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百万家财,不如培养一个阳光健康的孩子。如果一个男人看什么都是看黑暗面,这样的人怎么能让世界时温暖的?在今天城市环境下,独生子女家庭的过度宠爱,学校应试教育的单一价值取向,男生往往成为学校教育的弱势群体。如何培养男孩的阳光性格和阳刚精神,正成为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的一个迫切的社会问题。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
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心理学把这一时期定义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
然而,不少来自幼儿园的调查显示,很多孩子已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家庭是孩子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既表现在生物性的遗传影响上,更表现在家长的情感态度、个性、价值取向及心理品德对孩子的影响上。下面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因素:
1.教养方式不当
在有的家长看来,家长的任务是让孩子吃好、穿好、不生病。家长对孩子的衣食及身体保健舍得投资,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现代家庭中,存在重视健康知识灌输,轻视行为习惯培养;重视饮食营养摄入,轻视情感需要的满足。例如孩子在家中谈论孩子园的开心事或问一些问题,家长嫌烦,不理睬,孩子感受不到情绪上的快乐和满足,长久下去自然会冷淡。
2.家庭教育中父母榜样的作用
家长总是希望孩子改掉坏毛病,一旦发现孩子的问题,都免不了一通数落甚至责打。然而,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经在孩子身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了。例如,家长的性格很随意,对发生的事情不介意,得过且过,他想要求孩子事事严谨就很难。另外,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孩子看见了准备离婚的父母之间的战争,感到很害怕,会变得非常胆小。也有孩子为避免受欺负而主动出击,打骂同学。所以,孩子身上发现的心理问题,家长首先要分析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行为不当之处。
3.家长的教育观点不一样
有不少家长在心理咨询中反映孩子有说谎的毛病。说谎的原因很多,比如学龄前孩子分不清现实和想象,家长把孩子说出来的想象误以为是说谎,这实际是孩子趋利避害的本能,但也有家长需要检讨的地方。例如,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出现问题,幼儿园教师找家长,父亲回家批评一下,让下次改正就可以,找母亲的话,孩子回家就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孩子又总结出来可以从父亲那里得到好处,久而久之,孩子在父亲和母亲面前说不一样的话,在老师面前和在家长面前也说不一样的话,说谎的坏习惯就养成了。
4.以成人的视角看问题
有些事情对于孩子来讲是好事或无所谓的事,而有些家长看待这些事的角度却有问题。例如看到老师让孩子在幼儿园捡树叶而自己聊天,家长认为这样的老师自己不参与,孩子也不用干。家长从成人的角度认为这是对孩子不公平,而孩子自己认为这是集体活动,很有趣。这样家长的观点和孩子的感受完全相反,反而让孩子无所适从,或者长大以后就学会在人际交往中斤斤计较、偷懒耍滑。
5.祖辈与保姆代养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父母忙于工作无法全身心照顾孩子,必然会请老人或保姆帮忙照看孩子。一方面祖辈和保姆的知识水平通常较孩子父母要低,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看管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所以他们给孩子心理成长上的帮助远不如父母;另一方面祖辈和保姆为避免孩子受伤,总是限制孩子的活动,或吓唬孩子有危险,这也使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受到影响,比如运动能力差、不敢尝试新事物、胆小懦弱、夸大危险等。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给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1.要不断给孩子以积极的评价,并且要及时地表扬。为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表扬,这样坚持做下去才能使孩子渐渐恢复自信心,逐渐做得更好。
2.要注意改变家长自己的形象。如果你不满意孩子的某些特点,检查一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表现,如果有,要鼓励孩子和自己一起改正。
3.要给孩子的进步留有余地。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该是孩子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否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4、积极调整家长自己的心态。尽可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与同事交往、对社会的态度都尽可能从善意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这样才能在内心产生宽容的心态,对自己孩子的评价才能是积极向上的。
5.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参与家务,充分发挥合作的功能;让孩子在家中享有民主平等的地位,加强与孩子的交流。
6.加强与幼儿园教师的联系,及与孩子同伴家长的交往,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
7.家长必须掌握孩子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如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有关孩子心理困扰、心理障碍时要及时找专家咨询。
教子箴言:
每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热爱学习的,都是具有自信的,这些品质都是孩子成长必备的。
——(中)杨广德
培养开朗乐观的男孩
关于乐观,法国作家阿兰在论述把快乐的智慧用于和烦恼做各种各样斗争时说:“烦恼是我们患的一种精神上的近视症,应该向远处看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我们的脚步就会更加坚定,内心也就更加泰然。”
如果这会儿下雨了,就要引导儿子说“下雨了。”而不要说“该死的天,又下雨了。”因为这样说并不能改变下雨的事实。当然,就算说“太好了,又下雨了。”也不能使雨天发生任何改变,可是如果把这种话说给孩子听,情况就大不一样!“瞧,太好了,又下雨了!小鸟在歌唱,小草也在歌唱,它们都得到了雨的滋润。”这样就会把快乐传递给孩子,让她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
一位外国大提琴家的童年故事可以说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有一天,他拖着比自己身体还高的大提琴,在走廊里迈着轻快的步伐,心情显然好极了。一位长者问到:“孩子,你这么高兴,是不是刚拉完大提琴?”他的脚步并没有停下,“不,我正要去拉。”这个7岁的孩子懂得一个许多大人不懂的道理:音乐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我们不得不做的、必须忍受的工作。
乐观是“一种性格倾向,使人能看到事情比较有利的一面,期待更有利的结果”。也许有些男孩天生就比较乐观,有些男孩则相反。但心理学家发现乐观思想是可以培养的,即使孩子天生不具备乐观品质,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实现。
1、勿对男孩控制过严
作为家长,当然不能对孩子不加管教、听之任之,但是控制过严又可能压制男孩天真烂漫的童心,对他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只有从小就能享受选择权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自在。
2、对孩子不要感情冷淡
从小无感情体验和感情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对他人施以爱和同情,他们将生长成冷漠无情的性格,很少体验快乐,难以与人相处,当然也就不会具有乐观精神。因此不论父母的工作有多繁忙,都要尽量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3、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时时可能遭受孤独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本身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适宜多交一些开朗乐观的朋友。
4、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感受快乐
快乐的最重要的来源是成就或创造的成果以及完成了有意义的活动。快乐随着完成某种成就的努力而产生,例如孩子蹒跚着从远处走到母亲面前,她体验着的是真正的快乐,因为她做完了一件事情,她得到了成就。在成功中,孩子得到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力量和信心,有助于自我的肯定。
