塑群,成为研究古代历史与文化艺术的珍贵资料。
陶塑主要是素烧的红陶器,也有烧成后再进行彩绘,汉代以后还以铅釉陶烧成各类陶俑。
战国彩绘陶鸭战国时期的陶塑,有各种人物和动物造型,郑州二里岗的战国墓中出土两只陶鸭,足、尾、翼都可以拆开,并施以彩绘,制作十分精巧。
秦代陶塑以秦陵兵马俑为典型代表,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附近,先后发掘了三座陪葬的兵马俑坑,其中各类武士俑达七千件之多,另有战车、战马各百余件。这些陶俑陶马塑造得和真人真马一样高大,如此庞大的雕塑工程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将军俑、铠甲俑、战袍俑等一律身服抪褶,上身战袍齐膝,下身长裤缚腿,足登方口齐头履,按职务的不同披挂不同铠甲,个个威严挺立,气宇轩昂。形象刻划的重点放在面部,传神之外,体现出陕西关中地区人所特有的剽悍形象,神情、五官、发饰的塑造都极注意每件作品的个性。战马都刻划得膘肥体壮,前肢挺立,后腿如弓,筋骨见劲,势如临战。
兵马俑由于体型庞大,制作时采用模塑结合,陶俑、陶马的头、身、腿都在分模制作后进行粘接,有的是先烧后接,如陶俑的头和身躯。大多是先接后烧,如此大型的陶塑在烧制时要做到不裂、不变形而且要求火候均匀并保持一定的高温,这些都反映秦代烧窑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
汉代陶塑在题材涉及生活之广和艺术处理手法之新上有突出的成就。题材上,人物有文俑、武士、胡俑、侍仆、侍女、舞俑、乐俑、杂技俑、侏儒等。动物有马、牛、羊、猪、鸡、鸭、狗、龟、鱼、蛙、鸟、猴、象、鹿等。器物有灶、井、车、船等。建筑模型有厨房、磨房、仓库、城堡、楼房、猪圈、羊圈等。其中楼房又有曲尺式、干阑式、重楼、水阁等多种形式。
艺术处理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形神兼备,在传神的基础上追求栩栩如生的写实效果,人物和动物的形体结构,各部分的比例都刻划得十分准确。典型作品如四川成都、河南辉县等地东汉墓出土的一批动物陶塑,有狗、马、羊、猪、鸡、鸭、鹅等。狗的警觉,羊的温顺,马驹的活泼调皮被刻划得惟妙惟肖。另一种倾向是以刻划人物的动态、神态为主,忽略形体的比例结构,甚至有意对形体作夸张变形来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典型作品如四川成都出土的“说唱俑”,山东济南出土的“彩绘乐舞技技群俑”。其中说唱俑以极其生动的神态和动态一下子把观众吸引住,给人一种淋漓痛快的艺术享受,慢慢的你才会感到他的头与躯干、四肢的比例结构都作了夸张的不经意的变形,这些变形更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
六朝陶瓷工艺
陶瓷工艺有重大发展。瓷器,继东汉烧造成功之后,南方青瓷广臻成熟,黑瓷也有进步。北方白瓷正式烧制成功,更是划时代的新成就。与此同时釉下彩出现。釉色装饰应用,也是重要发明,陶器中精制釉陶可与瓷器比美,又有大型画像砖的完成,都是这一时期陶瓷工艺的历史性贡献。
瓷器
瓷器质坚釉润,清洁灵便,比陶器好,比玻璃牢,比铜器,漆器有很多优点,日用器皿广为应用,这个时期的瓷器以青瓷为主流。
1、青瓷
青瓷主要产地集中在江浙及南方数省。原料由高岭土、长石、石英为主,烧成温度在1300℃左右,釉料由石灰石和瓷土配成,铁为主要呈色剂,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东吴青瓷胎骨坚实,釉色匀净以淡青色为主。西晋使用化妆土成功,外观更为饱满柔润。东晋青瓷生产趋向普及,而且在质量上有明显提高。瓯江一带突出,釉色淡绿中泛蓝,为“翠峰天青”的开端,时称“缥瓷”(潘岳赋),发展到南朝技艺更为提高,胎骨致密呈灰色,通体施釉匀净透明,多为淡青、淡绿,有的泛黄。
北方,北魏晚期开始烧制,北齐山东青瓷胎薄呈灰白色。火度高釉色深浅不一,多青褐。青黄色,后经二次上釉,才达到釉厚明亮润泽。
