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十章

离开熟悉的一切去熟悉陌生的一切。漂泊的人就是肩负着这样的矛盾在地球这个圆圈里兜转。这兜转是命运的一种放逐方式,也是命运的必然归属。人生何不是如此?

小人的前世今生

比而不周,小人特性

美好的事物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灾难,但最消受不住的却是小人的作为。蒙昧者可能致使明珠暗投,强蛮者可能致使玉石俱焚,而小人则鬼鬼祟祟地把一切美事变为丑闻。因此,美好的事物可以埋没于荒草黑夜间,可以展露于江湖莽汉前,却断断不能让小人染指和过眼。

--《历史的暗角》

小人,在古代亦称“鄙人”与“国人”相对。四郊之外土地为野或鄙。住在田野小邑的人,西周、春秋时称“野人”。可见,小人的本意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小人”,而是指平民百姓,也就是被统治者。《尚书-无逸》中有曰:“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意思就是:一生下来就过得很舒服,不知道农业生产的艰辛,不关心民众的悲苦,只知道纵情享乐。其次是一种谦称:对平辈自称的谦词或是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再其次才是我们通常说的,那种贬义的、心口皆非、思想狭隘、人格鄙陋的小人。

对于小人的确切定义,真的很难统一,古今中外,莫衷一是。余秋雨先生对“小人”的研究,可以算是比较完整、深入的了,可是对于小人的定义,他同样犯了难,“小人是什么?如果说得清定义,他们也就没有那么可恶了。小人是一种很难定位和把握的存在,约略能说的只是,这个“小”,既不是指年龄,也不是指地位。小人与小人物是两码事”。

纵观中国古典文集,对小人的阐述最多的便是《论语》了。在《论语》里,“小人”共出现了24次,其中19次与“君子”同时出现。《论语》中的24处“小人”是多意的,随情境而变。其中,多数理解为无德者,用指平民的,仅只四次。(杨伯峻《论语译注》)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坦”,安也。“荡荡”,广远之意。“戚戚”,时时忧虑之意。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心胸开阔,包容万物,所以豁达开朗;小人过于关注自己,计较一时得失,所以总是怨天尤人,患得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小人心思常为物役,因其挖去太多心思琢磨他人而总是劳累心神,他们“心中总有他人”。他人的快乐,他人的烦恼,他人的言语举止,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如果真的能做到为其乐而喜,为其烦而伤,眼波不离,心心相印,那就是知己了。可惜,知己与小人却是一纸相隔,看上去好像关心莫切,但其心所到之处却让人防不胜防,为之心惊,甚于心寒。他们迫切地希望和需要黑暗,却往往又在黑暗中惴惴不安,惶惶然不知所以。其实,小人因卑而可悲,它们心中装着太多太沉重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又有什么能让其心动不已呢?无非就是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我们这些平凡的人群中,也不过是一点点小利益,为了小利益而总是心怀鬼胎,又何必呢!

人的肩膀上扛着两个袋子,一个是快乐,一个是烦恼,如果你为了填满私欲,为了让自己的虚荣心永远占上风,那你的袋子将越来越沉重,而你人生心情的天秤将无法保持平衡!于是,小人不懂何为“坦荡荡”,他们的“长戚戚”便是他们的可悲之处!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中,一个人的作用往往无足轻重,但是有一些人,他们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对中国社会有着强烈的影响。这群人便是小人,他们的代表人物便是费无忌。

这个费无忌是楚国的大夫,当时太子的少傅。公元前527年,他奉命到秦国为楚太子迎亲,在回来的路上,他看到姑娘长得非常美丽,于是就打起了坏注意,快马加鞭提前赶回楚国,劝说楚平王先娶了这位姑娘再说,太子年轻,来日方长,过后再找也不迟。楚平王被巧舌如簧的费无忌说动了心,可此事关系社稷形象,只好拜托费无忌小心从事。转眼间,这位本该成为太子夫人的秦国姑娘,便成了公爹楚平王的妃子。费无忌办妥此事,楚平王更加赏识。

