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沿海之渔业,于封建之世各地区区异其发畅之度。迨维新后全国交通加便,而渔家渐改善其业。官厅之诱导,协会之奖励等,多显其效。而东西交通,南北相协,于是近海渔业颇进步,渔家增其数,至七十有余万人。渔艇逐年改良,渔场向深海而扩达,网具与钓鱼法益精巧,而渔鱼之数亦愈饶多。如缠囊网,初摸美国渔具而试用之,遂改良扬操网,而得一种精巧之具,是可特记焉。据概算明治二十六年全国渔获价一千二百七十二万有余圆,三十五年则达四千四百二十万有余圆之多。然日本既有半农半渔之俗,鱼贝捕获者非尽上市售卖,故全国渔获之数或倍之。以北海道言之,其渔获之数未可正确考查,据最近之计,专言其生卖之价,每一年约百五十万有余圆。
沿海渔业渐发展,而渔场渐见狭隘,于是有向远洋而求渔利者。日本初未多有渔远洋者,明治三十年政府奖励远洋渔业,给付以助成金。至近年,帆船之充远洋渔业者,三十有余只,其从业之人约八百名。
日本渔民出渔于外国之海者,自古有之。其至朝鲜、俄领沿海州、萨哈连等者最多。近时日本人移居澳洲木曜岛,英领加奈陀等者,亦多营渔业。
出渔于朝鲜近海者由来颇久,近年西南诸州之渔民出渔益盛,已有渔船二千余只,渔夫九千余人,渔获每一年约三百余万圆。
日本人出渔于俄领萨哈连岛者,亦非一日。据明治三十六年所查,日本渔家营业于萨哈连者三十名,渔场九十九处,渔夫约四千人,别有渔夫为俄人雇用者三千二百余人。
尚有出渔于俄领沿海州等者不少。近年,日本与俄领亚细亚之贸易发畅颇著。其输出物货主要者为米、盐、茶、石炭、野菜、果实、绳及苞莚(叺筵)等。输进物货则有石油、鱼粕(肥料)、咸鱼等。据最近之计,输出合数价二百二十三万有余圆,输进合数价八百二十六万有余圆。
日本人居澳洲木曜岛者,或采珍珠贝,或渔海鼠。其业之创始,在距今二十七八年之前。当初时,有日本潜水夫采贝于海底,其技巧妙,使西人感叹。自是,木曜岛需用日本潜水夫逐渐加多。间亦有日本人自出资营采贝之业者,遂至有开商店者。其后,澳洲政府禁日本劳工之移行,而日本人居木曜岛者渐减其数。然仍有采贝家若干留该地。
日本人居英领加奈陀者多渔鲑鱼,其业之创始在明治二十一年之顷。当初时有人渔于斯基那河,得利颇大,嗣后移住该地者渐多。其后加奈陀政府定则例,令渔鲑者非加奈陀人及归化之人渔于芙列萨河,已达三年之上不能得其允许。自是日本人所领之渔船,照新法而请允许。其经允许而现营其业者,已达二百有余只之多。
近年,出渔于菲律宾群岛者,亦稍有之。
渔业已发畅,则利用渔获之法亦不可无进步焉。水产之制造,与渔业有密切之关系。知往时各地异其发畅之度,其生产除特种品料之输至中国者外,大抵供狭小地域之需用耳。输外品料在往时未得整一,博览会及品评会频行,当业家自增其智识,嗣后竞求制作精良而注重于信用。
水产之制造,备以广大工场,利用机械力者极罕。惟罐藏鱼介类之业,进步尤大,而用蒸汽机关者不少。罐藏之业起自明治十年之顷,初时于长崎及北海道等诸地有试制之者,虽经十数年尚微微不振,至日清交战之时军队需用罐藏食品者甚多。于是水产传习处所出之技术家在各地奋用其伎能,使罐藏之业速进步,遂至普行全国。
近年,试用欧美制作法者渐加增,如燻制、咸鱼之法是也。日本将松鱼制木鱼(坚鱼节)其术极精巧。若干鱼、盐鱼等从运输加便,亦渐改良其制法。
水产之制作种类甚多,概言之可分为四种。曰食料,曰药料,曰肥料,曰工料。其主要者莫如食料,有干燥、盐干、煮干、盐藏、罐藏、燻制等之别。制肥料者恒用干燥、压榨二法。药料则有肝油、沃度(碘)等。其余利用水产之法尚多,或采鱼油,或制糊料,此谓之制作品。若介壳、鳞甲等亦可充工艺材料。据概算,水产经制造者,在近时每一年价约三千万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