5、教会孩子与人融洽相处
和他人融洽相处者的内心世界较为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带孩子接触不同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让他们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融洽相处。当然,孩子首先得学会跟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及亲戚融洽相处。此外,家长自己应与他人相处融洽,做到热情、真诚待人,不在背后随意议论别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6、物质生活避免奢华
物质生活的奢华容易使得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的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获得自我满足,这就是为何贪婪者大多并不快乐的根本原因。相反,那些过着简单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会玩得十分高兴。
7、让孩子爱好广泛
一个孩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就很难保持长久的快乐感觉。试想:只爱看电视的孩子一旦晚上没有合适的节目时,心头必然会郁郁寡欢。相反,如果孩子看不成电视时爱读书、看报或做游戏,同样可乐在其中。
8、保有一颗平常心
乐观的人可以坦然地面对一切,成功和失败,痛苦与幸福。现在的孩子多是在温室中长大的,经历的风雨不多,意识不到艰难的存在,更别说怎么去面对了。
让孩子接触各类事物,接触的事情多了,见多识广,心胸自然就开阔,悲观思想便不容易产生了。用平静的心态去对待,并不是消极地面对世界。要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开始时,可以暗示孩子主动提问,主动要求、主动学习。紧接着,当孩子主动行动了,父母要用表扬、奖励等方法强化孩子的自主观念。
9、引导孩子学会摆脱困境
即便是天性乐观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也不可能“永远快乐”。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他们应付困境、逆境的能力。要是孩子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还可以教育孩子学会忍耐,或在逆境降临之时寻求另外的精神寄托,如参加运动、游戏、聊天等等。
10、拥有适度的自信
拥有自信与快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对一个因智力或能力有限而充满自卑的孩子,家长务必发现其长处并审时度势地多作表扬和鼓励。来自家长和亲友的正面肯定无疑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11、创建快乐的家庭气氛
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牙牙学语之前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情绪和氛围,尽管当时他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可以想见,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绝对培养不出开朗乐观的孩子。
教子箴言:
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
——(美)布鲁尔·卡特
引导男孩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男孩的好胜心好强心是极其强盛的。他们天生喜欢挑战喜欢竞争,他们享受成功的快感。如若失败,则可能心灰意冷,甚至做出很多过激的行为。家长要帮助男孩树立争取的竞争意识,别让你的孩子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
基诺向来喜欢争强好胜,赢了得意洋洋,输了大发脾气。上大班后,他更爱事事占上风,总爱跟同伴比,从球踢得多远,到家里有多少玩具,都要胜人一筹。昨天他竟然得意地说:“我换牙了,科林没有。”弄得爸爸妈妈哭笑不得。
让基诺父母感到矛盾的是,处处争强好胜固然不好,但在充满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中,孩子将来必然要为进入好的学校、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而和同伴展开竞争,如果淡化孩子争强好胜的意识,会不会影响他将来在这个竞争社会中生存?正是父母内心的这种矛盾,使他们也无法给孩子明确的教导。他们既想让儿子感觉轻松,体会到童年快乐,不必因为自己不是最棒的而焦虑,又想让儿子在竞争中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基诺的父母无法判断,孩子应该具备怎样的竞争意识。
1、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与自我意识紧密相联,清晰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之下才显现出来的。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为了发展自我的个人心理,需要拥有与别人区分开的、独特的、私有的经验,从而显示出自己的独立人格。为了在不同对象面前表现自己,孩子需要了解自己的言行将会如何影响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竞争意识的萌芽,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表现,家长应及时予以支持与正确引导。
2、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个性
有些孩子需要竞争的刺激才能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如果把握正确,竞争意识可以成为孩子尽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与竞争能力紧密联系,具有良好个性的孩子,对待竞争问题会更理智、更积极。家长要从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特长出发,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使其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
除了个性原因外,特别注重自我意识、忽略别人感受的孩子,往往还没学会怎样和别人相处。他需要知道:如果他为了争第一,而令别人不开心,就可能失去别人的友谊。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永远不要只着眼于和别人争高下,而是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
3、端正孩子竞争的心态
如果家长对孩子竞争欲望过强感到忧虑,应该先帮孩子端正心态,要让孩子明白竞争是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是件美好的事,要用从容的心态看待超越和被超越,不应充满妒忌和愤懑。而参与竞争的意义之一,就是学会有风度地接受失败,并且诚心实意地祝福对手。告诉孩子,在竞争中得到胜利固然值得骄傲,但和同伴之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4、鼓励孩子相信自己
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用自己的价值观判断是非,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只能通过竞争来体现自我价值。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能做一个继续努力的赢家或是毫不气馁的输家,而不是过分注重竞争本身。
5、帮助孩子提高能力
通常嫉妒等不正常心理较多地产生在有一定能力的孩子身上,孩子往往因为已有能力,但没有受到注意和表扬,因而对那要受到注意和表场的小朋友产生嫉妒。所以在纠正这种心理的同时还必须对孩子进行谦逊美德的教育,让孩子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让孩子明白即使别人没有称赞自己,自己的优点仍然存在。如果继续保持自己的长处,又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自己的才干就会更强,就会真正地长久地得到大多数的喜爱。
6、帮助孩子克服自私心理
过度的争强好胜的心理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因此,要根除这种心理,首先要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即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充实自己的生活。因为如果孩子学习、生活的节奏很紧张、生活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孩子就不会把注意力局限在别人身上。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充实生活,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把精力放在学习和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上。
教子箴言:
生活中,谅解可以产生奇迹,谅解可以挽回感情上的损失,谅解犹如一个火把,能照亮由焦燥怨恨和复仇心理铺就的道路。
