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阳北塬上,有一个大魏村,村前有蜿蜒流过的汤汤渭水,村后背倚巍峨高大的九嵕山。在山与河的交接处,沃野千里,荠麦青青,桑麻深深。此地男人有山的刚性,爱论输赢,爱较真,民风彪悍;此地女人有水的灵性,温柔敦厚,朴实勤劳,坚忍不拔。
王振东老太爷是此地一个家大业大,富甲一方的大财主。老夫妻俩一向喜欢求仙问道,现在隐居在终南山柳江村。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王志强,在咸阳城里谋着营生,二儿子王志刚,在咸阳北塬老家守着基业。王志刚王二老爷刚及三十,已经有了两个虎头虎脑的儿子了。儿子们年龄虽小,却整天在家里舞枪弄棒,吵得王二老爷不胜心烦。看着夫人日渐隆起的腹部,王二老爷总是笑眯眯地说:“咱们家历来长男不长女。你这一胎看起来就像是个女胎,要是生个女儿,那可就真稀罕了。”
八月的天空是云的故乡:瓦蓝瓦蓝的天空上漂浮着朵朵白云,朵朵白云一会幻成狮子,一会又变成乌龟,一会变做抽烟袋的老汉,一会又变成婀娜的姑娘……
王二老爷站在门前小土山上,就看到那些白云低低地飘了过来,似在悠闲散步,又似在缱绻缠绵。忽然,有一朵白云,静悄悄地幻化成了一只鹏鸟,扇动着巨大的翅膀,从王二老爷的头顶压了下来,当他伸手想握住它时,它又变成一条大鱼,继而又化成一缕清风,倏地一下从他手中飞走了。王二老爷赏了一会云,正在嗟叹不已,就听见家仆王三在喊:“老爷——老爷——,夫人快生了——”一听到这话,王二老爷一撩袍子,提脚就跑下了山坡。
刚一进院门,就听见“咩咩”的儿啼声,来不及听稳婆们的道喜,王二老爷抬脚就进了夫人王赵氏的房门。“夫人,可是个女儿?”他迫不及待地问道。虚弱的夫人疲惫地说道:“老爷,恐怕又要让你失望了。又是个小子!”夫人感到很对不起那么热爱女儿的老爷。老爷听到这里,依然不信:“我明明听到咩咩的哭声,怎么又是个小子?”他狐疑地走上前,不相信地打开孩子的襁褓,看了又看,唉,分明又是个臭小子!王二老爷有点失望,抬腿准备出门,心道:算了,老天爷不给你个宝贝女儿,你又能拿老天爷怎么样?夫人在后弱弱地问了一句:“那这孩子,该叫什么名啊?”老爷想着刚才那美丽的流云,张口就说:“叫云卿吧!”说着便扬长而去。夫人无奈地看着孩子粉嫩的小脸,嗟叹道:“你爹爹想女儿想疯了,怎么给你起了一个女儿家的名字?”