但做贼心虚的费无忌却寝食不安忧心忡忡,他知道太子迟早也会成为大王的。大凡小人既有害人之心,也就以他的逻辑来推测别人。于是他对太子说这是大王的意思与己无关,并“好言安慰”,说天下美女如云,以后寻个更好的。他转过头来又对楚平王说太子内握兵权,外联诸侯,并有老师帮助,准备发动兵变。楚平王自知理亏又经不住费无忌屡屡谗言,遂下令杀死了太子的老师伍奢及其长子伍尚,并追杀逃到吴国的太子和太傅伍奢的次子伍子胥。楚国从此陷入了连年战火之中。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曾提到,“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成人之恶”这个名号,费无忌可谓当之无愧,如此胆大妄为,真可谓“无忌”。

余秋雨先生在这里分析出了小人的几条重要行为特征,“其一,小人见不得美好;其二,小人见不得权力;其三,小人不怕麻烦;其四,小人办事效率高;其五,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其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其七,小人必须用谣言制造气氛;其八,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可见,小人猛于虎之特性,甚于苛政。

关于君子和小人行事的不同,孔子还有一个表述,叫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周”就是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君子以道义为准则与人交往,能和周围的人和睦团结,却不是结党营私,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像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到很欢欣,感到受到照应;“比”这个字形,象两个人紧挨着站在一起,小人的特点是你很容易取悦他,因其见利忘义,喜欢拉帮结派,结成小圈子,但他不会融入大集体,难以真正和人们友好相处。

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至今,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做个君子,希望和自己打交道的人也都是真君子。关于交友之道,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说人的朋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什么叫益友呢?叫友直,友谅,友多闻。直是直率坦率,谅是宽容原谅,多闻是博学多才,这三种是好朋友。人处在社会中,朋友是相当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是我们最好的环境,你从他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交什么样的朋友,你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何孟母三迁?就是因为外在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品性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交友要谨慎。

交朋友的好处,没人不知道,交到一个好朋友,等于交了一个好运。人常说君子之交,恰如那陈年佳酿,天气越冷,饮之酒越香醇,只有那可以肝胆相照的人才能结下稳固的友情。交朋友,要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融洽相处,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

交一个坏朋友,比发一起火灾还可怕。朋友失意时就弃而远之,这就是小人之交。用余秋雨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缺少精神归宿,正是造成各种社会灾难的主因。因此,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

小人之心,君子之腹

小人用卑微的生命粘贴住一具高贵的生命,高贵的生命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受不得污辱,然而高贵的生命不想受污辱就得付出生命的代价,一旦付出代价后人们才发现生命的天平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又倒过来在社会上普及着新的恐惧:与小人较劲犯不着。

--《历史的暗角》

小人,是对那些不具有人格标准的人的泛称,他们活动很隐蔽,你不用心琢磨,还真难判定得出小人究竟何时、何地,在何人面前出现。在小人尚未耍小人计的前提下,一个公认的君子也可能被骂成俗不可耐的卑鄙小人。所以说,小人就是耍阴谋伎俩的人,这种人平素就生活在我们的圈子里,和我们有说有笑,貌似大方,只有在背后乘你不备捅你一刀子的时侯,你才会愕然醒悟:哦,不幸遇上了小人。