——(科威特)穆尼尔·纳素夫
化解孩子的焦躁情绪
越一直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但自从上学后,他却像变了个人似的,反常地任性起来,情绪经常紧张焦躁,甚至学会和妈妈顶嘴了。妈妈十分担心,于是来到越的学校咨询。老师安慰她说,孩子在成长产生飞跃或环境发生变化的阶段,出现情绪焦躁等一系列行为完全在意料之中,因为他们正在进行着自身与外界的磨合和调节。老师建议越妈妈对他的反常的行为尽量不予计较,要继续保持冷静、给予关爱。
1、情绪焦躁的根源
情绪问题常常跟以下因素密切相关:来自社交场合和周围环境的压力、学习的紧张、荷尔蒙分泌的增多、身体发育的变化、对更大自由权的渴望、讨人喜爱的强烈愿望和对在同龄群体中树立地位的期盼等。当孩子的心理诉求和外界环境产生矛盾时,就会感到焦虑。
现在的孩子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接受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这都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在孩子自我释放和调节的过程中,难免会将其转移到家长身上,必然对家长的耐性构成莫大的挑战。
2、正确的应对态度
首先是要体谅孩子,要做到不被孩子的糟糕情绪所触怒,提醒自己:孩子并不是有意让你生气的。其次是弄清真相,了解和分析孩子表现出的糟糕情绪。比如询问:“你好像有些焦躁,发生了什么事吗?”特别是当孩子较小,还不能很好地自我消化不良心理情绪时,更要鼓励孩子无拘无束地把事情讲出来。但如果孩子较大,家长要意识到孩子可能愿意保留隐私,这时可以说:“你可以先不讲,但当你决定讲出来时,我随时都会乐意倾听。”最后是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当孩子心情糟糕的时候,为了避免硬碰硬,家长很多时候会选择避开孩子。其实,这反而是孩子最需要爱护和理解的时候,应该尽量陪他一起度过生活中的烦恼和困难。
3、如何为孩子提供帮助
(1)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时间。许多父母让孩子学乐器、学外语以及电脑等,大量占用了孩子的课余时间,常使孩子感到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其实,父母应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时间独处,做自己喜爱的游戏,父母不要去干预。
(2)对孩子的意见予以鼓励。从身体和智力发育上来说,孩子大约在7岁左右会开始出现一个质的飞跃。由于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孩子开始发展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自己的思想。由于世界向他敞开了更宽广的一扇门,孩子不再认为爸爸妈妈是绝对正确的,当家长的意见越来越多地受到挑战时,说明孩子正在充分发育和成长,千万不要予以压制和打击,最好是通过鼓励和讨论的方式,帮助他学习更周详地思考和表达。
(3)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愤怒。没有化解的愤怒是压力潜在的根源。父母要鼓励孩子诉说生气的原因,并让他感觉到你无时无刻不在关心他。
(4)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不少孩子通过踢球、骑车、游泳等活动,不仅消除紧张焦躁的情绪,还锻炼了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保持镇静的能力。
(5)根据具体情况来对待孩子的“无礼”。当孩子故意表现出无礼、叛逆等不良行为时,家长要认真考虑一下,这些行为究竟在哪些方面越过了底线?反映出何种心理诉求?如果只是偶然才出现顶嘴叛逆的话,家长则不必过于敏感,适当的叛逆行为对孩子来说可以缓和情绪的波动。然而,如果这种无礼的行为继续下去,那么就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教育,说明为什么这种行为会使人感到厌烦,并且共同制定一些更为严格的规章制度。
(6)教会孩子一些放松的技巧。如深呼吸、慢跑、打一场球、睡觉、洗热水澡等,对缓解紧张压力、促使精神松弛都有一定的作用。
(7)创造欢乐的家庭气氛。如果孩子出现紧张焦躁情绪,一味地讲道理意义不大,而有趣的玩笑或幽默的语言却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8)注意孩子情绪波动的爆发模式。大部分情况下,孩子的焦躁情绪都是短暂的,但如果这种情绪持续的时间较长并且经常出现,家长则要考虑寻求专家的帮助。同时还要注意以下情况:孩子的吃饭和睡觉情况是否有所变化、是否有不想去上学或不想去朋友家串门的情况、是否表现出精力不集中或功课落后的情况等。这些都是焦虑情绪的征兆,应该及时给予重视,寻求解决的办法。
(9)让孩子接受音乐的熏陶。常在家中播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对缓解孩子的焦躁情绪有一定的帮助。
(10)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干净和有条不紊的房间有助于孩子进入梦乡。应避免孩子在睡觉前看恐怖影视节目及使人精神紧张的故事等。
教子箴言:
当孩子情绪波动时,愚蠢的父母责备孩子,聪明的父母关爱孩子。
——(中)赵东华
发现并防止孩子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而一个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无疑,自卑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将产生负面影响,更对一个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正常成长起消极作用。
1、儿童自卑的早期征兆
心理专家指出:当家长的须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应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随年龄的增长最终形成自卑性格。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出如下早期征兆:
(1)常年情绪低落。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2)过度害羞。害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3)拒绝交朋结友。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是具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4)难以集中注意力。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5)经常疑神疑鬼。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6)过分追求表扬。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7)贬低、妒嫉他人。自卑儿童的另一不正常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因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身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8)自暴自弃。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费力气。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长指责,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辩解。
(9)回避竞争、竞赛。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由此,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10)语言表达较差。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11)对挫折或疾病难以承受。自卑儿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极因素带来的压力,即便遇到小小失败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时甚至对诸如搬迁、亲人过世、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难以适从。
2、消除自卑的方法
父母应多给孩子讲:许多人都有着自己的缺陷,都会产生自卑感,关键要能够克服自卑感。亚里士多德、达尔文、伊索、拿破仑都有口吃病,亚历山大、莫扎特、贝多芬、拜伦都因身体佝偻、口吃、身材矮小、耳聋等而产生过自卑感,但他们并不因此而灰心,也没有因此而丧失生活的勇气。他们坚定了成就大业的信心,结果都取得了成功。当孩子了解到这些名人的故事后,慢慢就会树立自己的信心,增强进取的勇气。
要孩子克服自卑感,父母自己要有自信心,并把自信心传给孩子。父母要多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管是身体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是这样。
(1)鼓励学习,增强自信
