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儿童杂事诗

今年六月偶读英国利亚E.Lear的诙谐诗,妙语天成,不可方物,略师其意,写儿戏趁韵诗,前后得十数首,亦终不能成就。唯其中有三数章,是别一路道,似尚可存留,即本编中之甲十及十九,又乙三是也。因就其内容,分别为儿童生活儿童故事两类,继续写了十日,共得四十八首,分编甲乙,总名之曰儿童杂事诗。 后又续有所作,列为丙编,乃是儿童生活诗补,唯甲编以岁时为纲,今则以名物分类耳。一九五○年立春节,重抄迄记此 。我本不会做诗,但有时候也借用这个形式,觉得这样说法别有一种味道,其本意则与用散文无殊,无非只是想表现出一点意思罢了。寒山曾说过,分明是说话,又道我吟诗。我这一卷所谓诗实在乃只是一篇关于儿童的论文的变相,不过现在觉得不想写文章,所以用了七言四句的形式,反正这形式并无什么关系,就是我的意思能否多分传达也没有关系。我还深信道谊之须事功化。古人云,为治不在多言,但力行何如耳。我辈的论或诗亦只是道谊之空言,于事实何补也。三十六年八月五日,知堂记,于南京。

《儿童杂事诗》原作甲乙编,共四十八首,次年又补写丙编二十四首,合计三编,总数七十二首。

一九五○年立春节重订记此。

甲编 儿童生活诗
新年

新年拜岁换新衣,

白袜花鞋样样齐。

小辫朝天红线扎,

分明一只小荸荠。
荸俗语读如蒲,国语读作毗,亦是平声

昨夜新收压岁钱,

板方一百枕头边。

大街玩具商量买,

先要金鱼三脚蟾。
大钱方整者名曰板方。金鱼等物皆用火漆所制,每枚值三五文

下乡作客拜新年,

半日猴儿着小冠。

待得归舟双橹动,

打开帽盒吃桃缠。
新年客去,例送点心一盒置舟中,纸盒圆扁,形如旧日帽盒,俗即以纸帽盒称之,合锦点心中,以核桃缠松仁缠为上品,余亦只是云片糕炒米糕之类而已

上元

上元设供蜡高烧,

堂屋光明胜早朝。

买得鸡灯无用处,

厨房去看煮元宵。

风筝

鲇鱼漂荡日当中,

胡蝶翻飞上碧空。

放鹞须防寒食近,

莫教遇着乱头风。
鲇鱼胡蝶皆风筝名,俗称曰鹞,因风筝作鹞子形者多也,小儿则重叠其词呼之曰老鹰鹞。

上学

龙灯蟹鹞去迢迢,

关进书房耐寂寥。

盼到清明三月节,

上坟船里看姣姣。
儿童歌云,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坟船里看姣姣,犹弹词语云美多姣

扫墓

扫墓归来日未迟,

南门门外雨如丝。

烧鹅吃罢闲无事,

绕遍坟头数百狮。
百狮坟头在南门外,扫墓时多就其地泊舟会饮,不知是谁家坟墓,石工壮丽,相传云共凿有百狮,但细数之亦才有五六十耳

牛郎花好充鱼毒,

草紫苗鲜作夕供。

最是儿童知采择,

船头满载映山红。
牛郎花色黄,即羊踯躅,云羊食之中毒,或曰其根可以药鱼。草紫即紫云英,农夫多种以肥田,其嫩叶可瀹食。杜鹃花最多,遍山皆是,俗名映山红,小儿掇花瓣咀嚼之,有酸味可口。

跳山扫墓比春游,

岁岁乘肩不自由。

喜得居然称长大,

今年独自坐山兜。
跳山在会稽,即汉大吉摩崖石刻所在地。兜子轿为山行乘物,两竹杠间悬片板作座位,绳系竹木棍为踏镫,二人舁之,甚轻便。小儿出行,多骑佣人肩上,姜白石词,只有乘肩小女随,可知此风在南宋时已有之矣