我们身边不可能无小人,但是我们要远离小人。同小人一起办事若处理不好,常常要吃亏。正所谓“易涨易落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小人没有特别的样子,脸上也没有写“小人”两字,有些小人甚至还长得既帅又漂亮。有口才也有真才,一副“大将之才”的样子,可谓是“人小鬼大”,所以千万不能小瞧。小人就是那些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人。似乎“造谣生事”、“挑拨离间”、“阿谀奉承”、“阳奉阴违”、“趋炎附势”、“落井下石”、“推却责任”等等这些词汇都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就是踩着别人的鲜血前进的那批人;他们就是那些不讲法、不讲情、不讲义、不讲道德的那群人。和这些小人相处要小心:既要保持距离,又不要得罪,既要小心说话,又不要有利益瓜葛。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对自己的伤害降到最低。这种折中的方式,并不是选择上的左右摇摆,而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引用作家刘墉先生的一句话,那就是:我不是教你诈,我只是想教你做人的道理,免得你被人骗了,还在帮别人数钱……

有时候,在认清小人的同时,也会错认小人,就是把好人当作小人,这种误解常常会带来很大伤害,既伤害了别人,也给自己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要想尽量避免误解,就要特别提醒自己:千万要避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际上,这句成语原作“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本是褒义。

春秋时期,有一年冬天,晋国有个梗阳人到官府告状,梗阳大夫魏戊无法判决,便把案子上报给了相国魏献子。那个告状的梗阳人便送了一些歌女和乐器给魏献子,魏献子正打算收下来,魏戊对阎没和女宽说:“主人以不受贿赂闻名于诸侯,如果收下梗阳人的女乐,就没有比这再大的贿赂了,您二位一定要劝谏”。阎没和女宽便答应了。退朝以后,阎没和女宽等候在庭院里。开饭的时候,魏献子让他们吃饭。等到摆上饭菜,这俩人却连连叹气。饭罢,魏献子请他们坐下,说:“我听我伯父说过吃饭的时候要忘记忧愁,您二位在摆上饭菜的时候三次叹气,这是为什么?”阎没和女宽异口同声地说:“有人把酒赐给我们两个小人,昨天没有吃晚饭,刚见到饭菜时,恐怕不够吃,所以叹气。菜上了一半,我们就责备自己说:‘难道将军让我们吃饭,饭菜会不够吗?’因此再次叹气。等到饭菜上齐了,愿意把小人的肚子作为君子的内心,刚刚满足就行了。”魏献子听了,觉得阎没和女宽是用这些话来劝自己不要受贿,于是就辞谢了梗阳人的贿赂。

后来这句成语发展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来指以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不少人遇到问题,最容易犯两种错误:一是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能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二是出现了问题,总喜欢猜疑,甚至只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挑剔别人,但事实往往和自己所想的正好相反。

曹操,被称为是“乱世奸雄”,幼年的时候就诬师欺父,为人诡计多端,品行十分恶劣,而且阴险凶残。在《三国演义》第四回里,曹操刺杀董卓失败,被董卓通缉,幸好被陈宫所救,得以寄宿于曹操的义伯父吕伯奢家中。吕伯奢令家人热情款待,但曹操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听见吕家磨刀的声音,便怀疑吕氏一家不怀好意,竟将吕家上下八口人全家老少全部杀死。当曹操、陈宫策马出逃,路遇吕伯奢买酒回家款待曹,陈二人时,才发现之前是误杀,但他仍挥剑将吕伯奢也杀了。陈宫说:“刚才是不知而误杀,现在却是明知而杀之,为什么?”曹操说:“吕伯奢回家发现家人被杀定会报官追来,于是我们必死。”陈宫抱着吕伯奢的尸体痛哭。曹操大言不惭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极端的小人唯我主义嘴脸暴露无遗。

为人处世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用你的心智与慧眼说话。因为世事太险恶,人心隔肚皮,如果用一种被模式化的处事方式与不同的人相处,那么你一定会遭到现实无情的嘲弄。我们固然可以笃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但溯其过程,也常有正义向邪恶退让的时候,那些缺乏个人修养,言谈粗鄙,仪态猥琐的人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有多大的能量,而是善良和正义的东西使自己缺乏足够的存活信心和底气。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说邪恶的人们能够积聚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善良的人们也同样应该如此。”君子集聚与小人合群是不同的,这正如《庄子-山木》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们的交往淡得像清水一样(不是感情清淡),不含有任何功利之心;小人之间的交往甜得像甜酒一样,把友情建立在互相利用的基础之上。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大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他们之间存在的只是利益。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交友之道。