有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孩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3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老师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一点落泪。“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够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特别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第二次家长会,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你儿子数学排49名,我怀疑他有智力问题,最好带他到医院看一下。”
回家的路上,她哭了。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时,她振作精神:“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你能够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些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亮了。
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起得都早。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她还是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高中毕业,儿子把清华大学招生办的通知书送给了妈妈。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聚集在内心的泪水。
小孩的特点是好奇、幼稚、缺乏自信。他们对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非常在乎,渴望得到大人的肯定。父母和教师要鼓励孩子学习,真诚地赞扬他们所取得的微小的成绩,使他们切实认识到,我能学好!从而增强自信心。
(2)发挥特长,促进自信
孩子们的智力发展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色。父母要了解孩子,激发他的优势。小田学习成绩不拔尖,但他天生一副好嗓子,朗育起课文来神情并茂,父母和家长充分发挥他的特长,让他担任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他不仅发挥了特长,成绩也提高了很多,从而促进了自信心。
(3)多让发言,培养自信
要重视孩子的语言发展。贫乏的语言环境妨碍学业的进步。要尊重儿童的意见和感情,创设安全的气氛,让孩子畅所欲言,要鼓励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不错误地认为不声不响埋头学习就是好孩子。
(4)指导实践,提高自信
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解决总是的实践活动。无论是学科学习还是非学科学习,要指导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总是,常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得到提高。
高度的自信和自由奔放的创造性是密切相关的。研究表明,只有具有自由创造才能的儿童,充满自信,沉着镇静,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够聚精会神,专注于个人的学业,使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教子箴言:
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
——(荷兰)斯宾诺莎
让孩子大胆地说出心里话
孩子有了心里话会对谁说,父母、老师能否真正倾听孩子的心里话?一项针对儿童的调查表明,在他们烦闷或苦恼时,在倾诉对象选择上,父母强于老师,也就是说他们更倾向于向自己的父母说出心里话,然而现实中父母却很难担当这一角色。
许多父母,遇到孩子叛逆的态度时,大都会摇头大吐苦水: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为什么都不肯告诉我?由此可见,想要打开孩子心扉,探一探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为人父母者需要必修的课题。
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让孩子体会到关爱和温馨,从而对父母更加亲近与尊敬。这有利于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有利于父母对他们进行目标明确的指导。
许多父母虽与孩子朝夕相处,却对他们并不了解。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就很难有效地引导孩子成长为自己所希望的人。父母可以通过培养与孩子共同的爱好来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如与孩子下棋、一起听音乐、看球赛、游泳等。
平时下班要经常与孩子谈天说笑,以培养情趣,共享欢乐。父母首先得亲近孩子,取得他的信任,他才能倾诉自己的想法,这是自然而然的。只有被孩子认为是最亲近的人,孩子自己才愿意毫无顾忌地向父母敞开胸怀交谈。
要取得孩子的信任,首先一定要以信任的态度对待他。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应当轻松愉快,和孩子进行朋友式的谈心与游乐,也可以打闹和开玩笑,让家庭充满幽默和情趣。此外与孩子说话时,应当以信任亲切的目光看着他,让孩子说话时看着自己。因为目光的接触本身就是一种交流。
有一个6岁的孩子,刚从奶奶家回到父母身边,有一天,母亲炒了一盘鸡蛋,端到桌子上,接着进厨房继续炒别的菜,等母亲再次来到桌旁时,孩子已把鸡蛋吃得精光。但妈妈并未责骂他,只对他说:“父母都还没有吃,你怎么可以一个人把鸡蛋都吃光了呢?”孩子不吭声,却在一旁悄悄掉眼泪。
母亲问:“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我又没训斥你,你还哭?”
经询问才知道,他在奶奶家里时,吃得越多,奶奶越高兴,多吃点儿,奶奶还表扬呢,从没有告诉过他,别人没吃的时候,自己不能都吃完。母亲耐心的给孩子讲明道理后,孩子从此便知道了做事还要为他人着想。
父母若一味责怪而不与孩子交流,只能让孩子徒受委屈而又得不到教育。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考虑事情,都是十分单纯、幼稚的,这时父母切不可妄下结论,轻视或嘲笑他,而是应该认真听他的想法,与他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自己先说,父母再加以评论与引导,着重对事态的现状,进行一些得失利害的分析,鼓励他自己去面对与战胜困难。孩子说出了心里话,尽管有时很荒唐,父母也不可取笑,更不可妄加指责。父母要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意见是受父母重视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做错事,说错话,父母应语重心长地耐心开导,让他真正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
1.多和孩子聊天
现代父母最大的特色,就是“忙”。爸爸忙,妈妈忙,能干的职业妇女在家里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催孩子:赶快洗澡、赶快吃饭、赶快写功课、赶快……
一忙、一急,哪有时间、哪有心情和孩子好好聊天呢?可是,不多和孩子聊聊,又怎么会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想做什么?
合格的父母,无论再忙,也会找出时间和孩子聊天,做温馨的亲子对话,多听孩子的想法,也适时说理给孩子听,给孩子适当的管教。
常和孩子接触、聊天,可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当孩子犯错的那一刹那,心里自然而然就会出现一股约束力量,知道父母曾告诉孩子不可以这样,错事就可以不必发生了。
2.学习倾听孩子的话语
多数人都习惯说话,不习惯听话,尤其是父母面对孩子,更是滔滔不绝,要他做个“听话”的孩子。然而只顾自己说,不听孩子说,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不听孩子说,又怎么能了解他、管教他?所以,父母想要有个听话孩子,必须先要“听”孩子说“话”。要养成倾听孩子说话的习惯,并不很困难,只要告诉自己“少开尊口”就可以了。
当孩子在述说一件事时,父母尽量忍住不要打岔,只须不时的点头、微笑,或以简单的言语鼓励他说下去就可以了。当孩子发现父母有兴趣聆听他的诉说,他一定会有兴趣说给你听。
从倾听中,父母能够知道孩子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的相处情形,孩子在班上暗恋的对象是谁,哪个同学有欺负人的习惯,孩子最讨厌哪门功课……
3.鼓励、说理代替责骂
许多孩子总喜欢把“懒得理你”挂在嘴上,当孩子以这种态度对待父母时,其实他对父母的失望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因为,长久以来,孩子和父母沟通不良,干脆“免谈”。
为什么沟通不良?也许以前孩子是很喜欢和父母聊天的,可是常常他才刚开口,马上换来一顿骂,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想说了。亲子沟通从谈心、聊天开始,而良好的沟通除了由温和的言语做起,一个微笑、一个拥抱,都是亲子关系的润滑剂。
教子箴言:
言辞是行动的影子。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
用温和的建议给孩子的心灵松绑
如果一个男人暴戾残忍,那么他从小一定在心灵上受到过很大的伤害。当一个孩子幼小的充满惊惧,而表现的极其叛逆,那么家长任何粗暴武断的教育方式都不会奏效,甚至会适得其反,只有用温和的方式,真诚的和孩子交流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为什么教育孩子时最好要用温和的建议呢?
