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王秀莲脸上的感激和喜悦,缓缓收敛,转为一种深沉的审视。
她没想到,眼前这个帮了大忙的年轻人,竟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从轧钢厂辞职?
在这个年代,这无异于自断前程。
她身后的几名干事也面面相觑,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
“你……辞职了?”
王秀莲确认性地又问了一遍,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
林逸坦然地点头。
“是。”
他的回答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的犹豫或后悔。
王秀莲沉默了。
她打量着林逸,脑中飞速运转。
这个年轻人,有眼力,有胆识,沉得住气。
刚才找人的那番“无心之言”,看似巧合,实则展现了惊人的逻辑推断能力。
这样的人才,窝在轧钢厂扫厕所,确实是屈才了。
可街道办也不是菜市场,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
“我们这里,暂时没有招聘名额。”
王秀莲的语气变得官方起来,但眼神却并未完全关上大门。
她想看看这个年轻人的反应。
是就此退缩,还是会继续争取?
林逸笑了笑,似乎对这个答案早有预料。
“王主任,我知道规矩,我不是来要铁饭碗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王主任身后那块“街道办事处”的牌子,声音清晰而自信。
“我是看街道办的宣传栏,上面的文章写得都很好,但总觉得……少了一点东西。”
王秀莲眉头一挑:“哦?少了一点什么?”
“少了点能说到老百姓心坎里去的东西。”
林逸的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王秀莲心中一直以来的某个痛点。
街道办的工作,千头万绪,宣传是重中之重。
可写来写去,总是那些干巴巴的口号和套话,效果差强人意。
“小同志,口气不小啊。”
旁边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干事忍不住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服气。
林逸没有理他,只是看着王秀莲。
“王主任,就拿今天找孩子这件事来说。如果写一篇报道,该怎么写?”
这一下,反倒是把问题抛给了王秀莲。
王秀莲沉吟片刻,说:“当然是表彰我们街道干部反应迅速,群众积极协助,最终圆满解决问题。”
这是最标准,也最稳妥的答案。
林逸却摇了摇头。
“这样写,没错。但老百姓看了,不会往心里去。”
他上前一步,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要写,就写王主任您急得满头大汗,像个丢了孩子的母亲。要写,就写刘副司长家的孩子,为什么会躲进那个洞里,因为那里是他的‘秘密基地’,是每个孩子都曾有过的童年。”
“文章的标题,我都想好了。”
王秀莲下意识地问:“叫什么?”
“《别怕,孩子,我们带你回家》。”
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没有冰冷的口号,没有刻板的表彰。
只有温度,和直抵人心的柔软。
王秀莲的眼睛,瞬间亮了。
她看着林逸,仿佛在看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好……好一个‘我们带你回家’!”
她当机立断,对着刚才说话的眼镜干事一挥手。
“小张,去办公室拿纸笔来!”
眼镜干事愣了一下,但看到主任不容置疑的眼神,立刻小跑着回了办公室。
很快,纸和笔都拿了过来。
王秀莲将它们递到林逸面前,目光灼灼。
“林逸同志,你敢不敢当着我的面,把这篇文章写出来?”
这既是考验,也是机会。
林逸接过纸笔,没有丝毫的犹豫。
“献丑了。”
他没有找桌子,只是将纸张靠在一面相对平整的墙上,身体微躬,笔尖落下。
周围的几名干事都好奇地围了上来,想看看这个口气不小的年轻人,到底有几分真本事。
沙,沙,沙。
办公室外,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
林逸写得很快,几乎没有停顿和修改。
他的字迹算不上书法,但工整干净,一笔一划都透着一股利落。
不到十分钟,一篇三百字左右的短文,一气呵成。
他放下笔,将稿纸递给王秀莲。
王秀莲接过,目光落在纸上的第一行。
【当一个孩子走失,整条街道都变成了焦急的母亲。】
仅仅是第一句,就让王秀莲的心猛地一颤。
她继续往下看。
文章没有长篇大论,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干部们奔跑的身影,描绘了孩子被找到时脸上混着泥土和泪水的委屈,最后落脚在那个温暖的标题上。
通篇没有一个“好”字,却处处让人觉得好。
没有一句“功劳”,却把所有人的功劳都写了进去。
“好!”
王秀莲看完,忍不住大喝一声彩!
她激动地捏着那张稿纸,手都有些微微发抖。
“小张!你们都过来看看!都学学!什么叫宣传!这才叫说到人心坎里去的宣传!”
几名干事连忙凑过来看,看完之后,一个个都露出了震惊和佩服的神色。
尤其是刚才那个眼镜干事,脸上火辣辣的,看向林逸的眼神,已经从不服气,变成了彻底的服气。
王秀莲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改变林逸命运的决定。
她看着林逸,一字一句地说道。
“林逸同志,我们街道办确实没有正式编制了。”
林逸的心,微微提了起来。
“但是,”
王秀莲话锋一转,“我们正好缺一个处理文书和宣传工作的临时干事。”
“工作不算重,但比较琐碎。工资嘛,暂时定为每月二十七块五,各类票据和福利,参照正式干事标准。”
“你,愿不愿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