器型常见品种有:碗、碟、钵、盘、盆、桶;壶、尊、耳杯、托盏;罐、坛、洗、盂、砚、烛台、熏炉;唾壶、虎子、魂瓶等。各种器具齐全,成型方法多种。
三国承袭汉制,西晋后造型新颖。有轮制、拍片、模制、镂雕、捏塑等,碗、盏、壶、罐、泡菜坛等圆形器,由陶车拉坯,因有了瓷制轴顶碗装置,转速轻灵工艺改进,拉出的胎壁均匀。扁壶、方壶、方桶等,以拍片、模修后粘合而成。狮形烛台、器物饰件等,用模制压印粘合。动物、人形等,用手工捏塑。
巧用动物、人物形象的有东吴“青瓷羊”(南方清凉山出土),高23、4厘米,长32厘米,肥体曲肢伏卧仰首而鸣,造型丰美釉色青润,获世界公认(英国《百科全书》)。实为瓷塑烛台,额顶镂一圆孔,用来插烛,承汉代“铜羊灯”而来。
西晋“狮型烛台”,模印成型,器体厚重内壁不平,背上有管状口。有的狮背上坐骑一人,头带高冠,上呈管状,均是插烛用器,实用亦兼陈设。还有“人体灯”,承盘灯柱上堆塑人体形象,上顶油盏,适用而有艺术性。
三国、西晋,承汉代明器盛行,有“五联罐”和“谷仓”等。综合运用了多种技法。如东吴“塑像五联罐”(武义桐琴果园出土),上有五小罐塑成凹脸高鼻圆目正视的男像,中间的端坐左肩驮幼儿,抚面贴耳戏耍,周围四人稍矮一头,均左手托腮,右手取左肩上搭巾,此示恭候。形象中可见民族交往的影响。因是宗教明器,也称“魂瓶”。后由中罐变成大口,周围四罐缩小被堆塑的楼台、亭阙、人物、禽兽等淹没,印成“谷仓”,又称“魂亭”、“神亭”。如有“佛像谷仓”(江苏金坛出土),上塑建筑、佛像、人物、禽兽等,是东吴出现佛教内容为装饰的早期作品,还有“丰收谷仓”(浙江肖山出土),仓口鸟群簇拥,引颈展翅,显示出粮食盈仓百鸟争食的热闹情景。下面为人物百戏奏乐耍技,又是喜庆丰收的欢乐场面。“所堆之物,取子孙繁衍,六畜繁息之意。以安死者之魂,而慰生者之望。”
日用器皿造型,作风朴素注重适用。东晋南朝的碗达10种以上,碟有5种之多。大小成套。德青等地的钵、碗、碟、洗等,拉坯规整,适应叠装套烧,饼形底平而且厚,加强了叠烧的承受力,用扁圆泥点间隔,器型达到一致。另有东晋“三足盖砚”,砚面圆而平,外围子口,既可围护墨汁,又起固定扁平形器盖的作用,底有三个“之”字形扁足,盖微鼓,绕中心圆纽有五道同心圆宽弦纹,凹凸起伏,釉色随之深浅,富于韵律感。从造型到纹饰,都体现了轮制的妙用。壶、罐、坛等配有器盖,盖合紧密,也体现着成型工艺的水平。
六朝造型,先后有明显的演变和改进,壶、罐、钵、碗、盂等,体态由低矮向高耸发展,由丰满变修长。口沿多盘形到杯型,腹部浑圆,“桥型系”,是这时期特有的形式,形成整个器型的对比而统一的特色。尤以“盘口壶”、“鸡头壶”为典型。鸡头壶是三国末出现的新品种。西晋多盘口,肩部前后堆贴鸡头、鸡尾为实体装饰。东晋壶身变大,鸡头作筒形出水流,鸡尾变为圆形把手由口沿到腹部。南朝为杯口,口颈加高,鸡头挺直引颈高冠,曲栖翘卷,更为适用而完整秀美。例如南朝青瓷鸡头壶。
南北朝又出现了特殊品种“莲花尊”。南朝齐、梁和北魏都有,北魏“青瓷莲花尊”(河北景县封子绘墓出土),造型宏伟而瑰丽。喇叭口长颈。颈部凸弦纹分割。贴3周纹饰,上有6个飞天,中为宝相花,下是4个兽面和两组蟠龙。肩有6个直系。椭圆腹上凸塑上覆下仰莲花,上部3层覆莲递长,下层莲瓣长尖外卷,瓣上加菩提垂叶。下二层仰莲丰满肥壮。腹下收,接向外微展的足,堆贴两层覆莲。底露胎。有盖,莲心为纽,莲瓣围绕。整体装饰华丽。釉层厚匀,呈色青而微灰,堂皇精美。
还有“大盘”;口径40厘米,“托碗”,带托深腹碗。胎质含氧化铝和氧化钛,呈灰色。釉薄有细裂纹,呈色灰绿或灰黄,凝重质朴自成北方风格。
装饰常见的纹样,主要有弦纹,水波纹,叶脉纹,龙、凤、兽、禽、铺首、人物、仙人、佛像、莲花、忍冬等,表现手法多种,有刻划、压印、模印、印贴、堆塑、镂雕以及釉下彩,釉色点彩等。雕绘结合,有多种艺术效果。
