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7章 拜师

原来,这燕轻是镇北将军燕国豪之后。早年,燕将军因郜俅陷害,被满门抄斩。燕轻当时年纪尚小,被老仆带着从狗洞爬出,逃过一劫。逃难途中,老仆暴毙,燕轻从此流落街头,幸遇卢俊义卢员外收养,后又随卢员外上了梁山。那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宋江哥哥带着他和吴用哥哥、花荣哥哥一起来到东京寻找门路,以图招安。因一时找不着门路,就先在兴华楼安歇了下来。

当时正值元宵佳节,东京城里,到处灯火璀璨,热闹非凡。那一日,这几个人乔装打扮,正在街上胡逛。只听得前面彩旗招展,欢呼阵阵,找了个人一打听,竟是花魁大会,那花魁娘子正是李师师。

花魁大会后,那李师师因此名声大盛。郜衙内就对师师垂涎不已,趁师师去访友,竟在路上趁火打劫,对师师动手动脚。燕轻刚好从此地经过,出手救了李师师。李师师花容月貌,燕轻对她一见钟情。那师师见惯了风月场中的寻欢作乐,乍见燕轻这样真心实意的热血汉子,也是芳心暗许。得知燕轻来东京的实情后,她就告诉燕轻说,当今官家和她是诗画好友。官家为了方便会她,竟命童贯挖了一条通道,直通她的醉花楼下。她和官家相约每月二十日戌时就在这醉花楼相见,到那时就请燕轻他们和官家在她的房中相见。

那一晚,宋江哥哥刚和官家谈妥了事情,不想却被谁走漏了风声,那郜衙内就带着兵马司大将,重重包围了院子,口口声声高喊着要捉拿梁山反贼。官家趁乱从地道返回了宫中。宋江哥哥他们匆忙躲在地道中,等官兵撤了以后,才从地道中逃了出来。燕轻临走前,师师给他手里塞了一张纸条,写着辘轳把巷柳家楼几个字。燕轻就知道,那是师师告诉他,将来在那里找她。

回到梁山以后,先是忙着招安之事,后又忙着打方腊,一直找不到机会再上东京,只是听人说官家要封师师为明妃,要把她接到宫里,但那郜俅从中作祟,没有去成。师师没进宫的缘由有很多,众说不一,但其实只有他燕轻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借口,那是师师在等他。打败了方腊后,卢大人被封了个武功大夫、庐州路州安抚使,遂带着家眷去庐州赴任。那燕轻本是个散淡之人,便一心想携了师师,从此远离江湖,天高海阔,去过那神仙美眷的日子,便别了义父卢俊义,一路上东京而来。

怎奈他回到东京辘轳把巷柳家楼,那里早已人去屋空,蛛丝垂悬,尘土满地。到醉花楼妈妈那里一打听,说师师果然信守诺言,拒绝了官家,从此隐居去了。可是那郜衙内不死心,派出人手,日日打探师师的下落。一日,师师外出,被郜衙内的手下瞧见,一路追随,就打探到了师师的住处。于是那郜衙内就日日前去骚扰,师师无奈,只好求了官家。官家便派人保护了柳家楼。那郜衙内骚扰师师不成,就成天在家里作妖,摔碟子砸碗,看谁都不顺眼。那郜俅老儿心疼独子,就去蛊惑太后,说有一民间女子李师师狐魅惑主。太后一气之下,趁官家不在京中,就把师师打入了冷宫。那师师一时气不过,乘人不备,就悬梁自尽了。唉——那燕轻说到这里,止不住热泪滚滚,一伸手,“砰”的一声,捏碎了酒杯。

“啊——”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惊呼声,“谁?”燕轻警觉地站了起来。这时,只见一个约摸七八岁的清清秀秀的团子从门外跌了进来。只见他一骨碌爬了起来,睁着两只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燕轻,却对王大老爷说:“大伯,姐姐们说带我来看英雄。她们都跑了,却把我推了进来——”说完,他不慌不忙地行了个礼,拧身就想出去。王大老爷见了,就伸手拉了他过来,说:“你既来了,就见过你这位远道而来的伯伯。”只见这小孩恭恭敬敬地对着燕轻行了一礼,说:“小侄云卿见过伯伯。”拜完后就乖巧地站在他大伯旁边。

燕轻举目望去,只见这小孩骨骼清奇,眉目清秀,正在寻思时,只听王大老爷说道:“小弟不才,膝下只有三个女儿。拙荆后来倒是诞过两个儿子,均不到一岁就得了惊风病死。到庙里去求神问签,说我命中无子,因此也就断了生养儿子的心思。我那弟弟王志刚王二老爷,膝下刚好有三个儿子,我就把他的小儿子接了过来,承我门户。燕英雄,我这小儿一向体弱,又性情顽劣,你这一身好武艺,可愿意教给小儿?”

燕轻正沉吟间,只见那小小孩童快步走到他面前,恭恭敬敬地叩下头去,说:“师傅,徒儿给您磕头了!”

那燕轻扶起小童,想到自己此来的目的是寻找林充,听说那林充之妻也是不堪郜衙内凌辱,自尽而死,那林充也和郜俅老儿有不共戴天之仇,就想和林充一道相商报仇之事,所以,沉吟半天,才道:“王兄,多谢抬爱。实不相瞒,我这次上京,路上不小心杀了人。”看到王大老爷惊讶地抬起眼,他又解释道:“你道这人是谁?就是那郜衙内!”王大老爷惊得又是“啊”了一声。那燕轻又说道:“那郜衙内早已被酒色掏空了身子。那天,趁他外出游玩,我只随手一击,谁料他竟马失前蹄,倒地死了。如今,我已身有命案,是个罪囚,搜捕我的文书到处都是,所以我才乔装易行,化名为李恨天。我之所以来到你们这金宋交界之地,是为了寻找我那梁山好兄弟林充。听说他岳父家在终南山一带,他在那里隐居。我就怕荒废了令公子。”那王大老爷一听到此,拍着双手呵呵笑道:“燕英雄,天下竟有如此奇巧之事?我家在终南一带也有产业,我的父母就隐居在那里,我自托人替你打听。只是我这小儿,当日出生之时,他爹就看见大鹏附身。这孩子从小聪明伶俐,我不想荒废了他。燕兄便住在此处,一边打听寻人,一边传授小儿功夫,两不相误,可好?”那燕轻为人最是仗义心软,如今见王老爷如此苦求,便也无奈,只好答应了下来。

那王大老爷又和燕轻商量道:毕竟是有命案在身,如此常人行藏,怕引起不便,何不乔装成道士,来避人耳目?燕轻点头称是。这王大老爷交际广泛,刚好和城外的老道士有交情,平日也时不时地到道观去炼丹修道,就拣了一身道袍,拿了一个空度牒给他填了,这才郑重其事地把李恨天李道士作为王家小公子的师傅,引见给了家人朋友。从此之后,这燕轻就以李恨天李师傅的身份在王家住了下来。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