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忠舍杂诗

纪梦诗

一夕梦中诵诗二句云,白日昭昭兮寖已驰,与子期乎芦之碕。予读诗苦不记忆,不知何以忽诵此辞,碕字亦不识,而梦中记之甚真。越数日,旧学生章瑞珍女士送《古唐诗合解》来,见于卷六中,系江边丈人对伍员所歌,唯乎字作兮,余悉不误。诗以纪之,三十五年六月十九日,在南京作。

白日昭昭寖已驰,

芦中穷士欲何之。

吹箫乞食寻常事,

记取吴师入楚时。

又一夕梦诵句云,世路欎悠悠,杨朱所以止。记是陶公诗,借韦有徽君陶集视之,在《饮酒二十首》中,唯欎字作廓为异耳。

儒冠一着误生平,

多谢杨生示儆情。

若使逃儒还入墨,

此中岐路本分明。

梦中诵诗又有不见李生久,江湖知隐沦二句。首句是杜甫赠李白诗,但次句不相连接,当亦是杜句,一时未及考也。八月四日。

李生大隐在朝市,

醇酒美人寄所思。

醉梦不忘金齿屐,

如霜白足想当时。

骑驴

仓卒骑驴出北平,

新潮余响久消沉。

凭君箧载登莱腊,

西上巴山作义民。
南宋笔记载有登莱义民浮海至临安,时山东大饥,人相食,行旅者持人肉腊为粮,抵临安尚有剩余云

渡江

羼提未足檀施薄,

日暮途遥剧可哀。

誓愿不随形寿尽,

但凭一苇渡江来。

东望渐江白日斜,

故园虽好已无家。

贪痴灭尽余嗔在,

卖却黄牛入若邪。

偶作

入狱二百日,即事多所欣。同居恒乞食,高谈不避人。忧患互相恤,盗贼渐可亲。昨日岂为非,前路认已真。拘幽增自力,悲悯即雄心。学道未有成,立愿在今晨。

夏日怀旧

丙戌五月来南京,居于老虎桥。或以炎热为忧,戏述昔日学堂生活,作谐诗以解之,计其时日盖前后相去已四十五年矣。六月廿二日夏至节。

昔日南京住,匆匆过五年。炎威虽可畏,风趣却堪传。喜得空庭寂,难销永日闲。举杯倾白酒,买肉费青钱。记日无余事,繙书尽一编。夕凉坐廊下,夜雨溺门前。板榻不觉热,油灯空自煎。时逢击柝叟,隔牖问安眠。

瓜洲

倚门听说瓜洲话,

话到孤寒意转亲。

偏爱小名有真意,

本来箕豆是同根。
潘同根年二十岁,父系舟人,六岁丧其母,以为窃盗担物,判处徒刑三月,在所中任挑水送饭之役,颇得人怜,及期满将去,余赠以摺扇,书前诗,并系以跋云,潘同根君在老虎桥服劳,辛勤亲切,甚得同人爱怜,历时二月余,今将辞去,狱中无以为赠,偶作一绝,为书扇上,聊作纪念云尔,丙戌旧中元节后一日,知堂老人。

灌云

灌云豪杰今何在,

留与诗人伴寂寥。

莫话浔阳江口事,

黑洋桥畔雨潇潇。
潘同根之同伴有宋思江者,曾与江亢虎氏同室,不日将释出,戏作此诗,潘宋同住下关黑洋桥地方

数典诗

炎夏无事,戏以吾家故实作诗,得六首,兴尽而止,虽尚有好资料,惜都不及作也。七月二日。

文王圣德足堪夸,

狱里著书度岁华。

百日幽囚容易过,

易经一部属周家。

东征功业安家国,

夜祷精诚动鬼神。

再读东山零雨句,

始知公旦是诗人。

世间艳说除三害,

杀虎屠蛟事有无。

豪侠喜能兼儒雅,

一编风土是传书。

会稽文风世称美,

吾家诗句却稀微。

偶然检得唐人语,

门静花开色照衣。
门静云云,周朴《桐柏观》七律中句也

清逸先生百世师,

通书读过愧无知。

年来繙遍濂溪集,

只记篷窗夜雨诗。

清道桥头百姓家,

逸斋遗教是桑麻。

关门不管周朝事,

数典何因学画蛇。
吾家始迁祖居越城清道桥,名已逸,家谱中称之曰逸斋公,时在明正德年间,以前悉不可考。周氏例称出于周公,吾家则存疑,虽郡望亦称汝南,但以逸斋公为第一世,至不佞才十四世也

感逝诗

才过中秋三两日,

东园风景太萧条。

墙阴草色浑如旧,

无复闲人话六朝。
梅止斋精于南朝史事

当世不闻原庾信,

今朝又报杀陈琳。

后园痛哭悲凉甚,

领取偷儿一片心。
林石泉同室有外役余九信,闻石泉死耗,在园中大哭,余年十九岁,以窃盗判徒刑三月。十月十四日

卅年不见之江水,呜咽潮声似昔时。

千古孤臣酬一剑,

伤心岂独有鸱夷。
傅筑隐以旧历五月初一日去世

英雄一死寻常耳,

午月终凶事或诬。

赢得众生齐拊掌,

投身应悔饲耶呼。
越十六日而丁默村卒,在小暑前三日也。耶呼者人形之劣等动物,见于斯威夫忒之《格里佛游记》中。三十六年七月六日

拟题壁

拟题云者未题也。卅八年一月廿六日。

一千一百五十日,

且作浮屠学闭关。

今日出门桥上望,

菰蒲零落满溪间。

《忠舍杂诗》悉拟删去,唯增补一首系一九四九年一月廿六日去老虎桥时所作,题曰拟题壁,有序云拟题者未题也。其诗虽有失温柔敦厚之意,然不忍舍去因录于此,其中使用字谜,亦打油本色也,然自此诗以后余遂绝笔不作打油诗了。诗曰,一千一百五十日,且作浮屠学闭关,今日出门桥上望,菰蒲零落满溪间。知堂。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