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芸娘
“哥,吃饱了吗,咱们跳窗跑吧!”
没等江柱子准备跳窗,雅间的门被敲了几下,随后店小二带着一个身材憨胖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这位望江楼的掌柜身着丝绸长衫,脸色上带着一丝愁容,看到江辰却习惯性地堆起一丝笑容。
“敢问,哪位是故人?”
朱聪对着两人拱了拱手问道。
“朱掌柜,在下江辰这是我兄弟江柱,前些日子我们从潮州回来,路过一处渡口,撑船老者听说我们要来冀州凤鸣镇,便嘱托我等到望江楼问一句,朱掌柜还曾记得,‘三月芦苇客,五月撑船叟’吗?”
“果然是恩人啊!”
朱聪听到这两句话,眼神顿时一亮。
江辰当年在望江楼多次请客,自然跟这位掌柜朱聪认识。
前世,他多次听他说,当年自己的望江楼在江北遭灾,他携家眷躲到潮州边的芦苇荡里,那时候大水漫天,眼看就是死局,后幸得一位撑船老叟的帮助,这才带着全家堪堪逃到了冀州。
不过,因为潮州后被大武吞并,他再没有报恩的机会。
江辰口中的两句诗,正是当初撑船老叟离开的时候,在江边吟唱过的诗句。
“朱掌柜,小子可不敢称您恩人,只是过来替人看望!”
“来人,再上两桌好菜,我要跟江兄弟好好喝两杯,以后江兄弟再来吃酒,全都挂我账上。”
朱聪客气的说道:“这么多年了,从未听到过老叟的消息,潮州距离凤鸣镇起码上千里,小兄弟千里送的问候,当真是礼轻情意重。”
朱聪激动的请江辰坐下,两人交谈了许久,好像久别老友一般聊得十分投机。
“哎呀,我真是跟江兄弟一见如故,以后就不要称什么掌柜的了,我年岁比你大,我叫你一声江老弟,你称呼我一声朱老哥如何?”
“朱老哥,这次我来望江楼,其实是想跟老哥做一笔生意。”
“生意,什么生意?”
江辰转头看了一眼,江柱子马上了解,匆匆的从后巷推来拖车,上面正放着一公一母两头野猪。
“呦,这是好东西啊!”
朱聪眼神一亮,看着野猪打量了一下,新鲜的血水还在往下滴。
因为空间的时间静止,送进去什么样子,出来还是什么样子。
“市面上猪肉三十到五十文钱一斤,这两头猪看样子有上千斤了,既然是江兄弟要卖,那我五十两收了。”
江辰心中微微有些感动,在大周一百文钱是一钱银子,十钱才是一两,这两头猪虽然有七八百斤重,但是除去脏腑和血水,还不要的各种下水之类的,能出五百斤肉已经是难。
五百斤肉就算是按照五十文一斤来算,也才二十五两银子,这已经是零售的卖价了,进价的话能有二十两已经算不错了。
朱聪直接开口五十两,已经是双倍价格了,看来是给自己面子了。
“五,五十两?”
江柱子不可置信的抬起头。
这野猪卖给李狗田也才给一千斤糙米,按照市面上八文钱一斤的糙米,也就才八两银子,朱聪竟然直接给了五十两。
江辰想都没想,直接开口说道:“朱老哥,我这野猪可不是卖的,而是送给您的见面礼。”
“啊!哥哥,你不是开玩笑吧!”
江柱子惊讶的失声说道:“这可是五十两银子啊!”
江辰示意他闭嘴,随后转身对朱聪说道:“朱老哥,我说跟您谈的生意可不是这几十两银子,我有一个大生意想要找您谈谈。”
“大生意?”看着江辰严肃的样子,朱聪心领神会,马上让人找来了一间安静的房间。
“江老弟,我们都是自己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哥哥说,这里的人都是我的心腹,不会有什么消息外传的。”
江辰看了看四周,转手从系统空间里拿出一包盐来,装作小心的从怀里拿出来。
“朱老哥请看,这是什么东西?”
看着江辰手中细细的颗粒,近乎雪白无瑕,马上惊讶的失声说道:“盐,竟然是盐。”
“天啊,如此纯净雪白无瑕,还没有一点苦味,哪怕宫里的贡品级别的细盐,也没有这么好的吧!”
江辰开口问道:“朱老哥,您觉得这些盐的价格如何?”
“这么好的盐,卖价可不便宜啊,而且现在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别说凤鸣镇甚至整个冀州府的盐路早就断了,不怕跟老弟说,刚才我还跑了一趟盐运司,库房里一粒盐都没有。”
“现在也就一些私盐贩子在这里高价售盐,一斤盐要八百文钱,翻了十倍有余,还是些掺杂着些石头的碎盐和粗盐,就这样还供不应求呢。”
朱聪用炙热的眼神看着江辰问道:“江兄弟,别瞒着老哥,你是不是想做私盐的买卖,跟我说这样的盐你有多少,老哥给你开个高价。”
江辰笑了笑,对着他伸出一根手指。
“十斤?”
朱聪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么好的盐,咱们冀州府和隔壁的青州府都能不缺卖,眼下这两个州都正闹盐荒呢,以往的粗盐现在都开价五六百文一斤,好点的都要七八百文,你这么好的盐,哥哥直接给你一两银子一斤如何?”
江辰点了点头说:“一两银子价格是合适的,可我手里可不止十斤!”
“总不能是一百斤吧!”
“是一石!”
江辰开口说道:“而且是每个月都会有一石精盐!”
“一石?”
朱聪惊呼了一声。
大周的计量单位,一石是一百二十斤。
按照江辰的意思,他每个月都能弄来一石精盐,这可就了不得了,这不是贩卖私盐,而是他手里有办法自己制造私盐。
“江兄弟,你是说你掌握了这种精盐的制造方法,一个月可产一石精盐?”朱聪忍不住的问道。
一石一百二十斤,每月少说进账纯利润一百二十两银子,这笔钱比他望江楼的酒楼可高多了,而且这种品质的私盐,如果卖给大户人家,价格可不是一两银子这么简单,说不定就要翻个几番,到时候岂不是赚翻了。
江辰没有回答他,而是继续问道:“朱老哥觉得这个生意如何?”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世道想要来钱快,总归是要走点灰色产业,一个月一百二十两银子,足够整个桃李村过上不错的生活。
毕竟这个时代,盐铁都是朝廷垄断的生意,价格也是官方来定,可在这乱世之中,朝廷的控制力下降,青州冀州两地私盐遍地,能从这里面赚钱的都是刀口舔血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