书房

书房小鬼忒顽皮,

扫帚拖来当马骑。

额角撞墙梅子大,

挥鞭依旧笑嘻嘻。

十一

带得茶壶上学堂,

生书未熟水精光。

后园往复无停趾,

底事今朝小便长。
书房中当日所授读之书谓之生书

十二 立夏

新装扛秤好称人,

却喜今年重几斤。

吃过一株健脚笋,

更加蹦跳有精神。
立夏日秤人,以防蛀夏,大概原来于立秋日当重秤一回,以资比校,但民间忘其意义矣。是日以淡笋纳柴火中烧熟,去壳食尽一株,名曰健脚笋

十三 端午

端午须当吃五黄,

枇杷石首得新尝。

黄瓜好配黄梅子,

更有雄黄烧酒香。

十四

蒲剑艾旗忙半日,

分来香袋与香球。

雄黄额上书王字,

喜听人称老虎头。

十五 夏日食物

早市离家二里遥,

携篮赶上大云桥。

今朝不吃麻花粥,

荷叶包来茯苓糕。
苓俗语读作上声,但单呼茯苓则又仍作平声读也

十六

夕阳在树时加酉,

泼水庭前作晚凉。

板桌移来先吃饭,

中间虾壳笋头汤。

十七 蚊烟

薄暮蚊雷震耳聋,

火攻不用用烟攻。

脚炉提起团团走,

烧着清香路路通。
水乡多蚊,白昼点长条之蚊虫药,黄昏则于铜火炉中然茅草蚕豆荚或路路通发烟以祛之,小儿喜司其事,以长绳系于炉之提梁,挈之巡行各室。路路通即杉树子,状如栗房而多孔,焚之微有香气

十八

买得乌皮香扑鼻,

蒲瓜松脆亦堪夸。

负他沙地殷勤意,

难吃喷香呃杀瓜。
乌皮香者香瓜之一种,皮青黑,肉微作碧色,香味胜常瓜。蒲瓜柔脆多水分,但不甜耳。冷饭头瓜一名呃杀瓜,以其绵软,食之易噎,但可以饱,有如冷饭,故有是名,沙地种瓜人常用作赠物。