三国承汉传统,有堆塑亭阙、人物、禽兽以及佛像等。釉下彩绘产生,是在瓷胎上绘纹上罩透明釉而成,开了彩瓷先端。典型有“青瓷釉下彩盘口盖壶”(南京雨花台长冈出土),通高32、1厘米,腹径31、2厘米,束颈鼓腹。用褐色绘纹。釉色透明泛黄。盖纽塑鸾鸟回首衔符,腹上一周贴四个铺首;二尊佛祖端坐双兽、莲台上;两个比翼鸟形耳,为双首连体张翼屹立共衔一物俯栖状。绘纹在纽两旁有一桃形;盖面四组纹样,两个人首鸟身的寿禽在一株木芝上方飞舞,下方各一兽对卧。壶颈绘七只白虎;腹部绘两排持节羽人,间有飘然若动的黄龙芝仙草。各部纹样间隔一折线朵花纹带。釉下彩绘的生动描写与精美的贴塑融为一体,构成充满神秘气氛的画面,反映了道教中“魂神澄正,得升天堂”的内容等。
西晋装饰,多在形体端庄的器皿口沿和肩部压印一两条轻细的几何纹。有弦纹、菱纹(内凹或重线)、斜方格网纹(或内方格)、小圈点联珠纹(并列花蕊纹)、忍冬纹(十字花纹)、还有飞禽、走兽纹(龙、虎、凤、雀)构成装饰纹带等。配合模印浅浮雕的铺首,辟邪、猛兽,以及刻划细腻的龙首、虎头等。例如“猛兽尊”(宜兴出土),花苞型,腹部堆雕一猛兽,头部突出而形状奇特。还流行镂雕装饰,以香薰为多。典型有《香薰炉》(宜兴周处墓出土),炉体为球形,上部镂有三层等边三角形孔,下开一椭圆形炉门。顶有鸟形纽,昂首展翅欲飞。炉底及承盘下,各装三个熊形足,直立躬背肩负香炉。造型端巧玲珑剔透而适用。另有青瓷熊灯。
东晋,装饰简朴,多通体光素划一两道弦纹,晋末始有莲瓣纹,承西晋后期,褐彩斑釉色装饰流行。青釉上点酱色斑纹,使用了褐彩点画图案,由点和线条两种形式的不同构成,一种是在器皿口沿、肩、腹加几点褐彩,或在肩、腹用褐色点彩组成各种图案;一种是绘出长条形线段,长短粗细视画面大小而定。皆以含铁量高的色料绘成。例如“褐彩鸡头壶”(温州郊区出土),在盘口、鸡头和把上加饰彩点,肩腹间18个圆点构成一圈,再以头柄、双耳为起点点出四条弧线,上下交叉划成8个区间,每区间饰圆形花一朵。还有“褐彩四系罐”等。
南朝刘宋有两类装饰,褐色点彩发展为小点密集形式。再者是由于佛教影响,承晋末盛行莲花、忍冬、佛像、飞天等题材,吸取融化而发展。尤以莲花纹饰最突出,用划、印、浮雕、堆贴等技法,有尖瓣、圆瓣、单瓣、复瓣、仰式、覆式等样式。南朝青瓷钵、碗、盏、壶等外壁和盘面、碟心、常划重线,形似一朵盛开的荷花,有的加佛像等。南朝齐梁、北朝北魏,都有莲花尊之类,以莲为造型和装饰主体,形成浑然统一的美感。
2、黑瓷
黑瓷承汉代更加成熟。东晋浙江德青烧造黑瓷驰名,胎色砖红,或浅褐或紫色。釉色乌黑发亮,滋润如漆,着色剂主要是氧化铁,含量高达8%。典型如“黑釉四系盘口壶”(上海博物馆藏),盘口微敞,壶身浑圆,颈上饰双平行凸弦纹,盘棱连肩,肩上凸出四个桥形系。下体微收,足略展,底不挂釉。造型节奏明朗,浑圆中含有秀劲,胎细釉厚,乌黑中有赭紫色“出筋”,黑体中有变化。另一代表作品“黑釉鸡头壶”。“茶盏”盏托配套,免烫止溢,是新型茶具。另有盒、桶、壶、罐等,都配有器盖,盖口密合,适用清洁而美观。
北方黑瓷也有发展。北齐有“黑釉四系小罐”(河北平山崔昂墓出土),高仅14厘米,口、底径同9、4厘米,阔口、宽肩、深腹、平底。线条挺拔器身轩昂,颈下做反弧形收缩,造型新颖大方。胎质坚硬,全器内外满施黑釉,上浓黑逐下淡至茶褐色,制作精致而有气魄。
3、白瓷
白瓷的烧造,首先发现于北朝的北齐,是陶瓷史上的一大创造。人为的将胎釉中的含铁量降到1%以下,克服了铁的呈色干扰而成功。北齐白瓷,胎料经过淘练,比较细白,釉薄而滋润,呈乳白色,釉厚处泛青,始具白瓷特征,较东汉似为早期白瓷的“灰釉高足碗”(长沙出土),有质的飞跃。从此,瓷分青、白两个大体系,有划时代的意义。例如白瓷碗、“白瓷杯”(河南安阳范粹墓出土)武平六年(575)前的制品,胎釉白净细润雅致。还有“白釉绿彩四系莲瓣缸”(同上)从肩到腹堆塑成凸起的丰肥莲瓣,型饰融合一体,是北方风格的典型,绿彩以氧化铜为着色剂,溶融流淌,彩色自如,又属釉彩新品种。另有“白瓷绿彩四系盘口瓶”(徐州狮子山出土),口颈划弦纹,点绿色彩斑,肩饰垂莲,瓣中划出梅花,也是白釉彩瓷的先例。
4、瓷塑
继承传统,又吸收了外来因素,例如东吴“青瓷人物俑”(武昌莲花寺出土),永安五年(262)制品,颜面丰满,肥鼻大眼,眉间额上印释迦“白毫相”,可见受佛教艺术影响,有荆楚地方特色。西晋“青瓷武士俑”(长沙市郊出土),手持刀盾,形象威武。胎色青灰略白,釉色黄绿开冰裂纹。还有“骑马奏乐俑”骑在马上吹奏,士族豪门部曲、门客、奴仆、仪仗的真实写照,形象变形,手法稚朴,亦有“白毫相”影响。北固有“三彩观音造像”(徐州博物馆藏),一尊观音坐像,与背后佛光都是翠绿色,像座为绿、赭、黄三色,上下有浮雕纹样,是六朝彩色瓷的代表。
