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芙蓉花,凌寒发红萼。徒有拒霜姿,临风自开落。
日暮草深深,谁遗白玉簪。补萝人不见,零落到如今。
持醪叹靡由,秋华漫盈把。陶令不归来,寂寞东篱下。
凄厉岁云暮,园林独余情。翳翳经夕雪,寒花徒自荣。
户庭无尘杂,夏木独森疏。白日掩荆扉,时还读我书。
桃柳争妍日,扁舟泛水滨。采花归去晚,应是惜余春。
代。
坐对杜鹃花,心怀望帝鸟。何日归巴渝,绵绵思远道。
桃花夹两岸,数家自成村。借问拏舟者,莫是武陵源。
春时十日雨,横流满坑谷。山中有幽人,拄杖看飞瀑。
阔别西湖久,无憀独闭门。何人最相忆,红萼耿无言。
闲坐东篱下,独酌不成醉。回首看鸡虫,领略蒙庄意。
代。
习静归南山,坐对晴窗雪。却念长安人,灞桥还送别。
烟雨满空林,四山如泼墨。担簦过溪桥,径入云中宿。
竹箭何翛翛,占尽东南美。医俗不惜身,化作宣州纸。
榴花红似火,枇杷黄胜金。不见汨罗叟,何处漫行吟。
代。
塞向谋卒岁,窗前梅正开。更喜新橘熟,累累如芋魁。
杖策漫登高,独行何踽踽。恰将木石奇,映出须眉古。
苍松不解语,兀立台城下。六代兴亡事,凭君告来者。
何时去东篱,寂寞伍荆棘。傲霜徒自荣,黯然无颜色。
松声杂泉声,飒飒如风雨。月光何清泠,照见须糜古。
秋色满大地,探幽到水隈。扁舟人独坐,不为羡鱼来。
醉卧藤阴下,了不知南北。却羡秦太虚,新词梦中得。
秋菊有佳色,篱边徒自荣。独惭蒿艾辈,废疾起苍生。
代。
篱角月黄昏,无言倚修竹。微风动珮环,幽恨寄蛾绿。
待饮重阳酒,团栾愿未违。菊花开正好,须插满头归。
寂寞攒宫道,冬青摇晚风。山花不解事,独自映山红。
美人抱琵琶,低回不忍弹。含情视日影,秋意上阑干。
调弦时一弄,苍凉塞外声。无由寄幽怨,胡语不分明。
学得弹琵琶,随喜作胡语。试着小蛮靴,宛转鲜卑舞。
可怜汉家女,颜色无伦比。留作南朝人,莫向阴山去。
柳绿复桃红,春光满乡里。山中有幽人,独坐看流水。
山色如泼墨,滃郁含云气。速棹扁舟回,莫待风雨至。
登楼望山气,秋色何佳哉。时光如落叶,片片迫人来。
四山多霜叶,红于二月花,惜无好事人,薄暮坐停车。
孤舟冒烟雨,危坐把钓竿。霜叶红于花,寂寞无人看。
改作。
千里共明月,世事有荣衰。江湖固足乐,宁忘濡沫时。
鱼不识月圆,月岂知鱼乐。相对两相忘,达生庶可托。
代。
丰姿傲冰霜,颜色欺春草。致意看花人,为报韶光好。
代。
积雪满山野,大空何冥冥。持此卜丰年,老农喜且惊。
山居可避俗,恍在红尘外。拄杖过溪桥,晚风吹衣带。
松风如波涛,霜叶红于火。山中习静人,南窗还独坐。
桃红复柳绿,山水有清晖。看看春将尽,王孙归未归。
代
。
何处听黄离,双柑并斗酒。杖策且徐行,记取青青柳。
小坐青桐下,芙蕖自在香。身闲更地静,心里自清凉。
松下弹古琴,莫惜无人听。小僮倚石眠,一觉未曾醒。
骑驴寻梅去,领略一枝春。独叹寒意重,花廀似高人。
夏木何阴阴,山村如入睡。何处黄离声,无端添诗思。
代。
检书人何在,红烛摇残影。虚白满四壁,照见寒夜永。
代。
鼠子出窥人,椒目何炯炯。回头见狸奴,奔跳上藻井。
秋色满大地,故园在何许。十里荒鸡声,芜城差可赋。
何来双鸳鸯,宛在水中沚。夭桃正作花,浓艳兴之子。
翠鸟戏水上,有似采莲女。莲叶何田田,游鱼庶得所。
灿烂牵牛花,比作朝颜好。双鸟相和鸣,独怨秋风早。
乍闻木犀香,倏忽已中秋。枝头鸣好鸟,相对亦白头。
(以上共计五十四首)
应是春常在,花开满药栏。白头相对坐,浑似雾中看。
花好在一时,富贵那可恃。且听荒鸡鸣,抚剑中宵起。
紫云满溪头,了不知南北。却念秦少游,应羡双鸂鷘。
寒花正自荣,家禽相向语。似告三径翁,如何不归去。
木兰发白华,黄鸟如团絮。相将送春归,惆怅不得语。
(以上总共五十九首)
丁亥冬作芙蓉玉簪二绝,自书后云,咏物之作近于赋得,弄文搬典,缴卷而已,如于其中寻求意义,则是痴人说梦,无一是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