首先,温和的建议能减缓孩子的心理压力,多数孩子都害怕批评,这是一种潜在的心理负担。一旦受到了父母的呵斥,这种负担便会转化为“心理压力”,孩子会因为考虑到父母将怎样处置,而变得焦虑不安,精神紧张;同时,自我保护的本能,又会促使孩子做出“心理防御”,以至于在父母面前不敢也不愿道出真情。这时,倘若父母能用和蔼的态度、温和的建议开导、说服,孩子就会获得心理上的宽慰。紧张的神经会渐渐松弛,情绪稳定了,父母的说教也就容易接受了。
其次,温和的建议减弱乃至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许多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过分严厉的斥责,可以说他们是伴着训斥声长大的。在这些孩子眼里,父母不可亲近,而且令人憎恨。由于情绪的强烈对立,所以对父母的要求,往往一概拒绝。有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调皮捣蛋与父母对着干。可见,严厉斥责只能使孩子的对立心理更趋激化。
温和的建议,心平气和地就事论事,会对孩子产生良性暗示,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诲。如长期坚持这样做,自然会消除逆反心理,而且自觉按照父母所讲的道理去学习、生活和做人。
再者,用温和的建议与孩子谈话,可以缩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彼此的亲密关系。相反,那些热衷于保持父母的“尊严”,对孩子声色俱厉的训斥,往往会阻碍父母与孩子之间心理的沟通和感情的交流。
总之,用温和的建议与孩子沟通,比较合乎孩子的心理要求和特点,它有助于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感情的沟通,从而使孩子尊重父母、信赖父母,自觉自愿地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
如果父母用命令的口吻告诫孩子,孩子就会拒绝,因为他们感到对你的让步,就意味着自己的软弱和不自主。经常听到有些父母高声亮嗓地吼孩子:“不要吵,不要乱喊乱叫!”“父母说话时别插嘴!”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也会态度强硬起来,变得蛮不讲理。
其实,客气地用温和的语调征求孩子的意见,他们会乐意去实现你的愿望。如果你改换成温和的口吻,表示重视孩子的意见,友好地问:“你是怎样想的?”或者说:“我想和你商量一下,你说怎么办才好?”你就会看到孩子会很认真地考虑和关心你提出的问题。
强强是个聪明的孩子,平时也很乖巧。但有一次,他跟妈妈到姑姑家去玩时,却发生了点不和谐的小“插曲”:到了姑姑家后,由于妈妈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姑姑了,所以难免和姑姑聊得时间长了点。本来强强和姑姑家的表弟玩得也很好。可是快到吃饭的时候,强强吵着要回家。妈妈正和姑姑聊到兴处,也没有心情理强强,只是随口说了句:“去!去!去!……”
没想到强强一改往日的乖态,躺在地上撒起泼来。这还真让妈妈下不来台,妈妈抡起巴掌就在强强的脸上留下了纪念。这下强强更不依了,姑姑只好让他们“打道回府”,一场好端端的相聚就这样在不和谐的气氛中收场了。其实如果妈妈能和强强说得好一点,或许就不会发生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这是妈妈“粗暴”的结果。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不妨先放下“打骂”或“粗暴”的管教方式,不妨尝试一下使用温和的建议,或许真的能收到预料之外的良好效果呢。
1.以体恤和宽容孩子为出发点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把错误和学习的过程。因此,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不能发脾气或自我失控,而应该以理解,体恤和宽容孩子为出发点。唯有如此,才能够做到理智、平静地面对和处理孩子身上的问题。
2.针对孩子情况提出建议
有效的建议,都是有的放矢的。父母对孩子提出建议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否则,无效的建议提的太多了,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3.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愿
父母给孩子提建议是应该的,但千万不能抱着“孩子一定要听取”的想法,否则,一定要孩子听取,那就不是“建议”,而是“命令”了。孩子也是人,他们有自己选择的权力,对于父母的建议,他们听取不听取,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千万不能采取压制或胁迫手段。
4.爱意融融,用温情打动孩子
对孩子的建议,要包含无限的真诚和浓浓的爱心,因此,只有这种温情脉脉的建议,才能最有效地打开孩子的心灵,被孩子听取。“未成曲调先有情”,教育孩子只有动之以情,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父母能够用温和的春光去照耀孩子的心,孩子就会在愉悦之中成长。
教子箴言:
孩子最喜欢爱他的人,也只有爱才能培养他。当孩子看到并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他会努力听话,不惹父母生气。
——(前苏联)捷尔任斯基
反思教育中“成年人意识”的剥削
成年人的思维模式、行为举止(这其中包括成年人的权力欲和支配欲)借助于真诚的“爱”,畸型地施放于接受基础教育中的孩子心中,使得受教育中的孩子学业负重、唯成人意识而转移、无所适从,从而丧失童真、扼杀了创造力、失去个性、权益意识淡薄等等。这些都警示我们:教育应首先改变思想和观念,而这改变必须是从成年人做起。且必须得做到位。
相信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奇怪的是由这些成年人组成的成年人社会却并不怎样爱孩子,试问,有多少成年人在随便什么地方、任何一种场合、对任意一个孩子都会赋予真诚地“爱”呢?