陶器
1、南方日用陶器
南方日用陶器以陶缸为大宗。“釉陶大缸”(上虞、南京发现),高80厘米,口径40厘米,底径30厘米,椭圆腹,卷口沿平底,青灰色胎墨褐色釉,口侧四个条形耳。外壁饰线纹和锯齿纹圈,是常用容器。吴晋时代明器居多,其中有器具、禽兽、建筑等类。形体玲珑,塑造有真实感。突出的有“葬仪塑像陶罐”(南京中华门眼香庙出土),口部贴塑一棺,旁有戴双揩长巾掩面而泣的妇女,伏地号啕的孝子。奏哀乐的乐伎排列棺前。有声有色的描绘出葬仪场面。
2、北方铅釉陶
北方铅釉陶出色。由北魏复兴,施釉创新。有黄地加绿彩,白地加绿彩,黄、绿、褐三彩并用等,釉质莹润明亮。有“深绿釉陶器”(山西大同出土),太和八年(484)前烧制。用莲花纹装饰。东魏有“酱色釉陶器”(山东高唐出土)寨里窑产品。釉中含铁量较高。到北齐釉层匀润色泽多种,器型丰富。典型有“黄釉陶扁壶”(安阳范粹墓出土),胎质细腻黄釉陶扁壶(北齐),通体施深黄釉,莹润精美一度误以为瓷。高20厘米,造型精巧别致,颈肩以联珠纹饰一周。凸起两个小系上收下放成扁圆形,壶身的两面,都模印浮雕胡人乐舞画面。一人居中踩莲花起舞,左右四人吹、弹、拍、击伴奏,五人都是窄袖长靴、深目高鼻、神态生动的龟兹人。表现出生活情趣浓厚的民族乐舞场面,上有忍冬纹饰,富有时代特色。还有“三彩陶器”,淡黄釉上加深棕釉和绿釉,为“唐三彩”的前驱。“绿釉陶扁壶”(故宫博物院藏),型制纹饰和黄釉陶扁壶相似。形象地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另有“彩釉陶四系莲花缸”(河南濮阳出土),直口圆腹平底。系下划带状卷草纹饰一周。腹上有八瓣丰满的覆莲,瓣尖向外微卷至中部,口沿至瓣端施薄釉,淡黄中分垂六道绿彩,流浸淋漓,下部露白细的胎地,纹饰釉色上自具格调。还有“黄釉陶龙柄鸡头壶”、“黄釉陶大盘(山西寿阳出土)”、“深绿釉陶龙柄鸡头壶”、“深绿釉陶大盘”(山西祁县出土),均见北方釉陶制作水平。
3、陶塑
陶塑具有时代特色,南朝“女侍俑”(南京迈皋桥出土),扎扇形头巾穿广袖衣衫,形象清秀,有南方风格。北朝在神态刻划方面有显著突破,形式非常丰富。北魏孝文帝以后,陶塑进步并流行铅釉陶俑,人物形态写实,比例匀称自然,出现骆驼俑,颇为生动。“文士俑”中宽衣大袖,肃然拱立,见温文恭谨之态;“武士俑”中全身甲胄扶盾持械,显凶猛强悍之象。“披甲骑士俑”,人马全披铠甲,雄武列队的北朝骑兵,突出了鲜卑人驰马善战的本色。“女侍俑”,则是体态端庄,秀骨清像,具有北方特色又有时代的统一审美风尚。“负物骆驼俑”(河北曲阳出土),背负排状屐,上铺厚垫。四肢稳健有力,具耐劳任远的神态。“镇墓兽”(曲阳等地出土),守墓门以避邪祟,战国始以木漆,北朝兴用陶塑。人面兽身或兽头兽身,蹲伏状、头上长角身上长刺,表现恐怖和威力。北齐有“鲜卑侍吏俑”(安阳出土),深目高鼻,戴圆顶风帽披套衣,双手拱胸前,具有北方特征。造型生动,技巧娴熟,从衣冠服饰及至社会生活等方面,反映了各族文化大融合的特点。
4、建筑用陶
建筑用陶工艺制作、内容形式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南方“画像砖”一般为长方形,画面舒展。东晋开始采用多块砖并成一个画面,并加榜题。由几十块、上百块成为整体性和主题性大型印纹砖壁画,是设计、制作工艺及建筑装饰上的新成就。题材内容上有车马出行,列队乐舞,四神、仙人、奇禽、异兽等类。描写圣贤高士,具有生活气息。莲花卷草、山石树木,也占有重要比重。多用线条表现并多为浅浮雕立体效果,形成清秀雅致的艺术特色。南方集中在南京及常州等地。例如“青灰长方砖”,模印五铢线纹、双十字斜纹等。另有“韵语长方砖”(广州出土),铭文有“永嘉世,天下荒,余广州,皆平康”,“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土,盛且丰”。为西晋末期,战乱影响较小的反映。“龙纹砖”(南京出土),凸起阳纹线由模印而成,为昂首张口翘尾疾驰的形象。活泼洗练,上角题“龙”字,东晋永和四年制。最有代表性的是“竹林七贤壁画砖”(南京西善桥出土),表现魏晋名士“竹林七贤”及春秋高士荣启期八人。画面形象神韵生动,表现放任无羁、傲然超俗的性格,以翠竹、青松、银杏、垂柳花木陪衬,用模印凸起线纹手法,200多块印纹砖拼合而成,是南朝画像砖的杰作。