据说在唐朝贞观年间,名将薛仁贵在尚未得志之前,与他的妻子同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完全依靠王茂生夫妇的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浓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有很多人交朋友走极端,要么如胶似漆,要么横眉冷对,不是孤傲得过分,就是倚赖得要命。朋友间不懂得控制和平衡,非冷即热,很难体会到温和清淡的境界。如今的饮料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口味,其种类五花八门,然而仔细比较一下还是无色无味的清纯泉水最为好喝。

越平淡才能越长久,一个人如果能够凡事做到心静如水,他必然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与人交往,也要这样:亲君子,远小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余秋雨先生在交友与远小人上的观点是基于一个论点出发的。君子之交是心与心的交流,老子说过:“上善若水”。对朋友要待之以诚,友情应该建立在互相欣赏、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因此,在与朋友交往的时候,要坚持自己的主张,不盲从,不随便附和。这样的友情,虽然看起来像水一样平淡,但是却可以长久不衰,就像一种天地共存的默契,源源不断,地久天长。

有学者称中国的文人大抵可分为以下五种:入仕途而发济者、入仕途而困惑者、入仕途而遭贬者、入仕途而遁入空门者、不入仕途者。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仕途”是一条主线,似乎没有它,中国的文人就很难划分归类,想是中国的文人寸步离不开政治的影子。但同时我们又发现,完美意义上的“自身健全”是无法获得的,这不仅是因为知识的深邃与躯体的快逸永远处于互为“异化”的状态之中,更重要的是任何历史现实和现实历史中的人格都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限。

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作品《楚辞》和《离骚》中,尽显作者宽阔的胸襟、自尊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晋朝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在他的诗作中流露着淡泊名利的文人气质;唐朝诗人李白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尽显文人本色;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道尽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郑板桥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种视官位如粪土的脍炙人口的名句,至今令人回味。透过他们的笔墨字迹,我们看到的是一副副铮铮铁骨:不畏强权,不畏皇权。

当然历史上也不乏一入仕途,便趋炎附势、低声下气,只懂溜须拍马之类的变节文人;不乏一朝得志便趾高气昂、颐指气使、残害忠良的谄颜媚骨。回顾柳宗元、范仲淹等文学家被权势差遣,几遭贬谪流放、四处飘零的命运,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贬官文化”和“贬官文人”们在远离政治中心和偏废世俗物欲后,用自己的文化人格“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的精神价值。山水是文人真正的老师,而文人是山水真正的知音。许多的文人都会寄情于山水,因为山水的启迪,他们性情清灵,文思泉涌。自然界蕴涵着太多的魅力和深刻的哲理。余秋雨先生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领受自然的恩泽,感悟自然界的真谛。在现实生活遭遇挫折以后,一部分人依然孜孜以求地寻找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合;一部分人则走向了遁世出家的道路,在道家的道观中寻求羽化升仙,在佛家的寺庙中探索禅语珠玑,以达到精神的安慰,从而形成了中国古老文化的多元。中国文化不但是多种并存的,而且有它独具的奥秘和魅力。同时这也说明了中国文化虽同根同源,但因其信仰和文化传承的途径不同,而使这直抒胸臆的音符迥然有异。

“柔情铁骨基于尊严,出仕隐退皆为国家。”无数的中国文人为国为民,铁骨铮铮又柔情愁肠。挣脱了种种伦理和观念枷锁,恢复了自我的独立人格,焕发出自己独到的文化人格魅力后,他们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可惜终究要返回,返回那种烦嚣和喧嚷。”中国,“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