秦川自古八百里,咸阳就是那八百里秦川的白菜心。这里人烟阜盛,街市林立。这咸阳城里有一条街道,叫古渡老街。这条老街上有一个王大老爷王志强,此人粗通文墨,个性好强,会得几手拳脚,最是喜欢交结三教九流,往来豪侠。他在此地经营着一家客栈——客再来,一家渡船行——载我行。
汤汤渭河经行至此,把个偌大的咸阳城分为南北两半,渭河以南的人要到市里去游玩去做工,都要乘坐渡船过河,渭河以北的人要回乡下老家,也要乘坐渡船过河。
这一天黄昏,夕阳西下,余晖散如绮练,染红了满河河水。船行在渭河中,水天一色,浑然似在画中。那船夫本是个性情中人,见此情景,不由得放声高歌起来:“我们关中好地方,地灵人杰风光好。自古皇家重长安,咸阳更属第一流。”他不紧不慢地荡着双桨,缓缓地向河中行去。船中载着一个汉子:身形颀长,面白短髭;浓眉下却有一双丹凤长眼,偶尔一闪,精光四射。汉子听到此处,一直望向河水的眼光收了回来。他打量了船夫一眼,船夫立马觉得浑身一麻,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只见那汉子细细地吟道:“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原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念到“故国东来”几个字时,那大汉似有泪花一闪。这倒让船夫吃了一惊,这人看起来倒像一条好汉,莫不是有什么难言心事?接着又转念一想,自家老爷最喜结交豪侠,这大汉一看就是个有故事的人,把他引见给老爷,没准还能拿到一点赏钱。想到这里,就喜滋滋地对来人说道:“客官,听你口音好像是大名府一带的人?”看到客人默默地点了点头,他又接着说道:“客官到这里来,是公干?是寻亲?是探友?”客人寻思了一会儿,这才踌躇着说道:“我来这里是为了寻找一个失散多年的朋友。只听说他在关中咸阳一带,但具体在哪里,尚不知道。”船夫接着又道:“我家老爷最是喜欢结交各路朋友,关中一带,没有他打听不出来的人。”看到客人热切的眼神,他又吹嘘道:“这渡船行是我家老爷开的,他还开了一家客栈,客官不妨今晚就住在那里,待我家老爷给你细细打探,肯定会有好消息。”
却早金乌已沉,玉兔东升。船夫带着客人一路迤逦来到客再来客栈,那王大老爷刚好在前台招呼客人。船夫上前耳语片刻,王大老爷频频点头。王大老爷打眼一看:好齐整一条汉子!便立即笑脸相迎,让小二赶快把客人安顿在上等客房,好酒好菜热情招待。只见这客人要了二斤熟牛肉,一连要了六七坛西凤烈酒。王大老爷心里暗忖道:这老陕的西凤酒如此暴烈,竟能连饮六七坛,的确恁的好酒量,只是不知此人什么来历。他站在楼下,遥望了半天,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王大老爷刚收拾停当,就见小二匆匆来找他,说:“老爷,老爷,清早打扫客人房间,那昨晚来的客人已经不见了踪迹,只在桌上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不知写的是什么?”说着,伸手递过一张纸条来。王大老爷一看,只见上面龙飞凤舞写道:“千古难消,东京一恨。誓杀郜贼,奈何奈何!”笔力苍劲潦草,想来是昨晚醉后所写。这真是奇了怪了,王大老爷满心好奇,匆匆在袖袋里装了纸条,信步出门。
这古渡老街正是沿着渭河北岸修起,街道以北靠渭河北岸,生长有一大片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此时正是三月天气,百花盛开,香气馥郁。在一棵老杏树底下,一个人杏花落满头,一趟粘衣十八跌打得行云流水。王大老爷见了,不禁暗暗喝彩。那人听到喝彩声,回过头来一看,原来是店家老爷,就长长一揖道:“店家何事?”那王大老爷便从袖中摸出一纸来,指着“郜贼”二字道:“客官可愿随我来,一道实情?”那客人也无可抵赖,但看那店家一脸正气,想来也是为人正直,便默默地随了他,蜿蜒向林中走去。
原来树林深处,濒临渭河,有一处雅舍——渭林小筑。这渭林小筑原来是个贵人的别院,那贵人后来因为触犯了郜太尉,犯了事,几经转手,王大老爷就买了过来,把他的家小安置在这里。
来到客房,几坛酒下肚,酒酣之时,那客人就满眼含泪,解开了上衣,露出雪练似的后背,后背上绣有齐整的花绣。客人便问道:“王老爷可知我是谁?”王老爷又仔细端详了一下,大惊失色,道:“客官莫非就是那传说中的梁山好汉,浪子燕轻?”看客人点头不语,王大老爷纳头就拜,道:“想我王某,这辈子可算是见着真英雄了!”这时,只见那燕轻长叹一声,扶起了王大老爷,说道:“老爷言重了!想我燕轻,上不能报效国家,下不能手刃仇人,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更妄谈什么英雄!”说罢,两行热泪,汪洋恣肆,喷薄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