北方建筑用陶发展空前。北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郭善明甚机巧,北京宫殿多其制作。”又“迁都洛阳,司空公穆亮,营造宫室。”后又有匠作大匠蒋少游,对洛阳宫殿台榭设计兴建。“永宁寺”由殿中将军郭安兴设计建造(《洛阳伽蓝记》)。东魏高欢建都邺城,高隆之负责营建。这三次建都促进了建筑用陶的发展。北魏“画像砖”,多浅浮雕手法,有立体感,用线潇洒而气韵生动,烧成后部分砖面填涂颜色,多的达7种,与南方略有区别。典型有“洛阳宫兽面大砖”,长57厘米、高45厘米、厚6厘米,塑有兽面,神态凶猛,巨口虬须怒目獠牙,造型生动气魄雄伟,背面磨平有两个钉孑乙是装饰在檐下、墙头的贴面砖,还有一种小的、型制基本相同。“鸱尾”(洛阳出土),灰褐色陶制、形体庞大,尾呈扇形。另有“车骑出行画像砖”(邓县学庄发现),为墓主出行情景,盛大的场面反映了豪门士族的兴起和浮华风尚。还有“吹笙舞凤画像砖”具有故事情节。“飞马画像砖”天马是瑞兽,昂首奔驰翘尾飞鬃,体形秀劲。清秀飘逸是六朝时代的统一风格。
纪年瓦当和吉祥文学瓦当仍然流行,使用釉陶砖瓦,“朔方太平城,后魏穆帝治也。太极殿琉璃台及鸱尾类,以琉璃为之。”。大同北魏宫殿以琉璃瓦为装饰,可惜只发现残片。有“传祚无穷瓦当”(大同云岗发现,北京历史博物馆藏),井字格、魏书体四字。“莲花瓦当”莲瓣凸起。洛阳宫瓦多深褐色,质地坚致火度高。有板瓦、瓦当等,瓦上多刻有文属,有主、削、昆人(磨工)、轮、匠等,生产规模大分工细。纹样主要是莲花纹和兽面纹,莲花以6个双瓣宝相花为常见。兽面及云雀纹、卷云纹袭前代样式,“洛阳宫花头板瓦”长49、5厘米、宽33厘米、厚2、3厘米,经磨削加工上一层陶衣,瓦头部分捏成花纹或锯齿纹装饰,“莲花瓦当”,径15、6厘米,厚1、6厘米,中间凸起圆珠,围以双层莲瓣,外圈联珠纹,整齐大方富于装饰性。
隋唐陶瓷工艺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重大发展时期,在统一的局面下,使南北朝时期各方面的文化积累得到进一步的融合,出现了中国古文化发展的最灿烂辉煌的时期。陶瓷工艺有重大发展,不仅青瓷生产遍于全国各地,白瓷也得到蓬勃发展,各种花釉、绞胎瓷及釉下彩等新品种,使陶瓷装饰艺术达到很高水平。别具一格的唐三彩釉陶器,更是陶瓷艺术中一颗绚丽的明珠,放出夺目的异彩。
唐朝对外贸易发达,绚丽多彩的唐三彩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唐朝时曾输出到印尼、埃及、伊拉克、朝鲜和日本各国。朝鲜在唐三彩影响下烧成了精美的铅釉彩——“新罗三彩”,日本则成功地烧成了“奈良三彩”。青瓷、白瓷在日本、朝鲜、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拉克、伊朗、埃及等国曾大量出土,对世界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而唐朝也吸收融化了外国外民族文化来丰富陶瓷的造型和装饰,如造型新奇、装饰富丽的“凤首壶”、“高足钵”、“扁壶”就是借鉴波斯金银器的造型加以改造而成的。
隋代陶瓷工艺
隋代虽然统治时间短暂,但南北政治的统一,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上升,陶瓷工艺尤其是北方的瓷业有了较大的发展。青瓷仍是瓷器生产的主流,除了南方的浙江、安徽、湖南、四川生产外,河北、河南都是隋代北方烧造青瓷的主要产地。在造型上,继承了南北朝的造型特点又有新的变化,创造了许多新的器型,其中以鸡首壶、罐、瓶、高足盘、碗等最有特色。