十九 夏日急雨

一霎狂风急雨催,

太阳赶入黑云堆。

窥窗小脸惊相问,

可是夜叉扛海来。
夏日暴雨将至,风起云涌,天黑如墨,俗语辄曰夜叉扛海来 。《 洗斋病学草》中有此诗题,唯扛写作降误也

二十 苍蝇

瓜皮满地绿沉沉,

桂树中庭有午荫。

蹑足低头忙奔走,

捉来几许活苍蝇。

二一 菱角

妇孺都知驼背白,

雷门名物至今称。

新鲜酒醉皆佳品,

不及寻常煮大菱。
菱角通称大菱,驼背白为四角菱之一种,色青白而拱背,出雷门坂一带

二二 蟋蟀

啼彻檐头纺绩娘,

凉风乍起夜初长。

关心蛐蛐阶前叫,

明日携笼灌破墙。

二三 中元

中元鬼节款精灵,

莲叶莲华幻作灯。

明日虽扔今日点,

满街望去碧澄澄。
北方童谣云,莲花灯,今儿点,明儿扔

二四 中秋

红烛高香供月华,

如槃月饼配南瓜。

虽然惯吃红绫饼,

却爱神前素夹沙。
中秋夜祀月以素月饼,大者径尺许,与木盘等大

附记

儿童生活诗实亦即是竹枝词,须有岁时及地方作背景,今就平生最熟习的民俗中取材,自多偏于越地,亦正是不得已也。

乙编 儿童故事诗
老子

当年李耳老而孩,

奇事差堪比老莱。

想见手持摇咕咚,

白头卧地哭咳咳。
神仙传》云,李母怀胎八十一年而生老子。摇咕咚,玩具小鼗鼓也。咕咚读若骨栋,二十四孝图常画老莱子手持此鼓,倒卧地上

晋惠帝

满野蛙声叫咯吱,

累他郑重问官私。

童心自有天真处,

莫道官家便是痴。
案惠帝当时已非童年,兹但取其孩子气耳

赵伯公

小孩淘气平常有,

唯独赵家最出奇。

祖父肚脐种李子,

几乎急杀老头儿。
太平御览》引《笑林》,赵伯公体肥大,夏日醉卧,孙儿以李子纳其脐中,赵未之知,后汁出则大惊恐,谓肠烂将死,及李核出,乃始释然

陶渊明

但觅栗梨殊可念,

不好纸笔亦寻常。

陶公出语慈祥甚,

责子诗成进一觞。
黄山谷跋《责子》诗云,观靖节此诗,想见其人,慈祥戏谑可观也

离家三月旋归去,

三径如何便就荒。

稚子候门倏不见,

菊花丛里捉迷藏。

杜子美

杜陵野老有情痴,

凄绝羌村一代诗。

偶遂生还还复去,

膝前何以慰娇儿。
子美《羌村》云,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又其二云,娇儿不离膝,畏我却复去

诗人省识儿烦恼,

痴女痴儿不去怀。

稚子恒饥谁忍得,

凄凉颜色迫人来。
彭衙行》云,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 。《 百忧集行》云,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 狂夫》第三联云,恒饥稚子色凄凉。此在他人诗中,皆不能见到者也

乡间想无杂货店,

稚子敲针作钓钩。
杜句

但有直钩无倒刺,

沙滩只好钓泥鳅。
案泥鳅本亦不易钓,姑趁韵耳。水边有一种小鱼,伏泥上不动,易捕取,俗名步泥拖,不知其雅名云何也

李太白

太白儿时不识月,

道是一张白玉盘。

无怪世人疑胡种,

蒲萄美酒吃西餐。
太白《古朗月行》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今人或有以太白为胡人者,亦犹说墨子是印度人之比耶