孩子们的人生之初,每个人的记录都是清白,是成年人的所谓的“爱”和“权力欲”抓住孩子的小手,使孩子们人生图画的底稿罕有“本我”的愿望和个性,大部分是成年人欲望的强加,到最后,成年人不满意,孩子们更不满意。而责任呢,成人们又统统归咎于孩子们。孩子们不解呀!这深情的爱怎么不能使我们快乐呢?成年人意识中的爱,绝大部分与孩子自身特点相悖,与真正的教育宗旨相悖。爱,在他们那里已经畸形,这爱之所以畸形,是因为这“爱”充满了成年人的“长官意识”,是充满了权力欲和支配欲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成年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大部分精力用于如何帮助孩子达成自己的目标。孩子的思维和行为基本上不受外在因素的拘束,属于一种赞赏、宽松型的学习生活氛围;现代中国的基础教育,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大部分精力用于如何阻止孩子达成自己的目标。而要求孩子按照成年人的欲望来操作,去完成成年人所希望达成的目标,属于一种批评、压抑性的学习生活氛围。孩子的思维受到了抑制,孩子的兴趣受到了打击。只能按照成人的要求,依葫芦画瓢,循规蹈矩,孩子慢慢地接受,永远循规蹈矩下去,一直到成年,还谈什么创造力。
据说陶行知先生曾经提着一只鸡上台演讲,整个演讲几乎靠动作来完成的。他一手提着鸡,一手按住鸡头,硬要鸡去啄台子上的谷子,但鸡挣扎着始终不啄,没有办法,只好放开它,还轻轻地抚摩它的羽毛,然后轻轻地走开,不一会儿,鸡自己把台子上的谷子吃得一干二净。
思维能力本无须刻意培养,要刻意也“刻”不出来的。孩子本身在生活的接触中就存在着无数的想象和创造,而中国孩子这种创造愿力的慢慢丧失,恰恰是成年人意识温性扼杀的后果。实际上人的创造能力贯穿于儿童时代并延伸到人的一生,只要成人们能对他们宽容、信任、赞赏和提供条件、进行思维引导就行了。也就是说,孩子的童贞蕴藏了大量的创造力,而压抑使孩子慢慢丧失了童贞,便是丧失了创造力。尤为可怕的是,我们推崇的知识是因创造力的存在而活,而没有了创造力的知识,可不仅仅是一堆垃圾。
世间所有的家长都是爱自己孩子的,尽管这“爱”是一种狭隘的爱(只爱自己的孩子),尽管在这“爱”的招牌下家长们有意无意地给孩子们施放了大量膨胀了的权力欲和支配欲,但这真爱的本质无可置疑。孩子们只是祈求成人们收敛他们的权力欲和支配欲,改变一下成人们辛辛苦苦付出的“爱”的形式,给孩子们以尊重、给孩子们以宽容、给孩子们以赞赏、给孩子们以信任、给孩子以快乐;还孩子的天真、还孩子的稚气、这样做不仅值得,而且必要。
在我们这个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度里,一直有着崇尚权力的深厚意识,权力制约着权力更小和没有权力的人,成人习惯了行使哪怕是一丁点的权力(其实有些权力只是职务的责任罢了),甚至行使权力已经到了一种下意识的状态。短时间就把孩子视为平等,似乎是对这“权力欲”的苛刻。如果是一介平民,在社会上本来就无任何权力且处处受到权力的压抑,(孩子们的压抑绝不亚于此)在家庭中约束孩子的这一丁点所谓的权力也要“被削去”,同样会为家长的“尊严”受到伤害而难以接受。
然而,由权力欲和支配欲延伸及派生出来的成人的处世圆滑、唯命是从、怕官、红眼病、窝里斗、自私、虚荣、无视公共道德、法律意识的淡薄,等等,等等,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孩子纯洁的身心。所以成人们必须正视的是:你们快乐于权力欲和支配欲的施放的同时,是以孩子的天真、创造力、权益的失去,个性品质的畸形,甚至牺牲孩子一生的成就为代价的。你们充满权力欲和支配欲的“爱”对于孩子是非常可怕的!
谈教育就必定首谈教育孩子,这是成人们的习惯,都在探讨如何来教育好孩子,要孩子怎么样、怎么样,似乎所有的问题都根植于孩子们的身上,为什么成人们不反过来检讨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资格来教育孩子,难道把一个个天才都规范成了一个个平庸的人,便是我们教育孩子成就卓著有力的佐证么?
孩子们在自己这张洁白的纸上,每一个都想画出他们以为是最美的图画,而成人们在干什么?成年人最大的欲望就是能够使孩子们充满志趣且无羁绊的小手能在他们的指挥之下,去完成最后成人们和孩子们都不满意的不伦不类的糟糕的涂鸦。
几乎没有一个成年人肯承认自己比孩子懂得少,都自负于自己在各方面皆是孩子的权威。给予了孩子无限的畸形的爱,给予了孩子所谓的“自由”,在他们的观念和意识里美称为是对孩子的“恩赐”,不是么?许多的时候,成人们把自己的愚蠢强加于孩子时,都把它美称为教育,而这教育在这些有着教育责任的成人手里变得一塌糊涂。流于形式的“启发式”启发了孩子什么?“愉快教学”孩子们真的愉快了吗?这是所有父母都应该值得深思的问题。
教子箴言:
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会懂得尊重别人,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内。
——(中)顾振飚
不说伤害孩子的话
有些妈妈在生气的时候,常常说“妈妈不要你了,妈妈再买个宝宝回来”“妈妈不喜欢你了,妈妈喜欢别人”的气话。也许你是出于无心,但自己随便不负责任说出的话,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重大的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一般都具有高大的形象,所以你所使用的每一句话都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们感到挫败和失去信心。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多说能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话语,而应该永远拒绝哪些伤害孩子的话溜出自己的嘴唇。
提起对孩子的伤害事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被人抢劫、勒索、欺负、以及被父母或教师体罚等等。但是对孩子而言,他们怕的“软”伤害远胜过这些“硬”伤害,在他们的心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软性的“语言伤害”。“中国少年平安行动”组委会曾公布了一项内容为“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家庭伤害”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81.45%的被访问的孩子认为家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经常遭受“语言伤害”,孩子的心灵就会扭曲,即使成年之后也会出现较多的行为障碍和个性弱点,难以适应社会。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要对不良语言的严重后果予以高度关注,不要以为几句过头话不会对孩子造成多大危害,气急之下就口不择言地说许多刺激孩子的话,对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却浑然不知。要知道这种心灵的伤害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严重。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最亲近的朋友”,切不可成为这样的伤害者,让孩子感觉“最亲近我的人伤我最深”,因而疏远、躲避父母。
来看一位家长的叙述:
有一次,我和女儿带着6岁的外孙到西班牙度假。在一家商店里,外孙非要买滑板,但妈妈说:“你已经有两个了,不能再买了。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贪得无厌啊!”
小男孩一下就躺在地上尖叫起来:“我就要,现在就要!”
我走出去了,在外面站了一会儿,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就进去对外孙说:“我知道你很伤心,很生气,有的时候生活就是这么让人沮丧。不过我有个好主意,你愿意试试吗?”