鸡首壶壶身较南朝瘦长,壶口由盘口变高成杯状,壶颈变细,中部有弦纹装饰,鸡首趋向真实,壶柄保持南朝的龙形柄,足部微向外撇,整个造型精巧秀丽。
罐造型有了显著变化,罐腹中部凸起一道弦纹,分器身为二等分,代替了南北朝时的莲瓣纹装饰,肩部贴附四系或六系,系的形状由“桥”形变为“条”形并高出罐口,多挂釉不到底,造型饱满端庄。
瓶盘口微撇,颈变细长,上部装饰几道弦纹,腹部呈椭圆形,造型美观。
白瓷在北齐烧制成功,这是古代制瓷工人的一项重要成就,到隋代烧制的更加成熟并得到迅速发展。1959年在河南安阳隋墓出土了一批白瓷器,其中一对文臣俑高达1米,造型端正,富有神采,发、眉、胡须和眼珠等处点染黑釉,是隋代白瓷雕塑中的精品。西安姬威墓出土的白罐,釉色洁白匀净。西安郊外李静训墓中出土了一批隋代白瓷精品,其中的“白瓷龙柄双联瓶”和“白瓷龙柄鸡头壶”的造型别致新颖,造型优美,构图巧妙的杰作,代表了隋代白瓷水平。
隋代的陶瓷装饰一般比较朴素,无论青瓷、白瓷,纹样除莲瓣纹仍相当流行外,一部分装饰了新出现的纹样,有小朵花、团花、忍冬纹、波浪、联珠纹及草叶相间的印纹,很精致可爱,别具一番情趣。
唐代陶瓷工艺
1、青瓷
唐代陶瓷生产高度发展,技艺提高,品种繁多,从唐代我国陶瓷生产“始有窑隋瓷的装饰纹样名”,名窑遍布全国。青瓷仍是主要品种,著名产地是越窑。越指浙江地区,是我国青瓷的主要产地,从东汉、六朝以来,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此外,有陕西的耀州,山西的榆次,河南的巩县,河北的曲阳,安徽的寿州,江西的洪州,湖南的岳阳、长沙,四川的邛崃、大邑,广东的潮州等地近四十处窑址均烧青瓷。
唐代越窑青瓷的釉色晶莹清澈,青翠莹润,不断得到唐代诗人的赞美。如:陆龟蒙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孟郊诗“越瓯荷叶空”;许浑诗“越瓯秋水澄”;茶圣陆羽称越窑青瓷“类冰”、“类玉”。
在器型方面,由于使用范围的扩大,新的品种不断出现。茶具、酒具、餐具、玩具、乐器和生活中常见的瓶、罐和陈设品应有尽有。唐朝盛行饮茶,在士大夫、文人之间,以饮茶为韵事,不仅讲究茶叶的色、味、香及烹茶方法,而且对茶具也十分考究,这样就促进了茶具的生产和工艺的改进。茶碗器型小,制作精细,器身浅,器壁成直线形,敞口,玉璧形碗足,小巧玲珑,适于饮茶。皮日休的“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徐夤的“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的诗句,都是对越窑茶碗器型美的高度赞扬。饮酒在唐代盛行,于是青瓷中大量酒壶、酒杯出现了。唐代称酒壶叫执壶或注子,特点是盘口短颈,鼓腹,短嘴,嘴作六棱或圆筒形,与嘴相对的一边安有曲柄短把。到了唐代晚期,壶身较高,多作瓜棱形,嘴和柄也逐渐增长,造型轻盈雅致。酒杯有高足杯,小环耳杯,圈足小杯等。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等唐诗句中,可知饮酒用酒杯。
唐青瓷器物中,还可见中外文化交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代表作品是“青瓷凤首龙柄壶”(故宫博物院藏),造型巧妙生动,壶身是一修长的瓶体,重心在瓶体下部,颈细长,口部微撇。壶盖是一个捏塑成的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弯曲的柄塑成一条由口沿至底部的矫健长龙。它既吸收了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的造型,又把中国特有的龙凤造型融为一体,是一件中西文化结合的十分巧妙的优秀作品。而这件作品的纹样也是唐瓷装饰中杰出的代表,壶腹部有6组联珠纹,联珠纹内安排6个大力士袒胸露腹披巾舞蹈,空隙处安排有月亮、星星、飞鸟、水壶等,下层是6组精美的宝相花图案,壶颈和足部安排了联珠、莲瓣、卷草等装饰,整件作品优美、瑰丽,主题纹样突出,是一件造型和装饰结合十分巧妙的佳作。