余秋雨先生感慨道:“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进取的乐趣”,“我还只是在说湖。还有海,还有……那里会有多少蕴藏呢?简直想也不敢想了。然而,正是这样的世界,这样的国度,这样的多元,这样的无限,才值得活一活”。这些出自肺腑的感叹,正是对生命意义的呼唤,它鼓舞生活在新时代中的人们,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该如何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如何去开拓、进取,展现丰富的人生,如何去表现出我们的气质和气概。

数不尽的硬骨头

文人不可无傲骨

中国文人长期处于一种多方依附状态,依附权势,依附教条,依附未经自身选择的观念,依附自欺欺人的造型,结果,最难保持尊严。

--《汉堡残稿》

五千年的文明,卷轶浩繁,中国文人占据了太多太重要的地位。他们是中国历史的轴心,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而联系着中国一代文人从古至今的文化情结,是那始于春秋秉承于两汉魏晋归结于明清的中国文人风骨。那些有德无才或是有才无德的人都算不上“文人”。他们受道家和儒家影响最深,常常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清高、才情、理想化、愤世嫉俗和追求完美主义……从很大程度上说,中国文人的这些特点表现了一种高贵的品格,而他们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始终把尊严放在第一位,在精神上他们永远是那么桀骜不驯,在人格上他们永远是那么宁折不弯,似乎天生傲骨。他们的作品,渗透出中国文人特有的浪漫主义的柔情气质和铁骨铮铮的豪迈气概。

傲风而立,傲视群浊的三闾大夫屈原,一身正气,一身傲骨,虽处江湖之远,却依然心忧国势衰微、民生凋敝的楚国。一生傲骨坚挺,不与世同浊,皆因屈原的“方”与“正”。他太出众了,学识渊博,记忆力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辞令。对内同怀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虽然怀王“终不悟”,但屈原的“存君兴国”之志从未泯灭。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屈原却无论是否在其位都要谋其政。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屈原则是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的爱国之心既不会因个人的荣辱而动摇,也不会随楚国的治乱而改变。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内在精髓。

显得有些老态的屈原整一整峨冠博带,挥一挥临风长袖,一口喝下渔父端上来的大碗浊酒。在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愁中,可见他的铮铮傲骨和蔑视王的权杖的烈性。他投江的背影划成一道灿烂的虹,一道洞穿历史的长虹,刺破了汩罗江上方的天空,就这么悲悯地跃起,决绝而又坦荡。排开浊水,畅饮清流;脱开昏醉,奔向凄寒的独醒。他的傲骨在江水中傲立了几千年,昭示着告诉世人,这就是理想和信仰,这就是祖国和人民,这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

千百年来,对谗佞的谴责还在继续,但我们已不屑再提那些龌龊的名字,怕玷污了洁如玉石的傲骨和丽若霞辉的辞章。罗曼罗兰说:“最美的花,只有心知道孕育的不易。”于是,我们在缅怀屈原的同时,也想到了记载屈子的史公--司马迁。那个傲骨风行,傲弥尊严,忍受世间奇耻大辱却任傲风锐当的司马迁。司马迁太没有城府,那个被迫投降匈奴的李陵与他并没有什么交往,他只是觉得自己是个史官,有必要以事实说话。可是他的生活太简单了,读书游历,在政治上他没有经验,不懂得事实在权力面前往往不堪一击。

月光透过狱窗撒在斑驳幽暗的囚房里。他完全可以像屈子一样选择死亡,但作为一个史官,他不甘心,《史记》还未完成。屈辱地接受宫刑,这也许就是他在劫难逃的宿命。有转折的风景才是美的,他用他的行动维护了一个史官的尊严,坚挺着那副傲骨站立起来,握起沉甸甸的笔杆,从一个匍匐于殿的宦官,成为一个华夏史臣,于是历史便如此般精彩。“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没有骄傲,没有退步,几千年来依然傲骨雄风逸涛四海,司马迁无悔千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屈原做到了,司马迁也做到了,他们一路走来,在痛苦与快乐中,在付出与收获中,在甘甜与泪水中,在傲骨与选择中,走向成功。