贺季真

故里归来转陌生,

儿童好客竞相迎。

乡音未改离家久,

赢得旁人说拗声。
越人称外乡语皆曰拗声

十一 杜牧之

人生未老莫还乡,

垂老还乡更断肠。

试问共谁争岁月,

儿童笑指鬓如霜。
未老莫还乡,韦庄词句也。牧之《归家》诗云,共谁争岁月,赢得鬓如丝

十二 陆放翁

阿哥写字如曲蟺,

阿弟说话像黄莺。
莺越中俗语读如盎平声。 儿杭州人称小儿曰 儿,读如芽,浙中他处无此语,或是临安俗语之留遗耶

娇小嗔不得,

涴壁同时复画窗。 放翁《喜小儿辈到行在》诗云,阿纲学书如蚓曲,阿绘学语莺啭木,画窗涴壁谁忍嗔,啼呼也复可怜人。

十三 姜白石

纵赏元宵逐队行,

白头居士趁闲身。

怜他小女乘肩看,

双髻丫叉剧可人。
白石《观灯》词云,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十四 辛稼轩

幼安豪气倾侪辈,

却有闲情念小童。

应是贪馋有同意,

溪头呆看剥莲蓬。
稼轩词云,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看剥莲蓬

十五 王季重

买得泥人买纸鸡,

兰陵面具手亲持。

谑庵毕竟多情味,

多买刀枪哄小儿。
季重《游惠锡两山记》云,买泥人,买纸鸡,买兰陵面具,买小刀戟,以贻儿辈

十六 清顺治帝

挣得清华六品官,

居然学士出寒门。

胡雏亦自知风趣,

画出骑驴傅状元。
顺治幼年即位,为聊城傅以渐画状元归去驴如飞图

十七 翟晴江

不攻异端卫圣道,

但嫌光顶着香疤。

手携三尺齐眉棍,

赶打游僧秃脑瓜。
梁山舟作晴江传云,童子时读书塾中,有僧过其门,乃率众持棓追击,其父见而挞之,答曰,吾恶其秃也。

十八 高南阜

胶东名宿高南阜,

文采风流自有真。

写得小娃诗十首,

左家情趣有传人。
诗见集中,有咏女儿嬉戏,如猫蹄儿请姑姑各题

十九 郑板桥

门前排坐喜新晴,

待泥家人说古今。

独爱锄禾日当午,

手分炒豆教歌吟。
板桥家书》,以锄禾日当午二诗教小儿,于排坐吃炒豆时唱之

二十 陈授衣

绝爱诗人陈授衣,

善言抛堶折花枝。

泥婴面具寻常见,

喜诵田家杂兴诗。
陈授衣诗见《韩江雅集》中。带得泥婴面具回,闵廉风句,亦是集中《田家杂兴》诗之一

二一 俞理初

最喜龟堂自教儿,

本来严父止于慈。

高风传述多天趣,

正是人间好父师。
俞理初著有《陆放翁教子法 》《 严父母义》诸文,收在《癸巳存稿》中,戴醇士记其言行,见《习苦斋笔记 》。

论人卓老有同志,

说妒周婆多恕词。

幸喜未逢张问达,

不然断送老头皮。
张问达即当时弹劾李卓吾之御史。案此诗不涉儿童事,因关联俞君,附录于此

二二 王菉友

不教童蒙嚼木札,

故将文字示幺儿。

古今多少经生辈,

惭愧乡宁学老师。
菉友著有《教童子法》及《文字蒙求》,皆嘉孺子之事也。案王君为乡宁知县,此云学老师,误也,亦不复改作。

二三 凯乐而

绝世天真爱丽思,

梦中境界太离奇。

红楼亦有聪明女,

不见中原凯乐而。
《爱丽思漫游奇境记》,英国凯乐而著,赵元任译

二四 萨洛延

一卷空灵写意诗,

人间喜剧剧堪悲。

街头冒险多忧乐,

我爱童儿由利斯。
人间的喜剧》,美国萨洛延著,有柳无垢译本,不完全,可惜也。徐礼庭新译全本,曾见其原稿,更流畅可读,并可具见作者意旨,但未知其能出板否耳。著者本是亚耳美尼亚人

附记

大暑节后,中夜闻蛙声不寐,偶作晋惠帝一诗,后复就记忆所及,以文史中涉及小儿诸事为材,赓续损益,共得二十四章。左家娇女事,珠玉在前,未敢弄拙,虽颇自幸,亦殊以为憾事也。

(七月三十一日。)

儿童故事诗本应多趣味,今所作乃殊为枯燥,甚觉辜负此题。有些悲哀的故事,如特罗亚之都君, 赫克多耳之子,其名今用意译 。十字军儿童队,孔文举二子,《水浒》之小衙内,和骨烂,《 鸡肋编 》。因子巷《 曲洧旧闻 》。等,常往来于胸中,而自觉无此笔力与勇气,故亦不敢漫然涉笔,殊不能自辨为幸为憾也。

(九月廿八日,校录后再记。)

丙编 儿童生活诗补
花纸

儿女英雄满壁排,

摊头花纸费衡裁。

大厨美女多娇媚,

不及横张八大锤。
直幅美女图,用以贴衣厨门扇上者,名曰大厨美女。八大锤画戏装武士数人持锤,大小式样不一,多系横幅,男孩每喜购之

老鼠今朝也做亲,

灯笼火把闹盈门。

新娘照例红衣袴,

翘起胡须十许根。
老鼠成亲花纸,仪仗舆从悉如人间世,有长柄官灯一对,题字曰无底洞

滚灯身手好男儿,

画出英雄气短时。

莫笑闺中甘屈膝,

陈风古有怕婆诗。
花纸有滚灯者,不详其本事,画作男子伏地,头顶烛台,女人着红抹胸戟手指麾 。《 诗经》中彼泽之陂一篇,牟默人说是陈人怕妇诗,见所著《诗切》中,昔与故友饼斋谈及,诵涕泗滂沱,及有美一人,硕大且俨语,辄相与绝倒