越窑青瓷的装饰艺术得到高度发展,装饰方法有刻花、划花、印花和堆塑等。刻花和划花是用流利的线条在胎上釉下刻划出生动活泼的纹样,有龙、狮子、凤鸟、仙鹤、鹦鹉、双鱼、牡丹、莲花、宝相花、卷草和人物、山水等纹样,生动活泼。堆塑方法的代表作是上面提到的“凤首龙柄壶”和“青瓷堆花壶”,腹部堆贴胡人、骑士打马球等图案,生动逼真。
越窑青瓷装饰纹样(唐)
1987年6月,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里,发现了唐代供奉的佛指骨和大批珍贵文物,这是我国近年考古的重大发现,其中有16件晚唐越窑的秘色瓷,造型有碗、盘、碟等,颜色是天青色,如玉一般青翠,烧制方法是“支钉撑烧法”,比北宋的汝窑又早一百余年用这种烧制方法。更进一步证实了“秘色瓷”理论上的提法——庶民不能使用。这是我国首次发现唐代秘色瓷的实物,意义非常重大,说明秘色瓷是唐代越窑的精品,数量极少。
2、白瓷
白瓷发展到唐代更加成熟,邢窑白瓷成为风靡一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邢窑窑址在今河北省内丘、临城祁村。胎土和釉色的白度都较高,故陆羽形容邢窑釉色“类银”“类雪”,一般是通体挂釉,釉汁温润浑厚,为乳白色。除河北邢窑烧制白瓷外,河南巩县,山西浑源,河北曲阳,四川大邑,江西,广州等地都有烧造。四川烧造瓷器的历史悠久,杜甫曾作诗赞誉大邑的白瓷:“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对大邑的白瓷描写得生动细致,说明这种白瓷在蜀中风靡一时。
白瓷的器型和青瓷相似,如带嘴注子、罐等。有些器型十分精美,如花式口盘、碗和碟,菱花形盒,均非常端庄大方,别具一格。唐代白瓷一般无纹饰,以质朴、厚重、素净著称于世。典型作品如“白釉莲座烛台”。
3、花釉、黑釉、绞胎和釉下彩
花釉花釉是唐瓷中的新品种,它是在黑釉、黄釉、天蓝釉上再装饰另一种色釉,一般是以蓝白、灰白釉为多,形成大小不同的斑纹,有的斑纹作有规则的排列,有的任意洒上几点,像波浪、像树叶、像云彩,潇洒自如,淋漓豪放,妙趣横生,变化莫测。烧造地点有河南的郏县、鲁山、内乡、禹县等地。品种大部分是罐、壶、瓶等,代表作是“花釉腰鼓”(河南出土),鼓形两头大,中间纤细,整器施黑釉,装饰月白色大斑纹,非常醒目生动。
黑釉河南省是目前发现唐代黑瓷最多的省份,巩县窑发现的有瓶、壶、碗、盘等器,一般器形较小,给人以淳朴厚重感。代表作品是“塔式盖罐”,集中了镂空、堆贴等技法,座上雕镂神像、人物和花卉,盖顶塑一小猴,形态天真活泼,是北方黑瓷的优秀作品。
绞胎瓷绞胎瓷器是唐代陶瓷中的新创造,是用白、褐两种颜色的瓷土相间糅合在一起,然后成型,胎上出现白褐相间的类似木纹的纹理,如行云流水,新颖巧妙,独具一格。传世作品数量少,有杯、碗、三足小盘、长方形小枕等。代表作品是“绞胎骑马俑”(陕西乾县懿法太子墓),人和马全是绞胎处理,十分罕见,这是目前发现的惟一一件绞胎瓷塑。
釉下彩湖南长沙铜官窑的釉下彩瓷器,以它特有的装饰引人注目。釉下绿彩、釉下褐彩是它的主要装饰。釉下彩瓷器突破了青瓷的单一色彩,用小点连缀成方形、菱形、六边形和花鸟图案,虽简单几笔,却生意盎然。代表作品是“鹿纹壶”(浙江宁波出土),彩绘技法成熟,笔法流利,小鹿神态活泼可爱,表现了唐代民间花鸟画的朴素风格。加褐绿彩罐则是先刻后画。釉下彩瓷器还有在瓷面上用一首诗作装饰,其中一把壶上题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开创了用诗词和民谚装饰陶瓷的先声。
4、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用白色瓷土作胎,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着色剂,经过约800℃的温度烧制而成。釉色呈黄、绿、白、赭、褐等多种色彩,在烧制过程中,各种釉色互相交错融合,形成绚丽多彩、灿烂多姿的艺术品,人们称作唐三彩。此外,还有少量烧成蓝釉和黑釉的作品,更是十分珍贵。唐三彩是唐代陶瓷艺术中一颗绚丽明珠,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唐三彩烧制于初唐高宗时期,唐玄宗开元时期达到极盛时,“安史之乱”后而逐渐衰退。它的烧制地点集中在西安和洛阳一带,江苏扬州也有烧制唐三彩的作坊。