大凡真正有才华的人,其实都是暗藏着这种骄傲的。世间那些内蕴惊世才华的人,一般都是高傲的,绝不肯唯唯诺诺、蝇营狗苟、琐琐屑屑地活,巧言讨好于权贵者面前,奴颜卑膝在庸人们之下。古往今来,世上那些极风神俊逸、极有才华的人物,往往是一样的,一样的年少气盛,一样的恃才傲物,一样的遗世独立,一样地于俗世中抗争。

鲁迅先生逝世后,毛泽东盛赞“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与媚骨”;而“骨头最硬”的鲁迅先生生前却盛赞魏晋时的嵇康“骨头最硬”。嵇康一身傲骨,桀骜不逊,乱世中不肯对权贵稍作妥协。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曾赞“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最后的嵇康也果真如其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高平陵政变”爆发,曹爽与司马氏两大政治集团的斗争,以曹爽的失败告终,大规模的政治清洗后,司马氏家族全面掌控了曹魏政权。此时,摆在嵇康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彻底归隐;一条是投靠合作。刚肠傲骨的嵇康毅然选择了前者,其他“六贤”虽避入竹林,标榜与当世恶势力司马氏集团各行其道,但在司马氏集团的分化瓦解下,刘伶整日泡在酒中,山涛、王戎、阮咸、向秀,甚至阮籍或趋炎附势,或被迫违心出仕,终背弃了自己的理想。能够一路走来始终如一的,唯有嵇康。曾经“二十年未尝见喜愠之色”的嵇康,对于司马氏集团谋篡曹魏,专制镇压的统治深感不满,已经不是曾经归隐于竹林之中的“隐而不发”,而是公然声言“非汤武而薄周孔”,公开宣布与司马氏集团的山涛、吕巽绝交,傲形于色、怒形于色。嵇康在这种违背理想和原则的懦夫面前,尽显了男儿真性情。

心狠手辣的司马昭,对这个桀骜不驯的眼中钉,又岂会放过。在断头台上,傲骨铮铮的嵇康弹奏了一曲绝响--《广陵散》,那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他用了最优雅的姿态面对死亡,时年仅四十岁。几千年过去了,依旧有余音绕梁,今人依旧能穿越历史的天空感受到嵇康的悲哀、怨恨和痛惜,还有他那铮铮傲骨的精神。

当然,傲骨不等于傲气,艺术大师徐悲鸿曾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傲气,一是盛气凌人,傲慢自负,自我感觉良好,也许某一方面高人一等,优人一招,先人一步;一是并无过人之处,只是虚张声势,故弄玄虚罢了。不管属于哪一种类型,都是过高的评价自己、蔑视别人,习惯仰面朝天,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这类人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自负的心态,自以为很了不起,自高自大,盈气于内,形态于表,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气势,用不可一世的表现来傲视别人。说白了,这种人的态度是制造假象,想在气势上压倒别人,争取心理优势,并逼人就范,令人臣服。傲气的实质说穿了是一种稚气,既不谦虚谨慎,也不时常反思,有了一点成绩,便傲气毕露。

老子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而如果一个人锋芒毕露,一定会遭到别人嫉恨和非议。很多有才华的人,往往就是因为傲气。而妨碍了其自身的远大前程,甚至引来杀身之祸,三国时期的杨修便是其一。

杨修,聪慧绝伦、思维敏捷的“仓曹主簿官”,一个因鸡肋而丧命的文人,其家世代簪缨,原本他也可为一方郡守,可仅仅是为了曹操那句“千里无鸡鸣,思之断人肠”,他委曲求全,由公卿之后变为一名小小的主簿。从曹丕偷出了杨修为曹植做的答教,到装吴质的竹篓又装了丝帛;从“一合酥”到花园的“门内有活”;从力谏出兵,到“黄绢幼妇外孙齐臼”,再到最后的“鸡肋”,我们这位聪明的主簿充分展现了其出众超群的才华学识,同时也让曹操看到了他的隐隐傲气。正因如此,曹操的一句“再敢有扰乱军心者,以杨修为鉴”,断送了一个文人的一生,一个恃才傲物,却又悲凉慷慨的文人。