小男孩觉得外婆理解他,又想尽力帮自己,就停止了尖叫。
我对外孙说:“你想买滑板,可我和你妈妈都不愿意给你买。我们可以到别的商店看看,有没有商店愿意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你。”小男孩高高兴兴拉着外婆的手来到另一家商店,外婆把他介绍给售货员,问是否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售货员遗憾的摇了摇头。两人走了四家商店都碰了钉子,到了第五家,小男孩说:“我不买滑板了,我还是玩家里的那个吧。”
遇到上述案例中的情况,通常情况下,父母的反应都是会说“你不应该尖叫”、“不许哭”。但是作为一个孩子,出现这些情绪是正常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允许他们表达,否则,就会造成对孩子心灵和情感的伤害。
怎样才能避免对孩子造成情感伤害呢?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让父母头疼,而且也是不对的。父母要避免对孩子的“语言伤害”并不是件难事。下面的建议,不妨作为父母的参考。
首先,要清醒认识到“语言伤害”的严重程度,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其次,要多鼓励孩子,采用积极性语言教育孩子,时时刻刻注意不对孩子说伤害他们的话,尤其是在“恨铁不成钢”或气急的种种情况下,更要保持理智,控制好情绪,努力做到和风细雨、循循善诱。
再次,讲究批评的艺术,要以提醒、启发来代替指责、训斥。如用“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鼓励孩子有更努力的动机,用“没关系,慢慢来,尽力而为”帮助孩子调整焦虑、紧张的情绪,等等。
第四,要做好自我调整,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避免说出诸如:“你怎么越大越……”“你都这么大的人了,竟然还……”“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那样呢?”“我刚才是怎么跟你说的?”之类的话。这些话语都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和心灵。
总之,“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同样是语言,功效却截然不同。父母们若要科学地教育孩子、关爱孩子,就该多用“良言”,禁用“恶语”,以免对孩子造成“语言伤害”,酿成无法挽回的过错。作为父母,为了孩子,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吧。
教子箴言: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美)珍妮·艾里姆
别当众揭孩子的短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愈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
实际情况正如洛克所述,男孩如若被父母当众揭短,甚至被揭开心灵上的“伤疤”,那么孩子自尊、自爱的心理防线就会被击溃,甚至会产生以丑为美的变态心理。
每个男孩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被爱、被保护,他们更渴求得到尊重和理解。男孩尤其不希望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和挑战。
一个星期天,一位中学生邀请他的同学来家聚会,他们玩得正开心,妈妈回来了,看到家里乱七八糟,便火冒三丈,当着同学的面把他臭骂了一顿。儿子觉得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同学们也感觉下不了台阶。这孩子一气之下就到姥姥家去住,每天都从姥姥家直接上学,母子俩“僵”了两个星期,最后还是妈妈主动承认错误,化解了矛盾,孩子才肯回家。
尊重孩子,保护他的面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站在孩子的立场尊重孩子,会有益于孩子产生和形成一种自重、自爱、自尊,并要求受到别人尊重的情感。具有这种情感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上,既能尊重自我又能尊重他人,所以他们也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在生活中就会自信心高,责任感强,有进取精神。
其实,孩子的面子比大人的面子更重要。因此,父母们不要当众批评孩子,因为孩子每一个行为都是有原因的。这是由孩子的心理、生理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也许这些原因在成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孩子的眼里那是很严重的事情,不了解原因当众批评孩子,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糟,使孩子产生逆反抵触情绪,导致对孩子的教育很难继续下去。父母对孩子进行批评是为了抑制孩子不良行为、不良品德与不良学习态度。其实,父母要做到正确的批评,还真有些小窍门,因为批评不仅应该有益于家庭教育,也应该是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关键所在。
1、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
父母尽量不要在清晨、吃饭时、睡觉前批评孩子。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最关键的是,父母批评孩子最不应该在公开场合,比如: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甚至有的孩子自尊心会很强。如果父母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还可能会对父母心怀不满甚至心生怨恨,会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2、批评要合理
批评合理才能使孩子从心理上产生接受感,才有可能抑制孩子的不良品德、不良行为、不良习惯与不良学习态度等。
父母对孩子进行批评首先要把孩子的不良行为事实搞清楚,事实不清,夸大其词会使孩子产生拒绝心理。因此,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要做到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绝不能把一说成二。生活中,有些父母之所以批评孩子遭到抑制,甚至让孩子产生不满,就是因为父母批评的理由不充分,甚至夸大其词,使孩子产生反感。
3、批评要与教育结合起来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抑制孩子不良行为、不良品德、不良习惯与不良学习态度等。为了使批评能够达到目的,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时一定要向孩子讲清楚不良品德、不良行为、不良习惯与不良学习态度的危害性,使孩子感到非常有必要克服这些缺点与改正错误,使孩子感到父母批评自己的目的确实是为了自己好、是为了自己能够更快地进步。
3、批评要批评在点子上
“打人莫打脸,骂人莫揭短”,父母的批评要有针对性,就事论事。然而,有些父母批评孩子却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东拉西扯算旧账,把上星期、甚至一年前、两年前孩子的过失都放在一块儿算。这样就冲淡了要批评过失的主题,孩子不知道挨批评的重点是什么,也不清楚父母让他改正什么,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总是有缺点,容易使孩子产生消极情绪,失去信心。
4、批评孩子也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当批评不符合事实,父母也应该允许孩子做出解释。因为如果孩子表面上虚假地表示接受批评,然而心里大感委屈,实际上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引发种种弊端。与此同时,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解释的目的并不是推卸本来应负的责任,还应要求孩子保持解释时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成功的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深入了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因此,当孩子的行为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父母千万不要劈头盖脸地随意指责孩子,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孩子的心理特点给予积极引导。