故事

曼倩诙谐有嗣响,

诺皋神异喜重听。

大头天话更番说,

最爱捕鱼十弟兄。
为儿童说故事,多奇诡荒唐,称曰大头天话,即今所谓童话也。十兄弟均奇人,有长脚阔嘴大眼等名,长脚入海捕鱼,阔嘴一尝而尽,大眼泣下,遂成洪水,乃悉被冲去云

老虎无端作外婆,

大囡可奈阿三何。

天教热雨从头降,

拽下猴儿着地拖。
老虎外婆为最普通的童话,云老虎幻为外婆,潜入人家,小女为所啖,大女伪言如厕,登树逃匿。虎不能上,乃往召猴来,猴以索套着颈间,径上树去,女惶急遗溺着猴头上,猴大呼热热,虎误听为拽,即拽索急走,及后停步审视,则猴已被勒而死矣。俗呼猴子曰阿三

幻想山居亦大奇,

相从赤豹与文狸。

床头话久浑忘睡,

一任檐前拙鸟飞。
空想神异境界,互相告语,每至忘寝。儿童迟睡,大人辄警告之曰,拙鸟飞过了,谓过此不睡,将转成拙笨也。拙鸟是一种想像的怪鸟,或只是鸟之拙者,故飞迟归晚,亦未可知,但味当时语气,则似以前说为近耳。

歌谣

夏夜星光特地明,

儿歌啁哳剧堪听。

爬墙螔蚁寻常有,

踏杀绵羊出事情。
儿歌一颗星最通行,前后趁韵接续而成,绝无情理,而转换迅速,深惬童心。末曰,螔蚁会爬墙,踏杀两只大绵羊。末句有各种异说,此为其雅驯者也

阶前喜见火萤虫,

拍手齐歌夜夜红。

叶底点灯光碧绿,

青灯有味此时同。
越中方言称萤火为火萤虫。儿歌云,火萤虫,夜夜红

捉得蜗牛叫水牛,

低吟尔汝意绸缪。

上街买得烧羊肉,

犄角先伸好出头。
北京儿歌,水牛,水牛,先出犄角后出头,你爹你妈,给你买的烧肝儿烧羊肉哙。北方谓角曰犄角,犄读如稽。

玩具

门前迎会闹哄哄,

耍货年年样式同。

买得纸鸡吹嘟嘟,

木头斗虎竹蟠龙。
城中神佛按时出巡,俗称迎会,多有衔卖玩具者,率极质朴,以纸片泥土及羽毛为鸡形,中有竹叫子,吹之有声,名曰吹嘟嘟,大抵只值一钱一个

十一

南镇归来谒禹陵,

金阶百步上层层。

手持木碗长刀戟,

大殿来听蝙蝠鸣。
南镇即会稽山神庙,有碑曰天南第一镇,春日香火极盛。禹庙殿陛甚高,有数十级,俗名百步金阶。仪门内两侧皆玩具摊,货木制盘碗刀枪。殿上多蝙蝠,昼夜鸣叫不息,或曰亦栖于禹像耳中,不知其审,想亦当有之也

十二 虫鸟

胡蝶黄蜂飞满园,

南瓜如豆菜花繁。

秋虫未见园林寂,

深草丛中捉绿官。
绿官状如叫蝈蝈而小,色碧绿可爱,未曾闻其鸣声,儿 童以为是络纬之儿,盖非其实也。

十三

辣茄蓬里听油蛉,

小罩扪来掌上擎。

瞥见长须红项颈,

居然名贵过金铃。
油蛉状如金铃子而差狭长,色紫黑,鸣声瞿瞿,低细耐听,以须长颈赤者为良,云寿命更长,畜之者以明角为笼,丝线结络,寒天县着衣襟内,可以过冬,但入春以后便难持久,或有养至清明时节,在上坟船中闻其鸣声者,则绝无而仅有矣