后人有诗叹杨修“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说“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杨修之死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一是才不可尽露,傲气不可彰显;二是,事不可点破,不能太不给主人面子。杨修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他的死虽然可惜,可他死的确实使后人清醒:人不可有傲气。有了傲气的人,往往会自命不凡,认为自己能干,比别人高出一筹,从而目中无人。这就是他今后失败的先兆。有了傲气的人,当成功的时候,赞扬、奉承之词迎面扑来,他就会飘飘然,听不进批评和忠告,辨不清真假与是非,最终还是失败。对于这种人来说,成功无异成了“毒药”。

据《史记》中记载,孔子曾经拜访过老子,向他请教礼仪。老子告诫孔子说:“一个聪明而富有洞察力的人身上经常隐藏着危险,那是因为他喜欢批评别人,因此,一个人还是节制为好,切不可处处占上风,而应当采取谨慎的处世态度。”这就告诉我们,做人切不可太盛气凌人,而是要谨言慎行、谦虚待人。事实上,倘若一个人能够谦虚诚恳地待人,便会得到人们的好感,若能谨言慎行,则更会赢得人们的尊重。

有一部分傲骨文人,在特立独行、坚持原则之后,既未遭杀头,当然也未被高看一眼,而是被“贬官”。但是,其“官”贬而“文”不贬。“贬”而发奋,竭力地反思社会人性与制度,创出了灿烂的文化奇观。从屈原、司马迁之后,贬官们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演义了一番,硬是将灰暗的命运抹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于不自觉中形成了一种“贬官文化”。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切文明的第一本质在于它们与非文明的区别。这一点远比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区别和冲突重要。因此,只要是文明,就不必在互相对比和冲突中过于自卑,或过于骄傲。

--《借我一生》

人生的道路往往坎坷不平,失败和挫折随时都会降临,冷眼、讽刺也会随之而来。对待这些是唉声叹气地把原因归于“自己天赋不足”,从此一蹶不振呢?还是不怕嘲讽,寻找原因,迎着困难而上?这就要看是否有“傲骨”。那么如何培植我们的“傲骨”呢?如何做一个有志气、有信心、失败后并不气馁,相反,会顽强不屈在新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的人呢?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和董传留别》)。书,给我们带来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书,给我们带来了遐想和乐趣;书,宛如是神圣的殿堂,那么另人心驰神往;书,好似一叶小舟,载我们驶进浩瀚的知识海洋!

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文学家高尔基也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家弗兰西斯-培根也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是绝对谈不上有什么高雅气质的,“气”是包装不出来的。

“腹有诗书”还有一个典故,据传,被尊为“医中之圣”的李时珍一生喜爱读书,在他的家乡,有一位庸医,不学无术,不但喜欢假装斯文,还购买了许多医书以此来炫耀自己。有一年,梅雨季节刚过,庸医命家人将藏书搬到院子里晒。各种古典医书摊开满满一院子,他自己洋洋自得,在院子里懒散踱步。这恰好被路过的李时珍看到,他一时兴起,便解开衣襟,躺在晒书架子旁边,袒胸露腹,也晒起“书”来。庸医一见,莫名其妙,惊问道:“您这是做什么?”李时珍答道:“我也在晒书呀”。庸医问:“先生的书在哪里呢?”李时珍拍拍自己的肚皮,笑着说:“我的书都装在肚子里。”

这个典故显然是在讥讽挖苦庸医的不学无术、卖弄斯文。评价一个人的知识,不在于书架上摆有多少书,而在于腹内装有多少书。也就是说,要看这个人是不是真正喜欢读书学习,是不是真有学问。