批评孩子是一门艺术,因此,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应该努力去学习、去探讨这门艺术,以便让我们对孩子的批评能有的放矢,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的心田。
教子箴言:
对孩子们来说,父母的注意和赞赏是最令他们高兴的。
——(美)卡耐基
想办法赢得孩子的合作
赢得孩子合作的关键在于懂得孩子们内心的想法,当孩子们认为你懂得他们的想法时,要赢得他们的合作就会变得容易得多,一旦他们感到被理解,便会愿意听取你的意见,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父母在要求孩子做某事时,最先要考虑的是让孩子从心里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才会心甘情愿。假如孩子并没有从心里懂得父母要求他们的意图,方法就不能适得其所。例如孩子的房间很乱,需要收拾一下。这时父母会说,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按逻辑,孩子应义不容辞地去收拾自己的房间了,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
孩子可能在收拾房间的过程中又发现什么有趣的事,干到一半就开始玩,把房间搞得比没收拾前还要乱。这样一来父母有些不高兴了,就开始训斥,孩子不听,就会抓过来打一巴掌,然后逼迫他把自己房间的玩具收拾好,装到盒子里,把枕巾摆整齐等等。
孩子刚才玩得兴致很高,被父母这么生气地干涉后,从内心里很不情愿,结果产生逆反心理。他也许会躲在墙角,任你千呼万唤就是不理睬,甚至顶撞,对父母做鬼脸,就是不去按父母的要求做。
对发生的这种情况,建议由家长另找时间和孩子进行探讨。问题症结何在,从孩子的本质来讲,他们愿意帮助父母干事情,因为这样做就会证明他们有能力。父母应该和蔼地告诉自己的孩子,对他们为父母做的每一件事,父母都表示关注,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懂得帮父母的忙,是件值得庆幸的事。这会使孩子很高兴,会更积极地进行配合。
下面介绍三种对赢得合作有帮助的方法:
向孩子讲出你懂得他此刻的感受,要保证让孩子认可你的理解是正确的;用自己的经验故事与孩子分享,你也会曾有过类似的感觉。在上面两步骤成功地完成后,孩子准备好倾听你的意见了,此时家长可以问他是否愿意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问他是否有不同想法,将来如何避免发生同样的问题。这完全是以探讨的口吻将孩子与大人的身份公平对待,孩子一般会合作,如果没有效果,父母可提出一些建议和寻找共识。因为,一种友善、关心及尊敬的态度是取得孩子合作的基本需要。
马丁太太讲了一个有关的经验。
她的儿子伊凡放学回家后抱怨今天老师当着全班的面向他大声斥责。马丁太太听后把腰一叉,用质问的口气说:“你是干什么坏事了?”伊凡瞪起眼,很生气地说:“我什么也没干。”“不会吧,老师不会无缘无故地斥责学生。”伊凡重重地坐在椅子上,一副不开心的样子盯着妈妈。
马丁太太继续责问:“那么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伊凡倔强地说:“什么也不做。”如果这样再问下去,母子之间一定会对立起来,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此时,马丁太太记起了上面的三步骤,改变了她的态度,用一种友好的语调说:“我肯定你当时觉得很尴尬。因为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斥责你。”伊凡有些怀疑地抬头看了妈妈一眼,妈妈接着讲:“记得我上三年级时,同样的事发生在我身上,其实我只是在算术考试时站起来借了一只铅笔,老师就让我下不了台,我感到十分尴尬,也很气愤。”
伊凡露出轻松的样子,现在很感兴趣了:“真的?我也只是在上课时要求借一支铅笔,因为我没有足够的铅笔,我真的觉得为这么简单的事,老师教训我,不应该。”“是这样,但你能不能想出办法,今后可以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呢?”“我可以多准备一支铅笔,那就不用打断老师讲课向别人去借。”“这个主意不错。”
马丁太太的目的是让伊凡不重复使老师生气的行为。她开始用讲述自己经历的方法,造成了她与伊凡情感上的沟通。当马丁太太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与方式,很快赢得了伊凡的合作,愿意讨论问题,找出将来能对她有利的解决方法。这里面最大的秘密在于,妈妈能够站在伊凡的位置,分享他的感觉,使伊凡不需要把自己放在自卫的状态,随时考虑准备对付妈妈的办法。
也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疼爱,他们太在意孩子,不忍心加以约束,结果也会不尽人意。5岁的科林总是在妈妈打电话时进行干扰,一会儿用手摸妈妈的头发,一会儿抓抓电话线,要么就在母亲怀里钻来钻去。妈妈开始总是不明白科林究竟是怎么回事,玩得好好的,一看到自己在电话里和别人讲话,就要过来捣乱。
其实科林的心理很简单,她想让妈妈多花时间注意她。她在心里认为,妈妈和别人说那么多话是不应该的,妈妈应该时时关注自己才对。这也暴露出家长平时对孩子过分注意,而对她讲得道理少有关。事后,妈妈应将她抱在怀里,亲切又语气坚定地说,妈妈打电话是在办一件更重要的事,孩子是不能随便打扰的,孩子没有这个权利。
当然这种情况发生时也要注意避免互相制服,采取生硬的强制态度,导致孩子与家长之间互相展示权力与权威,谁也不让谁。假如父母过分地听从孩子,孩子要怎样就怎样,证明家长已处在服从地位。孩子就有可能不去听家长的话,也不愿满足家长的任何要求。
6岁的男孩彼利已经上学了,本来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比如课间吃过饭,每个人都要将用过的饭盒刷干净,可彼利每天吃过饭都不刷饭盒,一定将用过的饭盒带到家里,等待妈妈为他刷洗。妈妈同彼利谈了话,要求他自己洗饭盒,妈妈将不会再为他做这项服务了。彼利照做了,但过了几天,慢慢懈怠起来。
一天早晨,妈妈正要给彼利装饭,发现饭盒没有洗,就让彼利过来完成这项工作。他却迟迟不肯出自己的房门,后来时间到了,校车已在外面等候,妈妈只好给他一些零钱,送他出了门。彼利这回可高兴了。彼利认为买中午饭可比刷饭盒强多了,有钱买东西吃,用不着去刷饭盒,干脆连饭盒也不想带了。
本来妈妈是想找个机会好好教训彼利一下,让他明白事理接受教训,应该自己干这件事,结果却大大出乎预料。这件事的结果不理想,做母亲的也有责任,她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处理这件事最妥当的办法是:母亲一旦认定饭盒应让彼利自己刷,那就应该坚持到底。既不帮彼利刷饭盆,也不给彼利午饭钱,让彼利认识到妈妈说到做到,自己的事要自己负责。
4岁的汤姆原来是很喜欢水的,对洗澡一直很积极,可近来不知何故总是不听调度,在洗澡一事上表现得尤其明显,晚上睡觉前,妈妈把热水温度调好,过来抱汤姆去洗澡,汤姆总是借故拖延,无理取闹。妈妈好话说尽,又是哄,又是骗,可汤姆到卫生间一看到浴盆扭头就跑,为此妈妈很头疼。
其实孩子心理的想法,是想和母亲较量一下,看看母亲到底能把他怎么样。如何解决这种母子之间陷入僵局的事,让孩子配合洗澡呢?千万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硬将孩子抱入澡盆中。孩子不洗澡和母亲僵持不下,能否先放放这个问题,暂且不洗澡,等双方平静以后,再来讲道理。
当孩子听明白又知错时,这件事就好办得多。要么,就先放好水,叫他一次,他不洗就不去理他,忽略他,看也不看他一眼,使他觉得僵持下去没有意思。由于他还是喜欢洗澡的,并已习惯了按时洗澡所带来的快感,就会要求洗澡,改正错误。千万不能求他,在表情上不能表现出乞求的意思,否则,他会认为这很好玩,和一场游戏一样,可以天天重演。
教子箴言:
积极的沟通不仅是父母与孩子对话的重要途径,它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受父母言谈处世的影响,孩子对他所处的环境也能以主动和自信姿态出现,能够从容理智地解决问题。
——(德)卡尔?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