三彩陶器分日用品和随葬品两大类。日用品中有瓶、壶、罐、钵、杯、盘、碗、烛台、枕等多种,每一品种又有多种式样,造型各异。
唐代盛行厚葬,三彩陶器主要用作随葬的明器,其中以人物俑和动物俑塑造的最为精彩。人物俑中有贵妇人、文官俑、男女侍俑、胡俑、武士俑和天王俑、十二生肖俑。动物俑中包括马、骆驼、牛、羊、狗、鸡、鸭等品种。
唐三彩陶塑有很多成功佳作,其中以人物、马和骆驼塑造的最为出色,这些作品造型逼真,姿势优美,形神兼备,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唐三彩在人物的塑造上概括、简练而传神。对五官的刻划细致入微,重在神态的表现。代表作品“女俑”(西安鲜于庭诲墓),女俑面颊丰盈,发髻厚大,身穿窄袖绿色襦衫,圆领袒胸、下穿黄裙,长垂至地,披帛拱手,头侧右视,体态丰腴,仿佛在聆听禽鸟的鸣叫,神态悠闲娴雅。人物眉宇间刻划得十分生动,是典型的贵妇人形象。“牵马胡俑”(河南洛阳出土)胡俑深目高鼻,满腮胡须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他双手拉僵急欲前行,而马头后仰,臀部后坐的动作,通过出色地刻划,已将抽象的内容通过矛盾的瞬间形象地表现出来。
唐人爱马,屡见于唐代诗歌和绘画,在唐代金银器和织锦纹样、唐代的陶俑、三彩俑、石刻艺术中马的形象均很多,处理得均非常精彩。唐三彩中马的造型特点是头小颈长、膘肥体壮,比例合适,神采奕奕。有的奔驰,有的静立,有的饮水,有的负重,有的漫步,有的嘶鸣,有的回首,有的舔足……姿态各异,生动自然。西安和洛阳两地出土的三彩马,造型各具神态,自然逼真。代表作“白色三彩马”(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雕塑精湛,装饰华丽。
骆驼是中外贸易的主要交通工具,陶工们通过长期观察,用精湛的技艺表现了骆驼高大的体态和沉悍的性格,再现了丝绸之路的繁盛情景。代表作“载乐驼俑”(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一匹高大稳健的骆驼站在长方形踏板上,四肢强壮有力,头颈上扬。驼峰上置一木板成平台上铺长毯,四乐俑分坐两侧,手持琵琶、排箫、长笛和四弦进行伴奏,中间立一男胡俑,深目高鼻多须,在乐器的伴奏下边歌边舞,表现了唐代高度发达的音乐舞蹈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大融合,整件作品犹如一座活动的舞台,是盛唐时期一幅欢乐的风情画。同类作品还有多件,如:“载乐仕女驼俑”。
唐三彩的装饰方法,充分利用铅釉易于流动的特点,达到流畅自如的效果。那些色彩斑斓的釉汁,像天空彩霞变化无穷,千姿百态。在装饰手法上,吸收了蜡缬技法,在釉彩间呈现出白色花纹,清新活泼,别具一格。“三彩盖罐”,器形饱满端庄,全身施黄、绿彩,以白色圆点联接成菱形图案。盘碟之类,则多在盘心堆贴一朵宝相花或莲花禽鸟,然后用蜡缬方法施一、二种釉,烧成后形成富丽堂皇的效果,艺术上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最佳效果。“三彩宝相花纹三足盘”则是一件杰出的作品。
唐瓷造型浑圆饱满,端庄而有气魄。唐瓷的装饰则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三彩釉陶,挥洒自如、凝重豪放的花釉,变化奇巧的绞胎以及意趣横生的釉下彩瓷器和丰富多彩的装饰纹样,使唐瓷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为灿烂夺目的宋瓷奠定了雄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