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三章 归汉

暮春,风仍刮得大,但已经不再寒冷。

从塞外往南,草原和荒漠相间,在灿烂的阳光之下,浓墨重彩。虽然道路仍然漫长艰苦,每一个人却是兴致高昂,入眼之处,无不是风景。

“昔日梦所思,忽如春风至。旷野络白云,雁门迎鸿鹄……”文吏高坦之,平日不爱出声,如今却在马上作诗作了半天,还跑过来问徽妍,“女史,你觉得,是‘旷野络白云’好,还是‘旷野归白云’好?”

半月之后,远方的山上,出现了延绵的堞雉堆和烽火台。

朔方郡,中原在北方最远的州郡。踏入这里,就是回到了汉地。

过关之时,人人都是笑眯眯的。检视官文的府吏听说他们是出使匈奴八年的人,亦刮目相看。

检视到徽妍的时候,那位府吏看着她的名字,愣了一下,抬头来看了看徽妍,“这位女史,冒问一句,可是出身弘农王氏?”

徽妍亦诧异,道,“正是。”

府吏立刻满脸敬重,向徽妍一礼,“在下南郡戴松,曾受王太傅举荐,今日得见女史,幸甚幸甚!”

他乡遇故人,徽妍亦是惊喜不已,忙与他还礼。

日已偏西,众人就在此地歇宿,关城内也早已为他们备下了驿馆。戴松亲自为徽妍安排食宿,还让妻子给她安排了侍女,伺候她起居。

谈起徽妍的父亲,戴松感叹道,“女史,实不相瞒,王太傅故后,如今朝中,恐怕已非当年可比。”

王氏的遭遇,并非秘密,徽妍心中早有准备。

她颔首:“我知晓。”

戴松问:“未知女史归朝后何往?”

“我离家日久,自然是归家与手足团聚。”

戴松道:“据在下所知,太傅故后,女史一家已经迁回弘农。”

徽妍道:“正是,兄长曾在家书中告知此事。”

戴松叹口气,“此事若说不幸,却也有大幸。几年前京师大乱,不少长安人家为乱贼所袭,便是高门大户,也多有惨不忍睹者。女史一家早早离开长安,岂非太傅在天护佑?”

徽妍闻得此言,只得苦笑。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是离家之前,父亲对自己说的话。徽妍那时想,他大约只是想让自己看开些,不要再生他的气。毕竟他们这些在外之人,便是贵为公主,也都有难以对外人诉说的苦处。但之后中原发生的事,让人着实有风云难测之感。徽妍再想起这话,却觉得父亲大概早已经预料到了什么。

正说话间,前堂忽而传来一阵嘈杂之声,二人皆是诧异,忙起身去看。

却见众人面上满是喜色,将领头的使者团团围在中间。

徽妍走出去时,只听那使者大声道:“……圣驾如今就在朔方!陛下诏令,明日,仁昭阏氏侍臣觐见!”

欢呼之声此起彼伏。

阏氏的侍臣们,离开汉地多年,听到这个消息,感慨比别人更深,好些人激动得痛哭起来。

徽妍却是怔了怔。

她想起多年前,那张似笑非笑的脸。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