读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读《周易》时,至韦编三绝;西汉学者匡衡,少时为借书,宁肯给别人干活不要工钱;刘向曾说“书犹如药,善读可以医愚”;晋代孙康“如囊萤,如映雪”;明末顾炎武“白头至老,未尝一日废书”等等,这些都让人钦佩不已,古人的治学精神实在让人感动,就是在近代史上,大凡有成就的人也无不重视读书和学习。

被誉为“文化昆仑”的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平生淡泊,独钟情于书,人谓“书痴”。钱钟书出生于书香门第,以周岁抓“周”抓到书而取名“钟书”。过嗣伯父后由其开蒙读书。七八岁时,已能囫囵吞枣地阅读家藏的或书摊上租来的“正经”和“不正经”的小说。14岁时,曾借读到大批通俗文学杂志如《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乃恣情浏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后,喜博览中西图书。上课时从不做笔记,但常一面听讲,一面阅读与课程无关之书。他的同学饶余威在《清华的回忆》一文中写到钱钟书时说:“他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他还有一个怪癖,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划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都是出自此君之手笔。”

钱钟书读书完全出于喜好,“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似馋嘴老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尤喜读“极俗的书”,而精微深奥的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高头讲章,则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厚厚地一本本渐次吃完”。亦喜读诗歌。至于厚重的大字典、辞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他“不仅挨着字母逐条细读,见了新版本,还不嫌其烦地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读书同时还兼作笔记。从其自题诗句:“书癖钻窝蜂未出,诗情绕树鹊难安”、“晨书暝写细评论,诗律伤严敢市恩”等句可见其读写之情。

而钱钟书的“傲骨”事迹也不是乏善可陈的。一代“鬼才”黄永玉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钱钟书的事迹,说道:“文革”中,上面忽然大发慈悲通知学部要钱先生去参加国宴,办公室派人去通知钱先生。钱先生说:“哈!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哈!”“这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哈!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哈!”“那么,我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不!不!不!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哈!我很忙,我不去,哈!”

这又是何等的傲骨!杨绛先生说,人是有良知和灵性的。可见,与其用任何华丽的外衣来武装自己,都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知识就是力量”,读书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拓展着一个人的人生宽度,涵养着一个人的精神气质。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性情,德润人心,沿着书籍构成的阶梯,学做人,学做事,攀上一个又一个科学的高峰,争取不断超越,走向卓越。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读《论语》,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高尚的情操,怎样做一个胸怀坦荡的君子;读《西游记》,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不怕苦、不怕难、坚持到底的胜利精神;读《简-爱》,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智趣高尚、心灵丰富的人;读《基督山伯爵》,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沉着冷静、毅志力强的人……读东方传统典籍,可以品位它的情辞并茂和垂之久远;读西方的名著,可以体味其博大的人文关怀和自由思想。余秋雨先生在谈到自己读书时的情景曾说,“我读过一些古典名著,开始可能会读错,但宁可读错也要读,逐渐会走出错误,从而提高自己。

博览群书,你可以拥有幽雅的气质,脱俗的情味,伶俐的谈吐,灵慧的头脑……

通过读书,你可以播种阳光,挥洒青春,启迪愚昧,创造文明……

但是,目前我国国民的读书现状却令人担忧:图书阅读率虽然止住跌势,但其形势仍不乐观。据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统计,2007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仅为48.8%,与纸质图书的实际阅读状况相对比来,目前纸质读物的“浅阅读”趋向愈加明显。而网络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读书方式,正随着电子技术的日渐普及,获得越来越多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青睐。在不读书的原因中,排名第一位的是“没有读书的时间”;其次是“没有读书的习惯”。

传统阅读不能丢,“没时间”更不是不读书的主要原因。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他本人就是把大家喝咖啡、谈天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最终鲁迅写出了许多好文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