十四

喜得尊称绩縩婆,

灰黄衣着见调和。

淡花摘得供朝食,

妨碍南瓜结实多。
小儿呼络纬为縩婆婆,縩读如驾,多笼养之,摘南瓜淡花为食料,即雄蕊也

十五

风舂雨碓乱纷飞,

省识微虫叫蠁斯。

揭起醋瓶群飞出,

雅名学得是醯鸡。
蠁斯即蠛蠓也,亦以称醯鸡,郭象《庄子注》已如此说,唯郝兰皋作《尔雅义疏》以为非是

十六

姑恶飞鸣绕暮烟,

春宵凄寂不成眠。

童心不识欢情薄,

听到啼声总可怜。
越系水乡,多姑恶鸟,夜中闻啼声甚凄婉。姑恶飞鸣绕暮烟,朱竹垞句。东风恶,欢情薄,见陆放翁《钗头凤》词

十七 鬼物

山魈独脚疑残疾,

罔两长躯俨阿呆。

最怕桥头河水鬼,

播钱游戏等人来。
溺鬼俗称河水鬼,云状如小儿,常群聚水边,掷钱为戏,儿童通常称为顿铜钱者是也

十八

目连大戏看连场,

扮出强梁有五伤。

小鬼鬼王都看厌,

赏心只有活无常。
目连戏及大戏中演活无常均极滑稽之趣,即迎神赛会时亦如此,故小儿辈甚喜之。

十九 果饵

荸荠甘蔗一筐盛,

梅子樱桃赤间青。

更有杨梅夸紫艳,

输它娇美水红菱。

二十

嘉湖细点旧名驰,

不及糕团快朵颐。

艾饺印糕排满架,

难忘最是炙麻糍。
印糕方形,上印彩粉文字,故名。捣糯米饭,中裹豆沙或芝麻白糖馅,捏为扁圆形,曰麻糍,于熬盘上炙食最佳,街头多有担卖者

二十一

漫夸风物到江乡,

蒸藕包来荷叶香。

藕粥一瓯深紫色,

略添甜味入饧糖。
红糖俗名饧糖,读若琴,市语曰台青,盖因出自台湾故欤

二十二

儿曹应得念文长,

解道敲锣卖夜糖。

想见当年立门口,

茄脯梅饼遍亲尝。
小儿所食圆糖名为夜糖,不知何义,徐文长诗中已有之。以黑糖煮茄子,晾使半干,曰茄脯,切细条卖之。梅饼如铜钱大而加厚,系以梅子煮熟,连核同甘草末捣碎,范成圆饼,每个售制钱一文

二十三

一盏盛来琥珀光,

石花风味最清凉。

新煎洋菜晶莹甚,

独缺稀微海水香。
石花熟捶,拣去贝壳沙石,洗净煮汁,用井水镇使冻结,加糖醋食之,为夏日消暑佳品。唯不易消化,多致胃病,后乃以洋菜代之,更为纯良,而无复有海草香气,遂觉索然寡味矣

二十四

居然尝药学神农,

莫笑贪馋下苦功。

玉竹香甜原好吃,

更将甘草润喉咙。
药物中甘草之味人多知者,熟玉竹之肥壮者食之亦甚腴美,可当点心

附记

今春多雨,惊蛰以来,十日不得一日晴,日唯阅《说文》段氏注以逍遣。偶应友人之属,录旧作《儿童杂事诗》,觉得尚可补充,因就生活诗部分,酌量增加,日写数章,积得二十四首,乃定为丙编。旧日所写多以岁时为准,今则以名物分类,此种材料尚极夥多,可以入录,唯写为韵语,虽是游戏之作,亦须兴会,乃能成就,丁编以下,倘有机缘,当俟诸异日。

(三十七年三月二十日,雨中记。)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